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景观设计分析(共7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街道景观设计分析摘要: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城市的美和典型性往往通过它的街道景观来体现。文章结合我国当前城市街道景观文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设计原则、文化背景等方面提出我国街道景观的设计策略。关 键 词:街道景观设计 现状 对策一、城市街道景观设计文化特色现状 当前,在许多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人们都表现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极大关注,设计师更是积极地从城市的各种历史文化中挖掘和寻找能表达城市特色的要素,将其融入到街道景观设计之中。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街道的趋同性现代的城市街道,是“城市化”热潮的产物,大江南北总动员,开始现代化、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与城市之间,存在很多抄袭现象,城市的个性、传统文化在城市街道的体现和展示也越来越弱,城市的差异性越来越小,趋同性越来越大。如果不是街道两侧的店面、广告牌的提醒,你甚至不知你身在何处。2、城市街道的非“人性”人们在街头匆匆而过,忙着赶路,身边的街道对他没有吸引力,无法久留甚至歇息,更不可能长时间交流,而且还要时不时警惕身边的汽车。外地的来客在忙于寻找目的地,一天的游览疲惫不堪也很难找到一个歇脚处。在广场、城市火车站,你随时可以发现栅栏上、消防栓上,凡是任何能坐的物体上,都坐满各种人。“以人为本”更多的体现在拥有大面积草坪的绿地却无法进入以及城市街道的整齐美观上。城市街道缺乏有效的识别系统,对于外地或者外国游客来说,是真正的“异地”“异国”,难以快捷地辨认方向。3、城市街道的设计“空白”现代城市街道大多是城市化的产物,很多街头空间只是街道、建筑物的附加品,其中大部分街头空间没有经过专门的设计,缺乏场所功能。即使经过设计的街道,也由于设计的“速度性”及非专业性,大部分街道缺乏深度和特色。4、城市规划管理的“机械性”有的城市街道界面单一和缺乏特色,除了上述几点原因外,城市管理观念的滞后和管理方法的“机械”也是现代街道趋同和缺乏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街道的空间面貌,本应是城市控制详细规划和街区城市设计的产物;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至关重要。引导性强而具有弹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会鼓励开发商开发沿街地块时,预留一定的公共开敞空间,为市民提供公共休闲的场所,保证城市街道的变化和特色。但由于规划管理的实施,细节往往流于形式,而城市街道规划的道路红线“一刀切”机械式的管理,在开发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面前,现代街道两侧建筑整齐划一,空间没有变化。因而,也是导致城市道路景观单一性的原因。5、深层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表达不强 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将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景观中,这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历史文化现象非常繁杂,有形的历史文化即以物态形式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容易被人们所触知,而无形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有形的物体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和理解。因而表现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则是设计师更多地注重对那些可视的、有形的历史文化符号的借鉴和应用,而缺乏对那些形式背后所蕴含的深层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 6、忽视时代文化精神 城市街道景观首先是为当代人所使用的,它应满足当代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应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反映在景观设计中,就是要求城市街道景观要具有一定的时代文化精神。当前,有些设计师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表达历史文化时,一味地追求历史感,拘泥于传统的形式,而忽视了时代精神的体现,这样的景观很难为大众所真正使用或喜爱。比如现今某些城市中刮起的所谓“唐宋一条街”“明清一条街”等,和有些当地的历史人文环境格格不入。 7、街道文化景点堆砌 城市的历史文化最能体现城市特色,因而把城市的历史文化融入到城市的景观设计中,是彰显城市特色的重要途径。城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一般来说,城市历史愈悠久,历史文化积淀愈深厚。面对城市众多的历史文化,许多设计师往往想将它们全部都体现在城市景观中,以为这样才能显现出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如在某市街道景观规划设计中,设计师分别设计了三星堆文化区、蜀汉历史文化区、孔子文化区和古蜀道文化区四个景区,全部以历史文化为题材,共36个景点,这种又多又乱的做法给人以历史文化堆砌感。 8.传统景观消失,文化遗产、古迹遭到破坏,城市失去特色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城市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的却是传统景观及文化遗产频遭破坏的事件:如有的城市为了扩路,砍去街道两侧百年古树;传统民宅被成片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方盒子建筑楼群;新建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雷同、缺乏特色。城市传统景观、古迹是该城市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的形式反映,对于研究城市的历史发展、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传统景观、风景名胜又是一个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如今一些城市的公共空间景观因盲目建设而变得平庸、失去特色。 9、欧式化、模仿风现在有些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大量充斥着罗马廊柱、欧式建筑。许多正在建造的住宅小区,在语中喜欢打出“欧式典雅花园”“地中海风情”的时髦语言,甚至宣传要将某地建成东方的“法国的塞纳河”等。欧式广场、喷泉、拱廊、罗马柱等挤满了住宅区公共空间,似乎只有沾上欧式风格,才能提升环境景观品位。在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设计中,出现一些欧式风格的设计无可厚非。但是,一些潮流般的庸俗模仿,对我国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健康发展有害无益。二、街道景观文化缺失的原因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科技与生产的迅猛发展既促进了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给城市街道景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传统城市街道景观由于受到来自现代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的冲击正在逐步消失,导致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性不能得以表露;而适应新的城市生活、交往模式,新的价值观的城市街道景观发展方向尚在探索中,使目前一些城市的街道景观发展呈现无序混乱的局面。1.现代化交通工具造成的混乱传统的以街道为社会生活联系中心的社会结构萎缩了,以汽车交通为中心的城市街道不仅分割了城市空间,还扼杀了丰富的社会生活。这种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城市到处都是车辆,道路空间被交通工具所占有,沿街店铺又占用了部分人行道空间。第二,基于功能分区和交通组织的城市规划产生了长距离的通道和单一的社会空间,以往在街道上可能发生的复合的社会行为被规范到相应的、单一的空间与场所之中,街道的功能除了交通之外,所剩无几。第三,以汽车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上的偏差以及单调的规划设计手法导致了环境尺度体系的单一化,适合人体尺度的微环境景观被忽视,环境景观缺乏亲和力。2.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现代商业、交通的迅速发展造成城市符合人性尺度的传统公共空间的消失,丰富多彩的街道生活、传统商业以及由此维系的社区网络、邻里结构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讲求效率,追求流动的大尺度街道和体现纪念性与政绩的广场都反而使市民远离社会交往。有些城市原规划的道路红线已经无法满足交通的需要,都在拓宽道路。3.国际式建筑思潮的冲击20世纪初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对传统城市景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国际式”建筑的泛滥使城市景观的识别性正在逐步消失,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减弱。上海里弄石库门住宅是公认的居住文化象征,引入了西方城市的高效开发方式,将沪上三合院完美结合,创造出中西合璧的雅致外观。人们觉得可亲,不是生搬硬套西方的模式。 4.城市的土地利用与房地产业的开发 由于以“成本效益分析”为基础的私人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发展,及其对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同时又缺乏有效的社会制约机制,导致有价值而无经济效益的历史建筑、街区被高利润的房地产项目所取代。而正是这种简单的、大规模的开发改造导致传统城市街道景观风貌消失。安徽某市街道周边由于商业开发使沿街建筑遍布整条街道,街道底侧界面被密不透风地包围起来,形式较为呆板,和其推崇的山水之都的城市口号不甚相符。4.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标准化、特色化对文化特色的影响由于信息媒介的全球性传播及无孔不入的扩张力,使国际化、标准化、统一化成为新的时尚潮流,而这些都模糊了城市景观与社会、历史、文化之间的有意义联系,使不同地域文化、景观的独特价值被漠视。也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导致了大量的追求个人表现、纯理性、抽象性,远离历史、文化传统的建筑出轨,导致了城市街道景观的变异。5.城市景观设计的水准不足 有些城市的一些设计只是照搬外地建设的街道表面形式,而没有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对本地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挖掘不够,缺乏理性地去追求一些图案化的表面及所谓“后现代”的造型,使街道失去了地方特色。这和我们景观设计某些方面的不太规范有关。景观设计行业缺乏正确的引导,内部人员良莠不齐,甚至一些街道景观的设计并不是由专业人员来完成的,这也需大家尤其是规划部门的相关的重视。三、对策 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街道景观作为一种社会公共产品,应体现出社会对文化的追求和公众共同的历史文化价值观。街道景观只有正确把握和理解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才可能得到公众的认同。历史文化的最大价值,不仅在于其表现出来的形式,而在于其背后饱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只是从历史文化的形式中借鉴或模仿某些形式或片断并没有多大吸引力。这种方式只能满足人们一时的好奇心,而没有长久的感染力。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挖掘和表达历史文化,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某些历史文化形式的模仿或借鉴上,应注重对深层次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行为,因而在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同时要具有美感,体现出艺术性。1、街道设计手法多样化 传统街道界面空间,由于临街界面形态多样化,结构多样,空间层次丰富,加上临时建筑、构筑物的设置,使得街道空间层次丰富加上交通对汽车的依赖程度低,因此传统街道为市民生活的多样化和丰富度提供了可能性。现代城市的发展,建筑界面趋于几何形体化,且功能单一,导致街道界面单一。现代城市发展,应该多鼓励个性化、多样化的建筑界面,采用合适的建筑材料构筑临街的多层次、亲和性建筑,创造能令人产生兴趣、容纳多种活动的空间。同时注重对原有临街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避免因片面追求街道统一和城市发展对原有建筑的随意拆除。原有街道建筑的有效利用,能增加街道界面形态和街道空间的变化,同时能避免城市街道功能的单一性。在满足交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条件下,根据当地条件,适当增加场地高;建筑设计可考虑设计沿廊或者骑楼空间、建筑外侧设置悬挑蓬以及室外设置遮阳避雨的建筑小品或者构筑物,既方便市民室外出行活动。2、富含人情味的细部设计 人是环境的主体,环境的意义在于人的参与。道路设计应考虑从使用者的利益和需要,认真考虑每一个环节,表现人性化、人文化的关怀。街道细部设计直接反映城市个性和城市品质。街道铺装是街道最直观的界面。目前,国内街道人行道几乎清一色混凝土砖(水泥砖)的天下,这种材质相对经济实惠、施工方便。但在质感、铺装样式过于单一,各种级别道路几乎一致。道路铺装除了保证道路通行的基本功能外,应考虑材料的环保性、排水透气性,而且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调和、地域个性的表现。具体设计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石材,实现地面铺装丰富,铺装样式的变化可实现视线的有效引导,起地面标识的作用。街道上的井盖,各种市政变电箱也应该结合铺装、花坛及周边绿地广场的风格进行一定的装饰。例如日本城市对于这种细部装饰和设计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虽然是小小的方寸之地,可是日本各地政府都绞尽脑汁为井盖大做文章。很多地方选择了本地著名的建筑或街道做图案。作为历史名城的大阪是欣赏樱花的好去处,大阪市的井盖上描绘的就是樱花怒放的盛况。长野县有一条富有北国风情的街道,被评为古建筑保护群,他们的井盖上就是小桥流水、古楼林立,连街道的名字“海野宿”都一丝不苟地刻了上去。街道细部还包含道路缘石,排水沟、绿地防护栏、街灯、雕塑、座凳等道路附属物。在设计,除了注重这些细部的基本功能外,还应该考虑耐久性、美观性。3、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城市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城市环境的核心是人,基础是自然环境。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与人交流的地方,公共空间或景观不是只让人展示的,而是供人使用,让人参与到其中的,离开了人的活动、和精神,公共空间景观便失去了意义。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景观及公共设施的布局与尺度要符合人的视觉观赏位置、角度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座椅的摆放位置要考虑人对私密空间的需要;要根据婴幼儿、成年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充分考虑到老人及残疾人对景观环境的特殊需要,并落实在休息区、座椅尺度、专行道、坡道、盲文标志、专用公厕等细部设施的设计中,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真正成为大众所喜爱的休闲场所。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城市景观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追求的是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一种协调关系。发展必须以保护自然和环境为基础,在注重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对自然和环境予以充分的考虑,使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关系始终处于平衡或协调状态。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景观设计中,要对自然景观资源和传统景观资源加以合理保护与利用,不应在建造新的城市环境景观时以破坏自然景观资源为代价,应以自然景观资源、传统景观资源为设计基础,创造出既有自然特征,又有历史延续性,同时具有现代性的公共环境景观。规范人类资源开发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公共景观设计的一项重要原则。5、保护和发展文化景观的原则随着我国大规模的城市和村镇改造,一些文化景观遭到严重的破坏,对文化、风俗延续产生不利的影响,景观风格趋同化使具有民族及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日趋减少。民族文化的继承性是民族文化得以保存和延续的根本。在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过程中,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设计中,防止人为地割裂文化历史,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特征,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具有重要的作用。6、城市街道景观建设要充分体现城市道路的人文美城市道路的人文之美是指通过城市街道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氛围所反映出来的一种文化美感。文化的表层是物即人类一切劳动包括艺术劳动的物化形态;中层是心物结合;深层即心即属于这一文化整体的社会群体心态,包括群体的伦理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民族性格、宗教感情、审美趣味,它离物较远,却是在精神的物化过程中决定物的根本。因此,作为城市街道景观,它的人文美不可避免地应与周围的其他建筑构成整体人文景观来体现,所以无论人们是游好莱坞的星光大道,还是走南京的夫子庙街,曲埠的孔府街等,都能感受到这些街道所反映出来的所在国家特有的城市道路人文美感。 四、结束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也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城市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城市道路是重要部分;在主要关注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城市交通的大工程同时,绝不应忽略城市街道人性化设计。需要从前提控制规划、建筑规划考虑并预留足够场地,到后期道路、建筑、景观细部设计,都应遵循生态、人性、个性、细节的原则,更多从行人的角度和心理需求出发,本着关注、关爱的心态,来观察、来设计我们的城市。街道设计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规划部门、设计者协调和合作,亦需要我们多思考,多关注,把我们的视野逐渐“缩小”,从基础做起,方能营造出富有城市特色、有序健康、人性化的城市街道景观。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