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高考海南化学卷及答案解析.pdf
海南省海南省 2021 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化学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一一、选择题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8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2 分分,共共 16 分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2020 年 9 月 22 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列措施不利于大气中2CO减少的是A. 用氨水捕集废气中的2CO,将其转化为氮肥B. 大力推广使用风能、水能、氢能等清洁能源C. 大力推广使用干冰实现人工增雨,缓解旱情D. 通过植树造林,利用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2CO2. 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B. “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C. “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D. 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3. 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a、b 表示加入的试剂),能实现的是选项气体abA2H S稀24H SOFeSB2O22H O溶液2MnOC2NO浓3HNO铁片D3NH浓氨水CaOA. AB. BC. CD. D4.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苯乙烯B.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 乙烯可用作水果催熟剂D. 苯酚可用作消毒剂5. SF6可用作高压发电系统的绝缘气体,分子呈正八面体结构,如图所示。有关 SF6的说法正确的是A. 是非极性分子B. 键角FSF都等于 90C.S与F之间共用电子对偏向 SD.S原子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6. 一次性鉴别等浓度的3KNO、4NH Cl、23Na CO三种溶液,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 测定pHB. 焰色试验C. 滴加3AlCl溶液D. 滴加饱和2Ca OH溶液,微热7.AN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73+0.1molAl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1.3ANB.223.9 g Na O中含有的共价键的数目为 0.1ANC.0.1mol肼22H N-NH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 0.2AND.22233CH =CH +HCH CH,生成1mol乙烷时断裂的共价键总数为AN8. 制备水煤气的反应 22C s +H O gHg +CO 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SZ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XC. 化合物ZXY的水溶液呈中性D.2XY分子中既有键又有键11. 关于3NH性质的解释合理的是选项性质解释A比3PH容易液化3NH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更大B熔点高于3PHN-H键的键能比P-H大C能与+Ag以配位键结合3NH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D氨水中存在+4NH32NHH O是离子化合物A. AB. BC. CD. D12. 我国化工专家吴蕴初自主破解了“味精”的蛋白质水解工业生产方式。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单钠盐。X是谷氨酸(结构简式如下)的同分异构体, 与谷氨酸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与数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谷氨酸分子式为584C H NOB. 谷氨酸分子中有 2 个手性碳原子C. 谷氨酸单钠能溶于水D.X的数目(不含立体异构)有 8 种13. 25时,向-110.00 mL 0.1000 mol L的3NaHCO溶液中滴加-10.1000 mol L的盐酸,溶液的pH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pH7是由于-3HCO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b点,+-2-33Na=HCO+2CO+ClccccC.c点,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3HCO的电离D.d点,+-1Na=Cl=0.1000mol Lcc14. 依据下列实验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点燃无色气体X,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X为COB25时,向无色的Y溶液中滴加 12 滴酚酞试液溶液仍为无色Y溶液的pH 7C在淀粉和2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已知:2SCN、-SCN分别与卤素单质、卤素离子性质相似溶液仍为蓝色氧化性:22SCN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SZ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YXC. 化合物ZXY的水溶液呈中性D.2XY分子中既有键又有键【答案】BD【解析】【分析】-XY离子与2Y分子均含有 14 个电子, 则 X 为 C, Y 为 N; 习惯上把电解饱和ZW水溶液的工业生产称为氯碱工业,则 Z 为 Na,W 为 Cl。【详解】A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半径逐渐减小,故 NaCl,故 A 错误;B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大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 HNO3H2CO3,故 B 正确;CNaCN 为强碱弱酸盐,显碱性,故 C 错误;D (CN)2的结构简式为NC-CN, 分子中单键为键, 三键中含有 1 个键和 2 个键,故 D 正确;故选 BD。11. 关于3NH性质的解释合理的是选项性质解释A比3PH容易液化3NH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更大B熔点高于3PHN-H键的键能比P-H大C能与+Ag以配位键结合3NH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D氨水中存在+4NH32NHH O是离子化合物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3NH和3PH都属于同一主族是氢化物,分子晶体的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但氨气中含有氢键, PH3不含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氨气的沸点升高,故 A 错误;B3NH熔点高于3PH,是因为氨气中含有氢键,氢键的存在导致氨气的熔点升高,不是N-H键的键能比P-H大,故 B 错误;C3NH中氮原子有孤电子对,使+Ag和3NH以配位键结合形成Ag(NH3)2+,故 C 正确;D32NHH O是共价化合物,是弱碱,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出+4NH和 OH-,故 D 错误;答案选 C。12. 我国化工专家吴蕴初自主破解了“味精”的蛋白质水解工业生产方式。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单钠盐。X是谷氨酸(结构简式如下)的同分异构体, 与谷氨酸具有相同的官能团种类与数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谷氨酸分子式为584C H NOB. 谷氨酸分子中有 2 个手性碳原子C. 谷氨酸单钠能溶于水D.X的数目(不含立体异构)有 8 种【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谷氨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594C H NO,故 A 错误;B谷氨酸分子()中有 1 个手性碳原子(用*标出),故B 错误;C谷氨酸单钠属于钠盐,能溶于水,故 C 正确;DX有(不含立体异构)、,共 8 种,故 D 正确;选 CD。13. 25时,向-110.00 mL 0.1000 mol L的3NaHCO溶液中滴加-10.1000 mol L的盐酸,溶液的pH随加入的盐酸的体积V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溶液pH7是由于-3HCO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B.b点,+-2-33Na=HCO+2CO+ClccccC.c点,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3HCO的电离D.d点,+-1Na=Cl=0.1000mol Lcc【答案】AB【解析】【分析】【详解】A-3HCO存在水解平衡和电离平衡,a点溶液pH7是由于-3HCO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 A 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2-33Na+H=HCO+2CO+ClOHcccccc,b 点 pH=7即+-HOHcc,所以+-2-33Na=HCO+2CO+Clcccc,故 B 正确;Cc点,溶质为碳酸氢钠、氯化钠、碳酸,溶液中的+H主要来自23H CO的电离,故 C 错误;Dd点,碳酸氢钠和盐酸恰好反应,+-1Na=Cl=0.0500mol Lcc,故 D 错误;选 AB。14. 依据下列实验和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点燃无色气体X,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先浑浊后澄清X为COB25时,向无色的Y溶液中滴加 12 滴酚酞试液溶液仍为无色Y溶液的pH 7C在淀粉和2I的混合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已知:2SCN、-SCN分别与卤素单质、卤素离子性质相似溶液仍为蓝色氧化性:22SCNID在稀24H SO中加入少量 2Cu O s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有红色固体生成反应中2Cu O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 A 无色气体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也会先浑浊后澄清,则无色气体 X 不一定为一氧化碳,故 A 错误;B若无色 Y 溶液的 pH 在 78 之间,向溶液中滴加 12 滴酚酞试液,溶液也为无色,则溶液仍为无色不能判断得到溶液 pH 小于 7,故 B 错误;C若向淀粉和碘的混合溶液中滴加不足量的硫氰化钾溶液, 碘未完全反应,溶液也呈蓝色,则溶液仍为蓝色不能判断硫氰气和碘的氧化性强弱,故 C 错误;D在稀硫酸中加入少量氧化亚铜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并有红色固体生成说明氧化亚铜在稀硫酸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则反应中氧化亚铜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 D正确;故选 D。三、非选择题:共三、非选择题:共 5 题,题,60 分。分。15. 无水3FeCl常作为芳烃氯代反应的催化剂。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 以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2SiO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 3FeCls。已知:氯化亚砜()熔点-101,沸点 76,易水解。回答问题:(1)操作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2)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 B 可以选用_(填编号)。A.4KMnO溶液B.2Cl水C.2Br水D.22H O溶液(3)操作是蒸发结晶,加热的同时通入 HCl g的目的是_。(4)取少量D晶体,溶于水并滴加KSCN溶液,现象是_。(5)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为_。(6)由D转化成E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亚铁盐,写出一种可能的还原剂_,并设计实验验证是该还原剂将3+Fe还原_。【答案】 (1)漏斗(2)BD(3)防止水解(4)溶液变为血红色(5)32232FeCl6H O+6SOClFeCl +6SO+12HCl(6).2SO. 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是将还原【解析】【分析】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 SiO2杂质)加入盐酸,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除去少量碳和 SiO2杂质,A(氯化亚铁)加入氧化剂 B 生成 C(氯化铁),蒸发结晶生成32FeCl6H O,通入 SOCl2生成 FeCl3。【小问 1 详解】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小问 2 详解】A(氯化亚铁)加入氧化剂 B 生成 C(氯化铁),A、C 都引入杂质离子,故选 BD。【小问 3 详解】加热促进氯化铁溶液的水解,会生成氢氧化铁,故加入 HCl g的目的是防止水解。【小问 4 详解】KSCN 溶液遇 Fe3+变为红色。【小问 5 详解】根据已知信息氯化亚砜()熔点-101,沸点 76,易水解,可得32FeCl6H O与SOCl2生成 FeCl3的化学方程式为32232FeCl6H O+6SOClFeCl +6SO+12HCl。【小问 6 详解】可能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硫将氯化铁还原为氯化亚铁, 若二氧化硫作还原剂, 则氧化产物为硫酸盐,故若加盐酸酸化,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是二氧化硫作还原剂。16. 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 已知 25,100 kPa时:1mol葡萄糖 6126C H Os完全燃烧生成 2COg和 2H O 1,放出2804 kJ热量。 221CO g +Og =COg2-1H=-283kJ mol。回答问题:(1)25时, 2COg与 2H O 1经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 6126C H Os和 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25,100 kPa时,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已知O=O、CO键的键焓分别为-14kJ5mol9、-1799 kJ mol, 2COg分子中碳氧键的键焓为_-1kJ mol。(3)溶于水的2CO只有部分转化为23H COaq,大部分以水合2CO的形式存在,水合2CO可用2COaq表示。已知 25时, 2322H COaqCOaq +H O l的平衡常数K=600,正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23123v H CO=k c H CO,逆反应的速率可表示为222v CO=kc CO,则2k =_(用含1k的代数式表示)。(4)25时,潮湿的石膏雕像表面会发生反应: 2-2-4334CaSO s +COaqCaCOs +SOaq( ),其平衡常数K=_。已知-6sp4KCaSO=9.1 10,-9sp3KCaCO=2.8 10(5)溶洞景区限制参观的游客数量,主要原因之一是游客呼吸产生的气体对钟乳石有破坏作用,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说明其原因_。【答案】 (1) 22612626COg +6H O l =C H Os +6OgH=+2804 kJ/mol(2)664.75(3)1k600(4)33.25 10( 5 ) 游 客 呼 出 的 CO2可 与 钟 乳 石 主 要 成 分 CaCO3发 生 可 逆 反 应 :2+-2233CO +H O+CaCOCa+2HCO,CO2增加,平衡正向移动,CaCO3减少,钟乳石被坏【解析】【分析】【小问 1 详解】由题意可知,反应为 1mol 葡萄糖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 2804kJ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61262C H O (s)6O (g)=226CO (g)+6H O(l) H=-2804 kJ/mol,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经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的反应为葡萄糖燃烧的逆反应, 生成 1mol 葡萄糖会吸收 2804kJ 的热量,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26CO (g)+6H O(l)=61262C H O (s)6O (g)H=+2804 kJ/mol, 故 答 案 为 :226CO (g)+6H O(l)=61262C H O (s)6O (g)H=+2804 kJ/mol;【小问 2 详解】由反应热的焓变为反应物的键焓之和与生成物的键焓之和的差值可得:反应的焓变E O=OH=E CO +-2E C=O2=283kJ/mol,解得E(C=O)=1799kJ/mol+495kJ/mol+283kJ/mol22=664.75kJ/mol,故答案为:664.75;【小问 3 详解】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则由 v(H2CO3)=v(CO2)可得:k1c(H2CO3)=k2c(CO2),12kk=223c COH COc=K=600,解得 k2=1k600,故答案为:1k600;【小问 4 详解】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平衡常数K=2-42-3c SOc CO=2-224-+23()c(Ca)c()c(cCOCaSO)=sp4sp3KCaSOKCaCO=-6-99.1 102.8 10=3.25103, 故 答 案 为 :3.25103;【小问 5 详解】二氧化碳和碳酸钙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2+-2233CO +H O+CaCOCa+2HCO,当游客数量增大,反应物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碳酸钙因反应而减少,导致钟乳石被坏,故答案为:游客呼出的 CO2可与钟乳石主要成分 CaCO3发生可逆反应:2+-2233CO +H O+CaCOCa+2HCO,CO2增加,平衡正向移动,CaCO3减少,钟乳石被坏。17. 亚硝酰氯NOCl可作为有机合成试剂。已知:22NO+Cl2NOCl催化剂一定温度沸点:NOCl为-6,2Cl为-34,NO为-152。NOCl易水解,能与2O反应。某研究小组用NO和2Cl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制备NOCl,并分离回收未反应的原料。回答问题:(1)通入2Cl和NO前先通入氩气,作用是_;仪器D的名称是_。(2)将催化剂负载在玻璃棉上而不是直接平铺在玻璃管中,目的是_。(3)实验所需的NO可用2NaNO和4FeSO溶液在稀24H SO中反应制得,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4)为分离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低温溶槽 A 的温度区间应控制在_,仪器 C收集的物质是_。(5)无色的尾气若遇到空气会变为红棕色,原因是_。【答案】 (1).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与空气中的反应,防止遇空气中的水而水解. 干燥管(2)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3)-2+3+22NO +Fe +2H =NO+Fe +H O(4).-34T-6或-34,-6.2Cl(5)与空气中的反应产生红棕色的【解析】【分析】通过实验原理可知,进气端为NO和2Cl,经过催化剂使其反应制备NOCl;经过低温浴槽 A 降温,使NOCl冷凝,得到产品;再经过低温浴槽 B 降温,使2Cl冷凝,防止逸出,污染空气;剩下 NO 经过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进行回收,据此分析作答。【小问 1 详解】通入2Cl和NO前先通入氩气,作用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与空气中的反应,防止遇空气中的水而水解;仪器D的名称干燥管,故答案为: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与空气中的反应,防止遇空气中的水而水解;干燥管;【小问 2 详解】将催化剂负载在玻璃棉上而不是直接平铺在玻璃管中, 目的是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 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增大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小问 3 详解】实验所需的NO可用2NaNO和4FeSO溶液在稀24H SO中反应制得,则亚铁离子会被氧化为铁离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3+22NO +Fe +2H =NO+Fe +H O,故答案为:-2+3+22NO +Fe +2H =NO+Fe +H O;【小问 4 详解】为分离产物和未反应的原料,低温溶槽 A 使NOCl冷凝,得到产品,则温度区间应控制在-34T-6或-34,-6;再经过低温浴槽 B 降温,使2Cl冷凝,防止逸出,污染空气,仪器 C 收集的物质是2Cl,故答案为:-34T-6或-34,-6;2Cl;【小问 5 详解】剩下的气体为 NO,则无色的尾气若遇到空气会变为红棕色,原因是与空气中的反应产生红棕色的,故答案为:与空气中的反应产生红棕色的。【点睛】本题重点(4),两个沸点低的物质,要经过冷凝分离,沸点高的,要先分离,沸点低的,后分离,温度要根据其沸点判断。18. 二甲双酮是一种抗惊厥药,以丙烯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回答问题:(1)A 的名称是_,A 与金属钠反应的产物为_和_。(2)B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组峰。(3)AB、BC的反应类型分别为_、_。(4)D 中所含官能团名称为_、_。(5)DE 的反应方程式为_。(6)设计以为原料合成乌头酸()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已知:NaCNR-BrR-CN【答案】 (1). 异丙醇或 2-丙醇. 异丙醇钠或 2-丙醇钠或. 氢气(2)1(3). 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4). 羟基. 羧基(5)+CH3CH2OH 浓硫酸+H2O(6)2O /Cu 2Br HCN NaCN +3H O +H 【解析】【分析】根据流程图,A 发生催化氧化生成 B,结合 B 的分子式和 C 的结构可知,B 为丙酮() ;结合二甲双酮的结构可知,D 与乙醇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E,E为,结合官能团的性质和转化关系分析解答。【小问 1 详解】A()的名称为异丙醇或 2-丙醇,A 与金属钠反应生成异丙醇钠和氢气,故答案为:异丙醇或 2-丙醇;异丙醇钠;氢气【小问 2 详解】B 为丙酮() ,具有对称结构,核磁共振氢谱有 1 组峰,故答案为:1;【小问 3 详解】根据流程图,AB为氧化反应、BC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小问 4 详解】D()中所含官能团有羟基和羧基,故答案为:羟基;羧基;【小问 5 详解】D 与 乙 醇 在 酸 性 条 件 下 发 生 酯 化 反 应 生 成 E ,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CH3CH2OH 浓硫酸+H2O,故答案为:+CH3CH2OH 浓硫酸+H2O;【小问 6 详解】以为原料合成乌头酸(),需要增长碳链和引入羧基,根据题干流程图中 BCD 的转化关系,结合已知信息,需要将氧化为丙酮后利用引入溴原子,在利用和题干流程图中 BCD 的转化关系,即可引入三个羧基,具体合成路线为:2O /Cu 2Br HCN NaCN +3H O +H ,故答案为:2O /Cu 2Br HCN NaCN +3H O +H 。19. 金属羰基配位化合物在催化反应中有着重要应用。HMn(CO)5是锰的一种简单羰基配位化合物,其结构示意图如下。回答问题:(1)基态锰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2)配位化合物中的中心原子配位数是指和中心原子直接成键的原子的数目。HMn(CO)5中锰原子的配位数为_。(3)第一电离能的大小:C_O(填“大于”或“小于”)。(4)23CO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写出一种与具有相同空间结构的-1 价无机酸根离子的化学式_。(5) CH3Mn(CO)5可看作是 HMn(CO)5中的氢原子被甲基取代的产物。CH3Mn(CO)5与 I2反应可用于制备 CH3I,反应前后锰的配位数不变,CH3Mn(CO)5与 I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6)MnS 晶胞与 NaCl 晶胞属于同种类型,如图所示。前者的熔点明显高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_。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坐标。在晶胞坐标系中,a 点硫原子坐标为1 11,2 2,b 点锰原子坐标为10,02,则 c 点锰原子坐标为_。【答案】 (1)523d 4s(2)6(3)小于(4).2sp.-3NO(5)32355IICH Mn COCHMnI CO(6). MnS 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比 NaCl 的多,离子键强度更大.0,1,1/2【解析】【分析】【小问 1 详解】Mn 元素是第 25 号元素, 其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4s2, 所以本问应填“523d 4s”;【小问 2 详解】由题干图例所示,HMn(CO)5中 Mn 原子以配位键连接 5 个 C 原子,1 个 H 原子,所以本问应填“6”;【小问 3 详解】根据元素周期律,总体规律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强,特殊规律同周期IIA 族第一电离能大于 IIIA 族,VA 族第一电离能大于 VIA 族,C 是 IVA 族,O 是 VIA 族,不涉及特殊规律,所以本问应填“小于”;【小问 4 详解】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23CO中心原子 C 连接 3 个 O 原子,所以键为 3,孤电子对数1432202()(阴离子计算孤电子对数时,所带负电荷绝对值要与中心原子价电子数相加),所以23CO中 C 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3,孤电子对数为 0,故其离子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再根据价层电子对数与杂化轨道对应关系,可知23CO中 C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sp2,故本问第一空应填“sp2”;按题目要求,阴离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应为 3,孤电子对数为 0,带电荷量为-1,无机酸根一般是含氧酸阴离子,所以代入孤电子对公式可解得其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为 5,所以本问第二空应填“3NO”;【小问 5 详解】根据题目描述,CH3Mn(CO)5与 I2交换原子(或原子团),形成新物质,故本问应填“32355CH Mn COICH IMnI CO”;【小问 6 详解】离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不光与晶体结构有关,也与离子带电荷量有关,MnS 晶体中每个离子都带 2 个单位电荷(正或负),而 NaCl 晶体中,每个离子只带 1 个单位电荷,所以本问第一空应填“MnS 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比 NaCl 的多,离子键强度更大”;根据题目所给信息,依据 a、b 两点原子的三维坐标推得,MnS 晶胞的三维坐标关系是以b 点左侧 y 轴上同一高度的 S 原子中心为三维坐标中心, 轴向上每两个最近的 S 原子(或 Mn原子)间距为单位长度,那么 c 点 Mn 原子的坐标为10,1,2,故本问第二空应填“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