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及答案(共4页).doc
-
资源ID:16766436
资源大小:203.5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电大本科会计学《国民经济核算》试题及答案(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国民经济核算 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 A.机构单位 B机构部门 C产业部门 D综合部门2下面各项经济交易属于非市场产出的是( )。 A-农民交售的粮食 B工业企业生产用于销售的产品 C建筑业用于销售的房屋 D政府提供的各种公共服务3已知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4000亿元,总产出为720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折旧为500亿元。则该地区中间投入为( )亿元。 A2700 B3200 C3700 D67004投入产出表中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技术经济联系的象限是( )。 A.第1象限 B第象限C第象限 D第象限5收入分配核算的起点指标是( )。 A.政府税收 B劳动报酬 C营业盈余 D增加值6已知某年国民可支配总收人为9.5亿元,当年固定资产折旧为0.5亿元,总消费为6.5亿元,则总储蓄为( )。 A.3亿元 B9亿元 C10亿元 D2.5亿元7如果一机构部门在一时期内的经济总量如下:增加值为1000亿元,原始总收入为400亿元,可支配总收入为300亿元,总储蓄为300亿元。根据各部门在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中的特点判定,该部门应该是( )。 A.政府部门 B非金融企业部门 C非营利性机构部门 D居民(住户)部门8各机构部门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 )。 A.财产收入 B经常转移 C资本转移 D储蓄9资本账户中的平衡项是( )。 A.资本转移收入净额 B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C总储蓄 D资金余缺10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资产总范围是( )。 A.金融资产 B经济资产 C非经济资产 D既包括经济资产也包括非经济资产11已知某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对外贸易差额为-200亿美元,服务对外贸易往来差额为60亿美元,收益及经常转移差额为+10亿美元,则经常项目差额为( )。 A. -130亿美元 B+270亿美元 C-140亿美元 D-190亿美元12. -国国民经济是由该(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 A.地理领土 B政治领土 C经济领土 D全部领土13下列账户中核算初次分配收入的账户是( )。 A.生产账户 B收入形成账户 C收入再分配账户 D可支配收入使用账户14.国民经济短期核算是分别用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对短期内的( )进行核算。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可支配收入 D国民总收入15人口总数是( )。 A流量 B存量 C既是流量又是存量 D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1.在国民经侨核算的收人分配阶段,反映国民经济收入初次分配总量特征的指标是()A. 国 内 生 产 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 国 民 可 支 配收人D.社会总产出2. 国民经济基层单位根据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 )。A. 机 构 部 门 B.产业部门C. 行 业 部 门 D.综合部门3. 国民经济活动的微观主体是( )。A. 基 层 单 位 B.产业部门C. 常 住 单 位 D.非常住单位4.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及大修理属于( )。A. 固 定 资 产 折旧B.固定资产损耗C. 中 间 消 耗 D.固定资产投资5. 直接消耗系数就是某部门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各种( )的数量。A. 最 初 投 人 B.中间投人C. 最 终 产 品 D.总产品6.不能为资产所有者带来财产收人的是( )。A. 金 融 资产B.地下资产C. 版 权 ID.机器设备的租借7.收人初次分配所形成的流量属于( )。A. 经 常 性收人B.转移性收人C. 生 产 性收人_ D.分配性收人8.按照非金融资产产生的情况,可将其归纳为( )。A. 有 形 资产和无形资产B. 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C. 固 定 资产和流动资产D. 固 定 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9.下列各项中属于资本转移的是( )。A. 某 企 业购人机器设备B. 某 企 业向灾区捐款C. 某 企 业向政府交纳所得税D. 某 企 业接受国外捐赠款项用于厂房的修建10.资产负债流量核算反映的是( )。A. 期 初 资产存量B.期末资产存量C. 两 个 时点间资产负债变动D.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总量11.国民资产负债分类是根据( )划分的。A. 资 产 负债流动性B.企业的经营过程C. 资 产 性质D.综合考虑以上因素12.一国国民经济是由该国( )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的。A. 地 理 领土B.经济领土C. 政 治 领土.D 全部领土1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 )。A.进出口差额 B.国外净要素收支C.国际收支基本差额 D.国际收支总差额14.国民经济总量帐户体系中的收人再分配帐户的主要目的是(A. 反映实物量特征和供给与需求状况B. 反映一定时期生产成果和价值形成C. 反映一定时期国民所分配收人D. 核算国民可支配收人15.国际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的标准是( )。A. 16岁以上全部人口B. 16岁至60岁的全部人口C.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全部人口D.男16-60周岁、女16-55周岁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二、多项选择题 1固定资产形成包括( )。 A购买大型机器设备 B土地改良 C矿藏的勘探 D新增奶牛300头 E建筑工程完工2下列项目中属于收入初次分配核算范围的有( )。 A.居民家庭的工资收入 B居民家庭投资股票获得的分红 C政府对政策性亏损企业的补贴 D政府拨付给科教文卫部门的经常性经费 E某企业支付给银行的贷款利息3在下列各金融资产项目中,属于金融机构负债的是( )。 A.通货 B存款 C贷款 D证券(不含股票) E保险准备金4下列核算属于流量核算的有( )。 A国民收入核算 B投入产出核算 C资金流量核算 D资产负债核算 E国际收支核算5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我国国际经济交易活动的基本项目是( A.经常项目 B资本和金融项目C净误差与遗漏项目 D储备资产增减额项目E贸易收支项目1. 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收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果总量特征的指标有(A. 国 内 生 产 总值B.国民原始收人C. 国 民 可 支 配收人D.最终消费支出E. 总 储 蓄 额2. 我国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包括( )。A. 非 金 融 企 业部门B.金融机构部门C. 政 府 部 门 D.住户部门E. 国 外 部 门3. 个人消费支出包括下述内容( )。A. 缴 纳 个 人 所得税B.非耐用消费品支出C. 耐 用 消 费 品支出D.文化服务费用支出E. 购 置 房 产4. 某企业为本单位职工交纳退休保险金50万元,这属于( ).A. 居 民 部 门 转移性收人B.居民部门转移性支出C. 政 府 部 门 人转移性收人D.政府部门人转移性支出E. 资 本 转 移5.库存是指生产单位所持有的各种存货,具体包括( )A. 材料和供应品库存B.在制品库存C. 制成品库存D.转卖货物库存E. 小 型 的、简单的或价值较低的耐用品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25分)1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 1错。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 2生产成果的价值测度指标有两种,即总产出和增加值。两个指标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包括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其它部门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后者不包括。 2正确。总产出以生产成果的全部价值测度,全部价值中既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也包括劳动报酬价值和资本报酬价值;增加值以生产成果的新增价值测度,不包括生产消耗的转移价值。3投入产出表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都有双重意义,从纵向看,它表明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提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称为中间产品。 3错。第1象限的每个数字,从纵向看表明每个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中间投入。4国民总收入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4错。不一定,因为:国民总收入一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所以两者的关系取决于来自国外的净要收入净额。5已知某部门期初金融资产总额为6000亿元,负债总额为7000亿元,净值2500亿元,则部门期初非金融资产总额为3500亿元。5正确。因为:(金融资产十非金融资产)一负债一净值 则非金融资产=净值+负债一金融资产=2500+7000-6000=3500亿元1. 国民经济中的基层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1. 错 。 应该是机构单位根据其主要经济职能、行为和目的的基本特征分类形成国民经济机构部门。而基层单位是根据其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同质性分类形成国民经济产业部门。2. 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只包括货物的生产。2. 错 。 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除包括货物的生产外,还包括服务的生产。3. 投人产出表的核心部分是第I象限。3. 对 。 第I象限主要反映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所以是投人产出表的核心。4. 资本账户的起始项是总储蓄。这里储蓄的含义是指居民部门消费后的节余资金。4. 错 。 储蓄是指各机构部门没有花在最终消费货物与服务上的那部分可支配收人。5. 无偿捐赠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中的经常转移。5. 对 。 经常转移记录的是所有非资本转移的各种单方面转让的收支。判断经常转移包括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是“非资本转移”,二是“单方面转让”。题目中的无偿捐赠符合这两个标准。四、计算分析题(本题共30分) 1已知某地区2008年以下统计资料: (1)总产出24640亿元; (2)最终消费1232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10472亿元,公共消费1848亿元; (3)资本形成总额4620亿元,其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312亿元,库存增加223.3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84.7亿元; (4)出口2156亿元; (5)进口1540亿元; (6)固定资本折旧2772亿元; (7)劳动者报酬7700亿元; (8)生产税680亿元; (9)生产补贴54.6亿元。 解:国内生产总值一最终消费十资本形成总额十净出口=12320+4620+(2156-1540) =17556(亿元) (5分)中间消耗=总产出一国内生产总值=24640-17556=7084(亿元) (5分)营业盈余一国内生产总值一固定资本折旧一劳动者报酬一生产税净额 =17556 -2772 - 7700- (680- 54.6)=6458.6(亿元) (5分)根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中间消耗及营业盈余。(15分) 2已知某部门有关资产变化以及负债和净值变化资料如下: 该部门可支配收入为1152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1176亿元;存货增加444亿元;总储蓄1152亿元;资本转移收入54亿元;资本转移支出10.8亿元;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为O。(假设不存在统计误差) 要求:(1)计算该部门的资本形成总额、资本转移收入净额和资金余缺; (2)编制该部门的资本帐户。(15分)解:(1)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十存货增加=1176+444=1620(亿元)资本转移收入净额一资本转移收入一资本转移支出=54-10.8=43.2(亿元)资金余缺=总储蓄十资本转移收入净额一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一其他非金融资产获得减处置 =1152+43. 2-1620-0= -424.8(亿元) (10分)专心-专注-专业1. 已 知 某地区2008年以下资料:增 加值 9210亿元,劳动者报酬支出5193.6亿元,生产税净额1380亿元,财产收人1230亿元,财产收人支出1184.4亿元,经常转移支出1852.8亿元,经常转移收人2184亿元,资本转移收人净额26.4亿元,资本形成总额3900亿元。要 求 :( 1)计算以下指标:初次分配总收人、可支配总收人、总储蓄、净金融投资。(2 )根 据 已知数据和计算的全部数据,编制相应的资金流量帐户。(18分)1. 解 :( 18分)(1) 非 金 融企业部门初次分配总收入=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人财产收入支出=92105193.61380 + 1230118 4.4=2682( 亿 元 ) (2 分 )(2 )非 金 融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人=初次分配 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26 82 +21871852.8=3013.2(亿元) (2分)(3)此处未涉及消费,故非金融企业部门总储蓄=非 金融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人=3013.2亿元(2分)(4)非金融企业部门净金融投资=总 储 蓄 +资本转移收人净额一资本形成总额=3 01 3. 2+26.4 一3900= 一860.4(亿元) (2分)(5)非金融企业部门的资金流量账户如下:2. 某 企 业2008年有关资本形成统计资料如下:(1 )可 支 配总收人710万元;(2)固定资本消耗460.5 万元;(3)缴纳资本税52万元;(4)接受捐赠79万元;(5)其他资本出让33万元;(6)用于购买生产设备资金716.4万元;(7)年初库存32万元;(8)年末库存17.6万元。要求 :(1 )计算该企业总储蓄指标。(2) 根 据 以上资料计算该企业当期资本形成总额,并编制资本账户。(12分)32 72.解:(12分)(1)由于企业没有最终消费,可支配收人全部形成储蓄=710 (2分)(2)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十库存变化十贵重物品净获得=7 1 6. 4 + (1 7. 6 一3 2 )+ 0 = 7 02 (万元)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