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doc
-
资源ID:16520265
资源大小:17.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doc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知识点汇总一、作者简介韩翃(719-788)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等。王建(768-825):唐代诗人,字仲初。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 张王 。其以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为题材的诗篇,对当时社会现实有所反映。主要作品: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等。二、我会写组词侯:h u(侯门、诸侯、王侯将相)章:zhng(乐章、篇章、杂乱无章)泣:q (哭泣、抽泣、泣不成声)盈:y ng(丰盈、盈利、热泪盈眶)脉:m (脉脉含情、温情脉脉)栖:q(栖身、栖息、两栖动物)鸦:y(涂鸦、乌鸦、鸦雀无声)三、多音字传:chu n (传说)zhu n(传记)脉:m i(山脉)(m (脉脉)纤:xin(纤维)qi n(纤夫)四、理解古诗寒食诗意:春天的京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柳树。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新火,袅袅轻烟散入权贵豪门的家里。迢迢牵牛星诗意: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伸出纤细雪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织女)一整天也织不了完整的花纹,哭得泪如雨下。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只隔一条清澈的河,相视而不能相互说话。十五夜望月诗意:月光照在庭院地上,树上栖息着乌鸦,秋天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不知道这秋天的情思会落到谁的一边?五、问题归纳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两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 迢迢 ,状织女曰 皎皎 。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和河边苦苦等待的女子。3.十五夜望月中的 不知秋思落谁家 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六、课文主题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迢迢牵牛星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十五夜望月每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此诗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七、古诗赏析寒食开头一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 。 春城 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 飞花 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 无处不 ,用双重否定构成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第二句 寒食东风御柳斜 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御柳 是指御苑里的柳树。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 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 就是傍晚。 汉宫 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五侯 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 传 与 散 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迢迢牵牛星此诗写天上一对夫妇牵牛和织女,视点却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他们夫妇的离别之苦。开头两句分别从两处落笔,言牵牛曰 迢迢 ,状织女曰 皎皎 。迢迢、皎皎互文见义,不可执着。牵牛也皎皎,织女也迢迢。他们都是那样的遥远,又是那样的明亮。但以迢迢属之牵牛,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而以皎皎属之织女,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说来,似乎又不能互换了。如果因为是互文,而改为 皎皎牵牛星,迢迢河汉女 ,其意趣就减去了一半。诗歌语言的微妙于此可见一斑。称织女为 河汉女 是为了凑成三个音节,而又避免用 织女星 在三字。上句已用了 牵牛星 ,下句再说 织女星 ,既不押韵,又显得单调。 河汉女 就活脱多了。 河汉女 的意思是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这说法更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不知作者写诗时是否有这番苦心,反正写法不同,艺术效果亦迥异。总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十个字的安排,可以说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浑成的效果。以下四句专就织女这一方面来写,说她虽然整天在织,却织不成匹,因为她心里悲伤不已。 纤纤擢素手 意谓擢纤纤之素手,为了和下句 札札弄机杼 对仗,而改变了句子的结构。 擢 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 札札 是机杼之声。 杼 是织布机上的梭子。诗人在这里用了一个 弄 字。诗经 小雅 斯干: 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这弄字是玩、戏的意思。织女虽然伸出素手,但无心于机织,只是抚弄着机杼,泣涕如雨水一样滴下来。 终日不成章 化用诗经 大东语意: 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最后四句是诗人的慨叹: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 盈盈 或解释为形容水之清浅,或者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 脉脉 都是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 盈盈,端丽貌。 是确切的。人多以为 盈盈 既置于 一水 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满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应该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浅。把盈盈解释为清浅是受了上文 河汉清且浅 的影响,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选中出现 盈盈 除了这首诗外,还有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亦见于古诗十九首。李善注: 广雅曰: 赢,容也。 盈与赢同,古字通。 这是形容女子仪态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为 端丽 。又汉乐府陌上桑: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也是形容人的仪态。织女既被称为河汉女,则其仪容之美好亦映现于河汉之间,这就是 盈盈一水间 的意思。 脉脉 ,李善注: 尔雅曰 脉,相视也 。郭璞曰 脉脉谓相视貌也 。 脉脉不得语 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音词,即 迢迢 、 皎皎 、 纤纤 、 札札 、 盈盈 、 脉脉 。这些叠音词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若现于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十五夜望月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中庭地白树栖鸦 ,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 树栖鸦 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 ,紧承上句,借助感受进一步渲染中秋之夜。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两句采取了忽然宕开的写法,从作者的一群人的望月联想到天下人的望月,又由赏月的活动升华到思人怀远,意境阔大,含蓄不露。 落 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这首诗意境很美,首先予人的印象是情景如画,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 诗中有画 。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委婉动人。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