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春浙江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入学测试复习指导(共12页).doc
-
资源ID:17328733
资源大小:34.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06年春浙江电大开放教育本科教育管理专业入学测试复习指导(共12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06春季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教育管理专业(专升本)入学综合测试复习指导测试题类型: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测试课程及所占分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校管理、教育行政概论各占50分,共150分。第一部分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参考书:孟庆茂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北京。 一、名词解释1.科学研究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是指对某种现象或问题加以调查、审查、讨论及思考,然后分析和综合所得的结论或结果。狭义的研究是指以严密的方法探求某项事实的原理。 2.零次文献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3.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4.自变量又称独立变量,它是由研究者选定,并进行操纵、变化的能产生所欲研究的教育现象的因素,或因素的组合。5.无关变量又称控制变量、参变量、额外变量等。一是说:除自变量之外,一切能够影响实验结果,而实验中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另一是说:一切与所研究的条件和行为无关,但在实验中又是影响反应变量(行为,又称实验结果)的因素。6.统计控制在实验之后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把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分析出去,用统计技术来达到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称为“统计控制”。7.外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有效性,或推论、应用之范围的准确性。8.常模是解释分数的依据,是一个标准测验量表所必须的。常模是对分数或对测验进行客观性解释必不可少的环节。9、零相关两种变量值变化方向无一定规律,即一种变量值变化时,另一种变量值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化,并且不变或变大、变小的机会趋于相等,这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零相关。10差异量数度量、描述离中趋势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常用的差异量数有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等。11、操作定义: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给研究变量或指标作出明确而恰当的操作定义,是指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或指标作出具体的界定。它直接关系到研究的可重复性、结果的可检验性及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12、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是用来描述两种变量之间变化方向及密切程度的数字特征量,也即两种变量间相关程度的数量化指标,一般用字母r表示。相关系数r的数值范围介于±1之间。13、再测信度:同一测验前后两次施测于同一组被试,根据受测者前后两次测验分数计算所得相关系数为再测信度。14、准实验设计:即类似或近似真正的实验设计。是指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但可以对一些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就量进行分类,将其作为自变量因素纳入,使用真正实验设计的某些方法搜集、整理、统计分析资料。15、虚无假设:即在推论研究假设之前所提出来的与研究假设相反的假设。这一假设是不存在的,故称之为虚无假设。假设的验证从肯定或否定虚无假设其存在可能性开始。16、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它方式的实况记录,是未经发表或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也可视为第一手文献。17、区分度:又称鉴别度,是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区分程度。 二、简述题1、假设的定义与特点假设是对于一定范围的事物、现象的本质、规律或原因的一种推测性的说明方式。假设具有两个特点:以科学理论与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具有推测的性质。2、简述黑箱方法的含义黑箱方法是不打开黑箱以直接考察其内部结构,只利用外部观测、试验,通过考察对象的输入输出信息及其动态过程,来定量地认识研究对象的功能和行为方式,以及探索其内部结构和机理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3 简述确定研究问题的三原则。(1)价值性原则,即问题是否在理论与实用上有价值;(2)科学性原则,即问题是否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3)可行性原则,即是否具备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人力、物力、理论准备等。4.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有什么好处。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有以下三个好处:(1)可以使研究者的思考具体而清晰,(2)操作定义可以增进科学研究者之间沟通的正确性。(3)操作定义可减少一门学科所用概念或变量的数目。因为只有在操作定义明显不同时,才增加新概念或新变量。5.观察的标准是什么?(1)真实,即要注意避免个人偏见、“先入为主”的观念,同时善于识别“假象”。(2)全面系统地观察,把握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不能只抓住一些孤立的个别的现象。(3)对发展过程进行动态的观察,不要只抓一两次的现象就做分析。6、确定科学研究问题时应考虑的原则是什么? 答: (1)价值性原则,即问题是否在理论与实用上有价值;(2)科学性原则,即问题是否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为依据;(3)可行性原则,即是否具备客观条件、主观条件、人力、物力、理论准备等。7、简述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答:(1)搜集文献应该客观、全面;(2)材料与评论要协调、一致;(3)针对性强;(4)提纲挈领,突出重点;(5)适当使用统计图表;(6)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的思想。8、简述问卷编制的步骤。答:确定研究目的,提出研究假设;了解研究问题的特质;确定行为样本;了解施测对象的特征及选择施测的被试样本;选择并决定问卷形式;拟定问题的题目并随时修改;预试;编辑问卷和实施说明;确定除问卷法之外进行研究的其他辅助方法。9、简述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标准?答:要原则健全,设计要符合科学方法的规则,有效地控制有关变量;设计要能付诸实施;目的要合适;尽量发展并使用新技术和新设计;各方面配合较好,成本最低。10、教育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包括哪些内容?答:第一,所搜集和提供的资料、事实、数据,是否真实、可信;第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应该是符合科学规范的;第三,结论应该真实可靠;第四,尽可能使用科学概念,概念一定要界定清楚,并保持自身的一致性。11、影响测量对象行为的其他因素有哪些?答:指导语与测验的情境;测试焦虑;练习与应付技巧;反应方式,即反应的倾向;反应心向。12、教育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第一,在教育研究中,是否遵循了教育性原则,研究是否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第二,选择被研究者时,是否遵循了志愿原则;第三,是否尊重被研究者的人格,为其隐私保密,是否与被研究者平等地交流和合作;第四,研究者是否有虚构事实、捏造数据、抄袭别人的成果等问题;第五,在合作研究中,能否与其他人有效地合作。 三、论述题举要1.试述记录文献研究的方法。答:记录研究文献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标记式就是研究者在阅读研究文献时,用一些符号(如圆圈、着重号、疑问号等)将文献的重点、难点、疑点、新观点等标记出来。抄录式指把阅读文献所得的情报资料抄下来。抄录有全录和摘录两种。前者就是全文照抄,如果某文献全部有用,可采用比方式。后者指只将有价值的、自己需要的那部分研究资料有选择地抄录下来。提要式指根据研究的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对原文的基本观点、主要事实和方法、结论要点等加以概括、缩写。札记式指阅读文献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各种联想、批评、疑点、意见、得到的启发和收获等等记下来。综述式指对所阅读的众多有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系统、概括的介绍,并对其进行评论。2.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观察的目的性、计划性、观察对象的自然性、观察的客观性和观察的直接性。观察法对教师的功用是了解学生。具体的应用场合有:(1)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2)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观察,包括课间的活动、午间的活动、课外活动时间里的活动等;(3)对学生家庭的观察。具体的应用对象有:(1)全班学生;(2)小团体或者小组;(3)个别学生,特别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学生。具体的应用内容有:(1)学习与思维活动;(2)人际交往活动与互动行为;(3)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等。3.观察过程中要反思哪些问题?为什么?第一,观察者的推论。应该将事实与推论区别开来,观察者在进行推论的时候,应该给出相应的证据,仔细检查自己的前设,说明自己是如何得出这个推论的。第二,观察者的心情。观察者在观察时的心情会对观察的内容和效果产生影响,消极情绪会给事实带上阴影,观察者可以把这些情绪记录在个人的方法笔记中。第三,叙述方式。如果叙述不当,会给读者一种错觉,好象这也是观察者看到的“事实”。4、试比较不同取样方式的优点与不足。要点:(1)简单随机取样法。优点主要是:符合概率论原理,简便易行,误差计算方便;不足是:把研究对象编号费时费力,若个体分散,抽取到的样本分布也比较分散,给研究带来困难,样本容量较小时,可能发生偏差,影响样本的代表性。(2)分层随机取样法。优点是:代表性和推论的精确性较好;不足是:要求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就难以作出科学的分类。(3)等距随机取样法。优点是:比简单随机取样法更简便,其样本代表性更好;局限性:如果总体中个体的排列存在周期性的波动或变化,系统取样所得的样本就可能出现系统偏差。(4)整群随机取样法。优点:样本比较集中,适宜于某些特定研究,在规模较大的调查研究中,易于组织,可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缺点: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较差,抽样误差也比较大。(5)多段随机取样法。优点:可综合运用各种抽样方法,简便易行,节省经费,对研究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情况十分有效;不足:抽样误差相对于简单随机取样大。5、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你对行动研究的看法。要点:行动研究指由关心社会情境的人来针对社会情境进行的研究。行动研究源于日常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是教师的专业基石,促进教师动手研究;(2)使广大一线教师成为科研的主力;(3)是教师成长的动力。 第二部分 学校管理 一、名词解释1、学校聘任制:是校长根据工作需要和职务要求,用签订合同和发放聘书的形式,聘用教师在一定时期内在学校任教、任职的制度。2、教学管理:是管理者依据学校教育目标,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强化正确的教学、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要素,使教学活动有序高效运转,从而提高教学效益的过程。3、德育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依据学校德育学和管理学的科学原理和方法,从实际出发,通过一定方式和手段有效地组织、调控学校德育工作,以实现学校德育目标的的活动。5、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用目标体系组合全体成员,以目标指导每个人的工作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思想、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6、教学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培养目标而对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组织、协调、指导和控制的活动。它与教学工作质量共同构成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7、学校领导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的机构设置、领导权限划分和隶属关系的组织体系及其制度的总称。8、学校规章制度: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成员在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它多以简明的文字条规或正式文件的形式由权力部门公之于众,成为相关人群共同遵守的规定、法规等。9、学校管理过程:为实现以育人为中心的预期目标而循序展开的一系管理职能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基本程序。10、教务行政管理:主要是指对组织协调教学活动、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等教学事务方面的管理活动。它为教育学服务,是教学活动得以正常运转的中枢。11、校长负责制:是指学校工作由校长统一领导和全面负责,党支部(或总支)在学校的核心地位和监督保证,教代会民主参与管理的学校内部的根本组织制度。12、学校公共关系: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与公众之间有计划的双向沟通的过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人际间的交流活动。其目的是:激发社会公众和校内人群对于学校目标与形象的认同,促进学校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简答题1、制订学校规章制度的依据是什么?(1)法规、政策依据;(2)科学理论依据;(3)现实基础依据。2、我们应树立哪些现代学校管理理念?(1)开放观念;(2)战略观念;(3)创新观念;(4)系统观念;(5)竞争观念;(6) 素质教育观念。3学校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是什么?精干效率原则、统一指挥原则、管理幅度原则、职权责统一原则、系统平衡原则。4、简述学校管理过程的特点。一是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性;二是按阶段循序发展的稳定性和程序性;三是目标成果形成的综合力和养成性;四是目标控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5、教学管理的任务是什么?首先是端正教学思想;其次是健全教学组织;第三是完善管理制度;第四是稳定教学秩序;第五是优化教学过程;第六是开展教学科研,促进教学改革。6、学生管理的原则是什么?(1)科学性原则;(2)全面发展原则;(3)集体性原则;(4)主客体统一原则;(5)平等与尊重原则7、简述决策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1)决策是领导活动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决策正确与否对事业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2)决策是领导活动的关键环节,既是领导权限机能的基本表现,也是影响领导权限机能的重要因素。8、简述领导沟通与协调的作用。(1)理顺关系,交流信息,提高组织生命力;(2)化解矛盾,增进团结,增强组织凝聚力;(3)舒通心理,加深理解,有效开展工作;(4)互通情报,统一认识,取得共同语言。 9、简述教学思想管理的意义。答:对明确教学方向,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有决定意义;对控制和协调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行为有指导意义;对教师选择教学方式、方法有指导作用;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先决条件。10、简述领导决断的技术要点。答:(1)要明确决策所涉及的职权范围和限制因素(2)要明确决断的适当时机(3)掌握好集体决断和个人决断的关系(4)领导决断要合法(5)要依据一定的环境和条件灵活决断(6)要以系统观念为指导,正确协调好各种关系。11、学校教育科研具有什么特点?答:学校教育科研更注重于应用;学校教育科研的优势在于科研主体有较充实丰富的实践经验;学校教育科研相对于教学而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学校教育科研主要方式是边教学边研究。12、简述教师培训的途径和方法。答:(1)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搞好传、帮、带,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发展;(2)抓好教学科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专题讨论和教学观摩,加强互相交流;(3)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做学术报告,使教师及时了解有关领域的最新信息;(4)指导、组织教师自学专业理论,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科研活动;(5)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参加各类进修。13、简述活动课管理的原则。答:科学性原则;开放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原则;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因时制宜原则。三、论述题1、说明职能型组织结构及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缺点。职能型组织机构是指学校的职能机构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有权向下级下达命令和指示,下级必须服从的机构类型。它的优点是:可以减轻校长工作的负担,集中主要精力于研究和思考学校的重大问题,全力抓学校的大事。其缺点是:由于职能机构在自己的职能范围内都有指挥权,容易形成多头领导,命令不统一;也容易使领导被架空,脱离实际。2、结合实际工作,谈谈行政方法的优缺点和运用行政方法的基本要求。(1)行政方法利于集中统一,提高工作效率,利于常规事务的处理,有较强的针对性,但不利于被管理者创造性的发挥;工作效果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素质,容易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搞“一刀切”,易造成失误。(2)利用行政方法,管理者要正确对待权力,避免独断专行,滥用职权;要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3、有人说校长只在有职有权,就可以产生权威性影响力,学校工作就好办了,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影响力有强制性和自然性两类;自然性影响力是主导因素;两种影响力的结合才是校长权威地位的保证;此说法只强调强制性影响力是片面的。4、结合实际工作,试述如何有效地进行班集体管理?(1)明确班集体管理目标;(2)培养好班级干部;(3)营造班级良好舆论;(4)班主任正确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5、结合实际工作,论述如何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要点:(必须展开论述)(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教师的思想境界;(2)协调教师人际关系;(3)满足教师的需要。 6、结合工作体会论述;如何做好与平级的沟通与协调? 要点:(1)基本原则:平级沟通与协调应以平等协作的精神,谋求实实在在的共同利益,坚持学校、部门和个人的正当权益,兼顾沟通与协调对象的利益,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上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2)主要内容:学校领导的平级沟通与协调,首先要解决好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3)方式方法与技巧:沟通与协调必须经常随时进行;涉及利害关系的重要问题,常用的方法是召开联席会议;日常工作中的互通情报;从制度上重视领导的平级沟通与协调;把对方看作是自己的朋友,相互关心、以诚相待。7、试述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要点:(必须展开论述)(1)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质量观;全过程的教学质量观;全员的教学质量观;全方位的教学质量观。(2)确立教学质量标准,包括教的质量标准和学的质量标准。(3)进行教学质量的控制: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质量分析、决断控制方案组织实施。(4)搞好教学质量评价。第三部分 教育行政概论参考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教育行政概论陈孝大主编 2001年5月版 1、教育行政的含义及功能教育行政是政府的职能,是国家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的组织、领导和管理。教育行政具有三方面的功能:领导功能、服务功能、监督功能2、我国当前教育行政改革的方向(1)地方各级政府要继续把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2)调整现有教育体制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3)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政府发展和管理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4)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状况;(5)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6)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网络。3、教育行政体制的类型按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关系,可分为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和中央与地方合作型等三种;按教育行政机关与政府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可分为从属型和独立型。4、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及类型学校教育制度也叫学校系统,简称学制,它是反映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及其相互关系,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相互间的衔接、转换的制度。类型;单轨制(美国、日本)、双轨制(资本主义早期的英、法、德等)、中间型5、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1986年,我国政府首次提出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为提高国民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6、我国学制改革的主内容是: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7、课程行政:教育行政对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审定与管理。8、教学计划:又称课程计划,是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重要的教育文件和不同层次与类型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或指令性文件。9、教学大纲:又称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以纲要的形式,从整体上规定某一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内容、结构、授课时数、教学进度和教学法建议等,是有关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评估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10、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材已开始出现“一纲多本”的新局面。11、我国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学费、教育税费、企事业单位投资等。12、教育基本法和单行教育法:教育基本法是一个国家有关教育的总法的形式称谓,一般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我国的教育基本法是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内容直接以我国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为依据,在教育法规中具有仅次于国家宪法的效力。单行教育法主要是指依据宪法或国家教育基本法,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公布实施的各项有关教育某一方面的法律,如教师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另外还有其他直接含有教育行为规则的法律,如兵役法、国旗法等。13、教育行政执法:是指国家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现实生活中实施教育法规的活动,是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所采取的直接影响公民、社会组织或其他社会力量有关教育的权利与义务,或对其教育权利与义务的行使和履行进行监督的具体行政行为。14、教育行政执法的特征:(1)教育行政执法是一种具有国家意志性的活动(2)是一种具有法律性的活动(3)是一种具有强制性的活动(4)是一种具有单方权威性的活动(5)教育行政执法具有主动性特征(6)具有执法主体多元化的特征。15、制定教育规划的原则:(1)教育发展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原则(2)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则(3)数量目标与质量目标相结合的原则(4)从实际出发的原则(5)贯彻改革精神的原则。16、教育督导:是指政府或其教育主管部门任命或聘任的教育专家,对下级政府或教育行政机关以及学校的教育行为,进行监督、指导、反馈的教育行政管理活动。17、教育行政督导的内容:(1)组织工作的督导(2)领导工作的督导(3)教育政策法规执行的督导(4)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的督导(5)教育管理工作的督导(6)教育队伍建设的督导(7)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的督导(8)教育社会效益的督导。18、教育评价的模式(1)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进行的目标达到度评价。(2)斯塔弗宾的决策中心模式:把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3)斯克里文的目标游离模式:教育评价不能仅限于评价教育目标的达到程度,还应当考虑到工作产生的“非预期效果”。(4)法庭评价的对手模式:适用于对争议性较大的工作的评价。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