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共4208字).doc
-
资源ID:16481704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共4208字).doc
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建设探索(共4208字)摘要: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培养学员创新精神的优势,按照“以知识为基础、以需求为牵引、以实践为依托、以榜样为动力”四位一体的思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挖掘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显性知识和技能所关联的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将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相统一,探究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开展培养学员创新精神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教学实践。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创新精神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特别强调创新发展。创新是网络发展的根本动力,从几台电脑互联的简单信息交换需求,发展到今天的“云”,网络理论、技术的每一步发展和革新,都是人们不满足于现有的条件,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成果。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名军队学员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将创新精神作为思政元素融入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更为自然,也更为迫切。1课程思政建设目标知识是思政实施的载体,需求是勇于探索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是勇于探索创新精神的具体执行,榜样是思想武器1。构建进阶式、融入创新精神思政元素的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使学员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精湛的技术的同时,培养学员创新精神,提升学员对教学的反哺能力。通过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的学习,学员不仅具备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原理与技术进行网络工程问题的分析、设计和研究的能力,还可以利用网络知识的“真”、务岗位责任需求的“实”、探网络发展的“新”,综合军事、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勇于探索岗位需求和新技术,创新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网络技术的“美”。2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课程对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2。通过课程内容设计,把零散的知识点串成完整的思政线;通过课程教学方法和环节的设计,把思政实施落到实处。按照“以知识为基础、以需求为牵引、以实践为依托、以榜样为动力”四位一体的思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四位一体”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步骤如图1所示。本文充分挖掘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内容中蕴含的创新精神,将其作为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力求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知识串联形成网络发展的历史线,作为思政实施的载体,使学员在历史线中体会新理论、新技术相对旧理论、旧技术的创新元素。通过融入思政元素的进阶式教学案例设计以及阶梯式提高学员技能的教学环节设计,鼓励学员勇于不断创新,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2.1以知识为基础形成历史线着力思政点网络发展史无前例,体现了人们勇于探索理论和技术创新的成果3。信息战以网络为基础,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梳理知识点,形成“单机多机互联网络互联”的网络发展历史线,全面、系统地讲授网络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理论和技术,使学员能够了解每一个网络发展阶段的特点,引导学员思考新的解决方法,深刻认识理论和技术创新,着力思政点,使学员体会创新精神在推动网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IP地址时,重点分析IP地址的结构,使学员理解IP地址能容纳的主机数量、子网数量与IP地址表示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IPv4版本IP地址数量的限制引发学员思考如何解决IP地址短缺的问题,通过IP地址表示引发学员思考如何改进IP地址表示方式以容纳更多的主机,进而理解新技术IPv6。整个过程是知识的讲授过程,也是问题解决的过程,更是学员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2.2以需求为牵引聚焦岗位需求落实为战育人需求是人们勇于探索网络技术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梳理网络发展阶段的关键点,提炼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每个关键点的重要作用。结合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内容与学员学习需求、岗位需求的紧密联系,设计思政教学案例,激发学员勇于探索的主动性。例如,将作战组网需求作为任务驱动内容呈现给学员,将组网后无法分组传达命令的弊端作为VLAN划分部分的任务驱动内容,将划分VLAN后分组之间信息传递的弊端以及将如何限制登录部分网络作为路由器部分的任务驱动内容。内容设置贴近实际岗位,把“为战育人”落到实处。2.3以实践为依托设计阶梯任务驱动实践创新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的实践前后联系紧密,按“单机多机互联网络互联”的思路理解不同技术、协议的具体实现,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教学需求,确定教学形式,探求任务驱动、研讨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在培养学员创新精神中的应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扎实做好每一个过程设计,从而在实践中培养学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课程组以支架式教学策略为依据,将思政元素与实践内容结合,形成进阶式的实验教学内容,为学员创新能力提升设置脚手架,将教学内容进行分级设置,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体现进阶难度,阶梯式、稳步推进学员创新能力提升。课程组建设了阶梯递进的实践环境,按照知识学习知识应用应用进阶竞赛拓展的思路逐步培养学员创新能力。课程组在智慧树平台建设了线上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从学员日常应用出发设置问题讨论,促进学员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思科平台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完成任务驱动;通过“课赛训”平台促进学员技能进阶,根据部队需求设置训练模块,结合历年竞赛题目进行实践,促进学员个性化发展。例如在IP地址设置模块,为帮助学员理解子网划分的意义,在“课赛训”平台设置泛洪攻击模块的训练,将网络挑战赛历年相关题目以虚拟机的形式推送给学员,进一步培养学员用理论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2.4以榜样为动力培养爱国情怀激发创新动力通过对创新技术、创新应用的介绍,挖掘主要技术和创新的引领者,使学员明白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方能不断进步,用现实案例让学员切身体会勇于探索创新精神所带来的正面效益。增加课前共享环节和课后感想环节,为学员分享提供契机,使学员产生情感的共鸣。3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课程设计3.1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为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过程,包括三层交换机的组成和特点、三层交换机的配置、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以及通信过程的网络安全思考。本课程内容在技术理论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员总结二层交换机在实现网络通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清晰二层交换机、AP、路由器与三层交换机的区别,激发学员创新的动力。3.2教学目标3.2.1知识与技能。一是说明二层交换机、AP、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的区别。二是实现三层交换机同时实现VLAN内和VLAN间通信。三是阐述网络互联中的安全隐患。3.2.2过程与方法。采用“以知识为基础、以需求为牵引、以实践为依托、以榜样为动力”四位一体的思路设计教学过程,精细设计反思讲授实操体会四个教学环节,将对学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课程全过程。一是通过对比教学,沿着交换设备发展的知识线,以二层交换机实现网络互联为基础,学员总结二层交换机、AP、路由器在实现网络通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发学员探索对交换机实现网络通信的改进。二是讲授三层交换机的功能特点和三层交换机网络互联方法,使学员了解技术创新的需求,激发学员勇于探索的创新动力。三是结合思科网络平台进行案例教学,采用对比的方法重点讲授,使学员沿着知识线体会技术创新带来的扎实成效。四是通过对网络互联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析,激发学员勇于探索,给出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五是实例分享,通过对华为引领通信领域的实例共享,渲染创新精神的振奋气氛。3.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是通过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发展的知识线,使学员了解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深刻领会三层交换机带来网络技术的进步,体会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带来的实际效果。二是通过分析三层交换机存在的安全隐患,使学员了解潜在的网络安全。通过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培养学员创新精神。三是通过华为交换机引出华为引领全球通信的事例,以榜样的动力使学员明白只有勇于探索、开拓创新,才能不断进步。3.3教学过程本文将教学过程分为六个模块,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围绕如何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展开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不仅注重学员知识的掌握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更关注典型事例对学员的鼓舞,使教学过程设计服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见表1。本文围绕培养学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这一根本目标,梳理计算机系统与网络课程知识线,结合网络发展过程的需求和学员学习需求、岗位需求,探究“以知识为基础、以需求为牵引、以实践为依托、以榜样为动力”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实施方法,力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员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参考文献1帅小应.“德智融合”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9(10):1-3.2蔡丽.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2(104):96-97,100.3王令群,袁小华,张天姣,等.融入思政教育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9,7(30):30-31.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