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题答案(共13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心理学考试重点一 名词解释:1.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2.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3.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4.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5. 绝对感受阈限:指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6. 差别感觉阈限:就是指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的量.7.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获得感性认识的主动积极的活动形式。8.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9. 有意注意是指具有预定目的,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10. 记忆:是人脑对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11.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12. 遗忘: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再现,或者错误的再认和再现,这种现象叫遗忘。13.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14.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15. 思维是人脑多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16. 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17. 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18.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19. 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和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20. 创造想象是人运用已有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地心理过程。21. 原型:生活中所接触的每个事物的属性和特征在头脑中可形成“原型”22.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 23. 智力:就是使人能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即智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能力,是进行学习、处理抽观念、处理新情况和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的能力。24. 需要是人们在个体或社会生活中欠缺某种东西,并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需要反映某种客观存在和要求的必然性,并成为个人活动的积极性的源泉。25.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26.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某种学习需要的外显。27.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28. 情绪:是人对反映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并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29.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30. 应激是由出乎意料情况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31. 激情: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如狂喜、愤怒、恐惧、绝望等。32. 个性也称人格,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33. 气质:人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它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如言语速度、思维速度)、强度(如情绪体验强弱等)、稳定性(如注意集中时间长短)和指向性(如内向或外向)等方面的特点和差异组合。34. 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包括勤劳、懒惰、坚毅、怯懦、慷慨、正直、谦虚。35. 人际关系:人们在交往中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36. 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37. 从众:是指群体成员在真实的或现象的群体压力下其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及其伴随的行为方式。38. 社会抑制: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降低的现象。39. 社会惰化: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的倾向。也称之为社会惰化作用、社会逍遥、社会干扰、社会致弱、社会懈怠。40. 社会促进: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41.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行为模式。42. 品德即道德品质,又称品性、德性。是指个人依据一定德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德稳定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43. 学习广义的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较持久的行为变化。是指人和动物的学习。思考题:1. 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什么?(时间、人物)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2.心理学对教育的作用(1)测量与描述学习的心理状况与发展水平(2)解释与说明教育情景中的心理现象与问题(3)预测与控制教育主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反应3.心理现象的结构图4.判断个体行为与心理是否异常的主要依据是什么?答:1).主客观世界一致。比如一个人说他听到或者看到什么,而实际上并没有,说明他主客观不一一致,可能有幻听,幻想之类的。2).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的协调一致。比如一个人遇到开心的事,而却用低沉的语言,不开心的情绪向别人讲述这件事,就说明是不一致的。3).人格相对稳定5.心理学三大势力的主要代表人物答: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的三大主要势力 , 精神分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 的代表人物 华生 、斯金纳;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马斯洛、 罗杰斯 。6.理解感知觉的区别答: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两者的区别如下:(1)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总和。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2)感觉仅依赖于感觉器官,而知觉依赖于多种器官的联合活动。(3)知觉不仅受感觉系统的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经验知识(4)知觉与词联系在一起7.视觉、听觉的适宜刺激8.常见的社会知觉效应有哪些?答: 社会知觉效应:。首因效应,也称第一印象:在人际知觉中,第一次交往留下的印象总会在对方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晕轮效应,也称光环作用: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的清晰、鲜明的印象,总会掩盖对他其余品质、特征的知觉。“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刻板印象,或刻板化,也叫定型化效应:指人们对社会上某类人的稳固的看法。近因效应:指最近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的影响9.理解感觉的各种心理效应10.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答:(一)知觉的选择性(二)知觉的整体性(三)知觉的理解性(意义性)(四)知觉的恒常性1.大小恒常性 2.形状恒常性 3.明度恒常性 4.颜色恒常性11.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答:1、强度律事物需达到一定强度才能被清晰感知刺激物的绝对强度、相对强度同样重要2、差异律对象与背景差异越大,感知越清晰教学语言、教材展示、3、对比律将显著不同、对立、有对比意义的东西放在一起突出对象的性质4、活动律活动的物体比静止的物体容易感知教学语言、教材展示5、组合律形成整体的对象更易被感知将对象组合、编排、形成系统6、协同律各种器官分工合作,协同活动,提高观察效果学生学习做到“五到”7、新奇律新奇的东西总是容易吸引人的注意避免与课堂无关的东西分散注意力12.注意的特点是什么?答: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 心理活动或意识在一定方向上活动的强度或紧张度。13.注意有哪些种类?答: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14.注意的品质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1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注意的范围因注意对象的特点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 活动的性质和任务:活动的任务不同,注意的范围也不同 个体的知识经验:注意对象越具有内在联系,越为个人经验所熟悉,注意范围就越大16.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哪些?答:对活动浓厚的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如: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17.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答:2.影响有意注意的因素:对活动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依靠间接兴趣的支持 抗干扰的能力 (1)采取措施,消除与完成活动任务无关的干扰 (2)培养坚强的意志,发展自我控制能力18.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是什么?答: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产生无意注意的主要原因)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人的主观原因:需要和兴趣 情绪和精神状态 知识经验与期待19.记忆的三个系统是什么?各自在保持时间和记忆容量方面有什么特点?答: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保持时间0.25-0.5秒5秒-2分钟2分钟以上、数周、终身难忘编码方式物理特征的编码和形象编码声音编码、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语义编码容量较大7加减2个组块没有限度20.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规律是什么?对我们的记忆有什么启示?答: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遗忘速度先快后慢,遗忘数量先多后少。启示:我们在复习时,从过程上来说,根据遗忘的曲线,复习应该及时,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21.试述如何从记忆的信息编码、存储提取三方面来提升自己的记忆力。答:1、信息编码,也就是说如何识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有明确的识记目的、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相结合、集中识记与分散识记相结合、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多种感官并用。2、存储,也可以说是保持,方法:复述、过度学习、复习(及时复习、清晨起床和睡前复习、把握好复习时间间隔、试图回忆、过电影)。3、提取,包括再认和回忆,方法:联想追忆法、推理促进法、再认助忆法。4、结合亲身经历再加以论述22.联系实际分析如何运用记忆规律来组织学生复习答:(1)记忆就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提取的过程。 (2)在长时记忆信息提取时候会发生遗忘现象,从艾宾浩斯的遗忘实验可以知道,遗忘的规律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影响因素有以下: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序列位置识记者的态度。(3)以上记忆的规律启示我们在组织学生复习时,从过程上来说,根据遗忘的曲线,复习应该及时,新内容复习间隔短,旧内容复习间隔慢慢加长;从学生个体来说,应该培养其对学习良好的态度和认知,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从复习材料来说,记忆的材应该重点突出,利于学生注意集中,内容清晰有条理,分成一定的信息组块,利于学生记忆,一次学习中复习数量适宜,不能贪多求快,重要的内容安排在材料首部分或者末部分;从复习方法上来说,运用视觉的、听觉的各种材料,调动各个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提出比较有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材料的理解,有利于学生记忆。23.什么是过度学习(超额学习),过度学习的量为多少可以达到最理想的记忆效果?答:过度学习也称超额学习,它是指所学材料达到刚刚成诵以后所追加的学习。适量的过度学习和复习有利于加深记忆痕迹,能阻止遗忘的进程。一般来说,过度学习量在50左右为佳。24.思维的特征是什么?答:思维的特征:概括性、间接性、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概括性: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并加以概括 思维的间接性:指人脑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25.理解思维的种类答: 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可分为动作、形象和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是否遵循明确的逻辑规则,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不同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根据创新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26.思维的形式有哪些?答:思维形式有三种:概念、判断和推理。2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哪些?答(一)动机和情绪: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们去解决问题的内部原因(二)知识经验(三)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和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四)定势:又叫心向,是个体在先前心理活动中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五)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功能(六)个性特征:28.理解想象的种类答:1.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中典型和极端的情况)2.有意想象:是带有目的性、自觉进行的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在开创性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29.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答:1.独创性.2.求异性3.联想性4.灵活性;5. 综合性。31.英国的斯皮尔曼将智力分为哪两种因素?答:斯皮尔曼根据智力测验相关的研究提出著名的二因素论,认为智力可被分析为g因素(“一般因素”)和s因素(特殊因素)。32.多元智力理论由谁提出来?答:霍华德·加德纳教授33.智商的计算及分布答:离差智商(Deviation IQ),是用统计学中的均数和标准差计算出来的,表示被试者成绩偏离他自己这个年龄组平均成绩的数量(单位为标准差),是依据测验分数的常态分布来确定的。它以每个年龄组的IQ的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5。 具体公式为:IQ10015Z=100+15(X-M)/S X为某人实得分数,M为某人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该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 Z是标准分数,其值等于被测人实得分数减去同龄人平均分数,除以该年龄组的标准差。 34.试述智力开发的方式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答:(1)创设自由、民主、宽松的环境(2)进行创造性教学(3)进行实用创新技法的训练:缺点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特征点列举法、头脑风暴法应该注意的问题:智力水平高低及表现早晚的差异智力类型的差异35.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一)遗传因素;(二)环境和教育的作用:1、产前环境的影响;2、早期经验的作用;3、学校教育的作用;(三)实践活动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四)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能力的发展。36.青少年学生的能力培养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答:(1)根据能力发展阶段性,把握时机,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2)在培养智力因素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3)创设能力发展的环境,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4)重视和抓紧能力的早期培养。37.试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答:马斯洛认为人是一体化的整体,人类的基本需要是按优势出现的先后或力量的强弱排列成等级的,即所谓的需要层次。1.生理需要:对于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和休息等的需要2.安全需要:对于稳定、安全、秩序、受保护的需要,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如需要朋友、爱人或孩子,渴望在团体中与同事间有深厚的关系等4.尊重的需要:自己对自己的尊重(自尊)和要求别人对自己的承认5.认知与审美需要:6.自我实现的需要3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39.动机形成的条件是什么?答:动机是个体的内在过程,行为是这种内在过程的结果.引起动机的两个条件是: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个体的内在条件需要;个体的外在条件诱因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因素40.理解各种动机冲突的表现41.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学习情景中主要的学习动机有哪些?42.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答:44. 意志过程包括哪些阶段答:两个阶段:采取决定阶段 与 执行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确定目的和目标,制定计划,作出决策 可能的阻碍:动机冲突/心理冲突执行决定阶段:将决定付诸行动 可能的阻碍:挫折、个性特征45. 意志的品质包括哪几个方面?答:45.态度的功能46.情绪、情感的种类有哪些?答:情绪的种类:1.快乐:指一个人盼望和追求的目的达到后产生的情绪体验 2.愤怒:指所追求的目的受到阻碍,愿望无法实现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3.恐惧:是企图摆脱和逃避某种危险情境而又无力应付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4.悲哀:指心爱的事物失去时,或理想和愿望破灭时产生的情绪体验情感的种类:1.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47.简述健康情绪必备的条件48.结合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试分析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答:首先,青少年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生理成熟的发展高于心理成熟的发展水平;青少年情绪稳定性差,常在两极间波动,冲动性强;青少年处于青春期阶段,是多种矛盾集中的时期,他们面临着情绪与理智、理想与现实等矛盾,使他们更容易遭受挫折,甚至是应激。其次,压力在人的生活中不可避免,增强抗压能力是培养良好的意志行为的重要方面,能否经受住压力和挫折不仅决定于个体经受压力时的心理状态,对压力的认识、评价和理解,还取决于对待压力的态度和应对压力的行为方法;综上所述,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1.正确看待压力,转换思维,认识压力对个人成长的作用;2.改善挫折情景,分析挫折发生原因,设法改变、消除或降低其作用程度。也可暂时离开压力情景;3.总结经验教训,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提高抗压能力;4.调节抱负水平,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5.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寻求社会支持帮助缓解压力;6.合理宣泄和自我情绪调节。49.如何对中学生进行压力应对的指导?答:a.抓住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b.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转换思维看待压力)c.调节情绪、合理宣泄d.转移注意:通过从事适合自己的文体活动,转移目前对压力事件的注意e.自我训练:倾诉、放松、保持营养、做感兴趣的事。50.人格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答:人格的基本特征有:(一)独特性(二)稳定性(三)统合性.(四)功能性51.性格的结构包括哪几个方面?答: 1.性格的态度特征:对待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性格特征 对待劳动态度的性格特征 对待自己态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在感知方面有被动感知型、主动观察型、详细罗列型和概括型 在想象方面有幻想型和现实型,主动想象型和被动想象型 在思维方面有独立思考型和盲目模仿型,灵活型与刻板型,创造型和保守型3.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4.性格的意志特征:行为目标方面的性格特征 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 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 在经常和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52.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答:(一)遗传的作用(二)家庭的作用(三)学校教育的作用(四)社会文化因素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五)社会实践活动对性格的作用(六)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培养和塑造良好的性格:(一)重视早期性格习惯培养 (二)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三)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四)鼓励学生的自我教育53.四种气质类型典型的特点及辨别答:胆汁质:胆汁质的人,在情感方面,无论是高兴还是愤怒,体验都非常强烈,反应迅速,情感明显外露,言辞强烈,动作有力而意识控制水平较低。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但有粗枝大叶的倾向。工作行为上有活力,但不太注意方式,易急躁。概括地说,胆汁质的人是与急躁、直率、热情、易冲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为特征。整个心理过程带有突发性和外向性的特点。多血质:多血质的人,情绪易表露也易变化,体验较强。活泼、语言思维灵活,反应迅速,注意与兴趣易与变化,善于交际,易适应变化的环境,但有时轻率。概括起来,多血质的人以活泼好动、行动敏捷、善于交际、灵活多变为特征粘液质:粘液质的人,情绪兴奋性不强,心理比较平稳,变化缓慢,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喜欢沉思,注意稳定而转移困难,对问题思考较细致、较慢,对习惯的事物常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毅力,不易适应新环境。概括的说,粘液质的人以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为特征,具有内倾性。抑郁质: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有高度敏感性,很少表露自己的感情,对生活中的波折容易产生抑郁的情感,并持续较长时间。很少表现自己,不喜欢与人交往,有孤独感。概括起来,抑郁质的人以感情深刻稳定、细致敏感、缄默迟疑、动作迟缓、行为孤僻为特征。54.试述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答:个体:单个的人,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能以单独的形式活动而有个性的实体。群体:由于某些相同的心理社会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进行活动且相互制约的人群。55.学校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师生关系、同学关系)56.理解几种主要的学校群体心理效应答:社会知觉效应;社会助长作用/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惰化作用;从众现象;去个性化;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57.去个性化产生的条件是什么?答:。去个性化的外在条件有两个:一是身份的隐匿;二是责任的模糊化。58.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什么?答: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至儿童期结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时期:(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个体靠感觉与动作认识世界;(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缺乏可逆性;(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四五岁),能在头脑中把形式和内容分开,使思维超出所感知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和命题运算.59.简述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60.品德的结构是什么?答:品德的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感、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为。61.过错行为矫正时,要注意哪些方面?答: 培养深厚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和对立。保护和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彭阳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62.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答:(1情绪稳定、乐观;(2人际关系和谐;(3人格完整;(4正确的自我观;(5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6行为合理。63.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为几种?结合例子来表述答: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每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64.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是什么?答:试误学习”理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他认为学习是在盲目中尝试错误的过程。由开始的错误反应多于正确反应到最后的全部为正确反应的结果。65.教师教育心理素质包括哪几个方面?答:(1)认知素质。(2)情感素质。(3)意志素质。(4)个性素质。66.学习的主要策略有哪些?答:一、认知策略(一)复述策略(二)精细加工策略(三)组织策略(四)模式再认策略(五)动作系列学习策略二、元认知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