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模拟试题三及答案(共1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会计学模拟试题三注: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写在题签(试题上)不给分。2、答卷须用蓝、黑色(钢笔、签字笔、圆珠笔),用红色笔、铅笔答题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不选,错选或多选,该小题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可变现净值等于存货的市场销售价格B.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的现金流入C.可变现净值等于销售存货产生现金流入的现值D.可变现净值是确认存货跌价准备的重要依据之一2.下列各项关于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内部产生的商誉应确认为无形资产B.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在该资产价值恢复时应予转回C.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均应按10年平均摊销D.以支付土地出让金方式取得的自用土地使用权应单独确认为无形资产3下列各项负债中,其计税基础为零的是()。A因欠税产生的应交税款滞纳金B因购入存货形成的应付账款C因确认保修费用形成的预计负债D为职工计提的应付养老保险金4企业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下列各项中,属于调整减少现金流量的项目是()。A存货的减少B无形资产摊销C公允价值变动收益D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5某产品需经两道工序加工,第一道工序工时定额为20小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8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是( )A76% B100% C53% D 47%6下列各项中不包括在工资总额中的项目是( ) A计件工资 B津贴和补贴 C病假工资 D生活困难补助7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C逐步结转(综合)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8.下列事项中,难以通过观察的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的是()A经营场所 B存货的所有权 C实物资产的存在 D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9.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的是()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 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10.在确定函证对象时,以下项目中,应当进行函证的是()A函证很可能无效的应收账款B交易频繁但期末余额较小的应收账款C执行其他审计程序可以确认的应收款项D应收纳入审计范围内子公司的款项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按考试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本类题共20分,每小题2分。不选、错选、少选或多选,该小题不得分)1. 下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应计入当期损益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C.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直接计入资本公积D.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以前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当期损益2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资产减值测试时预计其未来现金流量不应考虑的因素有()。A与所得税收付有关的现金流量B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或者流出C与预计固定资产改良有关的未来现金流量D与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A.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生产总量法改为年限平均法B.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将建造合同收入确认方法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D.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核算4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法的是( )。A直接分配法 B 一次交互分配法 C 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E 顺序分配法5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应具备下列条件( )。A定额管理基础较好 B消耗定额比较准确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D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E产品产量较大6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时,应包括以下因素( )。A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废品价值的大小C废品残值的大小 D废品的应收赔款 E合格品的成本7. 采用定额成本法计算产品实际成本时需要的指标有( )。A. 定额成本 B. 脱离定额差异 C. 定额变动差异 D. 标准成本差异 E. 材料成本差异8.审计证据按外在形式分为()A实物证据 B书面证据 C口头证据 D环境证据9.注册会计师为获取有关控制设计和执行的审计证据,通常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有()A询问被审计单位的人员 B检查文件和报告C穿行测试 D运用分析程序10.应付账款一般不需要函证,但出现()时,审计人员还应实施函证程序A应付账款存在借方余额 B控制风险较高C某应付账款的账户金额较大 D被审计单位处于经济困难阶段三、 判断题(下列各题的论述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请按考试题的顺序将你的判断结果答在答题纸上。你认为正确的用“”号表示,错误的用“”号表示。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1企业购入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购买价款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实质上具有融资性的,应当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其成本。()2.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根据其预计使用寿命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3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4按成本计算模式分类,成本会计包括全额成本计算模式和变动成本计算模式 ( ) 5广义的在产品包括正在加工的产品和加工告一段落留在半成品库和以后各步骤的半成品。( )6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中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不是“纯粹”的实际成本。( )7.鉴证业务准则由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业务准则。其中,鉴证业务准则是整个执业准则的核心。()8.审计证据越多越好()9.库存现金的盘点一般不能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进行,因为盘点的目的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日库存现金的实际库存数()10.注册会计师有责任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四、简答题(本类题共分,每小题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1、固定资产有几种计价准?分别是什么?2、试比较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3、针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总体应对措施包括哪些?五、综合业务题(本类题共70分,第1、2小题每一题15分,其余各题每小题10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1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相关的增值税额不能抵扣),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在生产经营期间以自营方式建造一条生产线。2007年1月至4月发生的有关经济业务如下:(1)购入一批工程物资,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00万元,增值税额为34万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2)工程领用工程物资210.6万元。(3)工程领用生产用A原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00万元;购入该批A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额为17万元;未对该批A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4)应付工程人员职工薪酬114万元。中华 会计网校(5)工程建造过程中,由于非正常原因造成部分毁损,该部分工程实际成本为50万元,未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应从保险公司收取赔偿款5万元,该赔偿款尚未收到。(6)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其他支出40万元。(7)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进行试运转,领用生产用B原材料实际成本为20万元,购入该批B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额为3.4万元;以银行存款支付其他支出5万元。未对该批B原材料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中华 会计网校工程试运转生产的产品完工转为库存商品。该库存商品成本中耗用B原材料的增值税额为3.4万元,经税务部门核定可以抵扣;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不含增值税)为38.3万元。(8)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交付使用。(9)剩余工程物资转为生产用原材料,并办妥相关手续。要求:根据以上资料,逐笔编制乙公司相关业务的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2.甲公司为一物流企业,经营国内,国际货物运输业务。由于拥有的货轮出现了减值迹象。甲公司于20×8年12月31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相关资料如下: (1)甲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国内货物运输采用人民币结算,国际货物运输采用美元结算。 (2)货轮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预计使用20年,预计净残值为5%。20×8年12月31日,货轮的账面原价为人民币38 000万元,已计提折旧为人民币27 075万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0 925万元,货轮已使用15年,尚可使用5年,甲公司拟继续经营使用货轮直至报废。 (3)甲公司将货轮专门用于国际货物运输。由于国际货物运输业务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甲公司预计货轮未来5年产生的净现金流量(假定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货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零,有关现金流量均发生在年末)如下表所示。 年份业务好时(20%的可能性)业务一般时(60%的可能性)业务差时(20%的可能性)第1年500400200第2年480360150第3年450350120第4年480380150第5年480400180(4)由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甲公司无法可靠估计货轮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5)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货轮特定风险后,甲公司确定10%为人民币适用的折现率,确定12%为美元的折现率,相关复利现值系数如下: (P/S ,10%,1)0.9091;(P/S,12%,1)0.8929 (P/S ,10%,2)0.8264;(P/S,12%,2)0.7972 (P/S ,10%,3)0.7513;(P/S,12%,3)0.7118 (P/S ,10%,4)0.6830;(P/S,12%,4)0.6355 (P/S ,10%,5)0.6209;(P/S,12%,5)0.5674 (6)20×8年12月31日的汇率为1美元6.85元人民币。甲公司预测以后各年末的美元汇率如下:第1年末为1美元6.80元人民币;第2年末为1美元6.75元人民币;第3年末为1美元6.70元人民币;第4年末为1美元6.65元人民币;第5年末为1美元6.60元人民币。 要求: (1)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货轮未来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 (2)计算货轮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并确定其可收回金额。 (3)计算货轮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4)计算货轮20×9年应计提的折旧,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3、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三个生产步骤,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末在产品按约当产量法计算。有关资料见表一和表二。要求:采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三、表四和表五中。将成本计算结果的资料为基础,进行成本还原的计算, 并将计算结果填入下表六中。 产量资料 表一项 目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月初在产品数量406080本月投产数量80100130本月完工产品数量100130160月末在产品数量203050在产品完工程度50%50%60% 生产费用资料 表二成本项目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直接材料1 8002 5005 29124 000燃料及动力6009151 2509 3003 0005 400直接工资1 0001 1251 3607 9102 5003 200制造费用7008751 1304 2501 3002 100合 计4 1005 4159 03145 4604、某企业本月甲产品实际投产8 000件,预算产量为 10 400件,实际固定制造费用为 190 000元。实际工时为10 000小时,工时标准为1.5小时,标准费用分配率为12元 Ø要求:采用三因素分析法计算甲产品固定制造费用的差异5、A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于2009年3月18日在现场结束对N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该公司当年利润总额为800万元。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1)公司利润总额的70%为一境外子公司提供,因受条件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验证其子公司利润的真实性。(2)公司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但是因公司污染严重,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公司已在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披露。(3)公司2008年度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错误,导致虚增利润600万元,但公司不接受注册会计师的调整意见。要求:分别针对上述情况,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何种意见的审计报告。6、注册会计师甲和乙在审计D公司年度财务报表时,注意到购货与付款循环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他们认为D公司管理层在资产负债表日故意推迟记录发生的应付账款,于是决定实施审计程序进一步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要求:注册会计师甲和乙应如何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六、论述题(本类题共25分,第1、2小题每题8分,第3小题9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1、论述不同收益计量观。2、综合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比较3、对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期后事项,为何要以审计报告日为界加以区分?对期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应如何加以区分?会计学模拟试题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5 DDCCA 6-10 DCBDB二、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AD 2ABCD 3BCD 4 BCDE 5 ABC 6 ACD 7 ABCE 8 ABCD 9 ABC 10 BCD 三、判断题(本类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1-5 × 6-10 ××××四、简答题(本类题共分,每小题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1、固定资产有三种计价标准,即原始价值、重置完全价值和净值。(1)原始价值。原始价值简称原价或原值,也称实际成本、历史成本等,是指取得某项固定资产时和直至使该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实际支付的各项必要的、合理的支出。(2)重置完全价值。指现时的生产技术和市场条件下,重新购置同样的固定资产所需要支付的全部代价。(3)净值。指固定资产原始价值减去折旧后的余额,也称折余价值。2.、逐步结转分步法与平行结转分步法的区别:(1)半成品成本的计算:逐步结转分步法能够提供个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而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2)成本核算的及时性:逐步结转分步法某步骤成本计算既包括本步骤发生的生产费用,也包括上步骤转入的生产费用,因此及时性较差;而平行结转分步法只核算本步骤发生的费用,不考虑上步骤发生的费用,因此及时性强;(3)成本与实物结转的一致性: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与实物结转一致,有利于对生产资金的管理;而平行结转分步法成本结转与实物结转脱节,不利于对生产资金的管理;(4)成本还原: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综合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原始成本结构,必须进行复杂的成本还原;而平行结转分步法能够提供原始成本结构,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5)适用范围:逐步结转分步法适用于连续式复杂生产而且需要提供半成品资料的企业;而平行结转分步法适用于装配式复杂生产而且不需要提供半成品资料的企业3、针对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总体应对措施包括:(1)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2)分派更有经验或具有特殊技能的审计人员、或利用专家的工作(3)提供更多的督导(4)在选择进一步审计程序时,应当注意使某些程序不被管理层预见或了解(5)对拟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做出总体修改五、综合业务题(本类题共70分,第1、2小题每一题15分,其余各题每小题10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1、 (1)借:工程物资 234 贷:银行存款 234(2)借:在建工程 210.6 贷:工程物资 210.6(3)借:在建工程 117 贷:原材料A原材料 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4)借:在建工程 114贷:应付职工薪酬 114(5)借:营业外支出 45 其他应收款 5贷:在建工程 50(6)借:在建工程 40贷:银行存款 40(7)借:在建工程 28.4贷:原材料B原材料 2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3.4银行存款 5 借:库存商品 38.3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或进项税额转出) 3.4贷:在建工程 41.7 (8)借:固定资产 418.3 贷:在建工程 418.3(210.611711450402538.3)(9)借:原材料 2023.4/(11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23.4/(117%)×17%贷:工程物资 23.4(234210.6)2、(1)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货轮未来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第一年的现金流量500×20400×60200×20380(万美元)第二年的现金流量480×20360×60150×20342(万美元)第三年的现金流量450×20350×60120×20324(万美元)第四年的现金流量480×20380×60150×20354(万美元)第五年的现金流量480×20400×60180×20372(万美元)(2)计算货轮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并确定其可收回金额。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380×6.85×0.8929342×6.85×0.7972324×6.85×0.7118354×6.85×0.6355372×6.85×0.56748 758.46(万元)。由于无法可靠估计货轮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所以其可收回金额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8 758.46万元。(3)计算货轮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货轮的账面价值是10 925万元,可回收金额是8 758.46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减值金额是:10 9258 758.462 166.54 (万元),分录是:借:资产减值损失 2 166.54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166.54(4)计算货轮20×9年应计提的折旧,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因为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货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零,所以净残值可以判断为零,20×9年应计提的折旧是:8 758.46/51 751.69(万元),分录是:借:主营业务成本 1 751.69贷:累计折旧 1 751.69 3、计算结果如下:第一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表三项 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 8006001 0007004 100本月发生费用24 0009 3007 9104 25045 460合 计25 8009 9008 9104 95049 560产品产量完工产品产量100100100100-在产品约当产量)20101010-合 计120110110110-单位成本215908145431转出半成品成本21 5009 0008 1004 50043 100在产品成本4 3009008104506 460第二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表四项 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2 5009151 1258755 415本月发生费用43 1003 0002 5001 30049 900合 计45 6003 9153 6252 17555 315产品产量完工产品产量130130130130-在产品约当产量30151515-合 计160145145145-单位成本285272515352转出半成品成本37 0503 5103 2501 95045 760在产品成本8 5504053752259 555 第三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 表五项 目直接材料燃料及动力直接工资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5 2911 2501 3601 1309 031本月发生费用45 7605 4003 2002 10056 460合 计51 0516 6504 5603 23065 491产品产量完工产品产量160160160160-在产品约当产量50303030-合 计210190190190-单位成本2431035241731910转出半成品成本38 8965 6003 8402 72051 056在产品成本12 1551 05072051014 4352编制的成本还原计算表如下: 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表六成本项目还原前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还原分配率半成品成本还原还原 后总成 本还原后单位成本按第二步骤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还原直接材料31 494.0931494.09196.84半成品38 89637 05080.97%燃料及动力5 6003 5107.67%2 983.328 583.3253.65直接工资3 8403 2507.10%2 761.626 601.6241.26制造费用2 7201 9504.26%1 656.974 376.9727.35合 计51 05645 760100%38 89651 056319.10按第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还原直接材料21 50049.88%15 709.2515709.2598.18半成品31 494.09燃料及动力8 583.329 00020.88%6 575.9715159.2994.75直接工资6 601.628 10018.79%5 917.7412519.3678.25制造费用4 376.974 50010.45%3 291.137 668.1047.92合 计51 05643 100100%31 494.0951 056319.10产品成本还原计算表 表七成本项目还原前产品成本 本月生产还原分配率半成品成本还原还原后总成本还原后单位成本按第二步骤半直接材料38896÷45760=0.8531 492.5031 492.50196.83半成品38 89637 050成品成本结构进行还原燃料及动力5 6003 5102 983.508 583.5053.65直接工资3 8403 2502 762.506 602.5041.27制造费用2 7201 9501 657.504 377.5027.35合 计51 05645 76038 89651 056319.10按第一步骤半成品成本结构进行还原直接材料21 50031492.50÷43100=0.7306815 709.6215 709.6298.19半成品31492.50燃料及动力8 583.509 0006 576.1215 159.6294.75直接工资6 602.508 1005 918.5112 521.0178.26制造费用4 377.504 5003 288.257 665.7547.90合 计51 05643 10031 492.5051 056319.104、解答:固定制造费用差异190 0008 000×1.5×1246 000元其中:效率差异(10 0008 000×1.5 )×1224 000元生产能力利用差异(10 400×1.510 000)×1267 200元耗费差异190 00010 400×1.5×122 800元5、(1)应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因为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严重限制,无法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2)应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因为国家新出台的政策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虽然在被审计年度持续经营假设仍然合理,但这会使得注册会计师对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虽然公司已经做了充分披露,但注册会计师仍需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以提醒报表使用者关注。(3)应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因为公司的做法影响非常严重,使公司的财务报表编制不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6、注册会计师甲和乙应查找未入账的应付账款的审计程序如下:(1)检查D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未处理的不相符购货发票及有材料入库凭证但未收到购货发票的经济业务;(2)检查D公司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收到的购货发票,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3)检查D公司在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应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正确。六、论述题(本类题共25分,第1、2小题每题8分,第3小题9分。请将答案按考试题的顺序答在答题纸上)1、目前比较流行的收益计量方法有两种:一是资产负债观;二是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观,指通过对照前后期资产负债表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来确定企业在一定期间所实现的收益;所有者权益增加为利润,减少为亏损(但在此期间由所有者追加投资和分红引起的净资产变动除外;收入费用观,指通过设置收入、费用类账户,遵循配比原则计算当期利润,它以一定期间发生的交易或其他事项所产生的收入及费用之间的差额作为当期的收益。在收入费用观下,本期收益包括的内容,会计理论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当期营业观点和损益满计观点。(展开论述)2、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和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虽然都属于分步法,但两者之间仍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成本计算程序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在计算成本时是按产品的生产过程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及其成本,在最后步骤计算出完工产成品成本;而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只计算该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将各步骤应计入产成品成本的份额平行地加以汇总,才能计算出完工产成品的成本。2)各步骤所包括的费用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其每一步骤应分配的费用(第一步骤除外)既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也包括上一步骤转入的半成品的成本;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各步骤应分配的费用,只包括本步骤发生的费用,不包括上一步骤转入半成品的成本。3)完工产品的概念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的完工产品不仅包括最后步骤完工的产成品,而且还包括各步骤完工的半成品;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完工产品只包括最后步骤的完工产成品。4)在产品的概念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下的在产品是狭义在产品;而平行结转分步法下的在产品是广义在产品。5)提供的成本资料不同。逐步结转分步法下能提供各步骤所占用的生产资金数额。但在综合逐步结转分步法下不能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成本结构,有时需要进行复杂的成本还原;平行结转分步法下不能提供各步骤所占用的生产资金数额。但它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构成,不需进行成本还原。6)成本与实物的关系。在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成本与实物是相一致的,即半成品实物转入那个步骤,其成本也转入那个步骤;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成本与实物是不一致的,当半成品转入下一步骤加工时,其成本并不转入下一步骤。7)成本计算的及时性。逐步结转分步法除第一步骤外,其余步骤均需在上一步骤成本计算后才能进行,影响了成本计算的及时性。而平行结转分步法各步骤可以同时进行计算,加快了成本计算的速度。3、对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表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期后事项以审计报告日为界加以区分,是因为对于审计报告日之前发生的期后事项和审计报告日之后发生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不同。 对审计报告日之前发生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审计程序,以确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调整或披露的事项是否均已得到识别。 对审计报告日之后发生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没有责任实施审计程序或进行专门查询以进行识别。只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在财务报表报出前告知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才有责任进行审计,并考虑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对期后事项中的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是以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不同加以分类的。调整事项的主要情况出现在被审计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前,需要调整被审计财务报表;非调整事项的主要情况出现在被审计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之后,只需要在被审计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