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课程设计.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课程设计.精品文档. 合 肥 学 院 Hefei University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 目: 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 系 别: 生物与环境工程系 任务书 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设计(一)设计任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出混于空气中的氨气。混合气体的处理为(自己确定),其中含氨5%,要求塔顶排放气体中含氨低于0.02%。采用清水进行吸收,吸收剂的用量为最小量的1.1-2.0倍。(二)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 常压2、操作温度 20(三)填料类型陶瓷拉西环、金属鲍尔环、陶瓷矩鞍,填料规格自选(四)工作日每年300天,每天24小时连续运行(五)厂址 安徽地区(六)设计内容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2、吸收塔的工艺尺寸计算3、填料层压降的计算4、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5、绘制生产工艺流程图6、绘制吸收塔设计条件图7、对设计过程的评述和有关问题的讨论(七)设计基础数据20下氨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H=0.725Kmol/(m3*Kpa).目录一、 文献综述4(一)填料塔技术4(二)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51填料层的持液量52填料层的压降53液泛54液体喷淋密度和填料表面的润湿55返混5(三)填料塔的内件51填料支承装置52填料压紧装置53液体分布装置64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6二、流程的确定与说明6(一)吸收装置的流程确定6(二)填料的选择6三、 工艺计算7(一)基础物性数据61液相物性数62气相物性数据73气相平衡数据74混合气体的处理量7(二)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71物料衡算72. 塔径计算83填料层高度计算94. 填料层压降计算115.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11四、设计结果概要12五、主要符号说明12六、参考文献13七、对本设计的评述及心得13一、 文献综述填料塔洗涤吸收净化工艺不单应用在化工领域 ,在低浓度工业废气净化方面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工程实践表明 ,合理的系统工艺和塔体设计 ,是保证净化效果的前提。本文简述陶瓷矩鞍填料应用于水吸收氨过程的工艺设计以及工程问题。(一)填料塔技术填料塔是以塔内的填料作为气液两相间接触构件的传质设备,它是化工类企业中最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之一。而塔填料塔内件及工艺流程又是填料塔技术发展的关键。从塔填料、塔内件以及工艺流程,特别是塔填料三方面对填料塔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了介绍,说明了塔填料及塔内件在填料塔技术中的重要性。与板式塔相比,新型的填料塔性能具有如下特点:(1)生产能力大;(2)分离效率高;(3)压降小;(4)操作弹性大;(5)持液量小。填料塔由塔体、填料、填料支承板、液体分布器、液体再分布器、气体和液体进出口接管等部件组成。填料塔的塔身是一直立式圆筒,底部装有填料支承板,填料以乱堆或整砌的方式放置在支承板上。填料的上方安装填料压板,以防被上升气流吹动。液体从塔顶经液体分布器喷淋到填料上,并沿填料表面流下。气体从塔底送入,经气体分布装置(小直径塔一般不设气体分布装置)分布后,与液体呈逆流连续通过填料层的空隙,在填料表面上,气液两相密切接触进行传质。填料塔属于连续接触式气液传质设备,两相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在正常操作状态下,气相为连续相,液相为分散相。当液体沿填料层向下流动时,有逐渐向塔壁集中的趋势,使得塔壁附近的液流量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壁流。壁流效应造成气液两相在填料层中分布不均,从而使传质效率下降。因此,当填料层较高时,需要进行分段,中间设置再分布装置。液体再分布装置包括液体收集器和液体再分布器两部分,上层填料流下的液体经液体收集器收集后,送到液体再分布器,经重新分布后喷淋到下层填料上。填料塔具有生产能力大,分离效率高,压降小,持液量小,操作弹性大等优点。填料塔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填料造价高;当液体负荷较小时不能有效地润湿填料表面,使传质效率降低;不能直接用于有悬浮物或容易聚合的物料;对侧线进料和出料等复杂精馏不太适合等。(二)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填料层的持液量、填料层的压降、液泛、填料表面的润湿及返混等。1、填料层的持液量填料层的持液量是指在一定操作条件下,在单位体积填料层内所积存的液体体积,以(m3液体)/(m3填料)表示。总持液量为静持液量和动持液量之和,即 填料层的持液量可由实验测出,也可由经验公式计算。一般来说,适当的持液量对填料塔操作的稳定性和传质是有益的,但持液量过大,将减少填料层的空隙和气相流通截面,使压降增大,处理能力下降。2、填料层的压降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从塔顶喷淋下来的液体,依靠重力在填料表面成膜状向下流动,上升气体与下降液膜的摩擦阻力形成了填料层的压降。填料层压降与液体喷淋量及气速有关,在一定的气速下,液体喷淋量越大,压降越大;在一定的液体喷淋量下,气速越大,压降也越大。将不同液体喷淋量下的单位填料层的压降DP/Z与空塔气速u的关系标绘在对数坐标纸。3、液泛在泛点气速下,持液量的增多使液相由分散相变为连续相,而气相则由连续相变为分散相,此时气体呈气泡形式通过液层,气流出现脉动,液体被大量带出塔顶,塔的操作极不稳定,甚至会被破坏,此种情况称为淹塔或液泛。影响液泛的因素很多,如填料的特性、流体的物性及操作的液气比等。4、液体喷淋密度和填料表面的润湿填料塔中气液两相间的传质主要是在填料表面流动的液膜上进行的。要形成液膜,填料表面必须被液体充分润湿,而填料表面的润湿状况取决于塔内的液体喷淋密度及填料材质的表面润湿性能。5、返混在填料塔内,气液两相的逆流并不呈理想的活塞流状态,而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返混。造成返混现象的原因很多,如:填料层内的气液分布不均;气体和液体在填料层内的沟流;液体喷淋密度过大时所造成的气体局部向下运动;塔内气液的湍流脉动使气液微团停留时间不一致等。(三)填料塔的内件填料塔的内件主要有填料支承装置、填料压紧装置、液体分布装置、液体收集再分布装置等。合理地选择和设计塔内件,对保证填料塔的正常操作及优良的传质性能十分重要。1、填料支承装置填料支承装置的作用是支承塔内的填料,常用的填料支承装置有如图片3-14所示的栅板型、孔管型、驼峰型等。支承装置的选择,主要的依据是塔径、填料种类及型号、塔体及填料的材质、气液流率等。2、填料压紧装置填料上方安装压紧装置可防止在气流的作用下填料床层发生松动和跳动。填料压紧装置分为填料压板和床层限制板两大类。3、液体分布装置液体分布装置的种类多样,有喷头式、盘式、管式、槽式及槽盘式等。4、液体收集及再分布装置液体沿填料层向下流动时,有偏向塔壁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壁流。壁流将导致填料层内气液分布不均,使传质效率下降。为减小壁流现象,可间隔一定高度在填料层内设置液体再分布装置。二、 流程的确定与说明(一)吸收装置的流程确定逆流操作:气相自塔底进入由塔顶排出,液相自塔顶进入由塔底排出。逆流操作特点是,传质平均推动力大,传质速率快,分离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工业中多采用逆流操作。(二)填料的选择填料的选择塔填料(简称为填料)是填料塔中的气液接触的基本构件,其优劣是决定填料塔操作性能的主要因素,因此,塔填料的选择是填料塔设计的重要环节。拉西环填料的气液分布较差,传质速率低,阻力大,通量小,目前工业上已很少应用。鲍尔环填料由于环壁开孔,大大提高了环内空间及环内表面的利用率,气流阻力小,液体分布均匀。与拉西环相比,其通量可增加50%以上,传质效率提高30%左右,鲍尔环是目前应用比较广的填料之一。陶瓷矩鞍由于其具有高的密度和优异的耐酸耐热性能,并且能耐除氢氟酸以外的各种无机酸、有机酸及有机溶剂腐蚀。陶瓷矩鞍的形状有利于液体分布和增加民气体通道,它采用连续挤出的工艺进行加工,与同种材质的拉西环填料相比,具有通量大、压降低、效率高等优点。比鲍尔环阻力小、通量大、效率高、填料强度和刚性较好,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散堆填料。综上所述该课程设计选择陶瓷矩鞍填料,规格为60mm×30 mm×4mm,其主要参数如下:填料类型公称直径DN/mm外径×高×厚比表面积at(m2/m3)空隙率/%堆积个数n/m-3堆积密度(kg/m3)干填料因子m-1陶瓷矩鞍3860×30×41310.80419680502252.0三、工艺计算(一)基础物性数据1 液相物性数对低浓度吸收过程,溶液的物性数据可近似取纯水的物性数据。由手册查得,20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密度为 L=998.2 kg/m3粘度为 L=0.001 Pa·S=3.6 kg/(m·h)表面张力为 L=72.6 dyn/cm=940896 kg/h2NH3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 DL=1.76×10-9 m2/s=6.336×10-6m2/h2 气相物性数据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混合气体的粘度可近似取为空气的粘度,查手册得20空气的粘度为:查手册得 NH3在空气中的扩散系3 气相平衡数据已知20时NH3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为 H=0.725 kmol/(m3·kPa),常压下20时NH3在水中的亨利系数为E=76.41kPa 相平衡常数为m=0.7544 混合气体的处理量为100000kg/h(二)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1. 物料衡算2. 塔径计算3. 填料层高度计算4. 5. 液体分布器简要设计(1)液体分布器的选型该吸收塔液相负荷较大,而气相负荷相对较低,故选用槽式液相分布器。(2)分布点密度计算(3)布液计算(4)液体分布器装置的安装 对于此填料塔而言,由于塔径为1800mm,填料层高度为15700mm,为了提高塔效率,故将其填料分为三层。四、设计结果概要吸收剂(水)流量: 80467.4 kmol/h塔径:1800mm塔高:20000mm填料层压降:245.25Pa/m全塔填料层压降:4905Pa五、主要符号说明 六、参考文献1贾绍义 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M.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2王树楹 .现代填料塔技术指南M. 中国石化出版社: 1998 3熊洁羽.化工制图M.化工工业出版社:20074王志奎 刘丽英 刘伟 等.化工原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七、 对本设计的评述及心得经过了一周多时间的课程设计,现在终于完成了这次的课程设计要求。我的课程设计题目是水吸收氨填料吸收塔的设计。填料塔是以塔内装有大量的填料为相接触构件的气液传质设备。填料塔的结构较简单,压降低,填料易用耐腐蚀材料制造等优点。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从中体会到很多。课程设计是我们在校大学生必须经过的一个过程,通过课程设计的锻炼,可以为我们即将来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温习和巩固了这学期所学的化工原理这一课程的学习内容。 为此,我感觉能圆满完成这次课程设计任务,给我带来了很大的信心,让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自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