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专业《外科学》教学大纲.doc
1外科学外科学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020080课程名称:外科学学分:5总学时:96 学时理论课学时:63 学时实验课学时:16 学时见习课学时:18 学时先修课程要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适应专业:2010 级预防医学五年制教材:1、 外科学,吴在德、吴肇汉主编. 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参考教材:2、 克氏外科学.王植炳主编.第十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任务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任务外科学总论作为外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实践的桥梁,其范畴包括外科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操作。学习外科学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外科学总论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外科发展史,熟悉现代外科学的范畴及其分类,熟悉和掌握外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学生进入临床外科学习、进行外科领域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本大纲是根据吴在德等主编的外科学全国统编教材(第 7 版)编写。二、课程基本要求二、课程基本要求(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掌握体液、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外科营养、输血、外科休克、感染(一般及特异性感染) 、损伤、烧伤的有关理论知识合肥市临床应用:掌握常见肿瘤的生物行为及病理特点,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并拟定治疗原则、熟悉三防知识。熟悉外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的诊断要点和防治原则,了解火器伤和器官移植的一般知识。2、掌握肠梗阻、胃十二指肠疾患、门脉高压症、胰腺疾病、腹外疝、腹膜炎、腹外伤、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脏及胰腺占位性病变,颈部及乳腺疾病、肛肠及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方法。3、掌握颅内压增高,颅脑损伤的病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治疗原则,熟悉颅内占位病变,脊髓压迫症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24、掌握胸部损伤、胸壁疾病、胸腔感染、肺部疾患、食道疾病的原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步骤和治疗原则,了解纵膈、心脏大血管等外科疾病的诊断要点,了解体外循环和介入治疗的一般知识。5、掌握泌尿、男性生殖系统外科疾病的诊断及主要临床表现,泌尿系损伤、炎症、梗阻、肿瘤、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了解血液透析疗法基本知识和方法。6、掌握骨折分类、愈合过程,常见并发症及治疗原则,掌握常见骨折、腰腿痛和手外伤的诊断治疗原则,熟悉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结核、非化脓关节炎、骨肿瘤的病因、病理诊断和预防原则、了解关节置换、断肢再植及显微外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7、了解麻醉发展概况和常见方法,掌握麻醉前准备、用药、生理指标检测和麻醉及管理及常见麻醉并发症原因和处理,了解重症检测和心肺复苏的基本方法。8、外科各专业新的新知识、新进展、应了解。9、初步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二)基本技能在掌握诊断学和内科学所要求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会以下技能:掌握无菌术并能规范应用。1、 掌握外科的基本技能,掌握切开引流,静脉切开,常用穿刺技术,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法,常用的骨折固定及复位。损伤击球及搬运,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完成浅表肿瘤、阑尾及疝等小手术。2、 熟悉临床科研设计和方法。3、 掌握一定的逻辑学理论和方法,并能应用临床。4、 掌握外科常用基本护理知识,参与一定的护理工作,掌握引流、减压、治疗用导管的使用和管理。5、 能识别危急性病象,并能做出初步诊断正确处理。6、 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三、课程学时分配三、课程学时分配章节内容总学时理论课学时实验课学时见习学时第一章绪论11第二章无菌术11第三章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22第四章输血11第五章外科休克22第六章多器官障碍综合征223第七章麻醉11第八章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11第十章围手术期处理22第十一章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11第十二章外科感染22第十四章烧伤、冷伤、咬蛰伤22第十六章肿瘤22第十七章移植11洗手穿衣33消毒铺单33认识器械22打结22换药22心肺复苏22缝合32第十九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3 2 1 第二十章颅脑损伤3 2 1 第二十四章颈部疾病3 2 1 第二十六章胸部损伤3 学时2 1 第二十九章肺部疾病3 学时2 1 第三十章食管疾病3 学时2 1 第三十二章心脏疾病2 学时2 第三十四章腹外疝1 学时1 第三十五章腹部损伤3 学时2 1 第三十七章胃十二直肠疾病3 学时2 1 第三十八章小肠疾病3 学时2 1 第四十一章肝疾病3 学时2 1 第四十三章胆道疾病3 学时2 1 第四十六章胰腺疾病3 学时2 1 第五十章泌尿、男生殖系统外科检查和诊断1 学时1 第五十二章泌尿系统损伤3 学时2 1 第五十六章尿石症3 学时2 1 第六十一章骨折概论1 学时1 4第六十二章上肢骨折3 学时2 1 第六十三章手外伤及断肢(指)再植2 学时2 第六十四章下肢骨、关节损伤3 学时2 1第六十五章脊柱和骨盆骨折3 学时2 1 第六十九章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2 学时1 1 合计96 学时621618四、考核四、考核1、考核方式:理论考核(笔试) ,技能考试。2、成绩构成:理论考核 80%,平时成绩 20%。五、课程基本内容五、课程基本内容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外科学的定义、范畴和发展史2、重点了解新中国在外科领域的成就3、树立学习外科学的正确观念讲课时数1 学时教学内容:1、 外科学的定义、范畴和其它学科的关系。2、 外科学的发展,新中国在外科领域的成就,以及国内外发展的动向,介绍晚近发展较快的腔镜外科、血管外科以及我校发展的情况。3、 怎样学习外科学:强调必须为人民服务的方向重视三基的学习、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学方法:讲授法与启发性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二章第二章 无菌术无菌术目的要求1、 树立无菌观念,明确灭菌与消毒的概念。2、 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的方法。3、 掌握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4、 掌握手术人员和手术区域的准备。55、 了解常用的灭菌法和消毒法(抗菌法) 。6、 了解手术室的建立和管理要求。讲课时数1 学时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无菌术的概念和组成(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和管理制度) ;注意灭菌与消毒的异同;消毒法中强调热力消毒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消毒方法,分为干热法(火烧法)和湿热法(煮沸与高压蒸气法等) 。2、重点讲解手术人员术前的一般准备:(1)在洗手法中强调经典的肥皂水刷首发的步骤与方法。(2)重点介绍丹尼尔洗手法,即使用自动杀菌净手器应用丹尼尔消毒液洗手法;并与碘尔康刷手法、灭菌王刷手法、碘伏刷手法对比评估其优缺点,了解丹尼尔灭菌液的原理。3、讲解手术区的准备:重点是消毒范围、方法,铺巾的方法与要求。讲解无菌操作的规则和意义。4、讲解手术室建立的基本条件和管理的基本要求。教学方法讲授法与示范性教学法相结合教学内容多媒体教学第三章第三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目的要求1、掌握各脱水、水中毒、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2、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原则。3、熟悉体内钙、镁、磷异常的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4、熟悉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的病因及治疗原则。讲课时数2 学时教学内容1、简要讲解体液调节基础(1)体液分布及影响因素(2)生理需要量:举例说明小儿及成人手术前禁食补液方案需水量钠盐需要量钾盐需要量能量及其它(3)水盐代谢的调节方式6(4)体液渗透压的概念(5)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6)酸碱平衡调节机制(7)反映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1、 外科病人常见的体液失调 (1)重点讲解三类脱水的病因、病理特征及防治措施。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举例说明补钠计算公式:补钠量(mmol)=(正常值-测得值)x 体重 x0.6(女 0.5) 17mmol 钠相当于 1 克氯化钠比较高渗性脱水与低渗性脱水的区别(2)一般讲解水中毒(细胞内液容量过多)的常见原因、症状、体征、防治措施。 (3)重点讲解低钾血症:(hypokalemia)病因、对机体的影响反常性酸性尿的概念防治措施:防治原则:积极防治原发病,尽快恢复肾功能。补钾的途径:口服:氯化钾片、补达秀片静脉补钾:氯化钾溶液;补钾速度浓度:每小时 10mEq 为宜,液体浓度不超过 40mEq/L(0.3%)每日补给量:见尿补钾每日补给 3-15 克不等;补钾的疗程:细胞内缺钾者:4-6 天,严重者达 2 周。(4)一般讲解高钾血症:(hyperkalemia)原因对机体的影响防治原则:消除和控制引起高钾的原因,积极防治原发病,如控制感染、彻底扩创、纠正负氮平衡。措施:降低体钾总量,血透,腹投,导泄,灌肠。使钾移入细胞内,葡萄糖和胰岛素,碳酸氢钠给予钙剂对抗心律失常拮抗 K+的毒性作用(5)重点讲解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定义:病理生理基础是血浆 HCO3-原发性减少,致使 SB,AB,BB 降低,BE 负值加大,失常时 PH 下降酸中毒的分类:AG 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AG 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7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对儿茶酚胺反应性减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只要表现为抑制,严重者可有嗜睡,昏迷。防治原则:治疗原发病,取出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病原因是基本原则。轻度酸中毒:CO2CP 在 16-22 mEq/L 一般不用碱性药物纠正。中度酸中毒:CO2CP 在 9-16 mEq/L 用碱性药物纠正。重度酸中毒:CO2CP 在 9 mEq/L 以下,要积极用碱性药物纠正。举例说明补碱计算公式。HCO3-需要量(mmol)=(正常值-测得值)x 体重 x0.4一般将计算量的半量在 2-4 小时内输入。请注意:输入碱性液体可影响钙,钾平衡。(6)一般讲解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特征:血浆 HCO3-原发性增多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原则。 3、外科病人体液失调的诊断基础(1)病史:胃肠疾病、烧伤、创伤、外科感染、大手术后、甲亢(2)症状:口渴、烦躁、乏力,纳差,腹胀,心慌,神志改变(3)体征:脱水-皮肤弹性下降,体重下降、低钾-腹胀、无力(4)生化检查:血气分析 pH,Hb,PO2,BB,BE,AB,SB,电解质(E4A):K+、Na+、Cl-、Ca2+、CO2CP、血常规-红细胞压积(比容)3751%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自学内容体内钙的异常、体内镁的异常、体内磷的异常、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第四章第四章 输血输血目的要求1、掌握输血的适应症。2、熟悉输血的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3、熟悉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4、了解自体输血的作用和目的5、掌握血液成分制品的作用和临床适应症6、了解血液代用品的用途讲课时数1 学时教学内容:81 重点讲解输血的适应症。(1)大量失血后输血的目的主要是补充血容量,用于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2)输血用于纠正贫血时应严格把握适应症。(3)在重症感染时,输血可以达到补充粒细胞控制感染,补充血浆蛋白及提高机体抵抗力的疗效。(4)应根据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血液成分。2. 讲解输血的途径、速度和注意事项。3一般讲解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手段。输血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发热反应的定义、主要原因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治疗方法(2)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了防治措施(3)溶血反应的典型临床表现和预防、治疗措施、并讲解延迟性溶血反应的发生时间、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和治疗。(4)细菌污染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各快速诊断及治疗原因(5)循环超负荷的原因和临床表现(6)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和预防(7)输血相关性移植抗宿主病的原因和临床症状(8)疾病传播的种类和预防措施(9)免疫抑制的发生原因(10)讲述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有:低体温,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枸椽酸中毒,2,3-DPG 变化,以及凝血功能变化等。4.讲解自体输血的作用、目的及种类。重点讲解自体输血的主要有点和禁忌症。(1)回收式自体输血的定义、临床应用以及注意事项(2)预存式自体输血的定义、目的和优势(3)稀释式自体输血的定义、目的、优势和注意事项。5.重点讲解血液成分制品。6.血液成分输血的定义和优点。分别讲述三大血液成分制品的分类、临床应用、适应症和注意事项。尤其是血细胞成分和血浆成分的分类和应用指征。教学方法:(1)讲授法:输血的适应症、并发症及防治和输血的相关技术。(2)病例提问式教学法(Case and problem base learning,CPBL)自体输血和血液成分制品。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9第五章第五章 外科休克外科休克目的要求1. 了解休克的病理生理。2. 熟悉休克的分类及失血性、创伤性、脓毒性休克的诊治。3. 掌握休克的概念、临床表现、监测指标和治疗。讲课时数2 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讲解休克的病理生理改变2. 讲解休克的分类休克的分类:心源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3. 重点讲解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监测指标和治疗(1)临床表现: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2)诊断:一般不难,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关键是早期及时发现。(3)休克的监测: 一般监测:精神状态是脑组织血液灌注和全身循环状况的反映皮肤温度与色泽、:是体表灌流情况的标志血压: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 是休克存在的表现,血压回升、脉压增大则是休克好转的现象脉率: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用于判断休克的有无及轻重。指数=0.5表示无休克,1.01.5 有休克,2.0 为严重休克尿量:尿量25ml/h 比重增加表示存在肾血管收缩、肾供血不足、尿量30ml/h 时,则休克纠正。 特殊监测:中心静脉压、:反应血容量、回心血量及右心功能的指标。对指导休克中的扩容治疗,目前认为 CVP 仍是一个简便而准确的有价值指标。肺毛细血管楔压:是反应左心功能及其前负荷的可靠指标。当其高于正常值,说明左室功能正常、但应限液治疗。当其低于正常值,说明血容量不足。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心排出量降低往往是循环血量不足或心功能抑制的可靠指标,但在感染性休克时,心排出量往往增高。10氧供应及氧消耗:氧供应是指机体组织所能获得的氧量。氧消耗是指组织所消耗的氧量。动脉血气分析:PO28.0kPa(50mmHg)以上,提示严重肺功能不全。血清乳酸浓度:为休克预后判断依据,正常为:1.01.5mmol/L,其值的增高与死亡率成正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凝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数值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P 试验阳性,破碎红细胞的存在提示DIC 的发生。胃肠粘膜内 PH 监测:低于 7。35 者预后不良。(4)休克的治疗一般紧急治疗:包括积极处理原发病、体位(头和躯干头高抬高 20°30°,下肢抬高 15°20°) 、及早建立静脉通路,药物维持血压、吸氧、保温等。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先晶体后胶体,同时咋连续监测动脉血压、尿量和 CUP 的基础上,结合病人皮温、末梢循环等判断补充血容量的效果。必要时输红细胞也有效。积极处理原发病:应在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后,及时施行手术处理原发病,才能有效地治疗休克。纠正酸碱平衡失调: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剂量。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1)血管收缩剂:有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和多巴胺等。 (2) 、血管扩张剂: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酚苄明等) 、抗胆碱能药物(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 、硝普钠等。 (3)强心药:(包括肾上腺素能受体兼强心功能的药物(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等) 、强心甘(洋地黄等)治疗 DIC 改善微循环:对诊断明确的 DIC 可用肝素抗凝,还可使用抗纤溶药和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药物以及小分子右旋糖苷。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可用于感染性休克和其他较严重的休克。其他药物的应用有:钙通道阻断剂、吗啡类拮抗剂、氧自由基清除剂、调节体内前列腺素等。4、讲解低血容量性休克的诊治。(1)失血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止血。(2)创伤性休克:补充血容量、手术治疗5、讲解感染性休克的诊治(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的定义(2)治疗:补充血容量、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心血管药物的应用、11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其他治疗教学方法(1)讲授法:休克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2)病例讨论式教学法:低血容量性、感染性休克的诊治。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六章第六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目的要求1、掌握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概念,了解其病因及发病机理、熟悉其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了解多功能器官综合症(MODS)的概念、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3、了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及治疗。4、了解应激性溃疡、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讲课时数2 学时教学内容:1、重点讲解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概念:讲清概念中的三层意思,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2)病因与分类:肾前性、肾后性、肾性。(3)发病机理:介绍肾缺血、肾中毒性损害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基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形坏死、肾小管机械性阻塞、间质性肾炎是急性肾功能衰竭持续存在的主要因素。(4)临床表现: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少尿或无尿期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水电解质紊乱、代谢产物蓄积存留和出血倾向。简单介绍多尿期、恢复期的特点。(5)实验室检查:外周血检查尿素氮和肌酐呈进行性升高,血清电解质、PH或HCO3 测定;尿量、尿比重、尿渗透压、尿常规、尿钠浓度等测定。根据血尿化验结果,以滤过钠排泄分数和肾衰指数最为敏感。(6)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合补液试验和利尿剂试验来确定诊断。并鉴别肾前性、肾后性、肾性。(7)治疗:重点讲解少尿期治疗原则:计出为入、防止高血钾、维持营养和热量的供给,防止和控制感染。2、自学内容:多器官障碍综合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多器官障碍综合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应激性溃疡、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病例讨论相结合12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七章第七章 麻醉麻醉目的要求1、了解现代麻醉学的概念和临床任务。2、了解麻醉前评估的重要性和评估方法:掌握麻醉前准备的内容和注意事项;掌握麻醉前用药的目的及常用药物。3、掌握麻醉的分类,了解全麻的基本理论和常用全麻药物的药理学特性;熟悉全麻的常用方法,掌握全麻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及处理。4、了解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应用。5、掌握气管插管的适应症;了解气管插管的常用方法;了解肌松药和常用的麻醉辅助药物。6、掌握常用局麻药的使用剂量及应用范围,局麻药过敏、毒性反应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掌握常用的局麻方法。7、了解椎管内麻醉的解剖和生理;掌握蛛网膜下腔及硬膜外腔麻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了解蛛网膜下腔及硬膜外腔麻醉的方法。8、熟悉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9、了解控制性降压的基本理论、施行控制性降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低温麻醉在外科手术学中的应用。讲课时数1 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现代麻醉学的概念、发展和现状、临床任务;麻醉前评估的重要性和评估方法。2、 重点讲解麻醉前准备;病人体格和精神方面的准备,麻醉技术和器材及药品的准备,麻醉前用药及其必要性。3、 介绍麻醉的分类、全身麻醉的分类;全麻常用药物的药理学特性、肌松药的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常用的麻醉辅助药物。重点介绍全麻期间的并发症及其处理。重点介绍气管插管的适应症和方法。4、 重点讲解局部麻醉:利多卡因、丁卡因和布比卡因的药理学特性、常用局部麻醉方法,剂量和浓度、局麻药过敏和毒性反应的诊断和防治。5、 椎管内麻醉:重点介绍其适应症、禁忌症和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一般介绍椎管内麻醉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和临床应用。13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病例讨论相结合自学内容 乙醚吸入全麻分期;麻醉机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椎管解剖生理;骶骨麻醉;全身低温和控制性低压。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八章第八章 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重症监测治疗与复苏目的要求1、 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心跳停博的早期诊断。2、 掌握心肺复苏的操作程序和方法;掌握脑复苏的治疗措施。3、 熟悉呼吸功能监测和治疗,熟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4、 熟悉复习功能监测和呼吸治疗;熟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讲课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1、 一般介绍 ICU 的体制、建设工作内容、重症病人的评估方法。2、 重点介绍心肺复苏的方法和原理:人工呼吸原理和方法,心脏按压的原理;胸外及胸内心脏按压;药物除颤和电除颤的原理;脑复苏的意义和治疗。3、 重点介绍呼吸功能监测及其临床应用、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应用。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示范性教学相结合。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第十章第十章 围手术期处理围手术期处理目的要求1、 掌握手术前的准备的内容及方法2、 掌握手术后的处理3、 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讲课时数2 学时教学内容1、 讲解手术前准备、手术后处理(1)手术前准备:一般准备:心理准备、生理准备(适应性锻炼、输血和补液、预防感染、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胃肠道准备、其他)特殊准备:营养不良、脑血管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者应在术前将血压控制在 160/100mmHg 一下或控制在稳定状态) 、肺功能障碍、肾疾病、糖尿病(术前血糖宜控制在 7.28-8.33mmol/L) 、凝血障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4的预防。(2)手术后处理:常规处理、卧位:大多数病人术后取半卧位。全麻清醒前平卧。头侧向一方,蛛网膜下腔麻醉平卧 12 小时。休克者取下肢抬高 20 度,头部和躯干同时抬高 5 度体位;脊柱手术者俯卧或仰卧。术后各种不适的处理:切口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呃逆、尿潴留起床、活动 强调术后早期活动。饮食及输液 腹部手术者,肛门排气后可进流质;非腹部手术,小手术术后当天可进正常饮食,大手术在手术后 2-3 日亦可恢复正常。饮食:非腹部手术、腹部手术缝线拆除:III III 类切口;甲 、乙、丙级愈合;拆线时间因部位而异:头、颈部 4-5 天,下腹部 6-7 天,上腹部 7-9 天,四肢、躯背 10-12 天。腹部减张缝线 14 天。2、 重点讲解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1)术后出血 多在术后 24 小时内发生。内脏出血,如有引流物者可发现引流的血液量增大,有时需穿刺以了解体腔内出血。术后出血导致生命体征变化(心律加快,血压偏低) ,应立即手术探查。(2)舒活发热与低体温:发热(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低体温。(3)术后感染:伤口感染、肺不张、腹腔脓肿和腹膜炎、尿路感染、真菌感染(4)切口裂开:原因主要是:愈合能力差、缝合技术缺陷、腹压增高预防和治疗:减张缝合、腹壁松弛条件下关腹、处理腹胀、减轻腹压、腹部加压包扎教学方法(1)讲授法:手术准备和手术后处理(2)病例讨论式教学法:术后并发症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外科病人的营养代谢目的要求1、 掌握外科病人的营养需要和补充方法。2、 掌握肠外营养的组成,适应症及并发症。3、 熟悉饥饿、手术及创伤后人体代谢变化。4、了解人体营养状态的评定与监测。5、掌握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优点和并发症。15讲课时数 1 学时教学内容1、讲解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1)饥饿时体内代谢变化的主要特点。(2)手术及创伤后人体代谢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谢变化的区别。2、讲解人体营养状态的评定与监测(1)身高、体重、集体脂肪储存以及肌肉储存等临床指标。(2)讲解各种实验室检测指标机理、优缺点:内脏蛋白质状况,免疫功能测定,氮平衡测定,尿 3-甲基组氨酸的测定。 3、讲解营养物质的需要计算公式,重点讲解能量的临床校正系数和严重应激状态下营养支持的应用原则。4、重点讲解营养支持的方法(1)营养支持方法的选择依据和原则。(2)肠外营养:各营养素的选择以及选择依据。(3)肠内营养:营养物质的选择和输入途径。(4)肠内外营养的优缺点。5、一般讲解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防治教学方法(1)讲授法:外科病人的代谢变化、营养状态的评定与监测、肠内营养和营养支持并发症的防治。(2)病例提问式教学法相结合(Case and problem based learning,CPBL):肠外营养和营养物质的需要量计算。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外科感染外科感染目的要求1 掌握常见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2 掌握脓毒症、菌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 掌握外科应用抗菌素的原则4 熟悉外科感染的分类、人体易感染的因素、感染的病理变化。5 熟悉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6 熟悉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讲课时数 2 学时16教学内容1 一般讲解外科感染的分类(1)特异性和非特异性(2)急性、慢性和亚急性2 讲解外科感染的诊断和治疗(1)了解临床表现和医技检查手段。(2)了解外科感染治疗的总体原则。3 讲解浅部组织化脓性感染(1)疖:讲解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2)痈:讲解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3)皮下急性蜂窝织炎:讲解定义、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预防治疗方法。(4)自学丹毒和浅部急性淋巴管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5)讲解甲沟炎、指头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4 讲解全身性外科感染(1)讲解脓毒症、菌血症的定义(2)讲解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3)讲解全身性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5 讲解破伤风(1)破伤风的病原体破伤风杆菌(革兰氏阳性厌氧梭状芽孢杆菌) ;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两种。(2)临床表现:肌肉持续收缩抽搐、痛性强直、牙关紧闭(3)诊断和鉴别诊断:狂犬病、脑膜炎、的士宁中毒、颞颌关节炎、低钙抽搐、癔症等(4)预防:正确处理伤口、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5)治疗:综合治疗处理伤口、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抗生素、支持治疗和加强护理。6 重点讲解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1)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阻碍细胞壁合成、阻碍细菌内蛋白质合成、损伤细胞膜、改变核酸代谢(2)围术期预防用药:严重创伤、结肠手术、大面积烧伤、急诊合并化脓性感染、防御机制受损、人造物留置手术、器官移植。(3)治疗外科感染:适应症未局限化、结合手术,针对性用药(4)掌握药物的选择和使用(5)给药方法:途径、常用剂量、疗程、联合使用(6)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耐药性毒性反应、变态反应、二重感染、细菌17耐药性。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的适应症。教学方法(1)讲授法:外科应用抗菌素的原则,外科感染概论(2)病例讨论式教学法:常见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教学手段 多媒体双语教学自学内容 气性坏疽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烧伤、冷伤、咬螫伤烧伤、冷伤、咬螫伤目的要求1 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和烧伤深度的识别。2 熟悉烧伤临床分期和病理生理基本特点。3 熟悉治疗原则,现场急救、转送与早期处理。4 掌握大面积烧伤休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临测。5 熟悉烧伤创面处理原则和全身性感染的创面处理。6 了解危重烧伤内脏并发症的防治原则7 了解电烧伤及酸、碱烧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8 了解冷伤的基本知识讲课时数2 学时教学内容1讲解热烧伤的定义及流行病特点2讲解烧伤的临床过程及病理生理特点3烧伤休克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4全身性感染的主要原因,病变特点。5重点讲解伤情识别。6面积的估算国内常用的九分法和手掌法。7烧伤深度估计目前惯用三度四分法。8烧伤严重程度及分类标准。9一般讲解烧伤现场急救、轻度烧伤的早期处理。10重点讲解中重度烧伤的早期处理:处理程序、烧伤休克的防治,重点介绍休克补液公式,液体种类和检测指标。11一般讲解烧伤内脏并发症的防治。12一般讲解电烧伤、化学烧伤的临床表现,一般处理原则。教学方法 讲授法和提问式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18自学内容 冷伤的病因和病理,以及防治要求。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肿肿 瘤瘤目的和要求:1、了解肿瘤的分类、病因和病理。2、熟悉肿瘤的分期、预防。3、掌握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4、了解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讲课时数 2 学时教学内容1一般讲解肿瘤的病因、分类和命名(1)肿瘤的分类:良性肿瘤:在局部膨胀性生长,不发生浸润及远处转移。如:脂肪瘤、乳头状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等。交界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上显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类型。如:包膜不完整的纤维瘤、粘膜乳头状瘤、唾液腺混合瘤等。恶性肿瘤:癌:来源于上皮组织,分化程度不一,如:胃癌、食道癌、肠癌等。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如:骨肉瘤、纤维肉瘤。母细胞瘤;胚胎性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瘤或病:如: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白血病、何杰金式病(2)肿瘤的病因:环境因素、机体因素(3)肿瘤的病理及分子事件: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肿瘤细胞增殖周期、肿瘤细胞的分化、转移、肿瘤机体的免疫特征。2、重点讲解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1)临床表现局部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浸润与转移全身表现:由于肿瘤高消耗及营养摄入障碍,所引起的全身表现,如:消瘦, 1乏力,贫血,恶病质等;由于感染,转移等引起的全身继发性病变,如发热、 2中毒症状等;由于肿瘤细胞的内分泌功能所引起的全身性症状,如嗜铬细胞 3瘤早期产生高血压,少数肺癌病人出现骨关节病综合征,Cushing 综合征等。(2)诊断:病史:注意年龄、病程、个人史及过去史等。体格检查:全身体检、局部检查(肿块的部位、性状、区域淋巴结或其转移病19灶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常规化验、血清学检查、免疫学检查、流式细胞分析术、基因诊断等。影像学检查包括:X 线检查:透视与平片、造影检查(应用对比剂,器官造 1影、血管造影、空气造影等) 、特殊 X 线显影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2超声显像;放射性核素显像: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 ;磁共振 3 4 5成像(MRI) 。内窥镜检查:如食道镜、胃镜、支纤镜、结肠镜、膀胱镜、腹腔镜、胸腔镜等。病理形态学检查:临床细胞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 1 23、讲解肿瘤的分期TMN 分期法:T(tumor)指原发肿瘤,N(node)指淋巴结,M(metastasis)为远处转移。在字母后标以“0”至“4”的数字,表示肿瘤发展程度:“1”代表小, “4”代表大, “0”代表无, “X”代表在临床上无法判定。4、讲解肿瘤的预防一级预防是指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二级预防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降低癌症的死亡率:三级预防是指诊治后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癌症三级止痛阶梯方案的基本原则。5、重点讲解肿瘤的治疗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主,术后组织送病理学检查;恶性肿瘤:从整体考虑,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包括:根治性手术,扩大根治术、对症或姑息性手术和其他特殊 1类型的手术。抗癌药物疗法:药物分类及作用机理:细胞毒素类药物、抗代谢类药、抗生 2素类、生物碱类、激素类、其他类。按其作用时间不同,又可分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给药方式:静脉注射、口服、肌肉注射。化疗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血尿、免疫抑制。分子靶向治疗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原有两类(光子类;粒子类) 、应用的方法(外照射与 3内照射) 、各种肿瘤的敏感性不一(三类) 、放疗的副反应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20中医中药治疗6、一般讲解常见体表肿瘤与肿块:皮肤乳头状瘤、皮肤癌、痣和色素瘤、脂肪瘤、纤维瘤及纤维瘤样变、神经纤维瘤、血管瘤、囊性肿瘤及囊肿。教学方法(1)讲授法:肿瘤的病因、分类(2)病例讨论式教学法:肿瘤的临床诊断、综合治疗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移植移植目的要求1、掌握器官移植的基本概念,分类2、掌握器官移植的供着选择、器官的切取于保存3、掌握器官移植适应症和手术时机的掌握4、熟悉器官移植配型的基本原理5、掌握器官移植免疫的基本原理6、熟悉器官移植的基本方法与免疫排斥的防治7、了解移植术的概括讲课时数 1 学时1、移植的分类和进展概要重点讲解主要的几个基本概念;同卵移植、异种移植,异位移植等。2、器官移植免疫的基本原理及各种类型的免疫排斥反应。3、器官移植的供者选择、移植配型的基本原理、器官的切取与保存。4、器官移植适用症和手术时机的掌握。5、重点讲解器官移植的基本方法与免疫排斥的防治。6、肝肾移植手术方法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自习内容 其他器官移植第十九章第十九章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目的要求1、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2、掌握脑疝形成的机理,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3、熟悉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病理生理。讲课时数2 学时21教学内容1、讲解颅内压的病因:(1)颅内压增高的定义,颅内三种内容物及各自与颅内压调节的关系;(2)颅内压增高的三种原因。2、讲解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1)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重点讲解体积压力反应;(2)颅内压增高的后果,重点讲解脑血流量,脑灌注压的概念和 Cushing 反应3、讲解颅内压增高的类型,突出简洁记性颅内高压增高和局灶性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果。弥漫性颅内压增高为颅内压力均匀增高,不存在明显的压力差,脑组织无明显移位;据造型颅内压增高已造成颅内脑组织压力差而发生移位。及性颅内压增高病情发展快。引起的症状严重,生命征变化剧烈;满性颅内压增高颅内三种物质的可以发生代偿,病情缓缓发展,知道临界点才由量变发生质变。4、 一般介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疾病:颅脑损伤、颅内肿瘤、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脑寄生虫、颅脑先天性疾病、良性颅内压增高5、讲解颅内压增高的主要临床表现,重点讲解颅内压增高三主征: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头痛随颅内压增高,用力、咳嗽、弯腰低头时加重;呕吐呈喷射性;视乳头水肿为颅内压增高的的重要客观体征,临床进行眼底照相可见早期视乳头充血,边界不清,静脉怒张,晚期视神经萎缩。6、颅内压增高的诊断、强调颅内压症状及体征明确时进行腰穿的危险性。7、一般讲解颅内压增高的处理,一般处理、病因治疗、降低颅内压治疗、激素,冬眠低温或亚低温疗法、巴比妥治疗、辅助过度通气,强调忌用吗啡和哌替啶镇痛。8、一般讲解脑疝的解剖基础和重点讲解脑疝的定义。由于颅内病变引发的压力差石脑组织、血管和颅神经受压移位,有时进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症状呵呵体征,称为脑疝。9、一般讲解脑疝的病因,重点讲解脑疝的三种常见类型:小脑幕切迹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