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兴石场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共61页).doc
-
资源ID:17089853
资源大小:16.51M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杰兴石场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共6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土地复垦方案报告书采矿权人:防城市防城区冲稔杰兴石场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广西南宁志通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一一年十月采矿权人基本情况采矿权人: 防城市防城区冲稔杰兴石场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编制单位及人员基本情况编制单位:广西南宁志通土地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马 珊联系人:余璞斐联系电话:主要编制人员:李世文 项目负责人 沈 辉 技术负责人 钟晓遇 编制人员 目 录附图:1· 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范围及总平面布置图2· 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土地破坏预测分析图3· 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土地复垦规划图4· 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矿区边坡复垦示意图5· 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拟建截水沟、排水沟示意图6· 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拦渣坝示意图7· 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涵管平面、剖面图附件附1:土地复垦协议书(权利人意见)附2:委托协议书附3:采矿权利人承诺书附4:土地复垦方案分局初审意见附5: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附6:矿区所在地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宗地图复印件附7:造价信息附8:其他专心-专注-专业1 总 则1.1 编制目的根据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592号)“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用地单位和个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的规定和有关土地复垦的政策,依据在该矿生产结束后组织复垦,为了将生产建设单位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落到实处,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等提供依据,特编制本方案。1.2 编制原则1、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本方案通过对项目用地合理性分析,制定生产用地预防控制措施,一方面在生产开采过程中防止土地滥占滥用、一方面制定合理的措施对破坏的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其原有利用价值。2、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根据规划目标,按照节约、集约的原则,从严压缩需求土地总量;在复垦耕地占补平衡上,对近期规划建设发展用地在数量上留有余地,在地域空间上可划为备用发展用地进行体现,为可能出现的建设项目布局留下充分的余地,统筹安排复垦后土地,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同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复垦专项规划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实施和管理。既要充分考虑城镇建设用地需求和保障农业的关系,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均衡与协调发展;又要保持土地的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3、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复垦后土地应根据当地种植结构,把注重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放在首位,即优先用于农业生产,以保证当地农业发展。确保项目区生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3 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年第二次修正)(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8.12.27)(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12.27)(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003)(6)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592号)(二)技术规范(1) 防洪标准(GB/T5021-94)(2) 造林技术规程(GB/T15766-1995)(3)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GB600085)(4)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标准(2005年)(5)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2005)(6)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规定(2005)(7)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国土规【1995】103号)(8)全国土地分类(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分类) (9)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Z1010-2007)(三)其他资料防城港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1.4 目 标1、矿区开采结束后,实际破坏土地面积为3.58公顷(尚有0.88公顷未破坏),土地复垦面积为3.44公顷,其中旱地0.94公顷,其他草地2.14公顷,林地0.43公顷,土地复垦率为96.09%。 2、有效恢复矿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3、增加耕地有效供给面积,提高耕地质量,通过土地复垦工程,新增耕地0.94公顷,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4、 根据项目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以及土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等情况,完善项目区基础设备配套,使农田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标准,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防洪抗旱能力达到十年一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5 服务年限本项目为开采项目,原则上应该边利用边复垦,根据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开采利用方案该复垦方案的服务年限为五年。1.6 主要计量单位面积: 公顷(hm2),平方米(m2)长度:公 里(km), 米(m), 厘米(cm)体积:立方米(m3) 产量:吨(t) 金额:万元,元 2 项目概况2.1 项目简介该项目矿区采矿权人为防城市防城区冲稔杰兴石场有限公司,项目矿区范围面积为3.58公顷,(矿区涉及用地面积为4.46公顷,但尚有0.88公顷未破坏)。申请采矿权范围目前进行二期开采。以往破坏区域面积约0.45公顷、切坡高度约510m,形成23个剥土台阶部分区域已被开采,另外开采区内已形成约0.05公顷深约3米积水深坑。开采矿种:角岩(变质砂岩)矿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由上而下分台阶开采方式。年生产能力:5万m3/年 开采年限:5年 建设性质:续建矿山2.2 矿区范围本矿区拟设置矿权范围由六个拐点圈定,其范围拐点地理坐标如表2-1:表2-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西安80坐标系)点号X坐标Y坐标1234562.3 自然地理条件(1)交通、地理位置矿山位于防城港市防城区防城镇北偏45°方向、直距约4.5公里的冲稔村北约400米德老草岭上,行政区域属防城区防城镇管辖;距离防邕二级公路约1.0km,石场已修筑有道路与其接通,交通十分方便(见图1石场交通位置图)。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8°2141-108°2054,北纬21°4716-21°4725。图1矿区交通位置图(2)地形地貌 矿区地貌属侵蚀剥蚀低丘陵地貌,海拔标高25.0m至72.6m。相对高差88.4m。山体自然坡度一般为15°32°。自然生长的主要树种有自然生长的松树、乔木和灌木;草类主要有芒蕨、蜈蚣草。松树稀疏,乔木、灌木和草类较浓密,持土保水条件良好。经调查,矿区山体自然边坡较稳定,没有发现崩塌、滑坡现象,水土保持条件良好。(3)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第四系坡残积层为透水不含水层,大气降雨在该土层仅作短暂滞留,除小部分下渗补给下伏基岩节理、裂隙含水层外,大部分沿山坡作短程迳流后,即于山沟中排出地表形成季节性溪流,或沿构造裂隙、风化裂隙迳流,在溪沟低洼处以泉水和散流片状渗出排泄。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为潜水,当地打井取水经验,地下水位标高在+5m以下。开采最低标高为+30.0m,采矿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和地下水位标高之上,地下水对采矿没有影响。综合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4)气候 矿区所处低纬度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冬短夏长,气候温暖,温差小,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冬无严寒封冻,年平均气温22,极端高气温37.5,极端低气温0.9;多年平均降雨量约2632.5mm, 年最大降雨量3424.8mm(1973年),为全国降雨量最多地区之一,降雨多集中于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72.6%,1、2、3、11、12月为枯水期,4、10月为平水期。6-9月常有台风入侵,强风最大风速30m/s,台风每年13次,多出现在69月,一般为89级,阵风为1112级。(5)植被 项目区内植被主要为灌木林,植被覆盖率达94.16%。(6)地质结构与土壤 矿区区域上经历了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运动等不同阶段的构造运动,褶皱和断裂较发育。矿区位于十万大山向斜之南侧,区域性构造防城灵山平南大断裂带北西侧,构造线走向北东,岩层产状30003200450550。防城灵山平南断裂带,北东南西走向,南西始于越南的先安,经广西的防城、灵山至平南大安,由相互平行的一组断裂组成,呈舒缓波状延伸,长大于400km。总体走向北东45°50°,倾向北西或南东,倾角40°80°,断裂切割寒武系至第三系地层及华力西期至二叠系彭久组角岩(变质砂岩)。断裂主要形成于加里东期,以后又多次活动,是长期活动的断承性活动断裂。断裂带在新生代以来和第四纪有明显活动,并表现出右旋剪切张力的力学性质。沿断裂带发育有中新生代盆地和第四纪狭长状谷地,断开不但控制盆地和谷地的边界,而且切割盆地内的第三系,形成地堑性构造。沿断裂带曾发生4 级以上(含4级)地震6次,其中最大地震是1936年的灵山县平山地震,震级为6.8级,震中烈度9度,波及矿区烈度5度6度,属中等全新活动断裂。变质砂岩(角岩)化矿石原岩为中薄层状泥质砂岩、粉细砂岩,胶结物为砂泥质,经变质后,矿石成分基本趋于一致,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含量为70%,次为绢云母约25%,少量白云母等。其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和AL2O3。土层深厚,养分含量较丰富,土壤PH值6.06.9,呈微酸性反应。2.4 社会经济概况矿区所在的防城区防城镇居防城港市中心位置, 是防城港市最大的城镇之一,为防城区政府所在地,全镇总人口12.3万人,总面积208km2,耕地面积1.31万亩,林地4.85万亩,浅海滩涂2000亩。主要以玉桂、八角、荔枝、菠萝、柑果、龙眼、水稻为主,矿产以锰矿、锡矿为主。经过防城区的主要交通干线有:南防二级公路;钦防高速公路;南防铁路和防港东兴二级公路。但矿山的建设不在主要交通干线的可视范围内。矿山300m范围内无民宅建筑、文化古迹、地质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无供电及通讯设施通过。该村现有耕地面积510亩,共101户320人,人均1.24亩,林地均以种植桉树为主,人均产值3770元,201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15元,在当地属中等收入。项目区以灌木林地为主,耕地由于处于狭长的山沟中而成为名副其实的望天田,已被荒弃,无任何灌排设施。2.5 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结构 项目区用地面积为4.46公顷,开采结束后,预计尚有0.88公顷未破坏,实际用地面积为3.58公顷。详见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表2-2)。项目区开采结束后,形成基底平台0.94公顷、开采边坡2.14公顷和生产设施附属区域0.88公顷及矿山道路0.14公顷。表2-2 老草岭矿区土地复垦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地 类 名 称规划用地现状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农用地其他农用地(013)旱 地0.000.00(031)有林地0.000.00(309G/033)其他林地1.0128.21(235/033)其他林地0.9927.65建设用地住宅用地(308G/204)独立工矿用地1.5844.14合 计3.58100.00备 注1、本规划用地现状面积系根据实测用地界线和采用防城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2009年数据而得,规划使用面积为3.58公顷。(2)土地权属状况 项目区内共有土地4.46公顷(开采结束后,预计尚有0.88公顷未破坏,实际用地面积为3.58公顷),根据防城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项目用地面积范围内无基本农田分布。属于冲稔村集体土地,权属明晰,界限分明,土地的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完成。2.6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1)矿体赋存条件经野外勘查,矿山拟采矿体为二叠系彭久组角岩(变质砂岩),沿山体呈正地形分布,分布均匀、稳定。据初步地表工程揭露,伏于1015m的全强风化及残坡积土层。由厚层块状角岩化含砾砂岩夹少量页岩组成;矿体总体呈巨厚层状,矿层组成向北西倾斜的矿体,单矿层倾向北西30003200,倾角500600,厚度大于200m。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第四系(Qdel),二叠系彭久组(P2p);地表及附近未见岩浆岩出露。为单斜构造,没发现有断层通过,但岩层次级褶皱较发育,局部有倒转现象,蕴藏的矿产资源主要为建筑所用的角岩 (变质砂岩)矿,其赋存在二叠系彭久组(P2p)地层中,由二叠系彭久组(P2p)含砾砂岩、砂岩夹页岩类经接触变质而成。(2)工艺流程图根据防城市防城区冲稔老草岭矿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该矿山为露天开采矿山,采用水平台阶采矿方法,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具体如下:(矿区开采流程图)浮土及围岩剥离表土剥离、夹石自上而下分层按台阶开采,中深孔爆破产成品:碎石二次爆破过筛分级破碎加工(3)采矿与剥离采矿总体顺序为自上而下按5-10m高一个台阶逐层开采,开采工作线东西向布置,由南向北推进。采掘要素:开采台阶高5-10m; 台阶工作坡面角65°;最小工作平台宽度45m; 最小工作线长度100m;3 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老草岭矿区开采对土地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挖损、压占、塌陷、污染等形态、矿区土地复垦一般是先从技术、经济的层面对矿区4已破坏土地状况进行分析、对拟破坏土地进行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复垦可行性评价,最终确定土地复垦方向及复垦标准。根据对矿山现状的分析,对土地的破坏表现为已破坏和拟破坏两个部分。 各破坏单元分布图(二期)各破坏单元分布图(一期) 各单元现状照片往年采空区拟建派土场矿区二期办公生活区各单元现状照片拟建涵管-单孔矿区矿山道路加工场及堆料场3.1已破坏土地情况该露天开采矿区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破坏、扰动原始地形地貌及土地植被,使被开采的山体直接裸露。经过历年的开采,该矿区的破坏主要表现包括采矿场挖损、矿山公路挖损、排土场压占及生产附属区(加工区及产品堆放区)压占,破坏的土地以林地为主,植被主要为次生灌木。1、采矿场破坏土地情况根据老草岭矿区提供的现状地形图和现场实际测量勘查,目前该矿区属于续建项目,前期矿区已形成采坑(详见现状图片-往年采空区)。 2、矿山公路破坏土地情况矿区北侧和中部各有小路通向一、二期开采区,该矿区有简易公路与防城至南宁二级公路相连,距离防城南宁二级公路约1.0km,交通便利。该道路现状较好,不作为项目复垦对象。目前在矿区生产附属区(加工区及产品堆放区)内部为方便汽车运输半成品及产成品而开拓的临时道路,可作为该项目的复垦对象,目前修建了两条约367米(256米和101米)、宽4米的矿区简易道路,将矿区生产区与公路连接。矿山简易道路破坏土地面积共计0.14公顷,占用的原地类为其他林地(033)。3、矿山生产附属设施破坏土地情况根据该矿区开采利用方案,老草岭矿区供电、供水及生活设施拟布置在原有道路旁边。经现场勘查,目前该矿区二期生产附属设施已平整,地上附属设施已建成并投入使用。4、已破坏土地情况汇总根据对矿区已破坏土地情况的分析,该矿区已破坏土地总面积为0.70公顷。详见表3-1。表3-1 已破坏土地情况汇总表序号名称面积(公顷)原地类破坏方式1采矿场往年采空区0.38工矿用地挖损0.04其他林地挖损2矿山公路0.10其他林地压占3生产附属区1、2期办公生活区0.03其他林地压占1、2期加工区0.04其他林地压占1、2期产成品堆放区其他林地压占4排土场0.11其他林地压占合 计0.70-3.2拟破坏土地预测(一) 预测单元及预测时段 (1)预测单元划分根据矿产开采特点和开采时序,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经济概况和土地复垦方向,将矿区划分为若干预测单元。预测单元的划分,要遵循以下原则:1)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现状相似原则;2)工程破坏、占压土地方式一致性原则;3)原始土地立地条件相似性原则;4)复垦方向一致性原则;5)便于复垦措施统筹安排,分区整体性原则。根据以上原则,将矿区分为采矿场预测区(开采基底平台和开采边坡)、生产附属预测(加工场、堆料场和办公生活区等)、排土场和矿山开拓道路预测区等4个预测分区。(2)预测时段根据矿区区开采过程中破坏、占压土地资源的特点,将预测时段分为开采期和自然恢复期两个时段。开采期:开采期由于矿山开采等活动的存在,形成开采矿渣、尾矿、人工固体堆积物、非稳定的开采边坡,不可避免地会破坏、占压土地,是破坏土地的高发期。因此,开采期是土地破坏预测的重点时段。恢复期:恢复期不存在新的破坏和开挖,土地破坏仅是开采期破坏的土地通过各类水土流失形式的扩展,随着各项土地复垦措施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土地破坏将逐步得到扼制,矿区的土地生态环境将得到恢复和改善,直至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根据矿区开采期和自然恢复期土地破坏的特点,确定本方案土地破坏预测时段为开采期5年,恢复期半年。本工程土地破坏预测期共计5.5年。预测时段及预测区域见表3-1。表3-1 矿山预测时段及预测分区表序号预测分区预测时段(a)开采期恢复期1采矿场(基底平台、开采边坡)预测区5半年2生产附属预测区(加工区、堆场及办公生活区)5半年3排土场预测区5半年4矿山开拓道路预测区5半年(二)预测内容及方法(1)预测内容根据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试行)的要求,结合本矿山的具体建设内容,土地破坏预测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内容:具体详见表3-41)各预测时段和预测分区土地破坏的方式;2)各预测时段和预测分区破坏土地的面积;3)各预测时段和预测分区破坏土地类型;4)各预测时段和预测分区土地破坏程度。(2)预测方法加工区项目区地形复杂,土地破坏类型多样,土地破坏预测采用定量统计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叙述如下:1)土地破坏方式预测方法:根据本工程特点,土地破坏方式表现多样性,除工程建设引起的挖损和压占两种显而易见的方式外,还有由于矿山开采水土流失引起的土地破坏等,预测方法采用定性描述的方法进行。2)破坏土地的面积预测方法:通过对各预测分区占地的分析和统计,结合土地破坏方式采用定量统计的方法进行。3)破坏土地类型预测方法:根据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对对土地类型的分类,结合现场调查资料,确定由于加工区建设造成破坏的土地类型。4)土地破坏程度预测方法:矿山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因用地目的地不同,破坏程度不同,例如采矿场、生产附属区、排土场和矿山道路占地直接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向,土地破坏以后具有不可恢复性,对地面的扰动比较强烈。施工临时场地土地破坏方式主要由平整场地和地面建筑物临时压占为主,土地复垦难度较小,土地破坏程度相对比较小。(三)分区预测结果根据矿山的后期建设方案,预测随着矿业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加剧土地破坏主要表现为开采挖损、废石废土堆积压占及矿山公路的改建。对具体破坏情况预测如下:1、采矿场破坏土地预测随着矿山的进一步开采,采矿场的开采面积将近一步扩大。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开采终了境界,矿山最终形成72m、58m、44m和30m共4个开采水平,底部为一个开采基底平台,占地面积为0.94公顷(其中以往采空区已破坏0.42公顷)。采矿场基底和开采边坡破坏土地总面积为3.01公顷,其中往年采空区为0.42公顷,二者占用地类为有林地。矿山开采结束后,采矿场形成一个底部平坦的开采平台和周边较为陡峭的开采坡面。两种类型差别较大。底部开采平台形成一个180410m长、2070m宽不规则的多边形占地面积约0.94公顷。地面标高在+30m左右,地势较为平坦;四周均形成开采台阶,台阶按照高度5-10m、坡面角65°、两个安全平台一个清扫平台的要素进行设置。安全平台宽4m,清扫平台宽8m。终了的边坡东侧较低,西侧最高、南北次之。2、矿山公路占用土地预测随着矿山的进一步开采,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原有矿山道路基本满足开采运输需要,因此无需延伸扩建矿山道路。3、生产附属区占地土地预测根据矿山的总平面布置,设计在矿区附近设立的生产附属区(加工区及产成品堆放区)。按开采设计方案要求,生产使用的加工区及堆场等均建设在矿区道路北侧已形成的平台内,此部分面积已破坏面积约为0.04公顷。矿区外布置还有两处附属设施:一处为矿区办公生活区,占地面积0.03公顷;另一处为矿区东南侧的排土场,占地面积0.25公顷。以上区域均已破坏。4、排土场破坏土地预测 排土场占地面积预测主要是先预测出矿山后期废石、余土的排放总量后,在选择适当的场地来满足堆放的要求。 (1)采矿场产生废弃夹层石、表土层总量预测、夹层石量: 可采储量为26.4万m3,矿石开采及生产过程中的损失系数一般取3%(数据来源:矿产储量核实报告),因此开采过程中产生出的夹层石量为0.79万m3左右。、表土层:表土层根据现场调查分析,整个采矿区内土层山顶上部分布较稀薄,厚度在0.3m左右,缓山坡和坡脚处土层较厚,均在0.4以上,局部可达到0.6m以上。采矿场内剥离产生的表土按照平均0.4m计算,拟破坏开采边坡面积为207公顷,经计算:可剥离表土量为2.07×10000×0.4=8280m3。、总量:根据预测,采矿场共需要排除1.62万m3(0.79万m3+0.83万m3)的夹层石和表土。其中表土居多。(2)排土场占地预测、排土场拟建位置: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设计一个排土场(尾矿库)。位于矿区内东南侧的低洼地,是矿区范围内较理想的排土场。另外,矿区往年采空区也可以作为临时排土场。、排土场堆放:采矿场剥离表土是矿山后期复垦的主要土源,堆积时必须和夹层石分开堆放。依据矿山从上往下的开采方式,表层土在矿山先期开采中基本全部被预先剥离,设计剥离后全部堆积在排土场的南侧,后期开采逐渐产生的夹层石不可与表层土混合堆积。5、采矿场选取破坏土地情况预测老草岭矿区矿体闭坑后,是否需要选取取土场地取土,主要在于预测矿山剥离预存的表土是否能满足破坏地块覆土的需求。以下按照表土需求量和供应量进行预测。(1)表土需求量计算根据对老草岭矿区已破坏土地情况分析和拟破坏土地预测,矿山开采生产主要在于采矿场、矿山公路、生产附属区、排土场压占土地,预计共破坏土地面积约3.58公顷。各复垦单元具体覆土标准如下。开采基底平台: 场地内基本无土壤层和分化层,按照50cm的标准覆土;开采边坡台阶:可植被恢复地方主要为清扫平台和安全平台,按照穴状整地客土回填;排土场:主要为采矿场产生的夹层石,土壤含量极低,按照30cm的厚度进行表土层覆土;矿山公路:矿山开采结束后,矿山道路基本保留作为当地村民上山耕作的生产便道,而且路面分化层较多,设计在矿山道路地面清理后,进行穴状整地客土回填。穴状布置间距为2×2m,挖穴口径为80cm,深度为80cm。生产附属区及堆料场:分化层较厚,按照穴状整地客土回填。具体表土需求量见表3-2表3-2 各破坏地块覆土需求量场地名称破坏面积(公顷)需覆土面积(公顷)覆土方式覆土标准表土需求量(m3)采矿场基 底0.940.94全面覆土50cm4700边 坡2.140.71*全面覆土30cm2130生产附属区办公生活区0.030.03穴状覆土口径80cm深度80cm30加工场0.040.04穴状覆土40堆放区排 土 场0.360.36全面覆土30cm1080合 计3.582.15-7980(2)土源供给量分析前进行预测剥离。剥离时可适当的增加剥离土方量,以防止堆存期间水土流失的损失量。经过预测,拟破坏地块表土的剥离量可满足场地覆土的需求(可剥离表土量为8280m3>各破坏单元覆土需求量7980m3-见表3-2),老草岭矿区不需要选取取土场地。(3)拟破坏土地情况汇总根据对拟扩建采矿场可剥离余土的预测,采矿场可剥离表土量为8280m3在排土场占用综上所述,根据对矿山已破坏土地情况的分析,该矿拟破坏土地总面积为2.86公顷。详见表3-3。表3-3 拟破坏土地情况汇总表序 号名称面积(hm2)原地类破坏方式1采矿场基底0.20其他林地挖损0.32工矿用地2采矿场边坡1.32其他林地挖损0.75工矿用地3排土场0.12其他林地压占0.13工矿用地4矿山道路延伸0.04其他林地压占合 计2.86-3.3 破坏土地情况汇总根据对该矿已破坏土地和拟破坏土地面积的分析,矿山开采将共破坏土地3.58公顷,占用类型为有林地,植被主要为灌木。土地破坏方式以压占、挖损为主,破坏程度为一般-较严重。具体情况见表3-4。表3-4 项目区破坏土地统计表名称破坏地类面积(公顷)破坏程度破坏方式采矿场基底平台拟破坏其他林地0.20较严重挖损工矿用地0.32已破坏其他林地0.04较严重挖损工矿用地0.38开采边坡拟破坏其他林地1.32较严重挖损工矿用地0.75排土场已破坏其他林地0.11中度压占拟破坏其他林地0.12中度压占工矿用地0.13生产附属区办公生活区已破坏其他林地0.03中度压占加工场已破坏其他林地0.04中度压占产成品堆场已破坏其他林地中度压占矿山公路已破坏其他林地0.10一般压占拟破坏其他林地0.04-破坏区合计3.58-未破坏区域其他林地0.88-矿区用地总面积4.46-3.4环境影响简要分析【部分内容摘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3.4.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 开采岩石时,需开挖山体,改变原有景观,破坏原有植被,对局部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采石场对景观及生态环境的改变的不可恢复的。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开采期满后,应将开采泥土回填采石坑,植树种草,恢复植被,严禁开采后山体裸露。2、 开挖山体,挖去表层土层,造成局部水土流失,采取防洪措施,修建挡土墙,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雨水冲刷山体产生的污水经排水沟流入沉淀池后排到附近水沟,对环境影响不大。3、 开挖山体及爆破影响野生动物的活动,对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由于该矿区范围不大,矿区范围物种不多,未发现珍惜物种,石场开采对动植物影响不大。3.4.2水土保持分析(一) 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重点1、 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土壤浸蚀分类级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本项目涉及的区域大部分都为亚粘土、砾岩的泥岩组成的丘陵地区。采矿区为丘陵和山谷地貌,山地植被良好,工程区域水土流失较轻。2、土保持现状由于项目区域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加上政府近年来大力开展了封山育林,造林灭荒工作,基本消灭了宜林荒山、荒地,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轻微。3、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重点(1) 对征用、管辖、租用土地范围的原有水土流失进行防治;(2) 在采石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3) 废弃土(石、渣)等固体物必须有专门存放场地,并采取拦挡措施;(4) 采挖、排弃、填方等场地必须进行护坡和土地整治。(二)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分析1、该采石场建设施工期间,水土流失量增加,水土流失形成快,流失集中,危害较严重。2、运营期,运营期水土流失量占水土流失总量的98.6%,新增水土流失量占水土流失总量的98.7%。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原因是采矿尾矿渣造成水土流失和矿石开采扰动地貌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在干旱季节,也有少量风力侵蚀,产生的时段主要在运营期。(三)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矿石采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1)按稳定边坡进行开采。严格按稳定边坡开采石料,使开采后所形成的坡面能够自身稳定。(2)采石场覆盖层土层厚度2-4m,利于植被生长,矿石开采、坡面较为稳定,但在降雨及地表径流作用下,易产生面蚀或细沟侵蚀。要求石料场开采后凹坑回填,回填最终基底面基本平整,并在基底面铺筑0.5-0.6m土层,整治成林地或草地,恢复植被。树种、草地选择当地易生长的种类。2、排土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采矿排土场属临时堆放,采矿结束后用于采坑回填,排土场的水土保持主要包括拦挡措施、截排水措施、污水治理措施。植被措施。(1)排土场工程措施:在采石场北侧沟谷内依势修筑拦渣坝,其建设长度为116米。排土场要求库容满足拦渣、烂泥和滞洪要求,采用浆砌石坝,拦砂坝须牢固,并高出填渣面2m以上,并以便铺土利用。堆存废渣后尽快压实,以免垮塌造成周围耕地污染和毁损。(2)排土场工程需开挖防洪截水沟,采用浆砌石硬化排水渠。开挖出的弃土石渣送进场道路铺路或运至废土场堆放,不得顺坡倾倒,开挖后裸露边坡进行草皮护坡,在坡度小于1:1,坡面有涌水的坡段采用砌石护坡。对临时压占的植被待工程完工后及时恢复种植。(3)排土场沟下游设三级沉淀池。排土场淋溶水、矿区渗出水、雨水等经截水沟、截洪沟及排水沟排入沉淀池后排放。(4)矿区闭坑后应对排土场进行平整压实,并铺土0.3m以上,复垦为林地。3.4.3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岩石开采及车辆运输时产生较大扬尘,影响局部环境空气,影响附近山岭的景观及树木生长环境。2、车辆运输时产生汽车尾气与扬尘,对局部环境空气有一定影响。3.4.4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等)影响分析1、该项目采石过程中无废水产生,开挖山体造成山体局部裸露,雨水冲刷时产生含泥污水,该采石场修建有挡土墙和排水沟,雨水冲刷山体产生的污水通过排水沟排入沉淀池沉淀后,流入附近山沟。开采期间,约有工人15人住在采石场,工人生活用水为山泉水或集中购买的桶装矿泉水,职工生活产生少量生活污水,采石场周围种有桂肉和八采树,石场工人生活污水可综合利用作林肥,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周边水环境影响不大。2、花岗岩石料加工过程产生废水,废水产生量为30t/d,废水排入原有沉淀池循环使用不外排,对地表水、地下水及周边水环境基本无影响。3.4.5声环境影响分析1、开采岩石爆破时产生较大的瞬时噪声,最大瞬时噪声达110dB(A),到200m处噪声自然衰减至78 dB(A);挖掘机等产生较大机械噪声,最大噪声值为100 dB(A),到200m处噪声自然衰减至68 dB(A),由于采石场四周是山岭,1km范围内无居民,山体的屏蔽作用使外传噪声对环境影响不大。2、石料加工时产生较大噪声,距石料破碎器械1m处最大瞬时噪声为95 dB(A),车间厂房及围墙屏蔽作用降低外传噪声,生产噪声至围墙20m外可衰减至65 dB(A)。石料加工破碎噪声为非连续性的,且夜间及中午休息时间不生产。根据对距石料加工厂最近的居民的调查,原有相同的石料加工生产噪声在可接受范围,石料加工噪声对附近居民生产的声环境影响不大。3.4.6固体废物对环境影响分析1、开挖山体时,挖去表层泥土,产生一定量的弃土,泥土量为9000m3/a,泥土用于回填采石坑,减少弃土堆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职工生活产生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2t/a,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统一填埋处理,对环境影响不大。3.5 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土地复垦可行性评价目的在于对被破坏土地做出土地适宜性、经济可行性评价,确定其最适宜复垦方向。3.5.1待复垦土地可行性评价原则1、开发后土地适宜性为主导方向原则待复垦土地的评价,首先要根据开发以后土地的性质变化为依据,考虑其土地用途可行性,根据改造的可行性和生态适宜性决定复垦后的土地利用方向。2、以单元评价为基础遵循以单元评价为基础的原则,能更为精确地分析一个项目区内不同破坏方式、破坏程度以及地块所在区域、周边环境都能对最终的复垦方向产生较大的影响。划分评价单元,采用同一单元或相似单元进行评价,更能够准确的确定适宜方向。3、因地制宜原则在评价被破坏土地复垦适宜性时,应当分别根据被评价土地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等具体条件确定其利用方向。4、同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原则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评价单元的实际情况,确定各项必要的工程措施,以便复垦地块能达到预期的治理目的。在工程措施的设计中,应充分兼顾考虑企业经济承受和资金的落实能力。3.5.2待复垦土地可行性评价依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基本依据。参考的法规与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4)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1-200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6)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7)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223-2007)(8)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国土规【1995】103号)3.5.3待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1、复垦范围的界定根据矿山已破坏土地现状调查和拟破坏土地分析,矿山破坏土地总面积为3.58公顷,全部为时用地,全部属于复垦范围。2、参评单元的划分参评单元一般是按照将破坏方式、程度相同,内外部特征相同或相近的破坏地块作为同一参评单元,便于合理的确定各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