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下半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doc
2013下半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真题及答案-上午卷在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数据组织的层次依次是(1)。 (1) A.数据、记录、文档、数据库B.数据、记录、文件、数据库 C.数据项、记录、字段、数据库D.数据项、记录、文件、数据库【答案】D【解析】任何信息系统都有一个数据组织的层次体系。在该层次体系中,每一后继层都是其前驱层数据元组合的结果,最终实现一个综合的数据库。处于第一层的“位”用户是不必了解的,而其他五层则是用户输入和请求数据时合理的需要。数据是一切信息系统的基础。一个高质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必须具备数据的组织及其处理方面的知识。1. 位位是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的基本单位。2. 字符(字节)在通过键盘(光符号识别器或其他输入设备)输入一个字符时,机器直接将字符翻译成某特定的编码系统中一串位的组合。一个计算机系统可以使用不止一种编码体制。例如,某些计算机系统中将ASCII编码体制用于数据通信,而将EBCDIC编码体制用于数据存储。3. 数据项和数据元描述数据元的最好办法是举例说明。一个人的社会保险号、姓名、信用卡号、街道地址和婚姻状况等都是数据元。在数据的层次体系中,数据元是最低一层的逻辑单位,为了形成一个逻辑单位,需要将若干位和若干字节组合在一起。一个日期不一定是一个数据元,它可以是三个数据元:年、月、日。对地址来说,也是同样的。一个地址中可以包括州、城市、街道地址和邮政码这四个数据元。从逻辑上可以把日期和地址都看成是一个数据元,但是输出这种数据元是不方便的。例如,通常在输出时总是把街逍地址单写一行,因而应该把一个地址的几个数据元分开。此外,由于姓名和地址文件经常按邮政码排序,因此,需要将邮政码作为一个逻辑实体(数据元)来对待。根据上下文的需要,有时也把数据元称作为字段(记录中的字段)。数据元是泛指的,而数据项才是实际的实体(或实际的“值”)。例如,社会保险号是一个数振元,而445487279和44214158则是两个数据项。为了节省输入数据时敲打键盘的时间和存储空间,在输入数据时通常将数据元编码。例如,通常将职工主文件中的“性别”数据元编码,这样,数据录入员就可以简单的输入“M”或“F”来代替“Male”(男)或“Female”(女)。然后再将“M”和“F”分别翻译成“男”或“女”。4. 记录将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元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一个记录。材料表20.6.2列举了一个职工记录中可能包含的若干数据元,以及作为职工记录的一个值的若干数据项。记录是能够从数据库中存取的最低一层的逻辑单位。5. 文件文件是逻辑上相关的记录的集合。职工主文件包含每一个职工的记录。库存文件包含每一种库存货物的记录。应收帐目文件包含每个顾客的记录。“文件”这个词有时也指某台二级存储设备上的一块已命名的区域,该区域中可以包含程序代码、教材、数据,甚至还可以包含输出报表。6. 数据库数据库是一种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共享的全部数据之集合。有时根据不同应用领域可将该资源共享数据分成若干段。例如,财会数据库可以划分为一个应用领域,,它可以包含六个不同的文件。读者应该注意到:用“文件”来组织数据这种方法将带来数据的冗余。也就是说,为了在处理时使用,必须将某些数据元重复地存放在几个文件中。例如,在一所大学的安置办公室、宿舍管理处、财务支持办公室以及注册处等都有可能保存学生文件。像学生名、校内地址这类数据元几乎在每个文件中都重复出现。在对开发一个综合的学生信息系统进行可行性分析时,一些系统分析员在美国西南部一所规模很大的大学中发现有75个计算机文件中都包含学生名和校内地址。采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比之传统的文件系统有较大的改进,它使得用户可以将存储数据的重复程度减至最小。信息系统采用面向对象开发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基本思想不包括(2),(2) A.对象是由属性和操作组成B.对象之间的联系采用封装机制来实现C.对象可以按其属性来归类D.对象是对客观事物抽象的结果【答案】B【解析】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简称00)的基本思想:00方法认为,客观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对象组成的,每种对象都有各自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的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系统。当我们设计和实现一个客观系统时,如能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把系统设计成由一些不可变的(相对固定)部分组成的最小集合,这个设计就是最好的。而这些不可变的部分就是所谓的对象。对象是00方法的主体,对象至少应有以下特征。模块性。模块性即对象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从外部可以了解它的功能,但其内部细节是“隐蔽”的,它不受外界干扰。对象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很小,因而可以独立地被其他各个系统所选用。继承和类比性。事物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互联系,事物在整体结构中都会占莉它自身的位置。在对象之间有属性关系的共同性,在00方法学中称之为继承性次结构是靠继承关系维系着的。对象是一个被严格模块化了的实体,称之为封装(encapsulation)。这种封装了的对象满足软件工程的一切要求,而且可以直接被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所接受<对象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传递消息(message)来实现的,传递的方式是通过消息模式(messagepattem)和方法所定义的操作过程来完成的。在软件开发的生命周期方法中,对模块的功能进行描述是(3)阶段的任务。(3)A.需求分析B.概要设计C.详细设计D.编码设计【答案】B【解析】软件生命周期又称为软件生存周期或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周期内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这种按时间分程的思想方法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原则,即按部就班、逐步推进,每个阶段都要有定义、工作、审查、形成文档以供交流或备查,以提高软件的质量。但随着新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的成熟,软件生命周期设计方法的指导意义正在逐步减少。生命周期的每一个周期都有确定的任务,并产生一定规格的文档(资料),提交给下一个周期作为继续工作的依据。而软件的功能设计是在概要设计阶段来完成的。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目的是(4)。(4) A.扩大存储系统的容量B.解决CPU与主存的速度匹配问题C.扩大存储系统的容量和提高存储系统的速度D.便于程序的访存操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系统中Cache结构的知识点。缓存是计算机系统中处处可以见到的技术,考生应该牢固掌握缓存的概念,以及采用缓存的理由。Cache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与主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是速度很高的存储器。采用Cache的理由是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Cache又可以分为一级Cache(L1Cache)和二级Cache(L2Cache)。衡量存储容量的常用单位有(5)。(5)A.s、ns和msB.b、nb和mb C.Kb、Mb和GbD.B、KB、MB和GB【答案】D【解析】衡量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常用单位是:1Byte=8Bit1KB=1024字节,KB也叫千字节1MB=1024KB,MB是兆字节1GB=1024MB,GB是千兆字节如果通过局域网连接互联网,需要设置TCP/IP协议属性,其中不需要针对(6)指定IP地址。(6)A.本机B.默认网关C.Web服务器 D.DNS服务器【答案】C【解析】局域网要连接Internet除了要有TCP/IP协议,还要在本机TCP/IP属性中进行设置,即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以及DNS服务器地址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思都要进行设置。在使用路由器R的TCP/IP网络中,两主机通过一路由器R互联,提供主机A应用和主机B应用之间通信的层是(7),支持IP层和网络层协议的设备(8)。(7)A.应用层B.传输C.IP层D.网层 (8) A.包括主机A、B和路由器RB.仅有主机A、BC.仅有路由器RD.也应支持应用层和传输层协议【答案】B A【解析】 TCP/IP协议也是一个分层的网络协议,不过它与OSI参考模型所分的层次有所不同。TCP/IP协议从底至顶分为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等4个层次。TCP/IP协议各层功能如下:1. 网络接口层这是TCP/IP协议的最底一层,包括有多种逻辑链路控制和媒体访问协议网络接口层的功能是接收IP数据报并通过特定的网络进行传输,或从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取出IP数据报并转交给网际层。2. 网际网层(IP层)该层包括以下协议:IP(网际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反向地址解析协议)。该层负责相同或不同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主要处理数据报和路由。在IP层中,ARP协议用于将IP地址转换成物理地址,RARP协议用于将物理地址转换成IP地址,ICMP协议用于报告差错和传送控制信息。IP协议在TCP/IP协议组中处于核心地位。3. 传输层该层提供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两个协议,它们都建立在IP协议的基础上,其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服务,UDP协议提供简单的无连接服务。传输层提供端到端,即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主要功能是数据格式化、数据确认和丢失重传等。4. 应用层TCP/IP协议的应用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它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层协议,其中包括Telnet、SMTP、DNS等。此外,在应用层中还包含有用户应用程序,它们均是建立在TCP/IP协议组之上的专用程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OSI参考模型中,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和过程的是(9)。(9)A.数据链路层 B.应用层C.物理层D.传输层【答案】A【解析】 0SI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OSI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物理层:OSI模型的最低层或第一层,该层包括物理连网媒介,如电缆连线连接器。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在桌面PC上插入网络接口卡,就建立了计算机连网的基础。换言之,提供了一个物理层。尽管物理层不提供纠错服务,但它能够设定数据传输速率并监测数据出错率。网络物理问题,如电线断开,将影响物理屠。数据链路层:OSI模型的第二层,它控制网络层与物理层之间的通信。它的主要功能是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递。为了保证传输,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被分割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帧是用来移动数据的结构包,它不仅包括原始数据,还包括发送方和接收方的网络地址以及纠错和控制信息。其中的地址确定了帧将发送到何处,而纠错和控制信息则确保帧无差错到达。数据链路层的功能独立于网络和它的节点和所采用的物理层类型,它也不关心是否正在运行Word、Excel或使用Internet。有一些连接设备,如交换机,由于它们要对帧解码并使用帧信息将数据发送到确的接收方,所以它们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络层:OSI模型的第三层,其主要功能是将网络地址翻译成对应的物理地址,并决定如何将数据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网络层通过综合考虑发送优先权、网络拥塞程度、服务质量以及可选路由的花费来决定从一个网络中节点A到另一个网络中节点B的最佳路径。由于网络层处理路由,而路由器因为即连接网络各段,并智能指导数据传送,属于网络层。在网络中,“路由”是基于编址方案、使用模式以及可达性来指引数据的发送。传输层:OSI模型中最重要的一层。传输协议同时进行流量控制或是基于接收方可接收数据的快慢程度规定适当的发送速率。除此之外,传输层按照网络能处理的最大尺寸将较长的数据包进行强制分割。例如,以太网无法接收大于1500字节的数据包。发送方节点的传输层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同时对每一数据片安排一序列号,以便数据到达接收方节点的传输层时,能以正确的顺序重组。该过程即被称为排序。工作在传输层的一种服务是TCP/IP协议套中的TCP(传输控制协议),另一项传输层服务是IPX/SPX协议集的SPX(序列包交换)。会话层:负责在网络中的两节点之间建立和维持通信。会话层的功能包括:建立通信链接,保持会话过程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两个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决定从何处重新发送。你可能常常听到有人把会话层称作网络通信的“交通警察”。当通过拨号向你的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请求连接到因特网时,ISP服务器上的会话层向你与你的PC客户机上的会话层进行协商连接。若你的电话线偶然从墙上插孔脱落时,你终端机上的会话层将检测到连接中断并重新发起连接。会话层通过决定节点通信的优先级和通信时间的长短来设置通信期限。表示层: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翻译官,在表示层,数据将按照网络能理解的方案进行格式化;这种格式化也因所使用网络的类型不同而不同。表示层管理数据的解密与加密,如系统口令的处理。例如:在Internet上查询银行账户,使用的即是一科安全连接。你的账户数据在发送前被加密,在网络的另一端,表示层将对接收到的数据解密。除此之外,表示层协议还对图片和文件格式信息进行解码和编码。应用层:负责对软件提供接口以使程序能使用网络服务。术语“应用层”并不是指运行在网络上的某个特别应用程序,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包括文件传输、文件管理以及电子邮件的信息处理。关于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机制和特点,以下理解正确的是(10)。(10)A.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传输层B.以太网交换机都支持全双工C.以太网交换机采用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 D.以太网交换机灵活性较差【答案】B【解析】 以太网交换机独享带宽。其工作机制与总线型网络是完全一致的。通信时,双方站点的计算机独占信道,采用相同的通信协议,相对于两台计算机通过一条线路直接相连。它支持交换机端口节点之间的多个并发连接,可以实现多接点之间的数据的并发传输。因此,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增加网络带宽,改善局域网的性能与服务质量。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OSI层的网络层,它是对数据包的进行转发的。(11) 是指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为用户应用软件提供部署和运行环境的服务。(11)A.SaaSB.PaaSC.IaaSD.HaaS【答案】B【解析】根据现在最常用,也是比较权威的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and Technology,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定义,云计算主要分为三种服务模式,而且这个三层的分法重要是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的: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简称SaaS,这层的作用是将应用作为服务提供给客户。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简称PaaS,这层的作用是将一个开发平台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基础设施即服务,简称IaaS,这层的作用是提'共虚拟机或者其他资源作为服务提供给用户。操作系统的四个基本功能是(12)。(12)A.运算器管理、控制器管理、内存储器管理和外存储器管理B.CPU管理、主机管理、中断管理和外部设备管理C.用户管理、主机管理、程序管理和设备管理D.CPU管理、内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答案】D【解析】 操作系统的四大管理功能:(1)文件管理:又称为信息管理;(2)存储管理:实质是对存储“空间”的管理,主要指对主存的管理;(3)设备管理:实质是对硬件设备的管理,其中包括对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启动、完成和回收;(4)进程管理:实质上是对处理机执行“时间”的管理。在缺省配置的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13)。(13)A.处于直通状态B.属于同一VLANC.属于不同VLAN D.地址都相同【答案】B【解析】 这个题看起来复杂,其实答起来挺简单的,思考一下,不同的VLAN定是通过设置来实现的,因此交换机默认配置的情况下,其端口一定是属于同一个VLAN。某无线网络的传输速率是2Mbps,这相当于每秒传输(14)。(14)A.2X1024X1024位B.2X1024X1024字节C.2X1000X1000位D.2X1000X1000字节【答案】A【解析】Mbps是电信部门衡量网络带宽的单位,意思是兆比特位每秒(Mbitpersecond)。所以选项B和D错误。而1GB=024MB,1MB=1024KB,1KB=1024Bytes是存储的单位换算关系,也不对。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统,如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5)。(15)A.1B.2C.3D.4【答案】D【解析】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体与其他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一样,也可分为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类。当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单独的接地系统时,接地体一般采用人工接地体且应满足以下的条件。(1) 该接地体与其他工频低压交流接地体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m。(2) 该接地体与该建筑物的防雷系统接地体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3) 该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当综合布线系统同其他系统一起采用共用接地时,接地体一般利用建筑物基础内的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要求联合接地体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在本题中,虽然前半句话说了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的接地系统,但是后半句问的是单独设置接地体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多少,因此选择答案D正确。进入屏蔽机房的各种线缆均需要进行(16),以保证机房内的信号不因线缆的进出而造成泄漏。(16)A.防雷处理B.防静电处理C.除静电处理D.滤波处理【答案】D【解析】 电波在传输过程中,交替产生交变的磁场和电场,在其试图通过具有良好接地的铁磁材料制成的导电性能较好的屏蔽壳体时,电场能量将通过具有接地导体而衰减,磁场能量在通过磁场物质中产生涡流而损耗,因此其强度将受到较大的衰耗(约3000-100000倍),从而起到将电磁波屏蔽(隔离)的作用。屏蔽机房的主要组成单元有屏蔽壳体、屏蔽门、通风波导窗、电源滤波器、通信滤波器、空调滤波器、室内装饰。在进行线缆滤波系统设计时,进入屏蔽机房的各种线缆均需要进行滤波处理,以保证机房内的信号不因线缆的进出而造成泄漏。目前进入屏蔽室的进出线缆主要有各类电源线(含交流和直流线)、计算机数据线、语音线、监控视频线、消防报警线、空调室内外机组信号连线、门禁系统连线、计算机的直流地。处理上述各类信号线的方式有滤波处理、光纤处理、五类线屏蔽处理。关于隐蔽工程管道安装时管内穿线的叙述,错误的是(17)。(17)A.穿在管内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高于500VB.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装修及地面工程前进行C.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孔槽内D.导线穿入钢管前,在导线出入口处,应安装护线套保护导线【答案】B【解析】 参见教材第二编“隐蔽工程管道安装”一节的内容:穿在管内绝缘导线的额定电压不应高于500V。管内穿线宜在建筑物的抹灰、装修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入导线之前,应将管子中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孔槽内。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在弱电系统工程中使用的传输线路宜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以区分功能,区分正负极。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线端应有各自独立的标号。导线穿入钢管前,在导线出入口处,应安装护线套保护导线;在不进入盒(箱)内的垂直管口,穿导线后,应将管口作密封处理。线管进入箱体,宜采用下进线或设置防水弯以防箱体进水。隐蔽工程中,管内导线的总截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18)。 (18)A.30%B.40%C.50%D.60%【答案】B【解析】 参见教材第二编“隐蔽工程管道安装”一节的内容。“管内导线的总载面积(包括外护层)不应超过管子截面积的40%。”“62.5/125um”多模光纤的62.5/125um指的是(19)。(19)A.光纤内外径B.光纤可传输的光波波长C.光缆内外径D.光缆可传输的光波波长【答案】A【解析】基本上有两种多模光纤,一种是梯度型(graded)另一种是阶跃型(stepped),对于梯度型(graded)光纤来说,芯的折射率(refractionindex)于芯的外围最小而逐渐向中心点不断增加,从而减少讯号的模式色散,而对阶跃型(Stepped Index)光缆来说,折射率基本上是平均不变,而只有在包层(cladding)表面上才会突然降低。阶跃型(stepped)光纤一般较梯度型(graded)光纤的带宽低。在网络应用上,最受欢迎的多模光纤为62.5/125,62.5/125意指光纤芯径为62.5pm而包层(cladding)直径为125nm,其吔较为普通的为50/125及100/140。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盒、多用户信息插座盒及集合点配线箱体的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20)mm。(20)A.200B.300C.400D.500【答案】B【解析】 根据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第12.5.1条规定,工作区信息插座的安装宜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采用防水和抗压的接线盒;2. 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插座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3. 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多用户信息插座模块,或集合点配线模块,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入侵检测系统执行的主要任务不包括(21)。(21)A.监视、分析用户及系统活动,审计系统构造和弱点B.统计分析异常行为模式 C.评估重要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D.发现所维护信息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答案】D【解析】 入侵检测技术IDS是一种主动保护自己免受攻击的一种网络安全技术。作为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入侵检测技术能够帮助系统对付网络攻击,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包括安全审计、监视、攻击识别和响应),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入侵检测系统功能主要有:1. 识别黑客常用入侵与攻击手段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分析各种攻击的特征,可以全面快速地识别探测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电子邮件攻击、浏览器攻击等各种常用攻击手段,并做相应的防范。一般来说,黑客在进行入侵的第一步探测、收集网络及系统信息时,就会被IDS捕获,向管理员发出警告。2. 监控网络异常通信IDS系统会对网络中不正常的通信连接做出反应,保证网络通信的合法性;任何不符合网络安全策略的网络数据都会被IDS侦测到并警告。3. 鉴别对系统漏洞及后门的利用IDS系统一般带有系统漏洞及后门的详细信息,通过对网络数据包连接的方式、连接端口以及连接中特定的内容等特征分析,可以有效地发现网络通信中针对系统漏洞进行的非法行为。4. 完善网络安全管理IDS通过对攻击或入侵的检测及反应,可以有效地发现和防止大部分的网络犯罪行为,给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一个集中、方便、有效的工具。使用IDS系统的监测、统计分析、报表功能,可以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下面关于防火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2)。(22)A.防火墙可以解决来自内部网络的攻击B.防火墙可以防止受病毒感染的文件的传输C.防火墙会减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性能 D.防火墙可以防止错误配置引起的安全威胁【答案】C【解析】 防火墙可以解决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因此选项A错误,防火墙没有防病毒的功能,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防火墙也许能够在偶然情况下防止错误配置引起的安全威胁,但不是必然的,所以选项D的说法错误。组织整理工程项目的监理资料是(23)的职责。(23)A.总监理工程师B.总监理工程师代表 C.专业监理工程师 D.监理员【答案】A【解析】 参见教材,“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一节:对信息工程监理合同的实施负全面责任;负责管理监理项目部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监理单位报告;确定监理项目部人员的分工;检查和监督监理人员的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可进行人员的调配,对不称职的人员进行调换;主持编写工程项目监理规划及审批监理实施方案;主持编写并签发监理月报、监理工作阶段报告、专题报告和项目监理工作总结,主持编写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组织整理工程项目的监理资料;主持监理工作会议,签发监理项目部重要文件和指令;审定承建单位的开工报告、系统实施方案、系统测试方案和进度计划;审查承建单位竣工申请,组织监理人员进行竣工预验收,参与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签署竣工验收文件;审核签认系统工程和单元工程的质量验收记录;主持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审批承建单位的重要申请和签署工程费用支付证书;参与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调解建设单位和承建单位的合同争议,处理索赔,审批工程延期;负责指定专人记录工程项目监理日志。某网络项目刚开工不久,出现了一次严重的质量事故,在后续处理事故过程中,监理单位做法正确的是(24)。(24)A.确认该事故由承建单位引起,由其全权负责赔偿B.使用仪器进行测试,寻找事故发生的原因C.通过公共媒体对承建单位的所有信息曝光,制造舆论压力 D.责成承建单位分析事故的原因,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案【答案】D【解析】 确认该事故由承建单位引起这种说法就有问题,即便是由监理来认定责任,也不能先入为主的就一定认为是承建单位的责任,选项A错误,使用仪器进行测量不应该是监理职责范围内的事情,选项B错误,选项C所描述的行为是监理的职业道德所不允许的,选项C错误。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由总监理工程师授权,可以(25)。(25)A.审定系统测试方案B.签发工程暂停令C.审批工程延期D.主持编写工程项目监理规划【答案】A【解析】 选项B、C、D都是总监理工程师的职责,而且是不能授权给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的职责。以下关于软件需求分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6)。(26)A.需求分析不同于软件开发中的结构化分析,是面向功能的软件设计 B.需求分析应始于业主单位的需要、期望和限制条件C.需求分析阶段研究的对象是软件项目的用户要求 D.需求分析的目标是描述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答案】A【解析】 “需求分析不同于软件开发中的结构化分析,是面向功能的软件设计”,需求分析就是需求分析,如何成为面向功能的软件设计,显然这句话有问题。软件质量保证应在(27)阶段开始定义和实施。(27)A.需求分析B.设计C.开发D.运行【答案】A【解析】 软件质量保证(SQA)是建立一套有计划,有系统的方法,来向管理层保证拟定出的标准、步骤、实践和方法能够正确地被所有项目所采用。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使软件过程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可见的。它通过对软件产品和活动进行评审和H计来验证软件是合乎标准的。软件质量保证组在项目开始时就一起参与建立计划、标准和过程。这些将使软件项目满足机构方针的要求,显然应该从一开始(需求阶段)就定义和实施。 在软件质量因素中,软件在异常条件下仍能运行的能力称为软件的(28)。 (28)A.安全性B.健壮性C.可用性D.可靠性【答案】B【解析】 健壮性又称鲁棒性,是指软件对于规范要求以外的输入情况的处理能力。所谓健壮的系统是指对于规范要求以外的输入能够判断出这个输入不符合规范要求,并能有合理的处理方式。另外健壮性有时也和容错性,可移植性,正确性有交叉的地方。比如,一个软件可以从错误的输入推断出正确合理的输入,这属于容错性量度标准,但是也可以认为这个软件是健壮的。-个软件可以正确地运行在不同环境下,则认为软件可移植性高,也可以称:软件在不同平台下是健壮的。一个软件能够检测自己内部的设计或者编码错误,并得到正确的执行结果,这是软件的正确性标准,但是也可以说,软件有内部的保护机制,是模块级健壮的。软件健壮性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是却是非常重要的软件外部量度标准。软件设计的健壮与否直接反映了分析设计和编码人员的水平。即所谓的高手写的程序不容易死。在软件配置管理中,(29)不是配置项。(29)A.程序B.文档C.过程D.数据【答案】C【解析】 一般认为:软件生存周期各个阶段活动的产物经审批后即可称之为软件配置项。软件配置项包括:与合同、过程、计划和产品有关的文档和资料;源代码、目标代码和可执行代码;相关产品,包括软件工具、库内的可重用软件、外购软件及顾客提供的软件等。选择答案C正确。软件测试类型按开发阶段划分依次是(30)。(30)A.需求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证测试B.单元测试、系统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 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D.调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用户测试【答案】C【解析】 参见软件测试的V模型:从V模型来看,单元测试后面一定是集成测试,后面的过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下顺序也属正常,也可以把系统测试看成是对整个项目的测试,是验收测试,从这个角度来看,只有选项C正确。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可以完成(31)功能。(31)A.黑盒测试B.白盒测试C.压力测试D.灰盒测试【答案】C【解析】 LoadRunner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工业标准级负载测试工具。通过以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实时性能监测的方式来确认和査找问题,LoadRunner能够对整个企业架构进行测试。通过使用LoadRunner,企业能最大限度地缩短测试时间,优化性能和加速应用系统的发布周期。目前企业的网络应用环境都必须支持大量用户,网络体系架构中含各类应用环境且由不同供应商提供软件和硬件产品。难以预知的用户负载和愈来愈复杂的应用环境使公司时时担心会发生用户响应速度过慢,系统崩溃等问题。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导致公司收益的损失。软件配置管理(SCM)是对软件(32)的管理。(32)A.需求变更B.版本C.配置的质量D.变化【答案】D【解析】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是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软件配置管理应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在软件建立时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而变更加剧了项目中软件开发者之间的混乱。SCM活动的目标就是为了标识变更、控制变更、确保变更正确实现并向其他有关人员报告变更。从某种角度讲,SCM是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目的是使错误降为最小并最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面向对象技术具有的最重要的特征不包括(33)。(33)A.多态性B.继承性C.可移植性D.封装性【答案】C【解析】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概念主要包括:对象、类、数据抽象、继承、动态绑定、数据封装、多态性、消息传递。通过这些概念面向对象的思想得到了具体的体现。1. 对象对象是运行期的基本实体,它是一个封装了数据和操作这些数据的代码的逻辑实体。2. 类类是具有相同类型的对象的抽象。一个对象所包含的所有数据和代码可以通过类来构造。3. 封装封装是将数据和代码捆绑到一起,避免了外界的干扰和不确定性。对象的某些数据和代码可以是私有的,不能被外界访问,以此实现对数据和代码不同级别的访问权限。4. 继承继承是让某个类型的对象获得另一个类型的对象的特征。通过继承可以实现代码的重用:从己存在的类派生出的一个新类将自动具有原来那个类的特性,同时,它还可以拥有自己的新特性。5. 多态多态是指不同事物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的能力。多态机制使具有不同内部结构的对象可以共享相同的外部接口,通过这种方式减少代码的复杂度。6. 动态绑定绑定指的是将一个过程调用与相应代码链接起来的行为。动态绑定是指与给定的过程调用相关联的代码只有在运行期才可知的一种绑定,它是多态实现的具体形式。7.消息传递对象之间需要相互沟通,沟通的途径就是对象之间收发信息。消息内容包括接收消息的对象的标识,需要调用的函数的标识,以及必要的信息。消息传递的概念使得对现实世界的描述更容易。可移植性是软件质量特性,不是面向对象技术的特征。以下不属于面向对象语言的是(34)。 (34)A.JavaB.CC.SmalltalkD.C+【答案】B【解析】C语言,是一种通用的、过程式的、结构化的编程语言,广泛用于系统与应用软件的开发。具有高效、灵活、功能丰富、表达力强和较高的可移植性等特点,在程序员中备受青睐。最近25年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程语言。软件工程中,(35)不属于用户文档的内容。(35)A.功能描述B.安装手册C.系统设计D.使用手册【答案】C【解析】 系统设计是项目开发人员为了系统建设和编写的文档,不属于用户文档。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构成的要素不包括(36),(36)A.质量计划编制B.质量评估C.质量保证D.质量控制【答案】B【解析】 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构成是:质量策划:包括产品策划、管理和作业策划以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和质量改进的准备工作。质量体系:是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保证:供方为使用户确信能够满足质量要求,开展有计划和系统的活动。质量控制:IS09000-2000族对“质量控制”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质量改进:以追求更高的效益和效率为目标的持续性活动。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涉及主建方、承建单位、监理单位三方,主建方重点实施的是(37)。(37)A.计划管理、质量管理B.成本管理、风险管理C.文档管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