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基坑护壁方案.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深基坑基坑护壁方案.精品文档.沛县易龙新汉城一期15楼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徐州汉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2013年8月22日审 批 栏审批单位审批部门审批意见审批日期施工单位总工程师工程部项目部编制人编制日期建设单位工程部安全处监理单位一、 编制依据:1. 建设单位提供的结构图、建筑图、沛县易龙新汉城一期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及基坑支护设计。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3.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 1202012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5.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6.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YB 925897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9. 其它有关的规范及规程二、工程特点:本工程为沛县易龙新汉城一期15#、16#、20#楼工程,结构层数18层,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采用筏板基础,管桩直径500MM长度23M,基坑位于沛县新汽车站北侧,正阳北路东侧。地质情况主要以杂填土、粉质粘土、砂质粘性土组成。本工程室内地坪±0.000m相当于绝对标高35.80m。地下水位在-2米左右,拟建建筑物周围无其他建筑物,底板底标高-6.6m,开挖深度5.2米,基坑周长为190米,开挖面积2000平方米,土方开挖量大,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三级,需在基坑周边做围护结构,并采取降水措施。本工程建设单位为徐州泽翰置业有限公司,工程由北京炎黄联合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江苏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三、降水井点布置及降水措施:(1)降水方案的总体设想: 根据地质报告及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本工程拟采用井点法降水配合管井降水法。选择降水方案可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根据勘察报告和周围建筑物等现场实际,定性分析土质和地下水分布以及降水面积等情况,初步拟定降水方案;其次是通过对降水区域内的涌水量和对周围建筑物的沉降量、倾斜度等指标的计算,定量分析降水措施,最终确定降水方案。1) 井直径为650mm,采用DN500mm砼管,井深18米,井底标高超过基底最深处13m,井管与井孔间填滤石作为滤料,滤料填至-1.5米,井距11米,共布置降水井10座,(每栋均同)。2) 每个管井内设置QS20-27-3型潜水泵,水泵抽水扬程为25m,出水量为20t/h,引水管采用50mm胶管或钢管,引至自然地坪后,在基坑周围设置¢300钢管作为排水总管,间隔3米设置管枕(做法见祥图)将地下水引至沉淀池沉淀后排至市政管网(井点布置见井点布置图)。(2)管井井点设置计算: 井点平面布置根据计算,降水井设置在距离护壁顶外1.5米处,满足施工及规范要求。地下室坡道处采用自然放坡,坡度拟为1:1,下场施工坡道放坡系数为1:2,因此计算基坑开挖体积为5949m3。计算参数:基坑面积A=5949m2;开挖深度5.2m;降水深度S=18m渗透系数K圆砾=100m/d,根据公式:Q涌=15738m3/dQ涌=15738m3/d=656m3/h查设备手册得出,采用QS20-27-3型潜水泵,出水量为20 m3/h,管井内设置QS20-27-3型潜水泵,因此需要设置降水井10座井间距11米。Q涌=656m3/hQ排=20m3/h*10座=6603/hQ涌Q排因此涌水量小于排水量所以10座井满足施工排水需求。(3) 成孔: 配备2台CZ-22冲击式钻机机械成孔,一钻到底。孔径650mm,井深18m终孔后,由专人检查孔深合格后方能下入井管;(4) 成井:成井工艺流程: 测放井位钻机就位钻孔(地层自然造浆)清孔(稀释泥浆)下井管填滤料洗井排水排浆开始抽降。井管为混凝土排水管,外径500mm,下管时要保证井管连接正直、牢固;滤料为3-6mm的石屑,不含其它杂质,填料时应用铁锹从孔口四周均匀填入,严禁用手推车倒入,防止井管歪斜、滤料蓬塞;成井后立即组织洗井,洗井要求:采用空气压缩机及水泵联合洗井,洗至水清,出水量正常为止; 做好成井原始记录,并观测其管井出水效果,若不符合质量要求,应立即补孔;在土方的开挖过程中,应注意对此部分井的保护,机械开挖土方距井不能少于1m,所剩土方采用人工清挖,随土方的开挖拆除高出地面的井管,严禁挖出的土落入降水井内。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槽内降水井可继续进行抽水,在浇注底板混凝土之前,可用滤料填至基底设计标高即可。 下井管采用钻机的卷扬装置,采用井托法逐节吊放,井管连接采用竹片,竹片用8号铅丝绑紧,绑扎间距1m要保证井管顺直,在井孔内居中。滤料应从管井周围均匀填滤料,防止将井管挤偏,井管用钢丝网包好,钢丝网包扎至-1.5米。(5)洗井: 采用6m3空压机气举冲洗法,将由气管和排渣管组成的洗井器放入井底,关闭排渣管,用高压气激荡沉渣和井壁,关闭排渣管,永高压气激荡沉渣和井壁,再开启排渣管将水渣混合物催出,这一过程自下而上反复进行,直至洗出清水,井内水位接近周围地下水位为止。(6) 降水井质量验收 降水工程施工的关键工序为成井质量和洗井。成井质量控制要求对所有井点的井深、井管长度、滤料填入方法及封孔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成井质量;洗井质量以潜水泵抽水时地下水位变化是否灵敏为控制要点。(7) 临时供电线路及电源安装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电缆采用V V 4*50+1*25m2电缆 ,降水施工,设置3个分配电箱,开关箱每台设备一个开关箱,总箱到分箱的电缆采用V V 4*16+1*10m2电缆。开关至水泵的引线采用V V 4*2.5MM2电缆。导线埋地暗敷。(8)降水、监测与维护 井点施工期间,设置专职工作人员6人对降水井进行24小时看护,对水位每3小时观测1次;并作好观测记录, 配备5台水泵作为备用水泵,确保降水工作顺利进行。对观测记录及时进行整理,分析水位下降的趋势,预测地下水位下降到设计深度的时间并合理调整抽水井数。在整个降水期间,必须保证降水井点和抽水设备的完好,对抽水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基础施工安全进行。当构筑物施工基本完工,满足抗浮要求后,降水工作即告结束,在人员撤离现场前,对全部降水井点进行回填。(9)混凝土护壁施工工艺1) 根据土方开挖,随时跟进2) 放坡、修坡基坑分二层开挖,故基坑壁按二次放坡,第一次放坡坡度按1:1,第二次放坡坡度1;1,若遇阴雨天气,边坡放坡适当放大,对开挖后的边坡段,用铲楸进行切削清坡,施工人员跟班与挖土机配合作业。3)钢筋网。片安装1、在喷射混凝土前,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应牢固固定在边壁上并符合规定及地下室基坑护壁专项方案设计的保护层厚度要求,一般25mm。2、钢筋采用(Q25)直径6.5250×250,加强筋2根级钢筋直径18mm 边长或200mm,锚杆用二级16L10001500挂网钉3、钢筋网片用焊接或绑扎而成,钢筋网铺设时每边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一个网格边长或250mm(上下坡钢筋的绑扎300mm)。4、喷射细石混凝土面层喷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厚度为60mm,其配合比为水泥:砂:细石=1:2:2:0.45,水泥为普通硅酸盐p.c32.5级,碎石最大粒不超超过15mm,砂为中粗黄砂。喷射顺序是由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控制在1m左右,喷射方向垂直于受喷面,在护坡部位,应先填钢筋锚钉后,然后再喷射第一层混凝土30MM,钢筋网在喷射第一次混凝土后铺设。喷射面宜二次喷射,第一次喷射厚度在30mm左右,在第一次混凝土层初凝前进行二次喷射,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为3-7天。在继续下层喷射作业时,清除施工缝接合面上浮浆层和松散碎石,并喷水使之湿润。5)护坡防排水措施 土方边坡修整完成后,每隔2米设置一个泄水孔,泄水孔用50PVC塑料管制成,长度500,打入边坡土内300,露出土外200,向外排水倾斜15度,进口处做纱布反虑包 处理。6)基坑具局部有渗水漏水时,随时采用压密注浆止水措施,确保基坑的安全,加强基坑检测,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监理、业主、以便采取快速、有效的补救措施。认真做好原材料检验,严格控制喷射混凝土、水泥浆的配合比和水灰比。五、土方开挖施工:为了便于施工及有利于基坑边坡稳定,土方开挖前先做好定位放线工作,及时配合基坑围护单位做好边坡及井点降水设备的布设,各级井点先预抽水1015天,待坑内水位下降至作业面标高下1米后开始挖土,应遵循的原则为分层、分段、有序开挖、严禁超挖。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ZX-220型反铲式挖土机两台,配备自卸汽车10台,土方运至甲方指定地点。1.基坑挖土拟采用两步挖土,第一次挖土,由地面挖至-2.5m,实际挖深2.9m。第二次挖土,挖至距离基底200mm处,预留200mm进行人工清底。基坑开挖顺序:土方开挖由专人指挥,采取分层分段对称开挖,每层开挖长度不超过20米。严格遵循“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及“大基坑小开挖”的原则。当挖至标高接近基础底板标高时,边抄平边配合人工清槽,防止超挖,并按围护结构要求及时修整边坡及放坡,防止土方坍塌。桩体周围及基底,200mm土方采用人工清理,以防止地基土层扰动,然后用挖机带走。电梯井,集水井采用人工挖土,如遇地下水应在用轻型井点降水。基坑开挖施工至基础底板标高时,在24小时内必须完成素砼垫层,严禁基底暴晒,基坑四周锥土离基坑边不小于3米锥土高度不超过1.5米。下坑坡道设置:考虑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场地内高差等因素,下坑作业道路设置在场地紧邻东面路一侧,基础挖土从西向东边挖边退。配置2台挖掘机及10辆自卸车,视天气及交通情况增减机械。六、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1)应急处理指挥系统成立应急处理指挥部,负责落实应急处理具体工作的开展,指挥部各成员做到分工到位、责任明确(见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表)。本工程应急处理指挥部工作主要职责有:发生险情时受伤人员的抢救和紧急疏散以及善后处理;基坑安全处理措施。(2)基坑安全防护措施:随基坑开挖当发现水平位移过大,或位移发展速度过快时,可依次采取下述措施处理险情:在水平位移大的地方在基坑顶面挖土卸载;同时在基坑底的 内侧堆砂袋以增加侧土侧压力,过这个初步措施可以缓解险情的发展,为抢险争取时间,可以有效控制位移的发展,地面有裂缝时立即用水泥砂浆抹缝,并在裂缝外侧注浆。基坑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应尽快浇筑垫层,使坑底土层封闭,防止坑底土上隆。基坑排水:1) 坑内做好集水井及排水盲沟,同时配备2台2寸水泵(备用4台)防止暴雨浸泡基坑。2) 坑上周圈做200*200mm隔水沟,集水沟内采用防水1:2.5防水砂浆抹面,以防止雨水及基坑上水源对基坑造成危害。 基坑开挖和使用过程中应防止坡顶的堆载不要超过设计所允许的10Kpa。基坑四周的安全围护基坑周围采用¢48钢管连接做护栏,立杆打入土层中深600mm以上,基脚用素砼浇实,间距1500mm,高1200mm,并在立杆距离地面120mm处设置扫地杆,每间隔500mm设置水平杆,立杆间距上下用涂有黄黑色漆的钢管连接,并用密目网封闭。用电照明 基坑周围间隔5m设置红色警示灯,并做好防雨措施,设置专职工作人员2名,对警示灯进行维护和管理。(3)降水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1) 降水过程中,最主要的是保证基坑内地下水位能满足基坑开挖的实际需要,采取抽灌结合等技术措施,既要保证不因抽水过深引起地面明显沉降,也不发生抽水过浅危及坑底安全。同时,还要采取防止涌砂、塌孔的技术措施,以免土层松动,保持边坡稳定。现场施工人员必须进行技术交底,并持证作业,挂牌负责,定机定人操作;所有进场机械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机械设备完好;强基坑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能报各施工方,并会同维护单位做好应急处理。 2)用电安全措施: 夜间施工配备足够照明,主要通道不留盲点,现场的电线要经常检查,不能裸露,电气设备做好防雷接地,防止潮湿触电,各种用电设施严格执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一机一箱一闸,各区段都有良好的保护接零或接地,现场用电源插座,开关必须牢固,并应做好防护工作。3)动态监测措施:动态监测在基坑降水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地下水位变化、围护结构的位移沉降变形、周边构建物的位移沉降、基坑隆起等指标的实时监测,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水位下降及基坑和周围建筑物的沉降变化情况,预测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准确调整施工步骤,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安全。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施工场由于紧邻正阳路,施工过程中将配备专职人员5人,每天3次对土方施工车辆带出的泥土进行清理,严禁出场车辆带泥及污染物上市政道路。努力降低施工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运送土方的汽车土方装箱高度应低于槽邦200mm,并应对运送车辆进行覆盖。废水、废渣处理。施工区与生活区内废水修建排水沟,经处理后再排放。废弃渣用车及时运出施工区,堆存到指定地点。裸露的地表扬尘的控制,尽量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遇有大风天气,未硬化部位应及时洒水降尘。图115#16#20#楼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安装15#楼7.5米7.5米53.8米13.3米轻型井点1.5米28.3米64.3米15#16#20#楼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平面布置图15#16#20#楼管井降水设备安装15#16#20#楼8.5米8.5米管井内径为400mm,深度18米。管井降水设备平面布置图15#16#20#楼锚管锚管平面布置图原文已完。下文为附加论文,如不需要,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轰燃对建筑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摘 要】:在室内轰燃研究理论基础上,简要介绍了轰燃的定义和轰燃判据,并结合建筑火灾实际情况,分析了因轰燃引起的室内火灾中灭火救援难点问题,根据轰燃的特点,提出了应对此类火灾的灭火救援对策,为消防部队处置室内轰燃火灾提供参考。【关键词】:消防; 建筑火灾; 轰燃; 灭火救援一、引 言轰燃是室内火灾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燃烧现象。室内发生火灾后,若具备合适的燃料和通风条件,就可能发生轰燃。轰燃一旦发生,室内所有可燃物会在极短时间内同时全面着火,室内整个空间都充满火焰,可燃物燃烧速率和室内温度急剧上升,并且室内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氧气浓度也随之急剧下降。这些都会使室内人员受到严重威胁,也给消防灭火救援带来极大困难。国内外发生的很多建筑火灾事故中,轰燃就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元凶,如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洛阳东都商厦火灾、吉林中百商厦火灾、英国布拉德福市足球场火灾和皇家十字地铁车站火灾。因此,结合轰燃的特点和危害性,分析轰燃对建筑火灾中灭火救援工作造成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室内火灾的控制,对于提高消防部队灭火救援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二、轰燃及相关研究(一)轰燃定义NFPA 921中轰燃定义为:室内火灾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热辐射作用下的所有可燃物在轰燃时几乎同时着火,火焰迅速在室内所有物体传播蔓延,室内形成一片火海。轰燃的发生是火灾失控发展的危险信号,产生的高温烟气会对建筑结构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强大的破坏力往往造成恶性死伤事故和巨大财产损失,极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与巨额财产损失,也是火灾即将向临近区域蔓延的重要标志。目前对轰燃还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常用的三种:(1)室内火灾由局部火向大火的转变,转变完成后,室内所有可燃物表面都开始燃烧;(2)室内燃烧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3)在室内顶棚下方积聚的未燃气体或蒸气突然着火而造成火焰迅速扩展。(二)轰燃判据及预测室内火灾是一种受限空间内的燃烧,是建筑火灾的主要形式,将发生轰燃的条件量化为可以测量或计算的物理量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现在应用最多的三个轰燃判据为:(1)室内接近顶棚热烟气温度超过600;(2)室内地板平面辐射热通量超过20 kW/m2;(3)通风口有火焰喷出。以上判据都源于火灾实验观察结果,虽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可以作为判定轰燃的参考标准。对轰燃的预测方法,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温度和热通量判据。V.Barauskas、McCaffrey、Quintiere、Harkleroad、Thomas等分别提出了基于热释放速率预测轰燃的经验公式。此外,武警学院陈爱平教授将内衬材料的热惯性因素引入考虑,基于McCaffrey的方法提出了轰燃综合预测法;B.Hagglund等建议采用临界轰燃燃烧速率预测轰燃;J.G. Quintiere等提出采用临界轰燃燃料面积预测轰燃;S.R.Bishop根据经典热爆炸和非线性热动力学理论温度微分方程特征值预测轰燃等。这些预测方法的实用性和精确性还有待改进。三、轰燃对室内火灾灭火救援的影响(一)轰燃时间预测困难,影响灭火救援决策消防部队在轰燃前到达现场,如果未及时预测和侦察到轰燃,急剧升高的温度和喷出火焰会对消防队员造成伤害。消防官兵到火场后,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是否会发生轰燃和什么时候发生轰燃。有些火灾,消防员内攻进入室内的瞬间就可能被卷入火海中,而有些火灾,在灭火救援进行过程中突然轰燃,也有的至灭火战斗结束也不发生轰燃。如何在火场快速判断轰燃发生的可能性及时间,仍是一线消防指挥员的一个难题。而目前对轰燃的预测研究多限于学术理论方面,并没有便于在灭火救援现场操作的轰燃预测仪器或技术手段。指挥员只能依靠个人积累的灭火经验,对轰燃的感官印象及火情侦查情况进行初略判断,容易导致现场决策低效率、低质量,甚至做出错误的决策,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二)火场温度高,灭火进攻困难室内发生轰燃后,火势突然猛涨,进入全面燃烧阶段,产生的高温能达到1000左右。有关研究表明,对于没有任何保护的皮肤,只要暴露在137-160的环境中就会造成严重伤害。扑救建筑火灾最有效的灭火措施是内攻,而轰燃产生如此的高温会对消防员产生强烈的烘烤,加上可能从门窗喷出的火焰和高温烟气,消防队员很难近距离灭火,内攻更加危险、艰难。如灭火中水枪掩护不充分,个人防护不周全,还会危及消防员人身安全。同时由于轰燃中可燃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浓烟和气体,降低了火场能见度,更加难以发现较隐蔽的火势威胁,影响了灭火效率。(三)室内充满烟气,搜索救援难度大轰燃发生前,大量积聚的浓烟和高温会迫使消防员将身子放低,弯腰或匍匐前进,在搜索被困人员时行动不便,效率低下。此外,室内积聚的浓烟具有较强的减光性,室内能见度很低,对侦查和搜救非常不利,受困人员也无法自行安全疏散,消防员也有误入危险区域和迷路的危险。轰燃后转为全面燃烧,燃烧更为猛烈,无法深入开展室内救援,而由于燃烧速率急剧增长,因燃料不充分燃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CO、H2S、HCL、SO2等,导致被困人员中毒、窒息,消防灭火救援时间更加紧迫,人员疏散更加困难。(四)建筑受高温烘烤,结构有倒塌危险室内轰燃发生后,释热速率急剧增大,温度急剧升高,达到500-600的高温,最高可达1000左右,建筑构件的强度在高温、强烈热辐射作用下会下降。混凝土在高于300温度作用下抗压强度线性下降,超过600时抗拉强度基本丧失,在900左右时抗压强度下降到常温时的10%;钢结构虽不燃烧,但在火灾高温中强度会迅速下降,500左右时全负荷钢结构就会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600其强度下降2/3,进而结构发生变形引发倒塌。因此轰燃扑救过程中,建筑结构很容易发生局部倒塌甚至整体坍塌,使室内人员受到威胁,影响消防救援工作。(五)火焰易窜出蔓延,控制火势难度大室内具备轰燃条件时,可能在着火3-10 min后就会发生轰燃,消防队赶赴火场后可能已经发生轰燃,火灾发展至猛烈燃烧阶段,第一出动力量如对火灾形势估计不足,到达火场后往往控制不住逐渐增长蔓延的火势。此外,轰燃后伴随着喷出火焰和飞火,能冲出着火房间,造成火势蔓延。而且轰燃产生的强烈辐射热也对临近可燃物形成威胁,强辐射热也是火势向上层和四周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四、预防和控制轰燃的灭火救援对策(一)全面侦查火情,注意轰燃征兆在处置建筑室内火灾时,应全面侦查火情,快速掌握起火房间位置、火势大小、人员被困情况、室内可燃物数量与类别、建筑结构特点、周围毗邻建筑情况等,尤其对于通风不好且室内可燃物数量较多时,应提高警惕,密切监视,谨防轰燃突发造成恶性事故。为延缓或避免可能发生的轰燃,到场后应确保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动作,尽量为后续灭火与人员疏散救援争取时间。同时应派安全员密切注意轰燃发生征兆,轰燃的警报信号主要是高温辐射、“闪燃”和“白烟”。有条件进入室内侦查时,如发现室内烟气温度较低,则轰燃可能性不大,应及时出开花水冷却;如消防员进入后,明显受到高温烘烤,热烟气层不断变厚,表明有轰燃危险,应及时撤离至外围控制火势。同时,消防员进入室内时,还应密切关注是否有浓烟从门窗翻滚、溢出,或则浓烟中夹杂有较小火焰和闪燃现象,如果出现这些征兆,则说明此房间具有轰燃的危险。(二)准确迅速,疏散抢救人员轰燃具有一定突发危险性,消防部队到达火场后,人员抢救时间非常有限,在迅速掌握火情和人员被困情况后,积极做好冷却防护同时,立即组织精干人员成立搜救小分队,展开人员疏散和救援。进入室内救援前,应根据人员被困位置和数量,确定好各小组任务,定好一次作业时间、紧急情况联络方式和撤离路线。每个搜救人员都应穿好灭火服,必要时穿防火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水枪跟进掩护中小心进入。搜索时2人或3人一小组,协同搜寻,尽量靠墙前进,弯腰或则匍匐行进,能见度太低时要利用导向绳保护,防止在浓烟中迷路,并密切注意火情变化,随时做好紧急撤离准备。在搜救中注意检查门窗附近有无昏迷人员,当室内烟气温度过高时,不能进入火场内部太远,严格按照作业时间行动,按时返回。如果赶到火场轰燃已经发生,不要盲目进入室内,应先设法进行通风散热,控制火势,适当破拆开辟救人通道,待火势稍减再内攻灭火救援。(三)喷雾冷却稀释,适时通风散热轰燃前和轰燃后都要出枪射水,如能直接对火源射水,可有效降低火源热释放速率,降低火焰区温度,能延迟或抑制轰燃发生。但区别于普通建筑火灾,轰燃火灾处置中水枪的射流形式、射水部位都有特殊要求。对于轰燃火灾,室内烟气层很厚,可燃气体浓度大,如果仅用直流水冷却灭火,可以对火焰区起到降温作用,对未燃材料起到润湿和减缓热分解作用,但对热烟气层效果不明显,所以射水直击火源的同时还需要开花水或喷雾水对热烟气层实施稀释、冷却。向热烟气层喷水雾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气温度,减小热烟气的热辐射,另一方面水雾滴吸热汽化后可以稀释可燃气浓度。现在大多室内顶部有易燃装修材料,还要注意向屋顶和墙壁射水冷却。扑救轰燃火灾时,还要注意适时通风和排烟,李晋等研究发现在增大房间送风量,轰燃时间提前,稳定送风量并加大排烟量时,轰燃不发生。杜兰萍等研究表明,燃料一定时,排烟量与送风量之比大于某定值就不会发生轰燃。送风可通入新鲜空气,排烟可减少热烟气浓度,有利于室内散热,所以在轰燃前采取合理通风排烟措施,比如打开门窗、启动机械排烟装置等都有利于灭火救援。但对于通风的时机和通风量的大小,指挥员一定要正确把握,对于已经充满浓烟的高温密闭的房间,谨防因开门通风引起回燃。(四)小队突击,内攻灭火通常对建筑火灾最有效的灭火措施就是内攻,直击火点,消灭火势。轰燃火灾由于高温、强辐射、室内热烟气浓、建筑有倒塌风险等特点,应该谨慎选择内攻时机,把突发险情的危害降到最低。在仔细侦查火情,掌握火势发展态势后,确保无轰燃发生危险征兆,比如:观察门窗有无浓烟翻滚或闪燃,着火房间门把手是否很热,室内烟气是否有明显的烘烤灼热感等。同时还应确保建筑没有倒塌危险,内攻进入时以精干小组为单位,做好安全防护和掩护,交叉掩护前进,注意避开吊顶、高热区等危险,遇有紧急情况,立即撤离。内攻应量力而行,火势太过猛烈时,不能勉强内攻,应先控制住火势,增援力量到达或兵力相对火势具有一定优势时再内攻灭火。(五)重点监护,防止倒塌和火势蔓延轰燃产生的高温对建筑构件和结构有巨大破坏作用,灭火过程中,要对建筑承重构件加强冷却保护,并应指定人员密切注意建筑破坏情况,一旦有倒塌危险就及时撤离。对于着火时间较长的建筑,冷却承重构件时,避免用冲击力过大的直流水直接向构件射水,尽量用开花水均匀冷却降温,防止高温的混凝土在水流冲击和冷却作用下开裂,强度下降。此外,扑救轰燃火灾中,把握火场全局,重点突破,加强冷却降温的同时,还应出枪抑制从门窗喷出的高温烟气和火焰,防止火势从门窗及管线向上层和四周蔓延。对于已经发展成全面燃烧的大火,应从整体上合理部署兵力,集中优势兵力控制火势,再逐步消灭火灾。五、结 语由于轰燃现象的复杂性,对于轰燃产生的条件及轰燃本质等问题研究还存有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随着轰燃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抑制轰燃的发生,轰燃火灾中的消防灭火救援工作也会更加科学高效。 电石火灾处置对策研究摘 要:根据电石的理化性质和化学危险特性,结合电石火灾的特点,对电石火灾事故的处置方法和措施进行了探讨,具体从现场火情侦查、初期控制、灭火剂选用、安全防护与防暴和防止环境污染五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了如何高效处置电石火灾事故。关键词:电石;火灾;灭火救援一、引言电石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在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满足相关行业需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医药等领域。电石本身不可燃,但遇水剧烈反应生成易燃易爆的气体乙炔,在工业生产中常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丹江口市辖区内的汉江集团电化公司、宏茂冶金公司电石年产量都达20万吨以上,新港金家湾工业园及三官殿还有数家小型电石生产、经营企业,丹江口市已经成为华中地区电石重要生产基地。然而,近几年因电石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比较频繁,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有必要全面认识电石的火灾危险性,研究出高效的事故处置对策,提高灭火救援人员对电石火灾事故的处置能力。二、电石的理化性质(一)电石理化性质电石是碳化钙的俗称,它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基本原料。纯净碳化钙为无色晶体,暴露空气中会吸水受潮而呈灰白色。工业电石为碳化钙与氧化钙的混合物,碳化钙含量70%-80%,外观呈灰色、棕黄色或黑褐色,一般由焦炭和石灰经高温熔炼得到。电石的化学分子式为CaC2,密度为2.22g/cm3,熔点447,沸点2300,闪点17,可导电,遇水剧烈反应生成乙炔,并放出热量,属于甲类第2项火灾危险物品。(二)电石的化学危险性(1)遇湿受潮燃烧。电石为一级遇湿易燃物品,遇水反应剧烈,生成乙炔和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每公斤碳化钙水解放热约为1962J。乙炔爆炸极限为2.5%82%,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浓度时,遇明火即发生爆炸。若电石包装不严而不慎受潮,会积聚一定的乙炔气和热量,当乙炔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遇明火则爆炸。此外,乙炔的过量积累也可能导致物理爆炸。(2)受撞击引发爆炸。电石在受到碰撞、摩擦时,电石与容器间可能产生静电、火花,造成电石自燃甚至引爆聚集的乙炔。电石中一般含有少量硅、铁、镁、铝等杂质,这些杂质在碰撞摩擦中更容易产生火花。(3)高温下电石能与氯、硫、磷、乙醇、氯化氢等发生剧烈反应。电石与酸性溶液反应激烈,比遇水反应更剧烈,可能引起液体飞溅。(4)对人体皮肤具有腐蚀作用。电石粉末接触到皮肤,能与汗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可能引起皮肤瘙痒、发炎;不慎接触到眼睛,会引起结膜炎,灼伤眼部组织;吸入到体内会伤害呼吸系统和肠胃器官。三、电石火灾事故的特点(一)致灾因素多,突发性强由于电石的遇湿易燃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中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引起火灾,而且电石一旦燃烧,发展极为迅速。生产中防潮、防暴措施不到位,操作失误,电石意外淋雨,运输中货物碰撞等都能引发电石着火,遇明火还可能发生爆炸,使人猝不及防。此外,近年的电石火灾多发生于公路运输途中,并伴随着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地点不确定,情况复杂,也给救援力量的到达和现场救援组织展开带来了困难。(二)燃烧猛烈,易爆炸造成人员伤亡电石着火后会引起连锁反应,燃烧产生的高温会加速火焰传播,如果散落的电石附近有水源,或则遇到大雨天气又没有遮雨工具,火势会越烧越猛烈。电石与水、酸接触会放出乙炔和热量,遇明火、受高温烘烤都能引发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火势蔓延扩大。工业电石中还含有磷、硫等杂质,燃烧生成的硫化氢、磷化氢气体不仅易燃易爆,而且毒性大,易导致人员中毒事故。(三)现场情况复杂,处置难度大发生在厂房的电石火灾,因工厂布局复杂,危险化学品储量多,处置起来十分困难。工艺生产装置的高温高压环境也不利于灭火,管线的破环会引起危险品泄漏扩散,形成多点燃烧、立体燃烧。如果错过初期有利战机,猛烈燃烧的高温烘烤,也不利于近距离灭火作战,无法发挥最佳灭火效果。公路运输途中的电石火灾,若发生在市区、人员密集地区,处置干扰因素将增多;若发生在农村偏僻地区,消防力量难以及时赶赴现场,灭火救援器材装备的使用和补给也会受环境限制。四、处置电石火灾的关键环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应根据电石的理化性质,科学实施灭火救援。消防部队接到报警后,首先应明确电石燃烧状况和人员伤亡情况,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并迅速启动应急联动预案,与公安、交警、医疗、市政、环保、安监等部门做好协同。(一)现场侦查消防部队赶到火灾现场后,应通过外部侦查、询问知情人、仪器侦查等方式,快速掌握火势发展情况,为下一步行动方案提供依据。需要侦查掌握的内容有:(1)询问报警人、目击者及知情人,简要了解火灾发生的经过和所采取的处置措施情况;(2)查清电石燃烧数量、包装形式、散落、泄漏情况、火势蔓延方向,周围有无受到威胁的危险物品和易燃易爆品,附近有无水源、点火源;(3)密闭厂区内应利用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有毒气体侦检仪,检测空气中乙炔、硫化氢、磷化氢等气体浓度,并根据检测情况确定安全防护等级,划定警戒范围;(4)查清现场有无受伤、中毒人员,受伤人员数量、分布位置和人员疏散情况;(5)现场的风向、风速、空气湿度、下雨征兆等气象情况;(6)现场地势、周围建筑物、道路、交通状况。(二)初期控制根据侦查检测情况,结合电石燃烧、乙炔扩散发展趋势,果断决策,制定灭火救援行动方案。工程技术人员和医疗救护人员要协助消防人员,加强处置中的技术指导。(1)确定警戒范围。根据火势和气体检测结果,划出警戒范围,必要时实施交通管制,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出入。保持危险气体浓度实时检测,乙炔气体浓度过高时,现场禁火、断电,适时对空气进行水雾稀释保护,防止爆炸。(2)控制火源、水源。及时清除危险区内火源,控制水源,封堵邻近下水道,避免散落电石与水接触,可以对未燃电石采取围堰筑堤或沙土覆盖的保护措施。(3)及时转移,防止扩散。在安全前提下,迅速将包装完好的电石疏散到安全地带,受到火势威胁的散落电石收集到干燥容器内,及时转移到安全场所处理,数量太多时也可用阻燃帆布覆盖保护。(三)灭火剂的选用扑救电石火灾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控制火势蔓延的基础上,集中力量逐步消灭火灾。由于电石遇湿易燃的危险特性,扑救电石火灾的灭火剂选择有特殊要求。(1)严禁使用的灭火剂。电石忌水,扑救常规A类火灾的水、泡沫灭火剂都不能用于电石火灾;由于电石遇酸剧烈反应,也禁止使用酸碱灭火剂;水蒸气、细水雾较适合小密闭空间窒息灭火,但出于安全考虑,同样不用于扑救电石火灾。(2)常用的灭火剂。可以用干砂、泥土覆盖窒息灭火,一般电石库房配备有干砂灭火剂,泥土也很廉价,容易获取;使用干粉灭火剂灭火,如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剂,但注意防止复燃;水泥盖熄灭火,水泥具有一定吸水性,遇水生成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覆盖在电石表面,隔开了空气,同时也减少了乙炔的产生,灭火效果较好;国外发达国家也采用干石墨、氯化钠、干燥剂扑救电石火灾。(四)安全防护和防爆火灾现场温度高,生成的乙炔随时可能爆炸,电石粉末对皮肤也有灼伤作用,在扑救火灾过程中,救援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以免烧伤和灼伤。进入危险区近距离灭火时,救援人员应视情佩戴隔绝式呼吸器,穿防化服。在深入厂房、库房内部进行侦查,关阀断料操作以及人员搜救时,个人防护等级不低于三级,重度危险区不低于二级防护,减少身体暴露在环境中,保护好皮肤、呼吸系统,减少伤害。设立监测员监测乙炔以及有毒气体浓度,一旦有危险征兆立即发出警报,指挥员要果断下令撤离至安全地带。现场警戒范围内禁止一切火源,切断电源,使用防爆型通讯设备,搬运转移货物时要避免产生撞击火花、静电。密闭的库房要防止电石粉末沾水,防止粉尘飞扬发生粉尘爆炸,库房内适当加强通风,排除危险气体。(五)防止环境污染事故产生的电石渣呈强碱性,如不及时收集处理,会对土壤、河流造成污染,在扑灭火灾后,要将电石渣及污水收集处理,以免污染环境。电石渣处理后可回收作为石灰膏使用,事故现场的污水需进行中和处理,检测合格后才可排放,以免留下腐蚀危害。五、结语本文在研究电石化学危险性的基础上,结合电石的化学特性和电石火灾的特点,对电石火灾事故的处置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的处置措施。从根本上来说,要做好电石安全生产工作,减少火灾事故的损失,必须深刻认识电石火灾危险性,重视电石工业生产的安全管理和消防培训,增强安全管理与消防应急能力。激发员工促进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的分析与思考【摘要】为了适应甘肃联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对企业发展的支持能力,甘肃联通公司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学习能力入手,剖析新时期构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和主要机理,并通过探索和实践以联合化激励为载体的培训激励新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内生动力,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关键词】基层学习型党组织 内生动力 组织机制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全体成员在共同理想和目标的指引下以强化组织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等理念,推动党组织及党员长远发展的一种新型党组织发展模式。构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是保障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长效性的关键,其根本任务在于以学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培养党员的主体意识、组织意识和宗旨意识,使党员在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下,自然而然地由内心深处生发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思想认知和内生动力。一、新时期构建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的现实必要性(一)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内生动力机制是保持党组织先进性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