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知恩中学桃源书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

    • 资源ID:17264247       资源大小:187.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知恩中学桃源书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知恩中学桃源书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精品文档.知恩中学桃源书院 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一、 语言文字基础及应用(本大题共9小题。第18题各3分,第9题4分,共28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先妣(b)露脸(lù)着装(zhuó)扛鼎之作(kán)B. 龟裂(jn)绚丽(xuàn)脖颈(n)量体裁衣(liàn)C. 中肯(zhn)干扰(ráo)框架(kuàn)悄无声息(qio)D. 蓓蕾(bèi)强颜(qián)折耗(zhé)呱呱而泣()2. 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 人们感怀并模写大自然亘古如斯的美丽,将身心沉浸其中,在聆听万籁的时候体味人世的纷烦,感慨历史的苍桑。B. 中国古典文学之中,失意文人的自我慰藉常常是寄情田园,放浪山水,甚至清灯古佛,六根清静,“独善其身”的出世姿态可视为特殊的反讽。C.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谍血呢?D. 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心浮气躁、急功进利的不良风气,在这种风气的裹挟下,有的人也就身不由己,随波逐流了。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我刊以介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为主,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炉,欢迎广大读者到各地邮局征订本刊。B. 毒胶囊事件是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千万不可掉以轻心。C. 如果说,卡扎菲政权已经日薄西山,“倒卡”无论如何都只是利比亚人的短痛,那么这种因内战而强化的地域、部族裂痕,就将注定是利比亚人的长痛。D. 九寨沟之奇,奇在水,奇在雾,奇在乍晴乍雨,波光云影,色彩斑斓,如梦如幻,不由得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巧夺天工。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神马都是浮云”、“鸭梨”、“蒜你狠”、“围脖”、“给力”等网络词语在2010年一夜蹿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B. 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C. 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经使得世界进入贸易摩擦高发期,原来位于全球化高端并受益匪浅的发达国家开始出现抵制全球化。D. 偷菜游戏正在催生和鼓励一种“集体无聊化”的社会情绪,它小则影响个人生活作息和工作效率,大则让社会群体为虚拟游戏所操控,长时间陷入自我麻醉的情境。5. 下列对论语中句子的加点字词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A.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一定)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回归)B. 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说出,谈论)杀鸡为黍而食之(使吃)C.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事情)季氏将有事于颛臾(这里指战争)D. 果哉!末之难矣(困难)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攻击)6. 下列对论语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孔子的言论反映了儒家改革社会的良好愿望和积极入世的思想。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正因为社会动乱,才需要有志之士为改革社会现状而努力,这是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B.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C.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春秋时期,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所以面对至高无上的国君齐景公,孔子认为讲究礼仪、维持社会秩序很必要。这反映出孔子毕生主张和推行的仁政思想。D.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棘子成认为君子要有“质”,更要有“文”。子贡与棘子成展开了辩论,强调“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认为要“质”、“文”兼备。7.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德国诗人席勒有篇诗作名叫大地的瓜分,写的是希腊神话故事。其大意是:宙斯对人类说:“把世界领去!”于是,农夫、贵族、商人和国王,纷纷领走了谷物、森林、仓库和权力。之后,只剩了一位诗人,但已无任何东西可得。宙斯问诗人:“当瓜分大地时,你在何处?”诗人说:“我在你身边,”请原谅我的心灵,被你的天光迷住我的眼睛凝视着你的脸庞竟然忘记了凡尘我的耳朵倾听着你的天乐之声 ABCD8. 把下面一段文字概括成一句新闻(不超过35个字)。2012年2月19日,三幅巨型奥运村鸟瞰图在中轴路上一亮相,立刻有许多人驻足欣赏。最大的一幅宣传画宽40米,高10米。围观的人禁不住伸手摸:“嘿,布的,跟真的一样。”负责喷绘宣传画的季先生告诉记者,宣传画的确是布的,之所以看起来跟照片一样,是因为用了电脑喷绘技术。这种“宣传布”织得很密,经过特殊处理,自洁性很好,布沾上灰尘后,下雨一冲刷就可以跟新的一样,基本不褪色。季先生11年前曾经为亚运会画过宣传画。那时是几个人拎着油漆桶,上脚手架,在铁皮上按照画好的格子刷颜色。那种广告牌特别怕风吹雨打,很容易失真,而且不能复制。9. 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探究的结果。一篇历史题该则么考的文章中举到这样一组对比材料:日本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一次日清战争(注:我们叫作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注:我们叫作抗日战争),2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同样的内容,我们的教科书上是这样出题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了多少银两?二、 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7题。第1011、1314题各3分,第12、15题各4分,第16题各6分,共25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文人画的艺术境界是痴狂,这个论断似乎不怎么新鲜,但是,中国文人艺术家的痴狂与西方艺术家的痴狂完全是两个概念。在中国文化的早期,就将痴狂当作一种智慧的表现。从人文的角度看,最早的狂人要推接舆。这位狂者的特点,一是看破世事,二是语发真情,三是独往独来,我行我素。从后人对这些典籍的注释来看,皆认为是先贤借狂人之语来寄托自己的某种思想观念。孔子与庄子这两位中国文化的代表人物都将狂夫之言之行看做是超凡脱俗之举,有发聋振聩之作用,以至于后代不管什么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对“狂狷之行”、“狂夫之言”都采用了容忍甚至予以关注的态度,造成了中国两千年文明史对狂人狂言的一种特殊认识:太聪明会致狂,所谓大智若愚。而愚者狂人之言行是客观真理的显现。从接舆到红楼梦里的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完整塑造出中国人心目中“狂人通道”的艺术典型。“狂”的寄情达意功能“狂”所具备的种种特质,与艺术创作的规律无不息息相通,因而十分自然地引入了艺术领域.由于狂言狂行能够得到社会的宽容与保护,所以艺术家就容易选择“狂”的艺术语言,隐晦曲折地表露自己的心声,从而揭示客观真理。中国艺术史到了魏晋时代,“狂”就成为一种风尚。嵇康与阮籍两位狂士之别,关键是一个“佯”字上,这就是生存的智慧,正所谓“疯狂乃机变之一道"。魏晋之后,痴狂成为通达、脱俗、自由的代名词,成为文人艺术家生活的风格。或者说,他们的狂言狂行就成为自己的一种行为艺术。我们再看,由于艺术创作主体的痴狂风格,就决定了艺术形式的痴狂性质,中国古典艺术中,书法的最高形式是草书,乃至大草、狂草。绘画的最高形式是写意,乃至大写意、泼墨大写意。达不到这个境界,那就沦为匠人、匠气。西方文化从它的源头就对于非理性的“痴狂”持有否定态度。米歇尔·福柯有一句话概括得很好,他说:“希腊的理性没有反对命题。”中世纪以来,“癫狂”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罪恶”,因此对精神病采取隔离、驱逐的残酷手段。到了l7世纪中叶,排斥的态度就更加激烈起来,笛卡尔的哲学占据主导地位,确立理性至高无上的地位,癫狂被视为非人性的东西。同普遍的艺术风尚相同,痴狂之风也是以“雅”始,以“俗”终。不狂而名之为狂的画家,为了向社会宣称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常常自称为“狂”。就说“扬州八怪”吧,其实他们一点也不怪,不狂,这些文人画家开始具备专业画家的性质,他们还要进行书画交易,借此为生。“痴狂”进入世俗化阶段,它作为一种艺术风格稳定下来。一方面,艺术家从事艺术而不必为此而发疯;另一方面,具有疯狂艺术个性的作品能够不断地创造出来,满足欣赏者那种歇斯底里的情绪。10. 下列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在中国文化的早期,痴狂被看作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受孔子、庄子思想影响,狂言狂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宽容与保护。B. 从楚狂接舆、癞头和尚、跛足道人到嵇康与阮籍,他们完整塑造了中国人心目中“狂人通道”的艺术典型。C. 中国艺术史到了魏晋时代,痴狂成为通达、脱俗、自由的代名词,成为文人艺术家生活的风格。D. 在中国的艺术创作中,书法的最高形式是草书,绘画的最高形式是写意,达不到这个境界的,就沦为了匠人、匠气。11. 下面对引用米歇尔·福柯话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说明西方文化一直视“痴狂”是理性的、非人性的“罪恶”。B. 说明理性与命题是矛盾的,癫狂属于命题,所以是非理性的。C. 说明理性与命题是一致的,癫狂本质上还是属于非理性的。D. 说明西方文化从它的源头就对非理性的“痴狂”持否定态度。12. 联系上下文,解释痴狂之风“起于雅”“终于俗”的内涵。(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6题。梦里炊烟诗中境王民选炊烟,一种标志性符号,曾经为传承农耕文明印在大地,为张扬劳作文化写在长空,为印证乡风民俗盘旋村落如今,炊烟已越来越难以见到,渐渐成为人们梦里的幻境,成为诗文中的追忆。但是,炊烟的千古缭绕,已使华夏儿女的言行举止投射出被长期熏烤的底色,散发着特有的草木味儿,表现出火热的乡土情结。炊烟里,升腾着生活的希望。无论是寒露沾衣还是落霞照脸,辛勤耕作的农民每当看到升起的炊烟,对获得好收成就会增添一份期望。饥肠辘辘的孩子,只要看到炊烟升起,往家赶的脚步就会加快,马上就联想到诱人的饭菜香,对生活的希望也像炊烟一般上升!炊烟里,缠绕着游子的乡情。炊烟所渲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庄稼人出远门时,总喜欢抓一把烟囱下边的泥土带上,让“家”这个气场始终笼罩并护佑着自己,紧紧地牵系着飘荡的灵魂。即使是远隔千山万水,言语不通,水土不服,天涯孤旅也会借助于无处不在的炊烟,抚摸到祖先的根脉,寻找到族群的亲和。我一直在想,所谓“在外游子,纵然化作一缕轻烟,也要魂归故里”,这华夏儿女独具的故土情结,作为一种弥足珍贵的乡情文化,世世代代又有几人给出了权威的诠释呢?炊烟中,绵延出时光的推移。清晨,冲破浓雾的炊烟跃过房顶,撑起乡村的天空,然后又紧贴着地平线扑向东方,撩开黑暗,把霞光接回大平原,并挨个儿挠醒生命万物,让他们抖擞精神迎接太阳。中午,炊烟用妙曼的舞姿,嬉戏得太阳陶醉迷离、频频眨眼,她用花瓣一样的碎片,由太阳抛出缕缕银线,串连成莽莽云海,衬托得阳光绚丽多彩。日色已尽花含烟,千万股炊烟顶梁柱一般托举住天幕,要为赶时节的农民再争一会儿光阴,紧接着又彼此挽起臂膀,撑持着夜幕,让劳累的农民借一点余光洗洗脸,摸黑儿吃晚饭。炊烟中,氤氲着诗情画意。炊烟和诗歌有相近的本性,文人“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才情,有时也需借助炊烟的带挈。诗经曾长期飘荡在万家炊烟当中。陶渊明守望过的“依依墟里烟”,绵延出多少代人的悠然情思。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我们从一些诗文中确能品读到炊烟鼓荡出的气韵。炊烟所蕴含的那种人间情、烟火味儿,与我们灵魂的脐带紧密交结。那种灵动美、幻化感,令人心如炊烟,意如流水,往往是不期而至的震颤酿成不期而然的灵感,诗情便喷涌而出了。当今难得一见的炊烟,偶尔出现在村头田野,让人蓦然看到时骤然之间就会激情澎湃,守神凝眸间,质感十足的水墨画就那么传神地写在长天,任谁都情不自禁地想高唱一曲挽留的歌。如果刚好站在某个角度,看到古树枝头系挂几缕或浓或淡、时动时静的炊烟,在夕阳西下的微风中,远望如梳了长发辫的村姑在学舞,又像宫殿垂挂的烟霞帐,一幅那么美妙古拙的风情画,一种多么使人陶醉的景象!先祖以炊烟为衣,以水为镜,开启千秋万代的脉脉情思,传承着农耕社会悠久的合唱,灌制出劳动者群体的美声,熔铸成华夏民族的集体人格,引发了广泛的共鸣,积淀为厚重的文化彩页,以至于中原民间把宗族延续说成烟火传承。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有删改)13. 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一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14. 第四段中说:“炊烟所渲染出的情感多彩醇厚,所酝酿出的气息牵肠挂肚,让游子魂牵梦绕。”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意?15. 文章第五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16. 文章最后一段说:“我们俯仰在这亘古飘溢的炊烟中,品味先民苦乐,遥想先哲情怀,探究其文化影响,条分缕析其文化内涵,应当有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啊!”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应该怎样承担这种“使命”。三、 古诗文阅读鉴赏(本大题共10小题。第1720题各3分,第21题6分,第22题2分,第23题4分,第24题1分,第25题5分,第26题7分,共37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1题。李赤传(唐)柳宗元李赤,江湖浪人也。尝曰:“吾善为歌诗,类李白。”故自号曰李赤。游宣州,州人馆之。其友与俱游者有姻焉。间累日,乃从之馆。赤方与妇人言,其友戏之。赤曰:“是媒我也,吾将娶乎是。”友大骇,曰:“足下妻固无恙,太夫人在堂,安得有是?岂狂易病惑耶?”取绛雪饵之,赤不肯。有间,妇人至,又与赤言。即取巾经其脰,赤两手助之,舌尽出。其友号而救之,妇人解其巾走去。赤怒曰:“汝无道,吾将从吾妻,汝何为者?”赤乃就牖间为书,辗而圆封之。又为书,博封之。讫,如厕。久,其友从之,见赤轩厕抱瓮诡笑而侧视,势且下。入,乃倒曳得之。又大怒曰:“吾已升堂面吾妻。吾妻之容,世固无有,堂之饰,宏大富丽,椒兰之气,油然而起。顾视汝之世犹溷厕也,而吾妻之居,与帝居钧天、清都无以异,若何苦余至此哉?”然后其友知赤之所遭,乃厕鬼也。聚仆谋曰:“亟去是厕。”遂行宿三十里。夜,赤又如厕。久,从之,且复入矣。持出,洗其污,众环之以至旦。去抵他县,县之吏方宴,赤拜揖跪起无异者。酒行,友未及言,已饮而顾赤,则已去矣。走从之。赤入厕,举其床捍门,门坚不可入,其友叫且言之。众发墙以入,赤之面陷不洁者半矣。又出洗之。县之吏更召巫师善咒术者守赤,赤自若也。夜半,守者怠,皆睡。及觉,更呼而求之,见其足于厕外,赤死久矣,独得尸归其家。取其所为书读之,盖与其母妻诀,其言辞犹人也。柳先生曰:李赤之传不诬矣。是其病心而为是耶?抑故有厕鬼耶?赤之名闻江湖间,其始为士,无以异于人也。一惑于怪,而所为若是,乃反以世为溷,溷为帝居清都,其属意明白。今世皆知笑赤之惑也及至是非取与向背决不为赤者几何人耶反修而身无以欲利好恶迁其神而不返则幸矣又何暇赤之笑哉?(载柳宗元集卷十七)注:浪人:行踪无定的人。有姻:有由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关系。绛雪:道家丹药名。脰(dòu):脖子。钧天、清都:古代神话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17.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即取巾经其脰经:系缢B. 讫,如厕讫:结束,完毕C. 李赤之传不诬矣诬:诬陷,欺骗D. 则幸矣,又何暇赤之笑哉幸:幸运18.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间累日,乃从之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 见赤轩厕抱瓮诡笑而侧视,势且下若属且皆为所虏C. 然后其友知赤之所遭,乃厕鬼也均之二策,宁以负秦曲D. 见其足于厕外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1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篇传奇文记载厕鬼惑人的故事,文中的李赤是一个因惑于厕鬼而心神迷乱、行为颠倒的人物,这一形象具有针砭现实、以正人心的意义。B. 这篇传奇文集中笔墨写李赤狂悖的言行,叙其行则神情毕现,记其言则口吻毕肖,对人物的刻画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有小说的味道。C. 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搜奇记异,或寓避鬼驱邪的教训,而是要用以指出世人在是非选取与向背问题上的颠倒,谴责那个是非颠倒、贤愚不分的世道。D. 李赤的行为颠倒起于鬼怪的迷惑,世间的颠倒则源于世人不学无术,李赤的狂惑固然是可笑的,值得同情的,但在作者看来是非选取与向背的颠倒同样可笑。20.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今世皆知笑赤之惑也及至是非取与向背决不为赤者几何人耶反修而身无以欲利好恶迁其神而不返则幸矣又何暇赤之笑哉21.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汝无道,吾将从吾妻,汝何为者?赤入厕,举其床捍门,门坚不可入,其友叫且言之。(二)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2223题。度大庾岭(清)朱彝尊雄关直上岭云孤,驿路梅花岁月徂。丞相祠堂虚寂寞,越王城阙总荒芜。自来北至无鸿雁,从此南飞有鹧鸪。乡国不堪重伫望,乱山落日满长途。注:大庾岭:地名,位于广东和江西交界处。岭上广植梅树,故又名梅岭。徂:消逝。22. 写出颈联中“鸿雁”和“鹧鸪”的寓意。鸿雁:鹧鸪:23. 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三) 阅读下面一段论语选段,完成第2425题。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1421)24.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上述这件事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25. 结合材料,说说孔子为何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四) 古诗文默写。26.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青山隔送行,。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长亭送别)诗三百篇,。(报任安书)子曰:“志士仁人,。“(君子之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为政以德)四、 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生活于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常用这样的方法捕狼:他们在锋利的刀刃上涂上一层又一层鲜血,冻成血坨,反插在野外的雪地上。饥饿难挨的狼发现后,会兴奋地舔食刀上新鲜的冻血。融化的血液散发出强烈的气味。在血腥味的刺激下,它们越舔越快,越舔越用力。狼这时已经嗜血如狂,它们猛舔刀锋,根本感觉不到舌头被刀锋划开的疼痛,直至鲜血流尽,成为爱斯基摩人的猎物。令狼失去理智的,是外界的诱惑;而最终耗尽其精力的,却是狼内心的贪欲。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命题人:罗婉秋

    注意事项

    本文(知恩中学桃源书院2012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高二语文试卷.doc)为本站会员(豆****)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