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林科专业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双创人才重点(共10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结合林科专业特点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双创人才林学与园林学院 刘盛全按照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精密部署,我校于2009年3月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09年3月18日,校党委召开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校党委书记在动员讲话中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以及与学校各项教育事业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全面阐述,并通报了我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体部署。林学与园林学院按照校党委的统一部署,迅速成立了以总支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我院学习实践活动中学习安排、实施方案、特色活动等作了具体安排,要求各党支部对照方案认真组织,各位党员要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明确目标,不折不扣地完成不同阶段学习实践目标。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本人遵循“真学、真用”的原则,阅读了大量重要原著,积极组织参加集中学习和讨论,深入开展调研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充分认识到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校师生员工、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提高治校能力、推动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双创”人才的必然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培养实践型“双创”人才的需求,本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期间,积极开展了“结合林科专业特点,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双创人才”的主题调研活动。在调研活动中,通过现场听课,参观实习基地,召开学生座谈会、新进教师座谈会、实验教学中心主题交流活动、与专业主干课程教师深入交流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调研,掌握了我院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和特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下面就林学与园林学院实践教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内其它同类院校的实际情况,来探讨一下林科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问题,以及如何从实践教学入手进行“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一、我院实践教学现状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具有直观性、综合性和创新性,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学校和教务处的要求,2006年,林学与园林学院实验教学中心依托安徽农业大学实践教学中心与林学与园林学院而建。学院现有教学实验室1900 m2,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3个,仪器设备总值264.8万元。主要承担林学与园林学院4个专业40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综合实验室共有实验教学和管理专、兼职人员36人,其中实验教师26名,实验技术人员10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25名,占人员比例7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者24名,占人员比例67。通过资源整合,林学与园林实验教学中心设立八大实验室,(1)显微观察室,主要承担树木病理、木材显微构造、昆虫及微生物标本观察和记载等实验;(2)植物育种实验室,主要承担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树木学等实验;(3)林产品分析实验室,主要承担森林土壤、经济林产品、木材及其它森林植物分析实验;化学改性,家具涂胶等实验;(4)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实,主要承担种苗,林木生理生态指标测定、观察,插花艺术、花卉培育等实验;(5)人造板工艺实验室,主要承担家具涂胶,化学改性等实验;(6)模型与设计实验室,主要承担园林与城规专业沙盘制作、家具模型制作、室内装潢与设计、测树学解析木制作等实验;(7)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主要承担林学、木材、园林、城市规划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Photoshop、3D、GIS)等实验;(8)规划设计实验室,主要承担园林、城市规划、木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规划与设计制图。承担了4个专业35门课程的实习。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有林学专业的东至梅城林场,木材专业江苏常熟江湾集团,园林和城规专业的上海、苏州和黄山屏山以及合肥市蓝天、菱湖家具,植物园和半岛等10多个。承担了4个专业58门课程的实习。二、实践教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高等林业教育一直以来以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实践教学存在的一些缺陷和问题主要有:(1) 1998年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提出了“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要求,专业课学时数被大量压缩。当专业课学时的减少发生在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上,林科专业集中性教学实习时间被缩短,实践教学受到制约和削弱。(2)扩招后师/生比降低,实习经费不足,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近年来,由于本科生大幅度扩招和教学改革的摸索,在实践教学上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招生规模的扩大,师生比降低,教学点分散,教学实习费和教学出差费显著增加。(3)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和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人员存在着重视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倾向。如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实验仪器设备和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有些教师在授课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和素质培养,在学生成绩评定上仍以理论成绩占主导地位,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4) 毕业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是实践教学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双向选择就业制度下,该环节往往与学生的择业产生严重的冲突。按过去的教学组织模式,毕业生产实习和论文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进行,此时,大多数学生都在为就业而奔波,频繁参加招聘会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有的还要参加试用单位的各类培训,造成学校很难安排毕业实习、学生也不能安心毕业实习的现象,毕业实习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5) 教学实验中心虽已成立了三年,但实验中心的运转受到体制不顺和经费不足的制约。目前在新实验开设中难度较大,一方面仪器经费限制,一方面教师在开设新实验时,其劳力付出是往往一般常规实验的十倍,但此付出在教学工作量上并无体现,另外,在新实验中有些实验员无能为力,有些实验员拿贯了平均奖也消极对待,使新实验开设难度加大。从以上的发展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看,解决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必要要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一定规模的改革,从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出发,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科学系统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整合优化实践课程体系和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和实习运作模式,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和实践教学队伍建设,努力营造设施一流、设备先进、队伍精良、管理有序、开放高效的实践教学环境,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为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三、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双创”人才目前,全国林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其主要特征是,在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上,从木材的永续利用转变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上;在森林功能上,从过去注重木材生产转变到既注重木材生产更注重其生态功能上;在林学学科和学生培养上,从过去细化专业、强调专业业务素质培养转变到拓宽、合并专业、强调学生的基础素质、创新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上等等。以上的这些变化,均要求学校根据林业发展的新形势,改变以往的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注重转变对学生专业化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向更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市场的需要。另外,地方高校林业本科生的目标是为地方林业建设服务,地方林业目前需要的大学毕业生,既能从事管理,又能遁技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操作能力的通才型的人才。所以,学校有责任和义务为地方林业建设培养符合其需要的合格人才。 随着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使学生的就业渠道更加广泛,时代发展要求林科业的大学本科生也能够从事无关的工作,况且林学也有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公民总体素质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学校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立足自身改革和发展,积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不同需要的合格大学生。根据社会对林业人才的新要求和时代变化,高等院必须校培养出能创业、能创新的“双创”型人才。(一)创新能力培养1丰富校内科研创新活动综合型创业人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积极申请大学生校内创新科研项目,在科研训练中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学院在保证繁忙的教学实验任务的基础上,对本科生开放了一个通用性强的实验室。学院提倡和鼓励有科研任务的教师,选择优秀的本科生提前介入(在三年级)部分科研工作。通过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重点实验室开发基金项目的开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任务,申请在课余时间某个时段,进入实验室,在老师和研究生指导下进行研究活动。采用这种方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勤于思考,敢于创新;他们考上研究生后,由于创新能力强,自主能力突出,得到导师们的称赞,并能够取得突出的成绩。若他们申直接就业的,也能很快进入角色,得到用人单位的信任,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单位增加对木院学生的需求数量。2改进教学方法,补充新的教学内容 大学本科的教学时数是有一定限制的,但现代社会需要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得到更多的知识,采用过去陈旧的教学方法,根本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己教研室为单位,进行课程整合,使一些内容不致于重复讲授,加强了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对学生进行诱导性教育,总论细讲,各论粗讲,不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我们也鼓励专业教师多开新课,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并且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使教学活动生动化、直观化,大大增加了信息量。在专业课学时没有提高、并为适应通才教育而有所减少的情况下,开设的专业课的数量提高了30-50,学生选学的课程增加了20-30。 结合学校的教学研究项目,利用本院几十年积累的大量珍贵图片资料,充分利用木材标本馆、树木标本馆、家具配件展览馆等实地资源,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标本的采集和后期制作。采取多媒体技术分类制成光盘和教学软件,供有关教师教学使用。利用其进行教学,非常直观,效果良好,同时也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不能起到的作用。3规范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离校前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其知识应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为突出毕业实习的重要性,我们规范了毕业实习。主要从两个方面,其一是加强对毕业实习过程的规范性管理,如规定了带实习的教师提前问院提出需要毕业生完成的实习内容,并经院学术委员会审查核定;同时,院根据教师的职称、能力和科研课题的数量,规定了带毕业生的数量。其二是规定了毕业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撰写规范、论文答辩等,并根据研究论文的质量,评选出优秀论文,对优秀论文的作者和指导者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4增加学术报活动 高等学校是信息最密集、知识最活跃的地方。学术报告是学生了解最新科研进展的直接的途径。我们积极联系,聘请中科院系统、全国重点大学的院士、知老教授和专家,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并与学生进行座谈,进行现场交流。这些学者开阔的思路、渊博的知识、智慧的语言,均给大学生们产生了比较大的鼓励作用。另外,学院要求本院的博士、教授和外出考察、开会的教师,定期为学生进行学术报告。由于学院为大学生创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大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并出现了不少大学生发表研究论文的新气象。(二)创业能力培养 林业不仅是重要的公益事业,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林业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的竞争力非常有限,目前林业技术仍相对落后,产业规模也较小。由于我国林业技术产业人才较缺乏,所以一些具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林业科研成果不能进入市场。有资料表明,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因此,培养既具有广博的林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林业技术应用能力又具备创新精神和经营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是促进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学校是培养创业者的摇篮。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必须将创业规划的现实性与超前性相结合,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与复合性相结合,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探索出一套相应的创业教育模式。 1增加实践环节 加强教学实习我院校外实习基地虽有一定基础,但还需稳定、扩大和建设。尤其是校内实习基地基本是空缺,需要学校理顺体制关系后急需建设,使学生理论知识很好的在实践中得以巩固,作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把隶属于某个课程的实验课,改成专门的实验课,并适当增加课时量和增加实践课的师资力量;增设综合实验课,改变过去单个实验课由于时间紧、教师把所有准各工作均提前完成,学生仅作测定的做法,改成学生参与实验工作的全过程,强化他们动手能力,培养他们驾驭科研工作全过程的能力。2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去进行勤工俭学,参加公益活动,争当青年自愿者,增加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的机会。而且学生也比较积极,根据专业性质,自身特长,能够深入到不同地方,进行专业性技术措导、参与老师科研项目、进行社会调查、进入一些企事业单位加强锻炼,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3创业课程与实地训练相结合大学生并不缺少创业的理想与抱负,但是,在真正创业时,往往容易出现纸上谈兵、做事不切实际的问题。可见,学生创业的最大不足是缺乏经验。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高校除了应开设就业指导课外,还应设置创业课程。学校可以聘请那些既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和商战经历的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向学生传授创建公司的程序、创业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应对市场挑战的策略等。此外,实地训练也是综合型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学校可以与林业行业内知名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起来培养学生,使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训练。只有这样,才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4贯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培养综合型林业产业化创业人才的培养,仅仅靠4年的本科教育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实施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目前,贯通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3 + X”人才培养模式按学习年限划分,主要有“3 + 3”和“3 + 5”2 种形式,分别对应于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培养贯通和本科生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贯通。对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本硕”或“本硕博”贯通培养,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而且缩短了学习年限,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率。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