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赵明玺.新).doc
-
资源ID:17218598
资源大小:573.50KB
全文页数:1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赵明玺.新).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赵明玺.新).精品文档. 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实 验 指 导 书赵明玺 编写适用专业: 电气类本科 电子类本科 通信类本科 云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 01月前 言随着芯片技术和电子系统智能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嵌入式技术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嵌入式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 半导体微电子技术。通过进行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验,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方法和流程,熟悉硬件平台,熟悉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定制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包括内核,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深刻地把握上述知识和技能,本课程设置如下实验项目,在ADS和Linux环境下设置演示型实验5个、验证型实验3个、综合型实验4个、设计型实验5个和研究型实验1个。其中在µVision IDE环境下基础性实验5个(演示型2个,验证型3个),在嵌入式Linux环境下基础性实验3个(演示型3个)。在此基础上,本实验课程包含了综合设计性实验10个,重点训练和培养和嵌入式LinuxD设备驱动程序和复杂应用程序的开发能力,以使学生能够深入认识ARM体系结构和Linux操作系统工作原理,ARM处理器工作原理,常见外围设备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法。对于电子类学生,重点培养ARM微处理器工作原理,如何实现常见嵌入式电子系统的设计,复杂设备的驱动程序的设计,信号提取与分析等知识和技能。对于通信类学生,重点培养嵌入式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各种通信模块、协议(如串口、TCP)的实现等知识和技能。对于其他专业学生,重点培养嵌入式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设备驱动程序,应用程序的基本设计方法等知识和技能。目 录实验 1:EMBEST EDUKIT-V嵌入式实验平台概况及操作方法5实验 2:RealView MDK集成开发环境实验10实验 3:汇编指令实验21实验 4:Thumb 汇编指令实验31实验 5:ARM 处理器工作模式实验39实验 6:基于µVision IDE 的C语言编程实验47实验 7:汇编与 C 语言相互调用实验53实验 8:嵌入式Linux概况与常见命令使用61实验 9:常用Linux命令与及编辑器vi的使用69实验 10:嵌入式 Linux 开发一般步骤82实验 11:HelloWorld 运行实验85实验 12:文件操作实验90实验 13:计时器实验95实验 14:TCP 实验102实验 15:LED 控制实验116实验 16:中断控制实验131实验 17:ADC 操作实验142实验 18:串口通信实验148实验 1:EMBEST EDUKIT-V嵌入式实验平台概况及操作方法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演示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熟悉EduKit-IV嵌入式ARM 教学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资源,了解本实验平台的特点;2、熟悉实验平台主板及CPU子板的原理、功能及结构;3、掌握教学实验平台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二、实验内容1、介绍EMBEST EDUKIT-IV嵌入式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资源;2、重点结合电路原理图描述本实验平台的硬件结构;3、重点根据硬件接口定义,讲述实验平台主板及CPU子板的原理、功能及结构;4、讲述该嵌入式实验平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Embest EduKit-IV 教学实验系统硬件由核心板、主板、功能模块板以及相应的适配器、连接线组成;软件资源包含了当前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Windows CE 6.0下的BSP 包以及应用程序。Embest EduKit-IV 支持多核多操作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学习、研究、开发的需要选择软硬件资源。本实验主要介绍基于 SAMSUNG S3C2410 处理器的Linux 2.6 嵌入式开发方法,要求用户配备的软硬件资源主要包括Embest EduKit-IV 主板、Mini2410-IV核心子板(基于SAMSUNG S3C2410)、各种功能模块板(如GPRS 模块、蓝牙模块等)以及Linux 2.6下的Bootloader、kernel、rootfs 等。实验源码包。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采用集中授课形式介绍EMBEST EDUKIT-IV嵌入式实验平台的构成和特点,讲述该嵌入式实验平台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五、实验条件硬件:Embest ARM EduKit V开发箱, PC机;软件:Windows98/XP/2000 系统,ADS集成开发环境。六、实验步骤1. 系统简介Embest EduKit-IV教学实验平台是一款功能强大的32位嵌入式ARM 实验开发平台,是深圳市英蓓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更具创新意识的EduKit系列第四代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 如图1-1所示:图1-1 EduKit-IV 教学实验平台实验箱外观图(1)基本组成Embest EduKit-IV 教学实验系统硬件由核心板、主板、功能模块板以及相应的适配器、连接线组成;软件资源包含了当前主流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Windows CE 6.0下的BSP 包以及应用程序。Embest EduKit-IV 支持多核多操作系统,用户可以根据学习、研究、开发的需要选择软硬件资源。(2)教学系统主板硬件介绍 Embest EduKit-IV主板遵循了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提供了丰富的接口,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在EduKit-IV 上设计了2组独有专利技术规范的 CPU接口槽,用于连接EduKit-IV主板与核心子板,将核心板上的信号引至主板上。这种设计使得 EduKit-IV 主板可以支持不同的 CPU 核心子板,用户按照主板接口CPU接口槽的信号定义,可以开发自已的目标核心板。2. 主板硬件设计原理说明(图1-2)图 1-2 EduKit-IV 主板系统方框图3. 主板硬件结构(如图1-3所示)图 1-3 主板结构图4. Mini2410-IV 核心子板硬件介绍Embest EduKit-IV 实验系统采用了主板与核心板分离的模块化设计架构。主板与核心板之间遵循了一定的接口信号定义,按照这种定义,核心板把CPU 的控制信号输出到主板上。在这里将讲述Mini2410-IV 核心子板与主板的接口信号以及其相关的设计原理。Mini2410-IV 核心子板采用了功能强大的ARM 处理器SAMSUNG S3C2410。(1)嵌入式系统与最小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件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需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包括硬件与软件,嵌入式系统发展有过很长一段单片机的独立发展道路,大多是基于 8位单片机,实现最底层的嵌入式统应用,硬件资源不是特别丰富、软件的规模也比较小。而随着嵌入式技术的深入发展、为了能够处理更复杂的事件以及管理更丰富的资源,现在广泛地使用了 32位嵌入式处理器,并且操作系统也被应用到了嵌入式系统中。从当前应用的角度来看,嵌入式系统一般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用户应用程序等部分组成,用于实现对其它设备的控制、监视或管理功能。 在嵌入式系统的概念上又提出了嵌入式最小系统,嵌入式最小系统要保证在最精简的资源条件下,系统能够工作。通常,一个最小系统是以处理器为控制和管理中心,具有相配接的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复位信号电路、系统存储单元。而作为嵌入式应用,为方便开发与调试,最小系统还应该包括系统总线扩展、调试电路(通常是JTAG电路)。 在本实验系统中,核心子板采用了处理器 SAMSUNG S3C2410,扩展了存储系统,系统总线以及调试JTAG电路,在此基础,利用处理器的硬件资源,根据需求扩展外部设备。(2)Mini2410-IV核心板原理说明 核心板硬件资源 处理器SAMSUNG S3C2410提供了各种应用接口,如LCD控制接口、SD 卡控制接口、USB 主/从控制接口、UART 控制接口等。 Mini2410-IV 核心子板利用处理器 SAMSUNG S3C2410 提供的各种控制接口扩展了功能模块,这些接口信号最终通过核心板输送到主板上。比如,在核心板上通过CPU 引出LCD 控制信号,然后再输送到主板上的 LCD 连接器上。所以,在理解电路原理图时,读者应该结合主板,从整体上来把握。下面讲述核心板上的一些功能扩展电路。 核心板与主板的接口电路 EduKit-IV设计了2个符合PC104规范的接口Main_Con_A与Main_Con_B,用于连接EduKit-IV的主板和核心子板,将核心板的控制信号引至主板。5. 操作步骤(1)打开试验箱,将核心板插在扩展板上。(2)确定连线无误后打开开关。(3)不可带电插拔SD卡等外接设备。七、思考题嵌入式系统的一般构成有哪些?试分析EduKit-IV嵌入式教学系统平台的特点。八、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主要内容,简述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包括对Embest EduKit-IV 教学实验系统知识与操作环境的预习、实验过程、结果记录和心得体会等。九、其它说明实验 2:RealView MDK集成开发环境实验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演示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Embest ARM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EDK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Embest ARM教学系统包括Embest IDE集成开发环境,Embest JTAG仿真器,Flash编程器,Embest Arm EduKit V开发箱、各种连接线、电源适配器以及实验指导书等。基本实验系统构成示意图如2-1所示:图2-1 实验系统构成示意图1、了解ULINK 2仿真器和RealView MDK 的使用;2、了解µVision IDE工程管理的方法与步骤。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µVision 3 是一个基于窗口的软件开发平台,它集成了功能强大的编辑器、工程管理器以及make工具。µVision3 IDE 集成的工具包括C编译器、宏汇编器、链接/定位器和十六进制文件生成器。µVision 有编译和调试两种工作模式,两种模式下设计人员都可查看并修改源文件。µVision IDE由多个窗口、对话框、菜单栏、工具栏组成。其中菜单栏和工具栏用来实现快速的操作命令;工程工作区(Project Workspace)用于文件管理、寄存器调试、函数管理、手册管理等;输出窗口(Output Window)用于显示编译信息、搜索结果以及调试命令交互灯;内存窗口(Memory Window)可以不同格式显示内存中的内容;观测窗口(Watch & Call Stack Window)用于观察、修改程序中的变量以及当前的函数调用关系;工作区(Workspace)用于文件编辑、反汇编输出和一些调试信息显示;外设对话框(Peripheral Dialogs)帮助设计者观察片内外围接口的工作状态。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根据本实验的特点、首先采用集中授课形式介绍µVision3 IDE开发环境和使用µVision3 IDE 建立工程,编译,链接,调试操作的具体过程。然后每个学生动手建立工程,完成编译,链接,调试等操作。五、实验条件硬件: Embest ARM EduKit V开发箱, PC机;软件:Windows98/XP/2000 系统,µVision3 IDE集成开发环境。六、实验步骤1. ARM 开发工具简介用户选用ARM处理器开发嵌入式系统时,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可以加快开发进度,节省开发成本,用户在建立自己的基于 ARM 嵌入式开发环境时,可供选择的开发工具是非常多的。目前世界上有几十多家公司提供不同类别的 ARM 开发工具产品,根据功能的不同,分别有编译软件、汇编软件、链接软件、调试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函数库、评估板、JTAG 仿真器、在线仿真器等。有些工具是成套提供的,有些工具则需要组合使用。在本节中,我们将简要介绍几种比较流行的 ARM 开发工具,包括ARM SDT、ARM ADS、Multi 2000、RealViewMDK 等集成开发环境以及 OPENice32-A900仿真器、Multi-ICE仿真器、ULink 2仿真器等。(1) RealView MDKMDK(Microcontroller Development Kit)是Keil公司(An ARM Company)开发的ARM开发工具,是用来开发基于ARM核的系列微控制器的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它适合不同层次的开发者使用,包括专业的应用程序开发工程师和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入门者。MDK包含了工业标准的C 编译器、宏汇编器、调试器、实时内核等组件,支持所有基于ARM的设备,能帮助工程师按照计划完成项目。 Keil ARM开发工具集集成了很多有用的工具(如图2-2所示),正确的使用它们,可以有助于快速完成项目开发。图 2-2 MDK 开发工具的组件MDK 的最新版本是µVision 3,可以开发基于ARM7、ARM9、Cortex-M3的微控制器应用程序。它易学易用且功能强大。(1) ULINK 2仿真器 ULINK 是Keil公司提供的USB-JTAG 接口仿真器,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它支持诸多芯片厂商的 8051、ARM7、ARM9、Cortex M3、Infineon C16x、Infineon XC16x、Infineon XC8xx、STMicroelectronics µPSD等多个系列的处理器。ULINK 2内部实物如图1-12所示,电源由PC机的USB 接口提供。ULINK2 不仅包含了 ULINK USB-JTAG 适配器具有的所有特点,还增加了串行线调试(SWD)支持,返回时钟支持和实时代理功能。ULINK2适用与标准的Windows USB驱动等功能。 ULINK 2的主要功能: l 下载目标程序; l 检查内存和寄存器; l 片上调试,整个程序的单步执行; l 插入多个断点; l 运行实时程序; l 对FLASH存储器进行编程。 ULINK2 新特点:l 标准Windows USB 驱动支持,也就是ULINK2 即插即用; l 支持基于 ARM Cortex-M3的串行线调试; l 支持程序运行期间的存储器读写、终端仿真和串行调试输出; l 支持10/20 针连接器。2. RealView MDK 的使用(1)RealView MDK 的安装 这里主要介绍如何安装实验系统的软件平台、如何搭建和如何进行软件平台与硬件平台的连接。在安装µVision3 IDE集成开发环境之前请首先阅读软件使用许可协议。安装µVision 3 评估软件必须满足的最小的系统要求为: l 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NT4,Windows 2000,Windows XP; l 硬盘空间:30M 以上; l 内存:128M 以上。 µVision IDE集成开发环境的安装方法如下: 购买MDK的安装程序,或从 双击安装文件。 建议在安装之前关闭所有的应用程序,单击Next,弹出对话框;仔细阅读许可协议,选中 I agree to all the terms of the preceding License Agreement 选项,单击Next,弹出如图3-2-3所示对话框;单击 Browse选择安装路径,然后单击Next,弹出对话框;输入First Name、Last Name、Company Name 以及E-mail地址后,单击 Next;安装程序将在计算机上安装MDK,依据机器性能的不同,安装程序大概耗时半分钟到两分钟不等,之后将会弹出对话框,单击 Finish结束安装。至此,开发人员就可在计算机上使用 MDK软件来开发应用程序了。µVision IDE集成开发环境安装完毕后,点击µVision IDE的图标 即可运行 µVision IDE。第一次使用µVision IDE正式版时,用户必须注册。µVision 3的有两种许可证:单用户许可证和浮动许可证。单用户许可证只允许单用户最多在二台计算机上使用MDK,而浮动许可证则允许局域网众多台计算机分时使用MDK。目前,所有的Keil软件均可使用单用户许可证注册,绝大多数Keil软件可使用浮动许可证注册。(2)µ Vision IDE主框架窗口µVision IDE由如图2-3所示的多个窗口、对话框、菜单栏、工具栏组成。其中菜单栏和工具栏用来实现快速的操作命令;工程工作区(Project Workspace)用于文件管理、寄存器调试、函数管理、手册管理等;输出窗口(Output Window)用于显示编译信息、搜索结果以及调试命令交互灯;内存窗口(Memory Window)可以不同格式显示内存中的内容;观测窗口(Watch & Call Stack Window)用于观察、修改程序中的变量以及当前的函数调用关系;工作区(Workspace)用于文件编辑、反汇编输出和一些调试信息显示;外设对话框(Peripheral Dialogs)帮助设计者观察片内外围接口的工作状态。图2-3 µVision IDE 开发环境软件界面µVision IDE集成开发环境的菜单栏可提供如下菜单功能:编辑操作、工程维护、开发工具配置、程序调试、外部工具控制、窗口选择和操作,以及在线帮助等。工具栏按钮可以快速执行 µVision 3的命令。状态栏显示了编辑和调试信息,在View菜单中可以控制工具栏和状态栏是否显示。键盘快捷键可以快速执行µVision 3的命令,它可以通过菜单命令Edit Configuration - Shortcut Key来进行配置。3. 工程管理 (1)工程管理介绍: 在µVision IDE集成开发环境中,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是用户组织一个应用的所有源文件、设置编译链接选项、生成调试信息文件和最终的目标 Bin 文件的一个基本结构。一个工程管理一个应用程序的所有源文件、库文件、其它输入文件,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编译链接设置,一个工程须生成一个相对应的目录,以进行文件管理。 µVision IDE工程管理提供以下功能: µVision IDE的工作区由五部分组成, 分别为Files页、 Regs页、 Books页、 Functions页、 Templates页。工作区如图2-4所示,它显示了工程结构。图 2-4 工程管理区结构图(2)工程的创建: µVision 3 所提供的工程管理,使得基于 ARM 处理器的应用程序设计开发变得越来越方便。通常使用µVision 3 创建一个新的工程需要以下几步:选择工具集、创建工程并选择处理器、创建源文件及文件组、配置硬件选项、配置对应启动代码、最后编译链接生成HEX文件。(3) 建立一个新的源文件: 创建一个工程之后,就应开始编写源程序。选择菜单项File - New可创建新的源文件, µVision IDE将会打开一个空的编辑窗口用以输入源程序。在输入完源程序后,选择File - Save As菜单项保存源程序,当以*.C为扩展名保存源文件时,µVision IDE将会根据语法以彩色高亮字体显示源程序。(4)工程中文件的加入: 创建完源文件后便可以在工程里加入此源文件,µVision 提供了多种方法加入源文件到工程中。例如,在Project Workspace Files菜单项中选择文件组,右击将会弹出如图2-5所示快捷菜单,单击选项Add Files to Group打开一个标准文件对话框,将已创建好的源文件加入到工程中。图2-5 加入源文件到工程中通常,设计人员应采用文件组来组织大的工程,将工程中同一模块或者同一类型的源文件放在同一文件组中。例如,可在 Project Manage- Components, Environment, Books对话框中创建自己的文件组Sysem Files来管理CPU启动代码和其它系统配置文件等,如图2-6所示。可使用New (Insert)按钮可创建新的文件组,或在Groups文件组中选定一个文件组,然后点击Add Files为其添加文件。图2-6 创建新的文件组(5) 设置活动工程在µVision IDE中可以存在几个同时打开的工程,但只有一个工程处于活动状态并显示在工程区中,处于活动状态的工程才可以作为调试工程。可在图 2-6中的工程目标框中选择需要激活的工程,然后单击 按钮即可。4. 工程基本配置(1)硬件选项配置µVision 3可根据目标硬件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配置。通过单击目标工具栏图标 或者单击菜单项Project - Options for Target,在弹出的Target页面可指定目标硬件和所选择设备片内组件的相关参数。(2)处理器启动代码配置 通常情况下,ARM程序都需要初始化代码用来配置所对应的目标硬件。如前面章节所述,当创建一个应用程序时µVision 3会提示使用者自动加入相应设备的启动代码。(3)仿真器配置 选择菜单项Project->Project-Option for Target 或者直接单击 ,打开 Option for Target对话框的Debug页,弹出如下对话框,进行仿真器的连接配置。(4)工具配置 工具选项主要设置Flash下载选项。打开菜单栏的Project->Project-Option for Target对话框选择其“Utilities”页,或者打开菜单 Flash->Configue Flash Tools。 (5)调试设置 µVision 3调试器提供了两种调试模式,可以从Project->Options for Target对话框的 Debug 页内选择操作模式。软件仿真模式:在没有目标硬件情况下,可以使用仿真器(Simulator)将µVision3 调试器配置为软件仿真器。它可以仿真微控制器的许多特性,还可以仿真许多外围设备包括串口、外部 I/O 口及时钟等。 所能仿真的外围设备在为目标程序选择 CPU 时就被选定了。在目标硬件准备好之前,可用这种方式测试和调试嵌入式应用程序。 GDI 驱动模式:使用高级GDI 驱动设备连接目标硬件来进行调试,例如使用ULINK Debugger。(6)编译配置选择编译器: µVision IDE 目前支持 RealView、Keil CARM 和 GNU 这三种编译器,从菜单栏的Project->Manage->Component,Environment,Books或者直接单击工具栏中的 图标,打开其Folder/Extensions页进入编译器选择界面。配置编译器: 选择好编译器后,单击 图标,打开Option for Target对话框的C/C+页,出现编译属性配置页面(这里主要说明RealView编译器的编译配置):汇编选项设置 打开Option for Target对话框的Asm页,出现汇编属性配置页面.链接选项设置 链接器/定位器用于将目标模块进行段合并,并对其定位,生成程序。既可通过命令行方式使用链接器,也可在µVision IDE 中使用链接器。单击 图标,打开 Option for Target 对话框的Linker页,出现链接属性配置页面:输出文件设置 在Project->Option for Target 的Output页中配置输出文件,如图 2-7所示。图2-7 输出文件配置页5 编译、链接与调试(1)工程的编译链接完成工程的设置后,就可以对工程进行编译链接了。用户可以通过选择主窗口 Project 菜单的Build target项或工具条 按钮,编译相应的文件或工程,同时将在输出窗的Build 子窗口中输出有关信息。如果在编译链接过程中,出现任何错误,包括源文件语法错误和其它错误时,编译链接操作立刻终止,并在输出窗的 Build子窗口中提示错误,如果是语法错误,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左键双击错误提示行,来定位引起错误的源文件行。(2)加载调试µVision 3调试器提供了软件仿真和GDI 驱动两种调试模式,采用ULINK2仿真器调试时,首先将集成环境与ULINK2仿真器连接,按照前面 3小节中的工程配置方法对要调试的工程进行配置后,点击Flash-> Download菜单项可将目标文件下载到目标系统的指定存储区中,文件下载后即可进行在线仿真调试。七、思考题利用µVision IDE完成一个汇编语言程序的设计需要哪些步骤?如何利用µVision IDE建立与配置一个工程?八、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括实验目的,主要内容,简述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包括对µVision IDE软件知识与操作环境的预习、实验过程、结果记录和心得体会等。九、其它说明不可在上电时插拔串口,JTAG,SD卡等外围设备。实验 3:汇编指令实验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实验目的1、本实验将介绍几个简单的基础开发实例,既能帮助读者掌握 MDK 嵌入式软件的基本开发过程,同时也能让读者了解ARM 处理器的基本结构、指令集、存储系统以及基本接口编程。2、初步学会使用µVision IDE for ARM 开发环境及ARM 软件模拟器; 3、通过实验掌握简单ARM 汇编指令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Ø 1、熟悉开发环境的使用并使用 ldr/str,mov 等指令访问寄存器或存储单元Ø 2、使用add/sub/lsl/lsr/and/orr 等指令,完成基本算术/逻辑运算。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ARM 处理器共有37个寄存器: l1. 31个通用寄存器,包括程序计数器(PC)。这些寄存器都是 32 位的; l2. 6个状态寄存器。这些寄存器也是 32 位的,但是只是使用了其中的12 位。这里简要介绍通用寄存器,关于状态寄存器的介绍,请参照下一节。(1)ARM 通用寄存器 通用寄存器(R0-R15)可分为三类: l 不分组寄存器R0R7; l 分组寄存器 R8R14; l 程序计数器 PC。(2)存储器格式 ARM 体系结构将存储器看作是从零地址开始的字节的线性组合。字节零到字节三放置第一个字(WORD),字节四到字节七存储第二个字,以此类推。(3)REALVIEW 基础知识 µVision3 IDE 集成了REALVIEW汇编器AARM、编译器 CARM、链接器LARM,若采用GNU 编译器则需要下载安装相应的工具包。本书所有例程代码均按照 REALVIEW的语法和规则来书写。关于AARM、CARM 和LARM 的规范和具体使用,可参照 µVision3 IDE 所带的帮助文档,在此不再赘述。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采用集中授课形式。五、实验条件硬件:PC 机; 软件:MDK集成开发环境,Windows 98/2000/NT/XP。六、实验步骤1. 新建工程 首先在KeilARMExamplesMini2410-IV4.1_asm1 目录下建立文件夹命名为 Asm1_a,运行µVision3 IDE 集成开发环境,选择菜单项“Project -> New-> µVision Project” ,系统弹出一个对话框,按照图4-1-3 所示,输入相关内容。点击“保存”按钮,将创建一个新工程 asm_1a.Uv2。2. 为工程选择 CPU 新建工程后,要为工程选择 CPU,如图3-1所示,在此选择 SAMSUNG 的S3C2410A:图3-1 选择 CPU3. 添加启动代码在图1中点“确定”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问是否要添加启动代码。如图1所示。由于本实验是简单的汇编实验,因此不需要启动代码,选择否。4. 选择开发工具 要为工程选择开发工具,在 Project - Manage - Components,Environment and Books - Folder/Extensions对话框的 Folder/Extensions页内选择开发工具,如图3-2所示。图3-2 选择开发工具从图中可以看到,有三个开发工具可选,在此选择RealView Compiler。 5. 建立源文件 点击菜单项File - New,系统弹出一个新的、没有标题的文本编辑窗,输入光标位于窗口中第一行,按照实验参考程序编辑输入源文件代码。编辑完后,保存文件 asm1_a.s。(源代码可以参考DISK3_S3C241003-Codes01-MDKMini2410-IV4.1_asm1中的asm1_a.s文件) 6. 添加源文件单击工程管理窗口中的相应右键菜单命令,选择Add Files to,会弹出文件选择对话框,在工程目录下选择刚才建立的源文件 asm1_a.s。如图3-3所示。图3-3 添加源文件7. 工程配置 把光盘 DISK3_S3C241003-Codes01-MDKMini2410-IV4.1_asm1Asm1_a 目 录 中 的DebugINRam.ini 文件拷贝到KeilARMExamplesMini2410-IV4.1_asm1Asm1_a 目录下。选择菜单项Project->Option for Target,将弹出工程设置对话框,如图3-4所示。对话框会因所选开发工具的不同而不同,在此仅对 Target选项页、Linker 选项页及 Debug 选项页进行配置。Target选项页的配置如图3-4;Linker 选项页的配置如图3-5;Debug 选项页的配置如图3-6。需要注意,在 Debug 选项页内需要一个初始化文件:DebugINRam.ini。此.INI 文件用于设置生成的.AXF 文件下载到目标中的位置,以及调试前的寄存器、内存的初始化等配置操作。它是由调试函数及调试命令组成调试命令脚本文件。图3-4 基本配置Target图3-5 基本配置Linker图3-6 基本配置Debug8. 生成目标代码 选择菜单项Project - Build target或快捷键F7,生成目标代码。在此过程中,若有错误,则进行修改,直至无错误。若无错误,则可进行下一步的调试。 9. 调试 选择菜单项Debug - Start/Stop Debug Session 或快捷键 Ctrl+F5,即可进入调试模式。若没有目标硬件,可以用µVision 3 IDE 中的软件仿真器,做如下调试工作: l 打开memory 窗口,单步执行,观察地址 0x30200000 中内容的变化; l 单步执行,观察寄存器的变化; l 结合实验内容和相关资料,观察程序运行,通过实验加深理解 ARM 指令的使用; l 理解和掌握实验后,完成实验练习题。 实验B 与上述步骤完全相同,只要把对应的 asm1_a.s文件改成asm1_b.s以及工程名即可。实验参考程序 1. 实验A 汇编程序: ; NAME: asm1_a.s ; Author: TYW /WUHAN R&D Center,Embest ; Desc: ARM instruction examples ; History: 2007.5.1 ;/* constant define */x EQU 45 ; x=45 y EQU 64 ; y=64/ stack_top EQU 0x30200000 ; define the top address for stacks export Reset_Handler ;/* code */ AREA text,CODE,READONLY export Reset_Handler ; code start */ ldr sp, =stack_top mov r0, #x ; put x value into R0 str r0, sp ; save the value of R0 into stacks mov r0, #y ; put y value into R0 ldr r1, sp ; read the data from stack,and put it into R1 add r0, r0, r1 ; R0=R0+R1 str r0, sp stop b stop ; end the code cycling end 注意:语句export Reset_Handler前面必须有空格,具体原因请参考ARM指令格式文档。 调试命令脚本文件: /* <<< Use Configuration !disalbe! Wizard in Context Menu >>> */ /* Name: DebugINRam.ini */ FUNC void Setup (void) / <o> Program Entry Point, .AXF File download Address PC = 0x30000000; map 0x00000000,0x00200000 read write exec / Map this memory to be read、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