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麻城中学2018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三)-含答案(共13页).doc
-
资源ID:16665427
资源大小:602.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北省麻城中学2018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三)-含答案(共1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北省麻城中学2018高考地理模拟试题(三)一、选择题: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建水紫陶”是云南省建水县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始于元末明初,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其主要用建水近郊五色陶土(红黄青褐白)制作成型,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制作而成。“建水紫陶”是以心手感应的手工拉坯为成型工艺,其工艺以手口相传为主。目前“建水紫陶”文化产业仍以个体作坊生产经营为主,并未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效应。据此完成1-3题。1.限制“建水紫陶”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工艺复杂 B.交通不便C.知名度低 D.手工生产2.建水县拟加大对“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可能使A.陶土资源更新快B.区域石漠化加剧C.植被覆盖率上升D.区域降水量增多3.目前,限制建水县个体陶瓷作坊陶艺产品互联网销量的瓶颈是A.劳动力成本过高B.互联网技术落后C.交通通达度较低D.紫陶产品产量低【答案】1.D 2.B 3.D【解析】1.根据题目材料“经过书画、雕刻、填刮、烧炼、磨光等工序制作而成”和“目前建水紫陶文化产业仍以个体作坊生产经营为主”说明紫陶生产以手工生产为主,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选择D;2.紫陶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后,产量将会大幅提高对陶土的需求也会加大,但陶土资源并非可再生资源,且由于云南以喀斯特地貌为主,降水较多,极易造成表土缺失,石漠化发展,因此选择B;3.题干和材料已经指出是个体作坊,且生产以手工为主,抓住影响“销量”的主因,可推知与产量相关。因此选择D。下图示意某岛地理位置(a)及2016年10月3日至4日某天气系统经过该岛时的天气资料(b)。据此完成4-6题。 4.经过该岛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C.台风 D.寒潮5.该天气系统经过该岛时A.气温下降,狂风暴雨B.副高位于其偏东洋面上C.盛行西北风D.降水明显增多6. 关于该岛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附近洋流自北向南流B.地势北高南低C.以热带雨林为主D.与外界交通以水运、空运为主【答案】4.C 5.B 6.D【解析】4.根据该岛的天气资料,气压随着时间明显下降,最低气压接近950Hpa,加之风速整体增大,可以推断其为台风,因此选择C。5.抓住图a中的比例尺,台风经过该岛时,该岛应处于台风中心处,即风眼处,应当无风无雨,因此选择B选项。6.根据经纬坐标定位,该岛位于太平洋西侧,受日本暖流影响,洋流向北流;结合该岛内的交通线路,推测岛屿整体中间高四周低;该地为亚热带气候;结合图中信息可以推知该岛应以水运和空运为主。因此选择D。下图a、b反映世界某发达地区城市地铁某日客流高峰期的乘客流量,线路粗细代表客流量大小,箭头代表乘车方向,圆圈大小体现上下车频次。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客流高峰出现的时段(当地时间)推测正确的是A.图a为3:00-5:00B.图a为6:00-9:00C.图b为10:00-12:00D.图b为22:00-24:008.该城市东北部主要分布的是A.住宅区 B.工业区C.商业区 D.教育区【答案】7.B 8.A【解析】7.图a中地铁客流高峰时段客流主要从四周向市中心流动,可以推断其为上班高峰时段,因此选择B。8.根据图示线路的粗细,可知图示地区偏东位置客流量进城出城量较大,可推断偏东地区主要分布的是住宅区。因此选择A。自第四纪末次冰期开始,“劳伦冰原”覆盖了北美洲的大片土地,约两万年前,其覆盖区域达到极盛,南缘延伸到40oN附近。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冰原消长进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冰川的消长速度并不固定。调查发现五大湖以南的冰碛物山丘不仅大致平行,而且走势与湖岸一致。下图示意“劳伦冰原”不同时期的边界(局部),据此回答9-11题。 9.据图,“劳伦冰原”的整体后退方向是A.西南 B.西北C.东北 D.东南10.在平行的冰碛物山丘形成的过程中,冰原位置A.向西南退 B.相对稳定C.向北退缩 D.向南前进11.图示冰原消退过程中,冰川融水A.全部向北退去并随冰原进入海洋B.被冰原和冰碛物困在低地形成湖泊C.因南部无阻挡而顺河谷向南流走D.经由五大湖圣劳伦斯河流向海洋【答案】9.C 10.B 11.B【解析】9.根据图示不同年份的冰原边界,可推知冰原整体向东北方向退去。因此选择C。10.冰碛物山丘的形成过程中,应当是冰碛物在同一地点反复堆积形成,此时冰原位置应当相对稳定。因此选择B。11.冰原向东北方向退去的时候,由于东北部有冰原的阻挡,冰川融水不可能全部进入海洋,而西南部则有冰碛物堆积体的阻挡,冰川融水则应当主要留于低地形成湖泊,因此选择B。第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l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36(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客家先民从西晋永嘉之乱起,开始陆续从中原向南方迁徒,福建永定是客家人的聚集地。永定境内崇山峻岭,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永定”意为永远平定(缘于“明成化十四年,流贼钟三等啸聚溪南,巡抚奏折置县镇之”)。 福建土棒指分布在闽西和闽南山区适应大家族聚居,采用夯土墙和木梁柱共同承重的多层巨型居住建筑。它是客家民居最典型的代表,大土楼可住同一家族上百户的数百人。土楼建筑用料简单,主要有黄土、石头、本材等,但建造时间较长且需要较多族人帮工。图(a)(b)(c)分别为永定在福建的位置图、某土楼景现图及其墙体示意图。 (1) 结合材料,说明客家人迁入永定后建筑土楼的原因。(8分)【答案】面对动荡的社会环境及恶劣的自然环境,土楼可防御外敌或者猛兽入侵(4分);永定多山地,土楼层数多、占地少,有利于节约土地(4分);当时建筑材料匮乏,当地有丰富的黄土、木材、石材等资源,可就地取材(4分)。(答对两点得满分,共8分)【分值】8分【解析】有材料可知,当时社会动荡土楼可防御外敌或者猛兽入侵;永定多山地,耕地较少,土楼层数多、占地少,有利于节约土地;当时建筑材料匮乏,当地有丰富的黄土、木材、石材等资源,可就地取材。【考查方向】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一个地方的民居和当地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土楼坚固,层数多对外可防御外敌,对内可以少占土地(多山地耕地资源少),因建筑材料缺乏是用黄土,石材等可以就地取材,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将建筑风格和当地的地理环境相联系。【解题思路】根据图示和材料,分析土楼建筑的特征,然后结合当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分析即可。(2)从气候和劳动力角度推测建造土楼最适宜的季节并简述理由。(6分)【答案】冬季;冬季干燥少雨,便于施工(3分);正当农闲,族人可以大量参与工程建设。(3分)【分值】6分【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气候方面说福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方便施工。从劳动力方面说冬季农闲族人可以大量参与工程建设。【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根据所学知识,福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不利于土楼建设,且夏秋季节为农忙时节,族人忙于田事,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参与建设。【解题思路】首先分析福建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少雨便于施工,然后根据福建农业特点推出冬季农闲,劳动力充足。(3) 永定高大的土楼逐渐采用石基代替土基,请分析采用石基的优势。(6分)【答案】相较于北方,永定降水丰富、台风多发(2分);采用石基可减少洪水、雨水的侵蚀,防洪及防潮效果更好(2分);石基更加稳固,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黄土墙体的厚度,节省建筑材料(2分)。【分值】6分【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躲台风多降水采用石基更加稳固,减少侵蚀及防潮效果好;因建筑材料短缺石基更加稳固,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黄土墙体的厚度,节省建筑材料。【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永定降水丰富,台方多发,洪水雨水对建筑的侵蚀比较厉害所以不能采用土基,同时采用土基还会加大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因此不宜采用土基。【解题思路】首先根据材料分析当地的自然特征多降水,多台风且建筑材料匮乏,然后将土基和石基比较分析即可。(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当地建筑传统的土楼。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赞同;不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2分);相较于现代建筑,土楼节能(冬暖夏凉)环保(土楼废弃的黄土、木材不会污染环境)(2分)。不赞同;土楼早期的防御功能在现代已经丧失(2分);土楼大聚居特点与现代生活方式不符合(2分)。(若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仅表明态度不得分)【分值】4分【解析】本题是开放式试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赞同:不断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2分);相较于现代建筑,土楼节能(冬暖夏凉)环保(土楼废弃的黄土、木材不会污染环境)。不赞同:土楼早期的防御功能在现代已经丧失;土楼大聚居特点与现代生活方式不符合。【考查方向】本题考查不同的社会阶段聚居特点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的聚居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会发生变化,本题中针对当地是否继续建筑传统土楼发表看法,无对错之分,只要不偏离主题,言之有理即可。【解题思路】本题是开放性试题,结合土楼的产生背景和土楼的历史沿革分析,言之有理即可。37.(24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材料二 图中R河是内流河,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R河流经的甲平原是所在国政治、经济的核心区域,人口约1亿。(1)比较分析R河MN段和EF段水文特征的差异。(4分)【答案】(1) EF段位于MN段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故EF段水量较大(2分);EF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或较长)(2分)。【分值】4分【解析】读图,图中MN段位于上游,汇水面积较小,水量小。MN段的纬度高,所以结冰期较长。图中EF段位于伏尔加河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汇水面积相对较大,故EF段水量较大。EF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汛期较长。【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水文特征的描述及差异对比分析,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对比分析差异,语言规范即可。【解题思路】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流量,水位的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汛期等方面来分析。根据图中的河段的位置,以及所在的纬度分析,EF段位于MN段的下游,且有支流汇入,故EF段水量较大;EF段纬度相对较低,结冰期较短,汛期出现较早,汛期较长。 (2)比较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6分)【答案】(2)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2分)。原因:X地距离大西洋较Y地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2分),且地势较低(2分),冬季(或寒冷期)时间较短。【分值】6分【解析】读图,X地距离大西洋较近,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较大,这里位于东欧平原地区,地势较低,冬季寒冷期时间较短。Y地距大西洋远,位于乌拉尔山区,地势较高,冬季寒冷时期长,积雪期时间长。所以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考查方向】本题考查X、Y两地年积雪期的长短,并说明原因,实质是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本题要着眼于气温高低的影响因素,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解题思路】根据图中的两地的位置分析,X在图中的农业区,地形平坦,并且离大西洋近;Y在山脉附近,海拔高所以X地年积雪期比Y地短。 (3)简述甲平原南部种植冬小麦有利的自然条件。(8分)【答案】(3)南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病虫害少。(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满分8分。)【分值】8分【解析】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考虑。甲平原是伏尔加河流域,平原南部是俄罗斯的南部地区,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小麦的生长。地形平坦,便于耕作、收割。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越冬,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冬季寒冷,害虫不易过冬,病虫害少。【考查方向】本题考查甲平原南部种植冬小麦有利的自然条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解题思路】冬小麦种植的条件有土壤肥沃,水源较充足,地形平坦等。结合图中的甲位置,分析甲地南部的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冬季积雪覆盖,利于小麦保温;春季积雪融化,土壤水分条件好;病虫害少所以南部地区有利于种植冬小麦。 (4)分析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4)该围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且有运河相连;河流流速较慢。(每点2分,任答3条得6分)【分值】6分【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的城市符号和矿产资源符号分析,该国城市分布集中地区,资源分布很少,也就是该国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甲地河流流速较慢,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河道间开凿有运河相连,投资较少,效益高,水运便利。【考查方向】本题考查该国在甲平原大力发展内河航运的主要原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解题思路】根据图中的甲的位置分析,此地在俄罗斯的亚欧分界线附近,俄罗斯的农矿产品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平衡,货物运输量大;水运运价低、运量大,适合大宗货物的运输;甲平原河网密集,且有运河相连;河流流速较慢,所以甲地大力发展水运。请考生从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右侧方框涂黑,按所选题号进行评分;多涂、多答,按所涂的首题进行评分;不涂,按本选考题的首题进行评分。42.(10分)【旅游地理】有这样一个地方,即使是经验最丰富的旅行家,也希望前往那里,享受终极旅行体验。这里虽然被评为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真正能够前往旅游的人却不多,因为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这里就是不丹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1)该国成为全球最热门旅游目的地的优势旅游资源条件有哪些?(6分)【答案】 (1)良好的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北部险峻的山峦;河流数量较多,南北纵列;森林分布面积广(亚热带丛林、富饶的温带植物等)。(2分) 独特的建筑(宗堡、宗堡遗址),古老的文化;与世隔绝的神秘感。(2分) (淳朴的不丹人民,独特的民风)国民幸福指数高,国家和谐稳定。(2分)【分值】6分【解析】根据材料,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使这里保存着良好的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北部有险峻的山峦,河流数量较多,南北纵列分布。森林分布面积广,有亚热带丛林、种类繁多的温带植物等。根据图例、注记,该国有独特的建筑,如宗堡、宗堡遗址等。有古老的文化,具有与世隔绝的神秘感。淳朴的不丹人民,保留着独特的民风,国民幸福指数高,国家和谐稳定。这些都是优势的旅游资源。【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解题思路】结合材料,该地优势的旅游资源主要从该地自然景观、独特的民族文化、文物古迹等角度进行分析。 (2)该国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的目的是什么?(4分)【答案】(2)为了保护该国的环境和生态资源;(2分)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自身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免受过度开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文化影响。(2分)【分值】4分【解析】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目的是为了保护该国的环境和生态资源,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自身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免受过度开放带来的环境污染与文化影响。【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保护,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解题思路】限制旅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旅游环境,防止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对建筑、自然景观等的破坏,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43.【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湖北省黄冈市区的遗爱湖由东湖、西湖和上、下菱角湖组成,是紧邻长江的内陆封闭型水域,水面2. 93平方千米,面积比南京的玄武湖和杭州的西湖都要大。她曾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遭受严重污染。自2006年以来,黄冈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累计拿出超过8亿元资金时湖泊进行治理。如今,遗爱湖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虽然经进大力治理,水质得到大幅改善,但水质状况仍不客乐观。(1)试说明遗爱湖作为国家湿地公园对黄冈市区的生态意义。(4分)【答案】(1)吸纳雨洪,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局部气候(2分);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2分)。【分值】4分【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湿地具有吸纳雨洪,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局部气候(2分);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湿地的生态意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湿地的生态功能有:涵养水源、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补充地下水,控制土壤侵蚀等。回答时注意结合材料仔细分析。【解题思路】本题难度较小,根据湿地的生态功能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2)为改善水质,除截留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建污水处理厂、限制养殖等措施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答案】利用紧邻长江的地理优势,建设与长江相通的水道,实现水体的交换(2分);建立和完善湖泊水质监测系统,加强湖泊水资源综合管理;定期清理湖泊底层沉积物和水面漂浮物(2分);在适当的水域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2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建立旅游垃圾收集处理系统(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共6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分值】6分【解析】本题是措施类问题,回答时根据原因对症下药。根据材料可知遗爱湖紧邻长江可以利用其地理优势,建设与长江相通的水道,实现水体的交换;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湖泊水质监测系统,加强湖泊水资源综合管理;定期清理湖泊底层沉积物和水面漂浮物;在适当的水域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建立旅游垃圾收集处理系统等措施。【考查方向】本题考查水污染的治理措施,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易错点】水体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很多主要包括:实施清洁生产,污水进行净化处理,达标排放;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化肥、农药的污染;对生活污水集中净化处理;较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种植水生植物,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水体的流动性,缩短水体更新周期;加强水质监测及管理等;结合题意本题不能回答截留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建污水处理厂、限制养殖等措施。【解题思路】首先根据材料分析造成遗爱湖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哪些,然后根据有污染原因具体寻找防治措施即可。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