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用型大白菜育种的认识与实践.doc
苗用型大白菜育种的认识与实践苗用型大白菜育种的认识与实践钟新民 李必元 虞慧芳 顾宏辉摘要:以多年大白菜育种工作的实践为主要依据分析总结了以分类上的大白菜进行不结球、大苗态、功能叶为产品主体、作绿叶菜予以栽培-本文称苗用型大白菜的育种前景、育种特点、育种技术及育种实践等相关内容旨在为促进该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苗用型 大白菜 育种 英文摘要:It was analyzed and summered that Chinese cabbages breeding prospects,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breeding technology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based of years of practice on Chinese cabbage breeding. Here Chinese cabbage we called was no-heading, seedling-stage, functional leaves classifiably as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products and cultivated as leafy vegetables. Our aim is to promote this work effective progress and give a reference for it. key words: seedling-stage, Brassica cestris ssp.pekinensis, breeding1苗用型大白菜育种前景分析 植物学分类上的大白菜是结球大白菜而如同菜用碗豆、甜玉米等一样苗用型大白菜这一栽培和食用上的分类单位其育种的特异提出有其以下原源。 1.1 从种植的历史来看:苗用型大白菜在我国种植历史可谓很久;长江及其以南地区将较适宜的结球大白菜种子以绿叶菜形式种植的方式虽不成规模但十分普遍;西南地区的云贵川等地有着大白菜结球与不结球兼用的种植方式及习惯;北方地区70年代以前也有在春季和换茬季节种植白菜苗的很多地方7090年代该种植方式渐渐变得很少。 1.2 从种植的现实来看: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等近年来苗用型大白菜在南方不但扩大、而且逐渐形成规模北方的种植也俏然升起。迄今浙江省_市的苗用型大白菜从品种、到生产、到市场、到消费可谓是既成规模、又成体系;部分还远销港澳台等地。 1.3 从蔬菜栽培的发展趋势来看:速生栽培是蔬菜栽培的发展方向如同水果、林木等向着速生化方向发展一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速生栽培与少使用农药切切相关在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安全越来越讲究的今天苗用型大白菜这一典型的速生绿叶菜将凸现其特有的优势。 1.4 从生产与消费的环节来看:(1)青菜是我国南方最主要绿叶菜而它在7、8、9月的酷暑期栽培其商品性(短缩茎伸长、叶片扭曲皱缩)、优质性(发苦)、生产性(生长缓慢)等均较差常使得这一时期的绿叶菜供需矛盾突出;而同样作为绿叶菜的苗用型大白菜其速生性与耐热性较青菜为好在解决此矛盾上可发挥积极作用。(2)设施栽培越来越多、周年供应程度越来越高、绿色产品要求越来越强、效益追求越来越甚这些均使得苗用型大白菜的逐渐扩大种植变为可能与必然。(3)苗用型大白菜在作物茬口接续期的插茬栽培中能起良好的作用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1.5 从其自身特征特性来看:(1)苗用型大白菜是典型绿叶菜而为社会所需。(2)它速生耐热、种植简单、成本低、风险小、效益好、宜周年栽培等特点而为生产所需;(3)它食用品质好、价格低、可周年化供应等特点而为消费所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说苗用型大白菜是以功能叶为产品主体但因它是大苗态的功能叶、其粗纤维结构还未大量形成所以它与食用主体为硕大叶球的结球大白菜相比其食用品质并不逊色且风味更佳。实际上白菜的大与小它们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形成的都是特定的自然条件、生产能力、膳食水平的反映。 1.6 从其育种的角度来看: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对结球大白菜育种的高度重视这不但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而且也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资源;这不但是当今苗用型大白菜出现规模种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也为开展苗用型大白菜育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7 其品种选育尚属空白:由于传统和社会发展阶段等原因迄今苗用型大白菜育种一直没有被我国蔬菜育种业界所感悟与重视;近年来我国蔬菜育种工作者虽对白菜育种进行了多次大型的综述但未及苗用型大白菜育种方面的展望;当然这也与业界人士对其在认识上的轻视有关。 综上可见:苗用型大白菜育种有必要特异提出且前景良好。 2苗用型大白菜育种特点考虑 苗用型大白菜与结球大白菜在植物学上为同一个东西所以有关结球大白菜的植物学、起源、发育、育种技术、育种方法等相关知识可应用于苗用型大白菜育种;但是苗用型大白菜在产品利用、品质、主要利用目的等育种目标及产品评价等方面与结球大白菜相差甚大有以下一些突出的特点。 2.1 迄今人们对苗用型大白菜与结球大白菜的品质关系、耐热性关系、速生性关系等所知甚少所以完全根据结球大白菜的育种资料来推测苗用型大白菜是不当的。 2.2 速生、耐蹂、丰产的生产要求是其最重要育种目标之一。 2.3 商品性(卖像)的消费要求是其最重要育种目标之二。 2.4 功能叶品质(口感)的食用要求是其最重要育种目标之三。 2.5 特异抗逆性(耐热、耐寒)的生产要求是其最重要育种目标之四。 2.6 苗用型大白菜是结球大白菜性状表现的初级阶段其遗传同一性高、保守性强加之育种目标特殊所以其材料和杂交组合的有效评价特别是高级阶段的精确评价十分重要且需要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2.7 苗用型大白菜的产品标准、栽培技术、种植方式等在生产上常常表现不规范情况而且其单位面积用种量较大这些内容必须特意考虑在内。 2.8 苗用型大白菜的主要生产季节与繁种季节的匹配度很差这给材料的准确选育带来很大的盲目性也给繁种带来了较大的不科学性。 2.9苗用型大白菜速生性好可周年种这为材料和组合的鉴定与选择创造了良好的时间与空间之条件。 3苗用型大白菜育种技术 3.1育种目标:根据生产与消费的需求苗用型大白菜目前的育种目标应该是:速生、耐蹂、卖相好、品质优、抗病、丰产、抗热或耐寒、适应性广。 3.2 选育策略:(1)苗用型大白菜的杂种优势同样极其显著尤其是抗病优势和生长优势所以宜仍走杂种优势利用之路。(2)苗用型大白菜一般用种量较大、纯度要求较低所以宜采用自交不亲和制种途径。(3)为了有效地进行苗用型大白菜育种(主要考虑到有些特性较难统一于一体等)宜事前明确区分所育品种的“统一目标”与“分别目标”即按耐热性、耐抽苔性、结球性分为四个类型:耐热专用型、耐抽苔专用型、耐热结球兼用型、耐抽苔结球兼用型。(4)一般说来苗用型大白菜的生产环境特别恶劣其商品性和品质要求甚高所以其原始材料的选择起点要特别高特别是食用品质、抗热性、耐寒性以及数个必具性状的起点。(5)苗用型大白菜是结球大白菜性状表现的初级阶段其遗传同一性高、保守性强加之育种目标特殊所以建立良好的材料和组合评价方案尤其是高级阶段的评价方案十分重要。 3.3 选育技术:相对于结球大白菜苗用型大白菜育种技术有下主要点。 3.3.1 目标分解 根据育种目标可将其分解为10项二级指标:株型紧凑、精干、半直立; 叶片全缘、少波、不弯曲皮张、厚而柔性大;叶面无毛、光滑、少皱、亮度高;叶色嫩绿无污感;叶柄宽扁、不鼓、有挺性;质地糯、口感佳、风味好;生长快、大、旺内外叶发育平衡;极耐热或极耐抽苔;抗霜霉、炭疽、黑腐、黑斑、白斑、病毒、软腐、根结线虫等病害及耐盐碱、高湿、高温等生理障害早生叶耐黄老;性状稳定性高(年度和季节)、平顶性和兼顾结球性好、纯度高。 3.3.2 材料与选育 3.3.2.1 原始材料的选用与创建:宜选用或创建速生性好、早熟、无茸毛、紧凑半直立、全缘、叶面光亮、叶柄宽、色泽鲜绿不污、叶厚而柔性大、食用口感好、高抗霜霉、炭疽等病害、耐热或极耐抽苔的类型。 3.3.2.2 选择季节:耐热专用型材料的选择要在最高温季节的时间段进行并以最终阶段的鉴_果为主要选留依据;耐寒专用型材料的选择要在冬春低温季节的时间段进行并以最终阶段的鉴_果为主要选留依据;结球兼用型材料的选择是在优良专用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延长其生长期以其继续生长后的抗病性、结球趋势、耐热或耐抽苔性能的鉴_果为主要选留依据。其它季节的鉴_果宜作为选择的补充信息。 3.3.2.3 选择的方法与内容:宜采用直播、分阶段间苗择优的方法选择阶段与内容是: 选择阶段 选择顺序与内容 2叶阶段 无茸毛-根茎嫩白无病-子叶肥大-吐心早-生长旺势-根茎较粗 46叶阶段 子叶无病不褪绿或褪绿晚-根茎白嫩-初生叶无病-全缘生长旺势-叶色正常-根茎膨粗快 913叶阶段 抗病性强-耐热或耐抽苔-株型紧凑半直立-叶色鲜绿无污感-叶面光滑有_-植株基部粗-心叶生长快-叶柄宽扁-根茎白嫩-帮筋不明显-叶柄及叶片有油润感-叶帮比大-叶片厚而柔软-口感好-平顶 延续生长阶段 抗病性强-耐热或耐抽苔-有明显结球趋势 3.3.2.4 耐热材料的主要表现:高温下吐心不焦、幼苗不褪绿成株综合抗病性强、根系发达(不易拔起)、生长旺势、叶色鲜绿而不污、叶面光亮而不皱、心叶发育良好而无干烧皱缩等生理障害;高温高湿下叶柄不徒长、不扭曲、连阴骤晴少萎蔫;高温对其株型、株态、叶色、叶片_、光滑度等影响较小。 3.3.2.5 耐寒材料的主要表现:低温下幼苗不褪绿、不僵化、根茎短、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成株综合抗病性强、生长旺势、叶色鲜绿、受冻后恢复迅速、立帮和结球趋势明显、春季抽苔期晚。 3.3.2.6 优质材料的主要表现:叶色鲜绿无污感、叶面光滑有_、植株基部粗、心叶生长快、叶柄宽扁、根茎白嫩不坚、帮筋不明显、叶柄及叶片有油润感、叶帮比大、叶片厚而柔软、口感好。 3.3.2.7品质鉴定与选择:品质除外观性状外实际品尝也是重要依据而品尝将会给选留带来很大困难。对此可采取测定植株主体部分而留其基部进行短缩茎组培留种的方法或采取品尝多数植株而选留少数植株的方法。 3.3.2.8 抗病性田间鉴定与选择:苗用型大白菜是结球大白菜生长的早期阶段病害发生较少所以与结球大白菜材料的抗病性鉴定与选择相比宜大大提高标准达到高抗45种病害;特别要重视对炭疽病、霜霉病、黑腐病、黑斑病的抗性。 3.3.2.9 兼用型材料的鉴定与选择:兼用型材料往往是早熟材料要以专用型材料的选择为基础。对此在其专用型材料的鉴定选择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心叶发育快、内卷性早的类型。在其延续生长阶段鉴定选择那些抗病、耐热或耐抽苔、有明显结球趋势的类型。 3.3.2.10 材料的留种程序:耐热材料的留种程序宜:酷伏种植、鉴定、选择-实验室分身腋芽组培保存-次年春季留种。耐寒材料的留种程序宜:冬春种植、鉴定、选择-护根北移4个纬度以上-异地春季留种。 3.3.3 组合的选配、鉴定、评价 3.3.3.1 组合的选配:宜考虑植物学性状互补性、生物学性状互补性、生态学性状互补性、亲缘关系互补性;宜强调抗病互补性、花期相遇性;宜注意不亲和性互补性、组合杂交亲和性等;在组合品质的问题上双亲均要务必选择品质上等的材料。 3.3.3.2 组合的鉴定 季节:耐热型组合的鉴定要将其整个生长期恰当地安排到夏秋最高温季节的时间段;耐寒组合的鉴定要将其整个生长期恰当地安排到冬春最低温季节临界抽苔的时间段;其它季节的鉴定均为辅助性鉴定。 地点与重复:鉴定试验必须规范;应在生产地区或与生产地区的土壤、气候、栽培条件、种植方式等相近的地点进行;单个重复内的土壤应该均匀一致并且其土壤结构和肥力、前茬作物和地形的变化等不至于影响产量;增加重复数通常比增加小区面积能更有效地降低试验误差;肥力和密度等试验可补充获得更多的信息;分期播种的少重复可用来取代同期播种的多重复。 方法与时期:宜采用免间苗均匀直播法以减少种性竞争和操作环节所引起的误差;密度试验宜控制在每平方米的实际栽培面积留苗25100株;一般试验宜每平方米的实际栽培面积留苗50株;鉴定时期为产品收获阶段其它生长阶段的鉴定均为辅助性鉴定。 对照:目前我国还基本没有苗用型大白菜的专用品种部分有规模种植的地方、实际是用着习惯性兼用型品种大部分地方还处于多品种的摸索阶段加之各地的消费习惯对其商品性要求差异较大所以目前开展苗用型大白菜育种常常是难找恰当的对照。对此宜一方面根据当地的种植情况和市场品种来寻找适宜对照另方面也可采取互为对照的方法。 3.3.3.3 组合的评价 对早期阶段的大量组合只凭眼感、手感及实际产量等进行粗略鉴定评价就能筛选到较多的苗头组合并予以组合类型的分类。对于高级阶段苗头组合的评价要注意选用恰当的对照品种、注意适当的试验点数目、种植季节、栽培制度、群体密度、采收标准等重要事宜要利于现代田间试验技术有效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合理分析试验结果要与对照品种以及组合间进行商品性、产量、食用品质、农艺性状、对消费的适用性、对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适应性等进行仔细比较。 评价的主要依据是:高温或低温季节、主要生产地条件、主要种植方式下的产品收获阶段的鉴_果;其它不同栽培条件、不同生育阶段的鉴_果均为评价筛选的辅助性补充信息。主要性状相对重要性见下表(供参考)。 性 状 相对重要性 耐热 专用型 耐热结球 兼用型 耐寒 专用型 耐寒结球 兼用型 评 价 内 容评 价 性 状 株型 紧凑 4 4 4 4 半直立 4 4 4 4 叶片 全缘 4 4 4 4 少波 3 3 3 3 不弯曲皮张 5 5 5 5 厚 3 3 3 3 柔性大 4 4 4 4 叶面 无毛 5 5 5 5 光滑 4 4 4 4 亮度高 4 4 4 4 叶色 鲜绿无污感 5 5 5 5 叶柄 宽而不鼓 4 4 4 4 有挺性 4 4 4 4 颜色 2 2 2 2 食用品质 质地糯 4 4 4 4 口感佳 5 5 5 5 风味好 2 2 2 2 生长发育 速度快 5 5 5 5 势强旺 4 4 4 4 内外发育平衡 4 4 4 4 根茎膨粗快 3 3 3 3 丰产性 植株高度 4 4 4 4 质地致密度大 2 2 2 2 植株基部粗 4 4 4 4 群生性好 3 3 3 3 产量 5 5 5 5 耐高低温性 极耐热 5 5 1 1 极耐抽苔 1 1 5 5 抗病性 病毒病 2 5 1 1 软腐病 2 4 1 3 霜霉病 5 4 3 3 黑腐病 4 4 3 3 炭疽病 5 5 3 3 白斑病 3 4 2 2 黑斑病 4 4 4 4 根肿病 1 3 1 1 根结线虫 3 3 2 2 生理障害 2 4 2 2 适应性 兼顾结球性好 1 4 1 4 性状可塑性小 4 4 4 4 分级:1.相对不重要5.非常重要 3.3.4 种子繁殖程序:耐热亲本原原种宜:炎伏种植-选择-实验室分身腋芽组培保存-次年春季繁种。原种和生产用种宜:适暖地秋末种植-越冬缓慢生长-次年春季繁种。耐寒亲本的原原种、原种及其生产用种宜:冬春种植-春季繁种。 4苗用型大白菜育种实际 在摸索苗用型大白菜育种技术的过程中近年来我们选育了以下4个较为优良的组合并逐步在各地示范推广。 4.1 “浙白8号”:较耐热兼用型。做早熟结球大白菜时播种到收获55天株型小而紧凑、半直立外叶很少矮桩叠抱球形、单球重1.6公斤左右、结球紧实、品质优良综合抗病性强适宜南北气候早熟栽培。做苗用型大白菜时株型紧凑美观、生长迅速生长旺势心叶发育快、叶面光滑无毛、叶色淡绿、缘细刻、宽白帮品质优良、耐热性较强。 4.2 “浙白6号”:较耐寒专用型。速生强势叶片光滑、无毛、翠绿、全缘、较长型株型美观、品质优良较耐寒、适应性较广、综合抗病性强。 4.3 “双耐”:耐热专用型。生长迅速株型美观、较直立心叶发育快、叶面光滑无毛、叶色淡绿、全缘、宽白帮软叶率很高、品质特优耐热性和综合抗病性均强。 4.4 “绿丰07”:为耐热专用型。植株高大生长势特强、生长速度快叶片光滑、无毛、翠绿、较长型扁平绿帮、全缘品质优、风味佳耐热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特高、综合抗病性特强。 5苗用型大白菜育种中的几个值得留意点 5.1 紧崩育种目标之弦把工作做细。苗用型大白菜生长期很短、可塑性较大所以在选育过程中要时刻紧崩育种目标这根弦、及时抓住每一细小环节、把工作做细这十分关键这样才有望育成过硬的苗用型大白菜品种。 5.2 向耐高低温两个极端考虑培育专用品种。尽管说小白菜生长期短、速生性强、周年多种、生产者希望品种万能但这是一厢情愿不是发展方向。因为要将极耐热和极耐抽苔这两个性状合二为一从材料的角度来讲是相当困难的从繁种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实际不科学的所以作者以为:培育耐低温或耐高温两个极端的专用品种为宜。当然在考虑高低温两个极端的基础上如能育成其大小白菜兼用型品种是最为理想的因为这很适合我国农民的生产习惯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生产习惯也利于新品种的迅速推广。 5.3 特别要重视高低温季节的鉴定和市场对杂交组合的鉴定。苗用型大白菜多在高低温等不良季节种植市场对其的外观及品质要求又较为苛刻所以其高低温季节的鉴定和市场对杂交组合的鉴定是格外重要的由此方可得到较为可靠而有效的结果。 _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项目:20_R23A50C02 钟新民:研究员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_市石桥路198号邮编:310021电话:13757124129 李必元虞慧芳顾宏辉浙江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第 16 页 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