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视角下院校教学文化建设(共4404字).doc
-
资源ID:16480149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评估视角下院校教学文化建设(共4404字).doc
评估视角下院校教学文化建设(共4404字)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技术型为定位,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职责使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迎评工作,不仅要抓好教育教学的质量环节,更要突出具有独特高校文化的办学特色。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和质量控制理论结合的产物。创造性地把企业质量文化引入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做法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迎评工作中,严把教学质量关、突出办学特色。关键词:文化建设;本科院校;应用型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的共识。中国的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离不开“高校”的动力引擎。教育是国家发展发动机和腾飞的助推器。因此,中国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开展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其中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二是促进并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体现各层次高等学校的办出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应用型技术型为定位,以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职责使命。从职能上可以看出,以应用型技术型为定位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评估方式,必然与以研究型为定位的本科院校的评估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迎评工作,不仅要抓好教育教学的质量环节,更要突出具有独特高校文化的办学特色。高校文化是高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逐步形成的基本定型的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师生群体意识、心理文化形态与行为规范的总和。高校行为文化是高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文化层次理论结构要素之一,它是高校师生在高校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所形成的有价值的,促进高校文化以及高校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质量文化是企业文化和质量控制理论结合的产物。创造性地把企业质量文化引入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中的做法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迎评工作中,严把教学质量关、突出办学特色。企业的质量文化建设追求的是高品质的商品质量和高品质的服务质量,是为满足消费者的高品质的物质文化需求,在供给侧实施的由内到外的全方位文化升级。因此,质量文化建设非但没有放弃对人性关注,恰恰是企业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高校的质量文化,应将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从人性出发,不应该过度地约束个人行为,反而应该正确引导师生彰显有特色高品质行为。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包含高校理念文化建设、高校制度文化建设、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和高校行为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的内容。高校行为文化是学校教育的行为模式,以高校的理念文化为核心,以高校物质文化为载体,以高校的制度文化为机制,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结合,共同构成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有机载体。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行为文化建设是一个多维度的系统建设工程。这里谈到的教学质量不是狭义的教学质量,而是广义上的教学质量。广义上的教学质量既包括教学质量也包括教育质量。狭义的教学质量又可以从文化教学质量和专业教学质量两个方面。教育质量又可以分为道德教育质量和修养教育质量。教学质量行为文化是高校师生所有文化的集中反映。全校师生在校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各类行为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行为风范和文化品位,以及学校办学宗旨、集体价值观念都是教学质量行为文化的研究内容。1微观行为建设高校的微观行为建设就是从个体行为文化的角度来剖析不同身份的高校师生行为。从个体层面来分析教学质量行为文化建设,可以将学校的个体行为文化划分为四类人群行为文化,即校领导的行为、高校模范人物的行为、普通教职员工的行为以及普通学生的行为。高校的领导行为文化是高校领导成员在领导活动中产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观念意识。高校的领导行为文化是客观的领导过程在领导成员心理反应上的积累或积淀。高校的领导行为文化是领导成员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共同信守的行为模式和广泛流传的态度作风。高校的领导行为文化包括领导意识、领导观念、领导态度、领导价值观和领导行为模式等。领导行为文化属于领导领域的主观意识范畴,是仅仅能以符号表示的非物质文化。高校行为文化建设需要具有领袖气质的领导,将自身的行为文化注入到高校的全体的行为文化。这种文化行为的注入能够快速激活特色高校行为文化的模式,在高校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风气。领导行为文化不仅仅是领导的领导行为而且是领导的参与行为。挂名或出席的领导行为方式不能形成有效的领导行为文化。高校模范人物即可以是模范教师也可以是模范学生。模范人物与先进人物不同,不是指单纯在某个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而是可以将自身的行为文化作为范本和示范加以传播的高校普通个体。高校模范人物的行为文化是建立在高校普通师生行为之中,这个过程不需要高校作为一个组织刻意地宣传和关注。高校模范人物是高校行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高校模范人物必须出于非功利的行为目的。以评奖或评优出发点的行为文化,是暂时的具有功利性行为状态,一旦缺失了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这种非正常状态的行为模式就会改变,恢复到低标准的个体行为文化模式。普通教师行为文化就是个体教师营造的个人行为文化。一所高校中多数教师是普通教师。他们所追求的价值取向、认同的教育理念、秉持的职业操守和遵循的行为方式都是普通教师行为文化的表现形式。良好的教师行为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能培养和激发全体学生的集体精神,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氛围,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不同的教师行为文化塑造着不同的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而最终决定着建构教师文化的水平。普通学生行为文化建设首先是德育建设,可以分别从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已经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三个方面入手。其次是美育建设。学生处于步入社会前的特殊时期,缺乏对美的辨别理解和评价能力,不善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高校应以先进的文化引领学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文化修养,形成高尚的人生态度。最后,普通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健康人际交往,创建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和谐发展,并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必将给学校带来生机活力。2宏观文化建设宏观文化建设就是指高校的管理。高校文化管理是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性的管理。高校文化管理就是学校组织内形成一套被师生员工认可、接受并纳入到自身观念中的价值体系。能使学校内部成员自觉地用这套价值体系来规范和约束自身的行为,形成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学校组织氛围。行为文化的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据了主导甚至核心地位。以高校的行为文化力引导师生员工,推动学校的发展。高校文化管理就是基于学校价值观的管理,它是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手段的管理模式。管理师生进行德育文化创新。德育文化是指在学校积极引导和教育下,由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共同营造的适合学生自身特点,旨在培养学生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和心理修养的一切文化的总称。创新德育文化应把握以下特点:时代性。高校德育文化是根植于学校历史发展之中,而又不断变化于社会环境发展之内的,作为一种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必须要适应时代的主题,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精神;开放性。学校德育文化,既要体现民族的优秀德育文化特征,又要表现为德育文化的世界性,既要体现中华民族德育文化的特色,又要吸收人类先进的德育文化,以开放的姿态把民族的德育文化汇入世界先进文明的大潮中;发展性。在当今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德育文化的内容和功能也将随之发展,德育文化的内容必须指向并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它生物的关系,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德育文化的建构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管理活动文化创新。高校是传授和学习知识的场所。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良好人格和个性的人才。高校的师生需要可供其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或平台。校园文化活动则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发展兴趣爱好,并在各种活动中挖掘学生个体的潜在的创造能力,认识自我,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华,发展个性。所以校园文化活动应力求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目的是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知识视野、规范思想行为、陶冶道德情操,培养活动技能、创新思想意识,增强文化底蕴。学校除了要培养出有特色有品位的课堂文化以外,还应培养出有特色有品位有活力的校园兴趣活动文化,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块内容,不容忽视。抓好校园兴趣活动文化建设,有助于各个学科向更深层次发展,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稳步向前发展。3规范化行为习惯高校的规范化管理主要是指高校的学生守则、行为规范、校纪校规等。高校在没有达到最高境界时,总要靠制度文化来支撑、来强化,使之形成习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文化来内化。学校的管理包括:请假制度、教师一日常规、办公制度、学习制度、章程及行为准则等;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合作,如:校长职责、教师职责等;以及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做到依法办校,依法执教,让广大教职员工知法、懂法、守法等。但是硬性的行为规范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师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空间。用规范化的方式约束师生行为,只是高校行为文化建设管理方式的初级阶段。在条件成熟时,高校可以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师生从被动的迎合规范化管理向主动地行为文化习惯转变。参考文献:1刘邦奇.学校质量文化建设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48-53.2唐大光.高校质量文化及其培育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37(5):23-27.3董立平,孙维胜.大学质量文化的本质特征与结构剖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8(13):6-9.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