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性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创意性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找到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真正达到一个师者之所为。 1 创意性的引入 1.1 引入的要求上一堂课,引入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全堂课的效果,好的引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当然,创意性的引人应达到以下3个方面的要求。 1)“疑”。引入的原则是“趣”,但在内容上要突出“疑”。有了兴趣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产生疑问,造成学生“心求通而未能得,口欲言而不能道”的情势,从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以跃跃欲试的姿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2)“新”。由于每节课的知识不同,每个班级的情况不同,所以在引入上要求新颖、独特,切忌千篇一律。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常新之感,才能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精”。引入只是教学的前奏,因此应求语言精练,切忌滔滔不绝,长篇大论的引入往往不仅冲淡主题,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引入时还需要做到“精”。精简,精炼,又贴切主题内容,又十分有创意,这才是完美的课堂引入。 1.2 引入的方法有了上述几方面的要求,教师就可在这些要求下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去引入。常用的引入方法有3种。1)数学故事引入法。数学故事或逸闻、史料的引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看到数学并不是单纯的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也是一门可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乃至于花鸟虫鱼、日常琐细的有趣的学科。2)实验导入法。通过观察实验或学生动手操作,把抽象的理论直观化,这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3)悬念导入法。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学生对所学对象感到困惑不解而产生的急切等待的心理状态,悬念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如“平方根”的引入,可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4 cm2,它的边长是2 cm;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 cm2,它的边长又是多少呢? 2 创意性的探究 2.1 创意性语言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还应在严谨的教学架构之下,运用创意性语言,使学生如沐春风,乐于学习,并利用问答的技巧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1)启发性语言。思考是数学的重要内涵,带领学生通往思考之路,无疑是数学教师们责无旁贷的重任,而使用启发性的语言是促使学生进入思考领域的重要步骤。通过适当的语言提示,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渐次连环,蜿蜒而上,曲径通幽,豁然开朗,如此一番曲意折腾后再达目的地,学生会产生一种历经艰辛后的成就感,顿觉乐趣无穷。2)鼓励性语言。美好的语言恰似柔和的春风,使人精力充沛,满怀壮志,跃跃欲试。教师在上课时,若能常用鼓励性的语言鼓舞学生的学习情绪,那学生将“活泼、开朗且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2.2 创意性指导创意性的语言会使整个探究过程显得更为和谐,当然,创意性的指导也能达到良好的探究效果。 1)质疑求异指导法。鼓励学生对别人的意见提出疑问,在见解的相互碰撞中探究问题的焦点,从而找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这样让学生学会全面思考,学会归纳问题,加深教学印象。如问方程ax=b的解,甲马上说x=b/a。乙质疑:a=0怎办呢?丙说:a0,x=b/a。丁说:a=0时,结果会怎样?在质疑中探究,最后得出方程ax=b的解:当a0时,x=b/a;当a=0,b=0时,无数个解;当a=0,b0时,无解。 2)开放求异指导法。开放性的问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能有效发掘创造潜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成长,加快学生创造力的成熟。如“方程组解应用题”的行程问题中,有这样一例:已知A车的速度为8千米/时,B车的速度是6千米/时,A、B两车相距10千米,请编一个问题,然后解答这个问题。甲编的是“两车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多少时间能相遇?”乙编的是“两车同时出发,同向而行,多少时间后A车追上B车?”丙编的是“B车先开1/3时,问A车经多少时间追上B车?”学生在求异思维的指导下,不仅拓宽思路,放开眼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还培养一种探究式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自然而然达到“思考”的目的。 3 小结 教育要使人发展,教育要使人睿智,教育也要使人愉快。轻松的氛围,自由的空间,启发性的提示,创造性的思维,温和的言语鼓励,独特的求解方法学生学到的不纯粹是一些数学知识,还学到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养成积极动脑、刨根问底的习惯和勇于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创意教学,魅力无穷,乐趣无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初级中学)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