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17252431       资源大小:776KB        全文页数:5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批准:审核:编制: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2016年11月.精品文档.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设计采购施工项目总承包)目 录一、工程概述11.1 工程概况11.1.1 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程11.1.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11.2 气候气象21.3 新桥河河道地质条件31.3.1 地形地貌31.3.2 地层岩性31.4 水文地质条件41.4.1 地表水41.4.2 含水层及地下水补给情况41.5 地震设防标准51.6 顶管井之间平面图和剖面图51.7 主要工程量91.7.1 截污完善工程91.7.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101.8 施工重难点101.9 施工部署101.9.1 施工组织101.9.2 施工场地布置111.9.3 施工道路布置111.9.4 施工用水布置111.9.5 施工用电布置11二、编制说明及依据112.1 编制目的112.2 编制原则112.3 编制依据122.4 方案编制人员132.5 主要管理人员资质13三、施工计划143.1 施工规划143.2 施工工期安排163.3 主要劳动力配置16四、主要施工方法174.1 沉井施工174.1.1 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174.1.2 施工工艺流程194.1.3 沉井制作194.1.4 沉井下沉214.1.5 沉井下沉措施214.1.6 沉井封底234.1.7 沉井下沉测量监控及质量控制244.1.8 沉井施工常见问题防治办法244.1.9 运输渣土方式264.2 顶管施工264.2.1 顶管机简介264.2.2 顶管主要施工步骤284.2.3 主要施工内容284.2.4 顶管机组装调试304.2.5 顶进施工314.2.6 中继间324.2.7 注触变泥浆334.2.8 顶管机姿态控制344.2.9 进洞止水安装364.2.10 置换泥浆374.2.11 弃渣土方式374.2.12 闭水试验37五、施工监测385.1 监测内容385.2 监测方法和监测点布置395.2.1 顶管施工通过路线路面的水平位移观测395.2.2 顶管施工通过路线路面的沉降观测395.2.3 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395.2.4 观测周期及稳定阶段判定405.2.5 观测精度405.2.6 观测成果提交:415.2.7 目测巡视415.3 监测频率425.4 报警值425.5 信息反馈及质量控制425.5.1 信息反馈425.5.2 监测质量控制43六、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保护措施436.1 工程施工前的保护措施436.2 施工过程中地面变形量控制措施43七、质量、安全保证措施447.1 沉井施工质量保证措施447.2 顶管质量保证措施447.3 顶管管材保证措施457.4 安全保证措施457.4.1 安全基础工作457.4.2 安全防护467.4.3 安全用电467.4.4 机械安全47八、文明施工、环保及节能减排488.1 文明施工488.2 环保及节能减排48九、应急预案499.1 危险源辨识499.2 应急救援小组509.3 应急小组人员配置及职责分工509.4 保障措施529.5 应急物资539.6 具体事故应急措施539.6.1 顶管进、出洞应急措施539.6.2 顶管工作井坍塌事故应急措施549.6.3 管线破坏应急措施549.6.4 顶进时发生路面沉降、塌陷等事故应急措施55十、雨季、台风和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措施5610.1 雨季施工措施5610.2 台风季节施工措施5710.3 高温季节施工保证措施57十一、计算书5811.1 沉井下沉安全计算5811.1.1 沉井下沉计算5811.1.2 沉井抗浮稳定验算5911.2 单个顶段顶管顶力计算5911.2.1 直径DN1000mm的顶力计算5911.2.2 直径DN1200mm的顶力计算6011.3 钢筋混凝土专用顶管管材允许顶力计算6111.3.1直径DN1000钢筋混凝土管管材允许顶力计算6111.3.2直径DN1200钢筋混凝土管管材允许顶力计算62第十二章 附图63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整治范围为上游起点为长流陂水库溢洪道已整治段末端,下游终点为岗头调节池,治理河段长约5.91km。工程治理内容主要包括河道防洪达标治理、河道沿线截污完善工程、河道生态补水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沿河绿化)以及河道附属设施等5方面。1.1.1 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程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截污完善工程截污管沿河底两侧敷设, 107国道箱涵位置采用顶管形式穿越107国道,分布在新桥河107国道箱涵两岸,管材III级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管(F型钢套环接口)。左岸从工作井JW55至接收井JW54为DN1200,长度144m,坡度0.1%;从工作井JW55至接收井JW57为DN1200,长度74m,坡度0.1%。右岸从工作井JW184至接收井JW183为DN1000,长度142m,坡度0.1%;从工作井JW184至接收井JW186为DN1000,长度88m,坡度0.1%。平面位置见下图1.1-1。图1.1-1 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平面位置示意图1.1.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生态补水工程补水管道沿新桥派出所南侧无名路敷设,跨越107国道,沿南岭路敷设。补水管跨越107国道段为顶管套管形式,管材III级钢筋混凝土顶管专用管。从工作井PQ40至接收井BS41为DN1200,长度149m,坡度0。平面位置见下页图1.1-2。图1.1-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平面位置示意图1.1.3 顶管顶管工作、接收井、检查井周边环境施工前,对顶管工作、接收井、检查井地表周边环境进行了调查,具体见表1.1-1。表1.1-1 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检查井地表周边调查情况表工作井、接收井、检查井桩号坐标说明备注XY一、截污完善工程WJ183(顶管接收井)K2+73140882.53693050.49右岸一楼房,变压器,一临建房北环路立交桥WJ311(沉管检查井)K2+81540918.60793127.394占路(广深公路)WJ184(顶管工作井)K2+86940943.71893180.932占路(匝道)WJ186(顶管接收井)K2+94740963.59893252.072占路(匝道),和右侧围墙WJ54(顶管接收井)K2+71940915.71193048.646左岸新桥派出所围墙WJ268(沉管检查井)K2+78240944.18993102.519占路(广深公路,匝道)WJ55(顶管工作井)K2+86440982.13393174.298WJ57(顶管接收井)K2+94540987.73293261.882位置在河里,左岸占砖房和围墙二、生态补水工程BS40(顶管工作井)/40795.75992997.694占路,右侧新桥派出所围墙,左侧新二油站的房屋新二路BS41(顶管接收井)/40750.0993139.717占路南岭路1.1.4 顶管地下管线情况经深圳市城建档案馆综合地下管线查询,顶管线路上无地下管线;顶管接收井附近有电力、通讯等地下管线,此部分管线在施工前进行迁改。1.2 气候气象宝安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由于区域内地理条件不一,降雨量时空分配极不平衡,易形成局部暴雨和洪涝灾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往往造成灾害性天气。据深圳气象站(19602013年)资料统计分析,该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22.3,极端最高气温38.7,极端最低气温0.2,日最高气温大于30的天数多年平均为132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本地区常年盛行风向为南东东和北北东,夏季盛行东南风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6m/s,最大实测风速达40m/s,风力超过12级。台风是造成本区域灾害性天气的主要因素,该地区暴雨主要为台风雨和锋面雨,其中由台风带来的降雨量所占的比重较大,常形成暴雨灾害。1.3 新桥河河道地质条件1.3.1 地形地貌新桥河干流从长流陂水库溢洪道开始,由东向西在岗头调节池北汇入排涝河,场地位于西部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单元,地形相对简单平坦,河堤及两岸海拔高程3.59.5m,河床最低海拔高度-1.00.13m,现河道宽约1635m。河道两岸场地原始地貌为海积阶地,后经人工填土堆填,现大多为街道或道路两边的绿化带。1.3.2 地层岩性根据钻探揭露,本系统内的地层自上而下有人工堆填层(素填土)、第四系冲洪积层(含砾黏土1、淤泥质土2、粉质黏土3、粗砂4)及残积层(砾质粘性土),下伏基岩为加里东期混合花岗岩。自上而下各层特征分述如下:1.3.2.1 人工堆填层(Qml)素填土(层序号):褐黄色,局部为杂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堆积而成,局部地段位置还混杂有少量碎块,不均匀,筑路时经碾压,浅部多成稍密状,局部松散状,顶部约0.20m0.40m位路面混凝土及其下的砂石垫层。场地内各钻孔见有该层,层厚介于0.70m3.10m,平均1.90m。现场取原状土样6件,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为:W=24.6%;e=0.711;IL=0.09;al-2=0.29MPa-1;ES=6.56MPa。现场有效标贯试验5次,校正后N值介于3.05.9击,平均4.7击。1.3.2.2 第四系冲洪积层(Qal+pl)(1)含砾黏土(1):褐黄、灰黄色,可塑状态主要,局部硬塑,含砾约1020%。工程沿线场地大部分钻孔遇见该层。(2)淤泥质土(2):深灰色,灰黑色,软塑状,含少量砂砾。工程沿线场地大部分钻孔遇见该层。(3)粉质黏土(3):褐色、灰黄色,硬塑,粘性好,局部含砾。工程沿线场地大部分钻孔遇见该层。(4)粗砂(4):灰黄、灰白色,饱和,稍密状态为主,级配较差,粘性土含量少。1.3.2.3 第四系残积层(Qel)砂质粘性土():砖红、褐黄色,由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基本破坏,硬塑状态。工程沿线场地全部钻孔均遇见该层。1.3.2.4 混合花岗岩(01N)钻孔控制深度内,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及强风化两个带。(1)全风化混合花岗岩(1):褐黄色为主,颜芯呈砂土状,除石英外,其余矿物质已风化成高岭土。(2)强风化混合花岗岩(2):褐黄色、灰褐色,岩芯呈土混碎块状,碎块手折易断,风化裂隙发育。1.4 水文地质条件1.4.1 地表水场内地表水主要分布于勘察地段的河沟中。这些河沟主要汇集生产及生活污水,水质明显污染。1.4.2 含水层及地下水补给情况根据岩芯观察及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场地地下水主要类型有三种,第一种为分布于人工填土下部的上层滞水,一般水量较小;第二种为赋存在第四系冲洪积砂层(粗砂)中的孔隙水,其透水性较强,属于潜水类型;第三种为强风化岩所含裂隙水,其富水性较弱。其余各岩、土层属弱含水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及河水的侧向迳流补给。1.5 地震设防标准项目所在地域地震活动频率小、强度低,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划分,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67度。根据中国地震东参数划分图(GB18306-2001),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环境类型为类。按现行国家标准执行。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1.6 顶管井之间平面图和剖面图图1.6-1 JW184工作井至JW186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2 JW184工作井至JW186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图1.6-3 JW184工作井至JW183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4 JW184工作井至JW183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图1.6-5 JW55工作井至JW57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6 JW55工作井至JW57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图1.6-7 JW55工作井至JW54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8 JW55工作井至JW54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图1.6-9 PQ40工作井至BS41接收井之间平面图图1.6-10 PQ40工作井至BS41接收井之间纵剖面图1.7 主要工程量1.7.1 截污完善工程图纸优化后,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作井2座,顶管接收井4座,沉管检查井2座。工作井、接收井均为圆形,采用沉井方式施工,沉井整体制作,一次不排水下沉。沉井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20KPa。沉井材料如下:混凝土:C30;钢筋HRB400;抗渗标号:S6;保护层:井壁35mm,底板40mm,顶板25mm。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程具体工作数量见表1.7-1。表1.7-1 截污完善工程顶管工程工作量表序号井号作用尺寸开挖深度管径管道长度管材埋深地质情况备注1JW54(K2+719)接收井外径5700/内径4500外径5400/内径45006300+1000素填土、砂质粘性土、粗砂左岸d1200144m5.5m2JW55(K2+864)工作井外径8500/内径7000外径8200/内径70007600+1000左岸d120074m5.5m3JW57(K2+945)接收井外径5700/内径4500外径5400/内径450006300+1000左岸4JW183(K2+731)接收井外径5700/内径4500外径5400/内径45006100+1000右岸d1000142m5.5m5JW184(K2+869)工作井外径8500/内径7000外径8200/内径70007600+1000右岸d00088m5.5m6JW186(K2+947)接收井外径5700/内径4500外径5400/内径45007000+1000右岸1.7.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套管施工DN1200级钢筋混凝土管长度为149米,工作井1座,顶管接收井1座。工作井、接收井均为圆形,采用沉井方式施工,沉井整体制作,一次不排水下沉。工作井在下沉中配重500KN;工作井顶力最大值为1600KN。接收井在下沉中配重600KN。沉井材料如下:混凝土:C30;钢筋HRB400;抗渗标号:S6;保护层:井壁35mm,底板40mm,顶板25mm。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具体工作数量见表1.7-2。表1.8-2 生态补水工程顶管工程工作数量表序号井号作用尺寸开挖深度管径管道长度管材埋深地质情况备注1PQ40工作井外径8500/内径7000外径8200/内径70008500+1000素填土、砂质粘性土、粗砂南岭路跨107国道d1200149m6.55m2BS41接收井外径5700/内径4500外径5400/内径45007600+10001.8 施工重难点(1)本区域工作沉井和顶管位于107国道上,交通繁忙、交通疏解难度大,是本项目的施工重难点。(2)顶管轴线控制难度大,是本项目的施工重难点。(3)顶管施工泥浆渣土出渣难度大,泥浆处理是本项目的施工重难点。(4)沉井下沉精确度控制难度大,是本项目的施工重难点。(5)工作点分散,临时施工用电是本项目的施工重点。1.9 施工部署1.9.1 施工组织我公司配备强有力的项目管理人员,实行全面科学管理,按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并作好施工中人力、材料、设备供应工作,协调好各方面关系,确保合同工期。严格执行国家和深圳市有关规范、标准,按照已制定好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并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作到精心施工,确保本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1.9.2 施工场地布置施工现场根据施工需求规划用地大小范围、进行交通疏解,施工场地进行封闭设置门卫禁止非施工人员进入。顶管施工详见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施工场地平面布置图。1.9.3 施工道路布置截污完善工程工作井位于107国道辅导绿化带上,需要新建施工道路约150延米,采用泥结石路面。其余施工点都处于现有施工道路上,无需修建施工道路,围挡范围两端设置大门与现有道路连接,方便设备、材料等进出场。1.9.4 施工用水布置施工用水采用水车拉水供应,从营地项目部接水距离3Km,同时现场放置水箱进行储备用水,5m3水车2辆进行施工供水。1.9.5 施工用电布置本区域工作面因用电分散,故采用以移动发电机进行供电,并备用一台保证顶管施工每天24小时正常进行。每个顶管施工作业点,用功率250KW发电机进行供电。施工临时用电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之各项要求,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一机一闸一漏、“TN-S系统”的临时施工用电线路。二、编制说明及依据2.1 编制目的(1)指导现场施工,规范现场操作;(2)保证顶管施工的安全以及质量,确保顶管施工的顺利进行。2.2 编制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基本建设方面的政策、法令、法规,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等要求,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2)严格遵守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实事求是,施工方案可行、适用、经济。坚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3)始终对施工现场实施全员、全过程、全范围严密监控,坚持动静结合、科学管理的原则。(4)组织专业队伍上场,装备足够的优良机械设备进行专业化施工,保证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5)在仔细考察工程实地,认真研究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的基础上,针对本合同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并结合现场实际、上场的机械装备、人员条件,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2.3 编制依据(1)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招、投标文件;(2)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3)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施工设计图;(4)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施工设计图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5)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以及深圳市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6)通过对施工场地现场及其周边环境的考察及收集的建筑位置的地形、地貌、道路、水电、材料情况等资料;(7)主要规范及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30-20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50119201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 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 新编给水排水工程师手册顶管工程设计与施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葛春辉 主编2.4 方案编制人员方案主要编制人员见表2.4-1。表2.4-1 方案主要编制人员表序号姓名学历职称职务备注1李志刚本科教高公司总工程师项目方案批准人2王显艳大专教高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方案审核人3张文广本科工程师项目副总工项目方案编制人4徐君本科工程师工程管理部主任项目方案编制人2.5 主要管理人员资质主要管理人员资质见表2.5-1。表2.5-1 主要管理人员资质表姓名岗位/工种证件名称证件编号发证单位备注黎明项目经理一级注册建造师10220634092202001吉林省职称考试工作办公室高级工程师SD2011010120011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安全B证吉建安B(2008)0000734吉林省建设厅张青民生产副经理工程师SD2012010140072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曲乃波副经理兼质量管理部主任工程师DJ2013006013042中国电建质检员130511050吉林省建设厅毕业证书116535200905700437南阳理工学院王显艳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SD2007010110003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张文广副总工程师工程师SD2006010130018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徐彬安全总监注册安全工程师DJ2013006013041河南省人事厅工程师DJ2013006013021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安全员证水安C(2015)002954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张斌总经济师工程师SD2010010130011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水利造价工程师SL120170296水利工程协会杨光总会计师兼财务资金部主任会计证61040303000485西安市财政局崔美花综合管理部主任工程师DJ2008010130026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徐君工程管理部主任工程师SD2010010130023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陆洋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助理工程师SD2000010090010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韩思愈信息管理副主任助理工程师SD2000010140099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翟超测量队队长工程测量员三级1168003007301384国家测绘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助理测量工程师215406093010001290全国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认证中心技术员证DJ2013006015018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张传波测量员测量技师055100309020005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金淳哲测量员工程师960222143水利部第一水电工程局朱永利试验员试验员1522011000050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李娜计划合同部主任工程师DJ2013010130047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祝潇东造价员造价员鄂014A01083中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协会彭二伟安全环保部主任安全员水安C(2015)002955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高绪安全员安全员证吉建安C(2016)0003842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赵建功安全员安全员证吉建安C(2011)0001511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夏志华安全员安全员证吉建安C(2010)0003049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杨骁安全员安全员证水安C(2015)002856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贾一松质量管理部副主任质检员证SGL20140815935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师DJ2015010130044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孙志巧质检员质检员证1522010200156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张博文质检员质检员证SGL20140815939中国水利工程协会陈国范设备物资部主任工程师DJ200501010031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邹若飞会计员会计证220221198708240131龙岗区财政局王迎芳出纳员会计证41020100500824开封市财政局三、施工计划3.1 施工规划根据施工图纸,本区域顶管施工有DN1000、DN1200的两种类型,总共工程量约为597m,分为5个顶段:JW55JW54(d1200,144m)、JW55JW57(d1200,74m)、JW184JW183(d1000,142m)、JW184JW186(d1000,88m)、PQ40BS41(d1200,149m)。依据总工程量进行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顶管机进场2台。计划顶管机进场时间为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21日完成顶管作业。浆液置换与闭水试验有专业队伍施工,不占顶进直线工期;沉井提前安排施工,不占顶管施工的直线工期。表3-1 单个顶段工期表序号名称时间(d)备注一JW55JW54(d1200,144m)顶段1安装导轨、后背靠22安装主顶系统13顶管机组装调试24顶进施工155顶管机拆卸26小计22二JW55JW57(d1200,74m)顶段1安装导轨、后背靠22安装主顶系统13顶管机组装调试24顶进施工85顶管机拆卸26小计15三PQ40BS41(d1200,149m)顶段1安装导轨、后背靠22安装主顶系统13顶管机组装调试24顶进施工165顶管机拆卸26小计23四JW184JW183(d1000,142m)顶段1安装导轨、后背靠22安装主顶系统13顶管机组装调试24顶进施工155顶管机拆卸26小计22五JW184JW186(d1000,88m)顶段1安装导轨、后背靠22安装主顶系统13顶管机组装调试24顶进施工95顶管机拆卸26小计163.2 施工工期安排沉井及顶管计划2017年1月1日开始施工,2017年8月2日完工。沉井底板及井壁施工按45天考虑,顶管施工考虑每天10m。沉井施工是关键,考虑同时施工4个沉井。顶管不占关键线路。3.3 主要资源配置根据顶管施工强度分析,劳动力配置见下表。表3-2 劳动力计划表序号工 种数 量单 位备 注1管理人员96人项目部行政管理2施工管理8人现场施工3管道工8人顶管管道运送4泥浆维护12人泥水及触变泥浆维护5顶管操作工8人机长及副机长6线路维护工8人泥浆及电路维护7杂 工30人辅助施工8吊车司机4人管道吊送9水电工8人水电维护10挖掘机司机2人顶管出渣11合计184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仪器配置见下表。表3-3 主要设备、仪器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单位备注1泥水平衡顶管机DN10001台2泥水平衡顶管机DN12001台3汽车吊25t2辆4中继间8x50t1套行程500mm5发电机250KW2台6工具车2T1辆7商务车江淮2辆8泥浆泵30KW、扬程26m2个9排泥泵30KW、扬程26m2个10注浆泵3吋、NL76-92个11污水泵2吋2个12潜水泵4吋、2吋各4个13全站仪莱卡2台14GPS南方测绘银河61套1拖315机械千斤顶5T2个16机械千斤顶16T4个17机械千斤顶32T2个18电焊机ZX7-4001台19反铲(含破碎锤)PC2202台20轴流式通风机2x11KW2台21钢筋调直切断机GT14-141台22钢筋弯曲机GW40-11台23电镐5个24风镐5个主要材料配置计划见下表。表3-4 主要材料计划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后靠背套22油缸架套23导轨套44环型顶铁个25U型顶铁个26止水装置套根据实际情况制作7焊条盒若干8氧气瓶9乙炔瓶10型钢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11膨润土Na+t512钢筋混凝土顶管d1000米23013钢筋混凝土顶管D1200米36714钢筋HRB400 HPB300t11215混凝土C30m³1428四、主要施工方法4.1 沉井施工4.1.1 工作井及接收井施工工作井及接收井采用沉井施工工艺,两节制作,不排水一次下沉。工作井、接收井均为圆形,见图4-1、4-2。图4.1-1圆形工作井图4.1-2 圆形接收井4.1.2 施工工艺流程沉井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3。图4.1-3 沉井施工工艺流程图路面破除及场地平整施工准备铺垫拼装刃脚模板安装支撑排架及底模支立内模绑扎钢筋支立外模浇筑底节砼、养护、拆模、等强初挖、抽垫不排水开挖、下沉、监测、纠偏、到位基底清理封底、等强底板混凝土浇筑4.1.3 沉井制作4.1.3.1 刃脚支设沉井制作时,为解决地基承载力的不足,采用垫层法。即在刃脚下设垫木垫层,垫木下再设砂垫层,逐层扩大,类似扩大基础。沉井刃脚铺设标准方木(100mm×100mm×2000mm)作支承垫架的垫木,然后在其上支设刃脚及井壁模板,浇筑砼。地基上铺设砂垫层,将沉井的重量扩散到更大的面积上,避免制作中发生不均匀沉降,同时易于找平,便于铺设垫木和抽除。选用中砂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并洒水,控制干密度1.56t/m3,地基整平后,铺设垫木,使顶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水平仪控制其标高差在10mm以内,并在其孔隙中垫砂夯实,垫木埋深为其厚度一半。4.1.3.2 脚手架搭设及接高平台铺设 沉井制作内外脚手架均采用48,=3mm钢管,钢扣件组合搭设,由专业架子工搭设内外脚手架,每层操作平台内净1m铺设竹排板式标准脚手板,并设置栏杆,竹排板围护,外脚手用绿色网围护,内脚手架顶层满铺平台便于浇砼操作等安全。每座井设二处上下施工扶梯,脚手架立杆、横杆、剪刀撑、垫木等的搭设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和安全规范要求施工。4.1.3.3 模板支立井壁模板采用钢模板或木模板。钢模板采取竖向分节支,每节高1.52.0m,模板循环倒置使用。先支井体内模,一次支到比施工缝略高100mm,竖缝处用90mm×90mm方木支撑在内部脚手架或竖井架上。外模分两次支设,内外模均支到施工缝略高100mm 处,竖缝用木方及12mm拉紧螺栓紧固,间距500mm,在螺栓中间设100mm×100mm×3mm 钢板止水片1道,止水片与螺栓接触的1圈满焊。每隔1.8m设1道20mm钢丝绳和拉紧器箍紧,以防外胀,再设斜支撑支顶于基坑壁及外部脚手架上。木模板均采用15mm厚胶合板模,所有模板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围檩立筋采用48钢管,拉杆螺栓采用14mm圆钢,拉杆螺栓设置水平间距50cm,垂直间距60cm。为防止浇砼时爆模,在水平加固模板用的2×25钢筋两端接头处上点焊,所有拼缝及模板接缝处要逐个检查嵌实,防止漏浆。4.1.3.4 钢筋绑扎本工程的钢筋规格、种类繁多,对进场钢筋要进行验收,按规格分批挂牌堆放在有衬垫的钢筋堆场上,防止底层钢筋锈蚀。对进场钢筋应按批按规格抽样试验,严格遵守“先试验复检、合格后使用”的原则。制作成型钢筋,按其规格,绑扎先后,分别挂牌堆放,对其成型的具体尺寸,规格有工地质量员抽样检验把关,同一截面的钢筋接头要求严格按施工操作规程要求执行。钢筋绑扎要结实,井壁的内外层钢筋之间要设定位撑。在钢筋绑扎后,采用同结配砂浆垫块,控制保护层,保证钢筋在砼中有效截

    注意事项

    本文(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桥河综合整治工程顶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