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站高支模顶板、梁模板施工方案10[1][1].18.1.doc
-
资源ID:17199327
资源大小:626.50KB
全文页数:13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南站高支模顶板、梁模板施工方案10[1][1].18.1.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南站高支模顶板、梁模板施工方案1011.18.1.精品文档.1编制说明22编制依据32.1施工图纸32.2规范规程32.3主要法律法规42.4施工组织设计43工程概况53.1结构概况53.2现场概况63.3模板工程难点分析64施工安排74.1施工区段划分74.2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74.3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75施工准备105.1技术准备105.2机械准备105.3材料准备116主要施工方法126.1模板设计126.2模板的安装146.3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监控166.4模板的拆除176.5隔离剂涂刷、剔凿清理186.6模板的维护与修理196.7模板的存放197施工质量验收要求207.1质量检验批的划分207.2分项质量验收要求208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218.1主控项目218.2一般项目218.3预检228.4质量保证措施229主要施工管理措施249.1高支模施工的组织和管理措施249.2安全保证措施249.3文明施工措施259.4环境保护措施259.5成品保护措施261 编制说明1、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地下结构区层高为9.42m,、区(无夹层部分)层高为9.40m,框架梁截面尺寸主要为1800×2000mm 、1800×1700mm,施工模板支撑体系属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根据相关规范及建设部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要求,特编制该工程项目模板体系专项施工方案。2、区有夹层部分不属于超高、超重、大跨度模板支撑系统,已另行编制施工方案。2 编制依据2.1 施工图纸表 21 序号图纸名称图纸编号出图日期1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建筑施工图2006.82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结构施工图2006.82.2 规范规程表 22 序号类别编 号名 称1国家标准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2GBJ301-88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3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4行业标准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5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96-95钢框胶合板模板技术规程6JGJ104-97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7地方标准DBJ/T01-26-200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8DBJ01-51-200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9DBJ01-62-2002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10DBJ01-80-200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程11DBJ/T01-69-2003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质量评审标准12DBJ01-83-200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2.3 主要法律法规表 23 序号类别名称编号1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主席令第91号2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3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4国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5国家关于印发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和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的通知建质200382号6国家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通知建质2004213号2.4 施工组织设计表 24 序号图纸名称编号日期1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006.6.102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站房部分)3 工程概况3.1 结构概况表 31 序号项目内容1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22.117万地上单层面积5.4万地下单层面积10.86万(其中区:2.72万;区:5.34万;区:2.8万)2建筑层数地下-1层,、区(部分有夹层)地上2层3建筑层高(m)地下夹层、区:4.35地下一层、区(有夹层部分):5.35、区(无夹层部分):9.70-1、-3区:9.72;-2区:9.82地上层区:9.004建筑标高(m)底板顶标高、区-12.20区-1、-3区:-12.22;-2区:-12.32轨道层顶板顶标高-2.5005结构形式基础结构钢筋混凝土筏板结构地下部分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部分结构钢框结构6结构段面尺寸()、区(无夹层)梁截面尺寸1800×1700、1500×1700800×1400、500×1000、楼板厚度500区梁截面尺寸1800×2000 、1800×1700、800×1600、1200×1600、800×1400、800×1500、600×1200、800×1800、500×1000、1200×2000、1000×1600楼板厚度5007后浇带设置区、区、区连接处各设计1条变形逢;各区每40米左右设置后浇带,将、区各分为30个流水段,区分为60个流水段。3.2 现场概况考虑本工程体量大,占地面积大,结合工程设计和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模板加工和存放按区布置建设,即分别在施工、区的生产区布设模板加工棚(含木工棚)和模板存放区。附图1:模板加工区平面布置图3.3 模板工程难点分析1、本工程顶板厚度较大,层高较高,区地下结构层高为9.82m,因此对顶板模板支撑体系要求高。2、本工程框架梁厚大、跨度大,梁断面尺寸最大达到1800×2000mm,因此对梁模板支撑体系要求高。3、框架柱为圆柱,部分梁为加腋梁,梁柱节点处模板支设施工难度大,其细部节点构造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外观质量,此处为梁板模板设计施工的难点。4 施工安排4.1 施工区段划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将站房工程划分为三个施工区,分别为区、区、区。各区根据变形缝及考虑地铁4#线、14#线及地铁车站的影响划分为9个施工段,根据施工段和后浇带划分流水段组织流水施工。本方案施工区段包括区及区-轴-轴、区-轴-轴无夹层板部分。流水段划分详见附图1、2。4.2 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表 41 模板施工进度节点计划 时间部位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备注 -1、-2区地下室结构模板施工2006.11.152006.12.30无夹层部分-3区地下室结构模板施工2006.11.12007.2.28无夹层部分-2、-3区地下室结构模板施工2006.12.12007.3.31无夹层部分-1区地下室结构模板施工2006.11.12007.2.28无夹层部分-1区地下室结构模板施工2006.10.162006.12.19-2区地下室结构模板施工2006.12.152007.3.31-3区地下室结构模板施工2007.1.162007.3.314.3 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4.3.1 管理层负责人1、本工程模板施工,项目经理袁喜泉负责模板施工的总体协调。由技术部张利进行施工设计图纸审核,确定模板方案并组织技术交底,项目总工程师刘浩负责对模板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土建一、二部执行、落实并组织具体实施。2、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岗位职责表 42 项目部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序号岗位姓名岗位职责1项目经理袁禧泉负责人、物、财等资源总协调。2商务经理朱其英负责模板的招标、采购。3总工程师刘浩负责制定总体技术方案,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4调度长毛志涛负责施工协调。5生产经理李志纯负责进度、方案的执行落实。6经营部范红梅负责生产投入资源对比分析。7技术部张利负责组织制定技术方案、质量预控措施,并组织技术交底,对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处理意见。8安质部王贵保负责组织制定安全文明、环境保护施工方案、措施,检查现场技术方案的落实情况,对现场发生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给技术部。9物资部刘文军负责材料采购,按计划分阶段组织材料的进场。10机械部王贺勋负责施工用大型机械的配备及日常维修管理。3、任务划分表 43 模板工程任务划分及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序号管理人员姓名负责施工区域及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土建一部负责区及-1区、-2区模板施工1项目经理李志纯负责施工区域工程质量、工期及各种资源的配置协调。2副经理李洪凯全面负责施工区域的生产质量、进度、安全等,对项目经理负责。3总工程师高继山/程小春 负责制定分项技术方案,解决现场质量问题。4土建工程师3人编制技术交底,进行现场检查落实。5施工员2人现场管理,落实技术要求,对现场工人直接组织安排。6安全员1人负责模板工程安全监督检查。7质检员1人负责模板工程验收。8材料员1人组织材料的进场及验收,并负责现场堆放场地的管理。9资料员2人负责模板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土建二部负责区及-3区模板施工10项目经理袁伟负责施工区域工程质量、工期及各种资源的配置协调。11副经理白顺涛全面各自施工区域的生产质量、进度、安全等,对项目经理负责。12总工程师霍建利负责制定分项技术方案,解决现场质量问题。13土建工程师3人编制技术交底,进行现场检查落实。14施工员2人现场管理,落实技术要求,对现场工人直接组织安排。15安全员1人负责模板工程安全监督检查。16质检员1人负责模板工程验收。17材料员1人组织材料的进场及验收,并负责现场堆放场地的管理。18资料员2人负责模板工程施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4.3.2 作业层负责人根据本工程特点,选用三支管理体系健全,同类工程施工经验丰富的劳务队进行施工作业,要求劳务队伍设置对应的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并与项目部进行协作。表 44 分包队伍作业范围序号分包队伍负责人作业范围1湖北远大程家建负责区及-3区模板施工2四川恒筑汪德文负责-2、-3区模板施工3华阳建工张 彬负责-1、-2区及-1区模板施工4.3.3 劳动力配备及分工表 45 劳动力配备表序号工种分包单位(人数)作业项目四川恒筑华阳建工湖北远大1木 工600300800模板支设安装2架子工13090180模板支撑体系搭设3壮工150100200材料倒运、模板清理等4起重工201020模板吊装5合计90050012005 施工准备5.1 技术准备1、项目部按要求定期组织人员学习有关规范、规程。技术部做好审图工作,确定模板工程的控制重点和难点,并制定相应的措施。2、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要求计算模板配置数量,确定模板施工方法,编制模板设计施工方案。3、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于节点大样及特殊作法,要给出详细的大样图。4、施工前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工长、质检员及劳务队班组长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交底,使每位管理人员都能掌握模板工程的重点、难点,在施工中能正确操作。5、对专业技术工人、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质量、安全、消防、文施及环保(三级)交底。6、项目技术负责人及主管工长对操作班组做好岗前培训,明确模板加工、安装标准及要求。专业技术工人按工长下达的交底及质量标准和其它要求进行施工。7、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制定模板加工计划。5.2 机械准备模板运输:现场模板施工材料采用塔吊进行运输,作业区域共配备18台塔吊;模板加工:施工现场沿地下室周圈设置四处木工加工棚,共配备木工加工机具4套。机械配备详见下表。表 51 机械配备一览表序号机具名称型号功率单位数量进场日期 备注1塔式起重机H3/36B90kw台102006.6(分阶段)60m臂2塔式起重机TC703078kw台870m臂3圆盘锯MJ5005.5kw台42006.54平刨MBJ5033kw台42006.55压刨MB1047.5kw台42006.56砂轮切割机J3G-400个42006.57手枪钻个302006.58吹风机个32006.59水平尺450、500、550mm 个302006.510钢卷尺50m/30m/5m个502006.511直尺23m个302006.512靠尺2m个152006.513塞尺一般个152006.55.2.1 机械设备维护、维修及保养1、所有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应严格按照一般机械的有关规定和产品的专门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以保证它们处于良好和安全的工作状态;用毕之后,应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和保养后入库备用。2、所有机械设备及工器具的保养、检测及维护工作应尽可能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进行,以确保工程施工能不间断的进行。3、大型机械设备应采用定人定机管理办法,建立专机责任制度,由该机操作人员负责管理,经常进行检查和保养,发现问题及时维修。4、对机械、设备及仪器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定期检查,确保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持良好的状态。5、建立奖惩机制,杜绝违章操作。5.3 材料准备本工程模板材料选择:顶板模板采用18mm厚覆膜多层板,木方龙骨,碗口脚手架支撑;梁模板采用18mm厚覆膜多层板,木方龙骨,碗口脚手架支撑。根据顶板、梁的主要截面尺寸,确定梁、板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材料数量。表 52 模板材料供应计划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进场日期备注1覆膜多层板厚18m2302782006.92木方100×100m322822006.93立杆1500根4242402006.94立杆1800根4242402006.95立杆2400根269952006.96水平杆900根872852006.97水平杆300根717602006.98水平杆600根721802006.9948钢管2500根31202006.91048钢管3500根16969602006.911顶托600/900mm个292752006.912扣件十字扣个4250202006.95.3.1 材料选用及检验和试验1、钢管:采用外径为48×3.5 的无缝钢管,材质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700-88 中的技术条件。外壁防锈漆,不得有严重锈蚀、弯曲、压偏损伤及裂纹者。2、扣件:要符合GJ22-85钢管脚手架规定,材质应符合GB078-67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中的技术条件。3、安全网:采用绿色密目安全网,其性能要符合国家规定和冲韧试验规定。4、模板工程用钢管、木方及扣件等材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材料进场应有产品质量证明文件、质量检验报告,并由现场材料员对材料的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进行检查验收。钢管、扣件、安全网等材料进场均须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抽取试样做相关性能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6 主要施工方法6.1 模板设计本工程模板施工主要采用木方龙骨,部分区域采用铝合金梁龙骨,因此特设计两套模板施工方案。6.1.1 模板设计方案一(主龙骨为木方)6.1.1.1 顶板模板的设计1、板面设计:顶板铺18mm 厚覆膜多层板,接缝采用硬拼接缝。接缝必须严密、平整,不能有错台,接缝处必须有次龙骨(或附加木方)。2、龙骨设计:主、次龙骨均采用100×100mm木方,次龙骨间距250mm;主龙骨间距900mm。3、支撑设计:楼板模板竖向支撑全部采用碗扣架,碗扣架立杆间距900×600mm(其中沿主龙骨长向间距为6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立杆下垫50mm 厚、100mm 宽垫板,长度不小于400mm,立杆上部安装U 型可调顶托支撑主龙骨。区地下部分顶板厚500mm,板支撑高度为9.32m,模板支撑体系立杆选用3×2.4m+1.8m组合。4、顶板模板设计计算书见附件。6.1.1.2 梁模板的设计梁截面尺寸有1800×2000mm 、1800×1700mm、800×1600mm、1200×1600mm、800×1400mm、800×1500mm、600×1200mm、800×1800mm、500×1000mm、1200×2000mm、1000×1600mm。1、面板设计:梁底模、侧模均采用18mm厚覆膜多层板。2、龙骨设计:梁底模主龙骨采用两根48×3.5钢管,间距600mm;次龙骨采用100×100mm 木方,间距200mm;梁侧模次龙骨采用50×100mm 木方,间距200mm。3、支撑设计:梁底支撑采用碗口架,立杆上部安装U型可调顶托,立杆沿梁长方向间距为600mm,沿梁宽方向间距:1800mm梁宽为:300mm+300mm+300mm+300mm+300mm;1200mm梁宽为:300mm+300mm +300mm;1000mm梁宽为:300mm+300mm;800mm梁宽为:300mm+300mm;600mm梁宽为:300mm+300mm;500mm梁宽为:300mm。水平杆步距900mm,第一道水平杆距地面300mm。立杆按梁轴线分中布置。区梁底支撑体系立杆选用详见下表。表 61 梁截面尺寸净高立杆选用1200×2000mm、1800×2000mm7.82m3×2.4m1800×1700mm、1000×1800mm8.12m、8.02m2.4m+2×1.8m+1.5m800×1600mm、1000×1600mm、1200×1600mm8.22m2.4m+2×1.8m+1.5m800×1400mm、1800×1500mm8.42m、8.32m2×2.4m+1.5m+1.5m500×1000mm、1800×1000mm8.82m2×2.4m+2×1.8m4、当梁高超过600mm时,加穿梁螺栓固定侧模,穿梁螺栓距梁底高度不超过200mm,纵向间距600mm,竖向间距450mm,内套PVC套管。5、梁模板设计计算书附后。6.1.2 模板设计方案二(主龙骨为铝合金梁)6.1.2.1 顶板模板的设计1、板面设计:同方案一。2、龙骨设计:次龙骨采用100×100mm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采用S150铝合金工字梁,主龙骨间距900mm。3、支撑设计:楼板模板竖向支撑全部采用碗扣架,碗扣架立杆间距900×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立杆下垫50mm 厚、100mm 宽垫板,长度不小于400mm,立杆上部安装U 型可调顶托支撑主龙骨。板底支撑体系立杆选用同方案一。4、顶板模板设计计算书见附件。6.1.2.2 梁模板的设计1、面板设计:同方案一。2、龙骨设计:梁底主龙骨采用S150铝合金工字梁,其它同方案一。3、支撑设计:梁底支撑采用碗口架,立杆上部安装U型可调顶托,立杆间距沿梁长方向600mm,沿梁宽方向间距1800mm梁宽为:600mm+600mm+600mm;1200mm梁宽为:600mm+600mm;1000mm梁宽为:600mm;800mm梁宽为:600mm;600mm梁宽为:600mm;500mm梁宽为:300mm。水平杆步距900mm,第一道水平杆距地面300mm。梁底支撑体系立杆选用同方案一。4、穿梁螺栓选用同方案一。5、梁模板设计计算书附后。6.2 模板的安装6.2.1 一般要求1、做好测量放线工作。2、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2。以每层1m 标高控制线为准拉通线,用钢卷尺返出各点标高。3、钢筋绑扎完毕,水电预埋管线、预埋件预埋完毕,检查保护层厚度及位置满足要求,办完隐蔽工程验收手续。4、模板就位时,如钢筋骨架与模板位置发生冲突,不得硬撬钢筋。6.2.2 顶板模板施工方法6.2.2.1 工艺流程弹线 支立杆 架立杆的水平杆安主、次龙骨 铺模板 校正标高 模板预检6.2.2.2 施工要点1、支模前,放好顶板标高控制线,并将板底线弹在墙柱钢筋上。在每个区格底板上弹好立杆位置线,基本将每根支撑在每一层的位置能在同一垂直线上。2、支立杆,立杆应垂直,上下层立杆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立杆下面垫放50mm×100mm的木板。3、从边跨一侧开始安装,先安装一排龙骨和立杆,临时固定再安二排龙骨和立杆,依次逐排安装。顶板模板双向按照跨度2 起拱。4、立杆之间安装水平杆。根据立杆高度设置水平杆,一般情况下离地面300m 处设一道,往上纵横方向每隔900m 设一道,保证连接牢固。5、为保证支撑体系整体结构不变形,在每个施工流水段外侧设置连续纵向剪刀撑,每4根立杆布置一道,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斜杆与水平面夹角为45°60°。6、每个流水段范围内的模板支架设置两道水平剪刀撑,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根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与水平杆夹角为45°60°。7、为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模板支撑与柱之间设置连接杆,采用两道柱箍连接杆。每根柱设置两道48钢管柱箍,间距3m,最下一道柱箍距底板高度不小于3m,与支撑立杆用扣件连接牢固。8、将顶托安装在立柱上,顶托上部露出长度不得超过200mm,调节顶托高度,将中间顶托调节到一个水平面上。按起拱线将顶托面找平。9、铺设顶板底模板,板与板之间采用硬拼,保证拼缝严密、不漏浆。在顶板与墙体交接的阴角处采用木方顶紧墙面,其贴近墙体砼、顶板砼的两侧刨光,并在与墙体砼交接处粘贴海绵条,海面条贴在木方一侧。这样既保证了砼阴角方正、又避免了砼漏浆的现象。10、可从一侧开始铺顶板模板,拼缝必须严密。模板的摆放应以最少切割模板为准则,应尽量减少拼缝。拼缝模板设置在中间部位,以便于模板拆除。11、顶板模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测量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12、将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办理预检。13、顶板模板具体布板图详见附图。6.2.3 梁模板施工方法6.2.3.1 工艺流程弹线 支立杆 调整标高 安装梁底模板 绑梁钢筋 安装侧模板 模板预检6.2.3.2 施工要点1、放好梁标高控制线,并将梁底线弹在墙柱钢筋上。在每个区格底板上弹好立杆位置线。2、安装梁立杆,立杆下垫通长不小于400长的50mm×100mm木板。立杆间距600mm,立杆双向加水平杆,离地300mm 设一道,以后每隔900mm设一道。3、按设计标高调整立杆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并拉线找直。区主梁梁底起拱40mm,区、区主梁梁底起拱30mm。次梁均按梁跨的2 起拱。4、绑扎梁钢筋,经检查合格后办理隐验,并清除杂物,安装侧模板,顶板模板、梁侧模、梁底模之间的固定方法为侧模加底模,顶板模板压侧模。5、梁侧模板采用14穿墙螺栓固定,梁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主次龙骨及穿墙螺栓间距见下表。注意梁侧模根部一定要楔紧,防止涨模。表 62梁主次龙骨及螺栓间距表序号项目主梁间距(mm)次梁间距(mm)备注1梁底主龙骨6006002梁底次龙骨2002003梁侧主龙骨6006004梁侧次龙骨2002005螺栓水平间距60060014穿墙螺栓6螺栓竖向间距450/最下一道螺栓距梁底高不超过200mm。6、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杂物清理干净,注意梁模端头,作为清扫口不封,直到打混凝土前才封。检查合格后办理模板预检。7、梁模板具体支设详见附图。6.3 混凝土浇筑过程的监控1、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方案,确保模板支架施工过程中均衡受载,最好采用由中部向两边扩展的浇筑方式。2、编制模板、混凝土施工应急预案。项目部应指派专人监测模板支撑系统的沉降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3、混凝土用泵送方法运输浇筑,泵管不能直接放置在钢筋及模板上,必须在模板放置铁架作为管道支撑并加固,才能作业,另垂直管道转弯处必须用螺栓固定。4、布料机设置在梁上,支设牢固,下部垫脚手板。6.4 模板的拆除6.4.1 拆除的顺序拆除模板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支架先拆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6.4.2 楼板、梁模板拆除方法1、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而后拆除梁侧模板。2、下调立杆顶托螺杆,使多层板与龙骨脱开。然后用钢钎轻轻撬动多层板,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段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多层板拆下时,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严禁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3、拆除梁底模板的方法大致与拆除楼板模板相同。先拆掉穿梁螺栓和梁托架,再拆除梁底模。但在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板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立杆顶托螺杆,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再按以上要求做后续作业。拆除梁底模立杆时,也要从跨中向两端作业。4、已拆除模板及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后方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果更不利时,而对结构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顶板、梁模板拆除后应留置一定数量的顶撑对结构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5、轨道层重载支撑与模板支撑体系同步支设。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后支撑体系暂不拆除,待钢结构安装完毕后另行拆除。重载支撑体系详见钢结构重型吊机走行平台设计安装方案。6.4.3 楼板、梁模板拆除的要求1、模板拆除应依据设计和规范强度要求,并且现场宜留设拆模同条件试块;顶板、梁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求应符合下表要求;拆除模板时要保证结构构件表面及棱角不被磕碰,受到损坏。表 63 构建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8758100悬臂构件100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模由一个作业班组执行作业。其好处是,支模就考虑拆模的方便与安全,拆模时,人员熟知情况,依照拆模关键点位,对拆模进度、安全、模板及配件的保护都有利。3、为使模板拆除方便,并不出现提前拆模、错拆现象,要求顶板、梁底模拆模,均需在同条件试块试压后,填写拆模申请,并报技术负责人审批,才可以拆除。6.5 隔离剂涂刷、剔凿清理6.5.1 隔离剂的选用采用水乳型脱模剂。6.5.2 隔离剂涂刷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和刷隔离剂,必须先将模板内外和周边的灰浆清理干净,再刷隔离剂。模板清理工具包括扁铲、砂纸、滚刷、擦布。隔离剂要用滚刷顺序涂刷,涂刷均匀,不要漏刷。涂刷后贴上合格标识。6.5.3 剔凿清理首先剔除砼接茬处浮浆及松散砼,露出石子。梁、板钢筋绑扎完毕后,用吸尘器、吹风机清除模内杂物。梁板均留清扫口:梁留在梁底一端;顶板利用预留孔洞做清扫口。6.6 模板的维护与修理6.6.1 模板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安装模板时严格按模板组装图进行,对号入座, 定点使用。2、拆模实行申请制。严格控制拆模时间,拆模时按程序进行,禁止用大锤敲击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严禁强行撬砸模板。拆模时要注意对成品加以保护,严禁破坏。3、拆卸后由专人负责清理维修,将模板使用前的打磨清理刷隔离剂作为检查的一道工序,纳入预检中,经专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4、顶板模板在拆除前,设立警戒区域,用绳索岁拆除区进行围拦, 并由专人对拆除区进行看护,非作业人员严禁出入。6.6.2 覆膜多层板的维修1、覆膜多层板运输堆放防止雨淋水浸。2、覆膜多层板严禁与硬物、撬棍敲打、钢筋在上拖拉、振捣器振捣、任意抛掷等现象,以保证板面覆膜不受损坏。3、切割或钻孔后的模板侧边要涂刷隔离剂,防止水浸后引起覆膜多层板起层和变形。4、覆膜多层板模板使用后应及时用清洁剂清理,严禁用坚硬物敲刮板面及裁口方木阳角。5、对操作面的模板要及时维修,当板面有划痕,碰伤或其它较轻缺陷时,应用专用腻子嵌平、磨光,并刷BD-01 环氧木模板保护剂。6.7 模板的存放现场存放地面必须进行混凝土地面硬化,表面平整、坚实,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模板下垫100×100mm 方木。7 施工质量验收要求7.1 质量检验批的划分1、模板安装的质量验收检验批按施工组织设计部署的施工流水段划分。2、模板拆除的质量检验批按每次拆模申请批准的施工范围分别划分。3、质量检验批的验收项目专职质检员必须参加验收。7.2 分项质量验收要求分项质量验收项目技术负责人必须参加。1、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2)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2、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下列规定:1)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2)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8 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8.1 主控项目1、安装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架的支撑部分必须有足够的支撑面积。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茬处。8.2 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还要注意防止冲刷脱模剂。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2、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起拱高度为跨度的2%。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见下表的规定。表 81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轴线位置3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3水准仪或拉线尺量截面内部尺寸±5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2靠尺和塞尺检查阴阳角方正2方尺、塞尺顺直2线尺表 82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项 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2拉线,钢尺检查预埋管、预留孔中心线位置2拉线,钢尺检查插筋中心线位置3钢尺检查外露长度+5,0预埋螺栓中心线位置2拉线,钢尺检查外露长度+5,0预留洞中心线位置5拉线,钢尺检查尺寸+5,08.3 预检为加强质量控制,关键环节加强预检1、顶板、梁模板应100%检查验收。2、模板验收及浇筑砼时,必须拉通线控制标高和各轴线位置、构件尺寸。3、梁支完底模后进行验收,待梁筋绑扎完毕后,支侧模,并进行整体验收,办预检;顶板模板分别在支模完成后及钢筋绑扎完毕后,进行两次验收,并在打砼之前办预检。梁、顶板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验收,在监理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不合格者要立即进行返工修整。8.4 质量保证措施1、支顶板前放线工应提供模板标高控制线,支顶板后质检员应检查标高,确保准确无误。2、顶板模板采用硬拼,顶板与墙交接处设贴墙方木龙骨加海棉条封严(海绵条距墙体水平施工缝2mm)。3、多层板长向拼缝平行于次龙骨方向,保证板缝下有方木,确保多层板拼缝不出现错台,也防止漏浆。4、待顶板模板支设好后,调节顶板中间部分可调支撑,避免板四边起拱, 并检查板中起拱高度和支顶虚实成度。5、加强模板清理,杜绝粘模现象,用扁铲清理模板板面,铲掉砼残渣,用滚刷涂刷油质脱膜剂,用抹布将板面的附油擦净。6、针对模板工程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改进措施。7、所有预留洞、预埋件均需按要求留设,并在合模前与水电队配合核对。8、模板支搭完毕后,要进行预检,经监理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浇筑混凝土时,需有木工专门负责看管模板。9 主要施工管理措施9.1 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9.1.1 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项目部设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部设安全质量部,明确现场施工安全责任人,设专职具有上岗资质的安全检查员,各分承包队伍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保安、安全员为主要监督者,医务人员为保障者。序号岗位姓名岗位职责1项目经理袁禧泉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2总工程师刘浩对项目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技术工作负责,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审核专项的安全技术措施。3生产经理李志纯组织实施高支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