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改革探析(共5127字).doc
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改革探析(共5127字)摘要:该文针对理工类大学生的特点和不足,特别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将社会实践按课程的方式进行组织,构建了“专业素养与守正创新、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体系化育人模式,并从教学设计、资源环境建设、组织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实践育人效果。关键词:理工类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设计;资源环境建设;组织实施社会实践课作为大学阶段的必修课程,已在高校开设多年,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一些特点,无论是开设的时段还是组织形式及考核方式,均存在较大差异1。本文针对地方高校理工类大学生的特点和不足,特别是延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社会实践活动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在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立足学院实际,经过六年的探索、改革与实践,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课程的组织方式,从课程教学设计、课程资源环境建设、课程的组织实施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专业素养与守正创新、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体系化育人模式,产生了良好的实践育人效果,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赞誉。1课程建设的动因、主旨和目标守正创新是理工类人才培养的灵魂,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根基所在。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对理工类大学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高要求。然而理工类大学生特别是远离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由于受地域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常常表现为:(1)思维十分敏锐,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也容易被新事物冲昏头脑,对事物的判断往往不够全面和客观;(2)特别注重自我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上的发展,但他们的政治意识、家国情怀却相对淡薄;(3)十分重视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但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4)科学素质普遍较高,但人文素质却普遍匮乏。我院课题组针对学院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和不足,于2014年启动了“明德教育工程”,该工程以“明德尚礼、审美文明、勤奋学习、参与创造”为育人理念,以“综合素质提升计划、传统礼仪与道德品质培养计划、科技创新与专业素质拓展计划、社会实践与人生审美训练计划”四项训练计划为主要抓手,形成了“专业素养与守正创新、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统一的体系化育人模式。为了使该工程中的“社会实践与人生审美训练计划”能够有效落地并产生育人实效,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三个突出问题,即社会实践活动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服务社会脱节的问题,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主观意愿不强、存在敷衍了事的问题2,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不够明确、内容呈现“空心化”的问题。2015年,课题组在进行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走访了全国20多所高校,对各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研,以聚焦“两个基本点”(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区域社会发展与国家战略)为主旨,以“三融合一素养”(即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服务社会三者融合,使学生能够养成自觉认识、理解、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良好素养)为主要目标,构建了“一主题、二聚焦、三计划、八行动”的课程顶层设计,其具体内涵如图1所示。课题组依据该顶层设计,于2016年在学院“特立班”以实践课的方式进行了试点,达到了预期效果,并从2017年起在全院大一学生中进行全面推行。课程经过6年的不断探索与改革,现已成为我院立德树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和学生自主管理等育人举措的重要抓手。2课程的改革与实践2.1课程教学的体系化设计课题组针对学院社会实践课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从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考核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精心设计,具体如下:(1)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坚持与时俱进。课程组依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区域社会发展与国家战略两个基本点,每年动态调整“八项行动”的内容及其相应的内涵,不断更新理论讲授课程要点,并通过理论教学组队选题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结题总结考核评优拓展延伸等十环节的有效实施,形成实践育人闭环,在实现课程不断持续改进的同时,达到不断提升实践育人质量的目的。(2)在教学过程设计上注重知识、技能、素质的协调发展。课题组以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总结延伸为重点抓手,通过理论教学,突出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内驱动力,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调动;通过实践教学,力求使学生在亲身实践和自我感悟过程中,达到入脑入心,知行合一;通过总结延伸,达到树立典型示范,拓展延伸实践育人持续效应。采取以上种种措施,力求使我院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服务社会脱节,学生主观意愿不强、实践活动“空心化“等三个突出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3)考核环节设计上注重结果性、过程性和增值性评价的有机统一。课题组以“四必须五统一”为考核评价标准,“四必须”是基本要求,具体指:必须完成理论培训、项目申报必须通过、项目必须顺利结题、必须完成自愿服务;“五统一”是较高要求,具体指:组内评价与组间评价统一、活动内与活动外统一、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统一、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与赋能社会统一、个人理想与家国情怀统一。使社会实践活动与学院明德教育工程育人体系实现了无缝对接,并相互支持,突出实践育人实效,真正做到常态化育人。2.2课程教学资源和环境建设课题组针对以往社会实践课重形式、轻过程、人文精神培养不足、课目标指向与指导引领严重缺位、常态化育人不足等问题,突出团队与标准规范、基地、项目库和活动主题四项建设。在团队与标准规范建设方面,课程经过6年的建设和实践,形成了学院党政领导主持参与和辅导员、学业导师全程跟踪指导的课程团队,制定出台了标准规范12个,有力地保障了课程的有效实施。在基地建设方面,课题组紧紧围绕社会实践主题,突出实践基地建设,6年来先后建成北京理工大学、延安新区、华州南候堡村、渭南咸林中学、西安中拓网络等17个社会实践基地,为课程实践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项目库建设方面,课程组不断丰富历届优秀项目案例库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问题研讨库,实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与家国情怀的统一,活动前、活动中与活动后的统一,使审美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建设方面,课程紧扣实践育人主题与时代主旋律,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区域社会发展与国家战略两个基本点,适时动态调整活动主题及其内涵,突出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与服务社会三者融合,筑牢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2.3课程的组织与实施(1)注重持续建设与持续改进。本课程是根据培养方案中社会实践课程(2学分)的基本要求,在学院明德教育工程框架下设计建设的,目前课程在院全面实施已有5年,其建设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设计与论证阶段(20142015年)。针对学生社会实践指导不深入、导向不精准、组织不够有力、实施不够精细、评价不够严谨、教育效果较差等突出问题,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将学生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确定为学院明德教育工程核心内容之一,设计了“一主题、二聚焦、三计划、八行动”的社会实践与人生审美训练课程执行方案。(2)试点阶段(2016年)。按照课程执行方案,在学院“特立班”范围内试点推行,初步形成了“十环节”的实施路径,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3)相对成熟完善阶段(20172020年)。课题组按照“6+24+6”的课程结构设计,在学院本科生中全面实施课程计划,通过严格考核、奖励激励的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和过程严控,完善了“四必须、五统一”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保障社会实践与人生审美训练课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通过与明德教育工程“暑假小学期”教育的良好配合,营造了学生“五育”全面发展的良好教育氛围。(2)注重课程实践育人的系统性。经过6年的探索、实践与改革,我院以“三融合一素养”为目标,以“一主题二聚焦”为理论指导,以“三计划八行动”为行动指南,以“4学时理论讲授+1学时经验分享+2学时小组讨论+6天社会实践+1天志愿服务”为课程组织结构,以专业间交叉组队为组织形式,以“四必须五统一”为考核评价标准,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实践课育人体系和育人模式,课程实践育人和常态化育人效果得到显著提升。(3)重点抓好四个关键环节。课程以讲授解读的方式,强化理论指导,提升学生实践理论支撑、指导与实践项目的选题、设计能力;以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的方式,引导实践体验,引发学生对生产实践和社会的认识、理解、感悟与思考;以讨论答疑方式,指导调研、考察、学习、研究,突出问题导向,实现理论思考与实践验证的统一;以总结展示方式,拓展延伸实践效能,关注活动细节和综合素质的持续培养,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3。3特色与成效3.1特色课程立足于学院明德教育工程育人体系的协调统一,其创新与特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体系化的课程设计,实现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形成了课程教学执行与学院系统育人合力;二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实践主题,实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与家国情怀的有机统一;三是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服务社会于一体,突出“笃行明辨,服务社会”的实践育人主旨,做到了学校教育与服务社会的有效融合。3.2课程建设成效课程全面实施的6年来,优良学风院风显著向好,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高,学生服务社会意愿自觉养成。学院学生多次在学院获得多类奖项,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学生参与资政育人项目、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参军人数及获奖或获批比例持续攀升,我院某学生4次荣获省级社会实践标兵团队和优秀奖、连续5年被学校授予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奖,学院学生总计荣获各级各类奖600余项。课程实践的诸多活动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受到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普遍赞誉。总之,课程经过6年的建设与实践,成效显著,但仍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不断进行改进与提升。比如在课程建设上,仍须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持续进行教学效果研判和学生学习效果调研,持续对标立德树人根本要求;实时跟踪优化课程、聚焦实践专题,并进一步细化指导,优化选择和拓展实践基地,丰富实践教学指导形式,增加案例教学范例和提升质量,对标学生生涯规划设计地域特色实践教学类别;拓展教学团队,加强全院教师全员参与性;引入校友资源、友好企业、战略合作单位等构建社会实践与实践育人共同体,更有力地支撑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在课程改革的方向上,仍须进一步凝练特色,使课程建设在科学化、系统化的基础上,对标时展和国家战略,拓展学生的国际化社会实践视野,高度关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课程改进的具体举措上,一是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解决课程师资相对不足的问题;二是开发更多高品质实践基地,提升基地在教学中的作用;三是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拓展国际化教育教学途径和模式,探索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与服务国家战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1胡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程、价值意蕴与发展趋向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07-111.2姚建军,师蔷薇.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破解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3):147-149.3洪晓畅,郑传娟,李鲁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策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8(6):138-141.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