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共7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总则1.0.1 为了统一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施工指南。1.0.2 本指南适用于设计时速200350km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当铺设无碴轨道时,还应符合无碴轨道路基工程施工的有关规定。1.0.3 路基工程施工应根据设计要求,并与相关工程密切配合,正确选用施工方法,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1.0.4 路基工程施工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如需变更,应符合客运专线铁路变更设计管理办法的规定。1.0.5 路基工程作为土工结构物,将地基处理、路基填筑、基床表层、边坡防护、支挡结构、路基排水及沉降观测等作为系统工程施工,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及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路基工程质量。1.0.6 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预埋管线沟槽、综合接地基础等工程应与路基工程同步施工。1.0.7 路基工程施工应实行机械化施工,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测试方法。1.0.8 路基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大型机械设备、测试设备、爆破器材以及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及规定。1.0.9 路基工后沉降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严禁进入轨道工程施工工序。1.0.10 路基工程填料作为结构物材料宜优先采用集中供应。1.0.11 路基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等法规。1.0.12本施工指南未涉及到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 语2.1.1 工后沉降 路基竣工铺轨开始以后产生的沉降。2.1.2 过渡段 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构筑物、路堤与路堑、路堑与隧道等衔接处的过渡区域。2.1.3化学改良土 通过在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等掺合料,改变土的化学成分,提高了工程性能指标的土体。2.1.4物理改良土 通过在土中掺入中、粗砂,卵、碎石及砾石等材料,改变土的颗粒级配,提高了工程性能指标的土体。2.2符 号相邻填层中,颗粒较粗层填料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总质量15%颗粒质量的粒径相邻填层中,颗粒较细层填料的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总质量85%土粒质量的粒径 压实系数地基系数 孔隙率土工合成材料等效孔径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0地基基本承载力标准贯入试验含水率最优含水率干密度最大干密度路堤高度3施工准备3.0.1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工程的设计标准、技术条件和要求,对设计文件进行核查,并做好核查记录。3.0.2路基工程施工调查,应根据工程特点着重调查收集下列资料,并写出调查报告。1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气象等情况。2 核对土石类别及分布,调查施工环境条件及取、弃土困难地段的填料来源、弃土位置和运土条件等。3 调查核对级配填料,收集级配填料的拌和场地等有关资料。4 土石方爆破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质和附近居民、建筑物、交通与通信设施等情况。5 办理用地手续、拆迁补偿所需的资料。6 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和设施。7 修建各项临时工程和施工防排水设施的资料。8 收集与工程有关的既有线运营情况、路基情况,以及采取安全合理、施工方便的工程措施所需的资料。9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型结构所需的资料。3.0.3 开工前应对全线路基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核查。3.0.4 交接桩及施工复测1 交接桩应在现场进行,并按有关规定办理书面交接手续。2 中线、高程必须与相邻地段贯通闭合,两端为桥梁或隧道时,应以桥梁或隧道中线、高程为准。在两个施工单位的分界处,应由双方共同复测签认,线路中线和高程必须与管界外的控制桩和水准点闭合。3 线路控制桩和路基中线、高程测量误差应符合现行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的有关规定,测量工作必须贯彻“双检制”。对主要的中线控制桩应测设护桩并作出记录。边桩应根据贯通后的中线、高程测设,在地形、地质变化处应加测横断面的地面线。3.0.5 施工前,根据设计文件提供的资料,按照现行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对路基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确认填料类别,按规定填写土工试验报告,经审查签证后方可使用。对需改良的特殊岩土,除进行常规试验外,尚需进行专门的鉴别试验,以确认其种类和处理方法。3.0.6 土工合成材料、固化剂、级配碎石、沥青等原材料运抵现场后,必须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供货商提供的质量检验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验。3.0.7 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实际工程数量、工期要求编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并落实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审批制度报批后执行。3.0.8 施工便道的修筑标准应按施工运量和施工机械的最大荷载确定,并满足施工需要。当有设计要求时,应按设计标准修筑。利用原有道路作为施工便道的,应进行实地检查;当不能满足施工运输要求时,应进行加固改造。3.0.9 路基工程施工应按试验及检测要求设置工地试验室。试验室必须经认证合格,检测仪器设备应满足质量检测项目的要求。3.0.10 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应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试验。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改良土配合比、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3.0.11 路基工程开工前,必须办理开工报告。3.0.12 路基工程施工前应做好人员的技术培训。4 地基处理4.1 一般规定4.1.1 施工前应熟悉有关施工图、工程地质报告、土工试验报告,收集地下管线、构造物等资料,并结合工程情况,了解本地区地基处理经验和类似工程的施工情况。4.1.2 所有运至工地的材料必须分类堆放,妥善保管。4.1.3 地基处理施工前,应设置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点,测定边界范围,开挖两侧排水沟,疏通排干地表积水,清除场内杂物、杂草,按设计要求做好抽水、清淤、回填工作。4.1.4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和掌握所承担工程地基处理的目的、原理、施工工艺、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等。4.1.5 施工前应核查地质资料,并进行地基处理的各项工艺性试验。当核查或施工中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4.2原地面处理4.2.1路堤填筑前应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4.2.2原地面坡度陡于1:5时,应自上而下挖台阶,台阶宽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2.3原地面松软表土及腐植土应清除干净,翻挖回填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平整、密实。4.2.4路堤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4.3换填4.3.1 挖除需换填的土层,并将底部整平。当底部起伏较大,可设置台阶或缓坡,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4.3.2 根据换填部分所处的路基部位,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填料并分层填筑碾压达到相应的压实标准。4.3.3 施工控制1 换填范围及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应对需换填土层范围及深度进行核实。2 当采用机械挖除需换填土时,应预留厚度3050cm的土层由人工清理。3 所用填料及压实标准应符合本指南第5.25.5节或5.8 节的有关规定,对外来填料应定期进行抽样检验。4.4 砂(碎石)垫层4.4.1 砂(碎石)垫层施工前应将基底清理、整平,并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碾压及土拱。4.4.2 砂垫层应采用中、粗、砾砂,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当用作排水固结时,其含泥量不得大于3%。4.4.3 碎石垫层应采用级配良好且未风化的砾石或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质。4.4.4 砂(碎石)垫层施工的分层厚度、压实遍数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4.4.5 砂(碎石)垫层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4.6 砂(碎石)垫层填筑完后必须及时完成两侧干砌片石护坡,并同时做好反滤层。4.4.7砂(碎石)垫层及反滤层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7的要求。表4.4.7 垫层(反滤层)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2厚度不小于设计值3顶面高程+50mm,-20mm4横坡±0.5%4.5 袋装砂井4.5.1 施工准备1 砂袋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料应采用风干的中、粗砂,不应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含泥量不得大于3%。2 清理场地,排除积水,并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全部挖除。3 在路基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填筑土拱,碾压密实。其上按设计铺设砂垫层。4.5.2 袋装砂井施工1 机具按设计桩位就位。2 施工时应经常检查桩尖与套管口封闭情况。3 用振动法或静压法将套管压入至设计深度。4 下砂袋时,应将整根砂袋吊起,将端部放入套管口,徐徐下放至设计深度。5 拔管时应启动激振器,连续缓慢提升套管,直至拔离地面。6 检查袋装砂井袋口,若砂袋不满,应及时向袋内补砂。露出地面的砂袋应埋入砂垫层中,埋入长度应大于0.3m或符合设计要求。7 袋装砂井施工流程如图4.5.2所示。灌制砂袋原地面处理填筑土拱铺设下砂垫层测量放样机具就位打设套管孔口检查沉入砂袋拔出套管机具移位埋设砂袋头铺设上层砂垫层图4.5.2 袋装砂井施工流程图4.5.3 施工控制1 应按规定做好砂的质量检测,抽查砂袋的物理力学性质和缝制尺寸。2 袋装砂井孔口带出的泥土及时清除,并用砂回填密实。3 施工所用钢套管的内径宜略大于砂井直径,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对地基土的扰动。4 套管上应划出控制标高的刻划线,以保证砂井打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当拔套管将砂袋带出长度大于0.5m时,必须重新补打。5 砂袋应防止扭结、缩颈、断裂和磨损;砂袋灌制要饱满密实。6 砂袋进场后应妥善存放,禁止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7 袋装砂井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5.3的要求。表4.5.3 袋装砂井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井位(纵横向)50mm2井深符合设计要求3井身垂直度1.5%4砂袋直径±5mm5砂袋埋入砂垫层长度+100mm,04.6 塑料排水板4.6.1 施工准备1 塑料排水板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滤膜应紧裹芯板不松皱。2 清理场地,排除积水,并将路基范围内原地面上淤泥、树根、草皮、腐植土等全部挖除。3 在路基范围内按设计要求填筑土拱,碾压密实。其上按设计铺设砂垫层。4.6.2 塑料排水板施工1机具应按设计桩位就位。2塑料排水板经导管内穿出底部,应与桩尖连接、拉紧,与管靴口贴紧,并对准桩位。3沉入导管至设计深度。4拔出导管,切断塑料排水板。5顶部露出地面的塑料排水板应埋入砂垫层中。埋入长度应大于0.3m或符合设计要求。6 塑料排水板施工流程如图4.6.2所示。原地面处理填筑土拱铺设下砂垫层测量放样机具就位铺设上层砂垫层埋设板头机具移位截断排水板拔出导管插设排水板至设计深度图4.6.2 塑料排水板施工流程图4.6.3 施工控制1排水板与桩尖连接应牢固,桩尖平端与导管靴配合要适当,避免错缝。2打设后外露的排水板不得遭污染,应及时清除排水板周围带出的泥土并用砂子回填密实。3安装及打设过程中塑料排水板不得被扭曲,透水膜不得被撕破和污染,并防止泥土等杂物进入排水板滤膜内。4塑料排水盘带进场后应妥善存放,禁止长时间在阳光下暴晒。5塑料排水板不得接长使用。6塑料排水板打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拔导管将塑料排水板带出长度大于0.5m时,必须重新补打。7 塑料排水板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6.3的要求。表4.6.3 塑料排水板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板位50 mm2板长不小于设计规定3垂直度1.5%4伸入砂垫层的长度+100mm,04.7 堆载预压4.7.1 堆载预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压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淤泥土或含垃圾杂物的填料。4.7.2 预压荷载不应小于设计荷载。4.7.3 预压土的堆载宽度和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7.4 堆载要严格控制加载速率,分层(级)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在各级荷载下地基的稳定性。堆载时应边堆土边摊平,顶面应平整。4.7.5 堆载预压过程中应进行沉降观测并保护好沉降观测设施,当有损坏应及时恢复。4.7.6 填筑过程应按设计要求或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预压土污染填筑好的路基。4.7.7 当堆载预压时间达到设计要求后,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4.8 真空预压4.8.1 施工准备1 核查地基处理范围内地质条件,检查是否有透气层,保证真空预压效果。2 观测点和观测断面应按设计要求设置。4.8.2 真空预压施工1铺设水平排水体和打设竖向排水体。2密封系统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密封层,膜与膜之间应采用热粘法粘接;密封沟开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密封膜顺密封沟铺设,且四周用黏土压实密封。3连接各系统进行抽真空试验,检查密封性。4在加固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沉降观测点。5经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可进行路基填筑作业。6在抽真空过程中应观测泵、真空管、膜内等真空度及地表总沉降、侧向位移等。7当真空预压达到设计规定的技术要求后停止抽真空,按设计要求现场测试预压效果。8 真空预压施工流程如图4.8.2所示。4.8.3 施工控制1密封膜、排水滤管的种类、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2密封膜应粘接牢固,热合加工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5mm;铺设时密封膜要适当放松,表面不得损坏。3抽真空作业前应按设计要求检查真空预压装置的布设及密封程度。4做好真空度、地面沉降、侧向位移等观测和施工记录。5施工过程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6当真空预压时间和沉降量达到设计要求时,应根据观测资料和工后沉降推算结果,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卸载时间。工后沉降符合设计上部路堤填筑抽真空结束检测开始正式抽真空正式抽真空检查密封性试抽真空场地平整及路拱施工铺设下层砂垫层竖向排水体施工铺设中层砂垫层铺设真空管网铺下层土工布密封沟开挖铺设密封膜密封沟回填安装抽真空设备联结主管与抽真空设备密封沟复水安装测试元器件图4.8.2 真空预压施工流程图4.9 砂桩、碎石桩4.9.1 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2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根。3砂桩桩体用砂应选用一定级配的中、粗、砾砂,含泥量不得大于5%;碎石桩桩体应选用一定级配且未风化的碎石或砾石,粒径宜为2050mm,含泥量不得大于5%。4.9.2 成桩施工宜采用振动成桩法或锤击成桩法。振动成桩法宜采用重复压拔管法,锤击成桩法宜采用双管法。砂桩、碎石桩施工工艺流程如图4.9.2所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机具就位沉管至设计深度加料拔管桩管下压拔管机具移位 重复循环施工至桩顶图4.9.2 砂桩、碎石桩施工流程图4.9.3 重复压拔管法施工1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2桩管沉入至设计深度。3向桩管内加料。4边振动边拔管,拔至设计或试验确定高度。5边振动边下压沉管至设计或试验确定高度。6停止拔管后应继续振动,一般停拔悬振时间为1020s。7重复循环施工至桩顶。4.9.4 双管法施工1机械按设计桩就位。2桩管沉入至设计深度。3拔起内管,加料至外管内。4放下内管至外管内的砂(或碎石)料面上,拔起外管与内管平齐。5锤击内外管、压实砂(或碎石)料。7重复循环施工至桩顶。4.9.5 施工控制1振动法施工应严格控制拔管高度、拔管速度、压管次数和时间、填砂量、电机工作电流,保证桩体连续、均匀、密实。2锤击法施工应根据冲击锤的能量,控制拔管高度、分段填砂量、贯入度,保证桩体质量。3施工中应选用适宜的桩尖结构。当选用活瓣桩靴时,砂性土地基宜采用尖锥型,黏性土地基宜采用平底型。4当实际灌砂(或碎石)量没有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在原位将桩打入,补充灌砂(或碎石)后复打一次,或在旁边补桩。5砂(或碎石)桩施工时,砂性土地基应从外围或两侧向中间进行,以挤密为主的桩宜隔排施工。软弱黏性土地基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隔排施工。6质量检测应在施工结束后间隔一定时间进行。饱和黏性土宜为2周,其它土为35d。7砂(或碎石)桩处理软弱土地基应检验成桩及复合地基质量,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砂(或碎石)桩处理后的可液化土地基,桩间土的加固效果应符合设计要求。8砂桩2m深度以下桩身密实度必须大于中密状态(N63.510),碎石桩桩身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9砂(或碎石)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9.5的要求。表4.9.5 砂桩、碎石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桩位(纵横向)50 mm2桩身垂直度1.5%3桩长不小于设计规定4桩径振动法-20mm锤击法+100mm,-50mm4.10 粉体喷射搅拌桩4.10.1 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2在施工现场取样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确定试桩配合比。3固化剂的种类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和变质的固化剂。4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技术参数,检验成桩效果。试桩数量不得少于2根。5粉体喷射搅拌机械应配置灰量自动记录仪。4.10.2 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1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2启动钻机,钻头正转,待搅拌钻头接近地面,启动自动记录仪,空压机送气,下沉钻进至设计深度,关闭送气阀门,打开送料阀门,喷送加固粉料至钻头。3继续喷粉、钻头反转搅拌提升至桩顶或停灰面,停止喷粉。4重复搅拌下沉至设计复搅深度。5反钻提升搅拌,直至桩顶。6 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流程如图4.10.2所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送风、启动记录仪钻进至设计深度钻机移位提升搅拌至桩顶复搅至设计深度关闭自动记录仪提升至停灰面喷粉、搅拌、提升停止喷粉图4.10.2 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流程图4.10.3 施工控制1严禁在没有喷粉的情况下进行提升钻头作业,严格控制钻进速度、提升速度、喷粉量及空气压力,确保成桩质量。2控制下钻深度、喷粉高程及停灰面。桩头应原位搅拌约2min。3当成桩过程中因故停工时,第二次喷粉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得小于1m。4随时检查加固料用量、桩长、复搅长度,评定成桩质量。如有不合格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桩或其它处理措施。5搅拌钻头直径磨耗量不得大于10mm。6粉体喷射搅拌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桩长及桩身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7粉体喷射搅拌桩桩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8粉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9钻机成孔和喷粉过程中,应将废弃物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10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0.3的要求。表4.10.3 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序 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桩位(纵横方向)50mm2桩体垂直度1%3桩长不小于设计值4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5单桩喷粉量不小于设计规定6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4.11 浆体喷射搅拌桩4.11.1 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平整地表、清除障碍物。2在施工现场取样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确定浆液最佳配比。3固化剂、外掺剂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严禁使用受潮、结块和变质的固化剂、外掺剂。4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技术参数,检验成桩效果。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5浆体喷射搅拌机械应配置浆量自动记录仪。4.11.2 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1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2预搅钻进至设计深度。3搅拌头自桩底反转喷浆搅拌提升至桩顶或停浆面。4重复搅拌至设计复搅深度。5重复搅拌提升至桩顶。6 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流程如图4.11.2所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搅拌钻进至设计深度喷浆、搅拌、提升提升至停浆面钻机移位提升搅拌至桩顶复搅至设计深度泥浆排泄处理图4.11.2 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流程图4.11.3 施工控制1严格控制搅拌机钻进和提升速度、供浆与停浆时间,确保成桩质量。2控制下钻深度、喷浆高程及停浆面。桩端必须原位喷浆搅拌一定时间。3成桩过程中,以一次喷浆二次搅拌或二次喷浆四次搅拌为宜。复搅时应避免浆液上冒。4成桩过程中,当因故停浆继续施工时必须重叠接桩,接桩长度不得小于0.5m。若停机超过3小时,应在原桩位旁边进行补桩处理。5当钻进搅拌中遇有阻力较大,钻进太慢,应增加搅拌机自重,然后启动加压装置加压,或边输入浆液边搅拌钻进。6配制好的浆液不得离析,供浆应连续,固化剂与外掺剂的用量、泵送浆液时间必须有专人记录。7随时检查施工记录,评定成桩质量,如有不合格桩或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补桩或其它处理措施。8浆体喷射搅拌桩桩顶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9浆体喷射搅拌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桩长及桩身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10浆体喷射搅拌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11钻机成孔和喷浆过程中,应将废弃的加固料及冒浆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12浆体喷射搅拌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1.3的要求。表4.11.3 浆体喷射搅拌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桩位(纵横向)50mm2桩体垂直度1%3桩长不小于设计值4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5单桩喷浆量不小于设计规定6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值4.12 高压旋喷桩4.12.1 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平整地表,设置回浆池。2在施工现场取样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比试验,确定浆液最佳配比。3水泥和外掺剂的种类和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搅拌水泥浆用的水,应符合现行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4施工前必须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各项技术参数,检验成桩效果。试桩数量不少于2根。4.12.2 高压旋喷桩施工1桩机按设计桩位就位。2成孔钻进至设计深度。3沉入注浆管至孔底。4高压喷射注浆,注浆管应在前锋水泥浆流出喷头后,方可开始提升注浆管,自下而上喷射注浆。5成桩,拔管。6 机械清洗。7 高压旋喷桩施工流程如图4.12.2所示。钻机移位拔管喷射结束高压喷射注浆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进至设计深度插入注浆管至设计深度泥浆排泄处理图4.12.2 高压旋喷桩施工流程图4.12.3 施工控制1机械就位应平稳,立轴、转盘与孔位对正,高压设备与管路系统应符合设计及安全要求,防止管路堵塞,密封良好。2喷射注浆应注意设备开动顺序。二重管,三重管的水、气、浆供应应有序进行,衔接紧密。3对深层长桩应根据地质条件,分层选择适宜的喷射参数,保证成桩均匀一致。4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当出现压力突增或突降、大量冒浆或完全不冒浆时,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5注浆完毕应迅速拔出注浆管,桩顶凹坑应及时以水灰比为0.6的水泥浆补灌。6高压旋喷桩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桩长及成桩均匀性应符合设计要求。7高压旋喷桩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8钻机成孔和喷浆过程中,应将废弃的加固料及冒浆回收处理,防止环境污染。9高压旋喷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2.3的要求。表4.12.3 高压旋喷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 许 偏 差1桩位(纵横向)50mm2桩身垂直度1%3桩长不小于设计值4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5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设计规定4.13 灰土挤密桩4.13.1 施工准备1 复核地基土的含水率、饱和度,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小于12或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2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3 桩体使用的石灰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4 桩体使用的土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机质含量不应大于5。5 进行配合比试验,选定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6 按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土质、周围环境及覆盖土层厚度等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方法。7 施工前进行成桩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根。4.13.2 灰土挤密桩施工1 处理区段地基土的含水量宜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土的含水率低于12时,宜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处理应在地基处理前46d完成,需增湿的水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渗入处理范围的土层中。2 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3 成孔至设计深度。4 孔底夯实,向孔内分层填筑拌合均匀的灰土,夯实至设计要求。5 成孔和孔内回填的施工顺序,当整片处理时,宜从中间向外间隔12孔进行;当局部处理时,宜由外向内间隔12孔进行。6 成桩成片后应及时填筑灰土,并碾压至设计要求。4.13.3 施工控制1 灰土挤密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 桩长、桩顶标高及直径符合设计要求。3 桩体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压缩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 灰土挤密桩处理后桩间土的干密度和压缩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 雨季或低温季节施工,应采取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和土料受雨水淋湿或冻结。6 灰土挤密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3.3的要求。表4.13.3 灰土挤密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位(纵横向)50mm2桩身垂直度1.5%3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4.14 水泥、粉煤灰及碎石混合(CFG)桩4.14.1 施工准备1 核查地质资料,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2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3 选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及外加剂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4 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选定合适的配合比。5 施工前进行成桩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根。4.14.2 CFG桩可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或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4.14.3 振动沉管灌注施工1 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2 振动沉管至设计深度。沉管过程中每沉1m应记录电流表电流一次,并对土层变化处予以说明。3 用搅拌机拌合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检查其坍落度。坍落度、拌合时间应按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控制,且拌合时间不得少于1min。向管内一次投放混合料,投放数量按试桩时确定的数量进行,投料后留振510s。4 拔管速率应按试桩确定参数进行控制,拔管过程中不允许反插,如上料不足,须在拔管过程时空中加料,不允许停拔再投料,拔管至桩顶。施工桩顶标高宜高于设计标高50cm,浮浆厚度不超过20cm。5 桩顶采用湿黏土封顶。6 机械移位。7 施工流程如图4.14.3所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沉管机就位下沉至设计深度停机混合料入管均匀拔管至桩顶沉管机移位图4.14.3CFG桩振动沉管灌注施工流程图4.14.4 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1 机械按设计桩位就位。2 钻至设计深度,停钻。3 搅拌水泥、粉煤灰、碎石混合料,检查其坍落度。向管内泵送混合料,混合料的泵送量按试桩确定的数量进行,泵送时不得停泵待料。4 拔管速率应按试桩确定参数进行控制,拔管速度均匀,拔管至桩顶。施工桩顶标高宜高于设计标高50cm。5 机械移位。6 施工流程如图4.14.4所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进至设计深度停钻泵送混合料均匀拔管至桩顶钻机移位图4.14.4CFG桩长螺旋钻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施工流程图4.14.5 开挖表土,截桩。不得造成桩顶设计标高以下的桩体断裂和扰动桩间土。4.14.6 褥垫层宜采用静压法施工。4.14.7 施工控制1 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2 桩长、桩顶标高及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3 褥垫层厚度和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 CFG桩施工中,每台班均须制作检查试件,进行28d强度检验。成桩28d后应及时进行单桩承载力或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其承载力、变形模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 CFG桩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4.7的要求。表4.14.7 CFG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位(纵横向)50mm2桩身垂直度1.0%3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4.15 打入桩4.15.1 施工准备1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2 按设计要求检验预制桩的质量。桩头损坏部分应截去,桩顶不平时应修切或修垫(钢筋混凝土桩)平整。3 参照现行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附录A的规定进行试桩,且不得小于2根。4.15.2 打入桩施工可根据地质条件、桩型和桩体承载能力等采用锤击桩法或振动法。打入桩施工流程如图4.15.2所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样桩机就位桩起吊就位打入第一截桩桩的节点处理打入下一截桩桩机移位图4.15.2 打入桩施工流程图4.15.3 锤击桩法施工1 打桩机按设计桩位就位。锤击沉桩应采用与桩和锤相适应的弹性衬垫,用送桩沉桩时,送桩桩顶紧接桩顶部分,应有保护桩顶的装置,桩与送桩的轴线应保持同一条直线。2 打桩开始时应用较低落距,并在两个方向观察其垂直度;当入土达到一定深度,确认方向无误后,再按规定的落距锤击。锤击宜采用重锤低击,坠锤落距不宜大于2m,单打汽锤落距不宜大于1m;柴油锤应使锤芯冲程正常。3 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在即将进入软层前应改用较低落距锤击。4 当落锤高度达到最大值,每击贯入度小于或等于2mm时,应停锤。但深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应查明原因,采用换锤或辅以射水等措施,成桩至设计深度。5 机械移位。4.15.4 振动沉桩施工1 打桩机按设计桩位就位。2 插桩后宜先靠桩和锤的自重使桩沉入土中,待桩身入土达到一定深度并确认稳定后再振动下沉。成桩至设计深度。3 机械移位。4.15.5 质量控制1 打入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2 桩长、桩顶标高及最终贯入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 打桩前、后的桩身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振动沉桩在选锤或换锤时,应检算振动上拔力对桩身结构的影响。4 打桩后,应及时进行桩的承载力试验,并符合设计要求。5 打入桩施工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5.5的要求。表4.15.5 打入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位(纵横向)中间桩d/2且不大于250mm外缘桩d/42桩身垂直度1%3斜桩倾斜度15%tan 注:桩身直径;:桩身倾斜角。4.16 混凝土灌注桩4.16.1 施工准备1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2 按设计要求准备施工所需的水泥、砂、石、钢筋等原材料。3 进行室内混凝土配合比设计。4 参照现行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附录A的规定进行试桩,且不得小于2根。4.16.2 混凝土灌注桩的成孔施工可根据地质条件、桩长和桩径等采用钻机成孔或人工挖孔。4.16.3 钻机成孔法施工1 埋设坚实不漏水的护筒。2 钻机按设计桩位就位。钻机可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冲击钻、旋转钻或套管钻机。3 钻进至设计深度。钻孔应一次成孔,不得中途停顿。4 钻孔至设计高程经检查后,应立即进行清孔。清孔可采用抽碴法、吸泥法或换浆法。5 钢筋笼吊装入孔,并牢固定位。6 浇筑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应连续浇筑,不得中途停顿;水下混凝土浇筑宜高出桩顶设计高程1.0m。4.16.4 人工挖孔法施工1 人工挖孔适用于无地下水或有少量地下水的土层和风化软岩层。2 挖孔顺序可视地层性质、桩位布置及间距而定,多孔同时开挖时,宜间隔开挖。3 挖孔时必须采取分节孔壁支护,支护应高出地面0.30.5m。4 挖孔至设计高程后,孔底不应积水,并应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碴、泥污等软层。当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反馈变更。5 将钢筋笼吊装入孔内,浇筑桩身混凝土。当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混凝土必须通过溜槽或串筒,并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4.16.5 施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