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共6页).doc

    • 资源ID:16671597       资源大小:89.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专心-专注-专业第一课时【能力训练】1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得到了控制,农村的环境污染正在蔓延B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C大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是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之一D环境标志认证是成功实施我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基本前提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据此回答25题。2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ABCD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保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就应更多地从环境中索取,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B近几年来,夏天越来越热,除了温室效应外,太阳高度也变大了C保护环境最好的办法是依法办事,依经济规律办事、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4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只有一个地球”的公益广告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能力和多样性“盛世滋丁,永不加赋”提倡塑料袋购物ABCD5绿色冰箱的开发,主要是为了保护A水资源B臭氧层C气候资源D对流层6下列情况,不符合我国国情突出特点的有A人口过多、底子薄B资源相对不足、不均,但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世界前列C地区发展不平衡,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D农业资源丰富,粮食增产,前景乐观7标志着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实际行动的是A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B1983年联合国成立环境与发展委员会C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D1972年人类环境会通过人类环境宣言8有关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必须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2倍的人口B我国以占世界约10的耕养活着约占世界21的人口C我国有高达13的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D我国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使得我国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9我国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有A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迅速蔓延B庞大的人口压力C自然资源总量少D自然灾害频繁【能力拓展】10读下表及下图,分析回答:(1)该图表反映了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即;,原因是;,原因是;,原因是。(2)图中“对现有土地过分使用”主要指A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不合理灌溉B半湿润地区的陡坡开垦C草原地区过度放牧D乱伐森林(3)该图、表反映了我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十分巨大,表现在:,。11读下图,回下列问题:(1)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2)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为防止这些地区土地沙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是。(3)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治理的根本措施是。(4)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治理措施是。(5)上述地区出现的问题说明了我国面临着深刻的。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我国面临庞大的和所造成,这些都是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原因。第二课时【能力训练】下图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13问题。1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A核工业B耕作农业C钢铁工业D电子工业2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增加环保投入工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迅速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BCD3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读下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此回答45题。4图中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BCD5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图中国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计划生育B鼓励生育C采取移民政策D鼓励人员出国6我国资源利用率;主要体现在A单位产品耗水量低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C单位产值能耗低D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高7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A耕地人均占有量逐年下降B东部众多荒地未开垦C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高D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国务院曾发布通知,在内蒙古草原禁止挖发菜、甘草、麻黄草。据此回答89题。8促使国务院做出这一决策的主要原因是A上述植物属于珍稀植物,必须加以保护B研究发现食用发菜等有害人体健康C甘草、麻黄草属于淘汰使用的药材D保护草原植被,防止荒漠化、沙尘暴9下列各项法令、法规通知,其目的惟一与上述不同的是A鄱阳湖冬季休渔B北京限制重工业的发展C青藏高原禁止捕杀藏羚羊D三江源地区禁止砍伐森林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1012题:10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总土地面积的A1B20C19D2111该地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沙漠化B水上流失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1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质量B退耕还林、还草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13下列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加大科技投入,扩大某些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大力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中国人口多,需求粮食数量大,应把一部分草地、林地辟为耕地ABCD14读下图,回答:(1)图中我国三大常规能源的调运线分别运送的常规能源是:A,B,C。(2)C能源在该地区十分丰富的原因是什么?。(3)B线建成后,对上海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哪些重大影响?(只要能答出三点即可得分)。(4)从可持续发展战略角度看,结合我国国情,谈谈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15下图反映的是我国西部地区某乡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单产三个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的具体情况,A点代表70年代,B点代表90年代。据此回答问题:(1)利用A、B两点显示的数据,绘制出该乡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人口数量、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的变化柱状图。(2)所绘柱状图可以说明,该乡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的增加,人均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请用数据加以说明。(3)柱状图中的增长幅度最快,依据所给的资料分析,造成它迅速增长的深层原因是,柱状图中的增长幅度快于的增长幅度,说明该乡采取的是式的农业经营方式。(4)该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势头已经减缓,下面哪组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这个问题:A粮食总产量B耕地面积C人口数量D人均粮食占有量E粮食单产第三课时【能力训练】据报道,天津市政府决定,从2001年起,将原有的1万亩水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据此回答12题。1天津市政府作出农业决策调整的原因是A华北地区居民习惯吃面食,大米销售有困难B水稻单产低于玉米、小麦,经济效益较差C华北地区缺水日益严重,而种水稻需水量过多D种植水稻需喷洒农药,会给环境造成污染2这项农业决策调整A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政策B充分考虑到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C说明市场的需求量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最大D说明对于食物的偏好是影响作物品种选择的最关键因素3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含义包括以市场为导向,改造和提高传统产业,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消费的路子努力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协调发展ABCD4目前能解决华北平原春旱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有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D推广喷灌,发展节水农业5清洁生产包括A清洁能源和清洁产品B清洁厂房和清洁机器C无污染的生产过程D清洁的道路和清洁的交通运输方式6下列发展农业的对策,正确的是大量施用农药、化肥充分利用太阳能及其他陆地自然资源大量投入人力以精耕细作,提高单产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培育良种,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各地都要集中发展某一、两种产品,以实现农业专业化,推进现代化要因地制宜优化农业结构,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ABCD读下图,并回答78题。7图中甲表示下列哪种生活用能比率A薪柴B秸秆C煤炭D油8图上表示的生活用能结构不合理,改变这种状况应A因地制宜发展农村小水电B加快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C把生活用能结构调整到均衡状态D大力发展煤炭工业以改变现有状况9下列因素中能促使图中所示工业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是原料和燃料水源环境劳动力科学技术社会协作条件ABCD10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A石油农业B生态农业C能量密集型农业D立体农业【能力拓展】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重点在山区。山区发展,希望在山,潜力在林。下面是“山西、陕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意图”,表示以粮食为主的阶段,表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的阶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该区域尖锐的人地矛盾,如果继续按照阶段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什么?(2)该区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为达到这一目的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3)本区是我国最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基地,你认为如何避免因煤炭开采而引起新的大规模水土流失?12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将代表不同涵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括号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A饲料及农副产品B粮、棉、油、菜等C太阳能D沼气E肉蛋奶等产F秸秆(2)该图反映了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是。(3)试说明该模式对经济、环境的影响。经济:。环境:。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C2D3D4A5B6D7A8D9B10(1)水土流失毁林开荒土壤侵蚀和荒漠化过分使用土地土壤污染过分施用化肥(2)BCD(3)人口压力深刻的环境危机11(1)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2)过度放牧,不合理的垦殖,使植被遭到破坏三北防护林(3)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对地面的水蚀作用强烈植树种草(4)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造成酸雨危害综合治理,回收利用或减少排放量(5)环境危机人口压力资源短缺第二课时1C2B3C4C5A6B7A8D9B10C11B12B13B14(1)煤炭天然气水电(2)地处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转换处,落差大,水量丰富(3)增加了能源的供应量;使能源消费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减轻城市污染;天然气又可作化工原料,可降低化工产品成本(4)坚持以煤炭为主,依靠科技提高利用率,开发清洁煤炭;大力发展水电;充分利用丰富的水电资源;积极稳妥地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15(1)略(2)人均粮食70年代人均粮食0.15吨人;90年代人均粮食0.18人(3)耕地面积西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均粮食少,为了多产粮食,只有不断地开垦。再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下降,粮食单产逐年下降,只有不断地开垦来增产粮食,以满足新增人口的需要耕地面积粮食总产量粗放(4)CE第三课时1C2A3D4D5A6B7B8A9D10B11(1)向自然条件差的陡坡地以及林地、草地要粮,造成生态、经济的恶性循环(2)压缩农业用地,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上地生产率,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发展经济林(苹果、核桃、梨等),薪炭林。用材林;发展林果产品的综合加工业,增加附加值(3)开矿要有计划地存放表土,要大力发展土地复垦工作。12(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F、D、C、B、A、E(2)生态农业(3)提高经济效益降低了污染,净化了环境。保护了土地资源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共6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