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精品牛结核病流行病学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doc

    • 资源ID:16957229       资源大小:1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牛结核病流行病学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doc

    牛结核病流行病学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其传播流行影响畜牧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阐述了牛结核病流行病学和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的诊治与防控提供依据。关键词牛结核病;流行病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中国 论文 联盟 www.LW 1牛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许多发达国家结核病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逐渐增加,而在一些贫困国家结核病已失去控制,特别是中非、南亚,因此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紧急状态。对检出的阳性牛只不能及时处理,检测手段的有限导致某些染疫牛无法流通限制,未能从根本上消灭传染源,是造成牛结核病不断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3。整体外周环境不良,如牛舍阴暗潮湿、光线不足、通风不良、牛群拥挤、病牛与健康牛同栏饲养以及饲料配比不当、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由于野生动物獾、野牛、猴子、狐狸等动物结核病的出现,增加了牛结核病感染的又一途径。野生动物通过排泄物将结核杆菌排出体外,污染了饲草、饲料和饮水等,家畜采食后感染结核杆菌,进而造成牛结核病的发生4。由于人类艾滋病的流行以及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以及牛奶在人们正常饮食中的比例加大,造成结核病人的攀升,导致人畜间结核病的相互传播,国际上由牛型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结核病的比例为10%左右。 亚洲和非洲是牛结核病和人类结核病的高发区,其中印度发病最为严重。在所有的非洲国家中,只有7个国家考虑到牛结核病是必须申报的疫病而采取检疫和部分扑杀政策,只有15%的结核病牛群采取检疫和扑杀政策,其余48个国家采取的控制措施不当或根本没有采取任何控制措施。亚洲国家中,只有7个国家采取检疫和部分扑杀政策,并考虑进行申报,其余29个国家只采取部分控制政策和没有采取控制措施,结核病感染宿主的广泛性和清除疫情的高难度,从而造成了结核病的不断发生,给预防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之带动了奶牛业在近几年的迅猛发展,但牛结核病疫情也随之攀升。1979年、1985年和1990年3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由牛型分枝杆菌导致的结核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8%、4.2%和6.4%。此后虽然未有全国性的调查统计数据见诸报道,然而地方性的疫情调查结果不容乐观,因此牛结核病疫情正受到日益广泛而密切的关注。2牛结核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结核病是一古老而又复杂的人畜共患病,因为治疗难度大,因此早期可靠诊断是防控本病的重要措施。同时,结核杆菌极难培养,对病原菌的体外培养和鉴定难于有效实施,因此结核病的诊断技术定位于免疫学或血清学检测,目前世界上用于牛结核病的成熟可靠的诊断或检测技术仅有提纯结核菌素皮肤接种试验(包括颈部PPD皮试和尾根皱褶部PPD皮试)和干扰素ELISA试验。结核菌素提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一直应用于动物和人结核病的免疫诊断法,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我国农业部均将此方法列为牛结核病检疫的标准试验,此法至今仍是国内外实际检疫中最为实用的诊断方法。而其他检测牛血清抗体的ELISA方法或免疫金标方法,因为结核病引发的体液免疫的滞后性,无法用于兽医临床试验。PCR试验已用于许多动物疫病的快速检测,但因分枝杆菌间的相互交叉干扰,或者待检样品中细菌过低过杂,易于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因而检测结核病的PCR诊断试验大都停留在实验室制备和应用阶段,在牛结核病的实际诊断中少有报道。澳大利亚已研制出牛结核病的干扰素ELISA试验,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比传统的结核菌素法诊断牛结核病更敏感,并可有效解决假阳性的问题,干扰素ELISA试验将是牛结核病诊断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牛干扰素测定法的广泛性田间试验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澳大利亚、爱尔兰、新西兰、阿根廷、西班牙、意大利和美国)完成,并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被认可为正式试验,(下转第348页)(上接第345页) 牛颈部PPD比较皮试(SICCT)操作要点:一是部位。牛颈部同一侧,中上部1/3处区域。二是注射器。针尖不能太宽太长,直径0.45 mm、长度34 mm为宜。三是剂量。牛和禽PPD剂量不低于2 000 IU/0.1 mL,一般为2 0003 250 IU,如采取TB根除计划则提高为5 000 IU,接种量基本为0.1 mL,不高于0.2 mL。四是间隔距离。牛和禽PPD注射部位间距1520 cm。五是结果判定。72 h后判定,如皮厚差4 mm以上,有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则判定为阳性;2.13.9 mm的判为可疑;2 mm以下的为阴性。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牛只,于第1次检疫60 d后进行复检,其结果仍为疑似反应时,经60 d再复检,如仍为疑似反应,应判为阳性。牛尾根皱褶部PPD皮试(CFT)操作要点:一是部位。牛尾根皱褶部。二是剂量。因敏感性低于颈部皮试,因此接种剂量应适当提高,可以提高至颈部皮试量的1倍左右。三是结果判定。72 h后判定,如皮厚差4 mm以上,出现可摸到或可见的肿块时则判定为阳性。如呈现阳性则10 d后以颈部PPD皮试进行确认。3第 4 页 共 4 页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牛结核病流行病学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doc)为本站会员(be****2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