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节能一体化解决方案-海瑞斯(共15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机房节能一体化解决方案· 绿色数据中心的最基本的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各单元协调配合一致性极强,同时采用相应的节能技术和新的节能理念。 基础设施:· 机房位置的选择,从节能的角度来说机房应该选在建筑物的背阴面,以减少太阳光的辐射所产生的热量,并且建筑物的结构为绝热性比较好的材料为宜,保持机房的密闭性,窗户要考虑做防护,数据中心的灯管选择比价适宜的灯管,最好是节能的并且在无人工作的情况下为关闭状态为好。采用下送风的机房,如采用地板下布线模式的,其地板下高度应在50-80cm,地板下低于40cm的,最好将电源及综合布线布在机柜上方,实行上走线模式。 气流组织:· a、空调气流循环 · b、机柜的气流组织 空调气流组织:· 机房空调本身的设计是送风量大,机房换气次数高(通常在3060次小时),整个机房内能形成整体的气流循环,使机房内的所有设备均能得到冷却。但是某些机房的设计抹杀了这项功能,比如:机房的空调被搁置在另外一个房间,靠隔断上方的回风口,来回风或者靠天花板的微孔来回风致使空调的气流组织受阻,而制冷效果很差,并且报警次数很多,还有静电地板的高度很低,有些地方甚至低于25CM厘米并且下方有很多的线槽和线缆,空调的冷风无法送达到相应的位置;有些地方的静电地板的开口数量及开口的位置不对,造成空调的气流组织不合理。上送风系统,风管的设计一定要合理,风口的数量及大小要合理,否则会影响制冷效果。 合理建议:· 下送风系统地板下的高度应在50-80cm,地板下低于40cm的,最好将电源及综合布线系统的放在机柜上层,实行上走线模式。无法达到标准的高度应采用强制向上排风的装置,以达到气流的正常流通和循环。如条件准许的话建议用监控系统控制气流的循环,通过机柜内的温湿度的监控来控制风阀送风口的大小开合。机柜的气流组织:机柜即机房,这是未来机房的发展趋势,IT微环境的变化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房的安全。机柜的摆放的合理性和机柜本身的微循环的问题是目前存在的两大问题。 机柜布局:· 机柜空间的合理布局对于确保机柜拥有适当温度和足够的冷空气同样非常重要。合理的机柜布局目标是控制空气循环,即避免冷空气在到达设备进气口前与热空气混合。通过将机柜按行排列,冷热通道的技术,可以大幅降低短路循环现象,同时按照背靠背的方式布局。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大约25%的机房将每排机柜面向统一的方向。将机柜置于统一方向可能导致严重的短路循环问题,一般会出现“热点”,同时系统运行成本也将大幅提高。对于机柜朝向统一方向、且没有采用冷热通道技术的环境。调查显示大多数用户均是按照管理层指示放置的,目的是保持机房的美观。如果没有能够使用冷热通道技术,那么解决这一环境中热点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是为受影响的机柜提供一个额外的制冷设备才可以解决。 安装盲板· 尽管机柜通常被认为只是一种机械支架,但它对于防止设备排除的热空气重新进入设备进气口至关重要。 · 如图显示了机柜在安装盲板前热空气在出风口受到轻微增压后,再加上设备进气口的吸力,导致了热空气重新吸入设备进气口的情况,即短路循环。在安装盲饭后,热空气从设备排出,机柜及其盲板提供了屏障功能,截断了热空气短路循环的路径,进而降低了热空气进入进气口的可能。 · 尽管主要的IT设备制造商均强烈建议使用盲板,但实际上90%或更高比例的机房都忽略了这一点。热空气再循环问题可能导致IT设备的温度上升8。安装盲板是一个极其简单的过程,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应用于几乎所有的数据中心。 · 还有一些机柜配置暴露出了一些其它的缺陷,可能造成与没有安装盲板类似的结果。例如,使用超宽机柜将可能使得热空气通过设备侧面进行短路循环。另外,使用托盘安装IT设备会造成相关位置盲板的无法安装,从而为热空气的短路循环提供了完全开放的条件。 · 在一些标准的19英寸机柜中,导轨周围、机柜顶部和底部同样存在空气短路循环路径。在这种情况下,安装盲板也不能完全控制空气的短路循环。这些机柜的设计并不能适用于高负载密度的机房环境中。 · 通过使用盲板和选择可以有效控制短路循环的机柜能够降低机房热点的温度,并显著提高系统可用性。此外,还有一些优势虽然不太明显,但却非常重要,需要进行说明。 · 1)短路循环对制冷系统的影响 · 与理想的系统相比,存在短路循环的机柜系统会导致制冷系统的性能大幅降低。短路循环将造成回流到制冷系统的空气温度较低,可能导致制冷系统以较低的性能工作,进而无法满足制冷量的需求。 · 2)短路循环对总拥有成本的影响 · 为了解决短路循环所造成的温度过高和制冷性能的降低,总拥有成本增加最为突出。与制冷效率相关的最大寿命周期成本是运行制冷设备和风扇需要消耗的电力成本。机房制冷消耗的电力不受短路循环的影响,但制冷系统的效率却会受到明显的负面影响。这意味着短路循环将会增加与电力相关的成本。 · 解决热点最常用的方案是降低制冷系统出风口的空气温度和增强制冷系统性能。这两种方案都需要消耗大量不可预知的成本。空气流通的限制使得设备无法获得足够的冷空气,进而导致温度升高。此外,机柜前端或后端对气流的限制,还会加重在没有盲板的机柜空间内的空气短路循环情况。因此,至关重要的一点是需要使用具有良好通风效果并在其后端拥有足够空间的机柜,以避免电缆阻碍空气的流通。 · 除了上述控制机柜空气流通的被动方案外,带有风扇系统的机柜也可用来控制机柜内空气的流通。但是一些顶部安装风扇的机柜系统,具有的优势微乎其微。而其它一些风扇系统,如将底层空气输向机柜前端的系统或从机柜后端主动排除热空气的系统,都可以有效改进机柜内的空气流通,减少短路循环和提供机柜利用率。 合理的负载分布· 不合理的设备安装位置,特别是高功率高密度设备的安装位置,可能明显的增加机房的工作压力。当高负载密度、高功率服务器被组合成一个或多个机柜时,便会出现高负载密度设备群。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数据机房出现热点,并要求操作员采取相应措施,如降低空气温度设置点等。 机房空调的和谐制冷设置· 当制冷系统输出空气温度设定值越高,其性能也越高。理想状态下,如果没有设备散热输出,制冷系统输出气体温度将与计算机设备的温度一致。然而实际中,制冷系统输出气体温度通常比设备运行所需要的温度略低。然而,如果能够遵循本文介绍的空气分配原则,则可以尽量提高制冷系统温度设置值。为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容量和优化效率,设置点不应低于维持设备进气温度所需的数值。 · 尽管制冷系统温度设置点由空气分配系统决定,然而湿度却可以调整到任意最佳值。如果湿度设定值高出需求,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首先,制冷系统将导致水分凝结、空气湿度降低、并且制冷效率降低。然而更糟的是,加湿器需要补充空气中损失的水分。同时加湿器也是一个主要的散热源,从而更加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当存在气流短路循环时,情况将更加严重。因为较低温度的空气进入制冷系统更容易结露。因此,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切勿使机房湿度值高于需求。 · 对于采用带有加湿器的多个制冷设备的机房而言,可能还会发生其它问题。在此类环境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多个制冷设备相抵触运行。当以下条件具备时,便可能发生上述情况:两个制冷系统回流气体温度不一致,或两个设备的湿度传感器校准不一致,或两个设备设定的湿度值不同。制冷系统抵触运行将导致一台制冷设备会降低空气湿度,另外一个则会增加空气湿度。这一运行模式极其浪费资源,而且机房管理员也不容易发现。 · 无意义的制冷系统湿度抵触运行问题可通过以下方式解决:a使用中央湿度控制;b协调制冷设备之间的湿度值;c关闭制冷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加湿器;d使用浮动数值设定。 · 以上这些技术各具自已的优势,通常最可行的办法是确认系统设定值是否相同,校准是否相同,并且扩大浮动数值设定范围。一般情况下,将浮动数值范围设定为士5%,便可以纠正这一问题。 合理的温度设置· 程控机房的温度要求保持在1525以内,程控交换机房的温度常年设定为20,精度为1。在设备对环境的要求范围相对宽松的情况下,没有根据环境温度及设备特点作出相应的调整,室内温度一年四季保持恒温恒湿状态。这不仅是对电量的浪费,也是对技术优势的浪费。 · 通过恒温恒湿空调对机房温湿度的精确控制,使机房基本处于恒温恒湿状态,体现了恒温恒湿空调的优越性。但这种优越性能是以牺牲电能为代价的。基于这一点,需要提出科学的节能思想,就是充分利用设备温度范围宽的技术特点,并利用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随时根据外界因素的变化,通过对空调运行状态的判断,自动调节室内温度值,使压缩机或加热工作时间减少,达到节能目的。 · 通过计算机的自动控制,使空调总是处于最节能状态下运行。 以上原理同样适用于通过对湿度的自动控制来实现节能。 节能实现方法· 节能理论依据是,当程控机房需要降温时,空调工作在制冷状态,此时若将回风温度值设高些(在满足机房温度要求的条件下),会使压缩机运行时间缩短起到节能作用。同理,当程控机房需要升温时,空调工作在加热状态,此时若将回风温度值设低些,会使加热器运行时间缩短起到节能作用。 · 温度设高还是设低,主要是根据恒温恒湿空调所处的工作状态,而外界因素的变化直接反映在执行部件工作时间上(如:气温下降时,压缩机的日工作时间缩短)。而当由执行部件工作时间上的量变最终变为状态上的质变时(如:压缩机运行时间为零,即停止工作,加热器投入运行),就必须对温度设定进行适度地调整。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优势,对恒温恒湿空调各功能执行部件的运行时间进行累计,并每隔1小时对恒温恒湿空调在该时间段内运行状态来进行判断。如工作在制冷状态,且原设定温度等于允许温度最大值时,则设定温度值不变,否则设定温度值则增加0.1;若工作在加热状态,且原设定温度等于允许温度最小值,则设定温度值不变,否则高设定温度值则减小0.1。如此,当机房发热量及外界气温的变化引起恒温恒湿空调运行状态改变时,计算机自动改变设定温度值,以适应节能的要求。 经济效益估算· 以容量为3.5万门电信局为例,设定温度为22,耗电量为2082度/天;当设定温度为24,耗电量为1984度/天,每天节省98度。以上估算尚不包括对湿度采取自动控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温度合理控制· 1)温度控制的措施 · 改变机房恒定的温度控制为以满足机房设备正常运行温度为准;改变空调7×24小时不间断运行方式为间断性的运行方式;通过现有机房新风换气系统充分利用室外温度来调节室内温度(冬季);加强机房温湿度监控以随时对空调做节电控制;通过机房风道改治等方法保障环境要求高的设备正常运行; · 2)对机房加以改造,增加机房通风换气能力 · 由于机房外环境湿度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能满足通信设备所要求湿度条件,所以可以通过加强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的对流换气来缩短机房空调加除湿时间; · 3)适当增加机房内设备隔断,提高机房空调利用率 · 在大多中继机房和小的业务机房,现有的通信设备所占使用机房面积比例很小,如果整个机房使用空调加除湿功能将是很大的浪费,所以可以考虑适当进行设备的隔断处理,提高空调使用效率; · 4)在加除湿耗能较大的机房可以考虑增加专用加除湿设备 · 此措施主要针对机房湿度变化范围比较大,并且机房空间较小的场合;根据设备规格:一般每80平方米空间配置一台加湿机和除湿机,技术规格为加湿机5-9公斤/小时、除湿机3-5公斤/小时。 · 在机房相对湿度低于20%时开启加湿机,相对湿度高于80%时开启除湿机。 3.联机控制· 1)采取空调联机控制运行的理论依据 · 对于某机房区域配置两台或多台空调设备并且各自独立运行时,由于多台空调系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会带来巨大的内部损耗,现象是部分空调处于加热状态,而部分空调则处于降温状态;或者是部分空调处于加湿状态,而部分空调则处于除湿状态,其主要原因如下: · 空调内部温湿度传感器一致性差异或部分传感器损害; · 空调设备温湿度设置的差异或异常; · 空调回风路由的不同或整个机房温湿度部分差异; · 往往上述原因所带来的空调内部损耗不易察觉或无法察觉,这样所带来的电能损失是相当巨大的。以某机房所作的统计分析,从11月至2月的机房电费支出中每月近三分之一的电费是由于多台空调处于独立工作而内耗掉了。 · 2)联机控制方案 · A.选取机房中某一台空调作为主控空调(空调1),其他空调依次与其控制器连接; · B.通过主控空调来设置联机信息,包括联机数量、各台空调设置温湿度以及可设置空调轮流启停时间; · C.通过主控空调的传感器信息来控制机房所有空调,实现一致性的升降温和加除湿状态; · D.通过主控空调控制多个空调轮流工作保障了各台空调定期运行,同时避免了由于自身传感器误差带来的部分空调持续工作,部分空调从不工作的弊端。 · 3)新型的节能制冷方式: · 将水冷作为冷媒的空调或者新型的制冷背板节能技术效果也非常的理想。 · 液冷系统的制冷原理是,把冷水送达到液体冷却柜。先用柜内风机将热风从服务器后部抽到液体冷却柜中,用内部水管制冷热风,然后将冷风吹到服务器前部,而热水再回流到室外的循环制冷设备,通过这一过程不断循环达到制冷效果。 · 形象地理解,液冷设备与精密空调的区别,就像冰箱制冷与冷库制冷的区别。对机房来说,液冷系统将每个机柜包装成为一个“冰箱”,而精密空调则把整个机房制冷为一个“冷库”,其能耗的差别不言而喻。使用液冷系统节能的效果不仅仅在于制冷方面。“液冷系统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系统,叫Freecooling(自然冷却系统)。液冷系统的进水口温度需要低于15摄氏度,而当环境温度低于15摄氏度,就可以不需要通过循环制冷设备来制冷液体,仅仅用自然冷量制冷即可。 · 以上海为例,每年至少有三个月的环境温度低于15摄氏度,也就是说每年有约四分之一的时间可以“天然制冷”,总体而言,相对于传统制冷设备节能30%。 · 新型的新风节能系统· 智能自控新风冷气机。通过该系统可以有效减少空调的运行时间,节约空调用电的同时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减少空调的维护费用,从而减少客户开支,提高能源利用率。 工作原理· 将室外的冷空气引进来冷却设备 具体施工改造方案:· 根据机房的实际面积及设备容量,合理选择自控新风冷气机的型号,以确定风量的大小。安装自控新风冷气机设备需根据实际机房面积,合理布置安装位置,选择合适的设备数量,保证正常的降温需要。还要根据机房情况要做降压口.以增加空气的流动,提高新风的效果。例如在现场设定2个启动参数、室内启动设定值和室内外差启动值;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的差距超过设定值并且室内温度超过启动设定值时,新风冷却机自动启动用室外冷空气达到制冷室内空气的目的。 · 主机设备安装有精密温度控制的微电脑控制器,温度探头安装于恒温恒湿精密机房的集中回风口处,以便使净化机设备温度控制与机房空调温度控制的一致及精确度。 · 由于主机吸入空气温度较低,直接送入机房可能会容易结露,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故将送风口位置设在机房空调的出风口处,这样室外低温空气与机房空调大风量送风混合,在地板下形成静压,使进入机房的温度洁净度风速均在正常范围之内。利用自控新风冷气机可以既保证室内的温度和洁净度,又能利用室内外的温差,有效地降低室内的温度,达到节能的目的。如果室外气温比较低可自行通过混风口进行混合风供给。 · 降温、防尘:机房专用空调一般是靠墙安装的,故此可以考虑从墙体或在靠近空调的墙或窗户上开洞,根据空调设备本身的送风方式不同,分别在上端或下端开洞。所开的洞大小为30×40,这也要根据机房的实际负荷和机房大小而定。在进风、排风管口加上防护网,节能新风冷气,加空气过滤网,起到保护、防尘作用。室外新风通过自控新风冷气机经管道引到空调风机下方或上方。 · 智能节能空调系统由智能控制器、传感器、进风装置、出风装置、防户罩、空气过滤装置和其它附件组成的,其原理是利用室外的冷空气与机房室内的热空气对流,来降低室内的温度;同时当室内温度达到设定值时,精密空调自动停机,缩短空调工作的时间,从而节省大量电能。新风机空气流通工作的轨迹:室外冷空气-电动进风阀-一级空气滤网-二级空气滤网三级过滤网-风机-室内-吸收室内设备散发的热量。 重要说明:· 不要改变精密空调的自控系统。 · 风机内部采用模块化设计,所有部件均可拆卸,便于维护,内部布局合理,结构紧凑,安装空间灵活,最大限度的降低设备的维护预留空间。 适用场合· 各类常年需要空调制冷、降温及需要新风的场所,如程控机房、计算机房、网络机房,电池室、实验室等场所。冬季及过渡的春秋季节补充新风并冷却机房内环境。 产品特点· 1.智能控制:双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人机界面友好,可实现无人化管理, 与机房空调联动; · 2.维护简便:三级过滤装置,活动易拆装滤网,滤网堵塞报警、运行数据存储和调用(可选); · 3.扩展接口:开放性控制器通讯接口协议,可对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等开放协议,开放式RS485通讯接口协议,与动力控制系统联网运行; · 4.超强防护:电动风阀、正压,进风口防水设计、室外风口防虫屏蔽、防静电过滤网; · 5.超低能耗:高效滤网和高效离心式风机、变频控制、滤网堵塞自动告警装置; · 6.安装快捷:模块化产品组件,便于施工安装,体积小,安装空间灵活; · 7.稳定性强:结构紧凑合理,平均无故障时间长达60000小时以上; · 8.高安全性:阻燃耐火材料、断漏电保护和短路保护、故障保护、灾难急停; · 9.防凝露性:智能温湿度控制(包括极端温湿度控制)、滤网、防渗漏设计进风口电动阀门控制,设备自带混风口,很好的解决结露现象; · 10.可靠性高:断停电自动恢复功能,不改变原空调控制系统; · 11.独特加湿:超声波式加湿方式, 超声波加湿的耗能量只有0.05 kW/(kg.h),仅相当于其它加湿方式的1/10 1/15,日运行费用低(选配); · 12.高效节能:节能率在35%以上,12年内收回投资成本。 新风洁净度的处理· 由于引进新风后,机房的洁净度明显降低,需要对新风进行洁净、过滤处理,目前我们机房专用空调所使用的空气过滤网均为粗效过滤网,一般使用的是160克的无妨布做的过滤网。如果使用目前一般过滤网厂商生产的,是达不到机房的洁净度要求的,需要更高的过滤效果的过滤网。而使用高效过滤网却要增加进风阻力,进风量会减少,为了避免这些矛盾,我们生产了目前国内还没有的特制结构的空气过滤网,通过实践,我们所引进的新风除尘效果完全达到效果,完全满足机房的洁净度要求。建议半个月更换一次一级过滤网,两个月更换一次二级过滤网。 以下是一个实际的测试案例分析:· 某机房2008年11月3日测试结果:未开节能新风测试: · 位置1,0.5um-颗/立方米, 5.0um-颗/立方米。 · 位置2,0.5um-颗/立方米, 5.0um-39559颗/立方米。 · 机房11月7日测试结果:开节能新风测试: · 更换加厚空气过滤网前所测试值为: · 位置1,0.5um-颗/立方米,5.0um-颗/立方米。 · 位置2,0.5um-颗/立方米,5.0um-95442颗/立方米。 · 更换加厚空气过滤网后所测试值为: · 位置1,0.5um-颗/立方米,5.0um-颗/立方米。 · 位置2,0.5um-颗/立方米,5.0um-22473颗/立方米。 · 以上数据表明,只增加滤网的厚度是行不通的,只有改变滤芯,增加过滤面积和增加气流的行程。对于机房使用节能系统后,洁净度值明显加大,要改善目前的状况,只有对室外空气进行洁净处理,这样需要增加空气净化处理,介于我们机房的现有条件和目前空调改造的状况,只能改变过滤网的滤芯和结构,采用200克无妨纤维滤布或纸,加大过滤接触面积。滤料纤维直径大部分小于1um,滤料做成双层折状。新风自控冷气机的加湿部分可以作为独立应用效果,比一般的加湿机节能、效果好、加湿量大。 空调节能实例分析安装示意图· 机房负荷的计算· 根据一个机房的现场勘查,我们得知要求使用精密空调区域的建筑特性如下: · 整个机房的实际使用面积约为288平方米; · 机房地处山东地区; · 考虑到机房的高精密空气标准:在全年室温恒定在23±2。 ·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取机房单位建筑面积热负荷密度q=400(w/)来估算。机房总体热负荷的值Q-=400(w/)-*288-=115.2(Kw)。根据机房实际情况,非夏季实际需要制冷量为108KW,除去机房的吊顶高度,估计机房净高约为3.6米,则我们可以估算出机房的净空间体积为V=288x3.6m(机房净高)=1036.8(m³)。 机房专用空调设备选型· 在对自控新风冷气机设备进行选型过程中,机房的热负荷和换气次数是最为重要的参数依据,因为这两项参数决定了机房的温湿度能否得到恒定以及机房的洁净度能否得到满足。所以我们在机房专用空调设备选型时先选定这两项数据,然后再对选定的新风设备型号进行其它次要数据项的验证。根据机房热负荷及换气次数的计算,可以对机房专用空调设备的设备型号进行选定。 设计参考依据· 一年365天24小时的运转,即使在寒冷的冬季,机房内的空调系统仍然需要运转。因此运行机房空调系统所产生的电耗造成了电信运营较高的成本,如何节能、降低成本是运营商重要的课题。 · 机房节能的效果与实际机房允许的最高温度有关,在规范允许的条件下机房温湿度控制范围越宽,节能效果越好。应该说明的是:焓值控制通风系统无法向机房精密空调那样精确控制机房温度。 系统设计参考依据:· GF014-1995通信机房环境条件(暂行规定) ·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GB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系统设计理论 · 一般空调系统设计时,系依“最大负荷再加上20-50%预留负载量”而设计;实际运行时,空调系统均并未达满负载状态,系统存有甚大的冗余;因此空调系统若能: · 将不必要的冗余空调负载减供; · 将无效使用的进行无效能减供; · 有效使用大自然新风供冷的制冷能力。 · 整个空调系统节能改善的效果将会很显著。同时在环境要求方面,交换机房/程控机房是由许多电子设备及机电设备所组成的。这些设备使用了大量的集成电路及电子组件,对使用环境条件有各自的特定要求,否则会影响使用寿命和可靠度。所以使用机房空调的目的是保证一定要求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等环境条件。 选型方案: · 选自控新风冷气设备,设备型号:HIR100 · 数量:4台; · 1、单台设备换风量:10000m³/h · 2、4台设备送风量:40000m³/h · 换气次数:40000/1036.8=38.6次 · 以上两项重要选型数据项都满足机房要求。 节能分析: · 1、设计风量相当于111.1KW的制冷量,(在室内外温差在10度时)我机房实际需要的制冷量为108KW,故在此时机房空调将全部关闭。 · 2、当温差大于10度,即室外温度在22度10度=12度时.也就是室外温度小于12度时空调将全部关闭,根据地区情况,在11月份到明年的三月份,空调基本不运行。 · 3、十月份和明年的四月份平均气温在16度。即新风机的制冷量相当于66.7KW的制冷量,空调运行时间为38.3%。 · 4、通过以上分析该机房每年节省电费为: · +51828-60480=度*0.8元/度=.4元。 具体如下:· 11月到明年三月节省电费为:1400*30*5=度 · 十月份和明年四月份节省电费为:1400*30*2*(100%-38.3%)=51828度 · 新风机耗电:3.0*24*4*30*7=60480度 · 以上数据还不包括(室外平均气温低于12度时)新风机不是全天候运行时节省的耗电量。 · 包含电力系统节能分析、动力环境系统节能控制、IT设备的智能控制、IT设备新型的节能技术的应用、智能管理软件的应用等。 · 1、增加虚拟服务器的使用,便硬件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处理更多的工作量。 · 2、在服务器不使用时将其自动转换为节能状态。 · 3、只在设备需要时才开启制冷。 · 4、利用液体冷却装置吸收的热量发电并储存起来以备后用。 · 5、利用热工学和3D建模来优化数据中心制冷气流。 · 6、电力系统的合理分配。 · 7、高可靠性新型技术的利用。利用热工学和3D建模来优化数据中心制冷气流。 · 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在机房不同空间位置安装温湿度传感器,系统根据实时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实时处理,结合现场位置,采集时间,温度变化等数据生成分布的机房的温度场三维空间图;根据此图可以直观的看出机房的温度分布情况;形象直观的温度高低分布。 · 下图是根据系统实时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系统平台处理后,展现出来的温度高低分布情况: · 综上所诉节能的理念和方法很多,只要我们在设计时考虑合理化,追求科学节能理念,建立和谐的数据机房,相信会给你带来不少的绿色惊喜! 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