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docx
1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规范(试行)毕业论文(设计) (以下简称“论文” )写作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旨在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及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规范论文撰写,保证论文质量,特制定本写作规范,请参照执行。一、论文的基本结构一、论文的基本结构毕业论文(设计)由封面、原创性声明(版权授权书) 、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和致谢等 9 个部分组成。文科类、术科类专业论文字数(正文)应在 8000 字以上;理科类、工科类专业论文字数(正文)应在 5000 字以上。设计创作类作品不做字数限制。二、各部分的具体要求二、各部分的具体要求1.封面封面论文封面采用全校统一格式(学校统一印发) 。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单位、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等基本信息。论文题目应既能概括整个论文的中心内容,又能引人注目。论文题目不得超过 35 个汉字。封面要求打印,论文题目用三号黑体,其余部分用四号楷体打印。2声明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附于学位论文摘要之前,需学生本人签字。3.摘要(中、英文摘要(中、英文)摘要是对论文的高度概括,字数控制在 300 字左右,要求够能体现2论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观点。英文摘要译作“Abstract”,其内容与中文摘要保持一致。4.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选取最能体现论文内容和要点的词汇 34 个作为关键词。关键词不宜过长,表意要准确。5.目录目录反映论文的纲要。目录应列出通篇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大小标题,分别层次,逐项标注页码,并包括注明参考文献、附录、索引等附属部分的页次,以便读者查找。6.正文正文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宜分为引言(绪论) 、论文主体、结语(结论)等 35 个部分。各部分要加上标题,集中论述与论文密切相关的问题,做到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语言流畅,行文规范。7.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文后著录的参考文献务必实事求是,应是作者亲自考察过的对论文有参考价值的文献,不应间接引用。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必须著录,未引用的文献不得出现。凡在论文写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献均应列出。参考文献放在结论之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有权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献。参考文献的数量:原则上引用中文文献不少于 20 篇,引用外文文献不少于 5 篇。8.注释注释注释是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多用于文科类论文。9.附录附录3在论文之后附上不便放进正文的重要数据、表格、公式、图纸、程序等资料,供读者阅读论文时参考。附录不宜太多,附录的篇幅一般不要超过正文。以下内容可以放在附录之内:10.致谢致谢展现论文写作的心路历程,对帮助过的人表达谢意。三、写作规范三、写作规范1.语言规范语言规范采用学术化语言进行写作,避免使用口语或非学术性词语。论文中如出现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新概念,应作相应解释。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如果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国外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必须在译文后用圆括号注明原文。2.页面设置页面设置纸张:纸型为 A4(21.0 cm×29.7cm)标准,双面印刷。版芯要求:左边距:30mm,右边距:30mm,上边距:36mm,下边距:25mm。装订线位置:装订线在左侧,装订线距左边距 0mm。页眉边距:28mm,页脚边距:20mm。3.字体和行距字体和行距中文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宋体简化汉字。英文、罗马字符和阿拉伯数字均应采用 Times New Roman 字体,按规定应采用斜体的采用斜体。正文的中文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为小四号 Times News Roman 字体。字距和行距:如无特殊说明,全文一律采用无网格,行间距为 1.54倍行距,段前段后不空行。4.页码页码论文页码的第一页从正文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标注,直至全文结束。正文前的内容(除封面)用罗马数字单独标注页码。页码位于页面底端,对齐方式为 “居中”,页码格式为最简单的数字,不带任何其它的符号或信息。页码不能出现缺页和重复页。6.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居中编排“摘要”二字(黑体三号)段前、段后两行,二字间距为两个字符。 “摘要”二字下为摘要正文,每段开头空两字符,小四号。摘要正文内容下,空一行,左对齐,打印“关键词”三字(黑体小四号加粗) ,后接冒号,其后为关键词(宋体小四号) 。关键词由 35 个组成,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符号。7.英文摘要英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内容、格式和字号必须与中文摘要的一致。居中编排“Abstract”(三号 Times New Roman) ,英文摘要内容用小四号 Times New Roman。“Key words”,其后每个关键词组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为小写,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标点符号。8.目录目录目录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正文(含结论)的一级、二级和三级标题和序号、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目录”二字按一级标题编排,两字间距两个字符。目录正文,包括标题及其开始页码。一般只列到三级标题,标题的编号与正文一致。标题与页码之间用“”连接。第一级标题左边顶格对齐,与上一级标题相比,下一级标题左端空一个字符起排。5页码不用括号,且顶格、右对齐排版。建议采用 Word 软件的目录自动生成功能生成目录。9.主要符号主要符号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将全文中常用的这些符号及意义列出。如果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主要符号表,但在论文中出现时须加以说明。论文中主要符号应全部采用法定单位,特别要严格执行GB3100310293 有关“量和单位”的规定。单位名称的书写,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全文应统一,不得两种混用。缩略词应列出中英文全称。10.标题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一级标题:另起一页,居中,黑体三号加粗,单倍行距,段前空 3行,段后空 2 行。二级标题:左对齐顶格,黑体小三号加粗,单倍行距,段前空 1.5行,段后空 1.5 行。三级标题:左对齐顶格,黑体四号加粗,单倍行距,段前空 1 行,段后空 1 行。每章标题按一级标题编排,每节标题按二级标题编排,每小节标题按三级标题编排。文科类论文“章”、 “节”、 “小节”的编号统一为:一、 (一) 、1;理工科类论文“章”、 “节”、 “小节”的编号统一为:1、1.1、1.1.1。四级以后的标题和编号的编排原则为:下级标题的显目程度不超过上一级,不重复或混淆。如可采用 1) 、 (1) 、a、a) 、 (a)等格式。编号与题目之间空一格,不加任何标点符号。611.插图、表格和公式插图、表格和公式图、表、公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章连续编号,如图 1-3、表 2-1、 (3-2)等。图、表、公式等与正文之间间隔 0.5 行。图标题采用相应的黑体小四号和小四号 Times News Roman 字体,均居中,位于图下方。表标题采用相应的黑体小四号和小四号 Times News Roman 字体,均居中,位于图上方。插图插图:大小一般为宽 6.67 cm×高 5.00cm。特殊情况下,也可宽9.00 cm×高 6.75cm,或宽 13.5 cm×高 9.00cm。总之,一篇论文中,同类图片的大小应该一致,编排美观、整齐。一幅图如有若干幅分图,均应编分图号,用(a),(b),(c), . 按顺序编排,且各分图的分题注直接列在各自分图的正下方,总题注列在所有分图的下方正中,如下图所示:00.511.522.5x 104-90-80-70-60-50-40-30频率 /Hz相对功率谱幅值 /dB图 1-1 麦粒相对功率谱7表格表格:表格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 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一律使用三线表,与文字齐宽,顶线和底线线粗 1.5 磅,中线线粗 1 磅。表格必须通栏,即表格宽度与正文版面平齐。例如:表 1-1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文献类型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在三线表中可以加辅助线,以适应较复杂表格的需要,如表 1-2 所示。表 1-2 方弯管内流动最大速度比较层流紊流 项目 0截面90截面0截面90截面理论值 Vmax/m·s-10.040.031.301.258计算值 Vmax/m·s-10.040.031.261.21误差/%0.003.123.073.20公式:公式:公式中各物理量及量纲均按国际标准(SI)及国家规定的法定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标注,禁止使用已废弃的符号和计量单位。公式后应注明编号,公式号应置于小括号中,如(2-3)。写在右边行末,中间不加虚线。例:(2-3)dxcbxaxy312.注释注释注释是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释、说明或补充,使用上角标(序号、)标注,并采用脚注(页注)方式在本页或文末进行说明。在本页中的脚注(页注)可用小号字(一般小五号宋体)列在相应正文同一页最下部并与正文部分用细线(版面宽度的 1/4 长)隔开。著作注明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页号。如梁启超:中国近百年学术史 ,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35 页。析出文献先写文献作者及题目,再写相关著作。如马大正世界视野与清史纂修工程 ,刊陈捷先等主编清史论集上册,人民出版社 200 年版,第 10 页。论文注明作者、论文题目、期刊名称、期数。如张新宝、张红中国民法百年变迁 ,中国社会科学2011 年第 6 期。1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 “参考文献”四字按一级标题编排,内容采用小四号宋体。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应符合国家标准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GB/T 77142015) 。参考文献采用实引方式,即在文中用上角标(序号1、2)标注。同一文献被多次引用的,全文中始终标注第一次引用的序号。文中同一处引用多个文献时,将各个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9号间用“, ”隔开;如为连续序号,可用“-”标注起讫序号。示例:张三1指出李四2,3认为形成了多种数学模型11-13 参考文献中的标点符号:中文文献采用半角、英文标点输入法输入,标点后接排后续内容;英文文献采用半角、英文标点输入法输入,标点后空一格编排后续内容。参考文献的列出格式:图书:图书:序号 作者.题名M.版本项(第 1 版不加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引文页码。例如:1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2 OBRIEN J A.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ystemsM. 7th ed. Burr Ridge, III.: Irwin, 1994.连续出版物(期刊):连续出版物(期刊):序号 作者.题名J.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 Seo H.W,Bae S.Y,Lee S.Y.etal.Nitrogen-Doped Gallium Phosphide NanobeltsJ. Appl.Phys.Lett,2003,82:3752-3754 .论文集:论文集:序号 作者.题名.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范围. 例如:1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2 ROSENTHALL E M.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1961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3.学位论文:学位论文:10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例如:1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2 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 Berkeley:Univ. of California. 1965.报纸文献:报纸文献:序号 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面次序). 例如: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专利文献:专利文献:序号 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 例如:1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6-07-26. 电子资源:电子资源:序号 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例如:1 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研究EB / OL.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 13.附录附录附录编号依次编为附录 1,附录 2。附录标题各占一行,按一级标题编排。每一个附录一般应另起一页编排,如果有多个较短的附录,也可接排。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另行编排序号,与正文分开,编号前加“附录 1-”字样。14.致谢致谢“致谢”二字按一级标题编排,二字间距两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