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1年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共22页).doc

    • 资源ID:17111675       资源大小:87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共2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社会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 社会化 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也是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的问题。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一、社会化的定义及其分析 1、定义 社会化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方式。它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逐步内化的过程。 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比如,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会化的内容不同。 2、社会化是一个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3、只有经过社会化自然人变成社会人 个体的成长、成熟非只是生理意义上,更重要的可能是社会意义的成长、成熟。 4、社会化与社会控制 社会化包含着灌输与强制,即个人心甘情愿被诱惑去适应他所处的社会和群体的行为方式。 社会规范除了制定道德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之外,还有确保对道德体系的支持。凡体现、遵循了这一体系的行为被表扬、肯定;反之,受到处罚。 二、社会化的理解 1、个体的社会化是共同性与个别性的统一。 共同性比较好理解,民族、阶级的社会化有某些共同性; 个别性是主要的: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由于个体的遗传特点差异,社会化有差异;即使是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双胞胎的出生顺序带来的期望不同所造成的社会化差异)。 即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个性化:个体在特定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在实现社会化的同时形成独特的个人心理与行为倾向的过程。个性化与社会化同样重要 中国传统文化:重社会化,轻个性化。 2、个体的社会化贯穿个体终生 从出生直到死亡,社会化进程不会终断。人在不同的时期,社会对之有不同的要求、进程, 3、其他 不可避免性:社会化不论个体是否愿意,它总以种种形式在它身上实现。因此社会环境的影响可直接,亦可间接。青少年阶段是重点 目标的多样性:凡与履行一个人的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都属于社会化的目标。 重点: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社会技能;道德、政治、性别角色的社会化 工具:交流、理解、被理解 桥梁:形成自我(与环境相区别)、超越自我(融入社会成为一员) 量标:掌握语言的程度反映社会化程度。语言的社会化 应用:心理咨询、学习交往中鼓励学生多说,制止他人代言(特别是家长)。 三、社会化的内容与类型 1、社会化的内容 人格的发展、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角色的获得,都是社会化的具体表现。 从另一角度可说是,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等。 政治社会化政治的社会化就是使这一体制下的个体接受、认可这一体制。而这是任何国家都重视的。 民族社会化它是使本民族的个体能尊重、喜爱自己民族的习惯、风俗、传统。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出来的团结,令人敬重。 性别角色的社会化是按照社会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由于生理结构的不同,社会对不同性别的具体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如男人应坚强、勇敢,女人则要温柔、细腻。与此同时会受到社会的排斥。 道德社会化是使个体按照道德标准来支配行为。遵循这个标准个体就会被赞许,就会心安理得。 2社会化的类型 个体一生经历的社会化的类型很多: 早期社会化基本的社会化,即使儿童掌握语言、学习本领,使他将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内化,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 预期社会化是引导个体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学习)。如学校里的教育,企业、军队里的训练。 发展社会化是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需要个体产生新的期待、承担新的任务。 反向社会化是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一代。这在现代社会、移民家庭中常见。 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的社会标准,重新学习新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这常发生在一社会专门机构中,如新兵、监狱、寄宿学校 中。 第二节 社会化因素 社会化的因素即影响个体的全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宏观),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微观)。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1关于文化 它是凝聚在一个民族的世代和全部财富中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具体说,是所有物质的制作方式,交际方式和风度,以及哲学、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科学中的思想方法。即物质的、精神的、思想的,总之,人类生活中所在存在的,有形的、无形的一切东西。 2社会文化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我理解,这里的社会文化主要是一些无形的、无意的、长期的积淀的观念、思想、制度。它通常是以潜在方式来影响个体,个体感觉不到强制性。 二、家庭父母的影响 1家庭双亲在子女社会化中地位潜移默化,时间长(占23),学前期是社会化的最佳时期。 2家庭双亲的影响反应了社会的要求父母将自身已内化的社会文化灌输给子女,父母会告诉他什么是可以允许的,经过长期的学习,子女就认识到父母的要求。 3父母的教育方式与教养态度对子女人格形成的影响 无论是有为、无为,父母首先从自己做起。关注:(1)家长是否有权威(2)取得权威的方式(3)家长对子女的关爱程度。(5)家庭心理气氛对子女性格的影响。如长期争吵、敌对、冲突会导致子女焦虑一矛盾、神经质、心理变态、反社会行为。 4家庭因素对学生学习影响 这是通过家庭生活环境、双亲的教养水准、家庭人际关系等。 父母的期望决定子女的学习成绩 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子女之间有一定影响。这里有一个文化程度与教养水准之间的不对应关系。文化程度高不等于教养好。 三、学校的影响 学校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社会规范、价值观、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专门社会化机构。具体通过教材、教师、教育方式、考试、学生组织来实施社会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师。 1教师威信的作用 (1)教师的威信来自学识、个性、形态、性别的魅力。 (2)这一威信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很大影响。社会规范、价值、标准就是通过教师的形象体现出来。 2教师期待的作用 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分析,对之提出相应的要求,这就是期待。 四同辈群体的影响 这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1225岁)的影响尤为重要。这一时期他们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其心理依附由父母转为同龄伙伴,同龄群体所构成的心理场对他们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因素。这一因素有其特点: 1父母、学校的社会化更多是有意识的,它则完全是无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影响。 2在群体中接受社会化的个体的主动性可以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他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伙伴。 3可交流一些很私密问题。如生死、恋爱、性。 4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有与社会不同的价值观等。 五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 当然并以上诸多因素之间并非意是相辅相成,有时完全背道而驰。如学校的社会化内容与群体、与家庭、与周围小环境,都会不同。 第三节 社会化过程的分析 1个体社会化发展是不平衡的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2个体社会化进程体现了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的辩证统一生物因素与社会因素在实践活动中统一对个体社会化发生影响。 3个体有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同样环境中,每一个体会有不同表现,这说明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第四节 社会化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本能论) 1精神分析中关于个体社会化的论述(1)三个层次中“超我”即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从社会化角度看,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2)超我是从自我中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形成的。 2新精神分析理论关于社会化的论述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不只到四五岁,而是贯穿一生,人格发展经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矛盾,核心问题,矛盾解决了人格才会进一步发展。 二认知发展理论(认知论) 1皮亚杰观点发展是由一个一系列带有普遍性的阶段组成的规则的过程。个体所处的环境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体在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是沟通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中介因素,个性就是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形成。 2科尔伯格儿童对自己的社会地位、角色、经验与他人有不同 之处,于是就会调整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最近的进展“认知策略”的提出。通过与他人的接触,通过大量的观察,儿童逐渐掌握了关于他人在什么情形下做出何种反应的知识,这就是认知策略。当这一认知策略影响到儿童行为时,它就成为社会化过程中认识上的中介因素。 三社会学习理论(学习论) 强调个体社会化是一后天习得的过程。班杜拉与沃尔特斯提出的。反对精神分析的观点(认为个体是通过“加强惩罚”的方式获得,), 他们通过实验其结论有说服力,且充分肯定了教育的作用;但他没有看到个体的内在中介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第二章 自 我 概 念 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又推动了社会化的进程。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概述 自我意识的产生与发展,是人与动物的最后分界线。人通过劳动认识了自然界、认识了自己。语言的产生使人能区分自我与非我。 1自我意识的定义及分析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如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总之就是对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2自我意识包括主我与客我两个对立的部分 自我可分为两部分:主观的我“I”(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客观的我“me”(被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如“我觉得我十分懦弱”“我感到心里很难过”,前者是主观的人,后者是客观的我。 3自我意识的内涵 对自己的觉察可分为三种:物质的自我(对外貌、风度、家属、所有物的认识)、社会的自我(地位、亲友、经济地位)、精神的自我(智力、性格、气质)。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性 主观的我,代表了社会的要求,是一个“理想的我”;客观的我,是“现实的我”。两者之间如果发生了差距与矛盾,就会产生复杂的自我情绪体验。这就是自我意识的矛盾。 三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自我意识的获得,是从他人的评价(重要的人的经常性评价)中形成的态度。即对自己的认识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中看到。这就是自我意识的形象性。 个体站在他人的评价这面镜子前面,看到自己的形象,并对镜中的 形象作出判断,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最终根据满意与否产生某一情绪体验。 自我意识的形象包括三个因素自我觉察;自我想象;某种情感。 四自我意识的独特性 个体的自我意识是从他人的评价中获得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他的自我意识的自我态度会逐渐脱离他人。对于忽视自己的人,他会回避疏远;对重视自己的人会主动接近,表现出自律性,即按自己的观念我行我素。这就形成了独特性。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自我意识是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力三种成分的统一体。 一、自我认识是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知与评价。即认识判断。如“我经常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认识,在此基础上,判断出“我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 1、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的意义 个体的自我认识如果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之间存在的差距太大,就会失衡,产生矛盾。并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自卑。 青少年对自己的评价要高于他人的评价,因此这是个形成正确自我认识的关键时期。 2自我评价是通过社会比较而实现的 菲斯汀格认为,个体的能力评价、体验,直到人格特征的形成,均是通过与他人能力的比较而实现的,是一个“社会比较过程”。 二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自我的一种情绪体验,是主以我对客观我的一种态度。自我的情绪体验反映了主观我的需要与客观我之间的关系。 1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的人格、荣誉,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与之相关的是羞耻心,它是自尊心的基础。没有羞耻心、自尊心,人就失去了发展的动力,会随波逐流。 自信心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从而对自己产生的一种信心。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决是在封闭着的自我意识中的自然形成的,而是在与他人的接触中,观察他人的态度、想象他人评价,并以此为客观标准而内化到自己的心理结构中,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自我形象。 2成功感、失败感成功感、失败感是根据个体的自我认知与自我期望水平而确定的。成功与失败的情绪体验是主观的,取决于内部标准。但个体的内部标准是通过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的共同标准会成为个体行为的巨大压力,他人的标准也会影响个体期望标准的高低。 3自豪感、羞耻感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相一致时,会有自豪感; 之间有较大差距会有羞耻感。 4内疚由于自己的行为违反社会道德准则,侵犯了他人利益而受到良心上责备;羞耻则是由于个体的智慧、能力与努力不够,对社会贡献少于他人。比不过别人。 适应内疚是利人利已的,但过度则会形成变态人格。 三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自己对行为与思想的控制,即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制约作用。其有两种作用,一是发动、二是制止。它对于个体的态度转变具有决定作用。 第三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只有具备自我意识,即能认识自己的心理活动过程、内容、特点,才能适应环境。 一、自我意识发生与形成的指标 使用第一人称“我”代表自己。从叫自己的名字过渡到用“我”称呼自己,这表明他已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向抽象飞跃。自我意识已形成。这时,其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生理方面。 奥尔波特认为,自我意识最原始形态是生理自我,即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占有感、爱护感。这时他表现出的行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来推及其他的一切。即“自我中心期”。 二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理论 他关于人格形成发展理论,即是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的自主感、羞耻感、主动感都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他把自我意识分为8个阶段。 1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婴儿期。这是获得基本信任感时期。 2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羞耻感童年期。有独立的要求,开始探索周围世界。此时父母如果允许其自主行动,并表扬之,就会获得自主感,能自我控制。 3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学前期。活动的范围更大,对环境充满好奇心。如果父母对其好奇给予支持,就会表现积极性、进取心。 4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学龄初期。智力发展,逻辑思维发展。教师成为重要人物。他们对许多事情感兴趣,如支持、表扬,则会加强其勤奋感;否则有自卑感。 5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青春期。核心是自我意识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同一性是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统一,自己的过去、现在、将来的统一。在任何时地都能认识意识与行为的主体是自己。 6获得亲密而避免孤独感成年早期。建立家庭生活阶段。亲密 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和爱情。其意义在于,能使人相互关怀。 7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中年期壮年期。立业阶段。此时有两种可能:积极方面,除了关心家庭成员,还关心社会上其他人,关心下一代的幸福。 8获得完美感而避免失望感老年期。前面的每个阶段都多顺利,则此时有完美感;相反,则产生失望,回顾一生多有遗憾,有绝望感,于是萎靡不振。 埃里克森理论排除了本能方面,强调了自我与社会作用。 三青年期自我意识的特征 1自我认识的内容更丰富深刻 2自我体验的情绪发生了变化,有敏感性、丰富性、闭封性、起伏性。 3自我调节的自觉性与独立性显著增强 4自我意识的矛盾表现自我意识出现了矛盾,就要使矛盾双方朝一致方向再统一,但统一的后果,可能是积极,可能是消极,表现为不同类型: 自我肯定型积极的。现实我与理想我通过矛盾斗争达到统一。自我矛盾型内心矛盾强度大,延续时间长,新的自我长期不能确立,积极自我难生成。自我否定型消极的。对现实自我的评价过低,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差距太大,心理处于消极防卫状态。有人会放弃理想我。自我扩张型对现实我评估过高,虚假的理想我占优势。表现为白日梦,虚幻中度日。可能会导致反社会行为。自我萎缩型理想我极度丧失,对现实我又极度不满,自卑感重,甚至现实与理想我对抗。会导致精神分裂、轻生。 第四节 关于自我意识的研究 从神秘的自我观与思辨的自我观(灵魂)经验的自我观(自我)分析的自我观(用实验、调查法研究自我评价) 詹姆士(WilliamJames, 1890)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四个成分的自我概念 1 身体和物质的 2 社会的 3 精神的 4 纯粹的自我概念 成分自我概念的价值各不相同,层次上有序;成分自我概念的总和构成总体自我概念 弗洛依德三个层次中的自我,自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防御作用、综合作用的主体,具有认识、判断、执行功能。它满足本能欲望, 并根据现实原则控制本我。2奥尔波特分为主体我、客体我等; 米德自我与角色扮演,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来获得对自我的认识。 罗杰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人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客体自身的方式。 自我概念的三个功能: 保持自我的内在一致性,引导个人行为 决定个人对经验的解释 决定着人们的期望,具有预言自我实现的作用 自我概念自我期望与自我支持实现期望的行为实现期望 社会学家库利(Cooly,1902,关于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理论 人际交往对儿童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 由镜映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发展起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儿童通过他人对于自己的态度反映(表情、评价与对待)发展起自我概念 Rosernberg对自我概念的多维视角研究 自我概念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生理和身体方面、社会结构、作为社会行动者的自我、能力与潜能、兴趣与态度、作为个性品质的一些本质特征、内在思想、情感与态度等 现实自我并不是种种成分要素的简单集合;中心位臵(一个成分)与边缘位臵;构成:若干成分部分个整体。一般的自我概念和具体层面的自我概念 Harter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自我概念应区分为具体领域的自我概念和普遍的自我价值信念。重视自我概念的测量。 评价儿童自我概念水平,必须考虑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自我概念的成分要素是不同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概念成分要素在不断增长。 Fitts的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卫生部的心理治疗医生Williams HFitts于1965年编制。据美国人格测验评鉴(personality tests and reviews II)1975年报告,该量表是19691971年间在研究上被引用最多的十四种人格测验之一。(详见书) Marsh的改进模型 80年代初, Marsh及同事以Shavelson理论模型为基础,将自我概念分为:数学技能、语言技能、一般学业能力、问题解决与创造性、体能、外表、同性关系、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宗教信仰、诚实性、余 情绪稳定性、自尊等维度。 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研究 8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对自我概念进行研究 研究范围:自我概念的理论、结构、特殊成分;自我概念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关于自我概念的结构分析:现实自我、理想自我;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意志 中国学者的自我概念: 张春兴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各方面的知觉,它是一个多维度、有层次、有组织的结构。其中包括个体对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对他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物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 黄希庭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所有方面的知觉,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有组织的结构,具有评价性且可以和他人分别开来。 郑涌、黄希庭:大学生自我概念包括家庭、学业、容貌、友善等维度;(1992)对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的研究 对老年人自我概念与健康关系的研究:生理自我是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社会自我 第三章 社会认知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与分析塑造行动框架 1定义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是对人及行为的认知,而不是对物。它包括人的内在心理过程和外显的行为活动,具体是包括感知、判断、推测、评价等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途径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对他人情绪、情感认知的线索表情动作。表情是人类最初为适应生存而产生,并逐渐成为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 面部表情既是先天又是后天习得的 情绪的认知与判断受主观因素所制约(1)对各种情绪表现模式与规则的了解(虚假表情与真实表情有模式上区别);(2)认知者与情绪者的关系;(3)认知者本身的情绪体验 表情动作是判别情绪情感状态的依据之一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了解一个人的过去生活;了解在家庭中的地位;外貌;等。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以及他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认知。 人际关系中一个特点是:认知者的情感成分参与其中。 研究人际关系的方法,是莫雷诺“社会关系测量法”、苏联的“参照测量法”、塔基乌里的“关系分析法。”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过程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 一社会知觉(第一步) 1知觉活动的主体与客体都处于变动中,因此社会知觉是双向的。 2婴儿早期对人的特定反应(微笑)有生物适应意义有如动物的“印刻效应”,更是后天习得即刺激反应行为(学习理论)。 二社会印象 1、 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 对人认知的第一印象: 刻板印象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经验形成起来的,对某一事物较为固定的看法。如“南方人”、 “北方人”、“日本人” 常见的社会刻板印象人们对社会群体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如商人就是唯利是图的、娱乐圈就是乌七八糟的。 晕轮效应“一俊遮百丑”。外表充满魅力,其他无关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 信息的先后及性质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1) 信息的先后顺序的影响 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近因效应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阿希关于首因效应的实验 表明:最初印象有着高度的稳定性,后继信息甚至不能使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社会知觉中既有首因(第一印象),又有近因。当同一对象的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到,首因起作用;如果是两种信息断续被感知,同近因起作用。 对首因效应的原因解释 “注意说”:注意的投入完全而充分,因而印象也更鲜明、强烈;对后继信息,人们的注意会游离,从而使后继信息的影响作用下降。 “习惯说”:人们习惯地按第一印象解释后继信息。 对近因效应原因的解释: 新的信息对原有印象产生很大的“不一致”冲击;对陌生人,首因效应明显;对熟悉的人,易发生近因效应。 2)信息的性质 社会特征 社会角色预言其言行,确定其行为意义及行为的适当性。 心理特征 人们在交往中会根据对象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人进行归类(Rosenberg,1968)。 在人际交往中具有积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有帮助的,真诚的,宽容的,好交际的,幽默的; 智力特征:科学的,果断的,灵巧的,聪慧的,有坚持性的; 在人际交往中具有消极定向意义的心理特征: 人际关系特征:不幸的,自负的,易怒的,令人厌烦的,不合群的; 智力特征:愚蠢的,浅薄的,犹豫的,不可靠的,笨拙的。 3、个人好恶估价是对人印象形成的主要依据影响印象形成的主观因素 觉察者的情绪状态 投射作用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 投射作用使人们把自己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也具有的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三、社会判断(略) 信息收集、取样、选择与综合、判断 第三节 印象整饰 社会印象的形成都是从知觉者的角度出发,然而社会认知中的被知觉者并不是被动的,他可以通过对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的选择来改变他人对自己的印象。这种有意控制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的过程印象整饰(亦印象管理),它是一个人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 为什么要进行印象管理:人有多种角色,在具体的社会情景中,要想被社会、被周围的人们所接纳,就必须按照社会的期望行事,这是社会适应的需要。 一印象整饰的涵义 戈夫曼的“戏剧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人们按照社会剧本(社会规范)的要求,扮演各自角色,且各自角色受对方制约。因此互动双方必须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以使表演能顺利进行。 二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 印象整饰具有一定虚伪性和欺骗性,故古德尔纳将戈氏理论斥为“出卖灵魂的社会学。” 印象整饰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使用的目的。 积极意义可以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保持交往、互动的顺利进行;消极逢迎 正确进行印象管理的前提正确理解社会情境、角色要求、理解自己的交往对象 印象管理策略1) 逢迎满足他人的(心理 / 精神)需要。 最常用的自我表现技术,目的是使自己看起来值得喜欢。2)恫吓给他人造成一个可怕的印象,使他人由于害怕而完全接受控制,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3) 自我抬高让别人觉得自己(在总的方面或某些特殊方面)有能力。4)显示给他人以“完美”的印象,使他人感到自己的差距,或引起内疚。5)恳求向人表白自己的弱点和对人的依赖,目的不是象显示那样赢得人的尊重,而是旨在引起他人的同情,进而得到他人的帮助。 三、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交往对象影响自我表现:在不同的对象面前,自我表现是不一的。 交往情境影响自我表现:高级场合自我控制加强,行为自然会更规范;四印象整饰的控制与识别 控制越刻意控制,就越不自然,会暴露真实自我;善于控制者如好演员,表演自然得体。 识别具体的言谈举止好控制,非言语行为难控制,可从中识别。 水平差异可通过自我监控量表来测定。如自我表现的社会适合性、能否从环境中获取合适的自我表现信息、能否控制和矫正自我表现、处自我表现的一致性与变通性。 第四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归因定义、分析 即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为什么这样做。” 二归因理论 1内部归因(个人倾向归因)与外部归因(情境归因):海德 2内在外在、稳定不稳定归因:维纳。 能力、努力、任务难易、运气是个体分析成败的主要因素。成就动机高的人将成功归于能力强、失败归为不努力;避免失败的人则将成功归于运气好、容易,失败归于无能。 3三度理论: 凯利从三个范围来进行归因:客观刺激物、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条件。 他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区别性资料(此人的这一行为是否特殊);一致性资料(此人行为是否与他人一致);一贯性资料(此人的特殊行为是否一贯如此)。 三归因偏差 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是不一致的:前者将成功归因于自己能力,后者则归于运气好; 2动机性归因不一致: 3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将自然现象赋予社会意义。如乌鸦与不幸。 4、性别归因的不一致:女强人 四归因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社会动机利他、侵犯(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 一、定义不期待任何奖励或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二、亲社会行为的根源 1、本能论(生)威尔逊,白蚁、蜜蜂、鸟类、灵长类动物以自我牺牲换取其他个体与群体生存机会的本能本能论难以用实验研究来证实习得论 2、习得论多数心理学家的观点:利他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3、社会交换论人际相互作用:最大奖励,最小付出。 4、社会规范论人类社会最普遍的两种规范: 交互性规范:人应当帮助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 社会责任规范:社会期待人们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三、儿童利他行为的发展皮亚杰,1932 他律道德性:规则是由外在的权威给予的 自律道德性:规则是通过相互约定而形成的,而且能够变化 模仿与奖惩:儿童学习利他行为的重要途径。 四、助人行为的实验研究 历史背景:吉诺维斯案件1964年,纽约, 责任扩散实验:房间充烟大学生,“遭难女士”实验 研究的结论,拉特纳到1980年止,近50个研究90%的研究表明:紧急事件背景下,在场的人越多,个人对特定事件负责的意识就越低;独自一人时帮助别人的可能性最大。 五、助人的决策过程 拉特纳与达利1 注意事件的发生2 解释事件的性质与意义3 确定责任自己是否应干预;明显的旁观者效应(bstander effect):旁观者的存在,会降低个人提供救助的可能性4 评价自己是否有能力帮助,用什么方式帮助?直接/间接干预? 六、助人者的心理特征 人格:米德拉斯基(Midlarsky,1972),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有正相关关系 心境:积极心境; 消极心境的两重性 情感:内疚使人更可能去助人,不能直接帮助受害者时便会去帮助其他的人 移情:即使对被伤害的人不负有责任,看到人被伤害时也会提高助人行为的发生率。 道德:有正义感和公平感的人更常助人。 影响助人行为的 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心境、代价)、时间压力、社会环境(旁观者对助人行为的影响) 易引发助人行为的人的特点: 1 善良、聪明、未伤害过自己2 与自己相似的人(群体、种族、国家、政治态度等)3 有吸引力的人4 弱者(老幼病残、妇女、意外事故的遇难者) 不易引发助人行为的人的特点? 1 个人品行2 强者? 亲社会行为的促进与培养 1、增加责任的明确性。2、增加人际相互作用激发助人动机 若干应用研究: 免费搭车者如果直接看着开车人的眼睛,而不是注意过来了什么样的汽车,则搭到车的机会将增加一倍; 3、提供亲社会榜样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中的亲社会榜样对人的影响作用比反社会榜样要大。 4、运用社会影响策略 戈尔德曼(Goldman), 1986以地方动物园的名义,请附近居民装75封信并写地址研究者先用留面子技术,随后再用登门槛技术。 反社会行为侵 犯 一、定义 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构成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1 伤害行动;实际的和可能的(未遂)2 伤害意图;区别于过失3 社会评价;区别于正当防卫 二、对侵犯的解释 1、本能论 弗洛伊德的早期观点 人有两种基本本能:性本能、自我保持本能:使人具有适应现实环境、,趋利避害的变通性。 两种本能在人身上的作用人在生/死或爱/恨的经验中,下意识地知道了死亡是必然的胜利者。生命与爱的得胜仅仅是暂时的;当人 在无休止的生存竞争中精疲力竭时,就渴望返回到他原来的无生命状态死。 侵犯死的本能受到妨碍的表现。人只要活着,死的本能的表现就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对内的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 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一个地区如果自杀率高,则他杀案件的发案率就低,说明死的本能的破坏性就减少。 本能论: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侵犯是一种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人口拥挤将会使侵犯事件增加。 2、挫折-侵犯理论 挫折定义:1 阻碍个人达到目的的外部情境意志行动受阻;2 由于目的行为受到阻碍而激发的心理紧张状态挫折感 挫折-侵犯理论的最初提出: 多拉德(J.Dollard),1939。侵犯的强度同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抑制侵犯的力量,同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的关系 挫折-侵犯理论的实验验证 1、1941年,勒温实验让实验组儿童在窗外观看玩具室,不许进去玩挫折控制组儿童一开始就被允许直接玩那些玩具让实验组儿童终于有机会玩玩具结果:实验组儿童对玩具表现出了更多的破坏性行为 2、马利克实验设计结果 说明:在实验的条件下,人们仍然保持着对于侵犯行为的控制,并要求使自己的侵犯行为得到合理解释。 3、伯克威茨(L.Berkowitz)实验 结果:看到手枪的被试对假被试实施了更多的电击 伯克威茨对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状态愤怒,侵犯行为的发生还受情境侵犯线索的影响。 3:社会学习观点 班杜拉,1977 动物习性学研究:动物的侵犯性行为模式可以通过训练养成或消除。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 实验1: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实验2:侵犯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实验3: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 三、侵 犯 的 影 响 因 素 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3: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4:大众媒介 四、侵犯行为的控制 1:社会制约 如果行为的预期代价超过行为能够带来的满足,则行为就会被抑制 2:去个性化的避免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3: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 五、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 1:渲泻 使人的侵犯冲动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渲泻 强调:渲泻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已对一定对象产生了侵犯准备的人。对于未产生愤怒/攻击准备的人,实际地经验侵犯行为,或想象、目睹别人实施侵犯行为反而会更增加侵犯的危险性。 2:培养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呈负相关 角色扮演方法是培养移情能力的良好方法 3:成熟个性的培养 个性不成熟者运用突发性、破坏性、侵犯性行为方式满足自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第五章 社会态度及其改变 一态度的定义与分析 1态度由认知、情感、意向三因素组成的、持久的的个人的内在结构,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的中介。即一种准备状态。 二态度的特征 奥尔波特态度个体意识和神经系统的某种态度;表示准备反应;是有组织的系统;是以过去经验为基础的;对行为产生指导与动力。 三态度的功能 1态度的认知功能选择接受有利的信息;2态度的情绪功能带来满足或失望感;3态度的动机功能驱使人趋向或逃避某事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层次与方向 一社会态度是个多层次的心理结构 1社会定势的层次 四个层次,第一为基本固定定势个体对外界情境的直接反应;第二层次调节日常生活行为;第三层次调节个体某些行为系 统;第四最高层次,调节行为的整体性 知、情、意三因素在社会定势的最高层次中的地位不一,比重不同。 2、社会态度的层次性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研究: 1)皮埃尔:态度与行为不一致? T.Lapiere, 1934美国西海岸,与一对中国留学生夫妇旅行, 2)盖洛普:态度与行为一致! 盖洛普,1936成功地预言了罗斯福总统的当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心理学考研-社会心理学(共22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