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手工制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资源ID:16928750
资源大小:43.33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小学生手工制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报告.docx
小学生手工制作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报告小学生手工制作能力培养的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本次课程改革最主要的一个突破点在于学生活动方式不同,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美术学习;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制定导向性内容标准,给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必须积极开发与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广大小学美术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都逐渐意识到利用和开发的重要性,在逐渐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同时,也在把一些素材性课程资源加工、转化为课程。满足本地区学生学习美术的需求,帮助学生理解美术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我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师资优势,以及宽松、和谐、民主、开放、包容的人文教育环境,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新课程一词,如今已成为家庭、学校、老师口中的热门话题。有人在观望、有人在实践、探索。随着新课程实施地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学校与课程的联系。长期以来,美术教学的渠道以美术课本为主要教材,是封闭单一的课堂教学。要改变封闭的课堂学习为开放式学习,就要从学生的身边出发,从实际出发,将他们带入生活,引向自然、引向社会。这时对地方课程的研究,即对本地的特色及资源的利用、挖掘、整理,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家乡应该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许多学生生于斯、长于斯,但是对家乡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人文、地理风貌、名优产品等并不十分了解,有的甚至知之甚少,造成了生活知识与课堂教育的脱节。在实际授课中,一些教师也忽视学生对手工作品造型的认识和审美感受,所传授的只是某种物品的制作方法,而不是向学生展示不同材料或同一材料在制作商不同表现的可能性,这就很容易造成手工课变为劳作课。从本校学生学习美术的实情来看,许多学生家长认为美术是副课,又不影响升学,学的好与不好并没有关系,只要语文数学学好就可以了;再加上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动手、动脑的机会,出现了一部分学生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从而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上课无精打采,更缺乏审美、思考、创作的能力。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构建积极、适宜、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互动网络、并形成一定的互动教学模式。2.培养学生的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3.在实施的过程中,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师的素质得以提高。4.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1探索小学美术教学新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及深远意义。2培养学生善于寻找身边的废旧资源,利用身边的废旧资源,来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与美化生活的能力,从而形成节约资源、废旧资源再利用的环保意识与好习惯。3通过各种创意美工研究,实现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教师创造性教学的目标,提高了教师开发课程的能力。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对废旧资源的寻找与了解要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这一步是必备的,引导学生用一双关注的眼睛寻找身边的废旧资源,并熟悉它的特性,是进行再创造的前提条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自然界、工业中寻找,并储备、观察、了解它们。2根据废旧资源的种类、形状、色彩,根据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创作,利用各种手段与形式引导学生一起研究、创造。(1)绘画类:如椅子与丙烯颜料、石头与国画颜料等,打破常规思维中“纸”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另类绘画的奇妙,感受到多种媒材与绘画的结合效果。(2)设计类:如废旧瓦楞纸的改制,布、包装盒的设计缝制等,巧妙地利用废旧资源实现学生喜爱设计的欲望。(3)装置类:如用废旧物制作校园立体雕塑、瓶罐组合等,让学生感受到小东西大作为的再创造。3对废旧资源再创造的应用引导学生把废旧资源的再创造应用到生活中去,从而真正实现废旧资源的再利用价值。4结合美术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五、课题的研究重点课题组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从认识上和实践上,加强对小学生手工制作能力的培养。(一)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心理学工作者的调查表明,儿童的动作发展在儿童智能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指出,大脑指挥双手,双手促进大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手是脑的老师”。让小学生多动手,可以增进他们的感觉、语言和思维能力。手工课要求学生左右手协同操作,制作各种标本、模型和玩具,参加穿、插、拼、搭和挑等各种实践,及绘画、泥塑、折纸、剪贴、雕刻、编织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逐渐变得心灵手巧。(二)丰富视觉表象,培养敏锐精细的感受能力再造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基础的,制作活动中,观察材料相当丰富,既有制作材料的多样性,又有样品的整体性,还有技能动作的生动性。比如:教授剪彩纸时,可用大红纸、蜡光纸、宣纸、丝光纸及其他质地软、硬的纸张;而制风筝时,则可用软、簿、韧的塑料纸、宣纸、桃花纸、广告纸、高丽纸、皮纸、防风纸、拷贝纸、丝绸、尼龙绸等。教师尽可能多地展出纸的样品,让学生不但可以认识各种纸张,获得关于纸及其他材料的丰富知识,分辨纸与纸的细微差别。(三)教给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以培养观察能力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学生进行观察的前提。“建筑模型”的教学,我们让学生观察主楼、侧楼的安排,廊顶、廊柱、台阶的衔接,以及楼顶的安装,阳台的剪折等,还要根据实物找出平面图形上对应部位,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左、右楼可以交换位置吗?主侧楼交换后,会产生什么效果?环境绿化能否千篇一律等等。这样观察与思考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而且可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将简单的模仿与创造结合起来;制作的作品既保持样品的基本造型,又有不同的外观特点。观察不但进行于作品的外貌与结构上,还需要进行于技能的掌握。作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刀一划,一点一刻,具有明显的动觉效果。教授时采用整体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从整体到细节进行有选择的观察。对于一些速度快,动感强的动作,采用电教手段进行分解、定格。观察不仅限于课堂上,还进行于课堂外。制作的作品首先是一件工艺品,不但需要要课内模仿练习,更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创作训练。(四)在作品制作中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手工作品的制作想象是关键。例如可乐瓶的制作。当学生们学了简单的果铲、漏斗的制作,掌握可乐瓶的一般切割、粘结、热变形以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纸片、纸板与可乐瓶的质感及加工的异同加以比较,发现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能随心所欲地剪成各种不同的平面图案。其不同之处是纸片仅适合于平面图形、纸板则经过粘、接、贴可做出不透明的立体形,而塑料瓶经过热变形及粘、接、贴以后可做出半透明状的容器或装饰品,经过打磨、砂磨并上色还可做成不透明且光泽鲜亮、清新、悦目的鲜花装饰品等。接着让学生展开自由想象,将塑料片剪成圆、直、方、菱形、针锥形以及多种多样的平面关,经过糨、折、接形成不同的立体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对自己有启迪的物体造型,进行联想和创造想象,产生灵感,确定图案。经过改进提高,学生们缍创造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发夹、装饰盒、垃圾桶、飞机、汽车、动物、救生圈、盆裁等,品种繁多。(五)知识与制作结合手工课的教学方法是由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课程内容中知识的性质决定的。他把“从做中学”看作是手工课程的方法纲领。学生如能把书本上获得的知识、技能,通过实践活动,还原以课堂外的自然中去,这无疑会对培养其操作能力,形成技能大有裨益。我们在手工课上,制作成品之前,先布置学生去翻阅资料,了解这一成品的制作方法,再让学生口头讲述制作方法,最后进行动手操作。我们还利用典型节日,开展一系列活动,如“三八”妇女节,让学生自制礼物送给伟大的母亲,教师节,送一件自制的礼品给老师,新年到了,又开展自制贺卡活动等。这样,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六)制作活动与德育相结合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也就是说事情要讲求实效,否则就推动了积极性。学生在活动中制成了成品,使他们享受到成功喜悦。比如在泥塑课上让学生制成了花瓶,又插上在软纸课上的让学生制成的彩花,举办一个小型的花瓶展览会,邀请其他班的同学、老师来参观,评议出一组最佳展览,展览后让学生把作品带回家。尽管这些作品还算不上精致,但这也成为孩子回到家后宣扬不知几回的“杰出作品”,使家长也对孩子充满信心。我们教师及时对学生渗透服务社会的思想,如组织观看有关科技知识的录像,观看科技发明展览,观看科技成果展览等各种教育形式、开阔学生装的眼界,逐渐扩大活动课的范围,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强调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服务社会”的思想。(七)分组活动和自选活动相结合本课题指的分组活动是以班内分组为主,即学生根据同一制作内容自愿组合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共同合作开展制作。所谓自选活动,就是由教师提供一系列制作材料,并确定制作主题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以有各种不同的兴趣,发挥想象力进行创造作品。(八)班级单位制和年级联合制相结合手工制作活动的过程始终应该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制作活动发生兴趣,并进一步发展这种兴趣。为此,每一个单元活动课结束后,我们都以年级联合制的开放性教学组织形式,举行一些竞赛、汇报、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享受成功欢乐之余,激励他们进一步去探索。(九)家校联动调查反映,较多的小学生家长对该活动表示积极支持,只有少数家长还存有某些想法。因此,我们一方面通过举办家长学校,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帮助家长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另一方面,发放“制作活动课联系卡”争取家长全力支持。“制作活动课联系卡”主题有以下三个功能:一、依托家长帮助学生作好活动前的某些准备;二、教师定期将学生制作活动课上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三、家长定期将学生的课外制作情况反馈给教师六、课题研究的方法1调查问卷法。教师制作调查表,利用美术课动员学生在生活中调查废旧资源的种类、特点,了解其用途,使学生明白课题开展的可行性及其实际意义与价值,并分类收集资料。了解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状况,制订废弃资源利用研究方案和实施细则,努力使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教师教学的具体操作切合实际,提高实效。2文献研究法。从美术学科教学角度出发,注意从多角度、多学科开展对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的比较、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为课题研究建立理论框架和方法论。3行动研究法。每位教师根据自己所带年级以及本年级所研究的内容分别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实验中使用“边教学、边实践、边创新、边分析”的动态过程研究分析的方法。针对学生“变废为宝”创作中题材的广泛性,制作的技术性,作品的创意性等方面进行动态分析其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轨迹。4观察分析法。注意观察学生在美术课程的其他领域所表现出的情况,对照后进行分析,寻求利用废旧资源进行手工制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的最佳途径。5作品展示。利用橱窗、宣传栏、班级墙报、学校走廊,适时举办小型展览,让学生感受到活动成果,体验成功。七、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拟用一年时间完成,共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课题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策略。提高对本课题实验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课题研究, 调查摸底,收集资料,建立模型。了解在手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2.实施阶段:理论深化研究与教学实践阶段。制定课题方案,探索研究、实践。将理论研究所得到的成果在实验学校进行实践验证,并进行手工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3.总结阶段:课题组成员分析课题实施过程,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总结课题研究成果,请专家鉴定和课题验收。八、专家意见对本课题的汇报,区教科室和教研室的领导都做了精彩点评,对本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本课题界定清晰研究内容是“小学生手工能力兴趣”这样的界定,使研究有方向,有重点;(二)课题研究基础好1.本课题理论基础好。在已经结题的市级课题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课题研究范畴与本课题有共同之处,都是关于“小学生手工制作兴趣“问题。这给本课题的进一步理论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2.本课题人员基础好。有校长的亲自挂帅,这为课题的方方面面的开展奠定基础。有教研室主任的带头参与,有骨干教师的参加,这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方便。3.本课题对国内外留守儿童研究状况了解好课题的研究要出真、出新、出彩。必须对自己的研究在心里有个数,对于该内容,别人现在研究的程度、成果以及缺陷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4.本课题目标、重点层次清晰,环环相扣在目标中既有认识目标,又有实践性目标、还有时效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层层落实,步步到位,符合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思路。5.本课题研究背景分析较透彻在研究背景中,指出了小学生手工制作方面的现状做了很深刻的分析,尤其是结合本校实际,阐述了本课题实施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对本课题,领导也诚恳地给指出不足:1.研究内容仅有一个表格,比较单一。应该根据目标与重点进行细化。2.在成果形式上表述模糊。结合本课题特点,应该分为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3.课题研究方法单一。应该把调查发充实进去。4.课题语言表述要严谨。格式要正确。5.注意材料的积累。把工作做在平时。该课题研究时间比较长,成员要静下心来认真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搞研究,严格按照课题研究计划来,把最原始的材料留下来,把最好的成果展现出来。小学生手工制作能力培养的研究中期报告小学生手工制作兴趣培养的研究课题自申报开题以来,在各级教科研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课题研究当中,认真踏实地落实课题研究计划,通过近几个月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对研究的过程、方法及主要成果总结报告如下:一、问题的提出美术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传统手工课的教学过于注重传授知识技能,教材内容综合性不足,脱离儿童发展实际,忽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怎样的教学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老教材中该如何实施新理念呢? 教师可以从教材本身出发,引进新的观点新的看法,充实制作课堂,并且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搞好美术课堂的延伸。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折纸、剪纸、布贴、泥塑、面具等内容。手工课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新形势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传统教学的弊端,以其课堂结构结合空间的灵活性、学生对活动的选择性、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堂教学的综合性来实现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为学生创造开放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获得快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快乐是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和美术课的趣味性。二、研究内容1创意手工活动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研究想象力和创造力是通过直接和间接的体验获得的,体验越丰富,想象创造就越丰富。造型完整、艺术性强、色彩鲜明的创意手工作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与创造。2创意手工活动提高学生手工制作技能的研究通过进行撕、粘、折、剪、刻、拼、拓、贴以及概括、组合、变形的能力等的操作和训练,逐步提高学生手眼协调能力、手部肌肉控制能力,从而提升运用生活、自然、废旧材料进行创意的能力。3创意手工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会、欣赏会,小组讨论会,给孩子们更多讲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的机会和平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创意手工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研究创意手工作品以造型独特、色彩和谐、技艺精湛等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如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成为让学生主动欣赏、自主创意的原动力。5创意手工活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研究创意手工活动中,能积极培养学生有序取放制作材料,正确使用并且保管好各种工具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与同伴合作分享、交流互动的能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三、研究重点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帮助美术教师在实践中转变美术手工制作观念,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树立适应美术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构建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手工制作体系,从而优化美术学习环境,让手工制作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美术文化素养的一座桥梁。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物以致用、审美、创新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行动研究法:将研究内容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组织折纸活动研究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和总结归纳教学中探索的因素。2.观察法:实验教师随时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及时记录并进行研究。3.调查法:实验教师通过和儿童谈话、家长座谈等方式,了解研究的基本情况、行为事实、心理倾向,收集研究资料。4.实验法:实验教师通过实施教学活动的研究,来了解实验效果。5.总结法:将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五、开题以来的具体工作教育科研工作必须有周密的计划,精心的安排,采用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程序。,我校课题组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水平,推进课题研究,做了以下工作:1.认真学习理论,提高理论研究水平我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研究性学习、教学技能应用指导、教育的视角、中外教学研究、等关于教法学法指导的内容,并做好学习笔记。形成新形式下的美术课堂。2.加强培训,提高能力学校教科室十分注重教师理论学习,实践的研究与探讨,采取多种形式掀起了教育理论培训学习热潮。学校也多次邀请市教科所教研员、市进修学校专家来校讲学、做报告;教科室还利用理论学习时间带领全体美术教师收看省优质课录像,加强学习。3.论证课题,实施调查自立项以来,校课题组积极搜集相关资料,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证,积极编制问卷,修改问卷,小范围调查,进行了科学统计、分析,摸清了教师作业布置、批改和学生作业完成的现状调查。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仍然依赖多留作业的方法来提高学生成绩,每位老师自然都希望提高自己任教的这门功课的成绩,因而在缺乏整体监督统筹的情况下,作业的布置量都是任课老师说了算。学生作业管理是教学工作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改革中需要关注的重要领域。调查中发现,学生作业仍存在着负担过重、题目偏多、机械僵化、形式单一、应试指向等问题,一些教师仍习惯于题海战术,作业布置呈现随意性与盲目性,重复性作业、机械性作业大量存在。在作业批改与评价上,存在着简单、粗暴化的倾向,缺乏人文关怀和师生间的真诚交流。长期以来,我校的作业管理首先是看教师在一定时间内是否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批阅次数,而忽略了学生的作业量控制与作业的合理、有效设计。六、研究的初步成效本课题以创造性和主动探索式满足于学生的需要与发展教学研究为突破口,最终落实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上,满足于学生的需要与发展,不但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还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制作手工制作的技能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使我们教师在教学方法与理论认识方面都有所提高、有所收获。(一)创设开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首先应该创设一个开放性的手工制作教学环境。就是说不拘泥于40分钟的课堂教学,使教育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延长评价时间,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由生活实际进行课堂教学,针对具体内容,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如:使我感受最深的一堂课书签设计。课前我设法收集了日常生活中各种美丽的书签(包括彩色的叶脉书签、羽毛书签等),上课时我便把这些不同外形的书签钉在黑板上,供大家参观、讨论、形成一种宽松的开放性气氛。接着用故事的形式大致讲一下书签的由来。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感情自然升华,个个都跃跃欲试露出想亲手制作一个书签的神情。果然在作业时同学们利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一个个令我感到意外的书签,有些同学制作的书签还具有一些民族气息。我又鼓励学生在课后注意观察,认真动脑,再完成一件有自己创意的作品。这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各种不同材料(如:用树叶、布、瓜子壳等)制作了各式各样的书签,虽然有些不是很精美,但都富有创意,少有雷同,大家看看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心里充满了喜悦,脸上露出了笑容。事实证明,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尊重学生个性,发挥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儿童通过想象将所感知的形象材料加以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素质及能力。艺术贵在创新,手工课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创设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尽情表现、自由创作。比如在指导学生进行制作时,我要求学生树立与众不同的观念,制作与众不同的作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我造的车一课中,我先找一些造型各异的示范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观察作品的各种表现手法,让学生认识到:一件作品可以这么做,也可以那么做,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的作品丰富多彩,表现了学生的个性特征。同时,我还对有特殊构想、制作精致的作品进行点评,对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给予表扬,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使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独特风格,进而达到创新的目的。(三)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掌握了一定的手工技能学生动手操作是学习手工制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只有在自己进行操作时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因此,我尽可能突破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改变教师讲得多、示范得多的现象,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例如:布贴画一课中,我先就如何制作布贴画简单交待一下,便让学生动手制作。由于布料的剪和抽丝较一般贴画费时间,单人制作一堂课下来看不到成效,我便让学生分成几个人一组,定好小组长,小组成员共同商讨、相互配合、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有的剪、有的拉、有的画、有的贴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一节课下来,集体制作的成果就呈现在大家面前。在教学中多让学生自己动手,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从中领悟、摸索,在实践中掌握手工技能,体会成功的快感。(四)运用电教手段,加深理解,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幻灯、投影仪等各种电教媒体步入课堂,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恰当地使用各种电教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手工制作方法及技巧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树叶贴画一课时,采用传统的讲授法,学生很难掌握制作方法,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作品、介绍制作方法,直观形象,生动具体,可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制作技巧,进一步思考改进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五)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业是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但学生完成的作业(制作的工艺品)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取经验和教训这才是最重要的。在手工制作中,有些同学担心自己做不好,产生了心理压力。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增强学习信心,我注意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只要学生的作品能够表现出工艺品的特点就可以,让学生从像与不像的“旧框”中走出来。美术课作业是一种艺术创造活动,应鼓励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地想象、深入思考,在制作中允许反复修改,或用完全不同于常规的方法来制作,根据自己的个性制作出一个“美”的作品。这样学生就可以轻松愉快地学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七、主要成果(一)开发了一套适合本校的自然材料手工制作校本课程。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开发了一套适合我校的手工制作校本课程,汇编了一册校本课程实施纲要和教案,丰富了美术教育教学的内容。(二)转变了学生的美术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手工课的实践研究,引导学生主动的发现、寻找创作材料,转变学生的美术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每一种材料的利用对学生来说,都具有意想不到的教育价值。在手工制作过程中,进行美术创作与美化生活的研究,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审美经验的拓展,他们认识的大师越来越多,了解的艺术风格也越来越多,由此产生的艺术兴趣越来越浓厚,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提供了保障。(三)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实践研究中,教师积极编写了校本教材、设计教案、撰写论文反思。教学的开展促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关注美化生活的学习,形成人人欣赏美、人人创造美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学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四)打造了学校的特色品牌围绕实践研究我们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加快了校园文化建设的进程。在由市教研室组织的音体美课程专项督导评估中,我校美术课程中的手工制作让考核小组留下深刻印象,美术课程也被评为了优秀。手工制作已成为我校一道美丽的风景,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打造了学校的特色品牌。八、存在的问题虽然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培养学生手工制作的兴趣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我们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要求和训练,让兴趣变成习惯,让习惯变成自然,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因此,我们课题组教师一致认为,如何在大量的具体实验基础上,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观念,摸索出一套培养学生手工制作兴趣的模式,是我们全体教师努力的方向。九、今后工作计划1.继续深化实验研究,修订完善相关管理和评价方法,针对新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提高课题研究工作的实效性。2.进一步挖掘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创新手工制作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充分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让手工制作成为小学生美术课的一道亮丽风景。3.重点抓好课题有关的科研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课题研究在教学指导上的重要作用,让本课题研究成为科研兴校的最后例证。小学生手工制作能力培养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一)概念的界定学校:牡丹区第五小学手工课:属于美术教学的一类,该课程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完成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作品。(二)课题的研究背景新世纪倡导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手工课教学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途径。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美术并非只是画画,这其中包括了其他许多方面。美术教学亦是如此。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爱动手的心理特点,在美术教学中加入了手工制作的形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平时做各种手工制作除了需要简单的工具外,必须要有多种制作方法,犹如:1.粘贴法。2.造型法。3.剪刻法。4.撕纸法等。要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必须要有激发兴趣的教学方法。因为美术来源于生活,发展于生活,提炼于生活。美术和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取材一定来自生活。在这些制作行为中,学生获得体验、获得快乐,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并表达自己的感受,也为他们开辟了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动手实践锻炼,并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奠定了基础。课题组国内外对于课题研究领域的调查如下:1.对于手工课的教学德国非常重视。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中小学建设有专门的手工课活动室。由学校提供工具材料供学生使用。2.“吉林巧姐”手工艺品制作彰显出东北边疆、多民族聚居、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一些民间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技术得到传承,科技、艺术含量增加,制作工艺种类繁多,品种越来越丰富。苏绣、雕刻、草编、剪纸、珠贝、绣花鞋等产品成为市场的主导,新兴的工艺美术画、旅游纪念品、各种挂饰等占据了一定位置。长春市紫玉木兰牌“秀龙功夫鞋”被确定为馈赠外宾的礼品鞋。延边州的丝网花、平安鼓、十字绣等富有民族化、个性化、实用化特色。伊通县芮来满族服饰有限公司开发设计服饰、配饰、工艺品等,打造了满族服饰品牌。全省“吉林巧姐”基地中共有13种手工艺品得到国家级质量认证。3.在国内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杨丹等教师对于本地民族美术进行研究。发扬“靠山吃山”,“吃民族饭”的精神。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开设的课程有植物贴画、布贴画、剪纸、根雕、泥塑及各种拓印。表现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儿童情趣。浙江东阳市吴宁四校贾刚教师对学生手工课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吉林省延边大学师范分院美术书法教研室做在手工课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报告。国内外对于美术手工课教学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很较少涉及到开发乡土材料进行手工课教学。本课题专就利用农村本地特色,开发乡土材料资源及其教学方法展开研究,研究的角度较为独特,有很强现实意义。(三)理论基础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民主主义与教育 “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显示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所采用的学习方法是否科学,年级愈高就愈是如此。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二、课题的计划和组织本课题组在牡丹区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员王敏老师的领导下集结了本校主要的美术骨干教师,教师所在学校提供各方面条件以供研究。课题的研究获得牡丹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重视,牡丹区局教研室直接支持指导工作。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负责如下:课题审定课题任务的具体分工负责,团结互助,保证了研究工作的紧张有序,有条不紊。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一)课题研究的内容(1)研究对象牡丹区第五小学1至六年级校本课程班(2)主要内容一是调查研究小学美术教师业务状况,美术教学特别是手工课开展情况。在学生中调查身边手工制作材料资源二是进行手工课教学实践,师生动手进行手工制作。三是重点研究教学教法,探索适合小学开展手工课教学的路子。(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收集大量素材资源,分析课题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现实意义,得出手工课的教学方法。四、研究过程(一)准备阶段明确课题研究的内容、方向,实行分工负责,横向联系。课题前期调查研究工作: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调查。我们调查全区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状况,调查教师的年龄、学历、业务等情况。以取得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研究课题作准备。课题组成员李丽英作了调查报告小学美术教学现状调查。报告中谈到学生由于所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美术基础技能参差不齐。美术课教学很难正常开展。小学的美术师资缺少专业化队伍的尴尬状况。调查的结果是小学普遍不重视美术课;美术教师缺乏专业化队伍;学生基础差。但是,这更说明我们课题研究的意义:开创小学美术课的新路子。(二)实施阶段(1)我校手工课材料资源调查我们广泛开展了手工课资源调查,手工制作材料资源调查表。菏泽市牡丹区第五小学美术手工制作调查问卷年级_ 姓名1.您做的手工类型是:()A.粘贴画B.剪纸C.折叠D.泥塑2.你喜欢手工制作吗?A.喜欢B.一般C.不喜欢3.您的材质来源于:()A.废旧品B.卡纸C.陶泥D.市场购买的4.自己的作品在时间上有限制吗?()A.有限制B.没有限制5.每次手工大概需要您多长时间?()A.30分钟以下B.30分钟-1小时C.12小时、6.你喜欢“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吗?()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D.不喜欢7.你觉得一个小组几个人合适?()A.4个人B.5或6个人C.不超过8个人8.你觉得你们小组的成员分配合理嘛?()A.合理,基本上是好中差学生的结合。B.基本合理,同学之间能相互配合,相互帮助。C.不合理,好学生太少,差学生较多,不利于问题的讨论。9.在你们的小组合作中,你对你们的组长满意嘛?()A.满意,组长能合理分工小组成员的任务,并帮助小组不会的成员。B.基本满意,组长只管学习中等以上的学生,只和学习好的学生交流。C.不满意,组长只管自己,不管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学习。10.你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分工吗?()A.有B.有时有C.没有调查表实发150份,收回141份。经统计,收集的自然物资源如毛线、泥、家禽蛋壳、棉花、树叶、豆类、谷物的种子等材料资源有63种。废弃物资源如可乐瓶、包装盒、火柴棒、碎布头、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