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论.ppt
抗精神失常药,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疾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抑郁症 (抗抑郁症药) 躁狂症 (抗躁狂症药) 焦虑症 (抗焦虑症药、苯二氮 类药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卓,艹,抗精神病药又称神经松弛药(neuroleptics)。因为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也称为抗精神分裂症药(antischizophrenic drugs)按其化学结构分为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杂蒽类及其他类。,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是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抗精神病药物。,一、吩噻嗪类,氯丙嗪(chlorpromazine) 药理作用及机制 (一)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神经安定作用(neuroleptic effect,抗精神病作用) 精神病人口服氯丙嗪后,可出现安定,活动减少,感情淡漠和注意力下降;能迅速控制病人兴奋躁动状态,大剂量连续用药能消除患者的幻觉和妄想等症状,减轻思维障碍、理智恢复、“内省力”逐渐恢复,情绪安定,生活自理。,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2样受体而发挥疗效。,作用机制,2、镇吐作用 氯丙嗪有较强的镇吐作用,小剂量抑制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引起的呕吐(阻断D2受体),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但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起的呕吐(如晕动症),对顽固性呃逆有效。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直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其降温作用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无治疗意义,主要表现副反应。 抗受体体位性低血压 抗M受体引起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副作用,(二)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阻断结节漏斗通路D2受体,减少下丘脑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使催乳素分泌增加,可致乳房肿大、泌乳;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使卵泡刺激素和黄体生成素分泌减少,因而抑制性周期,延迟排卵和闭经;抑制垂体生长激素释放,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可试用于巨人症治疗。,(三)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1、精神分裂症 2、止吐 氯丙秦对多种药物(如强心苷、吗啡、四环素等)和疾病(尿毒症和恶性肿瘤)引起的呕吐有显著止吐作用;对顽固性呃逆也有显著疗效,但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临床应用,3、低温麻醉与人工冬眠,氯丙嗪加物理降温(冰袋、冰浴)可用于低温麻醉。也可与哌替定,异丙唪组成人工冬眠合剂。,氯丙秦药理作用广泛,临床用药时间长,所以不良反应较多。 1、一般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 M受体阻断症状(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 受体阻断症状(体位性低血压);眼压升高,青光眼禁用。,不良反应及注意,长期服用氯丙嗪可出现三种反应。 帕金森综合症(Parkinsoism):表情呆板,肌张力增高,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 静坐不能(akathisia):坐立不安,反复徘徊(强迫症状)。 急性肌张力障碍(acute dystonia):多出现用药后15天。表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吞咽困难、呼吸运动障碍等。,2、锥体外系反应,3、内分泌系统反应 长期用药可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如乳腺增大、泌乳、闭经、抑制儿童生长等。 4、过敏反应 常见皮疹、皮炎、光敏性皮炎等。 5、急性中毒 一次吞服大剂量氯丙嗪,可致急性中毒,出现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并出现心肌损害、心电图异常(P-R间期或Q-T间期延长,T波低平或倒置),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