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堤改扩建工程K0+000-3+300段道路、雨污水等施工吹填淤泥区爆破排淤填石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doc
-
资源ID:17272414
资源大小:455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西大堤改扩建工程K0+000-3+300段道路、雨污水等施工吹填淤泥区爆破排淤填石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doc
【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西大堤改扩建工程K0+000-3+300段道路、雨污水等施工吹填淤泥区爆破排淤填石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精品文档.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分公司吹填淤泥区爆破排淤填石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工程名称:西大堤(海滨大道-连岛)改扩建工程K0+000- K3+300段道路、雨污水等施工 编 制 人: 蔡东旭 主 管: 编制单位: 连云港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4.4.5. 目 录1概况- 1 -1.1编制依据- 1 -1.2工程简介- 1 -1.3工程地质条件- 3 -2试验段问题的提出- 12 -3相关技术要求- 12 -4爆破技术设计- 13 -4.1设计原则- 13 -4.2爆破排淤填石法施工原理- 14 -4.3爆破参数计算方法- 15 -4.4爆破参数设计- 17 -4.5装药结构- 18 -5施工方法- 20 -5.1总体施工方案- 20 -5.2 施工流程- 20 -5.3堆高填筑- 21 -5.4装药- 22 -5.5爆破器材的选择与使用- 23 -5.5.1爆破器材的选择- 23 -5.5.2 爆破器材的使用- 24 -5.6施工质量检验- 24 -5.7施工监测- 25 -6安全保障措施- 26 -6.1爆破安全措施- 26 -6.2环境保护- 29 -6.3针对性安全保证措施- 29 -7质量保证措施- 30 -7.1质量目标- 30 -7.2质量控制措施- 30 -8施工人员及机械情况- 30 -8.1主要劳动力计划- 30 -8.2主要机械设备需用量- 31 -9进度计划- 31 -1概况1.1编制依据连云港市西大堤(海滨大道-连岛)改扩建工程施工图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工程安全施工技术规程JTJ076-95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1.2工程简介 连云港市西大堤是主城区至连岛景点的唯一道路,是一条集交通、旅游观光、疏港、防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主干路。本项目西大堤(海滨大道连岛)改建工程,南起海滨大道,向北前行约737m至黄石嘴与北疏港通道相交,再折向东沿拦海大堤至连岛,全长约7.6km,按城市主干路标准改建。本项目起点K0+000(海滨大道),终点K7+591.1(连岛)。西大堤(K1+550-K3+300)长1750m段为吹填淤泥区段,主要情况介绍如下:该段处于拦海大堤一般拓宽范围,老路基外侧已经吹填,吹填标高+2.7+3.6m。近海侧路幅边缘需向右拓宽7.58.5m,老路面边缘距新拓宽路基边沟外坡口脚14.519.5m。地形、地貌变化不大,处于水下阶地之堆积岸坡地带,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地勘,吹填淤泥层5.48.1m分布不均,平均厚6.65m;其下海淤泥层5.811.4m分布不均,平均厚9.53m。本段吹淤于2007年初开始至2008年底结束,其中K1+550K3+770段2220m于2007年完成,现状顶标高2.73.1m,K3+770K6+200段2430m于2008年完成,现状顶标高3.43.6m。设计标高4.82m,其中近海侧路幅外边缘设计标高5.04m。西大堤于1996年建成通车,早期西大堤路基宽12m, 2006年在西大堤南侧拓宽约7.0m路基,2012年6月对西大堤段进行了路面大修改造,路面仍为水泥砼结构,其中老海堤上改为8.5m宽,厚度28.336.5cm;新拓宽4.5m宽水泥砼板块,厚度21.530cm;新拓宽板块比老板块低10cm左右,中间用砼隔离墩隔开。卫星图像现状影像资料拓宽施工示意图1.3工程地质条件1.3.1地层江苏境内以海州泗阳断裂(F2)为界,划分为华北与华南两大地层区。项目区处于华南地层区,有锦屏、云台、埤城、张八岭等岩群,为区域浅变质(火山)岩系。震旦系三叠系以海相碳酸盐岩,间夹含煤岩系。侏罗纪第三纪为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含膏盐及油页岩,伴有多次中酸性火山岩及玄武岩喷发。覆盖地层主要由素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Q4al)黏质土及淤泥层、晚更新世(Q3al)黏质土及粗、中、细、粉砂层组成。1.3.2地震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项目区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建筑场地覆盖层厚度>980m,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值为O.65s。属建筑抗震不利地段。场区分布的晚更新世饱和砂土层判定为不液化土层。但上部淤泥及淤泥质粘土层层厚大,力学性质劣差,易发生震陷。1.3.3海岸地貌及淤积趋势自1885年黄河改道山东入海以后,黄河向本区输沙终止,废黄河三角洲岸滩经过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侵蚀调整,冲刷趋弱,加之岸滩保护工程的实施,大大减少了沿岸的泥沙供应。来自北向的泥沙供应也趋于缓和,河流泥沙来源影响微弱,平均含沙量从二十世纪70年代的0.24kg/m3减至近年来的0.20kg/m3左右,历史海图分析还表明,东部海区呈现微冲刷态势,整体淤积环境处于冲淤平衡状况。连云港地区的泥沙运动以悬沙运动为主,在波浪的作用下,浅滩淤泥质沉积物受到冲刷悬扬,在潮流带动下进行沿岸输移并向外海扩散,呈现“波浪掀沙,潮流输沙”的泥沙运动机制。含沙量的季节性变化特点明显,冬季水体含沙量较高,为年平均含沙量的45倍,夏季含沙量低,经常保持在0.10kg/m3。近岸水体的含沙量一般均在0.210.24 kg/m3左右,含沙量由西向东逐渐减小。由于连云港地区泥沙颗粒较细,浅滩沉积物中值粒径d50=0.0020.004mm,1996年连云港的西大堤工程建成,围堵了连云港海峡西口,使原来东西贯通的海峡变成了纵深长11.5公里,平均宽度为2.5公里的狭长矩形人工海湾,主要港区受到掩护,并阻拦了来自西部的泥沙。西大堤工程完成后对于改善港区的回淤状态是十分有利的,工程建成前后的研究表明,通过单一东口门年净进入港区水域的泥沙量为60万方,远低于西大堤建成以前。各区域的回淤强度分别为庙岭港区0.80.9m/a,老港区0.8m/a,墟沟港区0.4m/a,港区已基本处于微淤状态。航道的回淤主要集中在弯道段及其东侧,最大淤积强度为0.4m/a,回门段航道回淤强度较小,为0.1m/a左右。1.3.4工程地质1.3.4.1土层分布情况根据江苏南京地质工程勘察院连云港市西大堤拓宽改建工程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报告相关内容,本工程道路范围内表层填土之下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新近沉积的淤泥(浅滩区域),中部为上更新统(Q3)一般沉积的可塑的粉质粘土,底部基岩为元古界海洲群(Pt)片麻岩。根据钻探揭示及结合原位测试、室内岩土试验等综合分析,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可划分为5大工程地质层,12个亚层。分述如下: 1杂填土(Q4ml):杂色,稍湿很湿,结构松散,主要为粉质粘土夹大量石灰、碎石等组成,局部经人工压实后作为路基,硬质物含量大于20%,土质不均匀,堆填时间7年左右。该层分布于原老路表层,局部分布。层厚0.402.40米,平均厚度为1.40米。2抛石土(Q4ml):杂色,稍湿很湿,结构松散,主要为中风化片麻岩碎块,直径10100cm不等,充填粘性土及砂土,结构松散,硬质物含量大于80%,土质不均匀,堆填时间7年左右。该层分布于岸边护坡处、老海堤抛填路段以及K6+200K7+000表层吹填后堆石段,分布不连续。最大揭示厚度16.00米。3吹填淤泥(Q4ml):灰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与韧性低,局部可见少量的腐植物,具淤臭味,局部偶夹薄层稍密状粉土,土质不均匀,主要为粘土质土,属高灵敏度土,为欠固结土。吹填时间小于5年。该层分布于K1+580K7+000吹填区域表层。层厚2.008.10米,平均厚度为5.42米。淤泥(Q4al):灰色,饱和,流塑,高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低,局部可见少量的腐植物,具淤臭味,局部偶夹薄层稍密状粉土,主要为粘土质土,属高灵敏度土,为欠固结土。该层分布于淤泥质浅滩地貌单元。顶板埋深0.008.10米,层厚2.9012.90米。1细砂(Q4al):灰黄色,饱和,松散-稍密,颗粒均匀,级配差,可见云母碎屑,分布不均匀。该层仅在BJ3、BJ4、BJ22孔中分布,层厚0.703.90米,平均厚度为2.30米。粉质粘土(Q3al):灰黄色、黄褐色,可塑,局部硬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中等,可见少量铁锰质结核和灰绿色次生粘土条带,为欠固结土。该层分布于淤泥质浅滩地貌单元。顶板埋深0.5016.90米,最大揭示厚度4.90米。1粉质粘土(Q3al):灰黄色、黄褐色,可塑,局部硬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中等。该层仅在BJ5、BJ6、BJ7、BJ8孔中分布。层厚1.09.80米,平均厚度为5.30米。2粉质粘土(Q3dl+el):灰褐色、黄褐色,硬塑,局部可塑,中压缩性,无摇振反应,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与韧性中等,可见少量石英碎石,呈棱角状。该层仅在J1、J2、J3、BJ1、BJ2、BJ3、BJ4、BJ5、BJ6、BJ11孔中分布。层厚0.60580米,平均厚度为3.20米。3中砂(Q4al):灰黄色,饱和,中密,颗粒较均匀,级配一般,可见云母碎屑,分布不均匀。该层仅在BJ5、BJ6、BJ7、BJ8孔中分布,层厚1.505.70米,平均厚度为3.58米。1全风化片麻岩(Pt):灰黄色、灰白色,原岩组织结构已基本破坏,呈密实的砂性土夹粘性土状,其中长石,云母等已变成次生矿物,为极软、极破碎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干钻易钻进,带浆不宜取芯。该层风化不均匀,厚度变化较大。层厚0.301.90米,平均厚度为0.83米。2强风化片麻岩(Pt):灰黄色、灰白色,风化强烈,结构已大部分破坏,可见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和少量云母,裂隙很发育,多充填粘性土,岩芯呈密实砂状、碎块状,取芯率60%70%,干钻不易钻进。属软岩,岩体极破碎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该层风化不均匀,厚度变化较大。层厚0.2011.30米,平均厚度为1.47米。3破碎状中风化片麻岩(Pt):灰白色、青灰色,结构部分破坏,可见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和少量云母,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取芯率70%80%。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平均值为35.60MPa,标准值为25.45 MPa,属较硬岩,岩体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仅在海岸一级阶地地貌单元揭示。顶板埋深1.1017.40米,最大揭示厚度2.80米。1.3.4.2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各土层主要物理指标平均值统计结果见下表。表2-1 各土层主要物理指标平均值统计结果表层号物 理 指 标压缩指标渗透指标(%)(kN/m3)eILIPa0.10.2(1/MPa)Es0.10.2(MPa)KH(×10-6cm/s)KV(×10-6cm/s)378.715.52.0762.0227.82.121.525.042.5865.416.01.7961.4127.31.841.584.852.1326.019.80.7050.4214.50.364.926.054.90124.219.70.6860.3414.00.285.974.352.31221.719.40.6840.1513.90.247.326.093.97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平均值与标准值统计结果见下表。表2-2 各土层抗剪强度指标平均值与标准值统计结果表层号统计指标快剪固结快剪三轴试验Cq(kPa)q(度)Ccq(kPa)cq(度)Cuu(kPa)uu(度)Ccu(kPa)cu(度)C(kPa)(度)3平均值6.01.210.04.1标准值4.50.67.02.4(6.0)(1.4)平均值8.01.712.04.48.01.812.312.310.021.8标准值7.91.69.03.77.01.68.310.37.719.2平均值30.010.637.014.6标准值28.810.333.012.71平均值30.011.6标准值27.211.12平均值35.015.141.021.8标准值32.314.735.021.2 注:括号内为经验值。土的层固结系数各土层固结系数统计见下表。表2-3 各土层固结系数统计表层野外取样各级压力下垂直固结系数Cv各级压力下水平固结系数CvPi压力(kPa)Pi压力(kPa)土样5010020040050100200400土定名依规范GB 50021-2001号编号深度分 类mX10-3cm2/sX10-3cm2/s2J18-18.10-8.400.2380.2110.3040.187淤泥2J25-17.1-7.40.2160.1970.1870.1760.2140.20.1910.181淤泥2J25-29.5-9.80.340.210.20.3250.7480.2230.2010.287淤泥2J28-16.4-6.70.2210.2060.2240.2860.2130.2120.20.185淤泥2J29-613.1-13.40.330.2140.2030.2780.2580.2120.2020.19淤泥2J30-17.1-7.40.220.260.2940.3830.2860.2140.2020.191淤泥2J36-25.5-5.80.2180.2140.3160.4160.2740.32.060.179淤泥2J37-18.1-8.40.2380.2110.3040.187淤泥2平均值0.253 0.215 0.254 0.280 0.332 0.227 0.509 0.202 淤泥3J25-514.7-15.00.3620.2450.2460.2870.3140.2690.2970.211粉质黏土3J28-614.6-14.92.040.8210.2240.2162.10.8340.2220.236粉质黏土3平均值1.201 0.533 0.235 0.252 1.207 0.552 0.260 0.224 粉质黏土3-2J1-11.6-1.90.9560.8262.261.851.960.8330.2880.466粉质黏土3-2J1-22.6-2.90.7350.5731.741.130.2270.2790.3070.219粉质黏土3-2J1-34.0-4.31.491.221.961.042.121.990.8210.221粉质黏土3-2J2-12.1-2.41.070.5641.795.842.050.7620.3710.324粉质黏土3-2J2-23.1-3.41.620.8531.081.052.040.8330.4980.402粉质黏土3-2J2-34.1-4.41.831.362.221.290.5510.8170.4430.363粉质黏土3-2平均值1.284 0.899 1.842 2.033 1.491 0.919 0.455 0.333 粉质黏土地基变形参数地基变形计算参数统计见下表。表2-4 地基变形计算参数统计表层号土的重度(kN/m3)各级压力KPa)下的孔隙比ei平均值压缩模量Es0.10.2(MPa)050100200400800315.52.0841.8151.6481.4351.2531.5216.01.7961.5761.4321.2501.0451.5819.80.7050.6750.6500.6150.5700.5104.92-119.70.6860.6700.6550.6260.5890.5325.97-219.40.6840.6640.6500.6270.5950.5527.32原位测试指标原位测试指标分层统计见下表。表2-5 原位测试指标分层统计表土层编号标贯试验N(击)静力触探试验qc(MPa)重型动探加权平均值N63.5(击)十字板剪切试验(平均值)平均值标准值Cu(kPa)Cu(kPa)st236.230.174.21.13.82-111.610.51.01.00.3215.74.03.938.38.01.1117.46.228.37.6318.417.4152.249.4中压缩及回弹试验成果中压缩及回弹试验成果平均值统计结果见下表。表2-6 中压缩及回弹试验成果平均值统计结果表层号野外土样编号取样深度先期固结压力Pc自重应力P0OCR压缩指数Cc回弹指数Cs固结评价mkPakPa-1-3J29-13.1-3.42180.11 0.7370.094欠固结土2J8-11.1-1.419460.41 0.0200.061欠固结土2J13-22.1-2.45710.07 0.5180.068欠固结土2J13-33.1-3.49770.12 0.5750.052欠固结土2J15-111.3-11.619660.29 0.5080.044欠固结土2J18-210.5-10.84610.07 0.5080.089欠固结土2J37-29.5-9.83830.04 0.0560.094欠固结土3J15-517.9-18.2221130.19 0.1460.022欠固结土3J22-615.1-15.437930.40 0.1260.016欠固结土3J23-615.5-15.813960.14 0.1890.020欠固结土3J30-715.5-15.824940.26 0.1200.020欠固结土3J36-815.3-15.6371240.30 0.1230.019欠固结土3-2J1-11.6-1.942351.20 0.1100.027超固结土土的承载力基本容许值路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评价见下表。表2-7 路基土承载力基本容许值评价表层号层名状态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0(KPa)水泥土搅拌桩qsi(kPa)qp(kPa)1杂填土结构松散1502抛石土结构松散2503吹填淤泥流塑3071细砂松散、稍密12015淤泥流塑408粉质粘土可塑,局部硬塑150181501粉质粘土可塑,局部硬塑160181602粉质粘土硬塑,局部可塑180181803中密中密200221全风化片麻岩土状、砂状2802强风化片麻岩砂状、碎块状3503破碎状中风化片麻岩碎块状、短柱状2000注: qsi、qp分别为桩周土摩阻力特征值和桩端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各土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是根据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标准贯入试验成果和静力触探试验成果,并根据地区经验综合确定。2试验段问题的提出根据西大堤吹填土段路基拓宽的设计图纸,拓宽段部分位于原有爆破挤淤抛石边坡范围,部分在原有爆破挤淤抛石边坡外,经论证无法采用塑料排水板或粉体搅拌桩等特殊地基处理方案,前期拟在西大堤拓宽范围采用“进占法”机械挖泥抛石方案,同时利用侧分隔带解决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前期施工形成的断面如下图所示: 施工中发现继续向南拓宽机械挖泥后不能形成稳定基槽,抛石难以达到要求厚度,故拟开展150m(K2+050K2+200)爆破排淤填石试验段施工,探索爆破排淤填石法在本工程的可行性。3相关技术要求根据设计文件,并结合专家的相关意见,本次试验段爆破后应达到的几个技术要求如下:(1)爆破填石底面高程应达到±0.000;(2)爆破完成并补抛后形成的断面如下图所示:4爆破技术设计4.1设计原则根据“3相关技术要求”所述,并结合设计文件,路基淤泥浅层置换厚度约为3.25m(经实测原泥面高程约3.65m;堆高填石(堆高过程含清淤工序)的顶面高程:5.35m,底面高程约:3.25m)。其中爆前填石断面图下图所示:拟采用的施工方法是南坡侧向爆破排淤填石。根据道路设计要求,爆破完成并补抛后期望形成的路基断面如下图所示:4.2爆破排淤填石法施工原理爆炸排淤填石法适用于处理312m厚度范围内淤泥,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药包爆炸将淤泥向四周挤出形成爆坑,抛石体在爆炸空腔负压和重力作用下落入爆坑并形成石舌,瞬间实现泥石置换。继续填石时,抛石体将石舌上部的淤泥挤出并与下层石舌相连,形成完整的抛填体。石舌的长度和厚度决定了该方法施工中每次爆破推进的长度以及能够置换的淤泥厚度。爆前、爆后及循环爆填示意图爆破填石挤淤法与其他软基处理方法相比较具有鲜明的特点,该方法的优点包括:施工速度快,通常情况下工期只取决于石方开采与抛填速度;适用范围广,可处理不同厚度、不同性质的各类淤泥质软基;爆破处理后的堤身密实度高,后期沉降量小;对石料块度及强度要求不高,开山石不必选料,含土砂量小于10% 即可;施工作业主要在陆上进行,受风浪影响程度小。该方法的缺点包括:需较多石料;爆破次生危害不可避免;爆后需清理淤泥包等。4.3爆破参数计算方法这一部分应有详细的取值、计算过程。(经验值)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 (JTS204-2008)在给出药量计算方法的同时也指出,随着工程经验的积累,爆除单位体积淤泥的炸药量相比以前大大减少。根据多项工程实例计分析得出的药量计算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爆破设计所采用。爆破填石挤淤筑堤法的药量:式中 一次爆破药量,kg;爆除单位体积淤泥的耗药量,kg/m3;LH一次爆破推填的水平距离,m;Hm置换淤泥层厚度,包含淤泥包隆起高度,m;LL布药线长度,m。影响爆破填石挤淤单位体积淤泥耗药量系数q0的因素包括淤泥的物理力学指标、淤泥层厚度、覆盖水深、堤身断面形式等。将需要置换的软基的物理力学性质按照爆破填石挤淤的难易程度人为地分为类软基和类软基,药量计算时选用不同的q0值。其中类软基指的是含水量在55%以上的淤泥,类软基指的是除类之外的其他软基,包括淤泥质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及含有砂层等其他相的复杂土体。爆破置换的淤泥层厚度Hm与泥面以上填石厚度Hs的比值是影响炸药单耗的重要因素之一,药量计算时可参照Hm/Hs1.0和Hm/Hs>1.0两类加以考虑。在计算药量时通常需要计入淤泥包隆起的高度。本工程爆破填石挤淤炸药单耗q0的建议值为0.3kg炸药/m³淤泥。(经验值)药量计算公式中一次爆破推进的水平距离LH通常被称为“单炮进尺”或“循环进尺”,根据水深泥厚条件、装药工艺及施工工期要求确定,取值范围在6m左右。布药线长度LL根据现场安全距离确定,本试验段可取3080,正常施工可取50100m。单药包重量根据淤泥厚度及其物理力学指标确定,通常取值范围在2060kg。淤泥厚度大指标好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药包个数由一次起爆药量除以单药包重量确定。药包间距为相邻两个药包之间的水平距离,根据布药线长度及药包个数确定各各参数之问关系为。式中 m药包个数(一次布药孔数);LL布药线长度,m;药包间距,m。药包间距取值范围应在2.05.0m之间,超过此范围时应调整单药包重量,相应增减药包个数,使药包间距满足要求。计算药包埋深时不仅要计入淤泥包的隆起高度,还应计入覆盖水深的折算淤泥厚度。药包埋深通常为折算后淤泥总厚度的二分之一。折算淤泥厚度:式中 Hmw计入覆盖水深的折算淤泥厚度,m;Hm置换淤泥层厚度,包含淤泥包隆起高度,m;Hw覆盖水深,即泥面以上的水深,m;水重度,kN/m3;淤泥重度,kN/m3。覆盖水有利于炸药能量的充分利用,覆盖水越深,计算得出的折算后埋就越深,但药包埋人淤泥内的深度越当覆盖水足够深时(水深大于泥厚的1.6倍),药包可以放置在堤头前沿石交界面的淤泥表面。这段话要说明什么呢?(在有海水的地方用法)4.4爆破参数设计填筑段地质为吹填淤泥,含水量约100%。填石置换厚度Hs=4m。爆破单耗q0=0.3kg/m3。一次布药线长度LL=10-50m,置换淤泥层厚度Hm=4.5m。一次爆破推进的水平距离LH=6-7m。爆炸参数汇总见下表。爆炸参数设计序 号名 称数 量1一次处理长度1050m2药包间距23m3药包埋深3.54m4单药包重量10kg5一次推进距离67m6循环次数1表中给出的范围为试验段施工时的取值范围,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采用。4.5装药结构装药采用条形装药,由外壳、乳化炸药与导爆索组成。装药结构如下图所示。装药结构示意图考虑爆破对新建桥梁安全影响,采用毫秒延期分段爆破方式,把爆炸冲击与震动降到最小。每次布设5个装药,离桥越近,药包数量越少。爆破网路由雷管、导爆索和药包联成。导爆索起爆药包靠起爆头激发能量,用导爆索加工成起爆体放人药包中,然后将药包埋入泥下设定深度处,同时将导爆索引出水面,由毫秒3段导爆管雷管孔外延期逐个起爆装药。起爆网路见下图。起爆网路示意图在爆破施工中,对振动、个别飞散物、冲击波、噪声等危害进行严格控制。1、爆破振动(1)按照爆破安全规程( GB 6722-2011)和交通部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 204-2008)的规定,对不同类型建(构)造物和其他保护对象的振动影响,采用不同的安全判据和允许标准。(2)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爆破挤淤引起的爆破振动的频率在60150Hz,属于频率较高的振动。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按下式计算:式中 R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Q一次同时起爆药量,kg;V保护对象所在地振动安全允许速度,cm/s;与爆区的地质、地形条件和爆破方式有关的系数、指数,根据爆破安全规程,按下表取用。K,取值表爆区地质K天然岩石地基4001.35抛填强夯地基5001.43抛填石料地基4501.65本次对爆破振动的敏感构筑物为堤顶水电共同沟,需重点监测共同沟的?。(你看需不需要?)2、个别飞散物爆炸处理软基筑堤施工时,个别飞散物的距离,跟淤泥厚度、覆盖水深及装药量等有关。个别飞散物的距离一般不会超过l00m。根据爆破规程相关规定,最小安全距离取为200m,故能保证安全。3、冲击波由于药包埋人泥下,故空气冲击波的危害可以不作考虑。本项目为陆上施工,水中冲击波不作考虑。5施工方法5.1总体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沿大堤南侧堆筑条状抛石,在抛石坡脚侧插埋药包;爆破排淤填石;补填石料进行下一轮爆破。5.2 施工流程(1)主要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药包制作外侧侧向爆炸理坡补抛填(侧向爆炸处理后)堆高填筑测量放线测量验收药包计量制作起爆体药包中放置起爆体保存与运输药包密封编号标识(2)药包制作流程 (3)装药作业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定位陆上成孔装药机定位装药装药药包加配重提装药器、药包布置完成装药器移机结束不合格施工准备爆前测量放线布孔装药爆后测量检测二次抛填数据分析(体积平衡法计算泥石置换率)爆破施工网络连接、检查警戒局部爆破处理验收(4)侧向爆破施工流程5.3堆高填筑采用自卸汽车运抛石料,挖掘机尽量清理淤泥,直至下挖基槽不能成形为止,挖掘机抛填石料堆高整平至5.35m,宽度方向至路肩边线,如下图所示:5.4装药根据不同工程的具体情况,爆填施工时要有合适的布药工艺: 施工布药设备的选用应满足下列使用及安全要求: 满足装药深度要求; 满足药包的体积要求; 药包脱钩可靠; 装药效率高; 满足安全要求。根据本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爆填施工可采用陆上装药设备进行布药。本工程使用的陆上装药设备采用直插式布药机。采用该种装药设备施工工艺简单,一般不受海上作业条件限制,布药器不需要人工作业;挖掘机行走部分为履带装置,对堤顶面的平整度要求较低,机械定位速度快,布药效率高。结合本工程水位很浅,堤侧及堤头淤泥鼓包较高的情况,该布药机具有近距离装药深度大,效率高,动作有力等特点,保证装药的深度和提高装药的效率。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装药位置抛石路堤曾发生塌滑,大量块石覆盖在装药区表层,因此必须先全部挖处药孔处块石,深度以保证药包能插入设计深度。塌滑?(那是前期施工的事)抛填、装药施工见下图。本工程中药包的放置位置如下图所示:请在下图中明确药包的位置!(根据现场情况间距1-2米,角度可适当调整一般垂直) 爆炸后形成的断面如下图所示:请根据药包的具体位置,绘制出爆炸完成后,补抛前可能的断面图!(爆破后的断面形状在原理图中)5.5爆破器材的选择与使用5.5.1爆破器材的选择爆破器材的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1)淤泥中爆炸处理软基施工宜选用乳化炸药。为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工程施工使用安全与爆炸性能好、抗水性能强、环境污染小的乳化炸药。(2)淤泥中传引爆器材宜用导爆索或导爆管等非电器材,严禁使用导火索。为保证施工安全,本工程施工选用满足传爆和引爆要求的塑料导爆索作为传引爆器材。(3)起爆器材宜采用两发同厂、同批号的毫秒延期雷管,以加强安全起爆。5.5.2 爆破器材的使用(1)爆破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技术培训,经过理论和实践考核,取得安全作业许可证。(2)爆破器材由专人领取、保管、使用、退库,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3)施工前,必须对爆破器材的各有关性能实施检查验收,并针对工程实际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技术性试验。(4)药包制作应在专用加工房作业,药包防水需根据施工的浸水时间和承受水压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药包配重宜使用砂、石粉等材料。(5)爆破网络由雷管、导爆索和药包组成,爆破网路或药包不得出现扯拉缠绕,若发现应及时处理。5.6施工质量检验 (1)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要求序 号名 称数 量1抛填宽度误差+1.0m2抛填进尺误差±0.5m3点间距误差±0.3m4断面测量误差±0.1m为了达到上述要求,爆炸处理前后须进行测量。堤身处理后用水准器测量纵横剖面,测量间距2.0m,侧向处理前后每10m测量一个横断面。竣工时每20m测量一个完整横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