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中化学九上《2课题3制取氧气》PPT课件 (5).ppt
-
资源ID:16978156
资源大小:795.54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初中化学九上《2课题3制取氧气》PPT课件 (5).ppt
课题课题3 3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第1课时制取氧气的原理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重点氧气的制取原理。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溶液、小木条、火柴等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到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放出热量。氧气可用来供给病人呼吸,供给登山、潜水运动员呼吸;还用于气焊、气割,还用于火箭的发射等等。上节课,我们已经利用氧气做了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氧气从何而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法。二、推进新课制取氧气有两种方法: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一)氧气的工业制法方法:分离液态空气思考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回答属于物理变化,因为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并没有生成新物质。(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参照教材37页图214,引导学生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观察药品颜色。课件展示实验25内容师: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什么气体?生:氧气。师:对!生成了什么?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验25的另一项内容。实验编号现象原因快慢过氧化氢溶液(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加热)单独加热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分析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加热二氧化锰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结论实验室可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或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师: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有二氧化锰时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可产生氧气,没有二氧化锰时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能产生氧气,那么二氧化锰是一种反应物,还是起别的作用呢?实验待上述实验中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本已不产生气泡的试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不进行加热,又会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结论产生的气体还是氧气。(提示: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还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分析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科学家们经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变”的结论。(提示: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过滤、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提问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那么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分析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小结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如二氧化锰就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分析通过上面的实验可知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反应物,而是一种催化剂。如果我们要把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用文字表示出来,二氧化锰应写在什么位置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现象和熟悉的物质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明确氧气制取时的注意事项。此外,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第2课时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知识与技能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会动手制取氧气。过程与方法在活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重点氧气制取的操作方法。难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及实验注意事项。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仪器: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一、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这节课我们来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二、推进新课根据实验台上所给仪器,要求组内同学自行设计、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并讨论出装置的使用范围。1选择装置展示各组设计的装置,组间互相评判其优缺点。由上述探讨,归纳出制取氧气的可行性装置(如下图):图一:适合于固体(液体)和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图二:适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气体。提问现在我们能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吗?回答不能,还需要确定收集装置。讨论后,确定两种收集方法及装置。方法一: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图三);方法二: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图四)。2指导学生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探究。师:确定了收集装置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演示实验27思考(1)在图215和217所示的装置中,都有哪些仪器?(2)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哪部分是气体的收集装置?(3)实验步骤是怎样的?(4)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5)刚开始产生气泡时能立即收集吗?为什么?(6)实验最后应该怎样操作?最后两步能颠倒吗?为什么?让学生阅读教材“活动与探索内容”,并总结如下:制取氧气的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密性的方法: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气体发生装置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2装药品。3固定仪器,试管口要塞棉花。组装顺序:先下后上,从左到右。4给试管加热,先预热,再集中加热。5收集气体。用排水法收集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6如果用排水法收集,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验满。验满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满。总结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操作步骤简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讨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回答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或反应中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氧气流带着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试管炸裂。(强调: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刚开始冒出的气泡是空气,如果这时候就进行收集,会导致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所以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再收集)3氧气的性质师:下面我们进行“氧气的性质”的实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6页上的内容,并按课本上的步骤完成实验,然后完成问题与交流。第第2课时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课时制取氧气的装置和操作一、选择装置二、操作过程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本课题的活动与探究,实际上是由学生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试验氧气的性质。由于制取氧气的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注意事项多,仍有必要在实验前向学生充分交代清楚。某些操作,例如,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有必要让学生事先练习,以免实验时慌乱,导致较多的氧气在空气中逸散而损失。在由两个学生组成的实验小组中,可让一个学生用一根导管缓慢而连续地吹气以代替气体发生器,另一个学生做排水法收集气体的练习,要求达到能连续地收满23瓶气体。然后两人交换练习,直到都能较熟练地操作为止。对于铁架台、铁夹、铁圈等,学生也是第一次亲自操作,因此应让他们做几次操作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