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第三章-近代文学(共9页).docx
-
资源ID:17311391
资源大小:23.3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第三章-近代文学(共9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三章 近代文学第四章 第一节 概述识记日本各种文学流派、印度各种语言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知识解读 (1)日本文学。1885年出现了对整个日本近代文学具有指导作用的文艺理论著作小说神髓,其作者为坪内逍遥。重要的文学团体有占据资产阶级文坛主导地位的“砚友社”文学集团,主要领导人是尾崎红叶,代表作品是金色夜叉。另一个重要文学团体是“文学界”,代表人物有北村透谷、岛崎藤村等人。1885年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标志着近代文学走向成熟。这个时期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比较有才能的作家主娶有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天秋声、正宗白鸟等人。岛崎藤村的代表作是破戒,田山花袋的代表作是棉被 20世纪第一个十年,文坛先后出现了唯美派、白桦派和新思潮派等文学流派和团体。受洲唯美主义文学影响,日本出现了唯美主义思潮。他们以杂志昴星的创作为标志,主张艺术至上,追求文学技巧的完美,代表作家是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等。 芥川龙之介是新潮作家中,最富才华、最有成就的代表作家。早期取材于历史故事的罗生门和鼻子成为他登上文坛的标志,并成为其早期代表作。中期的中篇小说地狱图反映了作家心中艺术追求与现实约束间的矛盾和苦闷。晚年发表的小说河童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与无情批判。(1) 印度文学。 19世纪50年代后,具有强烈反殖、反封建精神等新内容和新艺术形式的作品开始出现,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孟加拉文学,近代孟加拉文学创始人是般吉姆.查特吉,代表作是阿难陀寺院;另一位特别突出的是萨拉特.查特吉,其代表作是斯里甘特。近代印地语文学与民族解放活动紧密相连,代表是戏剧家、诗人帕拉登杜.赫利谢.金德尔。他的独幕剧按吠陀杀生不算杀生嘲笑了封建统治的虚伪,印度惨状充满爱国主义精神。他被誉为“印度的月亮”。理解白桦派、自然主义文学、唯美派、新思潮派 知识解读白桦派: 1.白桦派因近代日本一些作家创办的同名刊物白桦而得名。 2.白桦源作家追求个性解放、提倡人道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意志,代表作家主要有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和有岛武郎等。 自然主义文学: (1)自然主义文学是20世纪初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文学流派,它的产生对日本近代文学有定影响。 (2)从岛村抱月的理论著作被囚禁的文艺和岛崎滕村的长篇小说破戒问世之后,日本文学史上便出现了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高潮。 唯美派: 唯美派是日本20世纪与自然主义对立的文学派别,受欧洲唯美主义文学影响,他们以杂志昴星的创作为标志,主张艺术至上,追求文学技巧的完美重视个人感觉,表现在官能享受中的快乐和精神的满足。代表作家是永井荷风和谷崎润一郎等。 新思潮派: 新思潮派也称新现实主义,它是由文坛上的第三次、第四次新思潮杂志的同人所组成,代表作家是芥川龙之介和菊池宽等。他们否定自然主义纯写实的方法,也不追随白桦派的理想主义,更不在作品中像唯美主义作家那样表现颓废的美。他们关注现实,注重对平凡人日常生活和复杂心理的描写,并进行一定的批评和理性的解释,菊池宽的代表作独幕剧父归被认为是近代现实主义戏剧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剧作。罗生门和鼻子是芥川龙之介早期的代表作。应用东方近代文学的基本特征知识解读东方近代文学在其发展进程中,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具有解明的政治倾向性,大多数进步作品的中心内容厂还反映了东方各国人民同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 其次,在发展过程中受西方各种思溯的影响很大,一些国都有文学社团林立、流派众多,变幻不定,这种现象在日本尤为突出,最有代表性。文学创作表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 再次,作家数量剧增,作品数量增加,影响扩大,成果显著。这年变化在的日本文学、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中都表现得很明显。职业作家开始出现,并表现出十分特殊的意义。 此外,近代东方文学在亚洲各民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承前启后的意义。它打破了中古文学的某些陈规和传统的束缚,创造了一些新的文学样式。此如日本的政治小说、私小说、朝鲜的新小说、印度的政治抒情诗等。 第二节 夏目漱石 识记爱情三部曲、后三部曲等 知识解读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作家之一。 1905年他开始写小说,发表在杜鹃杂志上的连载小说我是猫引起轰动。1906 年发表长籀小说哥儿又大受欢迎。 小说是夏目漱石文学的主脉,通观其创作,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夏目漱石身为业余作家,一面从事繁重的教学恬动,一面进行小说创作的时期。第一部长篇小说我是猫使其成名.面第二部长篇小说哥儿则巩固了他在文坛的地位。哥儿是一部以自己的教育工作经验教训为基础,反映自我同社会冲突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第二阶段是夏目漱石辞去教职,以专业作家身份进行创作的时期。专业作家之路的第一部小说是虞美人草。翌年,夏目漱石又写出长篇小说矿工。1908年至1910年,夏目漱石完成了以描写知识分子爱情为主的三部长篇小说:三四郎、从此以后和门,这三部作品合称为“三部曲”。 第三阶级是夏目漱石患病仍坚持创作的时期,也是他创作的最后时期,大病之后,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过了春分时节,通过心灵活动,表现近代知识分子精神苦闷的性格特征。行人是夏目漱石大病后的第二部长篇小说。1914 年,夏目漱石完成了病愈后的第三部长篇小说心。为区别他创作中期的三四部)、从此以后)和门)这三部曲小说,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和心这三部小说又被称为“后三部曲”。 夏目漱石完成的最后一 部长篇小说是道草。 这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表现了作者的真实苦恼和对前途的握摆不定。1916 年5月,夏目漱石开始写他的未完之作明暗。 理解苦沙弥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知识解读苦沙弥的形象: 分子的典型形象,苦沙弥是近代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其代表作我是猫中塑造的一个日本小资产阶级如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苦沙弥为人正直、善皮,蔑视权贵,甘于清贫。他不满于现实,厌恶资本家,尤其敢于蔑视资本家的走狗。 (2)苦沙弥的弱点表现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消极混世,得过且过,精神空虚,夸夸其谈,不学无术,庸俗无聊。 典型意义: (1)苦沙弥的懦弱、无能正是日本近代社会的产物。一方面,他们接受了比较新式的教育,另一方面,刚刚起的近代教育还无力全面、健康地培养他们。 (2)他们既针砭时弊,不满现状,又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力把握时代的潮流,同时丧失了人生目标,因而成为一群无所适从的弱者。理解猫的典型意义 知识解读 我是猫中的这只猫被人为地赋予了人的理智和思想感情,成为一只有人的心理、意识和猫的生理、形貌的高度人格化的猫。它能识字、会读报有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所限,而以旁人的习性它应有尽有,这只猫观人之所不能观、言人之所不能言,完全不受人的活动所限,而以旁观者的姿态看到人性的愚昧虚伪和自私自利,是一只“掌握了通心术”的猫,它一本正经,侃侃而读,既没有逻辑思维的局限,又不受时空概念的影响。猫的奇思怪想与人物的滑稽可笑相交织,洋溢着喜剧性的情趣。应用我是猫的艺术特点 知识解读艺术特点:(1)通篇以猫的见闻和感受为主线,以苦沙弥及周围人物的活动为中心,表达起来比较灵活、自由。(2)小说中出色的幽默和讽刺艺术既继承了日本古典文学中的讽刺传统,又吸收了英国18世纪文学中的幽默讽刺手法, (3)语言平白、通俗,有生活气息, (4)作品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缺乏整体的结构框架。 第三节 泰戈尔时机的开支品有的大是,义主国帝自克出了西场信取的开文识记泰戈尔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创作 知识解读泰戈尔是印度近代伟大的诗人和作家,也是印度近代与甘地齐名的巨人之一,还是印度文学史上与迦梨陀娑齐名的两颗巨星之一。他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成为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作家。 泰戈尔从童年时代就开始写诗和剧本,1877年他16岁时就发表第一首长诗诗人的故事,1881年他的第个诗集黄昏之歌出版,从此开始了正式的创作生涯。从1890年至1901年,最能代表他早期创作成就的是六七十篇短篇小说和一部故事诗。故事诗集主要取材于历史,重点歌颂了反对异族压迫和封建暴君统治的英雄业绩,部分作品反映了地主对农民的刺削和残害,如两亩地短篇小说描写的社会范围很广,主要以反对封建主义为主题,集中批判封建婚姻制度和种姓制度,表现妇女生活的恐惧,如摩诃摩耶等。 20世纪初至20年代,是泰戈尔一生创作最丰富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其作品广泛面深刻地反映了印度现实中最迫切的社会问题。优秀的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沉船和戈拉。作为名著的诗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这时期的诗集主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它们都是含有哲理的宗教抒情诗集,其中吉檀迦利最具代表性。 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是秦戈尔创作的后期,这一时期他主要创作了一 些政治抒情情。这些抒情诗大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如非洲集、敬礼佛陀的人、忏悔;二类是揭露殖民主义社会和封建落后现象,如劳动者三类自我总结,如生辰集。泰戈尔1881年写了死亡的贸易一文,谴责英国向中国倾销鸡片毒害中国人民的罪行。中国作家郭沫若、郑振铎、谢冰心、徐志摩等人早期创做大多受过他的影响。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同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吉檀迦利是印度语“奉献”意思。 短篇小说中摩诃摩耶的思想性很强。作者强烈请责了封建包办婚姻的危害和寡妇殉郭制度的野蛮,表达了人们要求恋爱自由的迫切要求。应用戈拉的形象及意义 知识解读戈拉中的中心人物戈拉是泰戈尔塑造的一个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和爱国主义者的典型。作为一位激烈的爱国知识分子.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壮志。他生恬的唯目标就是要解放祖国。他的一生,宁死不屈正直不阿,曾三次面对面地和英国殖民者进行斗争,并被捕人狱,但他绝不向英国殖民者低头。 戈拉的性格是矛盾的。他持有宗教偏见,错误地认为造成印度切实难的根源是人民群众的愚味无知和知识分子脱离群众以及忘记印度的光荣历史,因此当前的任务是唤醒人民,使他们相信自己的力量,恢复对祖国的信仰,尊敬和热爱自己的祖国。因此他为印度教的一切传统,包括种姓制度、偶像崇拜妇女无权等落后反动传统解护,并身体力行,严格遵守印度教的数规。这不仅造成他自己深刻的内心矛盾,而且还造成他和自己亲人之间的矛盾。他的复归传统种族观念和教规以图振兴国家民族的做法是行不通的。最终,现实教育使他放弃了偏见,树立了为全印度人民造福的思想。 秦戈尔通过戈拉的形象,表达了他反对帝国主义、复古主义和种姓制度的主张。应用戈拉的艺术特色 知识解读泰戈尔的优秀长篇小说戈拉,在艺术形式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1)人物对话富有论辩性。论辩性的对话有助于揭示人物性格,刻两人物形象,反映人物的思想倾向及内心世界。 (2)人物形象对比鲜明。通过正面人物之间、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之间的对比,勾勒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3)小说具有优美的抒情格调。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