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湖北教育考试院(共9页).doc
-
资源ID:17363253
资源大小:6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湖北教育考试院(共9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 课程代码:00699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材料加工及成型工艺是一门研究制造机器零件选材及毛坯成形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它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方法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及成形工艺知识进行选择材料与改性方法、选择毛坯生产方法以及工艺路线分析的初步能力,并为学习其他有关课程和从事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本课程基本要求如下: 1、理解必需的材料科学及有关成形技术的理论基础;建立对材料成分、结构组织、加工使用、性能行为之间关系及规律的认识。2、熟识各类常用结构工程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应用特点及牌号的表示方法;识记各类结构工程材料的强化、改性及表面技术的知识。3、熟识常用成形工艺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基本掌握机械设计中对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要求。4、掌握选择零件材料及成形工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步骤,初步具备合理选择材料、成形工艺(毛坯类型)及强化(或改性、表面技术应用等)方法并正确安排工艺路线(工序位置)的能力。三、本课程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考生应具有机械制图、力学等基础知识,课前或课中应进行金工实习或金工参观实践,以便考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性能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结构工程材料在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识记在不同的服役条件下的失效形式;熟识各种力学性能指标的含义及其测试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应力、应变、冲击韧性与疲劳强度的概念,。理解: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概念。应用:各种硬度的测试方法及其应用范围、断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的计算。(二)次重点识记: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材料的低温力学性能的概念。理解:弹性极限、弹性模量的概念。应用:零件材料的服役条件的概念。(三)一般识记;、应力场强度因子及K判据的概念。理解:韧性断裂与脆性断裂、低应力断裂、蠕变的概念。应用:不同硬度指标值之间的换算。第二章 材料的结构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常用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类型及晶体缺陷、材料的同素异构概念;理解金属相结构的类型及其性能特点、同分异构的概念、陶瓷及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金属晶体结构及其同素异构转变。理解:金属的基本相结构的类型及其性能特点、固溶体、金属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特性。应用:固溶强化的原理及措施。(二)次重点识记:高分子材料的结构特点。理解:晶格、晶包、晶格常数的概念、材料的同分异构的概念、有机化合物与高聚物的同分异构现象、结合键的概念及其各类型的性能特点、大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分类及其特、结晶对高聚物性能的影响。应用: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及防止。(三)一般识记: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分子键的概念。理解:陶瓷材料、晶体中的缺陷与陶瓷材料。第三章 凝固与二元合金相图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铁碳合金相图及其应用,熟悉铁碳合金成分、组织、性能、用途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理解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结晶规律、细晶强化的原理与措施及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铁碳合金相图中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在不同温度时各自组织转变的变化规律。理解:晶粒大小对性能的影响及铸件细晶强化的措施及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和铁碳合金的基本相及其性能特点。应用:铁碳合金相图中各特性点、线的含义及各相区的组织。(二)次重点识记:二元合金相图的类型及其变化规律。理解:铁碳合金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与含碳量的关系变化规律。应用:亚共析钢的组织结构。(三)一般识记:铁碳合金相图在铸造、锻造、热处理等加工工艺中的应用。理解:金属的晶体结构、结晶规律。第四章 材料的强化、改性及表面技术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钢的热处理原理及热处理工艺参数对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和钢的表面淬火、化学热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和材料的表面强化、表面防腐、表面装饰技术及应用。理解钢的整体热处理的工艺特点、应用与技术要求的标注。具有选用常规热处理工艺,并安排其工序位置的初步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热处理的基本概念,钢的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表面热处理的概念,钢的化学热处理的概念。理解: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组织转变及转变产物的形态和性能、淬透性与淬硬性的概念、钢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时其淬硬层的深度与感应加热频率的关系、钢的两类退火工艺的特点及应用范围、钢的正火主要应用范围、回火的目的及不同回火方式的钢的组织及性能。应用:钢的整体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的工艺特点、应用与技术要求的标注。(二)次重点识记:影响渗碳层厚度的因素,渗氮的概念及其目的,非铁合金的强化方法及其性能,理解:钢的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应用:常用热处理工艺的选用及其工序位置的安排。(三)一般识记:材料的复合强化的概念、。理解:气体渗氮与气体渗碳各自的特点,材料的表面强化、表面防腐、表面装饰技术及应用,高聚物的改性目的、方法及其性能。应用:与普通淬火相比,表面淬火的优点。第五章 工业用钢及铸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工业用钢的分类方法及牌号表示方法。理解合金元素在钢中对钢的组织、性能、加工工艺等的影响。理解各种常用合金钢的热处理、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场合与典型零件加工工艺路线。理解铸铁的牌号表示方法、性能特点与应用场合及铸铁的强化方法。初步具备对黑色金属材料牌号的识别与合理选择材料的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各种钢的编号方法;一般工程结构用钢的牌号、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及应用场合;机械零件用钢的牌号、化学成分、热处理方法、力学性能与应用场合。 理解:钢中常存元素与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钢按用途、化学成分、质量、脱氧程度等不同的方法分类时钢的名称; 应用: 机械零件用钢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二)次重点识记:模具钢对其成分、性能的要求及其热处理方法。 理解:刃具钢、量具钢对其成分、性能的要求及其热处理方法。应用:工具钢零件加工工艺路线。(三)一般 识记:影响铸铁石墨化的因素;不锈钢、耐热钢、耐磨钢的性能特点。理解:灰口铸铁、球墨铸铁、可锻铸铁的性能特点及其牌号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场合,合金铸铁的成分及用途。应用:灰口铸铁的性能。 第六章 非铁金属、合金及粉末冶金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滑动)轴承合金、钛及钛合金与粉末冶金的种类、牌号(或代号),理解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滑动)轴承合金、钛及钛合金与粉末冶金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的种类。理解: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牌号、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二)次重点识记:轴承合金、粉末冶金的牌号表示方法。理解:轴承合金、粉末冶金的性能特点与应用场合。(三)一般识记; 钛及钛合金的代号表示方法。理解:钛及钛合金的性能特点与应用场合。第七章 非金属材料及其它材料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分类方法,理解塑料的组成及常用工程塑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场合,了解其它工程材料的特点。初步具备识别常用工程塑料性能特点及用途的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 高分子物质的分类、高分子化合物的分类、塑料的分类的分类。理解:塑料的组成、塑料的特性 。应用: 常用的工程塑料及应用场合。(二)次重点识记:橡胶的分类理解: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常用的复合材料。(三)一般 识记;陶瓷材料的分类,粘结剂的种类及固化形式,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的定义。第八章 铸造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铸造的分类、特点、应用,理解合金的铸造性能及对铸件质量的影响、常用铸造合金的铸造性能和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工艺要点,会画简单铸件的铸造工艺简图。了解其他常用特种铸造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初步具备合理选择典型铸件的铸造方法、分析铸件结构工艺性,具有铸件质量与成本分析的初步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 液态合金充型的概念及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理解:缩孔和缩松的概念及其防止措施,铸造应力与铸件变形的概念及其防止措施,铸型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应用:铸造工艺与合金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 (铸件的结构工艺性)。(二)次重点识记:铸造收缩率、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与结构斜度的定义。理解:浇注位置的选择原则。应用: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三)一般识记; 常用的铸造方法。理解:铸件裂纹的种类及其防止措施,。应用:砂型铸造手工造型方法的种类、特点和应用场合。第九章 金属塑性变形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常用的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特点与应用;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和金属的锻压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识记自由锻和模锻的主要工序及工艺要点,会画简单锻件图。理解冲裁、弯曲及拉深工序的工艺特点及冲压件的结构设计要点;初步具备合理选择典型零件的锻压方法、分析锻件结构工艺性,具有锻件质量与成本分析的初步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识记塑性成形方法的分类和特点与应用、再结晶的概念、形变强化与锻造比的概念、自由锻的主要工序及工艺要点(锻件图、坯料的质量和尺寸、锻造工序、加热和冷却规范、等)。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锻压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应用:合理选择典型零件的锻压方法及锻件结构设计。(二)次重点识记:冷变形与热变形的概念、锻模模膛类型及其结构特点、模锻的主要工步。理解:冲裁件、弯曲件的结构设计工艺性。(三)一般识记:板料冲压的变形工序及分离工序的概念。理解:冲裁、弯曲及拉深工序的工艺特点及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第十章 焊接与粘接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焊接应力与变形和焊接裂纹的概念及减少焊接应力、变形与裂纹的措施,识记焊接成形方法的分类、特点与应用。理解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常用金属的焊接性能,焊条电弧焊的工艺过程和工艺要点。识记其他焊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及焊接技术发展趋势。初步具有选择焊接材料、焊接方法及焊缝的合理布置与焊件质量分析的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焊接应力与变形和焊接裂纹的概念及减少焊接应力、变形与裂纹的措施,焊接成形方法的分类、特点与应用。理解:焊条电弧焊的工艺过程和工艺要点(焊接电弧、焊条、焊接工艺参数、焊接接头与坡口等)。 应用:焊接材料与焊接方法选择。 (二)次重点识记:常用金属的焊接性能, 理解:焊缝的合理布置。(三)一般识记:其他焊接方法的特点与应用及焊接技术发展趋势。理解: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第十一章 非金属材料的成型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工程塑料的常用成形方法及其应用场合;识记工程塑料制品的结构要素及其设计原则,橡胶、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 分型面的选择原则,脱模斜度的概念,塑料制品的壁厚、加强筋、圆角、支承面、螺纹、嵌件、标志及花纹等结构的设计要领。理解:工程塑料的挤出成型、注射成型、模压成型、浇注成型及吹塑成型特点及其应用场合。(二)次重点识记:橡胶的压延成型与压出成型的概念。(三)一般识记: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成形方法。第十二章 机械零件用材料及成型工艺的选择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识记机械零件失效的形式、失效原因及防止措施;理解材料及成形工艺选择的步骤与材料和毛坯选择的原则。初步具有典型零件的选材、选毛坯、选改性方法及进行工艺路线分析能力。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重点识记:机械零件失效原因的四大因素(设计因素、加工工艺因素、材料因素及安装使用因素)和三大失效形式(形变失效、断裂失效与磨损失效)及其预防措施。理解:材料及其成形工艺选择的具体方法。 应用:轴类零件、齿轮类零件、箱体类零件的材料及成形工艺选择。(二)次重点识记:材料及其成形工艺选择的步骤,常用毛坯类型及其制品的比较(表12-3)。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能力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是低层次的要求。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系学过的多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二、教材1.指定教材: 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基础(第3版) 杨慧智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2.参考教材:(1)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 范悦 主编 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2)金属工艺学 李景波 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6.(3) 材料学基础 马回春 主编 陕西科学出版社 1998.三、自学方法指导 1、在开始阅读指定教材某一章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章的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目标,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对基本理论必须彻底弄清,对基本方法必须牢固掌握。3、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等加以整理,这可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整个内容,可以不断提高自学能力。4、完成书后作业和适当的辅导练习是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做练习之前,应认真阅读教材,按考核目标所要求的不同层次,掌握教材内容,在练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回顾与发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题时应注意培养逻辑性,针对问题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层次(步骤)分明的论述或推导,明确各层次(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建议总课时72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章 次内 容课 时第一章 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性能4第二章材料的结构4第三章凝固与二元合金相图4第四章材料的强化、改性及表面技术10第五章工业用钢及铸铁10第六章非铁金属、合金及粉末冶金材料4第七章非金属材料及其它材料6第八章铸造8第九章金属塑性成形8第十章焊接与粘接4第十一章非金属材料的成型4第十二章机械零件用材料及成型工艺的选择6总计72五、关于命题考试的1. 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试题比例大致是:“识记”为 30%、“理解”为50%和“应用”为20%。3. 试题难易程度应合理:易、较易、较难、难比例为2:3:3:2。4、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5.试题的类型一般分为: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分析题。6.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合格。六、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1、选择制造手工锯条的材料应为( )。AQ215; B.45; C. TIO; D.16Mn。 (二)、名词解释: 1、固溶强化(三)、计算题: 1、有一低碳钢拉伸试样,原直径为10mm、长为100mm,拉伸时在载荷为21000N时发生屈服,试样断裂前的最大载荷为30000N,断裂后长度为133mm,断裂处最小直径为6mm,试计算ss、sb、d、j。(四)、简答题1、塑料通常由哪些组成?(五)、说明下列各材料牌号的材料类型及其符号和数字的含义:材料牌号材料类型牌号中各符号和数字含义示例:Q235-AF普通碳素结构钢Q-屈(服点),235-ss235MPa,A级,F-沸腾钢08F45ZG200-40060Si2Mn专心-专注-专业