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安全生产信息化-应急管理部(共21页).doc

    • 资源ID:17335160       资源大小:15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全生产信息化-应急管理部(共21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安全生产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4月专心-专注-专业本规划依据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和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方案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确定的指导方针编制。在总结分析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旨在实现安全生产领域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和共享,为实现精准执法、有的放矢“双随机”监管监察、提升防控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能力提供信息技术支撑和保障。本规划是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配套的专项规划,是“十三五”时期我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重要依据。一、现状和面临的形势(一)“十二五”时期工作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国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引导企业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信息保障能力的提升。主要成效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已形成共识。“十二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力加强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背景下,各级监管监察机构、生产经营单位、社会公众对安全生产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明显增强,信息化建设需求更加强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总体建设方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文件相继发布,大多数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2.围绕监管监察业务和日常行政,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国家安全生产信息系统(“金安”工程一期)、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一期)完成项目建设并验收,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一期)和矿井安全监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等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实现立项,并启动项目建设。总局建立了政务信息报送、统计直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等系统,总局办公自动化系统、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和党建信息管理网上线运行。通过试点、示范与推广工作,推动地方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加强隐患排查信息系统、行政执法系统建设。北京、浙江、江苏、广东、和湖南等70%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了涵盖行政许可、监管执法、应急救援、隐患治理等业务的综合业务系统,山东、安徽、福建和四川等省在高危行业企业远程巡察与动态监管方面先行先试,积累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良好经验。3.公众服务能力与政务公开水平全面提高。全国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均建设了政府网站,通过政务服务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网上办事窗口,初步实现了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标准、安全生产专家、安全生产许可等12类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印发了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信息公开办法,以分类目录的形式依法、准确、及时和全面提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公开服务。通过微信、微博、微门户及客户端等新媒体服务的应用,为企业和公众提供公告公文、安全知识、警示教育、信息检索等现代化便捷服务。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单天访问量达到2万次以上,总局官方微博上线不久关注量即超过30万人。4.信息安全保障与服务体系得到加强。总局结合ITIL标准和ISO 20000质量管理体系,实现了各类IT资源的集中监控,各类管理数据的集中处理和呈现,加强了对网络、应用、服务器、终端等的日常维护。按照信息安全保护的有关要求,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强化了以防攻击、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安全审计、病毒防护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建设。地方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结合自身情况,充分利用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自身信息系统运维,初步缓解了部门自身在人员力量方面的不足。(二)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深度仍然不足,尚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现实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建设缺乏统筹,工作管理机制仍不健全。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基本上仍处于局部“各自为政”初级阶段,缺乏系统性、全局性的顶层设计。信息化建设边界模糊、职责不清晰和应用需求不明确导致政府投资浪费与重复建设。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存在差异,国家和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组织、协调与推动仍不到位。2.应用推进缓慢,业务痛点挖掘分析不深。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普遍关注信息系统首次建设,改进完善及应用考核不同步,用户使用体验差,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短。数据思维不强,对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安全监管监察能力、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提高应急救援处置效能等业务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仍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有些信息系统甚至成为了基层人员日常工作的包袱和累赘。3.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存在“政热企冷”现象,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内生动力不足。除少数国有重点企业外,大多数生产经营单位在自身安全管理业务流程、作业环境安全监控、人员操作安全管控等方面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隐患排查、重大危险源监控等信息系统应用与企业安全管理脱节,日常维护不足,甚至有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仅仅成为了迎接政府检查的“摆设”。4.标准规范滞后,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利用。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信息资源尚未建立全面统一的标准。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之间、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之间数据交换机制落后,信息系统开放性弱,造成信息上下流转不畅、左右衔接不强。数据重复报送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量,影响了信息系统的应用推广和功效发挥。5.资金投入不足,保障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投入不够,设计实施与维护经费尚未形成长效化保障机制。安全监管监察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仍然偏低,缺少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信息系统建成后运维管理跟不上。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源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信息化的数字红利并未随着需求与规模的扩张得到有效释放。(三)“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面临着诸多有利条件与机遇。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深入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以信息化推进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现代化,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方法,是新时期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二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发展促进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职能持续转变,信息化应用和数据服务持续走向深入,为建立健康有序的安全生产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三是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有效激发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淘汰落后工业、技术、装备和产能的内生动力,推动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为安全生产水平的大力提升和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防范遏制提供信息化支撑与保障。(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绿色发展。研究学习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需求,强化顶层设计,推进各地区、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信息化的协调与集约发展。边建边用,以用促建。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同步开展,在应用中对建设成果持续改进完善,注重实用性、兼容性和开放性,做到操作简单、好用管用。统一标准,共享开放。增强标准化意识,坚持工程项目实施与标准规范建设协调共进,以安全生产信息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依法依归对外开放。夯实基础,创新示范。推进全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瞄准监管监察业务痛点,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勇于创新突破。(三)规划目标。到2020年,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信息网络基本全面覆盖,信息基础环境更加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安全生产大数据支撑更加有力,安全监管监察应用服务更加全面,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更加有效,“一张网、一张图、一张表、一盘棋”的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基本格局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十三五”安全生产信息化指标序号指标名称比例1执法业务网络信息化覆盖率100%2安全生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率100%3国家级、省级应急救援队伍(基地)视频互联覆盖率75%4省、市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门户网站建立率100%5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基本信息电子档案覆盖率90%6省、市、县级机构之间主要业务数据共享交换覆盖率90%7安全风险预警平台重点企业覆盖率80%8高危行业企业自建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覆盖率80%9省级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机构建立率100%三、主要任务按照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总体建设方案的要求,全国安全监管监察系统信息化建设采用“五层两体系”的总体技术架构。其中,“五层”为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应用支撑层、应用服务层和综合展现层;“两体系”为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简称“五层两体系”)根据总体框架,结合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形成2015-2020年期间全国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一)推进安全监管监察业务应用。1.全面开展“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加强国家、省、市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安全监管、职业卫生、公共服务、煤矿监察和行政管理等类别应用系统建设和升级改造,提高行政许可管理和服务信息化水平。创新安全监管监察方式,推进线上与线下“一体化”融合服务,传统终端与移动应用“一站式”网上办理。建立国家、省、市级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加快各级安全监管监察各类安全监管监察应用系统的整合,形成对内管理与对外服务的“一站式”集成环境。推进“智慧安监”,提升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和协同化水平。按照职权划分,进一步推进道路交通、城市运行、消防、建筑施工、水上交通、渔业船舶、民用爆炸物品、电力、铁路交通、民航运输、农业机械等领域的行业监管信息化建设。2.完善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国家、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的核心功能,加强移动应急通信、图传与指挥调度装备的配备,开发和部署应急云服务。建设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型港区等功能区安全生产应急平台,结合辖区安全生产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部署一批现场快速监测与分析设备,提升现场态势感知与分析能力。加强日常装备、物资和队伍等应急资源的信息化动态管理,探索区域性快速统筹调配和政企资源信息共享互助的应急机制。利用虚拟现实、三维可视化和人机交互等技术,建设安全生产典型事故发生与处置的模拟仿真环境与信息系统,为日常应急演练提供信息化解决途径。加强与监管监察业务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与前端整合改造。3.拓展安全生产宣传引导服务网上渠道。依托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官方门户和热线电话,建立安全监管监察政企、政民互动交流渠道,完善群众监督平台,促进安全文化网络传播。创新宣传形式,加强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微博、微信和客户端建设,建设安全生产网络学院、远程教育培训平台、新闻宣传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规范安全生产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实现国家、省级安全生产舆情收集、快速响应和分析研判。安全生产数据依法上网公开,信息便民惠民利民。积极配合各级政府做好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有关工作。(二)提升数据预警管控能力。1.规范安全生产数据资源采集。加强安全生产信息资源规划、普查,深入梳理监管监察业务流程背后的各类数据资源,确定数据存储粒度、更新和交换共享机制,编制和发布安全生产信息资源目录。安全生产基础数据自下而上、分采共用、分级管理、动态更新。完善企业安全管理基础数据、监管监察业务数据、安全生产应急信息和公共服务数据的采集,统一各类安全生产数据的内涵,明确指标、获取来源、方式与格式。对国家、省级安全监管机构数据集中管理,为大数据分析奠定基础。2.推动安全生产数据共享开放。全面推进国家与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之间数据交换建设,引导和规范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省内数据共享交换工作。强化各领域企业安全生产信用信息记录与管理,与安全监管监察信息系统对接。协同推进危险品追溯信息系统建设,形成国家、省、市、县、园区危险品信息追溯管控体系。推进国家、省、市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接入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资源,与同级人民政府建设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连通,提供与获取共享信息。3.深化安全生产大数据开发应用。落实国家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有关要求,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安全生产隐患风险、安全生产违法记录、人员培训、安全生产诚信、投诉举报、检测检验以及销售物流、环境气候、节能降耗、质量完全、工商税务等数据之间的规律性、关联性特征理论研究与工程化研发,加强安全科技成果转化,力争在遏制重特大事故和防治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应用取得若干重要突破,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治理精准化水平。强化法规政策引导,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建设高危行业领域企业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升级改造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构建国家、省、市、县、企业五级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管理体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等级动态评估和预警机制。联合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推进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烟花爆竹等企业信息化溯源管理平台建设。(三)夯实信息基础环境。1.加强安全监管机构电子政务网络覆盖。充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综合支撑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国家、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电子政务内网建设和应用,市、县级安全监管部门按需接入,强化终端安全防护。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建设完善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安全生产政务外网,实现与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等相关单位的网络连通。推动尚未实现政务网络覆盖的安全监管部门接入本级政务外网平台,鼓励有条件的县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依托政务外网向乡镇、街道基层延伸。2.推进安全生产“云+网+端”一体化建设。综合利用地方政务云环境,统一建设安监云服务平台,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服务支撑、安全保障等共性基础资源集约共享和高效利用,提供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应急管理、风险识别管控和预警、视频会商等公共云服务支撑。充分利用各地区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集约使用和搭建机房、数据中心(或节点、备份中心)、视频会议室、应急指挥场所等高效、集约的信息化物理基础支撑环境。在安全生产政务内网和外网的基础上,建设覆盖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省、市、县四级安全监管部门,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急管理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基地)以及能够连接企业的安全生产逻辑专网及卫星通信网络,提供安全的宽带与无线互联网访问接口。完善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办公信息化设备配备,提升日常工作效率。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对基层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人员在提高执法效能的重要作用,为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配备执法终端、便携式打印机等移动装备,提升执法装备的网络化、信息化水平。(四)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改造升级。1.推动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围绕安全生产,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引导和推动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输送、金属冶炼、粉尘防爆、液氨制冷等行业企业加大投入,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本质安全水平。发挥国有企业引领示范作用,引导高危企业开展隐患自查自改、在线监测监控、安全生产台帐等信息系统建设,加强物联网、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大型企业(集团)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与应急平台建设,加强与安全生产管理和应急管理机构、专业救援队伍的信息化联动。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购买和使用信息化服务提升安全管理水平。2.加强安全监管监察系统推广应用。面向企业使用者,持续改善各类安全监管监察信息系统客户端的用户体验。利用集中培训、多媒体课件、远程答疑等多种形式,加强各类安全监管监察信息系统上线培训和使用指导。坚持“一数一源,一源多用”,规范企业安全生产数据采集与报送的内容和时效,注重企业安全生产基础信息的更新。加强对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建设和应用情况的监督巡查。提高与企业联网信息系统的安全水平,加强风险评估与安全测评。(五)防范信息安全风险。1.强化安全生产数据安全保护。加强安全生产数据资源在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和开放等环节的安全保护,提高人防技防物防水平。严格执行国家保密制度,加强开展保密定期检查和培训,提升广大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人员和涉密人员的政治意识与责任意识。对各类非对外公开安全生产数据资源进行重点管理,完善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涉密数据保密技术措施。明确企业安全生产数据动态采集主体和对象的权责,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严厉打击非法泄露和非法买卖安全生产数据的行为。2.完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严格落实各类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要求,强化物理安全防护能力。按照等级保护要求及时开展定级、测评和备案工作,定期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和指导。完善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与技术规范,加强网站安全管理与运行监测,研究建立网络安全信息共享发布和重大突发信息安全事件通报(报告)机制,提升安全审查、态势感知、提前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六)理顺信息化管理机制。建立国家、省级和市级三级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协调机构,形成全国“一盘棋”协调机制。对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统筹管理,明确归口协调部门和职责分工,重大信息化项目实行专项负责。加强与各级政府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全国性安全生产信息化政策与技术指导文件出台及配套,推动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出台相关政策要求与实施方案。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对下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辖区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七)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通过采标、编制、修订等方式,组织多方力量,与各项信息化工程项目同步开展总体标准、信息资源标准、业务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基础设施标准和管理标准的编制。优先制定信息资源、业务应用等急需和重点标准,选取其中部分申报安全生产行业标准(AQ)发布。积极开展宣贯和验证工作。推动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基于省情先行制定完善本地区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试行,申请成为地方标准(DB)发布。逐步规范地方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编制,确保上下统一。(八)完善信息系统运维服务保障。依据建设主体明确信息系统运维职责,建立完善日常运维、项目管理与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强化信息化人才和运维保障队伍建设,扩充完善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业务运维水平和服务效率。加强对安监云核心节点和骨干节点的基础设施、运行环境、网络设备及广域网传输通道的实时监控管理。进一步完善系统运维规章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提高系统运维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充分依托国家和省级技术支撑单位开展运维与技术服务,鼓励开展专业化、市场化运维服务外包,发挥第三方服务和专业领域专家评估优势。四、重点工程(一)全国安全生产“一张网”(安监云)。建设覆盖国家、省、市、县等四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专网网络。采用自建与租用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云数据中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分中心(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完善机房、计算、存储、安全和运维等基础支撑环境。建设改造灾备中心。(二)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一期)。改造完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房及配套硬件设施设备和基础支撑平台。改造总局本级及与省级监管监察机构连接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完善总局监管监察业务的应用系统。开展与共建单位、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之间的数据交换系统建设。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化标准规范和运维保障体系。(三)全国安全生产视频系统及联网工程。与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统筹建设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安全生产云视频会商管理平台。对现有系统开展高清化和标准化升级,部署视频会议管理调度软件系统和对外服务调用接口。对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西郊宾馆视频会议有关线路、设备进行改造。(四)高危企业风险预警与防控系统。以试点方式建设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企业及重大危险源的在线监测联网备查平台,部署企业信息接入与分析软件系统和对外服务调用接口。研制高危行业风险预警模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等。配合工信部建设全国危险品追溯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五)全国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与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统筹建设覆盖国家和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综合信息平台,提供国家、省、市、县、企业五级应用。扩展和完善业务系统功能。建设综合集成服务门户,开展系统整合与升级改造。建设数据交换平台、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系统等。(六)安全监管移动执法系统。建设全国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信息综合管理和分析平台,开发执法信息动态查询、管理和分析等功能。为未配备执法终端的省、市、区县三级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配备执法终端。对早期配备且不符合现有标准的单位进行升级改造,配备相应执法服务与后台管理软件等。建设全国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取证系统,满足行政执法、事故调查等工作过程中音视频(图像)记录、通信对讲、信息查询、传输与管理等需求。(七)安全生产诚信系统。建设覆盖国家和省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的安全生产信用信息数据库和安全生产诚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安全生产诚信信息动态采集、查询、管理和分析等功能,提供国家、省、市、县四级应用。根据要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接。(八)安全生产网上宣教系统。建设完善国家安全生产新闻宣传数字传播系统、安全生产新闻宣传综合平台、远程教育培训平台,为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涉案企业在线提供安全生产政策信息、法律法规、报刊书籍、影视作品以及警示教育、安全培训等服务。(九)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完善国家安全生产应急平台,部署全国安全生产应急公共云服务应用。为地方安全监管监察机构。配备移动应急指挥车辆、应急终端。专业救援队和国家级基地接入国家“安监云”,配备视频会商装备,部署信息采集上报、通信调度等应用系统等。五、保障措施与条件(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刻理解和把握国家有关信息化工作的政策,充分发挥总局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导向作用,加大引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协调有序开展信息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标准规范及规章制度制定等工作,解决项目建设、应用和运维管理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工作考核评估体系,纳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综合评价和绩效考核范畴。(二)严控资金使用。争取各级财政支持,把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运维资金列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或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严格财经纪律,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与资金使用制度,规范招投标行为,严格落实资金使用计划、工程付款和资金使用情况审核等管理制度,完善档案管理,强化系统验收测评,加强风险评估和管控,确保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双丰收。(三)创新发展方式。争取政府自建一部分,利用社会资源补充一部分,强化市场机制推动一部分,发挥第三方优势增强一部分,群策群力、共建共用,拓宽投资渠道和途径。推动安全生产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产业创新联盟和示范企业名录,培育一批领域内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型信息技术企业。(四)重视人才培养。利用多种方式和多方渠道,加强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系统与技术装备应用技能培训,提高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研究将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纳入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系统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大纲。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复合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

    注意事项

    本文(安全生产信息化-应急管理部(共21页).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