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第十一章财政管理及改革教学ppt课件.ppt
-
资源ID:17155809
资源大小:585.5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本科)第十一章财政管理及改革教学ppt课件.ppt
(本科)第十一章 财政管理及改革教学ppt课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十一章 财政管理及改革21世纪高等院校简明实用教材第一节 财政管理概述第二节 财政信息化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第四节 财政管理改革第一节 财政管理概述一、含义和目标二、内容财政管理的内容包括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财政平衡管理、财政法制管理、国有资产管理、财政人员管理等。第一节 财政管理概述三、加强财政管理的必要性(一)加强财政管理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二)加强财政管理是充分履行财政职能的必要保证(三)加强财政管理是提高财政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第一节 财政管理概述四、如何加强财政管理(一)进一步健全财政法制(二)深化财政改革(1)过去,财政性资金缴库和拨付都要通过有关部门自行设置的账户“中转”,使资金管理链条过长,漏洞较多。(2)2003年以来,财政部依据政府采购法不断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将财政管理从预算资金分配环节延伸到了支出使用环节,努力把采购活动变成“阳光下的交易”。(3)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政府非税收入规模超过1万亿元。这笔收入收不到国库既是巨大浪费,也是出现腐败的漏洞。第一节 财政管理概述2006年12月19日,财政部部长在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提出了2007年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对深化财政改革作出了具体部署:(1)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法制化水平。(2)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狠抓增收节支,坚持勤俭节约。(三)加快财政信息化步伐第二节 财政信息化一、财政信息化的含义二、为什么要构建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一)推进财政改革的需要(二)加强财政管理的需要(三)强化财政监督的需要三、金财工程四、发展展望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一、国有资产管理(一)国有资产的含义(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含义(三)国有资产管理的探索历程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二、国有企业改革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目前,在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是着力夯实了管理基础。二是基本理顺了管理体制。三是逐步完善了管理制度。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下一步的改革任务是:一是要完善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二是要理顺管理体制。三是要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四是要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五是要规范国有资产收入管理。第四节 财政管理改革一、中国财政改革进程(一)政府收支分类改革1.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必要性2.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方案(二)财政资金绩效考评试点工作第四节 财政管理改革(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1.政府采购的含义2.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意义为此,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其意义在于:(1)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第四节 财政管理改革(2)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财政支出管理的客观要求。(3)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壮大民族经济的必然选择。(4)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防腐倡廉、整顿财经秩序的重要配套措施。第四节 财政管理改革(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五)农村税费改革(六)其他财政管理改革1.部门预算改革(1)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契机,深化预算编制改革。(2)以授权支付和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为重点,推进预算执行改革。(3)以提高财政资金效能和效率为目标,加大财政监督检查的力度。第四节 财政管理改革2.实施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改革3.国库现金管理改革4.财政支出结算方式改革第四节 财政管理改革二、改革展望财政部部长指出,2007年财政工作要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重点抓好8个方面的工作:(1)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调整和优化政府投资使用方向和结构,向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2)强化各项支农、惠农财税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以支持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第四节 财政管理改革(4)积极稳妥推进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等改革,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同时,大力支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5)实施政府收支分类等改革,提高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法制化水平。(6)完善财税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7)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8)狠抓增收节支,坚持勤俭节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专业性、开放式、国际化的财经教育出版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