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假字的Stroop效应汉字部件对颜色命名的影响(共6页).docx

    • 资源ID:16752978       资源大小:25.2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假字的Stroop效应汉字部件对颜色命名的影响(共6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假字的Stroop效应:汉字部件对颜色命名的影响 xxx (xxx,xxxxxxx) 摘要 通过变化上、中、下部件而制作的假字,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共25名大学生参加这个实验,探究汉字部件Stroop效应。结果发现:由“ 黄 ”两字不同部件所构成的假字不会分别影响对黑、黄的颜色命名,汉字部件Stroop效应有待进一步检验。 关键词 Stroop效应 假字 颜色命名1 引言如果以颜色字为基本结构,变化其左、右部件或上、下部件而造出的假字,它们能促进相应颜色的命名吗?假如出现Stroop的促进效应,那么不同的部件是否所起的作用有不同?这 就是本研究所探讨的问题。Stroop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 Stroop于1935年发现,当命名用红墨水写成的有意义激物“绿”和无意义刺激物“XX”时,发现命名前者的时间比命名后者要 长得多。这种同一刺激颜色信息(红)与词义信息(绿)相互发生干扰的现象,就是著名的Stroop 效应J。后来,他把字词和物体(色)两个刺激维度合二为一创造出一种喜剧性的反应冲突情景。当要求被试命名单词的颜色时,被试的反应时会受到单词意义影响。不一致条件(如黑色的“绿”字)下的反应时会比控制条件(如黑色的“贯”字)下的反应时长,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Stroop干扰效应;而一致条件(如黑色的“红”字)下的反应时会比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短,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Stroop促进效应。关于Stroop效应理论解释目前有平行分布式加工模型、相对加工速度理论、自动化理论、Logan的平行加工模型等五种理论模型。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汉字部件作用特点的研究,二是拼音文字中非字文字识别的大量研究表明,文字识别的特点,依赖于文字的结构。韩布新,林仲贤研究发现,汉字部件和英文字母在字词识别中的作用和地位有许多的共同点,有认知对应的关系,但是不能硬性地等同类比。彭聃龄等(1997)在研究中发现,不同频率的部件对汉字的识别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即汉字的右部件在汉字识别中似乎起更大的作用。丁盛国(2004) 等研究了汉字部件的启动效应。Traft和 zhu的研究表明,左部件频率对字汇判断反应时不产生影响,而右部件却有作用;另一方面,对假字的反应均受到上下部件的频率(即真部件或假部件)的影响。由此认为,汉字的上下部件均参与了激活词素的层表征的加工,这种加工是按照从左至 右的顺序进行,即左部件先于右部件被激活。彭聃龄、王春茂 (1997) 的研究发现部件影 响汉字识别,与笔画数效应相比,部件效应似乎要弱一些。它 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低频字中。上 述结果说明,部件也是汉字识别的一个单元。与笔画的特征分析相比,部件分析发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这种分析只有在识别低频字时才起作用。Mason (1975) 研究了拼音文 字 中字母的位置频率对英文单词识别的影响。研究表明,字母的位置频率提供了多余性信息,因而是英文识别的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Sevald,Dell和Cola(1995)发现当要求被试在4 秒钟的时间内重复两个英语非词时,相同框架结构的刺激明显的易化作用。Meijer(1996)发现当一个听觉启动词在结构上与目标词匹配时,那么将促进目标词由英语向荷兰语的转换。Berent,Bouissa和Tuller(2001)考察了在印刷体的非字识别中框架的作用,即目标再认,由于框架结构相似与否而不同。最近,Berent 和Marom (2005)在运用 Stroop任务研究被试对字体组成结构的敏感性时 发现,字体结构对颜色命名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并且证实了读者能自动地、 集中地加工印 刷的字体结构。Roberts和 Besner研究了Stroop的稀释效应。结果发现。当一个色或一个着色的非词固定地出现或一个色词在侧面出现时没有发现Stroop效应的产生, 而与干扰色词相比,当一个色块固定的从干扰的色词区域显示时却发现了显著的Stroop应,他们的研究指出,实验材料固定地从干扰色词的位置出现,那么干扰色词没有被加工,也就是材料加工的有限性和特殊性。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有自己的特点。陈曦和张积家采用色词干扰的研究范式,考察了汉字词形、音、义信息的自动激活对色词颜色命名的影响。结果表明,颜色词的同形假字、同音诃和语义上有联系的词都对色词的颜色命名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来自无意识的平行加工的过程,说明汉字词的形、音、义信息都存在自动激活的现象。刘海燕 、陈俊和肖少北(2012)通过两个实验考查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对颜色一物体Stroop效应的影响。考查颜色一物体(图片)Stroop效应。结果表明颜色典型性差异显著,命名图片的颜色和图片的名称都产生显著的颜色一物体Stroop 效应。命名物体(图片)时,命名类型不显著;颜色典型性差异显著。命名物体(图片)名称时,未产生颜色一物体 Stroop易化效应,但产生干扰效应。命名物体(图片)颜色时,既产生颜色一物体Stroop易化效应,亦产生干扰效应。命名物体(词语 )时,命名类型差异显著,颜色典型性差异显著。命名词语名称时,物体颜色典型性差异不显著,未产生颜色一物Stroop效应;命名词语的颜色时,产生颜色一物体Stroop效应 。因此,本实验的问题是通过变化部件所形成的假字是否能引起Stroop效应呢? 同时,如果存在汉字部件的Stroop效应,那么不同的部件是否有不同作用? 我们尝试以不同颜色字为基本框架,操纵上 、中、下部件组成与颜色字相同结构的假字,来考察它们对颜色命名的影响。实验目的探索由“黄”字上下部件构成的假字的部件的变化是否产生Stroop效应。2方法 2.1 被试 25名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包括15名男生、10名女生,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非色盲。均为右利手。以前没有参加此类实验。他们均为自愿为原则,无偿实验。2.2 仪器与材料 实验材料为人造假字(4 * 4cm的图片 )。人造假字是采用WindowsXP系统附件TrueType 造字程序制作,字体为仿宋体。人造假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简称上部件变化)是将“黄”的上部“草”字头部分用其他的部件来代替; 第二部分(简称中部件变化)是将“黄” 字的中间部分的“由”用其他的部件所代替; 第三部分(简称下部件变化)是将“黄”下部分“八”用其他部件所代替。每个假字有两种颜色:黑色和黄色。然后用PhotoShop50 软件将这些假 字 制作成4 * 4cm 的图 片,共10 * 6 =60张图片。2.3 程序 按照标准的Stroop程序,自编实验程序。实验在计算机上完成。实验指导语为“本实验所采用的字均是假字,现在要求你对颜色进行命名,当你看到所显示的字体的颜色是黑色时,左手按下“F”键,当你看到字体颜色是黄色时,右手迅速按下“J” 键,要求又快又准”。为了平衡被试间按键反应,实验程序分为两个trial,第一个trial的指导语是,当看到所显示的字体的颜色是黑色时,左手按下“F”键,当看到字体颜色是黄色时,右手迅速按下“J”键;第二个trial是,当看到所显示的字体的颜色是黑色时,右手按下“J”键,当看到字体颜色是黄色时,左手迅速按下“F”键。在实验之前先让被试进行练习,熟悉实验程序。首先在屏幕中央出现一个“+”号 (屏幕背景是黑色),然后随机呈现有假字的图片,要求被试迅速做出按键反应。每张图片显示时间为100毫秒,2s后出现下一张图片。被试距离计算机屏幕约 50cm,与屏幕垂直。在显示了300张图片后,给被试23分钟的时间休息。电脑自动记录被试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3 结果与分析共有25名被试参加了实验。剔除按键反应错误的数据率和辨别反应在平均数3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此外的所有数据录入SPSS17.0 软件, 对被试判断反应时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 。 表 2 被试对汉字命名的反应时和标准差(ms)颜色类型 结构变化类型 上部 中部下部黑色492.19±79.48503.71±77.02477.53±103.85黄色473.97±106.99475.18±84.87456.73±87.20 以被试的反应时为因变量,以词汇的颜色类型(黑色、黄色)和词汇部件变化类型(上边变化、中边变化、下部变化)为自变量,进2×3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假字的颜色类型的主效应不显著,F(1,24) = 3.74,p>0.05,偏2=0.14;结构变化的主效应不显著,F(1,24) =1.28,p>0.05,偏2=0.11。词汇的颜色类型与词汇部件变化类型的交互效应不显著,F(1, 24)=0.09,p>0.05,偏2=0.01。4 讨论 按部件位置来看,汉字整体框架可分为上中下结构。按上中下结构组成的假字,其结构的变化不会影响被试对汉字的命名。这个结果反映了汉字的整体框架作用不是很显著。按不同的颜色类型(黑色、黄色)组成的假字,其颜色不会影响被试对汉字的命名。这个结果反映了不同颜色(黑色和黄色)在假字的情况下,可能不存在Stroop 效应。说明汉字的整体框 架在某种情况下,是不能引起Stroop的促进效应。同时构成假字的上、中、下部件在Stroop的促进效应中所起的作用大致是一样的。与原来的复制实验的原文结果不一样,原因如下:1、本次实验没有按照实验要求那样剔除按键反应错误的数据和辨别反应时在平均数 3个标准差之外的极端数据。所以可能有些极端的数据会污染整体的实验结果。2、对于实验的颜色命名的名称而言,仅对词语加工到语义水平,词语隐含颜色信息所起的作用较小,是在加工的稍晚期。所以命名词语的名称时未产生颜色一物体Stroop效应。 3、没有对实验一些额外变量进行额外的控制,例如被试的地域、年龄、精神状态;环境变量例如光线、时间、噪音;作为主试的我,没有好好的规范自己的指导语,甚至会暗示和控制被试的行为,这是十分不符合实验规范的。 4、本次说明假字在Stroop条件下仍然能够影响对颜色的命名这个假设在某种情况是不成立。在某种情况下,汉字假字Stroop促进效应在某种情况不是因为因为中文假字的框架结构 ,即按照汉字的上下部件的不同排列顺序不会影响被试对汉字的命名。根据汉字本身颜色的特点及假字的上下部件构成方式来看,起作用的因素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5、结果分析得,在汉字特殊结构中,上部、中部和下部部所包含的信息对被试的识别大致一样,对其进行认知加工所需要的时间也大致相同,但是,我们只研究知道了黑黄两种颜色的假字的部件变化的影响因素,但是具体的其颜色命名时,大脑中所传递的传递信息的速度和形式? 这需作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5 结论通过左、右部件采用两因素被试内设计,考察汉字Stroop效应是否存在。结果发现:(1)“黑”、“黄”两种不同颜色类型所构成的假字不影响对人们对汉字的颜色命名。(2) 不同的上下部件变化对假字不会影响人们对汉字的命名。 故结论是汉字的部件变化对汉字的命名是不会造成影响的。6 参考文献 刘海燕,陈俊,肖少北.材料类型和颜色典型性影响颜色一物体Stroop效应,心理科学,2012,35(3):619623.王才康,Stroop其人和Stroop效应,心理科学,1994,17(4):232236.Maclod CM,Half a century of reseach on Stroop effect,An in teg rative review,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1,10 9(2):1632033.Cohen JD,Dunbar KN,McClell and JL,On the Controlof Automatic Processes:A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Account of the Stroop Effect.Psychological Review,1990,97(3 ):332361.韩布新,林仲贤.论汉字部件与英文字母的认知对应关系.心理科学,1995,18:334336.彭聃龄,汉语信息加工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20年研究工作的回顾.当代语言文学,2004,6 (4 ):302320.DiIlg GS Peng DL,Taft M.The nature of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radicals in Chinese:A priming studyJournal of Expcrimem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 ition ,200420:530539.Taft M,&Huang J,Zhu XP The influece of character frequency on word recognition process in Chines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1,40:12401253.彭聃龄、王春茂汉字识别的基本单元来自笔画数效应和部件数效应的研究心理学报,1997,(1):816.Mason M,Read in gability and letter search time:Effect so forth o-graphic structure defined by sing letter position frequencyJournal of Experimet Psychology General,1975,104:46166.Sevald,&D el l G,Cole JSyllable structure in speech production:Are syllables chunks or schema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5,34:807820.Meijer PSupraseg mental structures in phonolocal encoding:The CV structure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1996,35:8 40853.Berent I,&Bouissa R,Tuller BThe effect of shared structure and content on reading non words:Evidence for a CV skelet on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earning,Memory,and Cognition,2001,2710 421057.Berent I,Marom Mkeletal Structure of Printed Words:Evidence From the Sroop Task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Pecepfion and Performance,2005 ,31(2):328338.Roberts MA,&Besner DStroop Dilution Revisited:Evidence for Domai nSpecific, LimitedCapacity ProcessingJournal of Psychology:Human Peception and Performance,2005, 31(1):313.专心-专注-专业

    注意事项

    本文(假字的Stroop效应汉字部件对颜色命名的影响(共6页).docx)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