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共16页).doc
-
资源ID:17351641
资源大小:29.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即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共16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即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和青岛市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切实加强即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守信得益、失信惩戒、诚信自律的社会环境,完善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推动经济转型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按照国家信用体系试点城市创建标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为基础,以信用管理制度为支撑,以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应用为依托,以“守信激励、失信惩戒”联动机制为手段,坚持政府推动、社会共建、重点突出、先行先试的原则,率先突破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应用、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建立、信用信息应用模式创新等关键环节,推进“诚信即墨”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全面建成覆盖社会治理全过程的信用管理新模式,培育即墨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 二、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率先推进。强化顶层设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全局、系统规划,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加强与上级沟通协调,力争率先突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强化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促进信用信息共享,培育和监管信用服务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同推进,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力。 健全制度、规范发展。贯彻执行社会信用法律法规,建立 健全社会信用规范制度,探讨建设信用标准体系,加强信用信息管理,依法规范信用服务行为、主体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信用信息安全和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健康发展。 重点突破、强化应用。率先在市场商贸、金融等领域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依托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各领 域信用信息系统,建成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实现部门、行业间信用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科学开放、维护安全。明确信用信息开放的对象、程序和范围,依法逐步有序开放,妥善处理好信息公开与依法保护个人隐私、企业商业秘密和国家信息安全的关系,依法保护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三、总体目标 到 2017 年,搭建完成“诚信即墨”官方网站,企业公共信用基 础数据库、个人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非企业法人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等三个基本数据库,市级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信用信息系统(简称“一网三库一平台”);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性和配套政策文件;重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到 2020 年,力争建成符合国际惯例、适应发展要求、体现即墨特色、涵盖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和运行机制,建设诚信政府、建立诚信市场、打造信用企业、培育守信市民,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创建成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四、重点任务 (一)完善信用建设顶层设计 编制即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各自具体实施意见。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性文件,把公共信用信息的记录、归集、公布、使用管理活动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建立全市统一的信用体系基础标准,制定信用信息归集指标目录,推动各部门各行业归集、整理信用信息规范化,完善各领域信用标准体系,为信息共享奠定基础。制定创建信用示范城市试点工作方案,争取成为国家、省、青岛市行业试点和综合试点城市。(市发改局、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市委政法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电政办、市法制办牵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 (二)加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1.建设全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建设“诚信即墨”官方网站, 企业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个人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非企业法人公共信用基础数据库等三个基本数据库,市级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简称“一网三库一平台”)。按照“条块结合、属地服务,互联互通、互相交换”的原则和统一的信用信息基础标准、技术规范,搭建全市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推动各部门各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与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并与国家、省、青岛市信用信息平台交换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困局。开发应用“诚信即墨”APP客户端,开通官方微信,推动越来越多的个人、市场主体、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主动应用,不断扩大信用信息的社会影响力。(市电政办牵头,市法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 2.加强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依托现有信息管理系统,对履行公共管理职能中产生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基础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完善、整合,加快建设本部门本单位信用信息系统。依托各部门各行业的信息化工程,把信用信息建设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信用记录的电子化存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 3.加强重点行为数据归集共享。加强企业登记注册、用电、用水、用气、税收、贷款、社保、环保、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工资拖欠等数据归集工作,强化法院案件判决、裁定及执行信息、公安和市场监管等重点部门行政处罚、城管执法处罚、交通违章、金融信贷领域个人失信等关键信息归集力度,加大出租汽车、道路客运、危险货运、旅游市场、消费领域等重点领域行为性信息归集力度,形成广泛覆盖、深度融合的信用信息大数据资源。(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市金融办、市人社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 (三)建立健全信用管理制度体系 1.全面推行事前诚信承诺机制。在行政管理中全面推行信用承诺。行政相对人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切实履行应尽责任和义务,并接受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对违背承诺约定的行政相对人,应责令其承担违约责任,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违法违规及未履行信用承诺的行政相对人,应将失信信息及时录入信用档案。(市电政办、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市商务局、市环保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 2.逐步建立事中分类监管机制。在行政管理中,依据信用主体的信用状况实施分类管理。重点在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市场监管、税务、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旅游等重点领域建立事中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对守信者给予简化程序、绿色通道和重点支持等激励政策,对失信者根据失信性质和影响程度给予相应的约束。(市电政办、市市场监管局、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市商务局、市环保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 3.突出强化事后联动惩戒机制。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与事前承诺约定、事中分类监管相衔接,运用大数据建立完善有效的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实现全过程、多部门联动监管。加快出台即墨市企业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建立灵活的失信、守信披露机制,统一发布全市信用红黑名单,重点在综合治税、劳动监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失信联动监管,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守信者真正得 到便利和优惠。建立信用修复机制,对于信用记录出现瑕疵的企业和个人,鼓励其通过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培养优良信用行为等措施,恢复或提高企业或个人信用。(市电政办、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委政法委、市信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法制办、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市人社局、市环保局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 (四)推进信用体系示范工程建设 1.加快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建立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档案,依法依规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年度考核结果、相关违法违纪违约行为等信用信息纳入档案,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记录作为干部考核、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加强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地区产业和经济运行的能力,构建反映本地产业和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完善经济分析预测平台,提高对产业发展的预判能力,增强政策实施的方向把握和执行效果。(市人社局、市统计局、市法制办等有关部门负责) 2.加快推进金融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以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加强与银行、证券、保险和外汇管理等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各部门对接,扩大金融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应用,形成满足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需求的征信产品,促进信用与融资有效对接。推进民间金融领域信用建设,增强民间借贷参与者的诚信意识,防控民间融资领域风险。(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牵头,市金融办、银监办及有关部门配合) 3.加快推进商贸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开展“诚信兴商、依法纳税”活动,推进行业自律。加快合同监管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活动,建立健全有效监管体系。构建市场综合信用评价体系,商户信用等级向社会公开,并与市场商户租金、市场内费用等相关联,强化市场商户的诚信经营意识。完善经营者价格诚信制度,做好信息披露工作,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积极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深入挖掘电商交易数据,结合信用记录、资金流、物流以及“线下”经营状况,开发信用贷款类产品。广泛整合电商交易数据,构建电商信用评价体系,为电商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即墨国际商贸城管委、市商务局牵头,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局及有关部门配合) 4.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工业生产企业公示信息和质量信用报告制度,推进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信用体系建设,实行生产安全责任事故、行政处罚等不良信用信息的公开,与相关部门在市场准入、评比评优、项目审批、资质认定、市场监管等方面建立联动惩戒机制。加快建立食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披露体系、信用评价体系,逐步建立面向社会的食品企业信用信息查询系统。(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和工信局、市食药监 局、市安监局等有关部门负责) 5.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布平台和信用信息数据库,全面覆盖建设(开发)、勘 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咨询等市场主体。制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信用标准和管理办法,动态记录各方责任主体 信用信息,健全信用信息查询、发布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 果和获奖受罚等情况。将信用信息和评价结果广泛用于工程建设全 过程,并与企业资质资格、政府项目招投标、工程评优、职工权益 保障等紧密挂钩。(市城建局牵头,市政务服务中心、人民银行即墨 市支行、市公安局、市人社局、市市场监管局及有关部门配合) 6.加快推进司法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以法院公信、检察公信、公共安全领域公信、司法行政系统公信、司法执法和从业人员信用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司法公信建设,树立司法权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院系统诉讼诚信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体系,健全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长效机制。建立健全行贿档案查询制度,强化行贿档案查询与应用的社会联动 机制。强化公检法对追究涉嫌拒执犯罪案件配合力度,提高打击拒 执犯罪水平。(市委政法委牵头,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分别负责) 7.加快推进旅游领域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旅游领域诚信环境, 打响“诚信即墨游”品牌。归集旅游领域行政管理中涉及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健全内部信息归集报送机制。建立导游领队诚信档 案系统,开展旅行社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市旅游局负责) 8.加快推进公用事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电、气、暖、医疗等民生服务行业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加强行业内信用制度建设,完善社会公众评价制度,开展行业满意度调查和公示活动,提高公用事业领域的信用服务意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市城建局牵头,市科技和工信局、市卫生和计生局、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配合) 9.加快推进劳动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强化劳动合同管理,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大力推进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库。研究制定针对失信单位的重点监控措施,建立健全分类监管机制。(市人社局负责) 10.加快推进税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税务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日常专项检查和日常督查,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纳税人信息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个人偷逃骗税或欠费记录,深入开展纳税信用等级的评定和发布工作,加强分类管理。(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相关部门负责) 11加快推进中介服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和披露制度,并作为相关部门实施信用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重点加强公证仲裁类、会计类、担保类、代理类、经济类、资讯类等机构信用分类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制度和工作机制。(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科技和 工信局、市民政局配合) 12.加快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实施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行动,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和监督,集中力量开展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以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市为契机,加快版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全市企事业单位使用正版软件工作,抵制盗版、保护正版,健全版权保护体制和机制,全面提高我市软件版权保护水平。(市科技和工信局、市文化执法局牵头,市商务局、市市场监 管局等有关部门负责) 13.加快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交通港航质量信誉考核体系建设,强化出租车、道路客运、危险货运等企业的质量信誉考核,重点归集规范经营、安全生产、优质服务、社会评价和社会责任等信息,实行排名公布、分级分类监管。建设交通运输驾驶员信用评价信息系统,重点对出租车驾驶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等 4 类驾驶员进行信用评价。(市交通局负责) (五)强化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的应用 1. 在行政管理中率先使用信用产品。各相关部门将信用记录或信用报告作为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参考,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市场准入、资质审核、社会保障、财政资金扶持、荣誉评审等行政管理事项中,结合工作实际,依法要求市场主体提供有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的信用记录或信用报告。(市社会信用体系 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别负责) 2.广泛开展信用核查。对企业的商业轨迹进行整理和分析,全面、客观的评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信用等级,实现有效监管。加强信用核查在日常行政事务中的应用,将信用核查作为必要查询事项,并逐步扩大使用范围。推进信用信息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医疗卫生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重点领域的应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 员单位分别负责) 3.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市场。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信用服务机构,逐步建立公共信用服务机构和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互为补充、信用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相辅相成的多层次、全方位信用信息服务组织体系。制定优惠政策,培育本土评级机构,争取国内外知名征信和评级机构总部搬迁落户即墨或合作设立分支机构,发展壮大信用中介服务市场。鼓励民间资本、社会法人资本、风险投资资本进入信用服务市场,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信用服务企业整合信用信息资源,开展联合征信和增值服务,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的信用服务需求。(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改局、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市金融办、市科技和工信局、市商务局配合) (六)加强诚信宣传教育和诚信文化建设 1.大力开展诚信文化宣传。实施“诚信即墨”创建活动,弘扬诚信文化,形成全民自觉守法、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以“纳税人日”“3.15 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为主要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信息的新闻发布工作,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宣传,弘扬诚信正气,营造良好舆论环境。结合即墨实际,重点布局市场商贸、现代金融、行政服务等对外文明窗口建设,多层次、多领域开展诚信文化建设。(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广播电视台、市政务服务中心、市金融办、即墨国际商贸城管委分工负责) 2.普及推广诚信文化教育。从中小学德育教育入手,持续做好信用理念和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从小树立“诚信为本”的道德观念。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普及信用知识,组织编写信用知识读本等教材,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重点涉信人群的信用认知水平。(市教体局牵头,市人社局配合) 3.加强信用专业人才引进与培育。加强信用专业人才的引进,支持信用专业人才创业创新。建立健全信用管理职业培训,培养信用管理专业化队伍,加强信用从业人员、信用管理人员交流。(市人社局牵头,市教体局配合) 五、实施步骤 (一)组织部署阶段(2016 年 1 月5 月)。成立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做好政策解读,明确工作分工和具体要求。各部门要明确主管领导和工作机构,研究制定实施意见。制定市级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平台建设计划,尽快推进实施。启动“诚信即墨”品牌创建工程,加大信用体系建设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重点突破阶段(2016 年 6 月2018 年)。搭建完成我市 信用信息“一网三库一平台”,扩大“诚信即墨”APP 应用,建立信用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大力推进社会信用示范工程建设,率先推动市场商贸、金融、市场监管、城乡建设、税务等重点部门健全信用信息系统,重点做好机关工作人员、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的信用信息记录、归集,强化法院、检察院、公安和市场监管等重点部门行政处罚、金融信贷领域等个人失信关键信息以及企业税收、贷款、环保、安全生产、工资拖欠等数据归集。修订或制定部门、行业信用规范,建立健全有关部门、行业信息目录和通用标准。开展国家和省信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三)全面推进阶段(2019 年2020 年)。加快开展自然人信用体系建设,巩固完善企业和非企业法人机构信用体系,建成覆盖企业法人、非企业法人、国家公职人员和自然人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各部门、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信用标准规范,扩大范围、充实内容,实现市级公共信用信息系统与各部门、行业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基本建成全社会信用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即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和总体协调工作,督导各专项工作推进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局和人民银行即墨市支行,负责信用体系建设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考核督导。定期召开信用工作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数据归集、应用推进、制度建设等重大事项。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加强领导,统筹安排,解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建立工作机构。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人员力量保障,在市发改局设立专门的社会信用工作机构,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明确分管领导和工作联络员,落实工作责任。 (三)保障经费支持。设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列入市级财政预算,为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和共享平台建设,维护运营、示范工程建设、行业主管部门信息化改造、信用管理人才引进和教育培训等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四)强化督查考核。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考核,细化和量化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工作不到位、推诿扯皮,影响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效的,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形成层级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