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docx
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科普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 村位于浙北 * 县水口乡, 区域面积 13.2 平方公里, 总人口 2692 人。土的总面积 18339 亩,其中:耕的面积 4453 亩,园林 1500 亩,林的面积 12380 亩, 属丘陵的带。主要产业:茶叶面积1500 亩(其中:村集体茶场460 亩),东魁杨梅 500 亩,苗木约 3000 亩,野生蔬菜 500 亩,是一个以农林为主的综合型生产村。全村有农业加工龙头企业2 家, 20××年全村农夫人均纯收入 7266 元。村集体年收入 71.6 万元,集体经济人均可支配数达到266 元,实现了户村双赢双增。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造林千佳村”、“省文明村”、“省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省卫生村”,市、县“先进基层组织”和“先锋工程建设五好村”20××年 * 村创建省“科普示范村”,创建已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我们创建“科普村”工作做法:一、加强领导、健全科技工作治理体系和工作网络,落实科技工作责任,保证科普工作的顺当开展。依据工作要求,我们成立了 * 村创建省(市)级科普村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省科技示范户亲自抓,村主任详细抓,村委会协作落实详细工作措施。并 制订一系列科普工作方案, 召开 3 次科普领导小组会议, 讨论科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方法, 并以中心村建设为抓手, 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和美化环境, 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步伐。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素养。本村常常邀请县农技专家、县茶叶协会、浙江高校教授来讲座、辅导,通过 “请专家进来”,建示范基的,提高村民科技意识和科技技能。同时,全村31个承包组相应建立科普宣扬领导小组和科普宣扬员,以承包组长为科普宣扬员进行科普宣扬活动。村里仍投入资金近4 万元配备电脑、电视机、科普宣扬窗、农函大教室等设备,加大科技推广和科普宣扬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有用技术培训, 20××年共举办培训班 5 期,参与人数达 350 人,开办了“农函大”学习班,完成结业学员 58 人,对全村党员开展了农村适用学问和市场经济的培训,64 名党员在实施“先锋工程”中不但带头学习,更是发挥了“双带”作用。全村获得农民技术职称 45 人,其中村干部 5 人,占两委班子成员 70 以上。仍开办村“农夫夜校”,利用夜校学科学、学技术,科普宣扬面达90 以上。村党总支在带领全村村民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仍非常注意精神文明建设。 在平常的各项工作中,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实行电化、有线电视、图书杂志、宣扬橱窗等阵 的进行宣扬训练, 有方案的组织村民学习党的理论学问、形势任务训练和科普学问。三、抓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与应用。在县科协的大力支持下, 与浙江高校茶学系合作建立浙大* 科研训练试验基的,建立县优质茶苗基的。 投资 3 万元邀请浙江高校、 省茶叶讨论所专家进行老茶树低位嫁接新品种、 新技术的推广, 而且成效非常显著, 建立了老茶树嫁接改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胜利,另外仍全面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法,降低农夫成本,种粮增产增效。通过培训使广大农夫科学文化素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如今年改良的茶叶浙农 117、浙农 139 的茶叶面积达 500 亩,提高了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野生蔬菜“芦蒿”也得到快速进展,从 20××年 100 亩的基础上,今年进展到 500 亩。苗木产业提升档次,从原先单一的香樟树进展到现在的广玉兰、榉树、桂花树等等很多新品种。四、抓基的示范建设和专业户培养。依据我村产业现状, 重点抓 4 大示范基的建设, 即县级茶叶基的、 苗木基的、杨梅基的、芦蒿基的。全村有各类专业科技示范户35 户(其中有省级科技示范户一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特长和技术创新才能。以基的示范带动农户进展,以大户带动小户致富,以科学技术治理促进和提高经济效益。20××年 8 月,组建了 * 县水口乡 * 茶叶专业合作社, 吸取会员 300 多名, 为全村茶农供应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打响历史名茶唐朝贡茶“紫笋茶”品牌。目前我村已获得国家级无公害茶叶生产基的认证, 有机茶基的认证, 绿色食品认证、 无公害竹笋基的认证等等,这些都是依靠科技学问支撑得来的。今后,我们要以创建活动为契机, 大力环绕我村经济社会进绽开展科普工作, 形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以及“敬重学问、敬重人才”的良好 风尚,积极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杜绝邪教和反科学、伪科学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精品名师归纳总结靠科技增收致富,农村社会和谐稳固。可编辑资料 - - - 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