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农村信息化与农资物流配送模式探讨(共2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临沂农村信息化与农资物流配送模式探讨一、临沂市农业概况临沂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耕地面积1000万亩,山区、丘岭、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全市农业人口860万,占总人口的83%。全市农业总产值达455.5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78.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83元。临沂市是全省的粮食主产区,200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095万亩,粮食总产量456万吨,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地瓜四大作物为主,总产占到粮食总产的98%,其中小麦占44%,玉米占34%,水稻占9%,地瓜占11%。全市粮食生产连年获得增产,被评为全国、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市。临沂市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550多万亩,主要以花生、瓜菜、黄烟、棉花为主。其中花生播种面积达260多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47%,总产达80万吨,产值达38亿多元;瓜菜种植面积达230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42%,总产达660多万吨,产值近170亿元;烤烟种植面积达25万亩,总产达4.6万吨;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总产达1.3万吨。近几年,临沂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化发展、规模化种植。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了南粮菜、东油茶、西北果的种植业生产格局,培植了蔬菜和果品两大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区域经济片,有9个县跻身全国粮、油、果百强县,初步建立了600万亩商品粮基地,100万亩优质花生基地,100万亩高效蔬菜基地和100万亩的优质果品基地。临沂市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植了以花生、蔬菜、果品、黄烟、桑蚕、杞柳、银杏、金银花、板栗、茶叶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带,涌现出了一大批“特色之乡”和“名优之村”。全市水果园面积达110万亩,总产达179万吨;桑园面积达8万多亩,总产达8.5万吨; 杞柳面积30余万亩,总产16.8万吨;银杏面积30多万亩,银杏果总产达0.3万吨; 金银花100多万亩,产值达7亿多元; 板栗面积70多万亩,总产8万多吨。全市经国家有关部门认定的中国农产品特色之乡达26个,有14个农产品分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临沂市强力推进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通过抓宣传、定规划、搞示范、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增投入,使我市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了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优质农产品基地420处,面积达360万亩。“三品”认证达到478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108个、 绿色食品282个、有机食品88个,注册涉农商标达2400件。 临沂市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经济服务组织为载体,不断引领农业向高效特色方向发展。一是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已达1777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721家。其中,国家、省、市三级命名的重点龙头企业达389家,带动生产基地720多万亩、农户187万户。二是培植农产品市场。全市建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达260处,其中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23个。苍山县形成了30万农民跑市场、 5万车辆搞运销,保证了农产品货畅其流,在市场流通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三是建立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量达到11299个,其中工商登记注册的4512家,带动农户103万户,年经营服务总收入达259亿元。临沂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建立和提升改造花卉、果、菜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了一大批观光园区、采摘园区和生态农业家园。目前,全市已建设省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3个,生态家园示范村达200个,创省级以上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17个,发展“农家乐”旅游特色村300多个。临沂市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通过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四位一体”和“畜、沼、果”、“畜、沼、菜”等循环农业模式,实现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为保护生态和改善农村环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目前,全市农村户用沼气已发展到35.6万户,建大、中、小型沼气工程145处,循环农业模式3万户,年秸秆综合利用量420万吨,利用率达到70%以上。农村户用沼气和大型沼气,年处理农村人畜粪便等废弃物580多万吨,生产沼气1.6亿立方米,年增收节支近4亿元,沼气户户均增收1170元。临沂市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始终把科教兴农放在首位,以县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骨干,以村级科技带头户和能人为纽带,不断增强农业的科技服务功能。同时,实行科研、教学和推广的强强联合,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开发和推广应用。近几年,全市共进行粮、棉、油、果、菜、茶种植技术研究300多项,研究开发新品种10多个,完成农业丰收计划项目64项,全市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二、临沂市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临沂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临沂市2009年组织实施了临沂市农村科技信息“双通”工程(即科技服务村村通、科技信息户户通)的全面试点工作,该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主线,以实现“科技服务村村通、科技信息户户通”为目标,通过抓网络信息服务和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为“三农“工作构建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平台,着力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贡献,此项工作是一项具有临沂特色的创新工作,项目开展起来,具有推广价值。健全完善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同时建立了临沂农业信息网站,加入了市政府OA自动化办公系统,搭建了农业专家、媒体服务三农科技支持体系,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农村基础薄弱,受资金、技术等诸因素的制约,农业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的需要,还有很大的差距,亟待进一步加强。三、临沂市农资物流配送和农资使用现状分析3.1农资物流配送现状农资物流有农资供应物流、农资生产物流、农资销售物流和废弃物流之分。农业生产资料主要是指种子、肥料、农药、地膜、农机具以及农资生产需要消费的其他原料、材料、燃料、电力和水利资源等。传统农资供应物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3.1.1 农资流通环节过多,流通成本过高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大多是通过行政部门逐级调发的形式,基本上没有面向最终客户,特别是省、市一级的供销社所属的农资供应物流业,其销售的产品往往经过若干级经销商最后才到农户手里,这就造成了流通环节多,成本居高不下。我国物流成本一般占总成本的30-40,世界发达国家物流成本一般控制在10左右。 3.1.2 农资配送率低,只“送”不“配”的现象十分普遍 农资配送的核心作用是服务。现阶段的农资供应物流业,基本上是由各专业公司独自进行,经营范围较窄,可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内容较少,多只是“送”而不“配”。即使配送只作送货上门,配送率也很低。3.1.3 流通的方式陈旧,调度管理难度大 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的运作模式基本上是仓储基础上的调拨,由于目前农资仓储容量不足,库点分布不科学、不合理,规模小,且仓型与机械装备水平低,导致资源配备有限,有些农资从采购到终端需要多次储存。加以交通运力不足,交通运输线路短少,农用专用线配备欠缺。据估计,农村机动力运输量约只占总运输量的20 ,不能适应农资运输的需要,这些状况造成统一调度管理难度大。 3.1.4 农资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低,降低了物流效益 目前,农资信息网络不健全,配送操作大多仍停留在半人工化状态。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农资标准化程度低,不少产品的分类、分级、分等大多凭人工感觉,误差过大。产品包装从材料到包装管理都没有统一标准,难以统一操作,给农资的储存、运输和加工造成一定困难,降低了物流效益。 3.1.5 农资管理主体繁多,市场秩序混乱 农资管理主体分散,多头操作,难以应对,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农资流通市场的逐步放开,国家原在农村建立的农用生产资料服务体系正逐步退出或转变,个体经营户迅速崛起,而管理工作又没有及时跟上,目前其流通状况令人担忧。农村市场常常成为假冒伪劣农资的倾销地和批发地,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理顺农资管理体系,整顿市场,迫在眉睫。3.2农资主要问题现状分析农资的质量、农资市场、农资价格形成机制是当前农资及其价格存在问题的三个主要方面。从农资的质量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质次价高、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充斥市场,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如果说价格高只是造成生产投资增加,那么,假农资则会导致整个生产低效,甚至颗粒无收,进而波及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假冒伪劣产品比价格高危害性更大,危害面更广;另一方面,农资产品的品种结构不尽合理。随着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加快,农户对不同质量、不同品种的农资产品需求多样化程度增强,目前农资产品在多样化、细分化上显然还不能完全满足生产的需要,换句话说,市场导向作用在农资生产上还未发挥充分作用。从农资市场情况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准入标准低、审批把关不严造成一些生产规模小,产品质量差的生产企业在市场存在,既破坏了正常的农资生产秩序,也是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滋生的根源之一;二是对农资市场缺乏有力高效的监管。主要表现在政府管理主体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政出多门,基层执法人员素质及执法水平较低,打真不打假,对违法违规企业及产品以罚代法,徇私枉法等现象在一定程度存在;三是农资经营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是农资经营主体界定不规范,不具备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的经销商或挂靠现象大量存在,经营行为不规范,有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有的经销假冒伪劣产品等,另外,农资违法广告行为存在,严重误导消费者、坑害消费者。从农资的定价机制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其一,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核心地位薄弱,价格虚高成为农资的突出问题。目前,国家对主要农资产品(如化肥)采取出厂限价政策,规定了批零差率,然而农资产品到销售终端往往要经过两倒、三倒、甚至四倒、五倒,每倒一次加一次价,逢倒必加,层层加码,到农户手里的农资产品价格自然居高不下。流通环节过多,经营体制复杂,使得农资价格中的非市场因素比重较大,导致价格失真现象严重,造成生产方、购买方的双不满意;其二,农产品价格与农资价格之间缺乏联动机制,二者之间价格传导受阻导致主要农产品价格与农资价格产生“剪刀差”,而这种剪刀差绝大部分要靠农户来背负。农资产品的价格市场调节明显,价格变动频繁,而主要农产品价格却由国家定价,这样,农资价格的上涨就很难在农产品价格中显现出来,农户高价购进农资而相对低价出售农产品,导致增产不增收。这种价格传导机制的缺失,使得农资价格的上涨不但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的效用,而且加重了农户生产成本,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挫伤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后劲,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临沂市和山东省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对比近年来,山东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加快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步伐,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新的突破。投资10多亿元,在8.4万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形成了覆盖全省农村、功能比较完备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初具规模,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价格、供求信息、科技信息、农村政策、农业气象等主要农村数据库,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具备了扎实基础。 现代农贸流通信息网络初具规模。建立起农贸物流整体调配调度中心和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对全省农村商品流通的综合管理。 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与完善,初步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信息员队伍,总结推广了“招远蚕庄”等多个农村信息服务成功模式。 建立研发平台,为农业信息化提供坚实技术支撑。建设开通了省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在威海建成“省农村信息化管理软件研发推广基地”。根据国家和山东省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参与制定了农村信息化规划、标准和规范,开发了“农村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税费征收管理系统”等“三农”系列管理软件,培训了大量信息化人才,为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构建平台,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构建了山东省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山东省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顺利,已成为山东省农村信息服务的省级门户,下设信息资讯、电子村务、电子农务、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生活服务六大服务功能子平台,是山东省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推进“信息化示范村”建设。近期山东省将制定下发“山东省信息化示范村”创建标准,力争到今年年底,在全省3000个村庄开展信息化示范村创建工作,每村建设一个信息咨询服务站、一个村级网站(网页)、配备一名信息员,发展5个信息化示范户,实现网上“村务公开”管理、“一村一品”宣传和“平安村庄”建设等信息化应用,深入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和整个山东省情况对比,我们认识到临沂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村信息化的覆盖率还很低,农村信息化人员的知识水平还不高,与全省的平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需要政府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五、打造“临沂模式“的农资物流配送新体系的构思临沂是全国著名的物流之都,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临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在全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占有重要地位,油料产量居全省首位,粮食、水果、肉类产量均居全省前5位,农产品加工出口的空间很大。临沂是全国著名的农资产品生产基地,复合肥的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境内有山东临沂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临沂红日集团、临沂金正大集团、临沂史丹利化肥有限公司等多家全国知名的农资生产企业。农资物流配送系统主要负责农资存储、分拣、配货、运输等,保证按照销售需求按时、保质、保量、低费用、高效率的送达到农资分销商和零售商。通过建立农资配送中心,从农资生产商接受多种大批量的农资商品,进行分装、存储和信息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分销商、零售商和其他需求者的要求配齐农资产品,面向广大农村用户,开通农业生产资料下乡的“快车道”和“直达车”。在现代物流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重构传统农资供应物流业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应用现代物流新理念,结合当前临沂农资供应物流业的实际,提出创建临沂农资配送新体系的思路。 5.1构建临沂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 构建临沂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可以突出业务流程,把原有农资供应物流涉及的多个部门的职能,统一由配送中心来完成。在特定区域范围内,有效地组织物流活动,实现物流组织由职能化向过程化转变。农资物流配送中心下游与投递站衔接,通过投递站面对终端客户;上游与供货企业相连,形成简捷的供应链。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对农资需求的不同。说明农资供应的时间、品种与数量区域性差异特别明显。因此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必须突出区域性特征。根据农业区划原则,考虑自然条件,农业生产特性和农业发展方向的相似性,建立临沂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它在组织形式上由垂直化向横向一体化转变,在功能上由漫散型向针对型转变,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益。 5.2 以农民需求拉动为动力,促进临沂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黏合 需求拉动思想是以顾客的最终需求为根本动力。农资的使用有明显的技术特征,像化肥、农药的用量不是越多越好,多了不仅造成浪费,还会污染环境。当前盲目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十分普遍。据报导,一些地区使用农药用量是常用药量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常造成药害;化肥的施用量是适用量的几倍,常常造成肥害。据报道,我国化肥平均每公顷施用量达400公斤以上,远远超出发达国家每公顷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我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使7的土壤受到杀虫剂的污染。这些情况都缘于农民缺乏科学知识,所以技术指导成为农资客户的急迫需求。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提高,对生产资料的供应,不仅仅满足于数量,而是要求多品种搭配。例如化肥供应要按“配方施肥”的方案,多品种按比例搭配,才能获得最佳效果。这些操作过程都必须以技术指导为核心。农业与物流业本身就存在着一种共生性。在农业与物流业的“黏合效应”下,重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既为其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又为自身改革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面对农资客户对技术指导的渴望,为了更好满足这一需求,可将农资销售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挥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的“黏合效应”,这应是重构传统农资流通业的最好选择。而且目前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不务正业”,没有真正在推广农业技术上下功夫,这又是发挥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作用的好作法,“一举两得”。据此,设计把乡镇农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农资配送的投递站,面对辖区客户,签订农资购销合同,这种合同必定是技术含量很高的订单,可以保证农资供应时间、品种、数量的准确性,体现出农资配送与技术配送的“黏合效应”。这样可以在相似的农业区内,把分散农户对农资的需求转化成一定范围内对农资的统一需求,形成大市场,取得规模效益。这一配送新体系的构思是:供应商区域性配送中心投递站终端客户。5.3建立配送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响应思想就是企业根据深度了解顾客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满足顾客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需要。现代信息技术在这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据此,要建立起以配送中心为枢纽的配送管理信息系统,才能使配送中心的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使现代物流管理成为现实。配送中心通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一方面加强与上游企业即农资生产厂家的联合合作,向供应商实现电子订单,开放业务数据,共享库存信息,更好地开展与上游企业信息沟通;另一方面通过物流信息快速、准确和实时的流动,能动地对市场作出快速的反应,及时地通过投递站将经营触角伸向终端客户,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有利于销售额的提高,从而形成一张高效的配送网,实现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良性循环。如临沂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致力于物流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目前已经有多家知名企业使用物流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发的信息系统可以满足“以要货订单驱动物流,随时保持动态供需平衡”,使得上游的供货商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配送中心所需货品的数量、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库存。这个系统还可以协助物流配送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配送业务流程和资源调度分配计划,从而将客户的需求、物流资源、业务过程和信息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个完整的业务模式中,在保证订货、进货、库存、出货、配送等业务畅通的基础上,实现配送调度、客户服务和订单管理网络化,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物资流通总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5.4优化配送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关注价值链的思想战略就是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整合各方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优势,从而实现系统整体效益,使其效益大于单个企业独立经营物流所得效益之和。以这一战略思想指导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加强物流相关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政府在物流现代化上应明确定位,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着眼点,而不是行政干预。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技术创新重要成果的一种体现,发达国家已经推行。但鉴于我国对共同型配送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现在还没有系统地分析研究出在我国发展的路径。在这探索过程中,政府要充分认识创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重要性,研究制定构建农资配送新体系的规划方案和实施办法,将建立农资配送新体系作为工作的重点,精心组织这项工作,不断总结经验,从典型推及全面。同时在法律、法规和政策上,鼓励构建区域性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实现农资生产与市场的紧密对接。政府还要组织探究农资物流业变化发展规律,努力打造反应迅速、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建立高效的农资流通的运行监控体系,监测市场,把握市场动态,及时反馈企业。并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优化农村物流环境,调控和规范农村物流市场。六、打造农村信息化和农资物流配送的“临沂模式”解决方案针对目前临沂市农业和农村工作中存在的信息获取和利用难、农产品销售及信息发布难、农业生产资金缺乏、农资产品价格过高、质量等问题,我们建议以政府为主导,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和农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立,建立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农资物流配送中心是集化肥、农药、种子、农机及其他农资商品和名优农副产品的仓储、展示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经营服务中心,实行进货、价格、配送、结算四统一经营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经营成本,从源头上控制假冒伪劣农资进入流通渠道,同时引进第三方服务的模式,为农村信息化和农资物流配送服务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打造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融资服务,努力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具体的措施如下:(一)区域配送中心,充分利用辖区内现有的物流园,例如,充分利用立晨物流的优势,可以和立晨物流达成农资物流配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立晨物流负责农资产品整个流通环节的工作,配送到农户田间地头,建议只和一家物流公司合作,避免管理上的问题。(二)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全面的农业综合科技信息服务,支撑农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包括建立农资的仓储管理系统,货运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追踪每件农资产品的配送情况。(三)选定一个特色农业区域做试点工作,在试点成功之后,在全市农业领域全面开展开来。(四)通过和银行的合作,构建良好的融资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借助物流金融服务,解决给农民、农资生产企业的资金问题。(五)手机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移动、网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合作)(六)和中科院中国新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合作,聘请他们作技术指导,打造天地一体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遥感监测土壤墒情,。七、”临沂模式“的农村信息化和农资现代物流配送预期效果分析(1)可以有效减少农资产品的流通环节,从源头上控制农资产品的价格、质量问题,有效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2)可以有效降低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3)可以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帮助农民及时筹集资金扩大再生产,加快致富步伐。(4)农民可以有效的获得农业科技信息、。(5)通过农村信息化平台和农资物流配送的有效运作,大大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整个农业产品的产量,。八、立晨物流农资配送优势立晨物流是临沂本地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企业,专注于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服务,公司按照现代物流基地规划和建设要求,在临沂设有四个物流园区:临沂罗庄物流园、临沂兰山物流园、临沂河东物流园、莒南临港国际物流园,目前立晨物流所有园区全部实行信息网络化、仓储管理智能化和监控自动化。服务的客户除农资外包括电器、机械、纺织品等100多种,每天的货物周转量非常大。为了保障农资生产需求,公司制定了农资类货物优先服务制度,为农资类货物的存储和运输开通了“绿色通道”,减少客户等待时间,提高物流效率。临沂是全国著名的复合肥生产基地,年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生产所需原料以及产成品的储存和运输量很大。立晨物流每年都为农资企业承担大量的仓储和运输服务,农资仓储容量达60万吨,年周转量近180万吨,成为临沂农资企业特别是化肥生产企业的原料及成品物流基地,为保障我市及我省农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立晨物流在临沂设四大仓储基地,占地60万平方米,所有仓储设施全部实现电子商务智能化管理,同时拥有400辆运输车辆,全部实现GPS全程监控,配套完善的服务设施和先进的管理模式,为临沂市农资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2010年,为进一步扩大服务规模并提升服务能力,立晨物流根据实际业务的需要新建20万吨仓储库容设施,目前已投入使用,有效地缓解了农资旺季库容紧张的局面。公司将秉承“诚信筑就品牌,服务成就未来”的经营理念,发挥专业物流优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促进农资生产和流通业的发展。立晨物流作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多家银行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链条的金融物流服务,通过仓单质押等服务,还可以为企业融资及提升资本运用的效率,有效的减轻企业因资金问题带来的生产压力。九、临沂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优势 临沂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临商电子)是山东立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拥有占地50亩的实体电子交易中心。 临商电子是国内领先的全程电子商务运营服务商和物流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崇尚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拥有电子商务领域和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专家团队,和一支集科研、开发、运营和管理为一体的员工队伍。员工总数为160人,85%为本科以上学历,均来自全国各重点院校的计算机、金融和管理等相关专业。公司开发的多款物流信息化系统服务于多个行业中,例如为立晨物流开发的城际快运系统、车辆运输管理系统;为日照亚太森博开发的仓储管理系统;为潍坊技术中心开发的潍坊技术电子交易平台,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