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共38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制度吴春立通化一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二零一三年三月目 录第一章 制度内容及适用范.3第二章 图纸自审制度.3第三章 图纸会审制度.4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8第五章 和送检制度12第六章 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13第七章 技术交底制度.14第八章 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养护制度18 第九章 技术核定(设计变更)制度.20 第十章 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21 第十一章 技术复核制度.22第十二章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24第十三章 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26第十四章 施工技术总结.27第十五章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29第十六章 工程技术档案制度.30第十七章 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31第十八章 质量管理制度.32施工现场技术管理第一章 制度内容及适用范本制度主要内容为:1、图纸自审制度;2、图纸会审制度;3、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4、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5、技术交底制度;6、技术核定制度;7、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8、技术复核制度;9、隐蔽工程验收制度;10、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11、施工技术总结;12、技术标准管理制度;13、工程技术档案制度。本制度适用与通化一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各项目工程的技术管理。第二章 图纸自审制度 一、图纸自审由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负责组织。 二、接到图纸后,项目经理部主任工程师应及时安排或组织技术部门有关人员及有经验的老工人进行自审,并提出各专业自审记录。 三、及时召集有关人员,组织内部会审,针对各专业自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进行讨论,弄清设计意图和工程的特点及要求。 四、图纸自审的主要内容: 1、各专业施工图的张数、编号、与图纸目录是否相符。 2、施工图纸、施工图说明、设计总说明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三者有无矛盾。 3、平面图所标注坐标、绝对标高与总图是否相符。 4、图面上的尺寸、标高、预留孔及预埋件的位置以及构件平、立面配筋与剖面有无错误。 5、建筑施工图与结构施工图,结构施工图与设备基础、水、电、暖、卫、通等专业施工图的轴线、位置(坐标)、标高及交叉点是否矛盾。平面图、大样图之间有无矛盾。 6、图纸上构配件的编号、规格型号及数量与构配件一览表是否相符。 五、图纸经自审后,应将发现的问题以及有关建议,做好记录,待图纸会审时提交讨论解决。第三章 图纸会审制度一、图纸会审目的了解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专业之间的矛盾等,尽最大可能解决在工程开工之前。 二、会审参加人员有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内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三、会审时间一般应在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特殊情况也可边开工边组织会审(如图纸不能及时供应时)。 四、会审组织 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项目部应根据施工进度要求,督促业主尽快组织会审。 五、会审内容 1、审查施工图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有关规定。 2、审查施工图的基础工程设计与地基处理有无问题,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 3、审查建设项目坐标、标高与总平面图中标注是否一致,与相关建设项目之间的几何尺寸关系以及轴线关系和方向等有无矛盾和差错。 4、审查图纸及说明是否齐全和清楚明确,核对建筑、结构、上下水、暖卫、通风、电气、设备安装等图纸是否相符,相互间的关系尺寸、标高是否一致。 5、审查建筑平、立、剖面图之间关系是否矛盾或标注是否遗漏,建筑图本身平面尺寸是否有差错,各种标高是否符合要求,与结构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 6、审查建设项目与地下构筑物、管线等之间有无矛盾。 7、审查结构图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中是否有钢筋明细表,若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砼关于钢筋构造方面的要求在图中是否说明清楚,如钢筋锚固长度与抗震要求长度等。 8、审查施工图中有哪些施工特别困难的部位,采用哪些特殊材料、构件与配件,货源如何组织。 9、对设计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可能性和应采用的必要措施进行商讨。 10、设计中的新技术、新结构限于施工条件和施工机械设备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等因素,要求设计单位予以改变部分设计的,审查时必须提出,共同研讨,求得圆满的解决方案。 六、会审程序 1、会审由建设单位召集进行。并由建设单位分别通知设计、监理、分包协作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分包的由施工单位通知)参加。 2、会审分“专业会审”和“综合会审”,解决专业自身和专业与专业之间存在的各种矛盾及施工配合问题。无论“专业”或“综合”会审,在会审之前,应先由设计单位交底,交待设计意图、重要及关键部位,采用的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的作法、要求、达到的质量标准,而后再由各单位提出问题。 3、会审时,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提出自审时的统一意见并作记录。会审后整理好图纸会审记录,由各参加会审单位盖章后生效。 4、根据实际情况,图纸也可分阶段会审,如地下室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水电暖等:当图纸问题较多较大时,施工中间可重新会审,以解决施工中发现的设计问题。 七、会审记录内容 1、工程项目名称(分阶段会审时要标明分项工程阶段)。 2、参加会审的单位(要全称)及其人员名字(禁止用职称代替)。 3、会审地点(地点要具体),会审时间(年、月、日)。 4、会审记录内容: 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设计图纸提出的存在矛盾、问题、由设计予以答复修改的。(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要附图说明) 2)施工单位为便于施工,施工安全或建筑材料等问题要求设计单位修改部分设计的会商结果与解决方法。(要注明图别、图号,必要时附图说明) 3)会审中尚未得到解决或需要进一步商讨的问题。 4)列出参加会审单位名称,并盖章后生效。 八、会审记录的发送 1、盖章生效的图纸会审记录由内业技术人员移交给项目资料员,由资料员发送。2、会审记录发送单位1)建设单位(业主)2)设计单位3)监理单位 4)项目部:技术、质安、经营预算、工程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有关队(班组)、预算员,资料员自存三份作交工资料用。第四章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编制与管理一、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单位工程具体指导施工的文件,也是工程编制月、周作业计划的基础,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作业设计的依据。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现行和合同规定的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2、按照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政策、技术标准、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操作规程,采用施工技术的先进性、针对性、适用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体现技术先进、组织严密、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同时内容简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和醒目易懂。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好技术、物资资源、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4、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计划协调技术和系统分析方法安排施工进度。积极开发计算机的推广和应用。合理安排季节性施工的工程项目,保证施工活动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5、结合现场及项目部实际情况,开展方案对比,选择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流向、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组织措施等。 6、尽量减少临时设施,采用动态管理等方法,合理储存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科学地布置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做到文明施工。 7、执行计量管理法和程序文件,加强计量器具、数据管理,使用法定的计量符号、单位。 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部门和责任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组织项目部内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的技术部门参加编制,生产、设备、材料、预算等部门需要提供有关资料时,必须密切配合。2、由项目内业技术员或技术负责人自行确定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目录,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定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参加编制人员进行分工,规定完成时间。 3、各编制人员完成各自的编写任务后,由内业技术人员汇总初稿,交项目技术负责人。4、项目技术负责人接到初稿后,组织编制人员、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对初稿进行讨论,提出修改建议和需要增加的内容等。5、公司技术部门对初稿进行修改后定稿。四、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核和报批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以通化一建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大纲(试行)中规定格式、顺序、内容及要求来组织编写。2、一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3、大型或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由公司组织编写,总工程师进行审核批准。五、施工组织设计的修改变更 由于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有重大变更,实施单位要及时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修改、补充,并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执行。六、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 1、经过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在开工前应进行交底。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介绍工程特点、施工部署、任务划分、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各项管理措施、平面布置等。2、交底手续应标明时间、地点、交底人签字,保存记录并归档。七、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发放范围及管理 1、经批准后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技术部门发放给项目三份及有关专业人员、专业施工队。 2、项目资料员收到技术部门发来的施工组织设计后,列表登记发放,发放范围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内业技术人员、资料员等。第五章 和送检制度和送检制度,是指在承包单位按规定自检的基础上,在、的试验检测人员见证下,由施工人员在现场取样,送至指定单位进行试验。一、见证试验范围1.用于的混凝土、试件; 2.用于的主要;3.用于工程的主要原材料质量; 4.、材料试验;5、和认为必要的其它试验项目。 二、见证要求: 1.见证试验室必须通过省(或省以上)技术监督局对计量(CMA)和质量(CMC)认证,并且有省(或省以上)质监部门颁发的乙级(含乙级)以上试验检测资质证书的试验室。 2.必须持有试验检测资格证书,对见证样品的代表性、真实性负责。 3.试样或其包装上应作出标识、封。标识和封应标明样品名称、样品数量、工程名称、取样部位、取样日期,并有取样人和签字。 4.承担有见证试验的试验室,在检查确认试样上的见证标识、封无误后方可进行试验,否则应拒绝试验。5.见证试验报告单必须由见证人签名盖章,而且加盖“见证试验”专用章。第六章 施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与管理 一、施工作业指导书以施工难度较大、技术复杂的分部分项工程或新技术项目为对象编制的,是具体指导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 二、施工作业指导书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为编制依据,按不同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技术先进、管理科学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方法,是对施工组织设计的进一步细化。 三、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内业技术人员以及有关人员参加编制。四、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并督促实施。五、分部分项工程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内容1、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2、施工进度计划。 3、劳动力计划及劳动组织。 4、机具设备计划,特别是主要施工机具。5、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6、技术组织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雨期、冬期、施工技术措施、降低成本技术措施。 六、经批准后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由内业技术员交资料员登记发放。 七、施工作业指导书的发放范围:技术、质检、生产、安全、项目技术负责人、内业技术人员、有关施工队及工长、资料员自留存档等。第七章 技术交底制度一、在工程正式施工前,通过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和工人,熟悉和了解所承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结构工程难点及施工操作要点以及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二、项目技术交底分三级: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必要时扩大到班组长)并做好记录;专业技术员向班组进行分部分项工程交底;班组长向工人交底。 三、技术交底范围划分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经批准后,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向项目全体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交底参加人员也可扩大到班(组)长,视具体情况确定。 2、专业队技术员对班(组)技术交底,是各级技术交底的关键,必须向班(组)长(必要时全体人员)和有关人员反复细致地进行。 3、班(组)长向工人技术交底;班(组)长应结合承担的具体任务向班(组)成员交待清楚施工任务、关键部位、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分工及配合、安全等事项。 四、技术交底的要求 1、除领会设计意图外,必须满足设计图纸和变更的要求,执行和满足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质量评定标准和建设单位的合理要求。 2、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均须作技术交底,对一些特殊的关键部位、技术难度大的隐蔽工程,更应认真作技术交底。 3、对易发生质量事故和工伤事故的工种和工程部位,在技术交底时,应着重强调各种事故的预防措施。4、技术交底必须以书面形式,交底内容字迹要清楚、完整,要有交底人、接受人签字。 5、技术交底必须在工程施工前进行,作为整个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五、技术交底的内容 1、项目部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2)重点单位工程和特殊分部项工程的设计图纸;根据工程特点和关键部位,指出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必须采取的技术措施。 3)重点单位工程总记与交叉作业过程中如何协作配合,双方在技术上措施上如何协调一致。 4)本单位初次采用的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的操作方法以及特殊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5)土建与设备安装工艺的衔接,施工中如何穿插与配合。 6)交待图纸审查中所提出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7)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中的关键问题。 8)冬、雨期特殊条件下施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 9)技术组织措施计划中,技术性较强,经济效果较显著的重要项目。2、施工对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 1)施工图纸。 2)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3)重要的分部(项)工程的具体部位,标高和尺寸,予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及规格。 4)土建与水、电、暖、设备安装之间,各工种之间,队与队之间在施工中交叉作业的部位和施工方法。 5)流水和立体交叉作业施工阶段划分。 6)重要部位,冬、雨季施工特殊条件下施工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7)保证质量、安全的措施。 8)单位工程测量定位,建筑物主要轴线、尺寸和标高。 9)现浇砼、承重构件支模方法、拆模时间等。 10)预制、现浇构件配筋规格、品种、数量和制作、绑扎、安装等要求。 11)管线平面位置、规格、品种、数量及走向、坡度、埋设标高等。 12)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图。 13)砼、砂浆、玛蹄脂、防水、绝缘、防腐材料和耐火胶泥等配合比及试件、试快的取样、养护方法等。 14)焊接程序和工艺。 15)打桩、构件校正、试水记录、砼冬期施工和沥青胶的测温记录,设备开箱、设备试运转记录、测试打压记录等填写方法。 六、技术交底记录的归档,实行谁负责交底,谁就负责填写交底记录并负责将记录移交给项目资料员存档。第八章 混凝土、砂浆试块制作养护制度一、 取样必须要有代表性。自拌混凝土取样时必须要等充分搅拌均匀后再取样,取样量应大于制作量,取出后应再次拌合均匀后再制样;商品混凝土取样应在罐车四分之一到四分之三之间在出料口直接接样,不能用铲子随便铲样,否则将直接造成所取样品不均匀(多是石子偏多)、无代表性,将导致混凝土试件强度异常。取样量应大于制作量,取出后应再次拌合均匀后再制样。二、制作试件的试模必须规则。混凝土钢试模使用一定时间后将会变形,包括直角度、平整度等,尤其是平整度对混凝土试件强度影响最大。因此当发现试模不规则或制作的试件明显不平整时应及时更换新的试模,避免因试模不规则导致试件强度异常。另外要严格按照规范根据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选用砼试模规格,坚决杜绝随意采用混凝土试模,如有的自拌混凝土最大粗骨料粒径都已经超过40了,为了省事还采用100规格试模,这样极易导致混凝土试件强度异常,一般将偏低。三、制样必须规范。混凝土装模时应采用瓢类工具装模,不能采用铁抹子、平口铲装模,这样就像用筷子夹稀饭将使用装入的混凝土石子偏多,直接导致强度超高;要杜绝制作试件时再人为往混凝土中添加石子的错误做法,这样更是直接导致混凝土试件强度超高。振捣时如采用手提式振动棒振捣,则一次性装入,避免过振;人工插捣一般分两层装入,分层插捣,确保振实;商品混凝土建议最好采用人工插捣。试件成型后一般应分两次收面,做好早期养护,防止失水,尤其是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四、养护要规范及时。混凝土拆模后应及时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养护,对于需标准养护的试件应在拆模后尽快送到检测机构进行标准养护,如确实来不及应做好保湿保温早期养护(比如放在湿砂中养护是比较好的一种方式),避免因早期失水或低温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尤其是冬夏两季,另外高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影响更甚。同条件养护试件在拆模后除早期同构件一起浇水养护外,后期也应同构件一样在空气中自然养护,如果人为放在水池中或湿砂中养护将直接导致其强度偏高。等效养护龄期可按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d时所对应的龄期,0及以下不计入;等效养护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五、砂浆试件取样制作同上。尤其要注意取样后一定要搅拌均匀后再装模,避免试件强度差异过大而检测结果导致无效。 第九章 技术核定(设计变更)制度 一、凡在图纸会审时遗留或遗漏的问题以及新出现的问题,属于设计产生的,由设计单位以设计变更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有关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属建设单位原因产生的,由建设单位通知设计单位出具工程变更通知单,并通知有关单位。监理单位)。二、在施工过程中,因施工条件、材料规格、品种和质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合理化建议等原因,需要进行施工图修改时,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核定(变更设计)单。 三、技术核定单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填写,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重大问题须报公司总工审核,核定单应正确、填写清楚、绘图清晰,变更内容要写明变更部位、图别、图号、轴线位置、原设计和变更后的内容和要求等。四、技术核定单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送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办理签证,经认可后方生效。 五、经过签证认可后的技术核定单交项目资料员登记发放施工班组、预算员、质检员;技术、经营预算、质检等部门。 第十章 单位工程施工记录制度 一、单位工程施工记录是在建工程整个施工阶段,有关施工技术方面的记录;在工程 竣工若干年后,其耐久性、可靠性、安全性发生问题而影响其功能时,是查找原因,制定维修、加固方案的依据之一。 二、单位工程施工记录,由项目部各专业责任工程师负责逐日记载,直至工程竣工,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以保证其完整性。三、单位工程施工记录的主要内容 1、工程的开、竣工日期以及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起止日期,技术资料供应情况。 2、因设计与实际情况不符,由设计(或建设)单位在现场解决的设计问题及施工图修改的记录。3、重要工程的特殊质量要求和施工方法。4、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特殊措施的施工方法。 5、质量、安全、机械事故的情况,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的记录。6、有关领导或部门对工程所作的生产、技术方面的决定或建议。 7、气候、气温、地质以及其它特殊情况(如停电、停水、停工待料)的记录等。 四、施工记录的记载方法 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各分部工程施工完成后,将逐日记录的施工、技术处理等情况加以整理,择其关键记述,填写在单位工程施工记录表上,并经主任工程师或技术科有关负责人审核是否确实,并签名后,纳入施工技术资料存档。 第十一章 技术复核制度 一、在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的和影响全面的技术工作,必须在分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进行复核,以免发生重大差错,影响工程质量和使用。当复核发现差错应及时纠正,方可施工。二、技术复核的主要内容 1、建筑物的位置和高程:四角定位轴线(网)桩的坐标位置,测量定位的标准轴线(网)桩位置及其间距,水准点、轴线、标高等。 2、地基与基础工程设备基础:基坑(槽)底的土质;基础中心线的位置;基础底标高、基础各部尺寸。 3、砼及钢筋砼工程:模板的位置、标高及各分部尺寸、预埋件、预留孔的位置、标高、型号和牢固程度;现浇砼的配合比、组成材料的质量状况、钢筋搭接长度;预埋构件安装位置及标高、接头情况、构件强度等。 4、砖石工程:墙身中心线、皮数杆、砂浆配合比组砌方法、构造要求等。5、屋面工程:防水材料的配合比,材料的质量、坡度、细部做法等。 6、钢筋砼柱、梁、屋架、吊车梁以及特殊屋面的形状、尺寸、标高等。 7、管道工程:各种管道的标高及其坡度;化粪池、检查井底标高及各部尺寸。 8、电气工程:变、配电位置;高低压进出口方向;电缆沟的位置和方向;送电方向。 9、工业设备、仪器仪表的完好程度、数量及规格,以及根据工程需要指定的复核项目。 三、技术复核记录由所办复核工程内容的技术员负责填写,技术复核记录应有所办技术员的自复(原始)记录,并经质检人员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署复查意见和签字。四、技术复核记录必须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办理。 五、技术复核记录由所办技术员负责交项目资料员,资料员收到后应进行造册登记后归档。 第十二章 隐蔽工程验收制度 一、凡隐蔽工程都必须组织隐蔽验收。一般分部(项)隐蔽工程由施工队长(技术员)组织验收,邀请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派人参加;重要的请项目部主任工程师和技术科、治安科参加。二、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是工程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隐蔽工程经三方共同验收后,应及时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隐蔽检查记录由技术队长(技术员)或该项工程施工负责人填写,工程处质检员和建设单位代表共同回签。 三、不同项目的隐蔽工程,应分别填写检查记录表应复印一式四份归档。四、隐蔽工程项目及检查内容 1、地基与基础工程:地质、土质情况、标高尺寸、坟、井、坑、塘的处理。基础断面尺寸,桩的位置、数量、打桩记录、人工地基的试验记录、坐标记录。 2、钢筋砼工程: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形状、焊接尺寸、接头位置、除锈情况,预埋件的数量及位置,预应力钢筋的对焊、冷拉、控制应力、砼、砂浆标号及强度,以及材料代用等情况。 3、砖砌体:抗震、拉结、砖过梁配筋部位品种、规格及数量。 4、木结构工程:屋架、檩条、墙体、天棚、地下等隐蔽部位的防腐、防蛀、防菌等处理。 5、隐蔽工程:构造及做法。 6、防水工程:屋面、地下室、水下构筑物的防水找平层的质量情况、干燥程度、防水层数、沥青胶的软化点、延伸度、使用温度,屋面保温层做法,防水处理措施的质量。 7、水暖卫暗管道工程:位置、标高、坡度、试压、通水试验、焊接、防锈、防腐、保温及预埋件等。 8、锅炉工程:保温前胀管情况,焊接、接口位置,螺栓固定及打压试验等。9、电气线路工程:导管、位置、规格、标高、弯度、防腐、接头等,电缆耐压绝缘试验、地线、地板、避雷针的接地电阻。 10、完工后无法进行检查、重要结构部位及有特殊要求的隐蔽工程。 五、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的填写内容 1、单位工程名称,隐蔽工程名称、部位,标高、尺寸和工程量。 2、材料产地、品种、规格、质量、含水率、容重、比重等。3、合格证及试验报告编号。4、地基土类别及鉴定结论。 5、砼、砂浆等试块(件)强度、报告单编号,外加剂的名称及掺量。 6、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记录,文字要简练、扼要,能说明问题,必要时应附三视图(平、立、剖面图)。 第十三章 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管理制度 一、项目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并负责组织编制推广应用计划,落实推广应用项目的责任人及要求完成时间等,并组织实施。 二、项目经理参与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计划的编制,并负责解决科技开发和科技推广项目所需的经费和人员。 三、项目内业技术人员协调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计划,并参与实施工作,协助项目技术负责人、技术员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技术、质量问题,负责对实施中有关技术资料的收集及整理工作,并进行总结。 四、对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项目在工程上实施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应按规定每季向公司上报,本项工作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填报。第十四章 施工技术总结一、施工技术总结的编写范围 采用“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项目;本企业首次施工的特殊结构工程,新颖的高级装饰工程,引进新施工技术的工程以及有必要进行总结的项目。 二、编写内容和要求 1、总结要简明扼要地介绍工程概况,以图、表形式为主,文字叙述为辅。2、涉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包括方案的优化选择,主要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效果;采用的先进技术、工艺的经济比较结果,技术性能、关键技术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相比达到的先进程度;质量要求和实际达到的情况,劳动力组织、施工准备、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经验教训和体会,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和防治对策,需要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经济效益对比等,要详细叙述。3、施工中采用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 4、施工中采用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和实施措施,文明施工和成品保护措施。 5、提供必要的插图、照片,条件许可时应提供施工录像带。三、项目各类技术人员的职责 1、内业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总结计划,并与科技开发和推广计划一并下达。 2、施工技术总结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从工程开工之日起,技术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分工负责搜集工程项目及“四新”项目的有关技术资料、数据。3、项目工程及“四新”项目完成后,应立即编写技术总结,并上报技术管理部门。 4、技术负责人在组织编写施工技术总结的过程中,项目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提供下述资料和其他必要的资料; 1)内业部门提供计划工期与实际工期的对比状况; 2)材料部门提供三材节约情况,核实材料节约率; 3)动力部门提供机械设备性能、配备情况及使用率对比情况; 4)质检部门提供达到质量标准的实际水平; 5)实验室提供试验、检测资料; 6)经营部门经济效益的分析对比工作; 7)财务部门经济效益的成本核算工作; 8)安全部门安全防护技术措施资料。 四、施工技术总结编稿完成经审批后,由项目内业技术人员负责向公司技术质量处上报。 第十五章 技术标准管理制度 一、施工过程中,要配备齐全工程施工所需的各种规范、标准、规程、规定,以供施工中严格执行。 二、施工过程中,要建立项目的技术标准体系,编制技术标准目录,本项工作由项目资料员在项目技术负责人指导下完成。 三、标准管理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资料员具体负责。 四、项目工程所需的各类规范、标准,根据项目编制的技术标准目录配齐,保证满足工程需要。 五、配给专业队、质检、钢筋翻样、安全等有关技术人员使用的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规程,须按登记发放。当有关人员调离本项目部时,应上交资料员。六、当某标准作废时,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及时通知有关人员,交旧发新防止作废标准继续使用。第十四章 工程技术档案制度 一、工程技术资料是为建筑施工提供指导和施工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记载的技术文件。也是竣工后予存查或移交建设单位作为技术档案的原始凭证。二、单位工程必须从工程准备开始,就建立工程技术档案,汇集整理有关资料,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直到交工验收后结束。 三、凡列入工程技术档案的技术文件、资料,都必须经各级技术负责人正式审定。所有资料、文件都必须如实反映情况,要求记载真实、准确、及时、内容齐全、完整、整理系统化、表格化、字迹工整,并按标准分卷,装订成册。严禁擅自修改、伪造和事后补作。 四、程技术档案内容分类 1、是为了构、建筑物的合理使用、维修、改建、扩建的参考文件;在工程交工时随从其它交工资料一并提交相关部门保存(称为交工技术资料)。 2、是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的经济技术资料,并由施工单位保存(称为施工技术资料)。 五、工程技术档案是永久性保存文件,必须严格管理,不得遗失、损坏,人员调动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由施工单位保存的工程档案资料,一般工程在交工后统一交项目部资料员保管,重要工程及新工艺、新技术等由技术科资料室保存;并根据工程的性质确定保存期限。 六、 各种技术资料检查评分标准按现行全优工程检查记录执行。资料检查直营公司每季度各项目部检查一次。 七、 各种资料由施工技术队长收集并初步整理,临交工之前将资料交技术科统一整理,资料一般应一式两份。第十七章 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1、项目部应依照有关质量标准和公司贯标要求,认真检查施工质量,并根据工程特点,分别对原材料、构配件、检验批、分部分项工程、隐蔽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从每个环节抓起,保证工程质量。2、自检制度:操作班组或操作者自我把关,认真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保证交付合格产品,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3、互检制度:操作者之间互相检查,有班组互检、上下工序互检,通过互检达到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的目的。4、交接检制度:在前后工序和上下工序进行交接检查,交接检由施工员、技术员组织进行,形成环环相扣,人人把关的局面。5、专检制度:项目部质量检查员,要定期不定期的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认真填写质量管理资料,特别要抓好施工过程中的检查,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6、坚持做好技术复检制度,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由技术人员对上道工序各项技术工作进行复检,有问题及时纠正。第十八章 质量管理制度 施工企业应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应把优质、高效优产、用户至上做为我公司施工生产的工作宗旨。为此,我公司的质量管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项目部应配备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质量检测和核验记录,并协同技术员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整理完善各项施工技术资料,确保施工质量达到备案条件。 二、质检员应进行经常性的工程质量知识教育,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在施工到关键部位时,同项目技术负责人一起到现场进行指挥和做技术指导。 三、促进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层层落实,保证每道工序的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坚持做到每个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自检自查,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不符合要求的不处理好决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 四、隐蔽工程施工前,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公司查验,经监理工程师查验合格后及时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并做好记录,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不合格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进入施工现场。工程施工前及时做好工程所需的材料复试,材料没有检验证明,不得进入隐蔽工程的施工。 五、对违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单位和当事人,将按不同程度给予批评教育和罚款处理,并追究其责任。对发生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将按上级有关规定程序追究其责任并做出处理。 六、认真进行工程技术复检技术复核项目应根据单位工程具体情况定,但下列项目必须复核: 1、放样、定位(包括桩定位)、基槽(坑)标高、深度、尺寸 2、各层的标高、轴线、砖砌体皮数杆、模板的轴线、断面尺寸和标高 3、预制构件、预埋件、预留孔 4、砼、砂浆配合比(作为计量资料) 5、关系到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项目 6、预应力构件钢材的张拉控制应力和伸长值 技术复核后,施工员应立即填写复核记录和自复意见,报监理(建设)单位复核认可。 七、隐蔽工程验收 1、凡是在施工过程中,上一工序的工作结果将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不经过破坏或拆除无法再次进行复查的工程部位,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对其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质量情况进行全面的中间检查验收。 2、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凡是需做隐蔽验收的部位,应由施工员会同质检员进行自检,由技术员签发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在指定日期内,由监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签具验收意见。 3、隐蔽工程在未进行验收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若有违反验收制度,造成返工损失时,应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4、隐蔽工程验收单由工地资料员保管,竣工整理成册,纳入工程档案。 八、材料采购及检验 1、材料进场必须由材料员、仓库管理员、质检员到场进行验收,做好进货检验记录。 2、钢材、水泥、砖、防水材料等原材料进场应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还应及时做材料标识和复试工作。不合格材料由材料员与供货方交涉,办理退货、调货、索赔工作。 3、各种材料的领用,发放必须持有施工员签发的材料领用单后,仓库保管员方可发放有关材料。 4、各种材料进场后至使用前均要挂设过程标识,明确检验状态,表明该批材料是否为待检品、不合格品或合格品,以便使用。 5、仓库保管员应根据不同材料分类堆放,并根据不同性质做好防水、防火、防潮、防热等保护工作,易燃、易爆物品应有专门仓库、专人保管、登记和领用。 九、工程质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