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分享.doc
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分享高二生物是很多同学的噩梦,知识点众多而且复杂,对于高二的同学们很不友好,小编建议同学们通过总结知识点的方法来学习生物,这样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点总结】本节是植物激素调节的重点和难点部分,主要包括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是这节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所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是我们学习的重点问题。主要有四个重要实验,分别是由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完成的。我们需要注意每个重要实验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对照思路,达尔文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的快,因而出现向光弯曲;詹森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温特的实验结论是: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部,并且能够促进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温特把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但温特并没有把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到1934年科学家才最终确认了这种物质就是吲哚乙酸。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均为幼嫩且生长旺盛的部位;根尖和成熟叶片合成生长素极少。在这些部位,通过一系列过程将色氨酸转化成生长素。生长素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趋向衰老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极少。生长素的运输也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即极性运输;在成熟的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在芽尖、根尖等不成熟组织的尖端,生长素的运输也会受到外界因素(如地球引力、单侧光、离心力)的作用下发生横向运输,如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考点分析】本节是植物激素调节重点考查的部分,在平时测试和高考中都会占有一定的比例。从能力要求上看,往往考查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如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往往搭载实际问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都很常见。【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知识点误区】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其合成不需要光,横向运输是在尖端完成的,但发生作用的部位在尖端的下面一段。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而琼脂对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无阻碍作用。感光部位在尖端,只有单侧光照射尖端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若无尖端,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不对称放置,也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2一、应牢记知识点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叶绿素(含量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胡萝卜素橙_主要吸收蓝紫光、叶黄素_主要吸收蓝紫光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方法:丙_溶剂.、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分离方法:纸层析法、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_合、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7、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8、光合作用反应式:光能CO2+H2O(CH2O)+O2叶绿体光能6CO2+12H2OC6H12O6+6H2O+6O2叶绿体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Ingen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饥饿处理将绿叶置于暗处数小时,耗尽其营养.、遮光处理绿叶一半遮光,一半不遮光.、光照数小时将绿叶放在光下,使之能进行光合作用.、碘蒸汽处理遮光的一半无颜色变化,暴光的一侧边蓝绿色.14、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S.Ruben)卡门(M.Kamen)同位素标记法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法三要点:、用途:指用放射性同位素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方法:放射性同位素能发出射线,可以用仪器检测到.、特点: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改变,不影响细胞的代谢.、用18O标记H2O和CO2,得到H218O和C18O2.、将植物分成两组,一组提供H218O,另一组提供C18O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检测植物释放的O2.、结果,只有提供H218O时,植物释放出18O2.15、卡尔文循环卡尔文(M.Calvin,1911)实验、用14C标记CO2得14CO2、向小球藻提供14CO2,追踪光和作用过程中C的运动途径.14CO214C314C6H12O6、结论:16、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一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主要反应: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分解水,产生H和氧气;生成ATP.、场所:叶绿体基粒囊状膜上.、能量变化: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化学能.、暗反应、特点:指光合作用第二阶段,有光无光都能进行.、主要反应:固定二氧化碳生成三碳化合物;H做还原剂,ATP提供能量,还原三碳化合物,生成有机物和水.、场所:叶绿体基质中.、能量变化:活跃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过程图(P-103图5-15)二、应会知识点1、光合作用中色素的吸收峰(P-99图5-10)2、叶绿体结构(P-99图5-11)、具有内外双层膜.、具有基粒由类囊体色素.、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3、化能合成作用、概念:指利用环境中某些无机物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的合成作用.、典型生物:硝化细菌、铁细菌、瘤细菌等.、硝化细菌:原核生物,能利用环境中氨(NH3)氧化生成亚_HNO2)或_HNO3)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3细胞的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多个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一系列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特征: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3)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4)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及应用1、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原因:已分化的细胞具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3)干细胞: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_分化能力的细胞.2、细胞全能性的证明实例(1)植物组织培养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克隆动物证明了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发育的潜能.3、可作为证明细胞全能性的实例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起点:具有细胞核的细胞;终点:形成完整的个体;外部条件:离体、营养物质等.注:种子发育成植株不叫全能性.4、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的关系:分化程度越低的细胞全能性越高.5、细胞全能性比较(1)动物与植物: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2)同一个体:受精卵 生殖细胞 (3)同一细胞:刚产生的细胞 成熟细胞 衰老细胞.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4一、种群的概念和数量特征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2、种群各个特征的关系:(1)在种群的四个特征中,种群密度是基本特征,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移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估算植物种群密度常用方法(1)样方形状:一般以正方形为宜。(2)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标志重捕法测量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计种群密度。3、调查种群密度的意义农业害虫的监测和预防,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一、种群概念和种群数量特征的理解1、种群概念的理解(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3)两个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种群数量特征的分析(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1、植物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常用方法样方法(1)步骤: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地段确定样方设计计数记录表实地计数记录计算种群密度(2)原则: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2、动物种群密度调查的常用方法标志重捕捉法(1)主要方法: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放回原来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再进行重捕。(2)计算公式:标记总数/N=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重捕总数(N代表种群内个体总数)(3)操作注意事项: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同。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标记物和标记方法必须对动物的身体不会产生对于寿命和行为等的影响。标记不能过分醒目,以防改变与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标记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研究期间不会消失。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5一、传统发酵技术1.果酒制作: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2、果醋制作: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C2H5OH+O2CH3COOH+H2O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3、腐乳制作: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4、泡菜制作: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2)制作过程: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方法:比色法;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高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5篇分享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