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共19页).doc
-
资源ID:17334673
资源大小:299.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共1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LH16合同段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专心-专注-专业临夏至合作高速公路LH16合同段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编 制 单 位: 华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评估小组负责人: 日 期: 2012年4月 合作南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2、高速公路施工合同段合同文件、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3、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年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4、关于转发交通运输部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甘交质监201169号。5、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交质监发2011217号6、现行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7、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8、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9、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1、隧道工程概况本合同段布设隧道一座,为合作南隧道。合作南隧道为一座左、右线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中隧道。隧址位于合作市那吾乡枣子村、那吾乡达洒村,布设于合作市南侧格河与枣子河分水岭的基岩山梁。隧道起讫桩号YK97+380-YK98+080,长700米,ZK97+340-ZK98+020,长680米。隧道最大埋深55米。洞内纵坡为:左线纵坡2.95%,-2.0%;右线为2.95%,-1.65%。进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2、隧道地质概况(1)、气象条件隧址区属寒冷湿润型气候;垂直差异大,光照充裕,降水较多,长冬无夏,春秋短促。高原大陆性气候特点比较明显。年平均气温为1.5-4.8;1月平均气温-7.7-10.3;7月平均气温为12.6-15.9,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0.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8.5.年平均降水量为516毫米,降水量的分布不均匀,且不稳定。一是从南向北递减;二是垂直分布不明显。多集中于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5.3%。年平均蒸发量1221.9毫米至1333.5毫米,为降水量的2-3倍。最大积雪深度15-16厘米,一般降雪在11月至3月。(2)、合作南隧道1、地形地貌隧道穿越格河左岸与枣子河右岸间一分水岭基岩梁脊,属高原山地地貌单元。隧道兰州端进口位于枣子河右岸岸坡,自然坡度40°左右,表层覆盖坡积碎石,植被覆盖好,隧道轴线与地形线夹角约46°。隧道郎木寺端出口位于合作南格河左岸盆地边缘,出口自然坡度10-20°,上覆坡积粉土,洞轴线与坡面大角度相交。2、地层岩性隧址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坡积、洪积块(碎)石土、下三叠系砂质板岩夹砂岩及老第三系砂砾岩。第四系坡积、洪积碎石土:浅灰黄色,主要由碎石、块石及粉土混杂组成,碎石、块石成分兰州端进口为板岩、砂岩等风化剥落碎块、碎屑,郎木寺端出口为砂砾岩风化碎石,无分选,随坡就地堆积。粒径以3-10cm居多,粉土,土灰黑色,手搓具轻纱感,表部植物根系及虫孔发育,腐殖质含量较前端增高,结构松散-中密,属级硬土。第三系砂砾岩夹砂砾岩(E):砂砾岩棕红色,碎屑结构,泥、钙质胶结,厚层块状构造,岩层产状近于水平,全、强风化带厚度较大。下三叠系砂质板岩夹砂岩(T1):岩层总体产状190°57°,板岩中厚层块状构造,变余泥质结构,板理、层理发育,板岩单层厚20-30cm ,敲击易沿板理面开裂。砂岩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层理发育,层面平整。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节理面其岩层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菱形块体。风化裂隙易沿节理面形成,使岩体完整性降低。新鲜岩石致密坚硬,易沿板理劈开,板理面微具丝绢光泽,锤击声清脆,稍有回弹,属级次坚石。砂岩,青灰色。主要有石英、长石等矿物组成,变余结构,块状构造,属级坚石。3、地质构造与地震隧址区无大的断裂构造,仅发育层面裂隙及细小切层节理、裂隙,宽度差小于5mm,裂隙充填岩石碎屑及泥质物,泥钙质弱胶结或无胶结,面多平直,延伸长短不一。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18306-2001图A和图B),并结合甘肃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陇南、甘南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甘肃省地震灾后重建恢复工作陇南、甘南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隧址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度)。4、水文地质条件4.1地下水类型及水动力条件隧址区内的地下水类型可分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孔隙潜水两种类型。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沿节理和裂隙下渗向格河和枣子河排泄。孔隙性潜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坡积、洪积层中,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以地下径流和蒸发为主,并下渗补给基岩裂隙水。4.2地下水影响预测通过隧址区工程地质调绘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推断:隧址区构造-水文地质单元简单,地下水赋存于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及基岩裂隙等不连续结构面中,径流连续,潜水流动方向由山脊径流向河谷。隧址区地下水、地表水对混凝土微腐蚀。4.3涌水量预测由于隧道穿越地层岩性种类多,地下水主要受岩性及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控制,其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雨,为使预测的涌水量有可比性,参考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结合隧道区实际水文地质条件,选用大气降水渗入系数法进行预算。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及上述计算结果,考虑到隧道围岩渗透系数变化较大,根据隧道水文地质条件,预测隧道单线正常涌水量为79.5m3/d,隧道涌水地段主要集中在隧道两端进出口段、不整合接触带和沟谷地段。根据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TB10049-2004)表10.5.2围岩富水程度判别标准,该隧道围岩属弱富水区。此外由于区内地下水动态受降水影响,变化较大,雨季施工隧道涌水量可能有较大的增幅。综合分析隧道雨季最大涌水量确定为此次计算的隧道正常涌水量的3倍,预测隧道单线最大涌水量为240m3/d。5、不良地质现象与特殊岩性岩土隧址区无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分布6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评价6.1、洞口稳定性评价隧道兰州端进口位于枣子河右岸-冲沟右侧基岩山梁近坡麓,该段洞轴线与地形线夹角46°,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压,建议对洞口边坡进行喷锚支护。表层覆盖坡积角砾,厚度5-m,稍密,稍湿,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300kPa;进口段围岩为坡积角砾,结构松散,围岩无自稳能力,建议施工时清除局部松散覆盖层及不稳定块体,采用适当接长明洞的形式进洞,严格控制爆破强度,并加强支护措施。洞口上部斜坡应设置好排水、导水构筑物。岩石开挖边坡比1:0.5-1:0.75;碎石土开挖边坡比1:1.隧道郎木寺端出口段轴线与坡面大角度相交,斜交进洞,偏压程度较小,地形条件相对有利。本段上覆坡积粉土,黄褐色,稍湿,土质均匀。围岩岩性为第三系全风化带,顶部围岩几乎呈粉末土状;出口段上覆季节性冻土,冻土厚度1-1.5米,分布范围广,易引起洞口路基的冻胀和翻浆,建议采取工程措施;建议洞口明挖后回填,采用适当接长明洞的形式进洞,严格控制爆破强度,并加强支护措施。洞口上部斜坡应设置好排水、导水构筑物。岩石开挖边坡比1:0.75-1:1;粉土开挖边坡比1:1-1:1.5。6.2洞身稳定性评价YK97+380-YK97+500(ZK97+340-ZK97+415)进口段:隧道兰州进口段洞顶埋深2-33米;通过岩性为下三叠系板岩,夹灰岩、砾岩。板岩中厚层状构造,变余泥质结构,板理发育,层厚20-30cm,敲击易沿板理面开裂;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20-50Mpa,为较软岩;砂岩薄层-中厚层状构造,层理发育,层面平整;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节理,其将岩层切割成大小不等的菱形块体。风化裂隙易沿节理面形成,使岩体完整性降低,完整性系数Kv=0.35,破碎-较破碎。岩层产状190°57°,洞线走向SE173°,洞线和岩层走向大角度相交,利于围岩稳定;地下水不发育,以基岩裂隙水和孔隙水潜水为主,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推测洞室开挖时有滴水渗水现象;无高地应力现象。取地下水修正系数K1=0.4,主要软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0.2,初始应力状态修正系数K3=0,经计算,修正的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193,为级围岩,围岩稳定性差,拱部无支护时易松动掉块,侧壁易发生小规模坍塌,洞底较稳定。YK97+500-YK97+690(ZK97+415-ZK97+700)洞身段:隧洞穿越格河左岸、枣子河右岸两河分水岭基岩山梁,围岩岩性为下三叠系板岩夹灰岩、砂岩,局部为板岩、砂岩互层。板岩灰黑色-深灰色,具中厚层-薄层板状构造,变余泥质结构,板理发育,板面平整,新鲜岩体理面多具丝绢光泽,板厚20-30cm ,薄层厚5-10cm;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20-24Mpa,为较软岩。洞线走向SE173°,岩层产状190°57°,洞线和岩层走向大角度相交,利于围岩稳定。围岩岩层陡倾,岩性软硬相间,层间挤压作用强烈,滑动发育,局部揉皱作用强烈发育,岩体破碎,加上切层节理的组合切割,围岩完整性变差,完整性系数Kv=0.35-0.65,岩体破碎-较破碎。该段隧洞最小埋深30米,最大埋深55米。YK97+500-+630(ZK97+415- 640)段岩体较完整,取地下水修正系数K3=0.3,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0.2,初始应力状态修正系数K3=0,修正(BQ)=265,属级围岩;围岩稳定性较好,洞顶易坍塌、掉块,侧壁稳定性相对较好,局部可能掉块,洞底稳定性较好。YK97+630-YK97+690(ZK97+640-ZK97+700)段风化强烈,岩体完整性差,破碎-较破碎;取地下水修正系数K1=0.4,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0.2,初始应力状态修正系数K3=0,修正的(BQ)=184,属级围岩,围岩稳定性差,洞顶、侧壁易掉块、坍塌。YK97+620-YK98+080(ZK97+630-ZK98+020)出口段:隧道郎木寺端出口埋深5米-48米,顶部覆盖坡积粉土和角砾,穿越第三系砂砾岩与三叠系板岩夹砂岩地层的相变带的强风化带,围岩岩性为第三系砂砾岩。砂砾岩,呈棕红色,碎屑结构,泥、钙质胶结,胶结差,厚层块状构造,产状近于水平,单轴抗压强度3-5 Mpa,极软岩。完整性系数Kv=0.35;较破碎;全强风化厚度较大,岩体强度急降,该段通过第三系全风化带,顶部围岩几乎呈粉末土状,洞室浅埋,最小厚度5米,不到1倍开挖洞径,该地层为合作盆地的基底地层,沉积厚度大,分布范围广;同时该段地表属低洼集水地带,大气降水下渗的影响作用较大,加上基岩围岩厚度小,岩石风化破碎,成洞条件极差。围岩地质条件差,同时存在滴水、渗水问题,雨季时可能涌水量较大。去地下水修正系数K1=0.6,主要软弱结构面产状影响修正系数K2=0.2,初始应力状态修正系数K3=0,经计算,修正的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390,为级围岩,围岩稳定性差,洞顶、侧壁易坍塌。6.3围岩级别划分合作南隧道左、右线围岩分级表序号左右线长度(m)起讫桩号长度(m)修正的围岩基本质量指标BQ围岩级别占隧道总长(%)1右线700YK97+380- +51013019318.57YK97+510- +62011026515.71YK97+620- +YK98+08046018465.712左线680ZK97+340- +4258519312.50ZK97+420- +63020526530.14ZK97+630-YK98+02032039047.06三、评估过程和评估方法 根据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桥梁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及公路隧道作业要点手册的有关内容、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立我标段隧道工程风险指标体系。1、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分级(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质G=(a+b+c)围岩情况a1.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77%以上3-4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2. 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3%以上2瓦斯含量b1隧道洞身穿越瓦斯地层2-32隧道洞身附近可能存在瓦斯地层13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1隧道全程存在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2-32有部分可能发生涌水突泥的地质13无涌水突泥可能的地质0开挖断面A1特大断面(单洞四车道隧道)42大断面(单洞三车道隧道)33中断面(单洞双车道隧道)24小断面(单洞单车道隧道)1隧道全长L1特长(3000m以上)42长(大于1000m、小于3000m)33中(大于500m、小于1000)24短(小于500m)1洞口形式S1竖井32斜井23水平洞1洞口特征C1隧道进口施工困难2从施工便道难易、地形特点等考虑。2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注:1.指标的取值针对单洞。2.表中“以上”表示含本数,“以下”表示不含本数,下同。(2)隧道工程总体施工风险分级标准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风险等级计算分值R等级(极高风险)22分及以上等级(高度风险)14-21分(3)、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等级分成四级,见下表事故可能性等级标准概率范围中心值概率等级描述概率等级>0.31很可能40.030.30.1可能30.0030.030.01偶然2<0. 0030.001不太可能1注:当概率值难以取得时,可用频率代替概率。 中心值代表所给区间的对数平均值。(4)、事故发生后果的等级分成四级人员伤亡是指在参与施工活动过程中人员所发生的伤亡,依据人员伤亡的类别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等级标准如下表示:人员伤亡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特大重大较大一般后果等级4321人员伤亡数量(人)30或10010F<30或50SI<1003F<10或10SI<50F<3或SI<10注:F=死亡人数 (含失踪) SI=重伤 (5)、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经济损失是指风险事故发生后造成工程项目发生的各种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费用和事故处理所需(不含恢复重建)的各种费用,如下表示直接经济损失等级标准后果定性描述一般较大重大特大后果等级1234经济损失(万元)Z<1010Z<5050Z<500Z500(6)、专项风险等级标准根据事故发生的概率和后果等级,将风险等级分为四级:极高(级)、高度(级)、中度(级)和低度(级)。风险等级标准 后果等级概率等级一般较大重大特大1234很可能4高度高度极高极高可能3中度高度高度极高偶然2中度中度高度高度不太可能1低度中度中度高度(7)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见下图)(8)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计算分值P等级描述等级P14分以上等级级(很可能)46P14分等级级(可能)33P6分等级级(偶然)2P3分等级级(不太可能)12、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规避措施并加强监测,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成立风险评估小组风险源辨识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分析主要事故类型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 专家咨询风险分析分析事故的致险因子确定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系统安全工程方法动态评估 风险估测一般风险源检查表法LEC法重大风险源风险矩阵法 指标体系法隧道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措施建议 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四、风险评估1、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分为总体风险和专项风险评估。(1)总体风险评估指开工前根据隧道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属于静态评估。(2)专项风险评估指是将总体风险评估等级为级(高度风险)及以上隧道工程中的施工作业活动(或施工区段)作为评估对象,根据其作业风险特点以及类似工程事故情况,进行风险源普查,并针对其中的重大风险源进行量化估测,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属于动态评估。2、各项基本风险、引起风险的因素根据设计现场勘察资料和给定的设计图纸对合作南隧道危险单元划分及风险分析:(1)隧道洞口仰坡陡立,岩石破碎,垂直节理发育,受雨水冲刷易形成溜滑,仰坡稳定性差。(2)合作南隧道洞身开挖易发生坍塌,尤其是洞口V级浅埋段。(3)二衬施工属于高空施工,存在人员高空坠落和高空坠物等危险因素。(4)空压机等特种设备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危险因素。4、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分依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具体见下表。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地 质G=(a+b+c)围岩情况a、围岩长度占全隧道长度20%以下0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实际情况确定瓦斯含量b隧道施工区域不会出现瓦斯0富水情况c无涌水突泥可能发生的地质0开挖断面A中断面(单洞双车道)2隧道全长L长(大于1000m、小于3000m)3洞口形式S水平洞1洞口特征C隧道进口施工较容易1便道、地形综合考虑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大小计算公式为:R=G(A+L+S+C)合作南隧道R=G(A+L+S+C)=2×(0+3+1+1)=10,81013,依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隧道总体风险等级为级(中度风险)。5、隧道工程专项风险评估施工作业程序分解后,通过相关人员调查、评估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等方式,分析评估单元中可能发生的典型事故类型,并形成风险源清单。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源普查清单序号风险源判断依据1坍塌本隧道级围岩浅埋黄土段2触电操作不当,造成人员伤害3火工品可能导致爆炸,造成人员伤害4高空坠落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人员伤害5机械伤害操作失误,造成人员伤害评估小组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具体情况见下表:隧道风险源风险分析表单位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洞口工程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洞身开挖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机械伤害作业场所内设备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设备带 “病”运转等洞身衬砌触电人员活动作业能力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等(电气)未接地等物体打击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所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洞内运输机械伤害作业场所内设备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设备带 “病”运转等6、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隧道工程重大风险源风险估测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事故的严重程度的估测方法采用咨询专家处理方法。事故可能性的估测方法采用指标体系法。(1)人的因素及施工管理引发的事故可能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总包企业资质A壹级1专业及劳务分包企业资质B有资质0针对当前作业的主要分包企业历史事故情况C未发生过事故0指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从事过的工程项目上曾经发生的事故情况作业人员经验D经验丰富0从特殊作业人员、一线施工人员的工程经验考虑安全管理人员配置E符合规定0三类人员持证在岗安全投入F符合规定0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G基本符合合同要求1专项施工方案H可操作性强0M=1+0+0+0+0+0+1+0=2,0M2,依据安全管理评估指标分值与折减系数对照表,折减系数为0.8。(2)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分析评估隧道施工区段坍塌事故可能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说明围岩级别A、级4根据围岩节理发育情况级3级2断层破碎情况B部分断层0 渗水状态C干-滴渗0.9渗水状态考虑天气影响地质符合性D工程地质条件与设计文件基本一致1施工方法E施工方法完全适合水文地质条件的要求0施工步距F=a+baV围岩衬砌到掌子面距离在30m以上、40m以下2二衬距掌子面的距离影响隧道稳定性b一次性仰拱开挖长度在8m以下1 隧道施工区段评估指标分值:V级P=0.8×(0.9×4+0+1+0+2+1)=6.08,6R11,属于3级(可能)。级P=0.8×(0.9×3+0+1+0+2+1)=5.36,3R6,属于2级(偶然)。级P=0.8×(0.9×2+0+1+0+2+1)=4.64,3R6,属于2级(偶然)。(3)典型重大风险源事故可能性等级划分:V级施工区段事故可能性等级:P=6.08,6P14,属于级(可能)。级施工区段事故可能性等级:P=5.36, 3P6,属于级(偶然)。级施工区段事故可能性等级:P=4.64, 3P6,属于级(偶然)。专项风险等级依据风险矩阵法和指标体系法进行动态风险。隧道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表序号施工区段坍塌大变形可能性等级严重程度等级风险等级可能性等级严重程度等级风险等级1V级施工区段可能一般中度可能一般中度2级施工区段偶然一般中度偶然一般中度3级施工区段偶然一般中度偶然一般中度五、风险对策措施经过隧道风险评估,合作南隧道总体风险评估为中度风险,其中V级施工区域段风险等级中度,严重程度等级一般,可能性发生等级可能。、级施工区域段风险等级中度,严重严重程度等级一般,可能性发生等级偶然。根据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的规定,针对不同的风险事件、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拟采取如下技术对策。1、坍塌风险等级归类根据“隧道安全风险等级划分”的成果知:隧道风险被评定为“中度”等级,但发生可能性等级为“可能”的施工区段为:V级施工区段2、风险处理对策(1)根据公路隧道风险接受准则与采取的风险处理措施之规定,中度风险是可接受的,相应的处理措施为“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为此,项目部确定如下风险技术对策:中度风险隧道施工区段:在加强施工监测的同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做好设计复核,尤其是现场地质核对和完整的地质分析工作。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方法确定为:地质分析法超前预测、超前水平钻孔探测、检测和必要的地质雷达检测。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加强现场演练。加强施工工艺管理与工序衔接控制,确保工程质量和工序紧跟;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与专业设计人员密切配合,采用力学反演技术及时修参。编制隧道监控量测方案,认真实施监控量测,通过记录、分析,反馈,判识围岩稳定状态;必要时与设计单位配合,利用实测数据,借助大型土木软件,通过建模、网化、加载、求解与分析等计算步骤,预测围岩变形或进行力学反分析,及时修改设计参数,确保施工安全。依据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的规定,在监控量测与数据处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确保及时施做二衬。(2)加强施工监管,确保措施到位;加强工序管理,确保工序紧跟,尤其是开挖与初支、初支与衬砌以及仰拱超前施做与拱墙二次衬砌工序间的合理步距控制。3、洞口及明洞工程段防护技术措施隧道洞口段工程包括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防护及洞口段衬砌、洞门施工等。结合隧道洞口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考虑到施工开挖边坡的稳定性,本着“早进晚出”、“减少开挖”的原则。及时进行边仰坡防护施作并加强对山坡稳定情况的监测、检查,确保施工安全。具体施工工艺分述如下:(1)洞口排水首先施工隧道洞顶截水沟,截水沟距坡顶开挖线不小于5m,其坡度根据地形设置,但不应小于3,以免淤积。(2)洞口边仰坡开挖与防护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现场布置,在洞口范围内测量放样边坡控制桩,采用随开挖随防护。开挖洞口时以尽量减少破坏原有植被和岩体为原则,按设计坡度一次性整修到位,围岩破碎的部位用网喷锚杆加固。洞口场地用装载机辅以推土机整平压实。洞口段开挖将充分考虑洞内施工需要,合理布置供风、供水、供电设施、材料存放及加工场地、机械停放场地。4、洞口浅埋黄土段及软弱围岩防护技术措施(1)隧道出口处于黄土层浅埋段,为保证隧道安全施工,隧道出口开挖采用三台阶五步弧形导洞预留核心土开挖法,即将隧道开挖断面分成上、中、下三个台阶,并按上、中、下的顺序分别开挖,分别施做相应的初期支护,最后再开挖仰拱,封闭成环。(2)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每台阶每循环进尺不超过0.6m(每榀工字钢间距),开挖后及时施做初期支护,每天对隧道拱顶及地表下沉进行观测,及时反馈信息,通过量测指导施工,及时调整台阶长度,确保施工安全。(3)加强监测,留足沉降量,保证施工安全和二次衬砌的设计厚度。(4)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并结合监控量测分析,及时调整设计参数。(5)严格控制掌子面、仰拱及二次衬砌各工序间的步距,严格按规范作业,尽早完成二次衬砌浇筑。5、其它技术措施 (1)施工作业期间,值班技术24小时值守,随时记录工作掌子面的情况,遇到问题,及时汇报,防止错过最佳处理时间。(2)做好进出洞人员登记,严格进洞资格控制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损害发生。(3)做好隧道防坍塌应急预案,配备必备的抢险物资。六、隧道风险评估结论通过本次风险评估,认识到我标段水文地质条件较差,黄土隧道浅埋易坍塌、大变形等施工难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坍塌、高空坠物风险、人员高空坠落风险、触电风险、机械伤害风险、坍塌风险,这些风险事件均可能对隧道建设的安全、工期、投资及第三方造成不利影响。合作南隧道,初始风险为级(中度)风险,为可接受风险。但还是通过一系列对策措施,可将风险降至最低区域。这仅是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开始。在下一步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监控,对风险做好动态管理,从而达到控制风险、减少损失、确保施工安全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