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共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与未来展望 二、心理语言学初期发展的理论基础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受到三大理论的影响:一是以华生(J.B.Watson,18781858)和斯金纳(B.F.Skinner,1904)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二是以布隆菲尔德(Bloomfield,1933)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三是以珊南(C.Shannon,1948)为代表的信息理论。首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华生所创始的行为主义理论,在俄国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701932)“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客观功能主义”的学说。他认为,学习就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在华生看来,人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新刺激反应(S-R)联接而形成的。继华生之后,斯金纳又在华生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1957年,斯金纳出版的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一书对言语行为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尽管斯金纳的言语行为后来受到了乔姆斯基的批判,但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射”和“可操作性条件反射”等的心理学理论不但影响着心理学和语言学的研究,而且也为后来发展起来的心理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了部分的理论根据。除了行为主义理论,以布隆菲尔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理论也为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奠定了基础。布隆菲尔德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建立在华生行为主义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其特点是用行为主义的原则研究意义,在确立语言单位时坚持严格的发展程序,总体上关心语言学的自由地位和科学性。尽管他的理论受到语义学家里奇(Geoffrey Leech)的批评并成了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牺牲品”,然而,布隆菲尔德的研究方法不但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被广泛采用,而且也成了心理语言学研究“句子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心理语言学的初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珊南(Shannon)为代表的“信息论”的研究。信息论的研究牵涉到信息的计量、传送、变换、处理和储存。在语言的研究方面,信息理论认为语言的输出表现为一系列的信息符号,依次地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换。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向语言学家对语言信息分布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仿照的依据,同时也向心理学家和语言教育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框架。自1948年信息论问世以来,信息理论中很多的研究方法都被心理语言学家所采用,用来研究“语言的感知”、“语言的产生”以及“语言信息的统计”和“信息分析”。特别是在“语言的编码”和“解码”的研究方面,大量语言信息的分析和研究均采用了信息论的研究方法。三、心理语言学中期发展的理论基础心理语言学的中期发展大体可以从1960年算起至1975年,共15年的时间。这主要是以西方心理语言学专著的大量问世为根据的。无论该划分是否准确,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无疑是心理语言学发展壮大的“酝酿期”,而这个时期心理语言学的发展基本上是以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和勒考夫(Lakoff)的“生成语义学”的研究理论为“动力源”的。首先,乔姆斯基于1957年出版了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理论。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可归结为以下4点:一是他强调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二是他针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提出“语言习得机制”,强调了语言习得的“遗传”因素:三是他提出了“语言模块”论,区别了语言系统的规则和表征与认知系统的规则和表征的不同;四是他提出了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这也是影响此后语言研究最为重要的新的语言理论。然而,正当乔姆斯基在努力修正自己的理论并试图提出新的研究模式之时,以勒考夫(Lakoff)为代表的“生成语义学派”与以乔姆斯基本人为代表的“解释语义学派”又在深层结构的“深度”问题上发生了争议:勒考夫认为深层结构还不够“深”,而乔姆斯基则认为深层结构已经“太深”。此后,尽管有人又提出“格语法”或“功能语法”或“交际语法”等的理论,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勒考夫提出的“生成语义”的理论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时语言学的研究。四、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三大主题1.言语产生“言语产生”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1)言语产生模型的数据来源;(2)言语产生中的语言单位;(3)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4)言语产生模型。首先,“言语产生模型的数据来源”主要通过对“言语失误”、“言语停顿”、“言语障碍”的数据分析,研究言语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言语产生的因素。第二,在“言语产生中的语言单位”的研究中,主要通过人们在“音素段”、“语音特征”、“单词”、“词素”和“短语”5个方面的语言行为以及对言语者所表现出的“言语失误”现象的分析,研究言语的产生过程。第三,在“言语产生过程中的言语失误”的研究方面,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1)言语计划;(2)词汇组织;(3)口误和言语失误的特征和起因。在“言语计划”的研究方面,主要以莱施勒(Lashley,1951)的“词语产生表现”和佛恩尼(Fournie)的“词语层级组织”等的研究理论为基础,专门探究语言产生模型中“言语表现”和“言语失误”的阶段和言语失误的预测。在“词汇组织”的研究方面,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88)和戈莱特(Garrett,1988)有关同音异义词和近似音词所造成的言语失误的论说为基础,揭示“语义替换”、“音位替换”以及“语义音位混合”等现象并以此研究词汇组织的过程以及造产言语失误的原因。在“口误”和“言语失误的特征和成因”的研究方面,主要以戈莱特(Garrett,1988)和卡特勒(Curler,1980)有关“词缀”和“功能词”在句中“换位”现象的分析为基础,探究言语失误的规律、成因以及言语产生的过程。第四,对言语产生以及言语加工模型的研究,主要以弗洛姆金(Fromkin,1971)提出的“话语生成器模型”、由戴尔(Dell,1986)提出的“扩散激活模型”和由莱沃尔特(Levelt,1989)提出的“信息构成器”分别代表的“串行模型”、“并行模型”和以莱沃尔特的“信息构成模型”的研究为基础,从语音的辨听,到单词的提取以至到语意的联接和确认,讨论言语产生的过程以及影响言语产生的各种因素。2.语言习得“语言习得”,不但是心理学和语言学共同关心的话题,而且也是心理语言学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该领域的研究主要包括:(1)语言发展的研究方法;(2)言语感知的发展;(3)儿童语言词汇;(4)句子的学习及理解;(5)语言的交际用途;(6)儿童语言习得理论。首先,在语言发展研究方法的探索方面,利奥颇尔德(Leopold,1948)提出的“日记和家长报告”为研究儿童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利奥颇尔德通过对其女儿希尔得嘉德(Hildegarde)在英语和德语学习方面所取得的进步的观察认为,观察和研究儿童日记的语言发展有助于对儿童语言发展的有效研究。但后来贝茨(Bares,1991)却认为更有效的途径是家长对其子女语言表现的观察。因此,儿童日记和家长报告就成了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一大途径。除此之外,观察数据、采访和实验也是研究语言发展的重要方法。第二,言语感知发展的研究包括3个方面的研究:(1)家长的语言输出和儿童语言学习的关系;(2)儿童早期言语感知;(3)语言特化。第三,儿童语言词汇研究包括:咿呀学语、单词学习、双词学习、语法联接、词语和词义联接。在这方面,其研究的重心集中在“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获得”、“使用语言能力的获得”和“词语与语义的连接”3个方面。第四,句子学习和理解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1)单词和短语向简单句的过渡过程;(2)语法在造句方面所起的作用;(3)句子的形成和理解策略;(4)简单句向复杂句的过渡以及对较为复杂语句的理解和使用。第五,在语言交际用途的研究方面,贝茨(Bates,1976)和韩礼德(Halliday,1975)提出的“语用学功能”、奈尔森(Nelson,1973)提出的“指涉和表达功能”成为研究语言功用的主要理论基础。特别是韩礼德提出的7种语言功能,不但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经典,同时也为心理语言学在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方面提供了一条重要的思考线索。第六,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方式为语言习得的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途径。但就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研究而论,以斯金纳和布龙费尔德“刺激反应”或“强化”论为代表的行为主义理论、以乔姆斯基“天生论”为代表的“遗传”或“传递”理论构成了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两大分支。此外,以皮亚杰(Piaget)和布鲁纳(Bruner)为代表的“认知”理论、由贝茨(Bates)和麦克威尼(MacWhinney)提出的“竞争模型”和由波特提出的“交互作用模型”代表了儿童语言习得模型研究的主体内容。由此可见,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心灵主义的“内在”理论,交互作用理论的“认知”、“信息处理”和“社会交互作用”理论构成了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核心,是研究儿童语言习得理论的重要基础。3.语言理解“语言理解”是心理语言学集中讨论的话题,其研究包括:(1)言语感知;(2)词汇提取;(3)句子加工;(4)语篇理解。简而言之,就是研究人们是如何理解语言的。首先,“言语感知”牵涉到“言语感知的研究手段”、“言语感知的条件”、“言语信号的产生和语音的声学特征”、“元音和辅音的听辨”、“连续性的语音听辨”、“书面语言的感知”和“言语感知模型”共7个方面的研究。语言感知的研究手段最早是用达得立(H.Dudley,1939)发明的“声音记录仪”(vocoder)记录和分析语言的输出信息的。后来,制造“声音记录仪”的原理又促使“声音摄谱仪”(sound spectrogram)的出现和发展。这是按照声音频率的分布,专门用来分析语言信号的“二战”期间的生成物。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受声学语音学和发音语音学的影响,又出现了“电子肌动记录仪”(electromyography)和“电子记波仪”(electrokymography),分别用来记录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电压变化和说话时口、鼻腔的气流变化。当然,最新的研究手段当属“摄影摄像技术”(cineradiography),人们用该技术记录发音的动态变化。在语言感知条件的研究方面,“语境”是影响言语感知最为重要的条件。语言信号产生方面的研究,大都与“声学特征”、“元音和辅音的听辨”相关。这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研究,是一项以英语语言为研究对象的“音素”听辨研究。语言感知研究的另一个领域是“书面语言理解”的研究。这牵涉到“视觉感应”、“字母辨认”、“词意确定”以及“信息记忆”和“信息组织”等方面的探索。当然,语言感知研究最为重要的领域当属“言语感知模型”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利博曼(Liberman,1967,1970)及其同事提出的“肌动模型”理论(Motor Theory)、史蒂文斯(Stevens,1960)提出的“合成分析模型”(Analysis-by-Synthesis)、马塞罗(Hassaro,1987,1989)提出的“模糊逻辑模型”(Fuzzy Logical Model)、马斯伦和威尔森提出的“交股模型”(Cohort Model)和爱尔曼(Elman,1984,1986)提出的“轨迹模型”(Trace Model)成为语言感知研究的5大模型,是影响心理语言学在语言理解方面研究的5个重要的“模型”理论。第二,在“词汇提取”的研究方面,其探索主要集中在“词的基本元素”、“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和“词汇提取模型”等4个方面。研究词汇提取,离不开对词的基本原素的分析,因为词的基本原素与词意直接相关。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直接关系到语言理解研究,是语言理解研究中的重要一环。心理词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应时实验”、“命名词汇检索”和“言语错误分析”3种。其中,“言语错误分析”和“命名”是研究词汇提取最为重要的两种方法。人们可以通过“嘴边现象”、“词语换位”以及“失言”等的言语错误以及对造成这些错误的分析搞清人们是如何理解词意或提取语言信息的。在“影响词汇提取和组织的因素”的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词汇性效应”、“语义性效应”和“语境效应”3个方面。词汇提取模型的研究,是一项卓有成效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以福斯特(Forster,1976)词汇提取的“自动搜索模型”为代表的“串行搜索模型”(Serial Search Models)和以摩顿(Morton,1969,1979)提出的“词汇发生模型”为代表的“并行提取模型”(Parallel Access Model)已成为词汇提取研究的两大主流。尤其是摩顿的“词汇发生模型”,在“词汇激活”的研究方面为后来词汇提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思考线索。此外,另一个加入“并行提取模型”行列的是“连接主义模型”。这是一个由心理学、哲学和计算机科学界中的连接主义者提出来的解释词汇提取的一个重要的学说。连接主义认为,一个词的最终理解是从信息的“输入”“特征”“字母”“单词”的递增连接完成的。除“连接主义模型”外,还有一个被称之为“交股模型”(Cohort Model)的听觉词辨认模型。马斯伦和威尔森(Marslen-Wilson,1987)提出,当一个人听到一个词的时侯,该词所有的语音邻词都会被激活。当然,无论是哪一种理论,都很难适用于解释语言理解复杂过程的全部。但是,每一种“模型”都强调的“激活”理论对解释语言理解的复杂过程仍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话题。第三,句子理解是语言理解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该领域的研究分为:(1)句子结构的性质;(2)句法加工;(3)句子分解和句法的模糊性;(4)句子分解模型;(5)语言加工与记忆;(6)句子理解的加工模型。心理语言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能够理解语言是因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输出者的心目中有着共同的语法规则或“约定”。然而,句子理解研究并非如此简单,这里还牵涉到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问题。仅以A说的"It's too cold here"一句为例,如果B从该句的字面意思去理解,那么,他很可能就没有理解A的真正指意。因此,句法加工便是心理语言学在语言理解方面所探讨的第二个问题。句法加工的研究涉及到“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关系”、“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的关系”、“句子结构的分解”和“从句的加工”共4个问题,主要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句法加工来理解复合句及其指意的。在句子分解和句法的模糊性的研究方面,心理语言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局部模糊”和“永久模糊”两个方面的讨论之上。由于语言的“模糊性”是非人工语言的本质特征,所以利用“句子分解模型”研究模糊语句的理解方法也就成了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理解的一大手段。在分解模糊语句的研究方面,克立森(J.B.Cleason,1998)将其模型分为两种:一种是“花园小径模型”,另一种是“强求圆满模型”。花园小径模型以“结构优先”或“词汇优先”的原则讨论语句的理解过程。然而,要正确理解语句,句子记忆也是重要的一环。在该方面,心理语言学家将注意力集中在“意义和表层结构的记忆”、“语义推理和句子记忆”、“命题和句子记忆”3方面的研究上。当然,要了解人们是如何记忆语言信息的,“句子理解的加工模型”便是研究语言理解的根本。到目前为止,由弗德(Fodor,1974)等人提出的“感知策略”、由贝弗尔(Bever,1970)提出的“非转换策略”、由基姆鲍尔(Kimball,1973)“表层结构句法分析7原则”和以弗雷兹泽(Frazier,1978)提出的“灌肠机”理论已成为句子理解加工的四大主体模型(22)。特别是基姆鲍尔的“7原则”(23),基本上概括了句子理解的大体过程和研究思路。 二、教给方法,拓宽观察范围在学生有了一定的观察兴趣后,我就逐步把随机观察改为定点观察。观察的目的明确了,观察的要求提高了,学生便会发现凭借原有的知识经验完成不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时,我便在观察实践中渗透方法指导,学生不仅乐于接受,而且乐于在实践中应用。我向学生渗透的观察方法主要是三方面: 1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第一堂定点观察课,我在学生面前放了一个苹果,让他们说说观察所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是一只圆圆的苹果,表皮青里透红,看上去真诱人。”观察是不是就到此为止了呢?远远没有。我请一位学生拿一拿这苹果,他拿后补充说:“它摸上去很光滑,掂掂分量,还挺沉的,估计有半斤吧!”我又请一位同学闻了闻苹果,他也补充了几句:“把它放在鼻子边,我闻到一股诱人的香味,我忍不住咽下了口水。”最后我又请一个同学咬了一口苹果,他又添上这样几句:“咬一口果肉,硬硬的,细细咀嚼,开始觉得有点酸,但挺爽口,稍后便感到一丝甘甜,味道可真不错!”通过这种形式的观察课,学生明白了观察,不仅可以用眼睛去看,也可以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用手指去摸。总之,只要能帮助我们达到认识和了解事物的目的,全身无论哪个感觉器官都可以利用。 2选择合适角度,广泛观察 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去寻找校园的秋天。一个学生说他找到了秋天,那就是桂花。我问:“只有一种景物能代表秋天吗?”于是学生们继续寻找,直到找全了具有代表性的景物为止。他们找到了飘在地上的落叶,枯黄的小草,盛开的菊花,香气袭人的桂花等。回到教室后,我请学生谈谈看书是用什么办法找到校园的秋天的,他们有的说:“边走边看。”有的说:“还可抬头看!”有的说:“还可以低头瞧!”我又稍作点拨,学生很快领悟到怎样观察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3进行“局部放大”,反复细致观察 在对事物的全貌有比较清晰的了解之后,我指导学生根据观察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并把重点部分“局部放大”,抓住事物的特征,多角度地进行观察,使观察趋向精细化、具体化。 一个班级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总会参差不齐,观察能力也不一样。年级越高,悬殊越大。我总是在学生分散观察的基础上,集体交流观察结果,相互启发、补充细节,再组织第二次观察。这样观察得来的结果印象深刻,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认识,普遍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水平。 三、培养能力,提高观察质量学生有了浓厚的观察欲望,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我就在指导他们提高观察质量上下功夫。观察能力的提高实质上是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联想能力、记忆能力综合运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提高观察能力的同时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以上几种能力,使它们协调发展,把学生的观察能力向纵深推进。 1利用看图作文,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想象的能力如看图作文大猫死了,画面充满童趣,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整个画面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四幅图中猫的神态,想象猫在当时的想法和做法。有一个同学说:“第一幅图中的大猫看到河面上有许多大鱼在游来游去,他想:哈哈!今天我可要美餐一顿了!他越想越美,馋得口水都流下来了。”另一个同学说:“第四幅图中的大猫突然觉得肚子里像刀在割一样,他痛得黄豆般大汗珠直往下掉,最后他口吐白沫,死了。”还有一个同学补充说:“那只大猫疼得倒在地上直打滚,他心里后悔极了,悔不该吃那些有毒的鱼。最后他口吐白沫,两腿一伸死了。”画面虽然简单,但由于同学们用心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整个画面的内涵被不断地开掘出来,寻根探源,学生思考一步步深入,最终明白:老鼠故意造成的河水污染,害死了大猫,老鼠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想象使单薄的画面丰厚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敏锐,更深入。如果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就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用实物、实景、实事,指导学生观察、比较 一个同学观察他的表妹,刚上一年级时,她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一些同学嘲笑她是“笨鸟”。她气坏了,发狠用起功来。她每天起早摸黑,像着了魔似的,算呀,写呀,读呀,连上厕所也在看书,最后考出了“双百”。他还抓住了一个细节表妹考出好成绩后说:“笨鸟先飞,也会领先,怎么样?不服输咱们再比试!”活脱脱一个不甘落后的孩子形象展示出来了。学生学会了在观察中由表及里地对同类事物和现象的差异变化深入开掘,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从观察到的材料中筛选出最有典型意义、最有表现力的生活现象,才真正提高了观察质量。 四、练写札记,积累生活素材观察的目的是为定作积累素材,为写作服务。观察过的事物再多,若不及时记载下来,时间一长,就像过眼烟云,会淡忘的。所以,我十分重视指导学生勤写观察记忆。通过写“札记”记录了观察结果,积累了写作素材,也不断强化着观察能力,提高着观察质量,同时使学生练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总之,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它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指导,更需要教师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护这种可贵的兴趣,观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如此。当学生大脑中的积蓄越来越多,写作的“材料库”才会越来越充实,作文对他们来说,也就不再是一件乏味枯燥、令人畏惧的事了。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附一则材料: 注意作文教学要先说后写,理清思路,降低难度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再强调,作文要练习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做到“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我们要让学生说真话,写真事。教学时,我重视说的训练,先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或同学当中讲述自己的作文思路,然后在会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将自己讲述的内容写成文,即作文,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先说再写不仅能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表达水平,也能帮助学生纠正语病。说是写的前提,写是说的结果。比如,在写菊花这篇作文时,我是这样指导的: 1写出菊花的名称 2描写全貌(花朵的大小、颜色) 3描写花瓣的形状(有管状、丝状、条状) 4写花的姿态(伸展的、弯曲的、上伸的、下垂的、四射的) 5展开想象 学生按这些内容细致地观察、描述,尽管每一部分的语句不多,也能把一朵花说得形象了。说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自由练说、同桌讨论、指名叙述等。先说后写能化难为易,同时也能转变那种说假话、说套话的文风。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