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江西地方标准(共15页).doc

    • 资源ID:16680283       资源大小:5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地方标准(共1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江西省地方标准城市轨道交通防雷检测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防雷检测技术规范编制组2017年7月目 录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九)废止现行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本标准由江西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2017年由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江西省气象局,立项名称为城市轨道交通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二)起草单位本标准起草单位为江西省气象服务中心、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三)主要起草人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李准、周诚华、余建华、黄鹤华、舒雪松、谢佳杏、王成芳、吕振东、强裕君、杨华、杨甲、吴招锋、付誉斌、李垂忝。其分工如下:1、李准负责:(1)制订标准编制的工作计划;(2)负责协调起草人员开展标准研究、编写工作,全面组织实施标准编制工作;(3)参与标准研究、编写。(4)定期主持召开标准编写的工作会议;2、周诚华、余建华负责:(1)负责资源调配、方案审定; (2)参与标准研究、编写工作3、谢佳杏、王成芳、吕振东负责:(1)收集档案管理规范、文件及技术资料(2)参与标准研究、编写(3)征求、汇总各方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4、付誉斌、黄鹤华、舒雪松负责(1)参与标准研究、编写工作(2)征求、汇总各方意见对标准进行完善。5、吴招锋、李垂忝为编写组提供技术支持,对标准中技术细节提出意见。6、强裕君、杨华、杨甲负责收集与防雷有关的各类资料、档案。(四)主要工作过程2017年4月,成立了编写组,确定了编写方案,进行了人员分工,制定了编写进度计划。2017年5月4日5月19日,查阅防雷的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江西地铁检测的实际工作特点,研究确定检测的方法. 2017年5月20日8月20日,初步完成本标准讨论稿的编写工作。2017年9月10日9月30日,各编写组成员分别提出修改意见,2021日集中讨论修改意见,形成标准讨论稿修改意见。2017年10月11月,根据标准讨论稿修改意见,修改完成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的具体编写。2018年4月20日,编写组成员集中讨论,提出修改意见。2018年5月,根据所有汇总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稿。2018年6月5日6月20日,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专家意见征集。2018年6月21日7月20日,汇总各专家意见并组织人员进行修改,形成送审讨论稿。2018年7月25日,编写组成员集中讨论送审讨论稿,提出修改意见。2018年7月26日,根据所有专家意见汇总的意见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二、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水平的对比(一)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在编制方面,坚持了以下几项原则:1、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本标准充分借鉴和参考了国家和行业标准,强调了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所参考的主要标准有: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174-2017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GB 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 50299-19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3年版)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18802.1-201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 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802.21-2016 低压电涌保护器 第21部分电信和信号网络的电涌保护器(SPD)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TB 10180-2016 铁路防雷及接地工程技术规范DB11/T 311.2-200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第2部分:设备安装工程2、可操作性原则起草小组充分调研,征求省内外专家的意见,听取从事防雷检测工作一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最后编制形成我省城市轨道交通防雷检测技术规范。 (二)标准主要内容本标准的主要内容: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检测作业要求、检测内容和技术要求和检测数据等七个部分。本标准对轨道交通系统防雷装置的检测,包括车站、区间、停车场及车辆段建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和车站内部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等电子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测试和电涌保护措施的检测项目提出了明确的检测技术要求。对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周期、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准则等进行了规定,并给出了防雷装置检测报告样式表。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2015年12月,南昌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试运营拉开了南昌轨道交通的序幕,标志南昌已跨入轨道交通高速发展时期。目前已有1号线,部分2号线地铁线路投入运行,未来还将新增4条线路。防雷安全是轨道交通安全体系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生雷击事故,直接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地铁系统是机电系统、电气系统、电子系统高度集中的工程建设项目,特别是信号、通信等弱电系统设备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同时又是对雷电极为敏感的系统。地铁系统完善的防雷装置的设置、可靠性能成为了地铁工程建设质量和后期运营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标准编制人员认真总结了南昌市轨道交通1、2 号线防雷装置检测工作的经验,全面总结了南昌地铁系统防雷装置的设计与检测,包括车站、区间、停车场及车辆段建筑物的外部防雷装置检测项目和车站内部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等电子系统的等电位连接测试和电涌保护措施的检测。参阅了大量的相关技术规范,提出了我省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周期、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要求、判定准则等内容。这将有效推进我省轨道交通检测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流程化与规范化,为轨道交通安全运行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这对我省乃至全国轨道交通防雷检测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有效保障地铁安全运营和乘客安全。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目前,我国尚未颁布实施城市轨道交通的防雷检测技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标准以GB/T 21431-2015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等为依据,结合我省城市轨道交通防雷检测服务实际情况,编制本规范。相对与外省城市轨道交通的防雷检测地方标准,逻辑性、操作性更强、结构更加合理。增加了大地网检测要求及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本标准与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相一致,无冲突。六、编制中的修改过程(一)在形成征求意见稿之前,编制人员多次召开编制会议,反复讨论,并征求一线检测人员、行业专家意见,对以下内容进行了修改:1、规范文字表述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部分国标规范依据有过期现象,及时进行了查新。此外,还删除了部分和地铁防雷检测关系不大的规范并增加一些国标和行业的防雷规范;第三章“术语和定义”中,删除了部分在全文中没有出现三次以上的名词的定义。第四章“基本规定”中,4.2检测作业要求改为“检测项目”,增加“4.3 检测周期”,“4.4检测流程”,并对讨论稿中的流程图进行优化。第五章,增加“检测作业要求”章节,(即原4.2节改为新的第五章),并将原内容进行整合,更通顺更符合逻辑。2、对标准部分章节结构进行了改动:对第六章“检测内容和技术要求”的结构作重大调整,第一段增加检测对象的概述。按照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综合布线、电涌保护器的顺序进行详细叙述;去掉关于氧化锌避雷器的参数的叙述;将附录中电涌保护器的部分放进正文;附录增加站台部分等电位的连接;(二)、在本标准征求意见稿的专家征求意见中,共征集15个专家意见,收到15个专家回复,修改意见69条,采纳45条,部分采纳2条,不采纳22条。不采纳的具体情况如下:1、胡全玲提出,本地表题目“城市轨道交通防雷检测技术规范”修改为:“城市轨道交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考虑到在该标准申报时,题目已经确定,无法再进行修改。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2、胡全玲提出,5.1条 “雷雨天应停止检测修”改为: “雷雨天应禁止检测”。1、应考虑到晴天检测时突发降水过程,应该是停止正在检测的工作,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3、李和国提出,6.1.2.3“检查接闪器的焊接工艺,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截面是否锈蚀1/3以上。用弹簧测力计测试每个支持卡能否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力”建议修改为:“检查接闪器的焊接工艺,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截面是否锈蚀1/3以上。用弹簧测力计抽查测试支持卡能否承受49N(5kgf)的垂直拉力”,考虑到作为地方标准应从严要求,因此不采纳本条意见。4、李和国提出,6.2:“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引下线主要位于车辆段、停车场、进出站出入口建筑及附属建筑、基站、高架桥梁支撑柱等部位。首次检测应检查引下线的隐蔽工程记录,对每根引下线编号并检测检查引下线设置是否满足如下要求:”建议修改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各建(构)筑物引下线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首次检测应检查引下线的隐蔽工程记录,对每根引下线编号并检查引下线设置是否满足如下要求:”非原则性技术问题,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5、李和国提出,6.6.1检测对象包含电源电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改为“检测对象包含电源电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 增加“系统”二字,显得冗余,且其他防雷规范中均没有此说法,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6、林常青提出,4.1改为依据GB50057-2010第3.0.2款第2条规定轨道交通建(构)筑物宜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地下部分(机房)依据GB50343按防护等级划分为B类。因为4.1引用的GB50057原规范内容,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7、刘海滨附录A.3;个人认为: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其相线和接地保护线的规格相同不太合理,因为流经接地保护线的电流应该会大于流经相线的电流。引用的GB50057原规范内容,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8、罗慧生提出,单独增加信号系统的检测内容,与GB50157-2013中第17.7.6,17.7.7内容对应。由于在原文第六章中已做补充。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 9、黄中根提出,由于轨道交通的电子设备比较多(多为自动控制设备),要求的供电环境也比较高,所以低压配电系统接地中建议增加一个检测项目,即“零(N)地(G)”电位差的检测。考虑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已经删除零地电压要求,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10、古名岸提出,6.2.3 “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应改为:“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无疲劳。”加“无疲劳”。防雷引下线仅仅作为电流的载体,对于引下线无“疲劳”说法。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11、古名岸提出,6.2.11 第一款“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缺少宾语吧?本条直接引用GB50057规范原文,因此本条意见不采纳。12、古名岸提出,6.2.11 第二款“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m”中,应加逗号,改为“引下线3m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50km”更通顺点。因为本条直接引用GB50057规范原文,所有本条意见不采纳。13、古名岸提出,6.2.11第四款“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不通顺,应该为“采用护栏隔离、立警告牌提示等措施,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因为本条直接引用GB50057规范原文,所以本条不采纳。14、古名岸提出,图2中,“预埋钢板”应改为“预埋接地钢板”。(因为防震垫大部分是采用金属弹簧,也有采用绝缘体的)。描述无实质性区别,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15古名岸提出,7.1.1“不可涂改,宜用平行线划在原有数据上,在其右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并签字或加盖修改人员印章。”应改为:“不可涂改,若出现差错时,宜用平行线划在原有数据上,在其右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并签字或加盖修改人员印章。”加“若出现差错时,”。这句前面已经有状语“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16、程飞军提出,6.1.2.3是否可修改为“检查接闪器的焊接工艺、防腐措施,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截面是否锈蚀1/3以上。”因为竣工检测时可能存在无防腐措施但还未锈蚀情况,首次检测情况中还是有必要强调的。考虑这里竣工检测与首次检测不好界定,因此本条意见未采纳。17、程飞军提出,6.1.2.4是否可修改为“,有无将接闪器弯曲成半径为100mm半弧。” 因为向内向外不影响效果,删除“向内侧面”规定。因为该段文字是全文引用GB/T 21431 5.2.2.9条,故本条意见未采纳。18、程飞军提出,6.2.1是否可修改为“引下线应沿最短路径敷设且平直、无急弯。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数量不应少于2根。” 仅指在建(构)物时的数量最少要求,而非所有情况不少于2根,如架空地线立柱引下线可以1根。原文引用的是规范上的条19、程飞军提出,6.2.8是否可修改为“断接卡,接地电阻测试端子和断接卡宜设计在不易碰触破坏、方便检查,以及非腐蚀部位,距地面0.3m1.8m处。” 应当设计在建筑物两侧有时可能难以做到,无此严格规定必要。不采纳,本条引用GB50057 5.3.6条20、程飞军提出,6.2.11第1款“,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 建议删除“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内容,因为6.2.1条有说明,且“建筑物内的”与“内庭院四周”矛盾,防直击引下线是不应利用建筑内的柱。不采纳;原文引用规范;21、程飞军提出,附录C“原始数据读取、运算及数据修约的有效位数(小数保留位数)”,个人意见:原始数据无需修约,只需按检测仪器原样读取、复核、原样记录(填写)即可,仅需对检测报告作有效位数规定即可。不采纳,工作人员在读数过程已有修约。22、李鲲鹏提出,附录E建议根据第6章所列系统分门别类编制防雷检测报告 附表。不采纳;分门别类的话会导致检测报告过于冗长。(三)在2018年7月26日,标准编写组根据专家的意见作了如下的修改:1、标准中所有“轨道交通”、“地铁”等描述统一改为“城市轨道交通”;全文构筑物、建(构)筑物统一改为建筑物。2、规范标准中单位一定要严格书写,所有的mm2改为mm23、范围中,“如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自动导向、市域快速轨道等系统防雷检测可参照本标准执行。”中删除“磁悬浮”。4、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GB18802.1-2011低压电涌保护器第一部分,GB18802.21-2011第21部分,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5、第3章,术语和定义,增加正对轨道交通专用名词解释,并注明引用出处。 6、4.1条,“轨道交通建(构)筑物宜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改为:“城市轨道交通建筑物的雷电防护类别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划分。7、4.4条流程图中“提交”改为“查阅”;“施工图”改为 “施工图、竣工图”。8、5.5“应着绝缘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改为“应穿着绝缘鞋、佩戴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垫,以防电击。”9、第6章第一段,将“检测内容”改为“检测对象”。10、6.1条,“观察室外设备是否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修改为:“确定被保护对象是否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11、6.1.5改为“检查接闪器以及与引下线的焊接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a)扁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且应至少三面施焊; b)圆钢与圆钢的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双面施焊;c)圆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且应双面施焊;”12、6.2.3条,修改为“应检查引下线的材料规格应符合GB50057-2010表5.2.1的要求,并符合附录A.1的规定。”其中“引下线是否平直、无急弯。”并入6.2.1条。13、6.2.4 “检测引下线与接闪带”中,“接闪带”改为“接闪器”。 14、6.2.5 去掉“截面是否锈蚀1/3以上焊接工艺及防腐措施。”中“焊接工艺”。15、6.3.3,架空地线(避雷线)修改为:架空地线(接闪线)。16、6.4.12改为“检查户外通风设备、冷却塔、广告牌、摄像头钢立柱等大型金属构件其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增加“摄像头钢立柱。 17、6.4.17-6.4.20内容改为“6.4.16 检查进出车站、变电所及各建筑物内线缆的屏蔽方式及等电位连接是否符合以下要求:”的分项。18、6.6.2 “电涌保护器(SPD)的检测分为检查项目和测试项目两部分 检查项目: 检测项目:” “检测项目”改为“测试项目”。19、6.6.3.9 “,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截面应按GB50057-2010中表 5.1.2的规定取值,”,改为:“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截面应按附录A表A.3规定取值,”。20、6.6.3.10直接引用“GB/T 21431-2015”规范第5.8.5.2条。 21、6.6.1条第一句话 “检测对象包含电源电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改为“检测对象包含电源电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护器”。22、6.6.4“检查信号电涌保护器(SPD)与被保护设备的等电位连接导体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以减少电感电压降对电压保护水平的影响,导线连接过渡电阻应不大于 0.2。···”改为“检查信号电涌保护器(SPD)接地线与被保护设备或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的连接导线,应采用绿/黄双色线,长度不应大于0.5m,并尽可能短、直以减少电感电压降对电压保护水平的影响,连接过渡电阻应不大于 0.2。···” 23、附录C.1.11“扁钢和角钢:记录保留1位,填写格式如4.0×25.0 ,检测报告精确到整数,如4×25”修改为:“扁钢和角钢:记录保留1位,填写格式如25.0×4 .0,检测报告精确到整数,如25×4”。24、附录B“地铁大地网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修改为:城市轨道交通大地网接地电阻的测试方法。 25、增加6.2.12防跨步电压措施: 26、表E.2E.10各页增加“报告编号和页码”内容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标准或推荐性标准的建议建议本标准为地方性标准。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在防雷检测服务中加以应用。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无。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和 无。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地方标准(共15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