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县公路、桥梁改建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
-
资源ID:17209442
资源大小:13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宁陵县公路、桥梁改建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宁陵县公路、桥梁改建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精品文档.宁陵县公路、桥梁改建工程第二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五、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节、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X044程宁线(逻岗南张庄)公路改建工程。 (2)工程质量标准:标段工程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 国家验收的质量评定:合格。 (3)工期要求:120日历天内完工并交付全部工程。 (4)安全目标:不发生任何人员伤亡事故。 (5)文明工地:争创县级文明工地。 第二节、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技术准备 1、作好图纸会审及各项技术交底工作,熟悉设计要求,领会设计意图,掌握图册中各有关做法。 2、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对象具体安排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及工序要求,以便更准确地指导施工。 3、编制施工进度控制实施细则: (1)制定工程施工进度控制目标; (2)编制作业计划; (3)认真落实施工资源供应计划; (4)编制劳动力用工计划; (5)施工机具准备。 4、编制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细则: (1)确定施工质量控制目标; (2)分解施工质量控制目标,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3)认真确定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点,落实质量控制措施; (4)制定质量管理计划,保证施工质量目标的实现; 5、做好内业管理工作 (1)在接到施工图纸后,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审图,做好设计交底的准备工作。 1 (2)在图纸会审之后,立即组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批及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工作。技术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以及施工作业指导书。 (3)及时编制分部、分项工程及关键部位的施工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等作业指导书。 (4)编制工程必须的规范、标准、规程图集等工具书及计算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需用计划。 (5)建立健全项目部各种纪录台账,符合贯标工作的要求。 二、物资准备 1、根据合同要求与建设单位签定供货协议,明确双方材料设备供应范围及责任。 2、根据主要机具需用量计划和进场时间,做好机具设备的购置、安装和调试工作,保证工程正常使用。 3、材料设备进场后,首先由材料员进行数量检验,然后由技术质量人员进行技术性能确认,填写材料设备进场检验纪录。 4、材料、备自检合格后,要及时向监理进行材料及备的报验。 三、现场准备 1、对管理人员进行合同内容、专业知识的培训,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作好图纸会审的准备工作。 2、择优录用施工队,针对工程规模、技术要求、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文明施工、消防知识等进行入场培训教育,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目标的实现。 3、对现场的办公室要准备充分,各种管理制度、管理职责、方针目标、组织机构等要按要求上墙。 4、材料库、料场要符合现场管理要求,做到库房通风良好不漏雨,地面干燥不返潮;加工棚要有隔音措施;料场平整不积水,且有排水措施。 5、根据工程进度做好材料设备的进场计划。 第三节、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施 工 准 备 1.1路基开工前,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和设计要求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在详尽的现场调查后根据设计要求、合同、现场情况等,编制实施性施工 2 组织设计,交按管理规定报批。路基开工前建立健全质量、环保、安全管理体系,并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和技术、安全交底。 1.2测量 1.2.1控制测量 公路高程测量采用水准点测量,在水准测量确有困难的地段,四、五等水准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时,起讫点为一个等级的控制点。路基施工期间根据情况对控制桩点进行复测。季节性冻土地区,在冻融以后进行复测。 1.2.2导线复测 导线精度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表3.2.2-6的规定,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增设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附合导线点,本建设项目内相邻标段的导线应闭合,并满足同等级精度要求。对可能受施工影响的导线点,施工前加以固定或改移,从开工至竣工验收的时间段内应保证其精度。 1.2.3水准点复测与加密 水准点测量精度严格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表3.2.2-6的规定布置,沿路线每500m设一个水准点。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路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路段,增设水准点。临时水准点按照相应等级要求布设,并与相邻水准点闭合。 1.2.4中线放样 路基开工前,应进行全段中线放样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 中线放样时,路线中线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标段的中线要闭合,发现问题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设计图纸和实际放样不符时,及时与业主方、设计方联系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1.2.5路基放样 路基施工前,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面,发现问题时,应进行处理。 路基施工前,设置标识相桩,对路基用地界,咱堤坡脚,路堑坡顶,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标高清楚。 对深挖高填路段,每挖填3-5m或者一个边坡平台后应复测中线和横断面。 施工过程中,保护好所有控制桩点,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桩点。 1.3场地清理 按照设计要求,对公路用地范围内原有构造物进行处理。将路基基底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将坑穴填平夯实,若有指定取土坑,应将取土坑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 3 将路幅范围内、取土坑的原地面表层腐殖土、表土、草皮等进行清理,填方地段还应按设计要求整平压实。清出的表层土尽量充分利用。 二、路基施工 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2.1填方路基 4 2.1.1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综合考虑,并与工程影响范围内的自然排水系统相协调。 2.1.2路基填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 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确需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粉质土不宜直接填筑于路床,不得直接填筑于浸水部分的路堤及冰冻地区的路床。 填料强度和粒径,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表4.1.2的规定执行。 2.1.3土质路基 2.1.3.1地基表层处理 基底原状土的CBR不满足表4.1.2的规定时,就进行处理。 路基基底的天然密度小于条文的规定时,应进行压实,以保证路基基础的强度。地下水位较高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如:设置稳定层、隔离层;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生石灰、水泥固化材料)对填料进行改良;或先用水稳性好的填料等。 土质地基均应做成不小于2%的横坡,并碾压密实。 地下水要有详细记录,以便完工后进行观察,为维修或必要时继续处理提供依据,避免造成返工浪费。 2.1.3.2路基填筑 2.1.3.2.1不同的填料应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不合理的施工工艺会造成咱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水囊现象和一不稳定的滑动面等病害。 2.1.3.2.2用分层并按规定的层厚填筑,可得到均匀的压实度,如填层过厚,则填层底部不易达到要法度的压实度,土方顶面如太薄,则易起皮剥离,影响路基质量。 地面的自然坡度较大时,原地面应按设计挖成台阶,以保证填方土体的稳定。每级台阶高度可取压实厚度的整数倍,如小型夯实机具一导压实厚度为150mm,台阶高以300mm为宜。 2.1.3.2.3不同的土质要采用不同的碾压机械和碾压方法。 2.1.4高填方路基 由于高填方路堤的基底随的荷载很大,施工前应进行路堤稳定性验算和对基底土的 5 承压强度值进行检查。,如对原地基进行常规压实仍不能满足稳定验算要求,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由于高填方的地基土体因为填筑体对其施加了较大压力,会产生压缩变形,填筑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也要压密变形,这两个变形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并逐步达到稳定,因此,高填方路堤优先安排施工,保证工期要求。 2.1.5半填半挖路基 对于半填半挖路基,由于作业面较小,施工初期使用小型机具碾压或夯实。施工时,注意机具功能与填层厚度的匹配,确保填层达到压实标准,具备条件时,再使用大型机械按正常条件施工。路床受地质环境和地下水的影响较大的部位,选择透水性能好的填料进行土质改良。及时将弃方运出场外,避免弃方受雨水浸湿后重量增加强度降低,会坡下滑,导致路基内的部分边坡被牵引下滑引进路基顶面开裂。 2.1.6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详见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填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2.2挖方路基 2.2.1开挖施工的规定 2.2.1.1可作为路基土填料的土方,应分类开挖分类使用。非适用材料应按设计要 6 求按弃方处理。 2.2.1.2路基开挖时要保证边坡的稳定性,确保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安全。避免边坡失稳或塌方。开挖过程中,如遇土质变化,为保证边稳定,及时调整边坡坡度。若挖到设计档高不能进行下一步施工时,应预留保护层,以减轻或避免路床受水、冻等侵害。 2.2.1.3开挖过程中,采取措施保证边坡稳定。开挖至边坡线前,预留一定宽度,预留的宽度保证刷坡过程中设计边坡线外的土层不受到扰动。 2.2.1.4路基开挖过程中,基于实际情况,如需修改设计边坡坡度、截水沟尺寸和边沟的位置及尺寸等时,及时按规定报批。边坡一的孤石应保留。 2.2.1.5挖至零填部分后,尽快进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时进行,宜在设计路床顶标高以上预留至少300mm厚的保护层。 2.2.1.6取临时排水措施,确保施工作业面不积水。 2.2.1.7方路基路床顶面终止标高,要考虑到因压实而产生的下沉量,预留高度通过试验确定。 2.2.2边沟与截水沟从下游向上游开挖。截水沟通过地面坑凹处时,将凹处填平夯实。边沟及截水沟开挖后,及时进行防渗处理,不得渗漏、积水和冲刷边坡及路基。 2.2.3挖方路基施工遇到地下水时按下列规定处理: 2.2.3.1采取排导措施,将水引入路基排水系统,避免堵塞泉眼。 2.2.3.2路床土含水量高或为含水层时,采取设置边沟、换填、改良土质、土工织物等处理措施,路床填料除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表4.1.2的规定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 2.2.4土质路基开挖要根据地面坡度、开挖断面、纵向长度及出土方向等因素,结合土方调配,选用安全、经济的开挖方案。 2.2.5弃方 2.2.5.1弃土按照设计要求沿线堆置,不得占用耕地、河道,禁止在贴近桥墩台、涵洞口处弃土。 2.2.5.2弃土相对集中堆放,并与周边环境协调,严禁随意处理。 2.2.5.3弃土的几何尺寸、位置应保证路在边坡和弃土堆自身的稳定。弃土堆的边坡不陡于1:1.5,顶面向外设不于2%的横坡,其内侧高度不宜大于3m。 2.2.6挖方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7 挖方路基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购买钢筋混凝土管(或预制钢筋砼盖板)挖基坑砌筑基础和墙身下管(或安装盖板)做防水层砌侧墙、端墙洞底、洞口铺砌回填土 2.3.1首先校核全线排水设计是否完善、合理,必要时向设计方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使全线的沟渠、管道、桥梁组合成完整的系统。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排水设施结合,因地制宜,做到经济实用。各施工作业面应设2%-4%的排水横坡,作业面上不得有积水,防止水流冲刷边坡。 2.3.2如设计有边沟等排水构造物,应优先安排施工,保证路基排水系统合理使用。 2.3.3涵洞 (1)根据设计资料进行现场核对,核对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农田排灌的实际需求,如确需变更设计时,向监理、业主提出申请,按有关变更设计的规定办理。 (2)先绘出施工详图,然后再依图放样施工。 (3)确定涵洞中线和墩台位置。 (4)砌筑基础和墙身。涵洞的沉降缝处两端面竖直、平整,上下不得交错。填缝料填塞紧密。 (5)本工程拟采用人工回填土。当涵洞砌体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进行回填,涵洞外路堤的缺口填土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同时按水平分层、对称按照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填筑、夯实,填土的具体规则按照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的有关规定办理。 圆管涵洞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8 2.3.3.1圆管涵 (1)本工程拟采用成品钢筋混凝土圆管,购买的钢筋圆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A管节端面应平整并与其轴线垂直。斜交管涵进出水口管节的外端面,应按斜交角度进行处理。 B管壁内外侧面表面应平直圆滑,如有蜂窝,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0mm×30mm,其 9 深度不得超过10mm;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蜂窝处应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 C管节的各部尺寸不得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 D管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E管节外壁必须注明适用的管顶填土高度,相同的管节应堆置在一处,以便于取用,防止弄错。 (2)管节在运输、装卸过程中,应采取防碰措施,避免管节损坏。 (3)基础上面的砼管座,其顶部弧形面应与这身紧密贴合,使管节受力均匀。若基底土层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按照设计变更程序进行处理或加固。 (4)下管 A采用人工下管,下管之前再复查钢筋混凝土,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管节应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管壁厚度不一致时应调整高度使内壁齐平,管节必须垫稳坐实,管道内不得遗留泥土等杂物。 (5)接口 对插口管,接口应平直,环形间隙应均匀,并应安装特制的胶圈或用沥青、麻絮等防水材料填塞,不得有裂缝、空鼓、漏水等现象,对平按管,接缝宽度不大于1020mm,禁止用加大接缝宽度来满足涵洞长度要求;接口表面应平整,并用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嵌塞密实,不得间断、裂缝、空鼓和漏水等现象。 (6)施工质量标准,各部尺寸允许偏差见下表: 项目 轴线偏位 流水面高程 涵管长度 管座宽度(包括基础) 相邻管节面错口 (应下游低于上游) 2.3.3.2盖板涵 允许偏差(mm) 50 ±20 +100,-50 设计值 3(管径1.0m) 5(管径1.0m) 10 (1)预制钢筋混凝土盖板,预制时要注意检查上下面的方向,斜交涵洞应注意斜交角的方向,避免发生反向错误。 (2)预制时应注意的事项: A成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方可搬运安装。 B成口安装前应检查成品及墩台的尺寸。 C安装后,盖板上的吊装孔,应以砂浆填塞,如有吊环应锯掉。 (3)基础及台身砌筑 严格按照样设计图放样施工,砌筑时用样板拉线检查校正自垂直度和平整度。砌筑砂浆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后进行回填,每层夯填厚度宜控制在0.20.3之间,土的压实度应在90%以上。 三、石灰稳定土底基层 3.1准备下承层 3.1.1将下承层表面整平,碾压坚实,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压实度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第9.5节的规定。 3.1.2用15t的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现“弹簧”现象,应及时报告驻地监理,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1.3将路基的低洼和坑洞仔细填补压实,搓板和辙槽刮除,松散的地方,耙松洒水重新碾压,使路基达到平整密实。 3.1.4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第9.5节的规定逐个断面复核路基标高,确定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3.2施工放样 3.2.1在路基上恢复中线,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段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 3.3备料 3.3.1本桩利用土方部分 (1)清除干净土基表面的石块等杂物。 (2)每隔1020m挖一小洞,使洞底标高与预定的石灰稳定土的底面标高相同,并在洞底做一标记,以控制翻松及粉碎的深度。 11 (3)用松土机将土基的上部翻松到预定的浓度,土块粉碎达到规定要求。 (4)对于塑性指数不大的土,用旋转耕作机、圆盘耙进行粉碎。 3.3.2料场取土部分 (1)先将取土场的树木、草皮和杂土清除干净。 (2)采用反铲挖掘机集中挖土,自卸车配合运输。对于不合格的土应集中堆放在一起。如果土方资源不够用,将塑性指数大于12的粘性土过筛够方可采集,人工拌和时,要把15mm以上的土块都筛除掉。 (3)根据石灰土配合比计算需要的自然方体积,沿线均匀堆放土方,尽量避免场内调运,力求经济实用。 (4)土堆每隔一定距离预留缺口,方便机械进入工作面。土 3.3.3石灰 (1)在工作面两侧宽敞,临近水源并且地势比较高的场地进行集中堆放。如堆放时间过长,采用塑料膜进行覆盖保存。 (2)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保证消解后的石灰保持一定的温度,避免产生场尘,但也不能过湿结团。 (3)用10mm孔径的筛人工筛石灰,交尽快使用。 3.4人工摊铺 现场人工摊铺土和石灰,人工整平,混合料松铺系数控制在1.531.58之间。 3.5洒水闷料 先将石灰和土拌和后再一起闷料。洒水车不得在洒水段停留和调头。 3.6整平和轻压 采用8T两轮压路机碾压12遍,使其表面平整,并有一定的压实度。 3.7拌和 (1)采用专用稳定土拌和机进行拌和,设专职人员跟随拌和机,随时检查拌和深度并配合拌和机操作员调整拌和深度。拌和深度要侵入下承层510mm,保证上下层粘结。在拌第二遍时,先用铧梨犁紧贴底面翻拌一遍,严禁在拌和层和路基之间有素土夹层。 (2)拌和过程中石灰稳定混合料的含水量及检查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3.4.10条第15款的规定。 (3)用石灰稳定塑性指数大的粘土时,分两次拌和,第一次加7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