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市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调研报告.doc
关于某市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调研报告关于某市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调研报告关于某市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调研报告关于某市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国家提出到2021年gdp能源消耗降低20%的“十一五”节能目标。今年上半年我市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未能按进度完成目标任务,工业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就其原因,除了受地震灾害、全球金融风暴等直接因素影响外,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市需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工作进程。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节能减排意识不强。雅安能源以电力为主,供应情况相对省内其它地方较为优越。电费成本不高,对企业生产影响不大,企业的主要精力未放在节能上,对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节能意识薄弱,难以将节能工作放在首位,主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不强,工作力度不够。二、节能基础管理工作薄弱。节能工作是企业最基础的管理工作,它贯穿企业整个生产过程、能源购销、能源计量、能源统计等,然企业往往只注重生产和销售,而忽略能源计量和能源统计,没有建立健全节能管理机制,能源统计制度不完善,能源岗位不稳定或缺位,人员变动频繁,企业能源数据收集不准确或不全面,为了应付交差,乱填乱报,上报的能耗数据不准确,完全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能源利用状况,直接影响节能指标的完成,三、节能监管不到位。目前科学统一的节能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全面建立,节能执法主体不完善,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人员配备难以落实,法规政策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对企业是否合理有效使用能源或浪费能源的情况无法实施全面的跟踪监察,同时全面实施节能降耗困难较多,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也不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节能监管技术力量薄弱。四、激励政策不完善。由于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还未全面被接受,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使用节能产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尚不高,只重生产,忽视节能。另一方面政府在鼓励企业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落实不到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够完善,引导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不够,直接影响到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使用。五、科技投入不足。节能减排不仅需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同时科技投入必不可少。目前我市企业通过节能改造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实施节能技改的措施不足,资金投入不够,装备水平和工艺相对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由于耗能企业普遍融资困难,实施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应用节能新工艺和新产品的能力差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和推广应用节能产品受到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节能减排的推进速度。六、宣传培训力度不够。节能减排不应仅作为政府考核目标,应该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现在我市企业在宣传节能减排方面力度不大,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不到位,没有把节能工作作为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教育职工和进行广泛宣传,职工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只停留在完成每月下的达指标任务上,对如何更好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以及对节能减排是国家的基本国策的认识不足,节能创新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对职工的培训力度较差,一些企业怕花钱,不愿送出去培训,企业自身也难进行能源统计和节能岗位培训。调研报告:关于某市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搞好节能减排工作的对策建议一、发挥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作用,全面负责起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认真履行节能行政执法职责,对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情况实施跟踪监察,指导服务,促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通过财税、金融、价格等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能技改,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改进生产工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源利用率。各级政府应建立相应的节能专项资金,对工业节能降耗项目和使用节能产品的企业实施资金扶持,通过政府的导向作用来引导企业,使企业自觉主动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二、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强化结构性节能。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xx省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规划(2021?2021年)的要求,巩固发展现有优势产业,鼓励和支持环保产业和低能耗产业发展,逐步淘汰高能耗产业和高耗能产品,严格高耗能行业准入条件,不断推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从源头杜绝能源浪费。对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准入,综合运用强制性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三、加强节能减排基础管理工作。一是加强能源统计的依法管理工作。重点用能企业要切实加强能源统计工作,配备能源统计人员,完善统计制度,改进统计方法。各区县和企业要严格按照统计部门的要求,如实上报能源统计数据;统计部门要及时准确加快上报企业能耗动态。二是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督促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完善计量制度,企业要不断充实能源计量器具,合理使用计量器具,确保能源计量的准确和完整。三是企业节能部门要将节能降耗的目标和责任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和个人,实行目标管理,并加强监督检查,随时掌握企业能源使用情况,定期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四、搞好重点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为顺利实现“十一五”期间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国家确定千家企业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企业,全省确定200户,我市按照全省要求,确定了70户省市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五年内实现节能15万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为此市县两级政府要加大对重点工业用能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检查和指导力度,积极推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同时按照国家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对70户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总量实行严格考核,并抓好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五、狠抓技术进步,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是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有效途径,淘汰落后产能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政府应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节能技术改造和进行技术创新,及时淘汰高耗能设备和落后生产能力,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和创新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每年从工业发展资金中给予专项补助,鼓励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国家管控力量的发挥应该注重运用经济机制来解决节能减排问题,而不仅仅是依靠行政强制性。孟庆轩中国投资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简介:曾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包括:投资管理学、公司理财及战略决策。40多年前国际智库罗马俱乐部在着名的增长的极限报告中曾经提出了增建设环境: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的意见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局委:为了认真贯彻落实2021全省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十一五”期间,我市万元gdp综合能耗要比2建设环境:节能减排宣传标语及口号1、贯彻公共机构节能条例,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2、落实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依法做好节能减排工作3、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机关做起4、从我做起争创节约型机关5、节能减排机关先行6、节能减排人人有责7、节能减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8、节能珍惜资源减排保护环境9、能源连着你我他节能减排靠环保工作总结:商业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工作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商业节能工作,使全社会广泛认识到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节能意识、按照xx省商务厅关于开展商业节能减排宣传周活动的通知(云商发202157号),xx市商务局关于开展商业节能减排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区于6月15日至21日开展了“依法节能,全民行动”为主题的活动方案:家园清洁节能减排太阳能热水器进“共青村”活动实施方案为深入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行动,团结带领全市团员青年积极投身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用三年时间将“共青村”打造成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共青团工作品牌,使“共青村”成为服务大局,示范带动农村共青团工作的亮点和精品。团市委先后联合市移动分公司、市城乡规划局、市绿化委、市林业六、加强节能宣传和培训工作。建立长期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的节能宣传长效机制,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经验交流和推广活动,发挥典型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企业要以节能减排为重心,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车间、班组和个人每一个环节出发,签定节能减排目标,加强节能管理工作;从生产的每一道流程出发,制定节能措施,建立有效的节能规章制度。通过学习培训,提高职工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度,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有效的节能减排氛围。扩展阅读:关于宁波节能降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陈宝根关于我市节能降耗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陈宝根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宝根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广泛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是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市人大常委会和财经委员会对此十分重视。7月份,财经委听取了市节能办关于我市节能降耗工作情况的汇报。8月份,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带队,组织6个调查组,分赴11个县(市)区和国家高新区、东钱湖管委会,对我市节能降耗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实地察看了12家节能降耗重点企业和单位。在此基础上,财经委对各组的调研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现将调研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一、去年以来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基本成效去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国家、省有关节能降耗工作的部署,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制订政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创新,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2021年GDP综合能耗比2021年下降3.61%,今年上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37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54%。主要体现在:(一)提高思想认识,节能降耗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去年全省节能降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全市各级政府及时相继召开节能工作大会,对节能降耗工作进行再动员部署,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做好节能降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政府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重点用能单位建立了能管员制度,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同时,根据我市“十一五”节能降耗总体目标,进行指标分解,明确各县(市)区及市级相关部门的职责,并制订了具体的考核办法。为营造节能降耗良好的舆论氛围,开展了节能宣传周等专项活动,利用各种载体加大宣传力度。目前,各地各级政府及部门齐抓共管,企业和社会公众主动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二)完善政策措施,工作力度逐步加大。去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关于创建节约型机关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印发宁波市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强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市级财政每年安排4300万元节能专项资金,市、县两级节能专项资金达1.6亿元以上,并制订宁波市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财政扶持力度明显加大。全面推进粘土砖瓦专项整治工作,安排了3000万元专项资金,确保年内完成依法关停淘汰粘土砖瓦窑50%的目标。加强对规模以上企业能耗数据的采集分析,完成了41家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并初步建立了节能降耗统计公告制度,定期公布能源消耗情况,为对节能降耗的管理逐步创造基础性条件。(三)抓住重点领域和环节,节能降耗工作初见成效。市政府明确了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和民用、农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节能重点,强化措施,着力推进,以重点带全局。在工业节能方面,以石化、造纸、钢铁、电力、铜、铅锌、水泥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着力抓好300家左右、年综合能耗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节能工作,使重点耗能行业的综合能耗水平今年上半年较去年同期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建筑节能方面,建筑节能项目档次不断提升,今年实施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小区)14个,以地源、水源热泵为主的浅层地能应用建筑面积13.2万平方米。交通、商贸、城市照明、农村节能等其他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也稳步推进,(四)加强改造提升,产业结构有所优化。认真开展高能耗高污染行业专项大检查,在行业准入、项目审批以及地价、电价上控制高能耗行业的增长。积极开展清洁生产试点,已有30家企业通过专家评审、验收,取得3.98万吨标准煤的节能效果,镇海炼化、北仑电厂、宁波化工区等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区域、企业进展顺利。通过编制发布宁波市节能技术(产品)导向目录以及举办推广会、现场观摩会、推广交流会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了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范围。同时,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继续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去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40.1%,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这些调整,使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低约1个百分点。二、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阶段成效,但无论从当前实际还是长远发展看,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困难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节能降耗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当前,对节能降耗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从政府层面看,一些干部在表面上比较重视节能降耗工作,但在具体工作中仍然存在重经济增长、轻节能降耗的情况。在事关节能降耗的工程、项目上,工作力度不大。从企业层面来看,一些企业和企业主没能正确处理好眼前与长远、投入与产出的辨证关系,认为节能降耗对企业效益来说得不偿失,采用节能改造技术的积极性不高,节能投入相对不足。从广大群众层面看,节能意识还有待进一步真正提高。(二)节能降耗工作面临产业结构制约。从现状看,我市是石化、电力、钢铁、能源等临港重化工业的集聚地,落户我市的大型项目不少是高耗能企业,工业结构重型化明显,这为我市的节能降耗工作带来了较大压力。今年上半年,全市重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达到67.4,比去年底提高2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发电装机近1300万千瓦,比2021年增加50%多,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综合能耗又同比增长38.1%。从趋势上看,“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大项目竣工和产能集中释放的高峰期,大乙烯、白纸板、钢铁等大项目将陆续投产,能源消耗总量将随着重化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张而继续增加,单位能耗持续下降的难度较大,要完成“十一五”期间的节能降耗目标任务艰巨。(三)节能降耗工作基础薄弱。一是有关节能降耗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一些倡导性和原则性的规定难以落到实处,对产业能效准入标准等要求不够明确,淘汰落后产能和查处高耗能企业违法用能缺乏科学统一的依据和刚性手段,不利于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和落后生产能力的淘汰。二是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滞后,科学统一的节能降耗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尚不健全,能耗统计制度不完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差,造成底数不够清、指标不够明、信息不够灵,缺乏决策、评价的科学依据。三是节能降耗的监督管理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管理的方式和执法的力度等方面难以适应节能降耗工作需要。覆盖全市的节能监察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还需要加强。(四)节能降耗工作机制有待创新。一是节能降耗工作缺乏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目前,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着配套政策措施不足、经济调控不力的状况,在节能财税政策、专项扶持投入、示范引导激励等方面尚未形成配套体系,更多地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来进行,难以更大程度地调动方方面面的节能积极性和创造力。二是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一些资源性产品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价格杠杆难以引导和促进节能降耗工作。三是对一些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用能、节能机制、办法,如何在我市实施,尚在探索之中,调控在总体上还缺乏手段。上述困难和问题,将对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带来挑战,我们应当面对现实,采取积极的工作措施,继续把节能降耗工作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三、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推动节能降耗工作,努力实现“十一五”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一)切实加强领导,进一步形成节能降耗工作的合力。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节能降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降耗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紧迫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要按照“十一五”期间明确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和任务,客观正确地分析我市节能降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战略研究,抓住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制度措施,强化监督检查。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深入宣传节能降耗利国利民的重大意义,加强企业特别是企业主的节能降耗工作培训,切实增强国家机关部门和广大企业、企业主,以及全社会的节能意识。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引导节能降耗的重点方向,适时组织节能降耗工作的经验交流,推广节能先进典型。要从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逐步转移到依靠法律和经济手段,实行综合管理上来,进一步形成全社会节能降耗的工作合力,力争“十一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的完成。(二)坚持扶优汰劣,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是要认真抓好产业准入和退出工作。要建立严格的耗能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实施合理用能评估办法,对新上项目严格进行能源消耗审核,对达不到合理用能标准要求、不符合节能设计规范的坚决不上,从源头上抑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盲目扩张。要积极探索落后生产能力的市场退出机制,淘汰一批高耗能、低水平的小企业,使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和产品尽快退出市场。二是要鼓励、加强新节能技术(产品)的攻关、推广,定期发布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导向目录,积极扶持开发并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三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要继续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企业技术改造。要认真落实市委已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意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是结合宁波产业特点,大力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鼓励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和优化升级。(三)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节能降耗工作的基础。一是要完善有关法规规章,加强依法管理。要根据正在进行的节约能源法修改情况,结合我市实际,及早准备,加快制订和完善涉及民用建筑节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和节约用电管理等内容的具体制度规定。要积极开展地方立法调研,适时制订出台宁波市节约能源条例,进一步为我市节能降耗工作提供法规保障。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能源统计制度。尽快建立完善节能降耗统计监测体系,完善重点企业节能降耗台帐,积极把我市能源消耗情况底数摸清楚,为掌握工作进度、落实目标责任奠定基础。要逐步实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报告制度和媒体公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节能降耗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完善节能管理体制。要统筹考虑,建立健全市、县两级节能管理监察机构,充实监察力量,加大节能监管力度。(四)努力开拓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节能降耗工作机制。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和激励约束机制。一方面要通过行政手段强化节能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包括财政、税收、信贷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发挥市场机制在节能管理中的作用,形成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的节能机制。二是要建立市场价格调节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实施差别电价和超计划超定额加价等资源价格调控手段,控制能源使用不合理增长,提高能源有效使用率。三是要积极探索市场化节能新机制,运用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自愿协议等模式,帮助和促进高耗能企业实施节能改造,四是要强化节能降耗工作考核机制。落实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强化各级、各部门和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责任,实行地区节能状况定期通报制度,完善节能降耗工作奖惩机制,严格目标责任考核,以确保节能降耗工作深入持久开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