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齐线K352 151框构桥施工组织设计.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平齐线K352 151框构桥施工组织设计.精品文档.平齐线K352+151框构桥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设计依据、设计范围及工程概况第一节 设计依据一、设计依据1、根据沈阳铁路局关于白城站区改造计划。2、平齐线K352+212框构桥改造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沈阳铁路局概预算审查所平齐线K352+212 2-11.5m框构桥新建工程施工设计审查意见概算【2012】64号。4、2012年6月26日,在白阿指挥部四楼会议室召开关于平齐线K352+212框构桥改造工程建设协调会议形成的平齐线K352+212框构桥工程建设协调会议纪要。二、设计范围设计范围为框构桥主体、两侧引道、路面、排水泵站及管线、战场临时过渡工程以及铁路通信、信号、电力等设施的排迁及防护。第二节工程概况(一) 既有立交桥概况平齐线K352+212处为既有人行通道,始建于1979年,位于白城站站场四平侧咽喉区内,该人行通道为1-4.54m框构桥,净空2.4m,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引道最大纵坡4.4%。由于白城站房产生活区改造,既有人行通道已无法满足居民居民通行要求,且雨季框构内积水严重,极大影响了两侧居民通行,因此,对既有立交桥移位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二)桥位处铁路线路概况本工程新建2-11.5m框构桥下穿白城站站场,框构桥中心里程为平齐下行线K352+151,框构桥轴线与平齐线线路正交。本桥位于白城站站场四平侧咽喉区内,桥址处线路共九条,由左至右依次为:到发线、平齐上、下行正线、长白正线、2条到发线、走行线及驼峰迂回线、溜放线。除平齐线为60kg/m标准轨外,其余各线均为50kg/m标准轨。驼峰峰高1.7m,溜放部分最大纵坡40,日均调车作业量为1500车。铁路左侧为白城站货场,货场内有1条货物线(货2),为50kg/m标准轨,货场外平行于铁路方向为辽北路,铁路右侧为棚户区。三、采用的标准、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3、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5、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6、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7、铁路轨道设计规范TB10082-2005;8、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50091-2006;9、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10、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11、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12、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13、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TB10010-2008;14、铁路运输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2005;15、铁路信号设计规范TB 10007-2006;16、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06;17、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道部令第29号。四、桥址自然条件与工程地质状况1、地质状况工程场地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Q4al+pl)地层,各地层岩性分布范围及地层从上至下依次描述如下:(1) 杂填土(Q4ml):主要有碎石、炉渣、块石、砂及黏性土组成。部分地段为水泥地面,层厚0.8-2.8m。(2) 粉质粘土(Q4al+pi):黄褐色,软塑。层厚为1.9m,0=160kPa。(3) 细圆砾土(Q4al+pi):由结晶岩组成,亚圆形,一般粒径10-20mm,最大粒径60mm,充填20-30%混粒砂。稍密-中密。该层厚度为9.6-10.8m,0=400kPa。(4) 砾砂(Q4al+pi):黄褐色,石英长石质,混粒,含少量角砾,中密。该层分布连续,钻入该层最大厚度为2.6m,钻探深度内未穿透该层,0=300kPa。2、水文地质特征 地下稳定水位埋深为11.5-11.8m,无腐蚀性。3、土的冻结深度与地震烈度 土的标准冻结深度2.0m。 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范围内无地震液化影响。五、主要技术标准1、设计车速:30km/h(城市级次干路)2、荷载标准:铁路设计活载:“中活载”道路设计活载:公路级路面设计活载:BZZ-1003、机动车道竖曲线最小半径:R=700m4、非机动车道竖曲线最小半径:R=700m5、框构桥净高:3.6m6、框构桥净宽:2-11.5m7、机动车道最大纵坡:5%8、机动车道路横坡:2%,非机动车道横坡:1%9、设计基准期:100年(桥梁)10、道路结构使用年限:20年11、横断面布置:2×(3.5m非机动车道+0.5m侧向宽+2*3.5m机动车道+0.5m侧向宽)六、设计内容(一)桥位确定根据白城站站场平面布置,并考虑站场过渡及其对运输的影响,桥位确定在平齐下行线K352+151处,与平齐铁路正交。(二)站场过渡工程 由于框构桥顶进施工时,穿越道岔区线路加固困难,需调整道岔位置,框构桥顶进完成后即恢复至既有状况,由此产生站场过渡工程。1、过渡工程 (1)161#道岔调整拆除161#道岔,采用半径为400m的曲线代替。(2)155#道岔调整将既有(155#)号12号右开道岔更换为12号左开道岔,需拆除站台15m。 (3)新设163#道岔在137#号道岔曲股岔尾后插入新设163#12号右开道岔,与137#道岔间插入4.5m短轨。新设163#道岔岔尾曲股经半径为2000m的一对反向曲线与新设155#道岔连接。(4)149#、163#、113#道岔调整拆除149#、153#号道岔,采用线路替换,113#道岔开通直股并钩锁。(5)溜放线过渡由于驼峰溜放线与迂回线轨面高差较大,直接对其进行线路加固实施难度大,且不利于行车安全,本次设计考虑封锁溜放线,调车作业暂时利用迂回线采用调车机平面作业,待框构桥施工结束后恢复溜放线作业。2、纵断面站场临时过渡期间,线路纵断面不做调整。线路改移部分与既有线路顺接即可。3、恢复工程线路加固拆除后,恢复既有站场平面与纵断。为缩短驼峰溜放线线路恢复时间,线路加固拆除后,既有溜放线左侧路肩干砌块石挡墙处拆除部分采用挡碴块恢复,挡碴块距离线路中心不得小于3.5m。(三)框构桥主体及附属工程1、框构桥主体 新建框构桥孔径为2-11.5m,框构桥全宽25.6m,净高3.6m,轴长为64.5m。 框构桥主体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渗等级不低于P8。框构桥现场预制,采用中继间法顶进就位,框构桥分为两段,第一段轴长为40.28m,第二段轴长24.22m,第二段顶进前端设钢筋混凝土刃角及钢刃角。两段之间设一处中继间,第一段前端与分配梁处分别设置顶进装置,中继间处框构顶板及侧墙设钢板,与第二段框构桥主体采用10铆钉连接,为防止顶进过程中两段框构桥出现错牙,中继间处框构桥顶板、底板、侧墙及中墙设20cm剪力楔,间距2m。施工顺序为先顶进第二段,在跟进第一段的同时中继间处回镐,再顶进第二段,直至框构桥顶进就位,每次顶程不大于0.2m。工作坑设置在铁路左侧,工作坑距1道到发线线路中心4.0m处放坡,边坡坡度均为1:1,靠近铁路侧边坡挂网喷射C25细石混凝土防护。分配梁和滑板均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结构。分配梁后设M10浆砌片石后背。2、线路加固框构桥顶进期间,铁路线路采用I55c工字钢纵横梁加固,横梁间距0.8m,纵梁设C20混凝土支墩,平齐线线路采用P50 3-5-3吊轨梁加固线路,其他线路均采用P43 3-5-3吊轨梁加固线路,1道到发线左侧、道平齐上行线两侧,4道长白线左侧、7道走行线左侧以及迂回线右侧纵梁下设50cm×50cm C20混凝土支点带。纵横梁线路加固期间列车限速45km/h。3、引道 引道里程以平齐下行线线路中心为基准GK0+000向两侧引出,左侧为负,右侧为正。铁路左侧引道纵坡为5.0%,与辽北路连接,铁路右侧引道纵坡为3.5%,与既有道路连接,引道起终里程GKO-111.03-GKO+206.44,全长317.47m。设计引道路面净宽23.8m,其中机动车道路面宽16.8m,两侧分别设3.5m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路面横坡2.0%,路面材料自上向下分别采用30cmC30混凝土、3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天然砂砾;非机动车道路面横坡1.0%,路面材料自上向下分别采用15cmC30混凝土、2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天然砂砾。路面横向每隔5m设一道缩缝,纵向沿道路中心设一道缩缝,采用热沥青油膏填塞。引道两侧设C20混凝土挡墙及帽石,帽石上设钢栏杆。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设钢栏杆。4、附属工程框构桥两侧设钢栏杆及人行道板,人行道板下设电缆槽。桥上非道岔区域设钢筋混凝土桥枕。两段框构桥间设,挡墙与框构桥主体之间及挡墙自身每隔15m设置一道3cm沉降缝,沉降缝均采用沥青木板填塞。因桥内净高为3.6m,故在桥两侧均设置限高防护架(专桥设(05)8184)和限高标志。5、防护工程(1)为保证框构顶进就位后砌筑挡墙不影响铁路路基稳定,在框构桥前后端两侧分别设置C25钢筋混凝土钻孔防护桩防护铁路路基,桩径1.0m,桩中心距为1.30m,设1道锚索,锚索采用2S²15.2钢绞线,桩上设置C25钢筋混凝土冠梁,桩侧面基坑以上部分挂网喷射C25细石混凝土。(2)框构桥外缘距141#和145#道岔岔首6.7m,为缩短线路加固范围并防止框构桥顶进时侧天窗过大影响铁路路基稳定,需在第二段框构桥四平侧采用600mm单管高压旋喷桩对路基进行固化。旋喷桩固化正式大面积施工前,必须进行旋喷试验,试验水灰比可采用1:1,根据试验检测结果,确定正式施工时采用的水灰比及旋喷灌浆压力值。旋喷桩固化过程中对铁路线路要进行全过程监测,并随时对轨道进行养护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为防止铁路右侧挡墙基础开挖时影响卫生所房屋基础稳定,需对该房屋采用钢轨桩防护,钢轨桩采用50kg/m钢轨,每根长6.25m,正倒布置,每延米13根。钢轨桩前边坡上堆码草袋防护。七、相关工程(一)给排水1、引道最低点与周边自然地面高差5m,框构桥及引道内雨水无法靠重力排入城市排水系统,须设置收集和提升装置。2、本段集水范围为GK0-112.4-GK0+204.34新框构桥及引道汇水面积为0.88公顷,暴雨重现期选定为7年,降雨历时选定为10min,雨水设计流量为207.23L/S。3、新框构桥均采用偏沟式多蓖子雨水口排水方式,雨水口沿引道两侧布置两条d500mm钢筋混凝土管合入检查井后,变为d600mm钢筋混凝土管排入集水井(雨水泵站)中,由三台潜水排污泵提升至一定的高度排至雨水泵房的出水井(泄压井)内,d600mm钢筋混凝土管排入辽北路的雨排水干管。4、雨水泵站设置在本工程引道里程GK0-25.1m处左侧,与引道边缘垂直距离为15m,雨水泵井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圆形沉井,内径为6m,深为9.68m,上部为砖造泵房。5、泵井内设三台潜水排污泵,型号为200WQ250-15-18.5,流量=250m³/h,扬程为H=15m,功率N=18.5KW,两台水泵由液位浮球阀控制水泵运行,一台排污泵,为无人值守泵站。6、既有白城铁路污水泵房及污水井需移位新设,修建标准不低于既有标准,具体位置需由白阿工程建设指挥部、白城房产段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二)通信1、受新建框构桥影响,需割接排迁货场内直埋电缆和架空的光电缆,均临时架空过渡。直埋缆包括8芯光缆2条,20芯和24芯光缆1条,7×4电缆1条,架空缆包括12芯光缆1条,10P和50P电缆各1条,铁通48芯光缆1条,24芯光缆1条。2、由于货场综合改造,为防止光电缆受到破坏,确保行车安全,本工程由既有地道出口沿辽北路人行通道至铁通公司电缆井修建300m的4孔管道,框构桥竣工后,光电缆敷设在管道内。3、新设的光电缆沿既有地道桥敷设时,用槽钢和塑料管道防护。4、位于线路北侧路肩上的光电缆,包括8芯光缆,50P电缆,100P电缆,7×4电缆各1条,10电缆2条,在施工期间挖出,临时放在线路加固工字钢上纵梁上,待框构桥顶进就位后,将其敷设在框构桥新设的电缆槽内。5、框构桥施工时,位于线路东侧路肩上的广播电缆施工期间临时放在线路加固工字钢纵梁上,框构桥竣工后,敷设在框构桥新设的电缆槽内。6、新设的光缆按既有敷设长度割接,不增加接头,电缆按所需实际长度割接。(三)信号平齐线K352+151处新建下穿框构桥一处,因施工引起的站场信号设备将作相应的排迁、防护、迁移、复原等工作。1、 室外部分(1)161#道岔调整因161#道岔临时取消所以修改室内联锁电路、微机联锁软件;S1信号机向站内平移50米,施工结束后向站外回迁25m。(2)155#道岔调整因155#道岔更换开向,室外转轍机更换安装装置,待施工全部结束后按站场原有状况和技术条件恢复。(3)新设163#道岔临时增设163#道岔、3段轨道轨道电路,增加相应室内外信号设备,修改微机联锁软件,因S6信号机在施工范围内,所以将其向站内平移至K352+176m处。(4)149#、153#、113#道岔处理因149#道岔施工期间临时拆除,拆除室外安装装置,室内修改联锁;D145信号机临时迁移至151#道岔岔前;因113#道岔施工期间开通定位并锁死,室内113#道岔断开启动电路开关,并保留定位表示;因153#道岔施工期间临时拆除,室内保留定位表示,室内拔掉153#道岔1QDJ,并断开启动电路开关。待施工全部结束后按站场原有状况和技术条件恢复2、 室外设备排迁部分 其中所涉及到的轨道电路等设备将作相应的迁移、加固处理。施工过程中将对28条站内电缆、16条驼峰电缆、6条区间电缆做相应的排迁措施,待施工结束后依现场实际情况处置。3、 室内部分 室内修改微机联锁软件、联锁电路,修改LKJ数据,修改CTC软件。(四)电力1、拆除位于框构桥工作坑施工范围内的低压电杆,在框构桥两侧施工范围之外各新设一根电杆。2、拆除白乌贯通线一七、一八号电杆及其之间的架空线路,在其齐齐哈尔方向框构桥施工范围之外各新设一根与原来高度相同的混凝土电杆,在原一七号电杆四平方向侧框构桥施工范围之外新设一根与原来高度相同的混凝土电杆,各新设电杆之间的架空线路重新架设。3、拆除白乌贯通线(备用)位于框构桥引道近端与远端处的2根电杆及其之间的架空线路,在位于远端电杆处引道两侧沿原线路方向分别新设一根与原来高度相同的混凝土电杆,在与引道近端电杆相邻的电杆的齐齐哈尔方向框构桥施工范围之外新设一根与原来高度相同的混凝土电杆,各新设电杆之间的架空线路重新架设。4、拆除站信干二二、二三号电杆及其之间的架空线路,在站信干二三号电杆两侧沿原线路方向各新设一根与原来高度相同的混凝土电杆,在站信干二一号电杆齐齐哈尔方向侧新设一根与原来高度相同的混凝土电杆,各新设电杆之间的架空线路重新架设。5、新设10kv架空钢芯铝绞线截面积分别为:白乌贯通线70mm2,白乌贯通线(备用)50mm2,站信干线路70mm2,框构桥施工范围内的高压架空线路所属的耐张段线路更换为绝缘架空电缆。6、框构桥施工时,对新设电杆及线路设专人防护,在新设架空线路转角杆处设拉线,框构桥引道两侧电杆设双横担。7、将货场315KVA箱变拆除,箱变拆除前,采用2处临时变台过渡,灯塔处变台电源由原高压埋地电缆接引,锅炉房处变台电源由辽北路货水干架空接引,保留吊车、货运室、一给水、工务段电源;在临时变台拆除前将一给水旁原有200KVA箱变增容为400KVA,进线电缆由辽北路侧货水干五七号杆采用高压电缆埋地接引,过辽北路电缆采用钢管保护,设隔离开关和避雷器,增容箱变内增设一给水和工务段电源回路采用低压铜芯电缆接引,增容箱变系统图参照原有箱变系统图,更换总开关及增设新回路开关;原驼峰电源由车辆干016支3电杆上的变压器下配电箱采用低压铜芯电缆接引,增容箱变系统图参照原有箱变系统图,更换总开关及增设新回路开关;原驼峰电源由车辆干016支3电杆上的变压器下配电箱采用低压铜芯电缆接引,增设开关,电缆经由框构桥处敷设于电缆槽内。8、框构桥内及引道照明供电电源,就近由市内路灯电源接引。采用220/380V电源;采用电力电缆直埋敷设至照明配电箱。照明配电箱为悬挂安装,安装高度为箱底边距路面1.8m,为防风雨式。在照明配电箱内设光控制器,点亮或熄灭桥内及引道照明灯。桥内照明:采用塑料绝缘导线(BV-500V-2.5mm2),导线穿钢管(SC20)沿顶板及墙面暗敷设;照明灯具采用单管荧光灯(细管直管节能型)墙壁式安装,灯具带防尘护罩。引道照明灯:采用铁杆灯柱路灯,导线采用10mm2塑铜线穿钢管(SC40)沿框构桥引道暗敷。每个路灯设熔断器保护,并接地。五、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作项目单位数量备注框构桥主体1主桥C35混凝土m³3817.2含顶座2主桥预制钢筋t576.113C40钢钎维混凝土防护层m³49.54C30细石混凝土找坡m³82.55TQF-I防水层m²17156JS-18防水层m²9677工作坑挖土m³285518顶进挖土m³138829外挖土方m³35532引道及附属工程10引道挖土m³2332711引道路面C30混凝土m³1933.412引道水泥稳定碎石m³2044.513引道夯填砂 m³1511.214C20混凝土挡墙m³4761.0215引道回填m³728616旋喷桩路基固化项117后背M10浆砌片石m³1276.618出入口钻孔防护桩m39019线路加固工字钢t806.8站场过渡20拆除道岔组4过渡工程21新铺道岔组2过渡工程22新铺线路km0.19623新铺道岔组4恢复工程24拆除道岔组2恢复工程25补充道碴m³385相关工程26泵站座127通信光电缆防护或排迁项128信号光电缆防护或排迁项129电力排迁项130引道照明项131桥内照明项132箱变排迁个133既有框构桥封堵项1二、 总体施工组织部署及规划2.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及任务计划2.1.1 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陈才富 项目副经理:王惠新 总工程师:郑将平 副总工程师:姜云峰技术部长:吕德文安质部长:张 启物资部长:冯兴波设备部长:都业明财务部长:杨东鸿 2.1.2 项目经理部人员职责及权限2.1.2.1项目部对所辖范围内各类人员质量与权限的落实,负有管理责任。2.1.2.2 项目经理a具体执行质量体系要素与质量活动内容,确保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现;对项目的单项工程及特殊过程的产品生产、负责按施工指导文件,施工规范标准,合理配备所需资源,对生产产品质量负有直接责任;b负责生产所需机具设备的平衡管理,保证生产正常有序进行;c负责安全质量管理及安全技术装备的使用管理;d负责产品交付前的防护及保修;e负责提报工程项目所需的资源计划。2.1.2.3项目副经理a协助项目经理负责施工组织与过程管理控制,并对施工生产指导、协调、平衡、确保质量要素得到正确执行,使生产过程处于受控状态;b负责施工组织与方案的执行,协调工区班组生产衔接,监督工区班组操作质量与作业纪律的管理。2.1.2.4技术部长a负责施工组织方案和技术标准规范的执行;b按施工设计,文件图纸做好现场调查,实际测量、定位,技术交底及安全措施,下达作业标准、作业指导书、规范作业方法,负责执行结果及原始资料记录的填写;c负责各工序的衔接,跟踪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有权提出改进意见与建议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d对施工生产过程形成的成品、半成品,项目经理部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制定搬运方案。e对违反规范要求,影响工程质量的行为有权制止或越级上报。2.1.2.5安质部长a负责岗前培训;b负责岗前培训的组织工作。c具体负责安全质量标准的检验与监督;d负责生产过程中检验和试验、检查、测量和试验设备,检验状态的具体操作控制,填写各种记录;对发现不合格报单,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2.1.2.6物资部长a负责物资采购工作;b负责所辖范围内物质管理工作;c负责产品搬运,贮存及不合格品的管理,并对产品验证检验,计量及可追溯性的操作,填写相关记录;d对到达生产现场的物资进行检验,按照检验试验程序办理;e负责所需专用的物质材料管理。2.1.2.7设备部长a负责所辖范围内在用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完好,满足施工要求;b负责设备的一、二级保养及维修;c负责设备管理相关文件资料、记录的管理。2.1.2.8财务部长负责所辖管理范围内成本管理及核算,保证质量体系运行的经济性和有效性。2.1.2.10工长(班长)a负责各岗位按照施工技术交底、操作规范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搞好工区(班组)的日常生产管理,确保生产有效有序进行;b针对施工生产中影响产品的各种因素,按照施工生产变化及流程要求,操作波动及检验、试验、计量结果,及时调整操作,确保施工生产产品质量标准;c做好各种原始记录填写。2.1.2.11操作工人a按照施工规范及作业指导书进行岗位操作,实施工序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在所有工序中符合标准要求;b对本职、本岗位影响质量要素的工艺参数进行监控,及时调整。2.2 临时工程计划2.2.1 施工暂设布置项目部驻地在白城站货场内(平齐线K352+151施工区域附近),以解决办公、生活、居住问题。生活用房实行封闭式管理,位置见施工平面图。2.2.2 施工场地、加工场地布置在施工现场附近选适当场地修建钢筋库、钢筋加工棚和模板加工车间,加工场地要按要求进行地面硬化、围挡,各种临时设施均要规矩、整洁,体现我单位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根据现场勘察决定设两个施工加工区,1号施工加工区为钢筋加工、原材料堆放区;2号加工区为半成品材料堆放区,并按半成品材料、物质的性质和存放量要求设置露天、敞棚、房屋或库房等仓库,并设计有足够的卸装空间。2.2.3 施工便道本工程位于白城站货场内,施工便道利用既有道路。施工中组织专人做好道路的维修养护工作,以保证施工车辆畅通。2.2.4 生产、生活用水本工程施工用水及生活用水从附近区域供水管网中接引。2.2.5 施工用电通过现场调查,沿线电网发达,本工程以利用地方电源为主、自发电为辅,在施工现场附近位置架设400KW变压器一台,为避免临时停电影响施工工期,另自备一台150KW内燃发电机,以备停电时使用。2.2.6 施工通信项目部及所属各施工队均配备联网电话,保证对外联系畅通,拟定配备固定电话,以保证上下、内外联系通畅。2.3 施工总平面图 见附表2.4 施工前期准备工作2.4.1根据施工进度要求和业主要求,人员及物资设备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依据情况变化随时调整加强。施工机械主要是先期施工需用的机械设备运至施工现场,保证在一周内能够达到全面开工。运输方式采取汽车运输。2.4.2 人员全部到场后,进行施工总动员,使全体施工人员了解本工程的概况、特点、进度安排和注意事项,以及工期目标、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使全体施工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士气按期、优质、安全地完成好施工任务。2.4.3施工人员入场后,积极与地方各料厂取得联系,抓紧备足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保证工程按期开工。各种材料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为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采用蓬布对运料车辆的料斗进行完全遮盖。铁路加固设备和线上料,采用火车运输方式。2.4.4做好施工调查、核对设计文件认真审核并熟悉设计图纸,交接桩后进行定线复测、施工定位测量工作,根据设计交桩进行全线的贯通。详细调查既有线的情况、路基状况,制定安全合理、施工方便的施工措施,认真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下达技术交底,安全措施及标准。并组织项目部的有关人员对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关键部位及易犯通病的工序进行分析,并制定质量通病的技术预防措施。2.4.5办理拆迁手续,作好与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车务段等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协议和安全协议,运营部门派驻人员进行现场监督配合,事先作好隐蔽设施的调查、排迁工作,保证施工顺利进行。2.4.6施工协议和安全协议签定后,涉及营业线的施工项目,与铁路运营单位签订营业线施工安全协议后,上报沈阳铁路局,由沈阳铁路局下达施工许可证,并列入月份施工计划后,方可进行涉及营业线的施工项目的施工。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3.1施工进度计划和网络计划为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期,准备加大投入人力、物力,设置四个施工队伍平行施工。计划开工日期: 2012年7月1日计划竣工日期: 2012年10月30日1、施工准备: 2012年 7月1日2012年7月6日2、基坑开挖: 2012年 7月7日2012年7月18日3、滑板工程; 2012年 7月19日2012年7月22日4、主体框构: 2012 年 7月 23 日 8月15日5、线路加固施工: 2012年 8月6 日2012 年 9月 19日6、框构顶进施工: 2012年 9月 1 日2012 年9月26 日7、线路恢复: 2012年 10月25日 10月 26日8、引道及附属工程:2012年9月 20日 2012年10月25日9、泵房施工: 2012年8月 1日 2012年9月5日3.2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3.2.1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和动态前锋线控制原理控制工期各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工期运用动态前锋线控制原理,找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一致原因,随机在单位工程施工工期内调整。总工期目标及时对控制总工期的工程施工运用网络计划技术进行控制。同时,项目部根据总体施工网络对施工队下达工程任务量,施工队根据下发任务量安排施工,施工队按照工程任务量详细编制施工进度图,制定出每天的工作任务,把每天的工作任务落实到施工班组,力争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3.2.2通过外部关系协调保证工期由项目部组织协调车务、工务、电务、供电等单位、材料供应部门及地方有关部门,超前运作及时配合,确保工程施工所用材料,机具及时供应到位,保证施工按计划顺利进行;对施工条件的变化及设计变更,及时沟通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减少不必要的影响,确保总工期。严格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期目标及各项措施,通过施工方案的优化、组织管理的优化,机械设备选择与配置的优化,劳动力组织与分布的优化,工程材料运输供应的优化来赢得时间,保证工期。3.2.3通过内部组织协调保证工期本工程将部署1个桥涵施工队。项目施工队根据指挥部下达的施工生产计划,定量、定期、定质量地有序作业,同时按照指挥部的总体协调,确保施工合理过渡和转序,形成流水作业,减少交叉,保证工期。3.2.4通过挖掘技术潜力,提高工效,保证工期砼施工主体采用商混,减少人工作业,多用机械操作,缩短施工时间;形成流水作业。以质量,安全保工期。加强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管理做到科学、合理,可行、针对性强,施工过程中杜绝技术失误、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造成的返工、待工及停工现象,减少不必要的工期损失。掌握气候情况,合理安排施工,避免因气候影响工期。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提供15天天气情况预报,根据天气预报,及时调整施工排摆。3.2.5保证工期体系框图保证工期体系框图法律保证各级领导层层负责、分片包干建立、健全调度指挥系统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合同工期意识协调好各方关系创造良好施工环境做好物资供应和后勤保证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突出重点、日清月结杜绝返工和安全事故工期保证体系工程例会制度工期责任制度内部承包机制、加大产值所占比重制度保证经济保证第四节、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4.1 施工总体方案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验标要求,结合本工程条件,本工程施工方法和程序按下列分部、分项工程控制和掌握。4.1.1 铁路框构部分在距离铁路既有边缘施工开挖工作基坑前与铁路运营部门联系,签定各项安全协议,办理好施工手续,查明地下设施,站内的工作坑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靠近行车线的边坡坡脚设置0.8米草麻袋围堰进行围护,对边坡采用网喷防护,框构桥预制达到设计强度前,保证既有线路的行车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随意施工,确保铁路运营安全畅通,施工后及时组织人力进行恢复。4.1.2框构桥部分4.1.2.1工作坑:4.1.2.1.1工作坑采用挖掘机挖土,自卸车运输。4.1.2.1.2开挖工作坑应根据线路平面、现场地形、地物条件以及施工需要,在保证排水和安全前提下,尽量减少挖填土数量,并应缩短顶进长度。工作坑边坡位于铁路侧采用1:1放坡,其余三侧均采用1:1放坡系数。顶进作业应在工作坑内水位降至基底以下0.51.0m进行,并避免在雨天施工。工作坑内沿四周设置降水井,统一经过主排水管道排到工作范围外,保证施工水位。 4.1.2.2滑板与后背4.1.2.2.1滑板中心线与框构桥中心线一致。滑板与原基底接触部分,采用在滑板下设锚梁的防滑措施。4.1.2.2.2滑板灌注为C20混凝土,为保证滑板平整度,本工程采用2.0m×2.0m的方格网控制高程法进行施工。4.1.2.2.3为了消除框构桥箱身启动后与进入路基前的空顶阶段的方向偏差,在框构位置两侧设钢轨方向墩,间距2米,高出滑板200毫米。4.1.2.2.4滑板润滑层为浇一层石蜡、凝固后撒石蜡粉,铺塑料薄膜一层。4.1.2.2.5分配梁采用C20钢筋混凝土,长29.6m,宽0.5m,高1m,后背梁采用M10浆砌片石挡墙。 4.1.2.3箱身预制:4.1.2.3.1施工程序:绑扎底板钢筋安装底板模板灌注底板混凝土养护绑扎侧墙钢筋安装侧墙模板灌注侧墙混凝土养护支满堂红脚手架安装顶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灌注顶板混凝土养护 4.1.2.3.2模板制作和安装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平整光滑。拉筋采用12圆钢。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用垫块支撑两侧模板,临时性木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撤除。为了减小桥涵顶进时的阻力,模板支立直顺平整,不得出现鼓肚、错茬现象。在桥涵箱身两侧前端2m范围内的外模,可向外放宽1,使前端保持正误差,尾部为负误差,形成倒楔形,不能出现箱身前窄后宽的楔形现象。根据设计要求框构桥原地预制、顶进到位后,再进行挡土墙部分施工,主要施工划分为两个施工段,这样可避免交叉作业,具备同时作业空间,保证工期。以此做为总体施工的主节点,控制整个施工流程,争取提前完成全部主体施工,为了防止雨水影响施工,在开挖的基坑作业工作坑时采用塑料蓬布对边坡进行覆盖减少雨水对边坡冲刷.坡脚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将基坑内水排出,并备足人力物力确保这期间施工的工期如期完工。4.1.3道路部分4.1.3.1天然砂砾垫层:1、 天然砂砾级配较好,无明显粗、细粒料分离现象。2、 天然砂砾最大粒径不超过150mm。3、 天然砂砾不含有泥块、树根等。4、 砂砾路基根据设计断面填筑,杜绝出现因路基宽度不足造成的路基贴坡现象。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采用机械压实,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5、 天然砂砾摊铺均匀,无粗细料离析现象。若有局部粗细料集中地方,用人工摊开,防止出现粗、细料窝的现象。6、 中途停工时,砂砾表面及边坡不准有积水的地方。复工时使砂砾表层含水量接近正常,如有不适用材料,在清除且满足沉降量后继续施工。7、摊铺好的天然砂砾进行平整、整形后,用1215T静压式三轮压路机进行稳压,然后用25T以上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每层压实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值,压实应遵循静振静原则,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平曲线由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碾压直至密实度满足要求。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时,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使其达到质量要求,在碾压结束后,再整平一次使路拱和标高符合要求,终平要仔细进行,必须将局部高处刮出路外,局部低洼处,不再进行找平,留待上层施工处理。4.1.3.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4.1.3.2.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图进入下道工序转序验收质量检验施工放样摊 铺整型碾压处理接缝养 生准备工作1、准备工作 1向驻施工现场监理单位报送“基层开工报告单”,经同意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 2基层中埋设的各种沟、管等隐蔽构造物,必须经过自检合格,报请驻地监理单位检验,签字认可后,方可铺筑其上面的基层。 3各种材料进场前,及早检查其规格和品质,不符合技术要求的不得进场。材料进场时,应检查其数量,并按施工平面图堆放,而且还应按规定项目对其抽样检查,其抽样检查结果,报驻场监理单位。2、施工放样 1恢复中心线,每10m设标桩,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基层松铺的厚度。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2中心线两侧按路面设计图设计标桩,在标桩上划出基层设计高和松铺厚度,这样做是为了使基层的高度、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质量标准。3、拌和中心站集中拌和(厂拌)法施工,集中拌合时必须掌握下列要点: 1碎石粒料的最大尺寸应符合规定。 2配料必须准确。 3混合料的含水量要略大于最佳值,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的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值(比最佳值大1%左右)。4拌和必须均匀。5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用水量。4、摊铺 1在铺筑段两侧先包边土,以控制基层的宽度和厚度。 2应尽快将拌成的混合料,用自卸汽车运送到铺筑现场,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同。 3宜用摊铺机来摊铺混合料,也可用自卸汽车把混合料运到现场,由人工配合机械摊铺、整平。 4根据松铺系数(水泥稳定砂砾松铺系数约1.301.35),严格控制卸料距离。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