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doc

    • 资源ID:17189750       资源大小:323.50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精品文档.体育测量与评价教学大纲1 课程的性质体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测量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体育范畴内各种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体育测量与评价是体育教育专业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教学的着眼点在于解决本学科的理论问题的同时,注重解决有关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可培养学生对体育问题的系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体育工作的科学化水平。2 课程教育目标 2.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2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养成科学思维习惯。2.3组织学生研究有关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问题,探讨提高中小学体育工作质量的途径。3 课时分配类别课题内容学时比重理论部分1、 绪言2、 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3、 身体形态测评、身体机能测评、身体素质测评4、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5、 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6、 运动技术水平的测量与评价7、 学校体育评价8、 案例分析2222222216学时占100%4、教学内容4.1绪言4.1.1体育测量学概述4.1.2体育测量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功能4.1.3体育测量学的发展概况4.2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4.2.1体育测量的基础知识4.2.2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4.3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4.3.1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4.3.2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4.3.3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4.4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4.4.1心理健康测量概述4.4.2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编制4.4.3心理健康测量结果的评价4.4.4社会适应能力测量4.5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4.5.1体质测量与评价概述4.5.2体质测量的内容4.5.3体质的综合评价4.5.4亚健康的测量与评价4.6运动技术水平的测量与评价4.6.1运动技术水平测量评价概述4.6.2运动技术水平测量评价的方法4.6.3部分专项运动技术测量评价方法的介绍4.7学校体育评价4.7.1价值理论与学校体育评价4.7.2学校体育评价的目标4.7.3学校体育评价的指标体系4.7.4学校体育评价权重4.7.5学校体育评价的标准体系4.7.6学校体育评价方法4.7.7案例分析5、考核内容、形式与方法标准考试或考核是督促与检验学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以及检查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本课程的考试办法依据学院有关学生考试的办法执行。主要包括平时成绩、考试卷面成绩,进步表现等,见表1,可根据情况调整。(表1) 考核形式与分配比例考核方式及内容评分标准百分比闭卷考试(基础理论)100分70%平时成绩(操作分析)100分30%51 “平时成绩”的考核内容与要求考核内容和主要依据组织纪律 (上课出勤)旷课一次扣5分,迟到或早退1次扣1分,迟到或早退5分钟以上为旷课1节,缺课累计达总学时1/3及其以上者,不予正常考试。学习态度 学习的认真态度、练习的投入态度、与师生的配合协作态度,作业与笔记完成情况等能力提高 主要以运用体育测量与评价知识解决体育教学、训练和体育其它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来评价52 理论考核的内容、形式与要求内容形式主要以大纲规定的内容为主笔试(闭卷集中)卷面分为100分6 主要参考书目6.1人体测量与评价人体测量与评价编写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6.2体育测量与评价薛留成主编 河南大学出版社6.3体育统计丛湖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6.4体育统计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 人民体育出版社体育测量与评价教学进度第1、2学时:绪言;1体育测量学概述;2体育测量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功能;3体育测量学的发展概况第3、4学时: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1体育测量的基础知识;2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第5、6学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1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2身体机能的测量与评价;3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第7、8学时: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1心理健康测量概述;2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编制;3心理健康测量结果的评价;4社会适应能力测量第9、10学时: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1体质测量与评价概述;2体质测量的内容;3体质的综合评价;4亚健康的测量与评价第11、12学时:运动技术水平的测量与评价;1运动技术水平测量评价概述;2运动技术水平测量评价的方法;3部分专项运动技术测量评价方法的介绍第13、14学时:学校体育评价;1价值理论与学校体育评价;2学校体育评价的目标;3学校体育评价的指标体系;4学校体育评价权重;5学校体育评价的标准体系;6学校体育评价方法第15、16学时:学校体育评价案例分析第一章 绪 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性质、目的任务和研究对象,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所能解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有概括的了解,明确学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教学内容:1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性质、目的任务、研究对象;2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学习意义和功能。教学重点: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对象。教学难点: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功能。教学过程:1体育测量与评价概念1、1体育测量概念体育测量:指以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指导,应用统一的的量具或仪器对体育运动中的某种因素、或特征(时间、空间、功能、水平等)进行检测和计量的过程。在体育实践中,体育测量是一种手段,通过测量使人们能在定量化的基础上精确地观测到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及其特征。体育测量目的:1研究体育运动过程中的本质特点及各有关因素的相关关系;2为合理地进行学校体育教学,不断增强学生体质提供指导;3为竞技体育实施科学化运动训练,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可靠的理论与实践依据;4为全面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不断改善和提高国民体质健康水平提出了科学的实施方案。1、2体育评价概念评价是参照一定的规范标准和公平法则对研究对象的观测结果(测量数据或其它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判断,并赋予一定价值和意义的全过程。由下列三方面理解:1评价是对被试者运动能力变化资料的收集和利用的过程,通过对测量资料的具体分析作出相关的价值判断;2评价是根据被试者个体和群体的各种运动能力变化特点所作出的评定;3评价是对研究事物所做决断范围的检验,并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新龟兔赛跑的故事突出标准的选择)评价的基本程序:1收集资料。即测量;2根据标准鉴别资料。即对测量资料进行价值判断;3依据资料价值对拟测对象的能力与水平作出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的种类、作用和应用:种类:1、“诊断性”评价:为了了解研究对象初始水平与现状,(教学论325页)2“过程性”评价或成为“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训练环节,为引导教学训练前进或使训练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研究对象学习结果的确定,属“前瞻式”。3“总结性”评价或成为“终末性”评价:证明研究对象已达到的水平,预言在后继持续的过程中成功的可能性,属于“回顾式”。作用:1诊断;2反馈;3定向;4证明;5进程优化(训练或教学过程)体育评价的功能:1导向功能;2监督检查功能;3激励功能;4筛选优化功能;5诊断改进功能应用:适度、科学、变通2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学科性质体育测量与评价属于方法学范畴,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实用性(方法学举例田忌赛马故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水,水能生鱼”科学性:有其科学理论依据和方法学做支撑,具有严谨“三性”(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综合性:指其涉及教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统计学等学科。实用性:体育测量评价由主观评价逐步转向客观评价,由定性分析逐步转向定量分析,克服教学训练中的盲目性,提高体育教学训练的质量与效果,提供了可靠而客观的理论与实践依据。例如:1运动选材;2不同时期运动素质发展的敏感期。3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3页)测量:基础、前提评价:目的、结果两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实践中提高测量的“三性”而获取详实资料,做到评价主观与客观相统一。4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意义和功能4、1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研究内容和对象1理论、方法技术(为体育范畴内各种信息的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方法。(运动生理学疲劳的成因)(如何提高“三性”,作到评价主观与客观统一)2实践人体形态测量、人体机能测量、身体素质测量、运动负荷测量、运动技术测量、战术水平测量;(学生、体育活动、教学训练计划或方案、环境条件(氛围)、体育政策法规。3具体例子:体育文化素养(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能、体育个性、体育道德、体育行为)体育能力(体育心理能力、体育体能能力、体育智力能力、技术能力、体育战术能力;体育欣赏能力、体育合作能力、体育控制能力、体育参与能力、体育测量能力、体育评价能力、制定科学锻炼计划能力、体育自学能力、体育自练能力、身体示范能力)5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发展概况5、1运动人体测量的发展阶段1、人体测量学时期2肌力测量时期3循环机能测量时期4运动能力测量时期5标准化测量时期5、2教育学测量的发展阶段1教育测量的萌芽阶段(1864年以前)2教育测量的蓬勃兴起阶段(18641940)3教育测量的深入发展阶段(1940至今)5、3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1开创时期(19301958)2大发展时期(19591972)3专业时期(1973)通过发展概况的表述可知:三者都遵循提高“三性”和评价趋向定性与定量的有机统一发展。复习思考题1体育测量评价学科的性质?2体育测量评价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3体质测量与评价学科对你的专业学习有什么帮助?第二章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概念,掌握体育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的验证方法,学习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与常用评价方法,促使学生对体育测量的科学性有进一步了解,进一步明确体育测量与评价工作的严肃性,认真对待本课教学。教学内容:体育测量与评价基础知识,体育测量的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概念、检验方法和影响因素,体育评价的概念、类型、常用评价量表及评价方法。教学重点:体育测量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教学教学难点:体育测量的“三性”检验。教学过程: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1体育测量的基础知识1、1体育测量的概念:广义而言,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即用一定的法则给事物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即为测量。体育测量是指依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通常具有实数列的特性“顺序、距离和原点”。测验:为了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成套测验设计就是提高测验的科学性、系统性。1、2测量的要素:1待测属性或特征;2法则;3数字符号。1、3测量量表(依据含有实数列的特征划分)1名称量表:定类或分类量表,名称量表是所有量表中最简单的一种,它只能依照某种法则给事物或属性指派名称或类别。(队员号码和队名)2有序量表:定序或顺序量表。它含有实数列的第一个特性有序性。有序数字可以表示或区分事物属性或特征的差异,如优劣、强弱、等。(如竞赛名次)3等距量表:顶距量表。它含有实数列的第一和第二特性,有序性和距离。这种量表的数字按等级排列,而且其间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它能反映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差异大小程度。能回答“好坏”和“好多少”问题。4比例量表(定比量表或比率量表):它含有实数列的全部特性,可以表示两事物的差异程度,而且可以说明它们之间的比率。2测量误差2、1概念:测量误差是指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因产生效应,所引起的观测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变因指测量仪器精度、测量技术、测量方法与测量条件等限制条件。2、2误差因导致的变因分类为:1随即误差(偶然误差):指在测量中由一些主观或客观偶然因素引起,有不易控制的测量误差。2抽样误差:由于抽样的原因而引起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误差。抽样本身的离散度、样本量大小、抽样方法。3系统误差:指实测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设备等未能校正至测试要求,或对测量条件掌握的过宽或过严,使得测量结果出现规律性的偏大或偏小而产生的一种误差。4过失误差:由于测试者的过失所造成的误差。2、3误差因测量过程的分解分类:1测试者误差:误差来源于测试者2受试者误差:误差来源于受试者3指标误差:来源于指标能否真实反映待测属性。总之:体育测量理论主要任务是:如何使测验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科学性就是控制测量误差,使测量误差尽可能的小,分析测量误差来源、衡量测量误差大小是测量理论的重要内容。3体育测量的客观性3、1概念测量的客观性是间接衡量第过程中测量误差(测试者误差)大小的一种量度。换言之:是指不同测试者或同一测试者对同一被测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客观性的实质是测量的可量性意义的一种延伸与发展,被称为是对评价着进行的可靠性的检验。客观性常见于技能类难美性竞技项目如体操、武术、跳水、花样滑冰等体育比赛。定义客观性系数为:(23页)测量的客观性是一个相对数,反映测试者的测量误差相对于个体差异的大小,若测量误差相对较大,则客观性系数较小,反之亦反,客观性系数介于0到1之间,最小是0,最大是1。3、2测量的客观性分类:3、2、1多人测量的客观性:指两名或两名以上的测试者对同一被测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3、2、2一人测量的客观性:指同一测试者对同样事物多次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4测量的客观性的检验方法:4、1 单个测试者的测验4、1、1一致性系数法(客观性系数或和谐系数法)4、1、2方差分析法4、2多个测试者的测验4、2、1裂半相关法4、2、2方差分析法5影响客观性的因素5、1测试者水平(技术培训,统一工作态度)5、2测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测试方法、仪器、顺序、间隔时间、测试的练习次数、测试时间一致;测试细则、仪器使用方法要用准确详细的说明)5、3测量的指标特征(选择可以客观定量测量的指标)5、4测量的尺度(统一工作尺度)6体育测验的可靠性6、1概念可靠性是间接衡量第过程中测量误差(受试者误差)大小的一种量度。换言之:测量的可靠性是指同一批受试者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测量手段进行测量时,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可靠性系数定义:(31页)可靠性系数也是一个相对数,反映测验误差相对于个体差异的大小,取值范围在01之间,越接近于1,可靠性越高。6、2测量可靠性分类6、2、1一致可靠性:指同一天内测试者对同一批被测试者重复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检验一致性可靠性的方法有两种:1受试者人少时,可对同一批受试者采用相同条件实行测量再测量的方法,将其测量结果用相关系数估价其内部一致可靠性的高低。2当对大面积群体实施测量时,在不可能对全体受试者实施重复测量情况下,可以按总人数的比例随机抽样的方法事实重复测量,并对重复测量结果进行可靠性的估价。6、2、2稳定可靠性:指在两天以上的时间内,测试者对同一批受试者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6、2、3等价可靠性:指在不同的测量时间,对受试者实施难度相同而方法或题目不同的同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如身高测量时间的确定)6、3测量的可靠性验证方法6、3、1两次重复测验验证方法:积差相关法6、3、2多次重复测验验证方法:方差分析法和裂半法6、4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因素:6、4、1受试者的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6、4、2重复测量间隔时间(态度,状态,6、4、3受试者能力发挥的水平6、4、4测量误差(测验的长度、频数、测试条件的规范化程度,测试人员的能力水平,测量手段的鉴别功能,评分标准的适宜程度,尽可能减少测量的误差是提高测量可靠性的最有效的办法)7体育测验的有效性7、1概念体育测量有效性:指测试结果(成绩)真实地反映测量目的的程度。换言之:测量的有效性(即效度)指某一测量指标、手段在测量某一特性时所具有的效果及准确程度。定义公式:(37页)7、2有效性的类型7、2、1内容有效性:指测量内容与拟测属性的一致性程度。在编制测验或分析内容有效性时,应重视测量目的的要求、欲测事物的总体属性与所选择测量内容特征的一致性程度,它们的一致性程度越高,说明内容有效性越高。(例如:在进行受试者的技术水平时,要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动作来代表总体内容进行测试,被选择的技术动作,在内容上能够准确地反映技术运动项目的总体属性,才能保证测量内容的有效性。)7、2、2结构有效性:指一组测量所包含的各种属性与总体属性各种拟测成分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程度。注意:结构有效性主要用于心理测量与运动技术的成套测验中,内容有效性则主要用于理论知识的测验中。7、2、3效标有效性:指运用测量手段所获得的测量结果与一个已被证明有效效标的相关程度。效标是目前大家公认的最能反映测量属性的客观标准。(克莱姆指数等)效标的确定:1专家法;2总分法;3正式比赛法7、3有效性的检验7、3、1逻辑分析法:是通过逻辑分析、推理去判断测量有效性的一种定性分析法。7、3、2相关法:根据有效性的定义,只要判明某一种测量结果(成绩)同反映该测试目的的某种真实机能能力(成绩)之间的一致程度(相关程度或差异程度),即可检验出该测量的有效性。7、4影响有效性的因素1)测量的可靠性2)效标有效性3)受试者总体特征(适用对象)4)测量指标的数量(适当增加测量指标,有利于提高测量的有效性)5)其它(样本含量的大小、样本的代表性、测量的难度和区分度等)。8 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2)可比性原则3)适用性原则4)相关、独立性原则9 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1)确定测验目的2)分析拟测属性和选择测验指标3)预备测验(1检验测验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并确立其系数;2检查所编制测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如检查测验是否适合与原定的测试对象;检查测验方法、要求、成绩记录、测验次序、组织实施以及有关测验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测量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要求);3根据测验情况和出现的问题,对测验做进一步的修改,使之不断完善)4 科学性检验5 编写测验实施细则(1测验的目的;2测验对象的年龄与性别;3测验的客观性、有效性和客观性;4测验的方法与要求;5记录、评分的方法和要求;6测验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安全措施)6实施正式测验10 体育测验的实施1)测验的准备部分(1 组建测试队伍;根据测验的性质、要求及工作量来组织各项测试者;2 组织测试者认真学习测验计划、测试细则,分工明确。力求全面深刻地了解各个侧面,统一认识,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3 测试实习。熟悉测验,测试者应能熟练地完成测验,并要求体会到测验的难点和关键;掌握测试技术,力求统一测试要求和评分记录的尺度等;4 准备测验场地、设备和仪器;5准备成绩记录的表格或测试卡片及其用具。2)测验工作的进行(1 向受试者说明有关事项。向受试者说明测验的目的,测验的分组及测验程序,讲解示范有关测验的方法和要求;2准备活动;3测验前的练习。正式测验前要让受试者做12次练习,以熟悉完成测验的方法;4必要的提示。测验中可对受试者进行必要的提示,恰当的提示有利于保证测验的完成。在实际测验中,如下情况需要提示:1测验的关键之处;2易误之处;3报告受试者完成测验的情况等。5思想鼓动。)3测验后的工作(1 放松活动。2 整理测验场地、设备及仪器;3检查所记录的成绩,如有错漏,应列出错漏者的名单和项目,并安排他们补测的时间,及时补测,以保证资料的完整与可靠。凡是检查出不合格的卡片,应予以剔除;4按原计划及时处理测量资料。)11体育评价的基础理论11、1概念体育评价:指评定事物的属性或价值特征。11、2体育评价的基本形式:1)诊断性评价2)形成性评价3)终结性评价11、3评价的类型1)相对评价2)绝对评价3)进步度评价114体育评价量表及常用评价方法11、4、1分值量表:1标准分评分量表;2百分位评分量表;3累进评分量表11、4、2等级评分量表:1标准分等级量表;2百分位等级量表;3回归等级量表复习思考题1体育测量的三要素是什么?2体育测量过程的分解,谈谈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方法?3体育测量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实质是什么?4影响体育测量“三性”的因素有哪些?5谈谈本次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三、四、五章 身体形态、心肺功能、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教学内容: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身体形态、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的对于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指导体育健身等的重大意义,掌握人体的重要测点和人体测量的重要指标以及测量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便形成良好的体育测量工作能力,增强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教学难点: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教学过程:1身体形态的测量与评价1、1概念身体形态,是指身体的概观性特征,包括器官的外型结构、体格、体型和姿势。形态测量包括观察与计量两个过程,属于前者的有姿势的观测,属于后者的有身高、体重和胸围等指标的测量。1、2研究意义:身体形态测量是定量化研究人体外部特征的重要方法,测量获得的数据资料在许多专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是研究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体质水平、营养状况和运动员选材的重要手段。1、3身体形态测量常用的定位术语(进行技术讲解和示范)1、3、1上与下:靠近头部的称为上,靠近足底的称为下。1、3、2前与后:靠近腹侧的称为前,靠近背侧的称为后。1、3、3近端与远端:两肢靠近躯干的部分称为近端,远离躯干的部分称为远端。1、4人体主要的测量点1、4、1头顶点:头固定于耳眼平面上,头顶在正中线上的最高点,即头顶部正中矢状面上最高的一点。测量身高的重要测点。1、4、2胸上点:指胸骨柄上缘和正中矢状面的交点。此点到坐椅面距离为躯干(腹面)的高度。1、4、3胸中点:胸中点接近人体的胸骨中部,位于左右第四胸肋关节连线的正中点,是测量胸前后径的测点。1、4、4髂嵴点:指髂嵴最向外突出之点,是测量骨盆宽的测点。1、4、5肩峰点:指肩胛骨的肩峰上外侧缘,向外最突出之点。是测量上肢长和肩宽的测点。1、4、6桡骨点:在上肢下垂,手掌朝内侧的自然姿势中,桡骨小头上缘的最高之点。测上臂长和肘关节高度的测点。1.4.7桡骨茎突点:指上臂下垂时,桡骨茎突的最下缘。为测量桡骨茎突高度及全臂长的测点。1.4.8尺侧掌骨点:为手部第二掌骨小头向桡侧突出的点,测量手宽的测点。1.4.9指间点:中指尖端最靠下的一点,是测量手长、上肢长的测点。1.4.10胫骨点:指胫骨内踝内缘上的最高点,是测量膝关节高、大腿长、小腿长、小腿加足高的测点。1.4.11内踝点:足的内上方突起,亦是胫骨下端内侧面的最突出之点,是测量踝高,小腿长的重要测点。1.5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1.5.1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和灵敏度1.5.2测量的姿势和方法1.5.3测量的时间1.6体格测量与评价1.6.1量度测量1)体重:描述人体横向发育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体重与身体横断面积的发育成正比,与肌肉量成正比,体重增加,表示肌肉量、肌力的增长和营养状况的改善。人类形态学把体重作为反映人体长、围、宽、厚发育状况的重要整体指标。2)瘦体重:3)体脂重:1.6.2长度测量1)身高:身高是指人体直立时支撑面(身高计底板)至头顶点(身高计水平板)之间的垂直距离。身高是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身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2)坐高3)上肢长4)手长5)中指间距6)手足间距7)下肢长(1身高减坐高)8)小腿长9)跟腱长:小腿腓肠肌肌内侧肌腹下缘至跟点的垂直距离。测量跟腱长时,令受试者两脚自然开立,扶墙提踵,小腿肌肉充分收缩,测试者在受试者小腿腓肠肌肌内侧下缘画一标志,然后令受试者成自然站立姿势,再在跟点上画一标志,测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1.6.3宽度测量1)肩宽:表示肩的长径,它与体重、胸围等指标有关,是反映体型特征的重要指标之一。2)骨盆宽3)手宽1.6.4围度测量1)胸围:反映呼吸器官、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状况。2)臂围3)腰围:反映腑壁肌和腹部脂肪的情况,当腑壁肌肉紧张度降低或腹部脂肪堆积过多是腰围会增加。1.7人体整体发育水平的指数1.7.1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通过体重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作为相对体重或等长体重来反映人体的围、宽、厚度以及机体组织密度,又称肥瘦系数。一定程度反映身体的充实度,指数越大,相对体重越大。1.7.2维尔威克指数:(体重+胸围)/身高*100;实际上是体重与身高之比和胸围与身高之比两个指数的和,反映人体长、围、宽、厚度和组织密度,与心肺和呼吸机能密切相关。身高、体重和胸围是衡量体格发育状况和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三者的结合,可以说明人体的充实度和发育发达程度。不仅是体格、体质的评价指数,也是很好的营养评价指数。1.8体型的测量体型是指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遗传性体质、营养、环境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形特征。1) 内胚层型肥胖型:中等身高,身体呈园柱形,营养良好,头大面红,颈短腹大,四肢短粗,肌肉无力,脂肪成分占优势。2) 外胚层型细长型:身材细长,头小面白,胸部扁平,四肢细长,肌肉纤细,皮下脂肪沉积不多,皮肤与神经组织占相对优势。3) 中胚层型匀称型(运动员型):身高超过平均身高以上,全身发育匀称,颈长而粗,肩部丰满,胸廓发育良好,四肢粗壮,骨骼宽大,肌肉发达,运动成绩良好,骨骼与肌肉占相对优势。1.9局部测量与评价足型测评:(112页)2心肺功能的测量与评价一、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测量与评价1心率的测量与评价(触摸法、听诊法、心率遥测法和心电记录法等)2 血压的测量与评价3 心血管机能的测量与评价31 布兰奇心功指数32 体位平均血压指数33 贝拉克能量指数34 耐力系数35 克兰普顿血液下垂法4 心血管机能试验的测量与评价41 30秒20次蹲起42 30秒30次蹲起43 哈佛式台阶实验44 改良型哈佛式台阶实验45 二阶梯指数46 塔特尔指数47 施耐德机能试验48 列图诺夫联合机能试验49 PWC170 机能试验二 呼吸机能的测量与评价1 肺活量的测量与评价2 闭气试验3 最大摄氧量的测量与评价31 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量32 最大摄氧量的间接测量(1 奎因台阶实验;2 12分钟跑测验;3极限下强度负荷测量)资料2.2台阶实验测验的组织实施一、测验前的准备工作1组建测试队伍。根据测验的性质、要求及工作量来组织各项测试者。2组织测试者认真学习测验计划、测试细则、明确分工。力求全面深刻地了解各个侧面,统一认识,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3测试实习。熟悉测验,测试者应能熟练地完成测验,并要求体会到测验的难点和关键;掌握测试技术,力求统一测试要求和评分记录的尺度等;4准备测验场地、设备和仪器5准备成绩记录的表格或记录卡片及其用具。二、测验工作的进行1 向受试者说明有关事项。向受试者说明测验的目的,测验的分组及测验程序,讲解示范有关测试的方法和要求。2准备活动;3测验前的练习。正式测验前,要让受试者做12次的练习,以熟悉完成测验的方法。4必要的提示。测验中可对受试者进行必要的提示。恰当的提示有利于保证测验的完成。在实际测验中,如下几种情况需要提示:1)测验的关键之处;2)易误之处;3)报告受试者完成测验的情况等。提示时,要用简练的语言,提示的程序也应一致。5思想鼓动三、测验后的工作1放松活动2整理场地、设备及仪器3检查记录的测验成绩。若发现错漏,应列出出错者的名单和项目,并安排他们补测的时间,及时补测,以保证资料的完整和可靠。凡检查出的不合格的卡片,应予以剔除。4按原计划及时分析处理测量资料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实践。2.3肺活量的测量与评价3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一、 身体素质(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及平衡机能能力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与健康素质区别)二、 运动能力: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并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的协调性。(技术动作形成过程)三、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一个人体质好坏的主要依据之一,两者与人的体型、体格、机能、神经反应和心理等均有密切的关系。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呈相关性,运动能力强则身体素质好,身体素质好则运动能力易于提高。四、 身体素质测量的意义:1 诊断和评价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水平,了解未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2 预测少年儿童的运动能力,为运动员选材提供较准确的依据;3 评价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效果,为改进和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科学依据;4 测量与评价国民体质状况,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五 正确认识身体素质的构成:(木桶理论)(不同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不同)(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体能能力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等核心素质)速度的测量与评价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起表现形式有反映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等。速度素质影响因素较多,如运动员的肌肉类型,肌肉的收缩速度,力量,年龄、性别、体型、柔韧及协调性。(不同项目运动员选材对体型的要求)供能形式速度的分类: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的快慢,如足球、网球的视动反应和运动员起跑的听动反应。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某一种单一动作或成套动作的快慢,位移速度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单位距离所需要的最短时间。速度素质的测量形式:定距计时、定时计距和速率测量项目和方法 力量素质测量与评价一、 力量素质概念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提高力量素质有利于发展短时耐力、速度素质及一些复合素质和心理素质水平。力量素质分类:等张性力量和等长性力量两大类等张性力量(动力性力量):当肌肉的一端被固定进行收缩时,其长度缩短,张力不变而产生的力量。如铅球、举重等。等长性力量(静力性力量):指当肌肉处于两端被固定的情况下进行收缩时,其长度不变,张力增大而产生的力量。如支撑,悬垂等。运动训练实践中,从力量的训练特征分类:最大力量(绝对力量)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在工作时克服最大阻力的能力。相对力量:是指人体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指快速克服阻力的能力,常用“爆发力”表述。力量耐力: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素质的测量形式: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两种测量形式肌肉力量的测量:1握力2背力3 一分钟仰卧起坐爆发力测量1 立定跳远2纵跳3原地纵跳摸高耐力素质的测量与评价耐力素质是指人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耐力素质分类: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力量性耐力动力性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动力性耐力是指机体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响应强度的肌收缩的能力静力性耐力是指机体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的能力测量的形式:1 定量计时:测量受试者完成特定动作或距离所需时间的方法2 定时计量:测量受试者在单位时间内完成规定动作的次数或距离的方法3 极限式测量:测量受试者竭力完成规定动作或距离的方法。一般耐力的测量与评价1 800米(女)和1000米跑2 、12分钟跑3 50米*8往返跑 速度耐力测量400米跑动力性力量耐力的测量1 俯卧撑2 引体向上3 双杠臂屈伸静力性耐力测量1屈臂悬垂仰卧举腿注意事项:一、速度测量1不同属性的速度测量不能互相取代2速度测量时,要求受试者穿运动鞋。位移速度的测量,受试者不得穿钉鞋。3加强安全措施,以防受试者发生伤害事故。 二、 力量素质测量:1 力量测量前,受试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免受伤2 力量测量时,受试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适当负荷量进行测试,以免因为负荷量过重或过轻而使测量无效。并要经常检查测试仪器设备。3测量后,要组织受试者做放松练习,以免肌肉损伤。三、 耐力素质测量注意事项:1 耐力素质测量时,测试者要对受试者给予积极的鼓励,以增强受试者克服困难的信心,尽最大努力去完成测验2 测试过程中,测试者要及时指出受试者的错误动作,使受试者能按正确动作完成测验3耐力测量均测一次,测试者要嘱咐受试者做自我放松练习。 思考复习题:1 身体素质测量与评价有何意义?2 对组成身体素质的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事项?3 简述人体测量的主要测点?4 什么是台阶实验,举例说明台阶实验的方法和原理? 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教学内容: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心理健康的本质、不同人生阶段心理健康测量常用量表类型、社会适应能力及其常用测量量表类型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健康的含义,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基本掌握心理健康测量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并能应用于实践。教学重点: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测量教学难点: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教学过程:1心理健康测量概述健康: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上述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有机结合,这几个方面的同时健全,才能称为真正的健康。(与健康标准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变迁:素质体育、技术体育、快乐体育、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00年人的健康标准是: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

    注意事项

    本文(体育测量与评价主体教案.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